翻譯學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4 00:21:4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翻譯學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旅游生態翻譯學視角審視透析
一、引言
河南省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鄭州少林寺、洛陽龍門石窟、安陽殷墟等舉世聞名。近年來,河南推出了十條生態旅游線路,其中黃河風情、探尋伏牛、夢醉花都、神游太行等線路深受中外游客的青睞。河南省政府在2009年提出了“旅游立省”的發展戰略,確立了河南省旅游景區到2015年達到年均接待海內外游客四億人次的目標。然而河南省的旅游翻譯卻并沒有提出相匹配的目標和要求,依然存在著如譯文“過信”、“人本”不足、缺乏協作與監管等許多不盡人意的問題。
二、生態翻譯學視角審視下的河南旅游翻譯
就全球化語境下的旅游翻譯而言,譯者應充分發揮其能動作用,對旅游經營者的意圖、源語的文化專屬、語言特征、的語游客的文化背景、認知水平、游覽期待等進行多維度的考量整合。旅游翻譯存在的問題不是翻譯本體系統單方面所能夠解決的,旅游翻譯目標的總體實現需要翻譯教育系統、翻譯市場系統、翻譯管理系統的協作與配合。依據“人本、中庸、尚和”以及“多維適應”[1]的生態翻譯學思想,筆者分別對河南省的旅游翻譯進行語言學、文化學以及生態學視角的審視。
(一)語言學視角審視
生態翻譯學認為:“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只有真正做到‘多維’地適應特定的翻譯生態環境和至少‘三維’(語言維、文化維、交際維)的選擇轉換,才有可能產生恰當的譯文。”[2]針對旅游文本翻譯,譯者應特別關注的語讀者的文化背景和思維模式,善于把握、分析中英兩種語言的差異及其各自特點,時刻不忘譯文應體現的語語言特征。然而,對現實生活中的旅游翻譯而言,這做起來可比說起來難多了。比如,河南堯山旅游區內的一處景點有一塊大石板,大石板上以中英文對照的格式刻著堯山核心景區游覽線路圖(Yaoshancorescenicareatourcircuitdia-gram),其中“現在位置”一詞,對應的英文為“Nowlocation”,這是典型的用英文單詞排列的漢語意合結構。譯者按照漢語語序,逐字對應,卻完全不顧英語語言的生態語境,致使英語形合的語言特征蕩然無存。線路圖中的“現在位置”即“游客此時此刻所在的位置”,譯者應依據源語的情景語境,以的語讀者為本,構建翻譯文本,并根據英語語言表達習慣轉換為:You’rehere(近看不像,遠觀傳神)。旅游翻譯的特殊性要求譯者注重游客的認知水平及游覽期待,盡量選擇游客容易理解的語言表現源文內容,必要時還要做相應的信息增刪,使譯文契合的語讀者的閱讀期待。譬如河南博物院二樓展廳中關于“帝鄉南陽”的中英文文本。南陽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龍興之地,劉秀定都洛陽后,將南陽設為南郡,地位僅次于京城洛陽,世稱帝鄉。南陽以“大郡之都,連城數十”,“商遍天下,富冠海內”,而成為當時中國六大都會之一。LiuXiu,FoundingEmperorGuangwuoftheEasternHanDynasty,startedhisascenttothethroneatNanyang.AfterheestablishedhiscapitalinLuoyang,LiuXiumadeNanyangthesoutherncapital,secondonlytoLuoyangandknownastheEmperor’shometown.AsoneofthesixleadingmetropolisesinChinaatthattime,Nanyangadministereddozensoftowns,boastingprosperingbusinessinalldi-rectionsandunparalleledwealth.漢語表達常把情感體驗與客體描述合而為一,易于濫用主觀性修飾語。英語民族注重客體思維,造句成章服從邏輯規則[3]34-35。上述源文中的四字短語“大郡之都,連城數十”、“商遍天下,富冠海內”,詞語對仗工整、聲韻和諧悅耳,讀起來韻味十足。譯文則平鋪直敘,突出主語主題,注重形合,信息安排采用“突顯”語序,完全達到了與源文功能對等的目的。
剖析大學外語翻譯學習策略
[摘要]翻譯學習策略是影響翻譯學習效果的一項重要因素,它解釋學生如何學習翻譯,促進翻譯知識的自動化。為了更好得發揮翻譯學習策略的效能,筆者根據大學外語翻譯教學的實際情況總結歸納了幾種既適合學生學習特點又有利于提高翻譯水平的翻譯學習策略。
