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專業范文
時間:2023-04-08 13:58: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翻譯專業,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生物專業英語;翻譯技巧;拆句法;倒置法
中圖分類號:H319
生物專業英語是在高等院校中由生命科學專業開展的一門專業選修課程,通常在學生學習完基礎英語課程和相關專業課程后開展的。該課程是以使學生能輕松閱讀國外相關的專業文獻和了解國內外本專業發展的最新動態,能使用英語進行專業學術交流,并擁有能檢索專業英語文獻和撰寫英語專業論文能力為教學目標。生物專業,是描述自然界生物的特點和發展過程等。同時生物專業英語表達要求客觀精確,句子的結構嚴密。生物專業英語通常具有詞匯的詞形較長,被動句出現頻率高、專業高、詞性轉換頻繁強等特點,較為枯燥乏味。在教學中,發現學生主要是被專業文獻中的難句和長句翻譯所難住。因此,難句和長句的翻譯是教師提高生物專業英語教學質量的重要突破點與難點,也是提高學生實際閱讀生物英語參考文獻能力的關鍵所在。
一、以it引導的強調句或主語從句的翻譯
it引導的主語從句和強調句在生物英語專業中是非常常見的。通常情況,強調句型是為了強調某一成分,主語從句則是為了保證句子結構的平衡。進行這種句子的翻譯要注意漢語的語法規則與邏輯順序:有it引導的主語從句只用譯出句子中的邏輯主語意思即可;由it引導的強調句,主要是為了強調,需在譯文中加上相應強調詞,如“就是’“正是”等。
二、將被動轉換成主動
生物專業英語作為科技英語的一種,通常是表達事理,常不用說出當事人;而且,常為了表示客觀,通常會避免使用具有較強的主觀性的主動時態,而是盡量使用被動語態。漢語則不同,其用被動時態的頻率遠低于同種英文文章。因此,為了讓譯文更加符合漢語規則,更適應中文讀者的習慣,在翻譯時,我們常常需要把翻譯英文時我們需轉被為主。
有時候在譯成中文時,則要補充泛指性的詞(像大家、人們等)作為的主語。如:To determine if mechanistic models of isotopefractionation can reproduce the find effect of precipitationacross all ecosystems, the equilibrium global vegetation model B10ME4 was used to plot e against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譯文:為弄清同位素分餾機制的模型能否再現己經發現到的全部生態系統的降雨效應,有人B10ME4模型來繪制e和降雨的關系。再如:It is believed that properties of the cell cytoplasm control the cell cycle. 譯文:人們相信是細胞質的特性對細胞的周期具有控制權。
當然,也不是科技文獻中全部被動都轉被為主。有些著重被動的被動句,則要翻譯成被動句,以突出其的被動意義。
三、分句法
分句法是指分開定語從句和先行詞。當定語從句的結構較為復雜時,或著定語從句只描寫、敘述或解釋了先行詞,而不限制時,如果將定語從句譯成前置定語,是與漢語的表達習慣不相符合的。此時,便可以使用分句法。
例3 Qauantitatie trait locus(QTL)mapping depends on a given cross which is only related to two parents and the parents are always of lowerbreeding value In practice. 分析:句子基本結構為Qa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TL)mapping depends on a given cross and the parents are always of lower breeding value In practice,其中Which is only related to two parents是which引導的定語從句,是來修飾cross的,該句就能翻譯成將定語從句與主句并列的一個分句。
翻譯:數量性狀位點的作圖需一個固定的雜交群體,該群體只關聯兩個,而這兩個親本在實踐中常常育種價值較低。
四、結構分析法
定語從句分為限制性定語從句和非限制性定語從句,它們的結構雖然有共同點但是在結構上依然還是有許多不同點的,故對它們的翻譯要求也是有所差別的。限制性定語從句對先行詞的修飾范圍是改變的,與先行詞有緊密關系,且定語從句和先行詞無需用逗號。有限制性定語從句的句子,光主語的是不足以表達作者的本意,也就是句子的原意的,還從句的補充,看完全句才能明白意思。如去掉,則會產生歧義,甚至會扭曲原意,產生和原意完全不同的意思出來。非限制性定語從句和先行詞關系較為小,它只起補充說明的作用,要在主句和從句間使用逗號。非限制性定語從句既能修飾修飾整個句子,也能修飾單個詞語,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從而又加大了我們翻譯的難度。
例1 To overeane this probian we generate a new series of BIFC vectors that are based on thefluorescent proteins Venus and SCEPA,which are known to exhibit significantly brighter fluorescence emission than eyfp and CFP,respectively
分析:基本結構…we generated:new series of BIFC vectors...,其中,that are based on the fluorescent proteins Venus and SCFPA,是有that引導一種限制性的定語從句,對先行詞BIFC vectors which are known..進行修飾.則是Which的非限制性定語從句,先行詞是the fluorescent proteins Venus and SCFP3A。翻譯: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搭建了許多以熒光蛋白Venus和SCFP3A為基礎的BIFC載體,我們都知,熒光蛋白Venus和SCFP3A所發射的熒光信號分比eyfp和CFP強很多。
參考文獻
[1]蔣悟生.生物專業英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 -302.
篇2
期望從事職業:- 翻譯(英語翻譯)、廣交會外語翻譯、專職外語翻譯
期望月薪:3500元
工作經歷
2012年1-3月,在廣州冰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當外籍經理助理,主要協助外籍經理處理工作,及負責產品銷售推廣工作;
2011年7-8月,在云浮青少年宮暑假培訓班當輔導老師,主要負責一年級到高一年級學生英語、數學等科目的學習;
2010年7-8月,在云浮市旭升國際貨運有限公司當文員,主要負責溝通客戶、校對跟單以及相關文件的翻譯工作等;
業余時間進行禮儀小姐、街舞商業演出以及貿易相關郵件的中英文互譯等兼職。
教育經歷
畢業院校:2008年9月-2012年6月,就讀廣州外語外貿大學,外語系,高級翻譯專業。
主修課程:高級日常英語,高級休閑英語,高級職業英語,高級時事英語,高級英語寫作,跨文化交際,變化中的英語文學閱讀與欣賞,英語綜合實踐,英美國家概況,英語報刊選讀,翻譯理論與實踐(口語),高級綜合英語 外語水平:CET-4計算機水平:硬件維修技師其它培訓情況:
個人優點
適應能力強、勤奮好學、認真負責、吃苦耐勞、勇于接受新的挑戰。重視誠信,講原則,說到做到,絕不推卸責任;有自制力,做事始終堅持有始有終,決不半途而廢;有問題不逃避,愿意虛心向別人學習;自信但不自負,不以自我為中心;愿意用謙虛態度接納優越者、權威者;會用100%的熱情已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平易近人,腳踏實地、有較強的團隊精神,工作積極進取,態度認真。有較強的組織能力,樂于助人,誠實守時。
自我鑒定
篇3
關鍵詞:模擬課堂;條件;設計;效果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6)03-0034-02
隨著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不斷發展,兩國在政治、外交、經濟、文化、教育等領域的全方位合作與交流也不斷擴展和深化,近年來我國積極倡導文化產業及文化服務走出國門,建設文化大國的新戰略,特別是“一路一帶”戰略的提出和落實,需要大批各層次俄語翻譯人才和懂俄語的技術人才。所有這一切都迫切要求高校俄語專業教學解放思想,革新教法,拓寬思路,切實提高翻譯教學水平,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出能夠服務國家戰略目標和社會現實需求的高水平翻譯人才。
然而,我國高校俄語專業長期以來對俄語語言、俄羅斯文學、俄羅斯問題、俄漢互譯等方向不加區分,籠統地放在俄語專業里一起培養,只是在培養的過程中開設與這些方向相關的課程。就翻譯方向來說,學生只能憑個人的喜好在這個方向多花一些時間和精力,靠自學去了解一些翻譯理論,靠自悟得出一些道理和技巧,靠自覺完成一定量的翻譯實踐。但在這種前提下學生掌握的理論知識不成體系,翻譯實踐的量極為有限,加之無人校對和評點,翻譯水平很難得到有效提升。鑒于此,黑龍江大學俄語學院于2010年在全國率先開設了本科翻譯(俄語)專業和開展了翻譯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俄語口筆譯)的招生和培養工作,把俄語翻譯人才的培養作為一項專門的任務來對待,按照翻譯人才培養的自身規律設置課程。
一、新的探索――模擬課堂
模擬課堂是俄語翻譯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中一項有益的嘗試。那么什么是模擬課堂呢?顧名思義,模擬課堂就是在翻譯課堂上模擬一些真實的生活或工作場景,由師生共同完成這種模擬交際任務,解決任務過程中隨時出現的具體現實疑難問題。
(一)開設模擬課堂的必要性
1.用人單位一般不會把較為重要的外事活動的翻
譯任務交給在校大學生或研究生去做;2.在校大學生和研究生由于學力尚淺和缺乏經驗,沒有勇氣承接較為重大外事活動的翻譯任務。如此便形成一個真空地帶。模擬課堂填補的正是這樣一個真空地帶。實踐表明,在這個地帶學生擁有了模擬實戰演練的機會,心理素質得到鍛煉,翻譯技巧和水平以及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提高了。
(二)開設模擬課堂的可能性
開設模擬課堂要求教師必須有豐富的翻譯實踐經驗,既可以駕馭生活工作場景中的雙語翻譯,還要處理執行翻譯任務中出現的無法預見的各種復雜問題。黑龍江大學俄語學院在這方面具備以下條件。
1.擁有一支口譯經驗豐富的教師團隊。鄧軍、趙為教授均是全國知名的優秀口譯譯員,曾多次擔綱國家、省、市等各級部門重大對俄活動的主譯工作;吳迎春、于洪聲等一批中年教師有著長年在國外生活和工作的經歷;賈旭杰、白文昌等一批中青年教師多年從事翻譯實踐工作,一直活躍在黑龍江省對俄活動的翻譯舞臺上,他們能很好地勝任模擬會議課堂所需要的訓練任務。特別可喜的是我們自己培養的韓博文、徐美玲、黃雅婷等一批高翻專業碩士畢業生(在讀博士)目前也走上了教學崗位。另外,還有徐睿、王驍騫等在俄羅斯長大的青年教師,假以時日,他們必將成為該專業教學的中堅力量。
