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文學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9 14:46:5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翻譯文學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如何翻譯中文醫學論文總醫院圖書館(610083)蔣吉清隨著對外科技交流合作的擴大,我國的醫務工作者參加國際學術性會議或在相應的國外刊物上的機會越來越多,這就要求必須用外語,特別是用英語進行寫作或翻譯。但對于許多醫務工作者來說,論文的寫作或翻譯難以達到比較標準的水平,甚至還存在一些原則性錯誤。這些問題無疑會影響學術交流與合作.本文僅就如何翻譯中文醫學論文進行探討,以幫助一些醫務工作者提高英語應用能力和譯文質量。
1.準確理解原文這是翻譯論文的前提。特別譯者在為他人翻譯論文時,對原文理解得準確與否則關系重大。如果原文句子結構松散,語法關系不明確,或者在有語病的情況下,譯者就必須反復推敲。唯有準確理解原文,才能準確表達原意.
2.弄清語法關系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礎上,弄清楚句子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的語法關系。對于長句則要泛讀并了解句子大意,然后分析句子類型,再確定主語、謂語、賓語及句子的其它成分,最終組成一個意思明確、層次清楚的完整句子。
3.正確選詞醫學論文雖不比文學作品講究人物個性、語言形象、藝術風格而對翻譯提出較高醫學情報工作1997年第18卷第6期標準,但其科學性、嚴肅性要求翻譯準確無誤;而且醫學英語具有詞匯量大、同義詞多等特點,這一切決定了醫學論文中譯英正確選詞的重要性。英語詞匯意義在漢語里的對應程度有以下四種情況。一是英語中有些詞所表示的意義在漢語中可以找到完全對應的詞來表達,例如:tubereulosis(結核病)、geneties(遺傳學)、isotope(同位素)、endoseope(內窺鏡)等。二是英語中有些詞與漢語中有些詞在詞義上只是部分對應,它們在意義上概括的范圍有廣狹之分,例如:phreatiewater和groundwater在詞義上都可以指“地下水”;,但具體使用時,phreatiewater一般是指飽水帶上部自由水面條件下的地下水(潛水);而groundwater則泛指地面以下的水,以區別于surfaeewater(地表水)。三是英語中有些詞所表示的意義在漢語中還找不到最后確定的對應詞來表示。這些詞是近年來醫學上出現的新詞,翻譯時就需要查考參照一些近期出版的醫學詞典,有時還需根據構詞法的知識來加以確定。四是英語中有許多詞一詞多義,其表示的各個意義分別與漢語中幾個不同的詞或詞組對應。多義詞的具體意義,只有聯系上下文才能確定,例如subject這個詞一般的漢語詞義為“題目”;、“問題”;、“學科”;、“科目”;、“原因”;、“理由”;、“隸屬的”;、“受支配的”;,其它的詞義還有“受治療者”;、“受實驗者”;、“實驗材料”;、“解剖用的尸體”;等。反之,漢語中“出血”;一詞,最常用的英語名詞是“bleeding”;,實際上還可用hemorrhage或blood1055。
4.勺子各成分的排列組合限于篇幅,這里僅對漢語復合句的英譯邏輯順序作一介紹。漢語中表示因果關系或條件(假設)十結果的復合句一般是“因”;在前,“果”;在后,或條件(假設)在前,結果在后。而在英語中因果順序、條件(假設)與結果順序比較靈活,表示原因的從句和條件(假設)的從句的位置可以在主句之前,也可以在主句之后。例如:
篇2
[論文摘 要] 闡釋了功能翻譯理論和文學翻譯的內容與特點,分別探討了文學翻譯中文本規約、忠誠理論和語義及交際翻譯策略的體現,提出了功能理論對文學翻譯也具有一定適用度的觀點。
1、引言
翻譯研究中的功能途徑起源于功能語言理論,受到弗斯(j.firth)和韓禮德 (m. halliday)等人的功能語言學和海姆斯 (d.hymes)的交際能力論學說的影響。當前,從功能角度研究翻譯,可分為微觀和宏觀兩類(張美芳2005)。前者指以英國學者為主從韓禮德的系統功能語言學及語用學為基礎的語篇分析學角度入手,用較固定的框架研究語篇功能;后者則是以德國學者為主,從賴斯(k.reiss)的文本類型學、弗米爾(h.vermeer)的目的論和諾德(c.nord)的功能加忠誠理論入手,強調譯文在目標語境中的功能及依據不同語篇功能而采取不同的翻譯策略。文學文本用形象的語言,塑造藝術形象,反映深邃的歷史和浩瀚的社會現實,讓讀者從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教育,從而得到美的享受。文學翻譯則不僅要譯出原文的意義,更要譯出其中的感情和韻味。德國功能翻譯理論是否適用于文學翻譯則是國內外學者爭論的焦點。國內部分學者研究認為功能派適用于文學翻譯。如陳剛和胡維佳(2004)從功能派角度比較了《紅樓夢》中詠蟹詩的兩譯本;文軍、高曉鷹(2003)運用功能理論來闡釋了文學翻譯批評理念;吳南松(2003)、王小鳳(2004)分別探討了功能翻譯理論在文學翻譯批評中的適用性。這些研究都表明功能翻譯理論同樣適用于文學翻譯。呂鳳儀、何慶機(2009)則從功能派指向性、目的論和功能文本類型學等角度指出功能理論不適合于文學翻譯。本文嘗試從文學翻譯實例出發,分析功能翻譯理論對文學翻譯的適用度,探討其是否適用于文學翻譯。
2、理論源流與特點
2.1 功能翻譯理論內容與要點
德國功能翻譯理論是指以“側重功能或文本功能”的視角,研究翻譯的各種理論(nord,2001)。其發展大致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以弗美爾、賴斯和曼特瑞(j. manttari)為代表,分別提出了目的論、文本功能類型學和翻譯行為理論;第二階段核心人物為諾德,提出了功能翻譯類型學和忠誠原則。第二階段中霍恩比(m. hornby)、霍尼(h. honig)、庫斯摩爾(p. kussmaul)和阿曼(m. ammann)等也推動了該理論的發展。
2.2 文學翻譯內容與主要特點
文學作品包括詩歌、小說、散文和戲劇等類型。各類型文學文本又具有其自身文體特征。在翻譯時,不僅要譯出原文的意義,更要譯出其中的感情和韻味,譯文語言應該形象、生動、抒情,具有象征性和韻律感等,給人以啟迪、陶冶和美感。意境是文學作品的生命,存在于小說、散文、詩歌中。散文的意境是通過對具體事物的描繪,使人產生敬仰、喜愛、感動或憎恨、討厭之情,從而突出意義,產生意境。詩歌的意境產生有多種因素----講究節奏、韻腳,講究用詞、句式,要有形象。翻譯詩歌時要反映出這些特點,要求譯文高度真實,否則便難以傳達原詩的新鮮和氣勢。從功能翻譯理論視角看,文學文本是“創造性作品”,屬于表情型文本,作者或發送者地位顯著,傳遞信息的形式特別,語言具有美學特點。文學文本的語言具有審美的特點,文本側重形式,譯文的目的在于表現其形式,可采用仿效、忠實原作者的翻譯方法(munday 2001)。
3、功能理論與文學翻譯例析
3.1 文本類型學與文學翻譯
賴斯的文本類型理論是功能翻譯基礎理論之一。按其觀點,語言文本類型理論可幫助譯者確定特定翻譯目的所需的合適的對等程度。如上文所述,賴斯認為文學文本屬表情型,應采用仿效、忠實原作者的翻譯方法。散文《匆匆》是朱自清先生的早期作品。先生在充滿詩意的語言內表現出了對時光消失的感嘆和無奈,字里行間流露出當時青年知識分子的苦悶和憂傷情緒。本文選用張培基教授(譯a)與張夢井教授(譯b)的譯文進行分析,試圖說明文本規約對文學翻譯的影響。
例1. 標題:“匆匆”
譯a:the transient days
譯b: days gone by
“transient” 內涵為“暫短的,轉瞬即逝的” 而“go by” 為“逝去,過去” 。“匆匆”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而感到無奈,作標題使用,透出一股文學語言的美感。譯a中“transient” 與文中主題意義相符,表達出對短暫的無奈;而譯b 中的“go by”體現出的是“時間在逝去”,還有“追悔失去的美好日子”之意,并未體現出作者想表達的“短暫,快”。從譯文對比看,由于對原文詞義的把握差異,譯b的措辭未能表現出表情型文本“審美”的語言特點,所表達的情感不如譯a;從翻譯方法看,也未能完全“仿效、忠實原作者”,語義產生了偏差。下文再舉一例:
例2.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
譯a: i don’t know how many days i am entitled to altogether, but my quota of them is undoubtedly wearing away.