[關鍵詞]大學外語;翻譯;學習策略
眾所周知,外語學習者在自身條件、學習環境、所付出的努力等大體相同的情況下,其學習效果卻有天壤之別。學習策略是影響學習效果的一項重要因素,可以說,對學習策略的研究不僅有助于解釋學生的個體差異,而且對外語的教與學及其理論建構均有巨大的影響。
翻譯學習策略是指學生對翻譯學習所采取的總體思路和具體方法,既包括直接作用于翻譯學習的特殊思路,也包括間接支持翻譯學習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毫無疑問,在翻譯學習過程中,無論是優秀的學生還是其他的學生都有意識或下意識地選擇和使用了若干學習策略。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優秀的學生往往選擇使用了一些與其他學生不同的學習策略,是什么因素制約著學生對翻譯學習策略的選擇和使用呢?影響學生翻譯學習策略的選擇和使用的因素有以下六個方面:①學習者的目標語水平;②學習者的文化背景;③學習者的個人特征;④目標語學習環境;⑤學習策略觀念;⑥目標語學習時間。這些因素互相依存、互相關聯,共同構成影響策略運用的因素,從而影響學習者的學習成績。因此,教師應從這些因素著手,增強學生在這些方面的認知意識。每個學生都具有不同的優勢和弱點,他們只有揚長避短,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才能彌補自身的某些不足,獲得翻譯學習的成功。
為了了解學生對翻譯學習策略的使用情況,2006年10月筆者在本校2004級和2005級學生中進行了問卷調查,發放150份問卷,回收136份問卷,有效問卷是127份。通過調查得出以下結論:①學生在翻譯中對翻譯學習策略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所采用的翻譯學習策略比較少;②在學生所用的策略中絕大多數是以語言學為基礎的,他們較少了解并使用以認知心理學為基礎的翻譯學習策略。為了更好得發揮翻譯學習策略的效能,筆者結合大學外語翻譯教學的實際情況總結歸納了幾種既適合學生學習特點,又有利于提高翻譯水平的翻譯學習策略。
1圖式策略
翻譯學理論分析論文
摘要:翻譯學辯論在我國斷斷續續進行了近二十年。辯論中人們大多關注一些雙方交鋒激烈的焦點問題。同時,辯論中也暴露出一些新問題,因為不太為人關注,不妨稱之為邊緣問題。(一)對客觀規律的認識;(二)翻譯學辯論中的話語風格;(三)翻譯理論研究的價值取向;(四)“翻譯學”一詞的使用。筆者認為,這些問題的存在將影響辯論的效率,最終影響到焦點問題的解決。
關鍵詞:翻譯學;客觀規律;話語風格;翻譯理論
概述
翻譯學辯論在我國斷斷續續進行了近二十年。通過辯論,的確解決了一些問題,如對“翻譯”,“翻譯研究”,“翻譯科學”等概念、范疇的理解已趨于一致,對“翻譯是科學”等一類命題的本質認識已有深化(楊自儉:2000)。但是,在一些較大的問題上,如翻譯的藝術論和科學論,翻譯理論是否可以成為科學等問題上,誰也沒說服誰。這些是雙方交鋒的焦點,要解決是一些核心問題。不過,這些不是本文要探討的對象。筆者要探討的是辯論中暴露出來的一些新問題,筆者稱之為邊緣問題。之所以將這些問題稱為邊緣問題,是因為這些問題還沒有成為辯論的焦點,不太為眾人關注。但是,這不等于說這些問題不重要。筆者擬就了四個這樣的問題,(一)對客觀規律的認識;(二)翻譯學辯論中的話語風格;(三)翻譯理論研究的價值取向;(四)“翻譯學”一詞的使用。雖然這些問題不是翻譯學辯論的核心,但筆者認為如果讓這些問題存在并任其發展,將會影響翻譯學辯論的效果,進而影響辯論中核心問題的解決,因而不可忽視。
對客觀規律的認識
在翻譯學辯論中,客觀規律這一概念常常被雙方提到。爭論的雙方,使用同樣的概念,理解卻不同,由此得出的結論具有天壤之別。主張建立翻譯學的一方聲稱,翻譯“有其特有的客觀規律,一旦發現這些規律,并把這些規律以理論的形態加以系統化,就可以成為科學”(王東風,楚至大:1996)。反對派則認為“翻譯活動不受客觀規律支配。所以,翻譯不可能成為科學”(勞隴:1996a)。這不太可能是一種偶然現象,因為翻譯是主觀創造性思維起決定作用,而不受客觀規律的約束的觀點被多次強調過(勞隴:1994,1996a,1996b,2000a,2000b)。
翻譯學辯論邊緣問題分析論文
摘要:翻譯學辯論在我國斷斷續續進行了近二十年。辯論中人們大多關注一些雙方交鋒激烈的焦點問題。同時,辯論中也暴露出一些新問題,因為不太為人關注,不妨稱之為邊緣問題。(一)對客觀規律的認識;(二)翻譯學辯論中的話語風格;(三)翻譯理論研究的價值取向;(四)“翻譯學”一詞的使用。筆者認為,這些問題的存在將影響辯論的效率,最終影響到焦點問題的解決。