2.廣泛的社會聯系,大量的翻譯實踐。黑龍江大學俄語學院MTI方向的師生曾為上海合作組織、大慶油田公司、國家檔案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許多單位翻譯過大量的材料,為上海合作組織、中俄立法會議、中俄博覽會、哈科會、中俄高層經貿論壇、城市建設規劃國際論壇、世界冰雪旅游組織、世界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等國際、國家、省、市各級大型活動承擔口譯(含同聲傳譯)工作。通過這些活動,教師積累了大量的語言材料,也熟悉了組織這些會議的一般程序,為開設“模擬會議翻譯”課程準備了必要的條件。
3.擁有精通漢語的俄羅斯籍外教。俄語學院的俄羅斯籍教師一直保持在5―10名,他們當中有2名在中國工作的時間已經超過10年,而且還攻讀了中國的法律和哲學專業博士學位,也是黑龍江省對俄活動翻譯舞臺上的積極分子。這又為開設“模擬會議翻譯”課程提供了難得的優越條件。
4.大批通曉漢語的俄羅斯留學生。在黑龍江大學學習的俄羅斯籍留學生近500名,其中不乏漢語水平很高而且對翻譯,特別是口譯很感興趣的學生。他們的加盟增加了“模擬會議翻譯”課程的真實度。
5.有口譯工作經歷的學員。俄語學院的MTI研究生中有許多長期從事翻譯(含口譯)工作的學員,如省市外辦、各單位外事部門的譯員等。這些學員的參與既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組織課堂,也帶動了其他學生的積極性,使模擬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大量的“觀眾”出席。模擬課堂是一門開放的課程,除了本年級MTI口譯班的學生,還有不少其他方向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甚至還有部分其他學校的學生和教師也以觀眾的身份列席模擬課堂。他們的列席增加了該課堂“模擬”的真實度,使學生真正感到了“大場面”的緊張度。
7.同聲傳譯實驗室。黑龍江大學擁有一間設備先進的同聲傳譯實驗室,該實驗室有正式席位40座、譯員間8個和相應的軟硬件設施,完全可以滿足舉辦小型國際會議的需求。這是保障模擬課堂的物質條件。
二、模擬課堂的實際操作
(一)本科“經貿俄語”之“索賠”
教師提前7天指定三名學生作為買方代表充分論證索賠依據,另外指定三名學生作為賣方代表與之合作,就買方所提索賠要求一一表態:駁回或認可;雙方就索賠問題達成共識,形成決議。在課堂上由教師隨機為買賣雙方各指定一名翻譯。談判開始后,教師和其余學生以旁觀者身份跟進談判過程。在此過程,教師根據實際情況適時暫停談判:指出譯員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也可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還要掌握時機,在恰當的時候指定新一輪譯員,使更多的人得到實際操作的機會。談判結束后,教師和學生們一起總結課堂過程,肯定成績,指出不足,征求意見,為上好下一堂課做好準備。
(二)MTI研究生之“會議翻譯”
教師提前一周告知會議題目,如“中俄教育改革的成績與問題”;指定兩名會議組織者:一名主持人、一名譯員。要求每位學生設定自己的身份,如俄遠東大學校長、黑龍江省教育廳副廳長、大學教師、學生家長等等,并以該身份撰寫發言稿。學生應在課前將自己的身份和發言題目報給主持人。在課堂上,主持人按照一般會議的程序主持會議進程,教師隨機為每個發言人指定翻譯。每位發言人結束發言,也就是每個譯員結束翻譯后,教師請學生們評價該學生的翻譯質量,最后進行點評和總結,肯定成績,指出不足,并布置下一課內容。
本課堂模式可以推廣到各種類型的會議口譯活動中:如領導會談會晤、學術研討、項目推介和論證、成立國際組織、商貿談判、大型會展和慶典等活動。課堂教學的幾個關鍵環節都是按照實戰要求設定的。(1)課前準備。提前一周布置會議主題,讓學生自行分配角色,準備會談(演講、報告、發言、推介)內容。提前布置主題符合實際舉辦會議(會晤)時譯員事先知曉會議主題的事實,學生準備發言也使他們可以提前了解相關主題的知識和詞匯,類似于實際翻譯的準備工作。(2)隨機組合。在模擬課堂上,由學生扮演不同身份的參會者進行發言,由教師隨機為發言者指定譯員為其翻譯。發言者和譯員的隨機組合模擬了實際開會時發言人臨時調整講話、即興發揮等常見場景;角色分配使得每個人都有機會以主持人、領導、組織者、專家、貴賓等身份參會,這就為他們嘗試各種風格的發言和翻譯提供了機會。(3)討論評點。教師密切關注課堂訓練過程中的每個細節,在每兩位學生發言/翻譯之后引導全體學生討論。此時的討論,特別是中俄師生一起參與的討論針對性極強,既能及時解決很多翻譯問題,又能擴展每位學生的思路,效果極佳。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應該主導討論的方向和用時多少,并在討論后及時進行評點和總結。(4)專家評點。模擬會議可以根據實際條件不定期邀請資深專家和有經驗的譯員參與教學,由這些專家對學生的翻譯質量、心理狀況、疑難處理等情況進行評點,也可請專家現場示范。(5)實戰演練。在開設模擬課堂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條件帶領學生參與一些真正的大型國際會議翻譯活動,讓學生觀摩真實的會議翻譯過程,也可以創造條件讓個別優秀的學生進行適當的實戰演練。(6)課程考核?!澳M會議翻譯”課程結束后,要舉辦一次比較正式的模擬國際會議,由學生現場翻譯,采取評委打分的形式進行考核。
經過六年的探索和實踐,模擬課堂教學模式在翻譯人才培養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學生在接受了模擬課堂訓練后,自信心大大提高;(2)一部分學生在模擬課堂之后,承接了部分重要外事活動的同傳工作;(3)黃長梅、劉丹慧兩位學生的同傳質量得到我國前駐俄羅斯大使李鳳林、商務參贊孫敏教授的贊許。趙鵬翔學生的翻譯得到教育部國際合作司于繼海副司長的好評;(4)黑龍江大學“模擬會議”翻譯課受到俄羅斯學生的歡迎,還吸引了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等外校中俄學生的參與。
三、“模擬課堂”的發展前景
篇4
關鍵詞:翻譯碩士;計算機輔助翻譯課程;建議
引言
隨著經濟、市場、貿易全球化以及我國奉行的“走出去”政策,語言無疑不成為了傳播信息的主要媒介之一。受全球化的影響,各國有必要通過翻譯介紹本國特色來引進國外投資,同時也通過翻譯來了解國外市場動態,從而初步實現“走出去”政策,達到國與國之間的雙贏。直至近年來專業型翻譯人才的培養才開始在各大高校建立起來。然而很多高校盡管開設了此課,但大多還停留在表面介紹階段。以下通過對國內高校(以湖南為例)開設的計算機輔助翻譯課程與英國各大高校開設的計算機輔助翻譯課程的現狀對比,來解決這一問題并提出建議。
一、湖南各大高校開設的計算機輔助翻譯課程與英國各大高校開設的計算機輔助翻譯課程之間的差異
筆者在2011年4月-2011年6月期間分別在不同時間段對長沙理工大學、湘潭大學、湖南師范大學開設的計算機輔助課程進行了相應的調研。進行走訪,發現以上三所學校均有開設計算機輔助翻譯這門課程,且大體都采用相似的教學方式。
與國內對計算機輔助翻譯課程的認識不足相比,國外高校翻譯人才的培養則更加注重計算機在翻譯中的應用。就拿英國而言,利茲大學、斯旺西大學、倫敦帝國學院和諾丁漢大學等大學都開設了計算機輔助翻譯課程,但與國內計算機輔助翻譯課程相比,國外計算機輔助翻譯課程呈現以下特征:
第一,開設的課時多,而且還有相應的輔助選修課程開設。如:利茲大學的計算機輔助翻譯課程:在課程設置上,碩士生第一年必修課中,“計算機輔助翻譯”跨兩學期,共45學分;選修課中的翻譯技術課程有“機器翻譯原理與應用”(15學分),“譯者的技術交流:軟件文檔”(15學分)和“面向譯者的語料庫語言學”(15學分)等。
第二,師資力量雄厚。如:利茲大學的(吳大明);諾丁漢大學的語言中心主任Oranna Speicher教授。他們都是計算機輔助翻譯教學與研究的專家,然而我國開設的計算機輔助翻譯課程的任課教師有些根本沒有計算機輔助研究的背景。
第三,教授多種常見的翻譯軟件。如:倫敦帝國學院學生要學會使用SDL Trados、Wordfast和DéjàVu X等3種計算機輔助翻譯軟件。而國內的大多院校還主要是針對某一種翻譯軟件進行介紹,這種單一性會制約翻譯人才的實踐操作能力,因為不同的翻譯公司可能采取不同的翻譯軟件,因而造成翻譯人才無法迅速對接翻譯公司。
第四,語料庫的建立。不少學校都有自己的專用語料庫,如牛津大學的“牛津文本檔案庫(Oxford Text Archive,OTA)”,蘭開斯特大學與利茲大學共建的“蘭開斯特-利茲英語樹庫”,等。而在中國內地大部分地區由于資金問題或者重視程度不高使得語料庫的建立始終只是空想。
通過對湖南高校開設的計算機輔助翻譯課程和英國開設的計算機輔助課程相比,我們可以看出來國內雖然在擴大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和教學資源來培養翻譯專業碩士(MTI)人才,但是,與計算機輔助翻譯成熟的國外課程相比,我國計算機輔助翻譯課程開設的時間不是很長,且還處在起步期,所以問題眾多。
二、對國內計算機輔助翻譯課程開設的幾點建議
從翻譯的歷史進程而言,翻譯從剛開始的人工翻譯到機器翻譯再到計算機輔助翻譯,由于人工翻譯耗時大、任務重、翻譯繁瑣從而被后來的機器翻譯所代替。然而,隨著人們大量使用機器翻譯,人們發現機器翻譯對文本語言的標準化的程度要求更高。某一文本是否可以被計算機正確翻譯取決于它是否可以被計算機“理解”,也就是說,原文必須是一種“受控語言(controlled language)”,即文本沒有超出計算機的詞典庫范圍的詞匯和術語,而且詞匯和術語必須和詞典庫的詞匯具有相同的釋義。所以掌握計算機輔助翻譯應成為翻譯專業碩士學生學習中必不可少的一門技能。筆者針對文章第二部分所凸顯的缺陷,提出如下建議:
(1)高校與企業合作來聯合培養翻譯人才。
(2)高校應在計算機輔助翻譯課程上更加注重“走出去”政策。
(3)開設各種與計算機輔助翻譯課程相關的其他課程。
(4)將翻譯運用到各種學科中來。
像倫敦帝國學院計算機輔助翻譯教學:倫敦帝國學院人文系下屬的翻譯學科組于2001年成立時即率先推出了“運用翻譯技術的科學、技術與醫學翻譯碩士學位”。一來不僅可以解決本專業對人才的需求,二來可以解決在國際交流中難以找到懂本專業的合適的翻譯人員而使國際交流難以進行。
三、結論
中國要想在貿易全球化中取得主動權,單單靠擴大專業翻譯碩士人才的招生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對翻譯人才培養的教育問題應該注重反思。盡管在各大高校開設具有前瞻性的計算機輔助翻譯課程,但是往往由于資金不足、教育重視程度不夠等原因,使得培養出來的翻譯人才從根本上而言不具備社會適應性??傊M管計算機輔助翻譯在翻譯專業碩士(MTI)教學中目前仍問題重重,但其前景不可估量。(作者單位:長沙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
參考文獻:
[1]何安平.語料庫語言學與英語教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
[2]楊蓓.國內翻譯市場發展情況剖析[J].科技資訊(學術論壇),2010(9).