譯b:i don’t know how many days i have been given, but the in my hands are becoming numbered.
譯a中“wear away”表達了“消逝,衰退”之意,是一種形象化的翻譯,吻合原文中的“漸漸”二字;而譯b的“numbered”表示“時日無多”,用于此有點牽強,作者寫此文時年僅二三十歲,用“時日無多”來形容似有不妥,也失去了原文“漸漸”一詞的意味。因此,對于文學作品的翻譯,從文本規約考慮應注重其語言的感染力與藝術性,從詞義上再現原作情感,體現出其“審美的”語言特點。
3.2 功能加忠誠與文學翻譯
功能加忠誠理論的核心為“翻譯綱要、原文分析及對翻譯問題的分類”(張美芳2005)。“翻譯綱要”指翻譯委托人對翻譯提出的要求。理想的翻譯綱要含有譯文的預期功能、讀者、傳播媒介、出版時間和地點等。原文分析為譯者提供決定依據:1)翻譯任務是否可行,2)原文中的信息哪些與譯文功能相關,3)采用何種翻譯策略。翻譯問題主要為語用、文化、語言和文本方面的問題,處理時應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分析翻譯問題的目的是根據不同的問題采取不同的翻譯措施,但在整個過程中,翻譯功能始終是考慮的焦點(諾德2001)。
3.3 翻譯策略與文學翻譯
紐馬克(p. newmark)是英國翻譯界元老,其特別鐘情于德國功能語言學家卡爾.布勒的語言功能“工具論模式”,提出語義翻譯與交際翻譯,也是根據語言的功能、文本的目的制定的翻譯策略。語義翻譯的目的在于解讀原作者的思想過程,強調譯文的信息型,交際翻譯旨在解讀原作者的意圖,注重譯文的效果性。在文學翻譯中時常面臨“直譯/意譯”、“歸化/異化”這樣的兩難,從功能角度入手,考慮語義翻譯與交際翻譯則可避免生硬的“兩分法”。
4、結語
綜上所述,功能翻譯理論不僅在應用翻譯領域具有較強的適用性,也能夠解釋文學翻譯中出現特定問題。不可否認,文學翻譯具有復雜性,其翻譯策略具有多重考慮,功能理論的規定性研究方法和分類有時難以全面而有力地解釋復雜的文學翻譯現象,但功能理論的出現為文學翻譯提供了一條途徑,其對文學翻譯研究也具有一定的適用度。
參考文獻:
[1] munday, j.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2]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何慶機. 國內功能派翻譯理論研究述評[j].上海翻譯,2007(4):16-20.
[4]呂鳳儀,何慶機.德國“功能派”翻譯理論對文學翻譯適用性的學理研究[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2009(3):471-474.
篇3
論文摘要:本文著重討論文學翻譯中的語言變異及其產生的文體效果。人們在選擇語碼進行交際時會遵循一定的語法規則和語用原則。但是有時為了產生不同的文體效果以達到不同的交際目的,人們常常有意識地違背這些語言常規,形成語言變異,尤其是文學作品中,作者往往通過語言變異產生文體效果,繼而形成作者自己或某一作品的風格。
一、引言
嚴格的講,文學翻譯應該是原著思想內容、形式以及風格準確地再現.然而,現實并非總是如此.文學翻譯中出現了多種變異現象.究其原因,多種多樣。同時語言作為人們交流和表達自己思想的工具在不斷的使用過程中,也會產生各種非常規的使用形式。這些非常規的語言形式就被稱為語言變異。當這些變異現象出現在文學作品中時,時常會令人們難以揣摩,無從把握。
二、文學翻譯及其變異現象
文學翻譯首先必須明確什么是文學。綜合中外論者對文學一詞的闡釋,我們知道文學具有以下主要特性:文學是語言的藝術,是用語言來反映生活、反映現實、表達思想、抒感的,是emotion-centered;它有審美價值,其語篇功能主要是用藝術的語言敘事、畫物、言情,達到感染人、娛悅人、教育人的目的。文學的這些特性也是它有別于其它文體的地方。要說清楚文學是什么雖然不易,但人們卻能很容易地告訴你:小說、詩歌、散文、戲劇、影視等是文學。如此說來,文學語言就該是這些文學作品的語言,文學文體也就該是這些文體的總和。盡管小說、詩歌、散文、戲劇、影視中又能分出各種流派、各種風格的作家作品,但我們的注意力這里主要集中在英語各體類之間的文學共性的東西,即小說、詩歌、散文、戲劇、影視的語言特征及其翻譯。
長期以來,文學翻譯一直被認為是派生的、模仿性的、第二位的文學形式,處于文學研究的邊緣,極少受到文學研究者和文學史家應有的重視。評論文學翻譯的標準大多是先驗性的,重原文文本輕譯文文本。20世紀70年代以后,人們開始對先驗性的“等值”標準提出質疑;描述性的、動態的翻譯研究應運而生。人們不再用“等值”、“正誤”、“好壞”、“對錯”等標準來評判翻譯文本,而是將翻譯文本中出現的“差異、謬誤、摸棱兩可、多元指涉,以及‘異質’的混亂”視作“文化意識形態直接影響特定文學抉擇的寶貴資源”。
研究文學翻譯的變異現象,首先要給文學翻譯的常規與變異下一個定義.從社會學的角度看,文學翻譯活動首先是一種社會性的活動,與社會學中行為規范的功能類似。文學翻譯的常規是用來辨別合適的或不合適的翻譯行為的準則和標準.它由具體的文學翻譯的原則、標準、過程、方法等理論組成.與社會學中的越軌行為一樣,文學翻譯的變異是指違背了文學翻譯常規的翻譯行為或活動和不恰當的使用翻譯技巧等行為.文學翻譯作品中的變異現象表現為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程度.由此更是增加了文學翻譯的難度。
三、文學翻譯中的變異現象及其文體效果
文體學和文學緊密相關,一直被用來分析和評價文學作品。同時它也是翻譯工作者的必修課,翻譯工作者具有文體學知識將有助于發現原文的特色,從而忠實地翻譯原文。
文體學理論認為,作者在藝術創作過程中所采用的任何符號,一個詞,一個句法,一種修辭手段或是某個敘事角度,都是作者獨具匠心的選擇,都是為了實現某種功能——或是突出主題,或是增強美學效果。因此,譯者一定要對每個對象的功能有清晰的認識,這樣才能忠實地翻譯出原文的韻味,使譯作讀者獲得與原作讀者相近的感受。
下面我們來看不同體類中的不同變異現象及其文體效果。
(一) 小說的翻譯
(1)人物語言的個性化變異
在一部小說中,尤其是在人物眾多的小說中,作家為了生動地再現形形的人物的個性,常常模仿他們各自的語言,使他們說出合乎自己身份、地位、教養、性格的話來,這是作家借人物語言塑造人物形象的一個重要手段。如馬克 吐溫的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小說的敘述部分即采用了經過錘煉的美國當代口語,書中的人物對話更是原原本本的生活語言的照錄,請看哈克與黑奴吉姆的對話:
"Hello, Jim, have I been asleep? Why didn't you stir me up?""Goodness gracious, is dat you, Huck? En you ain' dead-you ain' drownded-you's back agin? It's too good for true, honey, it is too good for true. Lemme look at you, chile ,lemme feel o'you…"
由此例可以看出,黑奴吉姆的語言充斥著訛讀、省音、不合語法、用詞不妥,這些極不規范的語言不僅僅只是傳遞了一種信息,透過它們讀者可以推測到有關這一人物更多的情況。
(2)敘述時空的混亂化變異
這一特點主要存在于一些現代派小說中。傳統小說的敘述總是時空脈絡清晰,要么依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描述,要么采用倒敘,即使多有場景變化,但時間和空間都交待得清清楚楚。而在一些現代派的作品中,由于作家對心理現實刻畫的追求,也由于作家的創作觀念及手法的緣故,如意識流手法的采用,常常使得時空變化模糊不清,作品中的人物思維、語言混亂無序,過去的、眼前的,想象中的人和事,紛亂一團,語言缺少了形式上的邏輯關連,變得毫無條理,不完整的句子很多,給理解帶來了較大困難。此時我們要引入一個文體學中的概念---前景化(foregrounding)。它是指通過一定的手法將需要表達的事物或現象突出地表現出來。通常它通過對標準常規的系統違反來達到,是引人注目的、新穎的。意識流小說往往描寫人物混亂流動的意識,因此在語篇上常常表現為詞匯組合、句法結構、語篇結構、敘述模式等多層面上偏離常規的前景化特征。。
(二) 詩歌的翻譯
一般說來,語言形式服務于內容,并具有一定的意義。就詩歌而言,形式的意義遠遠大于散文類作品中的語言形式。詩之所以成為詩,怎樣說與說了什么同樣重要,所以譯文中追求形似是譯者的重要任務之一。
現代文體學的一個基本觀點就是:“風格是對常規的變異。”(Style is deviation of the norm)反過來講,語言常規的變異就是語體風格的意義。變異是超常規,超常才能引起人們的關注、才能吸引人,超常才能體現語體風格。變異是手段,通過變異造成“突出”(foregrounding)。“突出”意為“不落俗套”、富有新義,新義構成語體風格之意。“突出”通過語言變異來實現。如果把變異的語言現象看作“突出”,語言常規就是構成“突出”的“背景”(backgrounding)。有“背景”有“突出”才能勾勒出作品的整體美貌。將此觀點應用到詩歌的翻譯當中將會使譯者和讀者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意圖。
如美國現代詩人E.E.Commings曾寫了這樣的詩句“you pays your money and you doesn’t take your choice”(1950)。他勇敢地沖破了約定俗成的語法規則,在一般現在時第二人稱后的謂語動詞和助動詞詞尾加了-s和-es,給語體風格以新義。
(三) 舞臺劇及影視劇本的翻譯
劇本與小說、散文的最大不同在于前者通篇都是用對話寫成的。它們之間的另一個差別是小說和散文通常是供人默讀(當然也可以朗讀),而劇本卻是最終要訴諸聲形的(當然也可以拿來默讀),由此它構成了與其他文體絕然不同的變異。劇本中的對話(對白)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一種是經過作家精煉后的詩句,如莎士比亞的詩劇中,人物語言多是詩的語言,正式程度較高,辭格也較多。第二種是經過作家加工后的較為正規的、完整的語言,它來自生活,卻又高于生活。再一種就是未經加工的生活語言照錄,多停頓,多不完整句,多不合語法規范句,多重復。當然,上述三種只是大致分類,在每一種類型中,語言的正式程度或用語特點又會因人物的年齡、性別、性格、身份、地位等方面的不同而不同。有的人話語單調乏味,有的人則出語機智幽默,有的人言語矯柔造作,有的人則語言樸實自然……總之,有多少種人就會有多少種語言。
翻譯舞臺劇劇本和影視腳本,要充分考慮其上述特點,譯好人物語言,充分體現原劇整體語言特色和具體的每個人的語言特色,使語言連同人物一起"活"起來,"動"起來。就舞臺劇劇本的翻譯而言,其目的不外乎有兩個:一是為該劇在另一個國度用另一種語言演出服務,二是譯出來供人閱讀。但不管是出于哪一種目的,譯者都應考慮原文作為劇本的特點。如朱生豪在譯莎士比亞劇本時,常常要讓自己扮作劇中人物,拿譯出的句子讀一下,看一看是否上口。影視翻譯與普通小說翻譯的不同之一在于它受制于口形及時間。屏幕上演員說話時間如只有五秒鐘,那譯文的字數也就不能太多,不能是演員已經閉嘴,而配音卻仍在說話,這對于譯者是一個考驗。同時,譯文還必須照顧到演員說話過程中的停頓。如Memories are wonderful…and the good ones…stick to you like glue. (回憶是美好的…好的回憶……將伴你終身。)如要將stick to you like glue譯為"將象膠一樣始終粘著你",那就太長了。配音要想逼真,還要考慮選詞的口形與屏幕口形的一致。一般來說,嘴巴張得較大,譯時應選擇開口呼的漢字,反之則選用閉口呼的漢字。此外,譯者必須關注屏幕人物的動作神情,了解人物性格特征,用性格化的語言反映人物的喜怒哀樂、粗俗高雅。
(四) 散文的翻譯
翻譯散文,首先要準確把握原文的內容與風格,因為內容與風格是統一的。譬如英國早期的散文多為說明性文字、教育用文字和勸諭性文字,用古英語寫成,以簡潔樸實見長,且有明顯的口語化傾向。另外要認真體會散文的時代風格與作家風格,如培根的散文多用排比并列句式,形式工整,而這同時也是英國十七世紀散文的一大修辭特點。十八世紀的散文,初中期口語化盛行,代表作家是艾迪生(Joseph Addison)和斯梯爾(Richard Steele),但到了末期卻又轉向典雅華麗。到了十九世紀,雖然一部分作家仍堅持散文樸實無華的特點,但在整個文學藝術界浪漫主義思潮的影響下,浪漫派散文似乎一直占據上風,作家常直抒胸臆,表現自己鮮明獨特的個性。這類散文句式靈活、語言新穎,富有極強的感染力。其生動的比喻、強烈的節奏感、飛揚的文采形成了散文的時代特色。但進入二十世紀后,英國散文的主流又回到了以正規口語為基礎的樸實自然語言。翻譯英語散文時,對上述語言風格的變異不能不察。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文學翻譯中的確存在著許多語言變異現象,并由此產生了一系列的文體及其他效果。由于產生這些變異現象的原因復雜多樣,其表現特征也會很難把握,這就要求譯者和讀者能從多方面多角度來思考和分析這些語言現象和文體現象,促使文學翻譯工作更順利地發展下去。
參考文獻
[1]Susan Bassnett and Andre Lefevere, Translation, History, Culture [M] (London: Cassell, 1990).