關鍵詞:翻譯學;客觀規律;話語風格;翻譯理論
概述
翻譯學辯論在我國斷斷續續進行了近二十年。通過辯論,的確解決了一些問題,如對“翻譯”,“翻譯研究”,“翻譯科學”等概念、范疇的理解已趨于一致,對“翻譯是科學”等一類命題的本質認識已有深化(楊自儉:2000)。但是,在一些較大的問題上,如翻譯的藝術論和科學論,翻譯理論是否可以成為科學等問題上,誰也沒說服誰。這些是雙方交鋒的焦點,要解決是一些核心問題。不過,這些不是本文要探討的對象。筆者要探討的是辯論中暴露出來的一些新問題,筆者稱之為邊緣問題。之所以將這些問題稱為邊緣問題,是因為這些問題還沒有成為辯論的焦點,不太為眾人關注。但是,這不等于說這些問題不重要。筆者擬就了四個這樣的問題,(一)對客觀規律的認識;(二)翻譯學辯論中的話語風格;(三)翻譯理論研究的價值取向;(四)“翻譯學”一詞的使用。雖然這些問題不是翻譯學辯論的核心,但筆者認為如果讓這些問題存在并任其發展,將會影響翻譯學辯論的效果,進而影響辯論中核心問題的解決,因而不可忽視。
對客觀規律的認識
在翻譯學辯論中,客觀規律這一概念常常被雙方提到。爭論的雙方,使用同樣的概念,理解卻不同,由此得出的結論具有天壤之別。主張建立翻譯學的一方聲稱,翻譯“有其特有的客觀規律,一旦發現這些規律,并把這些規律以理論的形態加以系統化,就可以成為科學”(王東風,楚至大:1996)。反對派則認為“翻譯活動不受客觀規律支配。所以,翻譯不可能成為科學”(勞隴:1996a)。這不太可能是一種偶然現象,因為翻譯是主觀創造性思維起決定作用,而不受客觀規律的約束的觀點被多次強調過(勞隴:1994,1996a,1996b,2000a,2000b)。
高校外語翻譯學習方案探討
[摘要]翻譯學習策略是影響翻譯學習效果的一項重要因素,它解釋學生如何學習翻譯,促進翻譯知識的自動化。為了更好得發揮翻譯學習策略的效能,筆者根據大學外語翻譯教學的實際情況總結歸納了幾種既適合學生學習特點又有利于提高翻譯水平的翻譯學習策略。
[關鍵詞]大學外語;翻譯;學習策略
眾所周知,外語學習者在自身條件、學習環境、所付出的努力等大體相同的情況下,其學習效果卻有天壤之別。學習策略是影響學習效果的一項重要因素,可以說,對學習策略的研究不僅有助于解釋學生的個體差異,而且對外語的教與學及其理論建構均有巨大的影響。
翻譯學習策略是指學生對翻譯學習所采取的總體思路和具體方法,既包括直接作用于翻譯學習的特殊思路,也包括間接支持翻譯學習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毫無疑問,在翻譯學習過程中,無論是優秀的學生還是其他的學生都有意識或下意識地選擇和使用了若干學習策略。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優秀的學生往往選擇使用了一些與其他學生不同的學習策略,是什么因素制約著學生對翻譯學習策略的選擇和使用呢?影響學生翻譯學習策略的選擇和使用的因素有以下六個方面:①學習者的目標語水平;②學習者的文化背景;③學習者的個人特征;④目標語學習環境;⑤學習策略觀念;⑥目標語學習時間。這些因素互相依存、互相關聯,共同構成影響策略運用的因素,從而影響學習者的學習成績。因此,教師應從這些因素著手,增強學生在這些方面的認知意識。每個學生都具有不同的優勢和弱點,他們只有揚長避短,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才能彌補自身的某些不足,獲得翻譯學習的成功。
為了了解學生對翻譯學習策略的使用情況,2006年10月筆者在本校2004級和2005級學生中進行了問卷調查,發放150份問卷,回收136份問卷,有效問卷是127份。通過調查得出以下結論:①學生在翻譯中對翻譯學習策略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所采用的翻譯學習策略比較少;②在學生所用的策略中絕大多數是以語言學為基礎的,他們較少了解并使用以認知心理學為基礎的翻譯學習策略。為了更好得發揮翻譯學習策略的效能,筆者結合大學外語翻譯教學的實際情況總結歸納了幾種既適合學生學習特點,又有利于提高翻譯水平的翻譯學習策略。
1圖式策略
英漢語言翻譯學習論文
摘要:語言學習難在翻譯,翻譯學習難在掌握語言之間的差異。由于自然環境、地理位置、社會歷史、文化傳統等的影響,英漢兩種語言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這就成為英漢互譯的最大障礙。因此,認真學習和研究英漢語言之間的差異,特別是了解兩種語言在詞匯上的不同之處,對找出翻譯的對策和提高譯文的水平是很有幫助的。