[3]袁亦寧.國外計算機翻譯的發展和近況[J].上??萍挤g,2002(2).
[4]仲偉合.翻譯碩士專業學位(MTI)及其對中國外語教學的挑戰[J].2007(4).
篇5
(黑龍江大學,黑龍江哈爾濱150080)
摘要:俄語翻譯專業學生常出現語言基礎類、翻譯方法類、綜合知識類等誤譯,究其因,大多為學生努力不夠、教師培養不足、社會環境不佳。鑒于此,為培養應用性復合型俄語翻譯人才,教師應打牢實雙語語言基礎,加強學生翻譯能力培養;搭建師生互動平臺,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建立校企合作機制,推動學生參與社會實踐。
關鍵詞:誤譯;俄語翻譯專業;學生;教學
中圖分類號:GG64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4107(2015)09-0031-02
收稿日期:2015-01-23
作者簡介:關秀娟(1975—),女,遼寧沈陽人,黑龍江大學應用外語學院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翻譯學、外語教育研究。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基金項目“(俄漢)全譯語境作用機制及其應用研究”(11YJC740029);黑龍江省教育廳規劃課題“服務于翻譯教學的誤譯研究”(GBC1213061);黑龍江大學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外語專業研究生科研能力‘三位一體’培養模式研究”(JGXM_YJS_2014026);黑龍江大學青年基金項目“多模態理論的符號學闡釋”
(20140031)
“經貿翻譯”是本科俄語翻譯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課,其宗旨是培養學生熟練運用翻譯方法、經貿知識完成經貿翻譯活動,使其勝任未來的經貿翻譯工作。學生在翻譯練習和翻譯實踐中出現了大量誤譯現象,有必要進行分類,探究其中的原因,以便有針對性地改善教學策略,完善俄語翻譯人才培養體系。本文誤譯指,“人或機器在將甲語轉化為乙語的過程中偏離、遺漏或歪曲甲語文化信息,導致譯語與原語信息量不等,譯語受眾無法獲得與原語受眾極似的交際效果的活動?!盵1]
一、俄語翻譯專業誤譯問題類型
學生在經貿翻譯練習中暴露了各種誤譯,但大體可歸為語言基礎類、翻譯方法類、綜合知識類等三大類,三類就錯誤的程度而言,可分別對應不對、不當、不準。
(一)語言基礎類誤譯
語言基礎類誤譯是因雙語語言基礎欠缺而造成的誤譯,屬雙語轉換過程中的低級誤譯,主要體現在語法、語義、語用三個方面。三方面的誤譯均可出現在理解和表達階段,體現于原語和譯語兩個角度。語法性誤譯最為常見。俄譯漢時,原文語法理解正確,但漢語表達時卻出現了語法錯誤,更有甚者,原文語法理解已經出現錯誤,漢語表達時意思必然歪曲。漢譯俄對于中國學生來說難于俄譯漢。此時,原文語法理解雖不成問題,但譯文表達時語法錯誤較多,大多影響意思的傳達。語義性誤譯略少。俄譯漢時,原文語義理解正確,但漢語表達時選錯了個別詞、短語或小句,影響了原文語義的傳達,或者原文語義理解失誤,漢語表達意思偏差較大。漢譯俄時,原文語義理解尚可,但譯文表達時詞、短語或小句所傳達的意思與原文差距較大。語用性誤譯偏少。偏少是相對前兩者而言,因為經貿翻譯的對象大多為合同、說明書、信函等具有一定規范的文本,這些文本的翻譯一般停留在語義對等層面,只有少量廣告、商標詞、經貿會談等領域的文本體現一定的創造性,翻譯時一般會追求語用對等。學生往往拘泥于語法和語義意義層面的轉換,對語用意義的傳達不夠靈活,俄譯漢、漢譯俄均可見。
(二)翻譯方法類誤譯
翻譯方法類誤譯是因翻譯方法不當而產生的誤譯,屬雙語轉換過程中的中級誤譯,主要體現在全譯、變譯策略和方法使用不當。如上文所述,經貿翻譯涉及領域廣泛,不同領域的文本應采用不同的翻譯策略和方法,如經貿合同屬法律文書,語言嚴謹、精確,需采用全譯策略,將原文逐字逐句譯出,而翻譯轉換過程中為解決原文與譯文在內容和形式上的矛盾需運用其中的對譯、增譯、減譯、轉譯、換譯、分譯、合譯等方法。學生往往對原文過分依賴,不能靈活運用各種方法促進譯文的順利表達。再如,基于幾十份材料翻譯出一份市場開發調查報告,變譯策略是最好的選擇,運用其中的摘譯法選擇關鍵信息翻譯,省時省力且效果良好。學生大多沒有變譯概念,也不敢嘗試,一是認為沒有完成翻譯任務,二是不能選對核心信息。
(三)綜合知識類誤譯
綜合知識類誤譯是因綜合知識不足而形成的誤譯,屬雙語轉換過程中的高級誤譯,主要體現在專業術語、專業知識、社會經驗三方面。經貿翻譯,不同于通常所做的日常生活、語言文學類翻譯,是經貿領域的專業翻譯活動,涉及大量的專業術語,且譯者應有良好的經貿專業知識基礎和豐富的社會經驗。學生往往把一個專業術語譯成普通詞匯,從而影響了整句、甚至整篇的理解和表達。經貿領域中的某些文本,無論是原語還是譯語,都具有自身特有的模式和規范,翻譯時應遵照譯語規范進行轉換。學生在雙語轉換時往往忽視甚至漠視不同語言文本間的差異,從而使譯文顯得不地道。社會經驗是譯者重要的財富,缺乏社會經驗,文本中大量的百科知識難于理解,譯文自然顯得生澀難懂。學生這方面有很大欠缺,平時不注意積累,翻譯時又懶于查找資料,錯誤便不可避免。
二、俄語翻譯專業誤譯問題溯因
俄語翻譯專業學生所體現的種種誤譯,大多應歸因于自身基本功不牢,而教師不夠完善的培養方式和不理想的社會環境也是重要原因。
(一)學生努力不夠
首先,學生沒有良好的基本功。俄語是一門較難的語言,俄語專業學習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特別是零起點的學生。然而,學生用功不夠,語言基礎不牢,低級錯誤常見,某些句段翻譯得支離破碎。其次,學生對課程不夠重視。學生認為“經貿翻譯”不是專業基礎課,未來也未必搞經貿翻譯工作,所以不肯付出大量時間鉆研,不肯努力追求更好的譯文。再次,學生分不清翻譯教學、教學翻譯。學生仍然以為,經貿類文本的翻譯如同專業基礎課上的翻譯練習,目的是提高譯的能力,只是換成經貿類文本而已。其實,“經貿翻譯”課是專門培養學生經貿翻譯技能和翻譯理念的翻譯課,而非學生理解的作為提高語言能力的教學手段。
(二)教師培養不足
首先,翻譯基礎打造不足。教師之間沒有形成良好的對接,“基礎翻譯”階段沒有為學生打造優良的翻譯基本功,學生對一些基本翻譯理念和翻譯策略概念模糊,沒有內化在心。其次,翻譯方法引導不足。學生大多憑自身經驗翻譯,不大講究運用翻譯方法,即便使用了某種方法,也不自知。教師沒有及時地將這種自發的行為引入自覺的狀態,使其升華為自身經驗的總結。再次,實踐練習提供不足。教師提供的翻譯練習多數為教材上的資料,鮮活性較差,語境性不強,學生不能體會到實際工作的快樂與責任。少量的社會實踐不能滿足學生培養的需要。
(三)社會環境不佳
首先,合適的經貿翻譯類教材少。經貿翻譯人才的培養離不開教材,全面的教學資料是人才培養的重要基礎。然而,“教材建設剛剛處于起步階段,教材出版量少,存在教材編寫理念陳舊、商務語料不足、理論支撐不夠、理論與實務結合不緊等諸多問題?!盵2]這樣的條件下教師缺少材料,學生沒有抓手,翻譯磨煉不勤。其次,經貿翻譯實踐機會少。東北地區與俄羅斯接壤,俄語使用環境相對較好,但社會上能夠給學生提供經貿翻譯實踐的機會還是太少,偶有公司招聘此類實習生,也是杯水車薪,學生很難作為一個真正的工作人員在鮮活語境中進行翻譯實踐。
三、教學啟示
俄語翻譯專業學生的誤譯現象提示教學工作者調整思維,找準切入點,改變工作方法,全力培養學生的翻譯能力,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拓寬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渠道。
(一)打牢雙語基礎,加強學生翻譯能力的培養
聽、說、讀、寫、譯是外語專業學生的五項基本功,是外語專項能力培養的基礎,翻譯能力的培養也基于此。從低年級開始,特別是零起點的學生,打牢外語語言基礎,從語法、語義、語用不同層面強化學生的語言能力。聽力、口語、語法、閱讀、寫作、翻譯等不同課型都要圍繞提高翻譯能力開展。同時,兼顧本族語語言能力的提升,這也是加強學生翻譯能力的一項重要任務,因為誤譯現象多次表明,本族語的低水平影響了翻譯效果。語言學習過程中時刻提醒學生關注俄漢語在語法、語義、語用方面的異同,雙語對比是翻譯的基礎。
(二)搭建師生互動平臺,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師生充分互動,讓學生成為課上、課下的主人,可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進入良好的翻譯學習狀態。翻譯材料的選擇可由學生參與,輪流坐莊,莊家先試譯后與教師商定選題,全班譯后進行課堂討論,再由莊家就選題、譯法、譯悟作總結報告,與全班分享。模擬翻譯情景也是良好的教學方法,師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各自完成自己的翻譯發起人、翻譯管理、翻譯實踐等工作。翻譯工作坊是國內外比較流行的翻譯教學模式,“該模式能訓練自主選材、共同提高、體悟過程、自我總結等方面的能力,學生因此而增強翻譯意識,提高翻譯技能?!盵3]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多組同時進行,通過彼此競爭提高學生的主動性。
(三)建立校企合作機制,推動學生參與社會實踐
為推動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增加實習機會,可建立校企合作機制,“校企合作有利于整合校企優勢資源,有效銜接學校培養和社會需求之間的縫隙?!盵4]學校與翻譯公司、涉外企事業單位建立長期合作,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輪流到適合的崗位參觀、實習,使學生真正體會翻譯工作的全過程,并安排校外導師進行指導,或聘請一線翻譯工作者開設實用性課程,讓學生全方位積累經驗,以免日后發生不必要的誤譯。特別鼓勵學生參與機助人譯的翻譯團隊進行實習,體會最現代的翻譯模式,為未來的工作做最充分的準備。同時,建議學生自己尋找、發現實習機會,特別是在網絡發達的今天,在不耽誤學業的前提下,可以網上求職,網上兼職翻譯,參與網絡群組討論。