[2]侯維瑞. 英語語體[M].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8
篇4
關鍵詞 翻譯碩士專業學位 論文寫作 導師角色
0 引言
到目前為止翻譯碩士專業學位(MTI)的培養單位已達158所,其中40所院校已產生(或即將產生)畢業生。在這過程中,許多與MTI教學密切相關的問題也日漸凸顯,例如教學課程的設置、師資隊伍的建設、教學方式的創新、實習基地的建設、畢業論文的模式、就業方向的擴展等。對于一門新興的專業,其發展必經歷借鑒和探索,需接受社會現實的各種挑戰。對于初接觸這個專業的學生而言,導師的存在就有了更重要的意義。
《翻譯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提出了三種論文形式:(1)項目: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選擇中外文本進行翻譯,字數不少于10000字,并根據譯文就翻譯問題寫出不少于5000字的研究報告;(2)實驗報告: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就口譯或筆譯的某個環節展開實驗,并就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寫出不少于10000字的實驗報告;(3)研究論文: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撰寫翻譯研究論文,字數不少于15000字。穆雷根據翻譯行業的職業特點,借鑒其他專業學位中關于學位論文的要求并結合翻譯行業的實際操作流程提出將MTI的三種學位論文形式調整為四種,即重要崗位的實習報告、翻譯實踐報告、翻譯實驗報告和翻譯調研報告。之后,穆雷、鄒兵在此基礎上綜合歸納了MTI學位論文的五種方式:重要崗位的實習報告、翻譯實踐報告、翻譯實驗報告、翻譯調研報告和翻譯研究論文。由于沒有先例可循、沒有常規的寫作模式,在從選題到答辯的整個論文完成過程中,師生都有許多疑惑和彷徨。筆者在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所處的大環境下,從學位論文實際完成過程入手,探討導師在“設計者、誘導者、研究者和管理者”宏觀角色下的微觀角色。
1 論文完成過程中導師的角色
1.1 選題、開題——掌舵人
畢業論文作為對學生在校學習、研究、實踐成果與素質能力的檢測方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選題、開題,作為論文的第一步將直接影響整個論文的成敗。因此,選好了題也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穆雷、鄒兵在對首批15所MTI高校畢業生學位論文的統計中發現:翻譯項目33.9%,實驗報告0%,研究論文66.1%。這一數據說明大部分學生仍傾向于選擇傳統式的論文研究,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有以下三種原因:第一,由于沒有先例參照,學生為了順利畢業往往會選擇有例可參的研究性論文;第二,由于沒有經驗,沒有明確的論文規定,導師為了指導起來方便多建議學生采用有先例的研究論文形式;第三,導師與學生交流不夠。據筆者了解,部分學校師資緊缺,導師帶領的學生不僅有翻譯方向的,還有語言學方向或文學方向;優秀導師帶領的學生甚至多大數十名。這種情況下,學生雖有意選擇其他論文形式進行嘗試但導師與學生交流較少某些想法得不到肯定、支持與實施,最終使學生的想法扼殺在搖籃中。
筆者對西南大學首屆MTI畢業生學位論文進行了統計,發現翻譯項目98.4%,實驗報告0%,研究論文1.6%。就“翻譯項目”與“研究論文”兩種論文形式而言,該數據與穆雷、鄒兵所獲得的數據差異較大,但這說明西南大學在把握翻譯碩士專業學位培養目標及突破傳統的論文寫作方面作出了較大努力。
以上兩組數據雖存在一定差異,但都顯示實驗報告為0篇的事實。是實驗條件不允許還是其復雜過程令人卻步?這值得深思。
由此看,論文選題不僅是對學生能力的測試,也是對培養單位教學條件的檢測,對培養目標把握程度的反映。選題、開題時,導師應像掌舵者一樣牢牢把握學生選題的大方向,引導學生更準確地理解培養目標,讓學生把握所選論文的目的、意義以及其科學性、合理性、現實性和可操作性,鼓勵學生勇于創新敢于嘗試。
1.2 寫作——教練員
作為論文的主體部分,寫作過程占據了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是師生共同合作、緊密聯系的過程。翻譯作為一種認知活動,一種技巧,一種藝術,它要求翻譯碩士專業學位學生不僅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熟悉所選論文涉及的領域,例如法律、機械、醫學、建筑、哲學、科技等;要在熟練運用辦公室軟件的基礎上使用一定的計算機輔助翻譯工具,例如trados, wordfast, lingoes等;選擇實驗報告的學生還需要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總結實驗。因此,寫作過程就是一把標尺,測量學生是否具備扎實的雙語能力、廣博的文化背景知識、熟練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嚴謹精益求精的態度和勤奮誠信的人格特征。
寫作過程中,學生就是球場上的球員,導師則是場外的教練——提供戰略戰術,但不參與比賽競技。《翻譯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雖提出了論文形式但具體要求、相應格式都未說明,加之無先例可參照,導致MTI學生束手無策,無從著手。導師應為學生指出著手點,如參照其他學科專業學位論文形式或國外同專業學生論文形式。此外,導師還可為學生提供一個模板,使學生能在此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變動或改進。如西南大學已從首屆MTI學生開始采用這一方法,獲得了較好的結果。翻譯碩士與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最大的區別在于后者更注重實踐,更注重與其他學科(行業)的聯系。這一點在論文中得以體現。導師除要求學生勤于使用工具書,善于利用網絡,敢于向專業人士請教,還應要求學生具有“一絲不茍、嚴謹治學”的研究態度。畢業論文的完成決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往往需要數次修改、刪除、增減才能完成。在這過程中,學生不僅要自改、互改,導師也要認真修改學生的論文,尤其是翻譯部分或實驗部分。
1.3 答辯——導演
畢業答辯是畢業論文的最后一個環節,是對學生專業知識及綜合能力進行測試的直觀環節。它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簡要概述自己選題的原因、背景、目的和意義,并回答答辯委員會教師提出的各種問題。由于其新生性,翻譯碩士專業學位論文答辯大多按照常規論文答辯程序進行,從而產生了不少困惑和困難。這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和解決。發現的問題主要包括:
1.3.1 形式、標準單一