關鍵詞:詞匯;語言差異;翻譯學習
一、引言
美國語言學家薩丕爾指出“語言不能脫離文化而存在,就是說不能脫離社會流傳下來的,決定我們生活風貌和信仰的總體。”作為語言基本要素的詞匯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文化信息,是民族文化的反映。文化的核心在于語言,語言的核心在于詞匯。漢語和英語雖然分屬不同語系,特點迥異,但是都擁有大量的、豐富的詞匯。對比英漢語言,人們不難發現有很多的詞匯是對立詞語,并且這兩種語言的語法功能和句法結構也有很多的類似或接近的地方。這些成為了英漢翻譯的語言基礎。
但是,英語和漢語兩種語言的起源、形成和發展都受到了自然環境、地理位置、社會歷史、文化傳統等的影響。這種影響使兩種語言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這就成為翻譯活動中的最大障礙。因此,認真學習和研究英漢
語言的差異,特別是兩種語言在詞匯上的差異,對找出翻譯的對策和提高翻譯的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
翻譯學三個新概念論文
摘要:本文從本體論出發,提出翻譯的源頭應是人的文化精神在特定的語言邊界中的“自返”,即“元翻譯”。“反翻譯”不斷為“自返”設定障礙,使之局限在更小的范圍之中直至停止;而“非翻譯”則超脫
于兩種傾向之上,保證人的生命活力對翻譯的奠基作用。
關鍵詞:元翻譯;反翻譯;非翻譯
緣起
筆者曾在提交給“第二屆亞洲翻譯家論壇”的論文里提出“元翻譯”、“反翻譯”和“非翻譯”這三個概念(Cai,1998)。經過幾年的思考,仍然覺得它們對翻譯學研究會產生一定的作用,所以再作此文,重新對它們進行了界定和探討。盼方家正之。
精神改變自我的可能性:“元翻譯”
翻譯學院創先爭優實施方案
根據1988年中共中央批轉中央組織部《關于建立民主評議黨員制度的意見》和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經驗,以及中央辦公廳《關于加強黨員經常性教育的意見》,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導思想
高舉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行民主評議黨員和創先爭優工作,達到增強黨性,提高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與支部戰斗堡壘作用。
二、民主評議黨員的內容
1.是否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和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
2.是否堅決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同黨中央保持一致。
翻譯理論的作用認識研究論文
摘要:奈達的譯學思想在中國翻譯界一向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但他本人最近宣布“我的觀點已經發生根本變化”。奈達學術觀點的這一變化無疑會給我們目前譯學建設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本文將著重從翻譯理論的作用、翻譯標準及語言學與翻譯的關系三個角度對奈達翻譯思想的轉變加以分析;重新闡述理論在譯學框架中的地位及作用,理論和實踐的關系及翻譯理論的意義。
關鍵詞:翻譯學;翻譯理論;翻譯實踐;描寫性研究
Abstract:Nida’sideasontranslationhavegreatinfluenceonChinesetranslationscholars.Hisrecentstatement-”Myideashavechangedsubstantially”-willsurelyhaveanegativeimpactonthedevelopmentoftranslationstudiesinChina.Thispaperaimsatanalyzing,fromthreeperspectives,thereasonsforNida’schangeofviewsontranslation.Itwillalsogiveare-evaluationofthepositionandroleoftranslationtheoriesintranslationstudies,aswellasexploretherelationoftheoryandpractice.