綜上,俄語翻譯專業學生學習中暴露出的語法、語義、語用等語言基礎類誤譯,全譯、變譯等翻譯方法類誤譯,經貿術語、經貿知識、社會經驗等綜合知識類誤譯,誤譯原因除學生自身努力不夠外,教師培養方法不當、社會為俄語學生提供的環境不理想也是重要因素。因此,在中俄關系良好,急需應用性復合型俄語翻譯人才的大背景下,教師應努力做到:打牢雙語語言基礎,加強學生翻譯能力培養;搭建師生互動平臺,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建立校企合作機制,推動學生參與社會實踐。
參考文獻:
[1]顧俊玲.釋“誤譯”[J].杭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
[2]關秀娟.商務俄語翻譯教材建設現狀、問題與對策[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1,(6).
篇6
[關鍵詞]獨立本科院校英語專業 專業八級翻譯測試 反撥作用
[中圖分類號]H315.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2)03-0049-02
引言
語言測試對語言教學有著重要的影響,二者相互作用,不容分割,它是一種重要的教學評估手段。因而國內外語言研究者及其愛好者在研究語言測試時青睞于語言測試對語言教學的作用,即語言測試的反撥效應(backwash or washback)。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英語在國內的影響力也日益重要,各高校對英語專業也隨之加大投入力度。英語專業八級考試是目前檢測英語專業學生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一種標準參照性考試。翻譯作為“聽、說、讀、寫、譯”五項基本技能之一,在英語水平測試以及學生就業方面都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為了順應這一潮流,英語專業八級測試將翻譯納入測試范圍之一,因而大學英語教學中對學生翻譯能力更為重視。本文著重研究獨立本科院校英語專業八級翻譯測試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從而探討了該項測試對英語翻譯教學的影響,也即反撥效應。
一、獨立本科院校英語專業八級翻譯測試的反撥作用――對英語專業翻譯教學的影響
英語專業八級翻譯測試有著很大的反撥作用,即對英語專業翻譯教學產生很大影響。其影響主要體現在對教師所設定的教學目標和動機,學生學習目標和動機,從而影響教學關系中師生選擇的教學材料。因而本文主要從這三個方面闡述英語專業八級翻譯測試產生的反撥效應,既有正面影響,也包括負面作用。
(一)教師教學目標以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根據英語專業八級測試需要,教師的教學模式側重于翻譯真題的特點,進行針對性訓練。翻譯測試的反撥效應也得以體現,即促使教師有目的地進行教學活動,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同時檢測教學成果,促進教學模式和方法的不斷提高和改進,這是反撥效應產生的正面影響。然而,其負面影響我們也不容忽視。教師目標嚴重受限于考試大綱,即提高考生專業八級通過率,而忽略了提升學生的真正翻譯能力。從而使學生在職業選擇中受到很大限制,不能滿足公司翻譯要求的翻譯水平。長期以來教師對如何實施教學缺乏科學的研究,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加之對學習者、傳授者(教師或學校)、社會需求三者之間關系處理不當,翻譯教學存在著一定的盲目性,只是側重于提升八級考試通過率,而忽視了學生的真正能力。教師大多采用以講授為主的授課模式,重語言知識傳授、輕翻譯技能培養,其教學步驟大致如下:
1.教授翻譯理論與技能知識;
2.課堂上選取一些所謂的經典句子讓學生翻譯;
3.針對專業八級考試翻譯評分特點揣測翻譯;
4.教師講述真題,逐字逐句進行分析;
5.提供“正確”譯文;
6.選取與試題類似的材料進行大量的模擬訓練。
這種教學模式深受教學目標即提高專業八級通過率的影響,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大限制了教學內容和形式。同時教師在教學中起主體作用,忽視了與學生的互動交流,重在根據大綱要求培養學生的應試能力,因而致使學生基本能滿足考試最基本的要求,但是卻無法勝任翻譯工作。另一方面,從學校大環境而言,獨立學院作為一種新生的辦學模式,很多方面是仿照公辦大學的模式進行教學,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弊端,比如完全的應試教育,忽視平時對學生活學活用能力的提高與培養;課程教育缺乏新意與及時性;考試結構單一,與社會現實結合度不夠等等。這些都是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應該考慮進行調整的。
(二)學生學習目標以及存在的問題
翻譯部分作為英語專業八級測試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學生制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即通過英語專業八級考試真題,并采用相應的學習方法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而其負面影響是限制了學生翻譯學習的真正目的,嚴重局限其視野以及真正操作能力。學生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通過考試”而進行學習。在學習中只是被動接受,駕馭語言能力不足,在平時訓練中也只是注重相關翻譯材料,這樣就使翻譯能力的真正提高大打折扣。在教學中,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狀態,獲得的是零碎、片面的知識,學生內在的學習興趣和動機難以得到有效激發,造成知識的消化不良,因而學生對翻譯“沒有感覺”,也就難以提高實際翻譯能力。而且獨立學院的學生自身的一種不自信對平時的學習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進而影響到考試的效果。
二、利用翻譯測試的有益反撥作用指導教學
Hughes提出:“考試對教學產生的反撥效應是有兩方面的,積極的促進作用和消極的反撥作用?!睖y試的結果從有益的方面來講有利于教師對自己教學效果的評價,使學生能夠比較認識到他們的語言所達到的程度。另外還指出:“測試應該支持有益的教學,糾正不利的教學?!睂⒔虒W分為聽、說、讀、寫、譯,分步提高學生的翻譯水平是我國英語專業教師應該做的。本科英語翻譯教學的反撥作用對教師來說主要是給教師及時了解信息、教學目標方面和方法的調整等。有助于翻譯課堂教學的改革是翻譯測試主要的反撥作用。有助于反映學生在翻譯考試中的表現,促進并推動學生的整個學習活動,找出與自己既定目標之間存在哪些差距,而且還有助于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優勢與不足。
作為出翻譯題的教師,要知道為了測試學生的哪種語言能力應該出怎樣的翻譯題型,而不是在不了解自己翻譯目的的基礎上隨便設計一些題目,就讓學生去翻譯。在出翻譯題時考慮到了學生已經具有的文化語境則有助于提高翻譯測試的效度。整篇的短文,意思比較完整獨立的段落有助于測試學生的翻譯能力,有助于翻譯測試的效度。由著名作家的文學作品和實際相關的應用文等共同構成的翻譯材料是比較好的。社會實際和考生背景等在翻譯測試中是教師在出翻譯題時應該考慮的因素。然后要經常地評估并分析所出的翻譯測試題。要使翻譯教學的反撥作用長期有效,那么一個好的教師應該做到利用翻譯測試所得出的結果,能夠做出一些有價值的評估和分析。
教師在設置翻譯測試題型時應考慮到測試的信度和效度要高。翻譯題型的多樣化是教師必須要考慮到的,根據測試要達到的目的和學生層次的不同要有重點地出題,還要做到對于不同的題型來說,應有其各自不同的要點、目標、參加考試的學生的層次,為了使測試的效果更合理、更有效,教師應設置適合不同學生的題型,其中的根據就是學生的具體情況。而非常有助于提高翻譯測試的信度和效度的方法是在出翻譯試題時試卷中要有多種題型。不要像傳統的翻譯測試在題型設計流于單一,多為句子和段落翻譯,最新翻譯測試的特點就是針對性和目的性要強,對象要明確。最后所出的試題要有一定的語境,這樣才能達到對學生實際運用語言能力的檢測。注意測試被測試者的真實語言運用能力。所以教學機構檢查學生的翻譯策略能力在語境中展開是很必要的。
三、結語
英語專業八級翻譯測試的反撥效應對教學產生正面的影響,如檢驗教學成果,促進教學方法的改進,使教學雙方在教與學中有一定目的性,等等;也包括負面的影響:局限了教師的教學模式和方法,限制學生的視野,從而影響翻譯能力的提高。通過英語專業八級的反撥效應產生正負兩方面的影響,我們可以從中吸取經驗教訓,減少負面反撥作用的影響,創造良好的積極的教與學的氛圍,培養學生的綜合翻譯素質,從而滿足社會需要。
【參考文獻】
[1]Hughes,A.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2]Alderson,C.&D.Wall.Does wash back exist?[J].Applied Linguistics,1993,14(2):213,120-121.