培養翻譯專業人才,首先要正確認識傳統外語專業人才與翻譯專業人才間的差別。《翻譯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明確指出了翻譯專門人才的培養與傳統外語教學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等方面有根本的不同。仲偉合、穆雷、許鈞等都比較了傳統外語人才與翻譯專業人才的不同,并就翻譯專門人才的培養提出了建議。正是翻譯專業的特殊性決定了翻譯碩士專業學位論文答辯應有別于傳統的學術型學位論文答辯。但由于目前大部分學生仍傾向于選擇傳統的研究論文,使得各校多沿用學術型學位論文答辯形式和評審標準。這使部分選擇實踐報告、翻譯項目的學生感到困惑和無助。
1.3.2 答辯程序不夠規范
部分學校由于師資緊缺,每名導師需要指導十幾名甚至數十名學生;加之教師科研、教學、生活的壓力較大,導師很難投入大量時間來指導學生的答辯而多半讓學生獨自努力或分組演練。同時,由于學生人數眾多而畢業答辯必須集中在有限的幾天內完成,客觀上造成畢業答辯時間緊張。最初還能保證學生的答辯時間,到最后不得不以“縮減學生答辯時間”的方式來按時完成任務。部分學生畢業答辯時間甚至不足10分鐘,這不僅有失公平還嚴重影響了學生的答辯質量。《翻譯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規定答辯委員會成員中必須有一位具有豐富的口譯或筆譯實踐經驗且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專家,然而由于實際條件不足許多學校都未達到這一點。另外,部分答辯委員會教師考慮到學生的畢業問題、就業問題、院系名聲、學生情緒而不愿過多指出學生論文中的不足或提出較多較難的問題。這些原因導致翻譯碩士專業學位學生的答辯時間短、要求低、質量低,甚至給學生留下“走過場”的印象。
畢業答辯在檢驗學生專業知識能力的同時,也在考驗學生自我表達能力、溝通交流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靈活應變能力,導師應根據培養大綱設計符合本專業本校的論文形式并及時推出針對MTI實踐報告、翻譯項目的新評審標準。導師要讓學生正確認識答辯的重要性,組織學生互評,指導學生如何準備、如何答辯、如何在答辯后進一步完善論文。此刻的導師不只是教練更是一名導演。他指導學生全面把握翻譯過程中的重難點,深入理解翻譯理論在實際翻譯過程中的運用,并要求學生能在答辯過程中“演”好“應用型、專業化、職業化”翻譯人員的角色。
篇5
引言
耐多藥結核病(MDR—Ta)是臨床治療難度較大的結核病,通常指同時對包括異煙肼和利福平在內的兩種及以上的抗結核藥產生耐藥現象的結核患者。該病具有療程較長、治療費用較高的特點,同時極易發生并發癥,導致治愈率不高,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筆者在常規護理治療基礎上對耐多藥結核病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對提高患者治療效果有重要作用,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策略
1.1一般資料
以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間于我院診治的耐多藥結核病中108例作為研究對象,均為確診為結核病的患者,經過臨床藥敏證實,符合耐多藥結核病診斷標準。已經排除:有腦疾病和智力障礙等認知缺陷的患者;有精神疾病史的患者;有乙醇或藥物依賴史的患者;合并身體其他嚴重疾病的患者。將患者根據隨機方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4例。對照組中男3l例,女23例,年齡27~76歲,平均(50.8±10.4)歲,病程1~9年,平均(4.7±2.6)年。觀察組中男3O例,女24例,年齡25~77歲,平均(51.3±11.O)歲,病程1~8年,平均(4.5±2.7)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文化程度和病情病程等方面進行對比,差異無統計學作用(P>0.05),具有可比性。
1.2策略
患者確診后均進行常規治療,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措施配合進行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心理護理干預,主要措施包括:制訂符合患者需要的干預方案;進行心理疏導,以取得信任;對患者進行認知干預,加強健康教育;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支持,提高患者護理和治療依從性。
1.3觀察指標
于治療2個月后,對兩組患者治療效果進行觀察。通過復查形式,采取X線或CT進行胸部病灶檢測,以1982年度結核病學術會議制定的相關標準對治療效果進行評價:如患者病灶呈現顯著吸收,則為顯效;如患者病灶出現吸收,則為有效;如患者病灶無變化或惡化,則為無效。
1.4統計學策略
所得數據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X2檢驗,以P
2討論
篇6
中國哲學本體思想下的翻譯本體探究
不同的翻譯學家對翻譯從不同角度有著不同的認識。自從翻譯研究的文化轉向以后,翻譯研究的領域由內部轉向外部,研究的視角由原文轉向譯文,研究的方法由規定轉向描寫,研究的重心由語言轉向文化、認知。除了翻譯界以外,越來越多的其他學科也把目光投向翻譯研究,翻譯的領域越來越大,翻譯是什么變得越來越模糊,如翻譯是科學,翻譯是藝術,翻譯是重寫,翻譯是操縱,翻譯是叛逆,翻譯是解釋,翻譯是文化行為,翻譯是政治行為等不一而足。弄清翻譯是什么的問題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試圖從形而上的哲學高度探討翻譯本體問題。
中國古代農耕有著無法取代的地位,在人們眼里草木是人類賴以生存和依靠的最根本的依靠。《詩經》的《大雅》中有“:枝葉未有害,本實先撥。”這里的“本”的含義是指草木的根、干。逐漸在有的典籍中,逐漸出現了用草木的根本比喻社會人事的說法。《莊子知北游》中說“:六合為巨,未離其內;秋毫為小,待之成體;天下莫不沉浮,終身不顧;陰陽四時,運行各得其序;憫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萬物畜而不知,此之謂根本。”這里的根本具有天下萬物根據的含義。“本”還有事物的根據、根基或主體的意思。如《論語學而》中:“君子務本”。對“本”的重視,是農耕社會中哲學研究的一個特色。“體”的最初的意義是身體,人體。“近取諸身,遠取諸物”“,能近取譬”是中國先哲創建的哲學范疇和建立哲學體系的基本方法。所以哲學家十分關注與身體直接相關的感受和體驗。所以“體”首先與人對自己的直接體驗有關。《禮記大學》中說“:心微寬體胖”。《論語微子》說“:四體不勤,五谷不分。”除了指身體之外“,體”還有“實體”“,形體”,“形狀”“,卦形”“,卦狀”的意思。《易經系辭上》有“:故神無方而易無體”。“本體”二字,很早就出現了,大量使用是在宋明理學中。其最初含義是“本來面目”“,本來狀態”。后來“本體”的含義擴展為“根本性狀”“,根本依據”“,根本源泉”等意義。唐代佛教經典《大日經》中有:“一身與二身,乃至無量身,同入本體。”這里的本體已經超越了有形的事物而進入了無形之境。到宋代“本體”已經成為哲學界普遍通用的范疇。張載在《正蒙太和》中說:“太虛無形,氣之本體。”這里的“本體”指天下萬物本來恒有的狀態,具有最抽象最普遍的哲學范疇的基本屬性。中國哲學中“,本體”含有“最高”“、最根本”、“最重要”的意思,指無形而永恒存在的宇宙和人生或事物的本來狀態。