Keywords:translationstudies;translationtheories;translationpractice;descriptivestudy
一、奈達思想的轉變及對我國譯界的影響
奈達博士是西方語言學翻譯理論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經過五十多年的翻譯實踐與理論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至今他已發表了40多部專著,250余篇論文。自八十年代初奈達的理論介紹入中國以來,到現在已經成為當代西方理論中被介紹的最早、最多、影響最大的理論。“他的功績在于:1、把信息論與符號學引進了翻譯理論,提出了‘動態對等’的翻譯標準;2、把現代語言學的最新研究成果應用到翻譯理論中來;3、在翻譯史上第一個把社會效益(讀者反應)原則納入翻譯標準之中。”(周儀、羅平,1999:32-33)尤其是他的動態對等理論,一舉打破中國傳統譯論中靜態分析翻譯標準的局面,提出了開放式的翻譯理論原則,為我們建立新的理論模式找到了正確的方向。國內無數翻譯理論研究者與翻譯教師對之趨之若鶩,中國翻譯界形成了“言必稱奈達的局面”。這些現象足以表明奈達在中國譯界中的地位。
翻譯專業的理論建設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翻譯學學科專業理論建設專業課程設置
論文摘要:翻譯專業各類學位課程的設置進一步鞏固了翻譯學獨立的學科地位,同時也凸顯出亟待解決的問題,翻譯教育的理論建設必須加快步伐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要盡快轉變學科理念,提高翻譯批評的理論含量,搞好專業課程的設置及教材建設工作。
隨著國際間交流日趨頻繁,翻譯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愈加息息相關,專業翻譯人才的培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受關注。繼2040年部分外語院校開始設置翻譯學碩士和博士學位之后,2006年教育部批準設立本科翻譯專業,2007年又批準開設翻譯專業碩士(MTI)學位課程…。也就是說,翻譯作為獨立學科進一步得到確認。翻譯學在我國雖說起步晚,但發展勢頭迅猛。可以預見,不久的將來,翻譯院系將會像雨后春筍般迅速發展,翻譯專業本科也會在全國高校中普及。新的形勢要求我們加快翻譯專業理論建設的步伐,以便使新建的翻譯專業在理論與應用方面不僅只有其名還要確有其實。翻譯作為專業的本科和研究生教學與以往僅作為外語一項技能和一個方向的教學要求應該是不一樣的。新增的翻譯專業,碩士、本科課程如何設置,教材如何建設等,這些問題迫在眉睫,需要上升到學科理論建設的高度來認識。
我國的翻譯專業教育起步較晚,要獲得較快較好的發展,必須抓好翻譯學的學科建設。除了體系機構的建設外,更重要的是進行學科理論建設。就翻譯教學來說,就是要從翻譯教學理論出發,認真學習研究國際翻譯教學的經驗,分析國內翻譯教學的現狀與不足。只有樹立正確的學科理念,開展積極的理論批評,研究適用于新形勢的課程設置和教材,才能進一步鞏固并繼續提升翻譯學的學科地位;才有可能從宏觀上描述和解釋翻譯活動的過程,從微觀上指導翻譯的具體實踐;才有利于培養真正意義上翻譯專業的人才。應當承認,當前我國在翻譯專業教育理論建設方面與西方①存在著較大的差距,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只有認識到自身的不足,才有助于學科發展。本文擬從學科理念、翻譯批評和課程設置與教材這三方面探討翻譯學科理論建設。
一、轉變學科理念,進一步提高學科地位是搞好理論建設的前提
論及中西方在翻譯學學科理念上的差距,許鈞斷言,“中國當代翻譯理論研究,認識上比西方最起碼要遲二十年”。因為,早在20世紀7O年代,翻譯學在西方已經開始確立其獨立的學科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