[3]Prodromou,L..The wash back effect:From testing to teaching[J].ELT,1995,49(1).
[4]Madaus,G.F..The influence of testing on the curriculum.In Tanner,L.N.(Ed.).Critical Issues in Curriculum:Eighty-seventh yearbook of the 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8:83-121.
[5]張艷莉.英語專業八級翻譯[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5.
[6]穆雷.中國翻譯教學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7]韓寶成.語言測試的新發展:基于任務的語言測試[J].外語教師與研究,2003(05):352-358.
篇7
【關鍵詞】應用型 翻譯能力 培養
【課題項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3年度立項課題《應用型英語專業本科生翻譯能力培養研究》(項目批準號GH13479)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7-0010-01
一、引言
隨著當今世界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對外交流日益頻繁,因此翻譯作為一種專業技能越來越受到重視。目前,幾乎所有高校的英語專業都開設與翻譯相關的基礎課和方向課。國家教育部頒發的《英語專業課程描述》也對翻譯課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穆雷教授在《翻譯教學發生的途徑》中指出:翻譯教學本應“以培養職業翻譯能力為目標,通過各種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翻譯能力和從業技巧”。應用型英語專業的培養目標要突出應用性和實用性,既要扎實語言基本功,又要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英語專業學生翻譯能力培養的現狀
目前,應用型本科英語專業教學存在一定的薄弱環節,其中比較突出的是:學生語言的基本功不夠扎實、受母語影響嚴重和工具書使用不恰當。
2.1語言基本功不扎實
大部分學生的詞匯和語法基礎薄弱,無法理解翻譯中出現的一些多義詞和特殊句式。同時,學生對翻譯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不好,缺乏翻譯訓練。還有一些學生,必要的英漢文化常識貧乏,對英漢語言的差異與關聯不夠了解,這樣就會使他們在翻譯練習中雙語轉換能力較差,從他們的作業和試卷當中可以看到很多錯誤。
2.2受漢語的影響嚴重
英語作為第二語言,難免會受到母語的影響。漢英兩種語言受中西方各自文化的影響是有一定的差別的,許多學生不能正確理解和準確把握這些差別,經常用漢語的表達方式來翻譯,這樣就會出現很多不地道的中式英語,翻譯的東西也不符合標準。學生的母語干擾了英語的能力,翻譯能力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約。
2.3工具書使用不當
隨著現代高科技的發展,不同形式的電子詞典被越來越多的人所利用,例如快譯通、電腦桌面詞典、手機詞典等。許多大學生也因此變得懶惰,當遇到生詞時過分依賴于電子詞典。電子詞典和紙質工具書相比確實方便、快捷,但有些電子詞典的釋義過于簡單,而許多學生在翻譯時直接照搬,缺少通過網絡及百科全書去查證的過程。
三、翻譯能力的培養在英語專業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學生翻譯能力的提高可以促進其閱讀能力的增強,在閱讀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比較難懂的句子,而將兩種語言進行準確的翻譯轉換勢必有助于理解。同時,具備良好的翻譯能力也有利于寫作水平的提高。在翻譯訓練中,可以潛移默化的提高寫作能力,樹立自己英語學習的信心,英語的學習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學習的興趣也因此變得更加濃厚。并且,翻譯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也是密不可分的。學生通過有關翻譯的理論學習和翻譯技巧的掌握,可以提高翻譯的水平,因此增強了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學生也可以利用英語這種語言工具通過網絡等各種方式來了解世界。
四、翻譯能力培養的策略
基于對以上應用型英語專業學生翻譯能力培養問題和重要性的分析,本文從以下五個方面對英語教師給出翻譯教學的建議,以提高翻譯教學水平。
4.1夯實語言基礎
英漢翻譯是兩種語言的相互轉換,學生首先要對原文的意思深刻理解,然后是要用譯文準確地表達原文的意思,解決了這兩個根本問題才能順利實現翻譯的過程。這就要求教師在翻譯教學過程中敦促學生必須很好的掌握兩種語言,夯實基礎,培養學生較強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4.2傳授翻譯理論和技巧
翻譯是一項細致而富有技巧的工作。前人在自己的翻譯學習和工作中總結了大量適用的理論和經驗,這為我們的翻譯學習積累了寶貴的財富。所以,在翻譯課堂上,教師要傳授給學生一定的理論知識和翻譯技巧,學生理解相關的理論并將翻譯技巧充分的運用到翻譯實踐中一定會提高翻譯水平和效率。
4.3選擇合適的翻譯材料
隨著翻譯市場的快速發展和巨大變化,翻譯的題材也在日益更新。廣告、旅游、經貿、新聞、科技等題材的翻譯比重逐漸超過了文學、宗教等題材的翻譯。應用型英語專業的翻譯課程要突出其應用性與實用性。所以,在選擇翻譯材料的時候要跟進當前的翻譯需求與市場走勢,這樣學生在畢業時才能用得上所學的知識,做到真正的學以致用,以盡快適應社會實際工作的需要。
4.4積累豐富的文化知識
語言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固然決定著翻譯水平的高低,但廣博的知識儲備同樣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翻譯材料的內容涉及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天文、地理、科技、影視等無所不包,非常寬泛。所以,學生要通過博覽群書、上網等多種方式大量閱讀,汲取各方面的文化知識,來增加自己的文化內涵和文化底蘊,這樣才能精準的處理翻譯材料。
4.5運用恰當的翻譯課程教學方法
應用型本科翻譯課教學的目的是:通過不斷的翻譯學習與實踐,鍛煉并形成翻譯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翻譯教學中要關注社會的發展趨勢,將翻譯教學與翻譯實踐緊密結合起來,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翻譯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翻譯專業知識,如翻譯基本原則、方法和技巧等應以教師講授為主。而翻譯實踐部分,可以安排學生和老師一起討論完成,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總結經驗和發現方法,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語言轉換能力等。教師還要合理利用多媒體輔助翻譯教學的模式,在課下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利用網絡平臺,進行適當的練習,循序漸進的提高翻譯能力。
五、結語
翻譯能力是綜合運用語言的重要技能之一。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們要不斷更新翻譯教學觀念,改革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夯實語言基礎知識和技能,并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進行實踐并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蘊,并通過各種渠道來提高學生的翻譯能力,為今后的翻譯工作打好堅實的基礎,這樣才能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需要。
參考文獻:
[1]賈文波.應用翻譯功能論(翻譯理論與務實叢書)[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4.
[2]孔令翠.談翻譯教學中幾個關系的處理[J].教育與職業,2005(32).