東晉僧人道安,他在《摩訶缽羅蜜經抄序》中指出,翻譯有“五失本”、“三不易”。在道安看來,佛經翻譯必須要“案本”,而何為“本”,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道安認為,翻譯的目的正是因為人們不通異域之言,因而需要譯者傳達,使其通而曉之。由此看來,這個“本”指的是經文“大意”。然而,從道安的“五失本”的表達來看,“本”又可以說是包括了內容、形式及文體風格的。一“失”指經文形式的更改;二“失”指經文文體風格的改變;三、四、五失指經文內容的刪簡。可見,道安對“本”的理解遠遠超出了他的同代人,他在對翻譯之“本”的闡釋中不自覺地把內容、形式、風格和意義結合了起來,認為它們都是意義的組成部分。這在當時無疑是非常先進的觀點。這樣,形式、風格、內容和意義的關系構成了翻譯的本體論即“翻譯是什么”的論題。然而受其所處時代的影響,中國哲學在沒有發展到對本體有著充分認識的時候,道安沒有能從正面找到翻譯的本體,而是從側面指出翻譯的“五失本”“、三不易”。他不拘泥于字面形式,而且追求翻譯內容、風格,抓住了翻譯的“根本”,體現了中國傳統哲學“本體”對“根本”的重視。而近代的錢鐘書先生飽讀詩書,深諳中國國學之道。在中國哲學對本體有充分的認識前提下,錢鐘書先生受其潛移默化的影響,對翻譯是什么即翻譯的本體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化境”。
“文學翻譯的最高標準是‘化’。把作品從一國文字轉變成另一國文字,既能不因語文習慣的差異而露出生硬牽強的痕跡,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風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十七世紀有人贊美這種造詣的翻譯,比為原作的‘投胎轉世’(thetransmigrationofsouls),軀殼換了一個,而精神資致依然故我。換句話說,譯本對原作應該忠實得以至于讀起來不象譯本,因為作品在原文里決不會讀起來像經過翻譯似的。”從錢先生的解釋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對翻譯本體的理解與中國哲學中“本體”的解釋不謀而合,翻譯的本體就是翻譯無形而永恒存在的本來狀態。無論“化境”能不能達到,“化境”就是就是翻譯的本來狀態。在中國哲學體系下,本體是無形而永恒存在的宇宙和人生或事物的本來狀態。翻譯的本體是“化境”,可以說是翻譯的一種理想狀態,根本狀態,本來狀態。但從實際翻譯來看,受源語和譯語差別、文化知識等等因素的影響,會有道安說的“五不翻,三不易”現象,“化境”很難或者根本不能實現。“五失本,三不易”從側面體現著翻譯的本體。而說翻譯是科學,翻譯是藝術,翻譯是重寫,翻譯是操縱,翻譯是叛逆,翻譯是解釋,翻譯是文化行為,翻譯是政治行為等等,都是翻譯本體的具體化,是本體的某個方面。
認知視域下翻譯客體探究
從字對字翻譯,意對意翻譯,到動態對等,文本類類型,再到最佳關聯,翻譯的對象由最初的靜態語言現象,到重視讀者反應,到被視為跨文化交際行為,這體現著人類認知的不斷發展,由對世界(客體)的認識,深入到主體的認識,再到主體和客體之間關系的認識。翻譯活動隨著人類認知的發展不斷拓展,翻譯理論也經歷了由文本為中心到讀者為中心,和文化的轉向,認知轉向。翻譯的客體大概由詞、意義、意義及其語用范圍、意義及其文化、意義及語篇發展到概念內容及識解能力。翻譯的客體發展過程也是人類認知發展的過程,受人類認知水平的決定,也是人類認知發展的結果。翻譯是不同語言之間的活動,各種語言有著不同的語法和特點,現有的翻譯理論都是以某兩種或幾種語言為研究對象的。雖然語言不盡相同,但是語言背后的人類認知本能是一樣的。隨著人類認知水平的發展和認知科學的發展,在翻譯理論呈現出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多元局面下,認知視角為翻譯理論體系的建立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切入點。#p#分頁標題#e#
羅馬時代的“字對字”翻譯可以說是名副其實,人們用拉丁語最貼近的語法對等語替換希臘語的每一個單詞。這樣,羅馬人閱讀譯文時可以把希臘原文與拉丁譯文逐字對照。這與當時人們對希臘源文的崇拜、敬畏有關,也與當時的翻譯范圍狹窄有關。當時翻譯僅僅局限于經典著作和宗教文獻翻譯。“字對字”的翻譯方法將單個的字詞作為了翻譯的客體。公元前1世紀的西塞羅和公元4世紀晚期的圣哲羅姆提出了“意對意”的翻譯,將“字對字”的翻譯客體拓展到了意義,包括語言的風格和力量。奈達將翻譯客體拓展到意義及其語用范圍。奈達從語義學和語用學理論以及喬姆斯基的句法結構理論獲得啟示,并借用其中的概念和術語提出形式對等和動態對等。功能主義學者霍爾茲-曼塔利將翻譯視為涉及文化轉換的“信息傳遞綜合體”。哈蒂姆和梅森的研究考慮到翻譯的語用和意符層面,以及各類話語和話語所屬不同社會的社會語言和意涵問題。認知視角下,翻譯過程被視為有源語文本觸發的心理場景的激活和能夠在最大程度上表現或刻畫該場景的目的文本的選取。翻譯的客體是概念內容和識解能力。
翻譯客體的不斷演化,從不同側重點強調了翻譯主體指向、認識和改造的對象某一方面,如形式、意義、文化、語篇等等。而概念內容和識解能力將這些方方面面全都涵蓋起來,實現了概念內容和識解能力的譯文就實現了形式、意義、文化、語篇等等方面最大程度上對源語文本的心理場景的激活。概念內容和識解能力是認知語法的兩個術語,可以被借鑒到翻譯理論中。概念內容由一系列的認知域組成的,識解能力是人們用不同方式描繪或構建相同場景的能力。認知學法學家蘭蓋克認為語法認知觀必須建立在語義之上。翻譯同樣要建立在源言語和目的語語義的充分理解和掌握基礎上。蘭蓋克指出意義是概念化的結果,概念化指的是心理經歷的任何一個方面,包括對物質的、語言的、社會的及文化的等經歷的理解。但他也強調對語義結構作完整及確定的描繪是不現實的。語言意義都是開放的,在范圍上是百科全書式的,意義要依賴語境及對世界的百科知識來理解。語言的意義不是自足的或界限分明的成分。意義建立在概念化之上,建立在人類的世界知識上。意義包括語義內容及人對該語義內容的識解,而識解的方式各有不同。意義是內容和識解作用的結果。認知域給我們提供了內容,認知能力給了我們識解。一個語言表達的概念內容是由一系列的認知域提供的。認知域構成意義的基礎,但它們本身卻不是語言表達的意義。作為認知主體,人們可以強調不同的認知域,其結果是同樣的客觀事實不同的語義表達。在翻譯理解原文和譯文輸出時,對不同認知域的強調通過識解的不同維度的側重來實現,尋求譯文最大程度上對源語文本心理場景最大的激活。
篇7
中醫學論文2700字(一):淺析中醫學“意療”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疾病的預防論文
【摘要】本項目主要從新時期下可能誘發大學生出現心理疾病的原因出發,討論預防大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中醫學方法。“意療”理論辯證地看待人的七情五志,并將中華醫學經典中載入的“情志相勝”、“開導解惑”、“移情變氣”等中醫學方法進行梳理,對于預防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疾病預防作用有一定的可行性與研究價值。