篇8
關鍵詞:應用型;翻譯;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23-0068-02
應用翻譯不同于表達美學意義和傳達情感的文學翻譯,其所翻譯文本包括科技文章、法律文書、政府文件、商務信函、技術文書、產品說明書等各類文本。所謂應用型翻譯人才,是指具備將翻譯技能與英語知識應用于翻譯實踐,并從事各個行業實用翻譯實踐的專門人才。目前,我國應用型翻譯人才培養工作存在的諸多問題以及教學成功經驗的不足造成應用型翻譯人才培養供需不平衡現象日漸凸顯。因此,改革優化應用型翻譯人才培養模式,更快更好地培養更多符合國內外市場需求的應用型翻譯人才,成為我國各教學相關部門需要認真思索與解決的重要課題。
據統計,目前我國國內市場對應用型翻譯人才仍有較大需求。全國約有職業翻譯 4萬―5 萬人,翻譯從業人員大約有 50 萬人,正式注冊的翻譯公司約有 4 000 余家,但是,能夠完全勝任翻譯工作的合格人才僅占市場需求量的百分之十[1]。不僅數量上并且在人才培養的質量上也存在嚴重的供需不平衡。畢業生實際的應用翻譯能力與市場需求之間存在較大差距[2],傳統的翻譯教學重視文學文本翻譯的譯本譯法與技巧的對比,而忽視了應用翻譯技巧的訓練[3]。本文嘗試從應用型專業翻譯人才的培養目標、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實習實踐教學以及師資隊伍建設等各方面探討應用型專業翻譯人才的培養。
一、明確培養目標、優化課程內容
首先,明確科學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前提,更關系到該專業的生存和發展。根據市場對應用型翻譯人才的主要需求,地方性本科院校應結合院校的專業和辦學特色,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需求為導向,將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確定為培養基礎理論扎實、翻譯實踐能力優秀、不僅可從事翻譯工作還可以勝任自身業務工作的本科應用型翻譯人才,滿足各類企業以及重大涉外活動的口筆譯人才需求。
翻譯水平的高低體現的是譯者各個方面的語言綜合能力的水平,包括其詞匯量、語言與語法知識、篇章理解能力、漢英語的口語與書面語表達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等等。任何漢英語語言能力與素養的欠缺都會制約翻譯技能水平與實際操作。因此,應用型翻譯專業課程體系應首先注重加強英語基礎知識教育,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與水平。其次,適當刪減文學語篇翻譯課程內容所占的比重,增加政治、經濟、科技與文化各領域不同類型應用文體翻譯的比重,使學生掌握相應的翻譯方法和策略,在未來翻譯工作實踐中有的放矢、得心應手。
二、改革傳統教學方法、加強實習基地建設
在應用型翻譯專業課程的教學中,教師還應增加翻譯實踐能力培養教學的比重,以真正提高學生的翻譯實踐能力為教學指導思想,不斷增強學生翻譯自主學習和創新意識。積極建設模擬商務談判和各種外事會議的翻譯工作室,通過使學生進入譯者角色來增強他們的翻譯實踐積極性。翻譯項目式教學、以任務為驅動的翻譯教學、翻譯工作坊等教學模式能夠合理地將翻譯技能訓練與翻譯理論知識的學習有機結合。要不斷嘗試如有聲思維法等新的翻譯教學方法改變傳統費時低效的教學模式;可借助網絡教學資源和網絡輔助教學手段使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更多、更新和更實用的翻譯實踐語料及應用文體翻譯技能與技巧。
翻譯本身是一項要求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工作,學校通過尋找與公司或社會企事業單位的合作,提供給學生實習及應用翻譯實踐的機會,并在此基礎上實現產學研合作將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另一方面,通過校企雙方訂單式人才培養或開展師資、項目合作等方式,可實現開放式實踐型、復合型、應用型的翻譯專業人才培養,優化教學資源的配置,解決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并改善以往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脫節的狀況。
三、加強翻譯專業師資隊伍建設
從未從事或接觸過真正翻譯活動的教師在教學中按照教材內容進行知識填充,所教授的學生是難以適應翻譯實際工作的。因此,高校應多渠道補充師資力量。首先,大力開展應用型翻譯專業人才培養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雙師型教師是指既掌握翻譯理論知識又具備翻譯工作的實踐經驗,能幫助學生完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提供學生更多專業和職業指導的教師。學校對于雙師型教師的培養應有具體的培養規劃。一方面,可將在校教師送到企業參加進修學習,豐富知識與實踐經驗;而另一方面,可邀請相關行業的專家來校進行專業知識講座等的教師培訓,或者聘請校外實踐經驗豐富的從業者擔任兼職教師進行授課以及實踐教學的指導。其次,通過采取校內不同專業聯合、校校專業教師聯合以及校外合作方式引進外聘教師,彌補本校本專業翻譯師資力量薄弱、教師缺乏專業翻譯經驗的問題??善溉伪拘F渌合涤蟹g經驗的專業課教師授課,或跨校聘請優秀有經驗的翻譯或專業課教師授課,或聘用社會各界翻譯專家和學者、翻譯企業的翻譯人員為客座教師,通過鮮活的翻譯案例提升學生的翻譯認知和感知,使學生接受更專業的行業訓練。
參考文獻:
[1] 黃映秋.地方性本科院校應用型翻譯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廣西財經學院為例[J].高教論壇,2010,(6): 78-91.
篇9
摘要:英語專業翻譯教學中包含翻譯理論與翻譯實踐、文學翻譯與實用翻譯、語言教學與翻譯教學和個體思維與集體思維幾對矛盾,運用辯證法原理辨析相關性,把握規律性,用以指導翻譯教學,從而全面、靈活、辯證地思考翻譯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避免翻譯教學中的盲目性、片面性,克服思路窄、教得死的毛病,以取得良好的教學實效。
關鍵詞:英語專業;翻譯教學;辯證關系;基本原則
中D分類號: H059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6720539(2017)02010805
一、我國英語專業翻譯教學法縱觀
英語專業翻譯教學給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是因為它是語言教學,師者必須具備較高的包括本族語在內的雙語能力;二是因為翻譯本身同其他學科一樣是一門精密的科學?!敖淌诜g的老師,自身起碼也應該是一位譯者,而譯者也應該是‘有實無名’的作家兼學者,若以戰爭為喻,則翻譯教師不但是軍事學家,最好還是名將”[1]196。我國的翻譯教學到目前為止雖然沒有一部系統的、全面的教科書,但專業教師和學者對于翻譯教學的研究已卓見成效,不僅研究出了好的教學法,而且在這些非常實用的方法指導下,自編了較為系統完善的教學內容。翻譯教學法已從過去單一的語法翻譯教學法向多層面、多角度教學法發展。有些學者借鑒西方教學法、教學理論和翻譯理論,對我國翻譯教學提出了翻譯作坊式教學法、建構主義理論教學法、功能目的論與翻譯教學法;有些學者利用網絡和計算機技術提出了網絡交互式翻譯教學法、計算機輔助教學法、基于語料庫的翻譯教學法;還有些學者研究和創新了操作性強的翻譯教學法,如語篇翻譯教學法、“自主―協作”翻譯教學法,等等,無不為我國英語專業翻譯教學做出了重大貢獻。但我們在實際教學和教改過程中,如果長期盲從某一種教學方法,會使翻譯教學片面、枯燥,失去趣味性、系統性和科學性。基于他人的研究,筆者認為可用辯證關系來探討翻譯教學,進而比較以上各家長短,綜合創新適合本專業特色的教學法,提煉出相應的教學原則,結合市場和社會的需要在翻譯課堂和課外予以實施。
二、英語專業翻譯教學中的辯證關系
好的翻譯教學法必須有好的教學設計,而好的教學設計必須符合系統科學的教學理論,這就離不開辯證關系的指導。通過英語專業筆譯課程的多年教學實踐,筆者認為,翻譯教學實踐過程存在的問題,不但有跡可尋,解決之道亦有章可循,如果能運用辯證關系著重處理好翻譯教學中的問題,則尤可得運用之妙。
(一)翻譯理論與翻譯實踐的辯證關系
翻譯理論來源于翻譯實踐,又反過來指導翻譯實踐。翻譯理論必須密切聯系翻譯實踐[2]73,指導翻譯實踐,揭示翻譯活動的規律。否則,翻譯理論就會失去它的生命力。翻譯實踐的發展,必然會牽動翻譯理論的發展。在中西翻譯史上,只要翻譯實踐出現發展,翻譯理論就勢必會隨之出現發展[3]214。各個時期的翻譯實踐總是帶動了同期翻譯理論的發展,因而使翻譯實踐與翻譯理論在互動共進的傳統中構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翻譯教學既要重視翻譯理論,也要重視翻譯實踐。翻譯實踐決不是毫無理論指導的盲目行為,非凡的譯品來自譯者的素養和才智、原則和方法――即翻譯理論。翻譯實踐必須有翻譯理論的指導,決不是單憑翻譯經驗。有的老師在課堂上只講自己認為“應該怎么翻譯”,不講甚至不希望學生問“為什么只能這樣翻譯,而不能那樣翻譯”。這樣就造成學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的教師面對學生的提問只簡單地回答:“這是語感問題,沒有多少道理”或“一切憑經驗”。這種長期止于感覺和表象的經驗只是初級層次的感性認識。語感雖然是可貴的經驗,但它只是一種表象,認識不能止于感覺、止于表象,必定要有超越具體經驗的理性認識,才能獲得理論的正確指導。
(二)文學翻譯與實用翻譯的辯證關系
巴黎大學讓?德利爾教授在其專著《翻譯研究與翻譯》中把翻譯劃分為實用翻譯和文學翻譯。文學翻譯注重作者的主觀思想,文學文本所傳達的是作者對世界的主觀看法和對現實的個體認識,作者總是在表達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反應和自己的情緒;而實用翻譯注重客觀事實,實用文本往往不署名作者,其指稱意義多于內涵意義,主要目標是傳遞信息。
文學翻譯與實用翻譯兩者并行不悖,并且相互聯系、相互補充。兩者的翻譯方法和翻譯理論原則都有很多相似之處。翻譯教學既要把文學翻譯內容列入教學大綱,提高學生的美學鑒賞能力、語言組織能力、想象能力等,同時要兼顧實用文本的翻譯教學,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認知能力、交際能力、語用能力等。應把兩者結合起來,相互比較,相互借鑒,不可使兩者孤立。鑒于文學翻譯難度大,筆者在教學課時設置時筆墨濃重,并補充實用文本的翻譯進行比較教學;同時,對于專業性、實用性較強的實用文本的翻譯,因課時有限,除進行基本翻譯技能訓練之外,更要鼓勵學生多選擇適應其志趣和能力發展的多樣化選修課程,主要涉及新聞媒體、科技資訊、財經商務、法律政務等,以擴大知識面。
(三)語言教學與翻譯教學的辯證關系
語言是翻譯的載體,翻譯是語言學習的手段。對于翻譯教學而言,兩者不可能獨立存在,而是相互聯系、互相貫通的。因此要求既重視語言教學技巧,又重視翻譯理論和實踐教學。
如何學會應對與翻譯相關的問題不完全等同于語言本身的學習,雖然它們經常結合在一起。如修飾性語言、特殊文化術語、宗教文本和其他與功能相關的文本類型的翻譯都有很多困難[4]32。為了取得語言教學和翻譯教學雙成功,教師應該把他們認為最好的語言教學技巧與翻譯教學技巧結合起來。在揣摩翻譯和語言技巧時,應注重翻譯理論的回顧,忽略這一點易致學生思維混亂、缺乏動機、對課程失去興趣。