【關鍵詞】意療;情志相勝;開導解惑;移情變氣
1.研究背景
據教育部門統計,有30%左右的大學生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近年來,我國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更加突出,焦慮、煩躁、自卑、封閉,甚至自殺現象發生的比率不斷上升。當前大學生容易因環境變化引發適應障礙;因人際關系緊張導致的焦慮抑郁;或是學習生活壓力導致焦慮情緒以及求職擇業壓力而導致迷茫焦慮,這些都是大學生們產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而大部分有一定心理問題的學生介于健康狀態與疾病狀態之間,這種雖無較大損害但愉小于痛苦感,“很累”、“沒勁”、“不高興”常伴口中的情況比較常見,即所謂的心理亞健康狀態,可通過自我調整或心理醫生來改善心理狀態。
2.研究必要性
中醫學“意療”理論中,采用治療者與被治療者間的相互反應與關系,通過人的七情五志來改善心理、情緒、認知與行為有關的問題。古籍經典里早有記載成功的案例,但目前理論整理較少。處于心理亞健康狀態的大學生很少會認識到自己心理有問題而日漸嚴重進而產生心理疾病,既不自我調整也不看心理醫生,這時候中醫學“意療”理論應用于預防大學生心理疾病,不會給大學生一種“我心理有病”的壓力感,而是以一種春風化雨般的方法改善大學生心理狀態,從而及時預防其心理產生疾病。因此,面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本文基于中醫學理論——“意療”,在淺析其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預防的同時,也希望將我國國粹中醫學“意療”理論推廣化,惠及更多的人。
3.大學生出現心理疾病的誘因
3.1外界環境的影響
當前大學生處在多姿多彩的社會中,有豐富的娛樂場所和玩樂方式,外界的刺激讓許多大學生沉溺于過度的放縱和享樂,迷失了自我,對心理健康影響較大。
3.2個人因素的影響
個人內部的個性缺陷是誘發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有的大學生從小在心理上的問題沒有受到關注,沒有與家人、老師、同學之間的來往,變得孤僻憂郁,嚴重影響了心理健康。
3.3人際關系的影響
有的大學生在剛進入大學校園后,由于各種原因,沒有和同學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在學校中感到孤獨,逐漸變得內向起來,出現了一些心理上的問題。
3.4就業競爭的影響
大學生也面臨著就業的壓力,激烈的競爭讓許多大學生對畢業后的生活產生一定的恐懼心理。在家庭、情感等方面,也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著影響。
4.中醫學“意療”理論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預防研究
當前大學生容易因環境變化引發適應障礙,因人際關系緊張導致的焦慮抑郁,或是學習生活壓力導致焦慮情緒以及求職擇業壓力而導致迷茫焦慮等心理問題。心以知覺功能統領性情,實現性情。中醫學“意療”理論通過研究人的七情五志來改善心理、情緒等,對于大學生預防心理疾病有著重要意義。本文歸納整理出了中醫學經典古籍中的“意療”方法,并針對一些影響產生大學生心理健康疾病的誘因做出了“情志相勝”、“開導解惑”、“移情變氣”針對性的預防方法。
4.1情志相勝法
“情志相勝”理論出自《內經》,是古代中醫學中最典型的心理療法,具有鮮明中醫特色,根據五行相克理論而產生的不同情志之間的相互制約關系,以情勝情來預防大學生心理疾病。此外,明代醫家張景岳指出:“凡五氣之郁,則諸病皆有,此因病而郁也;至若情志之郁,則總由乎心,此因郁而病也”,所以說,欲解大學生心里之郁,則協情志之調。如今激烈的就業競爭讓許多大學生對畢業后的生活產生的恐懼心理,根據《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喜傷心,恐勝喜”以及“恐傷腎,思勝恐”的說法,平時大學生應該多思考人生的具體方向,多做準備,做到知行合一,保持一顆知足常樂的平和心態,“中和”狀態即為一種心理健康狀態。那么面對競爭壓力帶來的恐懼時,可根據目的來支配和調節自己的行動,以超越障礙克服困難的心理過程,及時預防大學生因壓力太大而產生的心理健康疾病。
4.2開導解惑法
清代名醫吳鞠通說“吾謂凡治內傷者,必先祝由,婉言以開導之,重言以振驚之,危言以驚懼之,必使之心悅誠服,而后湊效如神”。對于個人內部的個性缺陷而孤僻憂郁的大學生而言,大多是時候說理開導、同情安慰可以改變其心理環境。由于大學生同老師同學、親朋好友有著密切的關系,在關系層面上進行考慮籌劃就很重要,詢問健康咨詢者個人想法的同時,要保持把重點放到他們的關系上。告之以其敗,語之以其善,在心理咨詢過程中開導者要委婉指出性格孤僻對其身心發展的不良影響,然后導之以其所便,開之以其所苦,找到咨詢者負面情感中積極的一面,向他展現出愛與友善的表現[6],尋找從孤僻中走出來的突破點,同時也說明想要把孤僻的性格改變確實得要自己下決心養成良好的心態,此法對于預防由人際關系緊張而誘導的心理疾病同樣適用。
4.3移情變氣法
《素問.移情變氣論》言:“古之治病,惟其移情變氣,可祝由而已”。古代為了預防心理健康等疾病,只要對病人移易精神和改變氣的運行即可。放在當代,對于外界的刺激而日漸消沉的大學生,可運用各種方法轉移和分散外界誘惑對其的吸引力,一定程度上做到移情變氣。大學生通過派遣情思,改變心志,特別是通過運動,不僅可以增強大學生生命的活力,而且能改善不良情緒,使人精神愉快,把誘發人心理疾病的不良情緒的能量發散出去,預防大學生心理健康疾病。此外運動移情法對于一些大學生因情感問題而可能誘發出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有預防作用。
5.總結與展望
中醫學“意療”方法作為一種將理論推廣化的嘗試,有利于拓寬心理學方法預防大學生心理健康疾病的渠道。“意療”將該理論中的“情志相勝”、“開導解惑”、“移情變氣”法等應用于預防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疾病,辯證地看待人的七情五志,在心理學本土化的浪潮下,有一定的可行性與研究價值。當然,“意療”方法目前缺乏一定的實踐研究,這也是今后需要不斷探索的,也相信不久的將來中醫學“意療”方法必將實踐化,預防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心理健康疾病,并且造福越來越多的人民。
中醫學畢業論文范文模板(二):中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論文
摘要:自從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委出臺了《關于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改革的意見》以來,長春中醫藥大學結合中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實際情況,對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研究,最后總結出43323的中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