要做到語言教學與翻譯教學的辯證統一,不僅要教學生英語學習技巧、正確的表達方式、翻譯理論、翻譯技巧等,還要注意不同民族的思維習慣以及文化差異,這有利于翻譯教學的成功實施,因為“對于成功的翻譯,譯者的雙文化能力甚至比雙語能力更重要,因為只有文化才賦予詞語以真正的含義”[5]110-111;[6]75。但單靠教科書的教學是遠遠不夠的,再好的語言教程和翻譯教程也難以彌補文化及常識方面的嚴重不足,而且文化及常識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是傳授不了的。因此,教師在搞好課堂語言教學和翻譯教學的同時,還要注意養成學生課余積累與語言和翻譯緊密相關的多民族文化常識的習慣,為翻譯課堂教學打基礎。筆者在翻譯課堂教學時,常會有意識地插入一些因文化沖突而給語言學習或語言翻譯帶來的尷尬,既為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強調異域文化習得的重要性。
(四)個體思維與集體思維的辯證關系
個體思維是集體思維的構成因素,沒有個體思維就沒有集體思維。在翻譯教學過程中,既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個體思維,又要注意引導集體思維的交流與撞擊。如果時間充分,最好先讓學生獨立思考,不可將自己的知識和技能一咕腦兒“打包”給學生或一開始就討論。知識是需要每個人獨立掌握的,掌握科學的思維過程也必須獨立進行。這是其他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的。有了獨立性,大腦才能處于積極、主動的活動狀態中,才能深入領會知識的真正奧妙。
有效的教育包括鼓勵學生通過主動學習法和小組討論法來習得。教學應該采取閱讀、演講和小組討論相結合的形式。因此,除學生的個體思維外,還需組織學生合作學習。在翻譯過程中,學生們互相交流,通過合作的方式來解決翻譯中的實際問題,交換思想和看法?!澳阌幸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交換之后各有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交換之后卻各有兩種思想”。小組討論法能促進學生在比較和互助中學習,通過翻譯實踐學習翻譯理論,這也符合“實踐-認識-實踐”的認識規律。教師在小組翻譯活動中起主導作用,既是組織者和監督者,又是向導和顧問,而學生是翻譯過程的主體,是當事人、學習者和合作者。
筆者在翻譯課堂教學時,總會把教學班級(30人一個班)分成6個翻譯興趣小組,每組5人(最好每組都有男生),學生自由組合。當課堂練習需要以小組討論形式進行時,先讓大家獨立思考,獨立完成,再按組討論。課堂上講解練習時,每組自選一名代表按討論后所達成的一致結果發言。通過個體思維與集體思維相結合的統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漲,有了“集體智慧的結晶”之后,課堂搶答聲不斷,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大增。這種教學法類似于“作坊式”翻譯教學法,能大大增加學生的自覺性和自律性,通過提高翻譯活動參與者的主人翁意識,使他們主動地學習翻譯技能,而不是像傳統翻譯教學法那樣用單純由上而下的方式把翻譯知識灌輸給學生[7]32。
教師除了組織學生從個人到小組的課堂練習外,還要指導學生課外多參加各種翻譯比賽、加入翻譯協會、參加翻譯資格證書考試、承接翻譯實務、幫親戚朋友翻譯各種說明書等。這些課外任務由公眾和市場對他們做出評價,學生更樂于接受。筆者除教學生做好以上課外活動外,還別開生面地布置了一些課外作業,如要求學生檢查校園內所有中英文標識語的翻譯得體性、以分組的形式利用寒暑假到大城市賓館、地鐵、公廁以及旅游景區核實中英文的翻譯情況等,小組通過BBS或QQ小群把得出的最后討論稿和他們在現場拍攝的照片做成PPT,再分組上交。收集上來的結果將作為平時成績的一大參考,到下學期再分析講解一些有代表性的課外作業。這種課外作業的補充無疑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也使學生增加運用所學知識的機會,并鍛煉和交流了翻譯技巧。
三、翻譯教學原則設想
翻譯教學課時有限,缺乏科學性、系統性教材,正處在摸索階段。根據上文所論四個方面的辯證關系,運用對立統一規律的原理,可以推演出以下四條翻譯教學原則,以科學地、合理地實施翻譯課堂教學。
(一)理論教學與翻譯實踐相結合原則
我國翻譯教學和研究發展到現在,翻譯理論與翻譯實踐仍然呈現“兩張皮”現象,特別是科技文體教材及教學,大都是翻譯實例和翻譯技巧的羅列,對于各種特殊句型“不惜筆墨,具體而微,但讀后給人的印象卻是雜亂、零散、不得要領”[8]52,缺乏翻譯理論和翻譯原則的宏觀指導,不注重對翻譯過程的描寫,不注重跨學科理論的指導,讀者依然不知其所以然,只能看著所提供的譯文又是羨慕,又是嗟嘆。
再好的翻譯教材和教師都難以從微觀的角度窮盡翻譯實例和翻譯技巧問題,卻可以盡可能多地從宏觀的角度比較成熟地把翻譯理論、語言學理論、語用學理論、篇章分析學理論、文學理論、文化學理論、文體學理論、教育學理論、心理學理論、美學理論以及其他邊緣學科理論整合到教材中或直接傳授給學生(見表1),而這些理論正是我們當今翻譯教材和翻譯課堂所缺乏的,翻譯理論和翻譯實踐應該與這些跨學科理論相結合,在系統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合理地、科學地把它們應用于翻譯教學實踐當中去,打破以往僅介紹翻譯技巧的教學模式,加強翻譯教學的理論基礎。筆者在翻譯課堂除了介紹一般翻譯理論知識和各類跨學科理論以外,國內重點介紹了嚴復、魯迅、劉重德、傅雷、錢鐘書、林語堂等的翻譯思想,國外重點介紹了奈達的形式對等和功能對等理論、紐馬克的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理論、韋努蒂的歸化和異化策略等。同時,因材施教的實際教學過程中,還應該注意理論教學與實踐活動(或例示)在整個課堂或教材中所占比重的協調合理(見表1)。
內容講授內容約占全學期課時總數的比例理論
教學中外著名翻譯理論;翻譯史;語言學理論;文學理論;文化學理論;文體學理論;教育學理論;心理學理論;美學理論等40%翻譯
實踐文學文本翻譯;實用文本翻譯;翻譯測試;翻譯競賽;計算機輔助翻譯;網絡交互式翻譯等60%(二)文學文本翻譯與實用文本翻譯相結合原則
翻譯實踐課堂要做到文學文本翻譯與實用文本翻譯相結合,不可偏廢。彭娜[9]指出,目前翻譯教材和翻譯課堂譯例的選擇大多傾向于文學文本題材,學生所學的基本上是文學翻譯的基本技巧和評價標準,而當他們走上社會面對紛繁復雜的翻譯實踐時,他們才發現文學翻譯的經驗并非對任何文體都具有針對性的指導意義,他往往對實用文體翻譯個案束手無策。非文學翻譯在翻譯技能課中也要占相當大的比重(見表2),原因很簡單,包括商貿、醫學等應用文體翻譯在內的應用翻譯“已成為翻譯實踐的主流”[10]49。因此,我國高校英語專業的翻譯教學除了必須繼續強調語言基本功訓練和翻譯技巧的傳授以外,還要加強各類實用文體的翻譯訓練,多開設與實用文體相關的選修課程,加強經貿、法律、新聞、醫學、廣告等專業知識的培訓及其翻譯技能培訓(見表2),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課程內容講授內容約占翻譯實踐課內容的比例文學文
本翻譯中國古典文學文本翻譯;中國現代文學文本翻譯;國外現代文學文本翻譯等60%實用文
本翻譯法律翻譯;醫學翻譯;新聞翻譯;旅游翻譯;菜單翻譯;商務翻譯;企業產品翻譯;經貿翻譯;政論文翻譯;廣告翻譯;涉外合同翻譯;外宣翻譯等40%(三)語言能力培養與翻譯能力培養并重原則
語言水平是翻譯的根本,英、漢語言水平是英漢互譯所依賴的根本語言能力。要想獲得一定程度的翻譯能力必須先從語言能力上開始,然后以英漢雙語的形式對翻譯學習者分別輸入廣博的知識,這是培養翻譯人員要遵循的基本模式。因此,要想獲得和提高翻譯能力,譯者必須從培養雙語能力這一翻譯的根本做起,同時兼顧,齊頭并進。
雙語水平是翻譯的根本,提高翻譯能力首先要加強語言能力。翻譯能力是一種建立在語言能力根本之上的結合行業知識發揮出來的語際言語行為,要獲得和提高這樣的語際轉換能力,首先就要具有足夠的雙語運用水平,然后在翻譯工作過程中積累行業和專業知識以及翻譯經驗,從而逐步完善個人翻譯能力的職業化。語言基礎訓練是翻譯訓練的第一基本功。沒有語言能力作保障,就沒有翻譯輸出的語言質量;沒有充分的行業知識與專業術語,則沒有專業的準確度和翻譯職業水準。因此要搞好翻譯教學,除了教好理論和指導實踐外,還要注意提高學生的雙語能力,包括英語語言技巧和漢語水平以及不同民族文化習俗知識;同時,要多傳授學生翻譯技巧,多舉實例進行練習、講評、分析、對比和賞析,以提高學生翻譯能力(見表3)。有了這樣的充分準備才能使以后的翻譯訓練進行得更為順利。
內容講授內容約占翻譯實踐課內容的比例語言
技巧詞匯;語法;句子;段落;篇章;修辭;語用;語義;現代漢語;文化知識;各行專業知識等50%翻譯
技巧重復法;增譯法;減譯法;詞類轉譯法;詞序調整法;分譯法;正說反譯, 反說正譯法;語態變換法;釋義加注法;褒貶法;具體抽象法等50%(四)個人活動與集體活動相結合原則
翻譯課的課時設置偏少,一般為兩個學期72個課時,有的高校翻譯教學課時甚至設置得更少。要想在這樣短暫的時間內既讓學生掌握好上文提到的翻譯理論、翻譯技巧、語言知識等,又做好課堂翻譯實踐,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因此,教師要注重運用辯證思維方法,在翻譯理論的有力支撐下,把翻譯教學延伸到課外,精心安排和引導學生參與大量的課外實踐活動,包括個人活動和集體活動(見表4),以作為課內知識的補充,消化課內知識。同時要注意活動的趣味性、實效性,做到有的放矢。通過個人活動與集體活動相結合,學生在互動和交往中能動地學習,互動和交往能引發、保持和促進對學科的興趣[11]189。參與各種活動以后,學生能養成獨立學習和思考的習慣,也能借助工具和他人的幫助,相對獨立地獲得認識,并常常有可能做出創造性的、推斷式的思考。其中參與“作坊式”五人組活動,學生會關注他人的想法,通過了解他人的觀點修正自己的觀點,同時學生之間關系密切,彼此合作,互相幫助。
內容指導內容約占學生總活動的比例個人
活動參加翻譯比賽;加入翻譯協會;參加翻譯資格證書考試;承接翻譯業務;幫親戚朋友翻譯相關資料等70%集體
活動“作坊式”五人組活動;班級活動;跨年級活動;自愿者活動;網絡討論活動;實習活動等30%四、結語
翻譯教學有章可循。翻譯教學存在著辯證關系,即翻譯理論與翻譯實踐的辯證關系、文學翻譯與實用翻譯的辯證關系、語言教學與翻譯教學的辯證關系以及個體思維與集體思維的辯證關系。專業教師、學者、編者明辨這些辯證關系無疑會給翻譯教學帶來長足的發展。而基于以上四種辯證關系所確立的翻譯教學原則,即理論教學與翻譯實踐相結合原則、文學文本翻譯與實用文本翻譯相結合原則、語言能力的培養與翻譯能力的培養并重原則以及個人活動與集體活動相結合原則能給一線教師提供很好的宏觀指導,把握翻譯教學的總體方向,在翻譯教學原則的指導下綜合、合理運用先進的教學法和教學理論,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提高學生的翻譯能力,從而成為“打開窗戶讓光線進入房間的人,敲開硬殼讓大家吃到杏仁的人,拉開帷幕讓大家看到更加神圣的地方的人,揭開井蓋讓大家取到井水的人”(欽定圣經英譯本序言)。
參考文獻:
[1]余光中. 余光中談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2.
[2]劉曉麗,溫惠娟. 翻譯研究中的辯證思維[J]. 外國語學院學報,2000,(1):71-73.
[3]譚載喜. 翻譯學[M].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4]Peter Newmark,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1.
[5]Eugene A. Nid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6]Ma Huijuan, A study on Nida’s Translation Theory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 2003.
[7]Xiao Hong. Translation Workshop: An Effective Approach in Translation Teaching, 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 [ J ]. 2005,(3):31-36.
[8]劉季春. 加強中譯外教材的研究[J].上海科技翻譯,2003,(3):52-55.
[9]彭娜.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下的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改革[C]//戴煒棟.外語教學法的機遇與挑戰――第二屆中國外語教學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外語教學出版社,2007.
[10]n子滿. 應用翻譯研究[J]. 中國科技翻譯,2005,(4):48-51.
[11]鐘啟泉. 教學論基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
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2期彭愛民:英語專業翻譯教學辯證思考
篇10
關鍵詞: 非英語專業 翻譯能力 培養策略
語言本身并不是一個單一的過程,信息的輸入和輸出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在英語的五種技能——聽、說、讀、寫、譯當中,如果把聽和讀看成是語言的輸入,說和寫是語言的輸出,那么翻譯就是集語言的“輸入”與“輸出”于一體的一種雙向活動。翻譯是語言綜合技能的體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非英語專業大學生的翻譯能力的重要性
語言的綜合應用能力包括聽、說、讀、寫、譯。語言綜合能力的提高離不開知識的積累,聽、說、讀、寫、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聽和讀是獲取知識的途徑,是語言習得的主要源泉,說和寫是語言輸出和語言交際的主要手段,翻譯是語言交際中兩種語言轉換的橋梁?!白g”可被理解為“聽說讀寫譯”的中心環節,它是信息收集、加工、轉化、輸出,最終形成概念和認識的樞紐,是外語學習者語言和知識各方面能力的綜合體現。翻譯的過程就是兩種語言的轉化過程,這一環節可以通過輸出加強和鞏固已習得的語言知識,同時可以刺激和引導更多的語言輸入,提高學習和輸入的主動性。由此可見,語言學習者的翻譯能力在語言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不可忽視。
隨著中國在經濟、文化、科技等領域同國外交往的增多,英語的實用性和交際能力要求在我國日益突出,社會對翻譯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專業的翻譯人才有限,遠不能滿足實際的需求。大學英語缺乏對公外學生翻譯能力的培養,因此,將翻譯教學貫穿到大學英語中,培養公外學生的翻譯能力成為解決我國翻譯人才匱乏的一個有力渠道。
2005年2月,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對大學英語四級的考試內容和形式做出了重大改革,翻譯題型的改革很大,其命題形式變革的目的是測試考生對常用句子、短語或習慣用語的漢譯英能力,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自2013年12月的考試起,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將對四、六級考試的試卷結構和測試題型進行再一次的改革和局部調整。調整后,翻譯題由單句翻譯變成與考研題相同的整段翻譯,原單句漢譯英調整為段落漢譯英,翻譯部分的分值提升15分。翻譯難度有所提升,翻譯內容涉及中國的歷史、文化、經濟、社會發展等。四級長度為140~160個漢字;六級長度為180~200個漢字。這一改革為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促進了非英語專業大學生的翻譯能力的培養。
二、非英語專業大學生的翻譯能力的現狀
我長期致力于大學英語教學的第一線,對目前我國非英語專業大學生的翻譯能力有著深刻的了解。大多數學生的聽和讀的能力相比較說、寫、譯的能力要強一些,換句話說,學生的語言輸入能力強于輸出能力。在學完新編大學英語第一冊之后,我對期中考試中學生漢譯英部分的得分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學生翻譯題部分平均分只有6.126分,及格率僅有17.2%,是所有題型中得分最低的一項,遠遠不能達到新大綱所提出的對學生翻譯能力的要求。是什么原因導致這一現狀呢?我認為有以下三點原因。
第一,英語教育政策的導向影響。自2005年2月四六級改革以來,四六級考試中雖然加強了翻譯能力的考核,但是翻譯部分只占整個試卷比重的百分之五,比例非常小。在這種政策的導向下,很多英語教師忽略“翻譯”的教學,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上。很多年輕教師更是著重構建全英文的交際教學環境,拋棄傳統的語法翻譯教學。這種教學環境直接導致了非英語大學生翻譯能力普遍較低的嚴重后果。第二,學生翻譯技巧的普遍缺乏和翻譯練習的不足。在目前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并不重視學生翻譯能力的培養,課堂上很少講授翻譯的基本理論和策略,也很少布置翻譯的相關練習作業。翻譯理論的講述和翻譯策略的掌握對提高學生的翻譯能力有著重要的影響,反復的翻譯練習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有效的翻譯技巧,提高翻譯能力。第三,西方文化知識貧乏。翻譯既涉及兩種語言,更涉及兩種文化。它不僅是中西方兩種語言和文化的相互交換,更是兩種思維的相互碰撞和交流。語言翻譯的根本任務就是傳播和交流文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將大量的心思用在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上,雖然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大大提高,但是學生對西方文化的吸收明顯不足,這直接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模式,影響了學生的翻譯水平。
三、非英語專業大學生翻譯能力的培養
2013年12月的新四級考試增加了翻譯題型的比重,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非英語專業大學生的翻譯能力越來越受到社會和教育界的重視,必將受到高等院校的重視,教師有責任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的翻譯能力。如何培養和提高非英語專業大學生的翻譯能力呢?
(一)從翻譯的基本理論和策略抓起,循序漸進。
很多非英語專業的學生掌握的詞匯量并不少于英語專業的學生,可是仍然對翻譯無從下手,其主要原因是不了解中英兩種語言結構的差異,缺乏基本的翻譯技巧,因此大學英語教師有必要在課堂上傳授翻譯方法和技巧。 一方面,教師可以在課本文章的學習中,精心挑選一些疑難冗長、結構復雜的句子,適當有效地傳授一些基本翻譯理論和技巧。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安排時間集中進行翻譯理論的專塊講解和練習,系統地講授翻譯理論知識,如:省略、增添、重復、選擇詞義、引申詞義、詞性轉譯、顛倒、句型的變換、肯定與否定、分與合,還有正反譯法、分譯法、增詞法、各種從句的移植與替換、直譯和意譯相結合等。向學生講解技巧并訓練,可以使學生對翻譯形成初步的認識,打下翻譯的基礎,也可以提高學生對翻譯的興趣,增強自信心。由于課堂的時間有限,教師可以推薦課外書目,同時也需要學生配合完成翻譯的課外練習,要求學生多利用課外時間進行有效的翻譯練習。翻譯練習的形式不要過于單一,可以多樣化,激發學生的興趣。練習形式包括學生的自我練習、小組練習、合作學習、任務學習等。簡而言之,翻譯是一種實踐,只有經過大量的練習,將所學的方法和技巧付諸實踐,翻譯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二)增強學生的跨文化意識,了解中西文化的差異。
文化是語言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土壤,語言不能脫離文化而存在。語言與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在翻譯過程中除了要通曉兩國的語言文字外,還要學習所學語言國家的文化,具有一定的文化功底,深刻理解兩種文化之間的差異。例如,在中國,白色代表死亡;在西方,白色則代表純潔?!癰lack sheep”不是黑羊,而是指品行不好的人。因此,在日常的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課本的相關內容,加強學生對中西文化差異的了解,如風俗習慣、文學藝術、歷史事件、宗教文化和寓言神話等。教師通過講授中西方的文化,有助于學生了解文化,使用正確的語言,提高翻譯質量,同時提高語言學習的趣味性,增強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隨著社會對翻譯人才的要求進一步提高,以及大學英語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推行,提高非英語專業大學生翻譯能力刻不容緩。教師需要在翻譯教學上改變以往忽略翻譯的教學現象,進行前所未有的探索和努力,加強學生翻譯能力的培養,最終全面提高非英語專業大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蔡基剛.重視大學英語翻譯教學 提高學生英語應用能力[J].中國翻譯,2003(1).
[2]陳定安.英漢比較與翻譯.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1.
[3]劉戈.解讀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2009(3).
[4]孟繼有.翻譯與大學英語教學.北京大學學報,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