關鍵詞:中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是醫學生成長為臨床醫生的一個重要階段,是學會臨床做事的方式方法、建立科學的臨床思維邏輯、訓練扎實的臨床技能的重要階段,在其整個臨床職業生涯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1]
由于住院醫師制度的推出,在原本研究生更側重理論學習的研究來說,又增加了36各月的臨床實踐學習。一時在學生的培養、時間的高效利用與分配、管理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混亂。高效、有序、協同、合作、指導性強、應用性強的教育管理模式體系一直并沒有完全建立。鑒于此,我院整合資源、提高效率。強化目標管理。做好過程及結果監督。形成我院特有的43323的中醫學專業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2]
一、搭建四位一體平臺
1.構建校院培訓基地學生“四位一體”的高效協同管理模式
隨著規培制度與專碩培養的并軌,研究生管理就由原來的三方管理即導師、二級學院、校研究生院對研究生的三方協調管理轉向了由導師、二級學院、校研究生院和規培醫院共同參與的四方管理。在原來三方管理基礎上又增加了規培醫院的教育與管理。在管理模式發生轉變后,給本來就不是很成熟、很完善的研究生管理體制帶來了更大的壓力和挑戰。因此各管理單位之間的溝通協調是否通暢,對研究生管理是否規范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建立“四位一體”的高效協同管理模式,有機地將各自崗位分工明確,責任細化,并建立相應的溝通機制,時時將學生的學習、規培、科研、思想動態等信息交流,均衡時間分配,并建立相應的溝通交流平臺。從而實現有效的協同管理。[3]
2.制定院校基礎教育基地與住培培訓基地接軌管理制度
制定兩個管理教學單位相關制度。如定期例會制度、責任分工制度、問題處理機制等,確保干事有依據、溝通有平臺、協調有對象,解決有效率。從而實現分工不分家的兩地接軌制度,充分發揮兩地教學與住培的教育管理優勢,形成合力。實行信息共享、教育方式方法共享、優勢資源共享,強化溝通、協調在開展教育過程中的集約化和高效化。
二、嚴控三個教學環節
三即三個環節,即培訓、監督、考核等跟蹤管理環節。培訓、監督、考核是保證研究生保質保量完成學業任務的基本保障。因此要定期對學生召開學習進度說明會,要以科室為單位組織召開專科培訓會,要明確培訓目標及培訓的實效性,注重學生在學習、規培中的考核,落實考核時間進度推進表,實行兩周一次的主會制度,完成學業中的監督管理工作,細化考核制度。
三、打造三支精英團隊
三即三支隊伍。組建管理團隊、考評團隊、標準化的導師培養團隊。
1.四向管理均衡分工,科學建設管理隊伍
由于研究生管理涉及方面多,溝通協調面廣,所以學院要精選力量參與到研究生的管理中,要明確導師、輔導員、住培教師、研究生院教師的責任分工,細化工作內容,確定工作流程。對各自相應的工作內容開展正規的培訓。
2.成立專業的培訓考評小組
學院層面要聯合教學、學工、住培醫院精選人力對學生進行定期考核,包括學生的出勤、學業中期掌握程度,規培科室應知應會掌握情況進行考評,要實行定時考核和定向考核結合的方式。要注重學生學習中的過程性考核。考評結果可以作為日后評獎評優的參考基礎,并對學生成長做成長鑒定,形成詳細的學生成長檔案。
3.組建標準化導師培養團隊
定期開展研究生導師臨床培訓,其中包括導師政治思想、覺悟及自覺性。定期邀請國內外優秀醫學學者進行學術交流,鼓勵導師參加學術研討會、教學管理會等活動,加強管理制度培訓,解讀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對自身院校有關招生選拔、培養、學位授予及導師遴選等方面規章制度培訓,幫助臨床醫學導師明確培養目標,掌握培養方法。
四、搭建兩個實踐平臺
二即兩個實踐平臺。借助國家級臨床大賽平臺和社區義診平臺。國家級的臨床技能大賽和社區義診是檢驗學生理論與實踐能力結合及心理素質的有效方法。因此我院特別重視這兩個實踐平臺的建設情況。在國家級大賽前,學院會組織由本、碩、博組成的團隊進行比賽。增強了學生梯隊培養。同時配備專業教師專職輔導學生大賽。同時,在社區平臺建設上,每周都會由經驗豐富的醫生帶隊到社區義診,現場問題現場解決,增加了對診病、處方的交流溝通,切實地將教學課堂搬到了社區現場。同時,我們針對研究生開設第二課堂德育分制,確保了學生的有效參與性。
五、提升學生三個能力
三即三個能力培養。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平臺、二課堂活動體系平臺、心理健康咨詢平臺提升研究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能力
1.成立研究生骨干學生組織,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
增強研究生學生組織在學生業余生活中的作用,開展研究會的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科研、臨床等培訓工作,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發展的能力。增強學生干部的服務意識,有效彌補老師下班后時間利用率低下的現狀,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平臺。
2.構建研究生第二課堂活動體系,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
通過學生組織,舉辦趣味運動會,文藝表演類的茶話會,養生保健大講堂等學生喜歡的活動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避免因長時間、高強度的學習和工作而產生沉重的心理負擔。
篇8
關鍵詞:詞匯;語言差異;翻譯學習
一、引言
美國語言學家薩丕爾指出“語言不能脫離文化而存在,就是說不能脫離社會流傳下來的,決定我們生活風貌和信仰的總體。”作為語言基本要素的詞匯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文化信息,是民族文化的反映。文化的核心在于語言,語言的核心在于詞匯。漢語和英語雖然分屬不同語系,特點迥異,但是都擁有大量的、豐富的詞匯。對比英漢語言,人們不難發現有很多的詞匯是對立詞語,并且這兩種語言的語法功能和句法結構也有很多的類似或接近的地方。這些成為了英漢翻譯的語言基礎。
但是,英語和漢語兩種語言的起源、形成和發展都受到了自然環境、地理位置、社會歷史、文化傳統等的影響。這種影響使兩種語言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這就成為翻譯活動中的最大障礙。因此,認真學習和研究英漢
語言的差異,特別是兩種語言在詞匯上的差異,對找出翻譯的對策和提高翻譯的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英漢語言在詞匯上的差異
1.英漢語言在詞形和詞性上的差異
語言中單個詞的語法歸類稱為該詞的詞性。英語詞匯可以通過自身形態的變化引起自身詞性的變化,這就使得英語的構詞法有著靈活性和多樣性的優勢。例如:英語的名詞通過添加詞綴可以變成動詞或形容詞;動詞通過添加詞綴也可以變成名詞或是形容詞等。英語構詞法中詞匯的變化大部分都是通過詞匯本身形態的變化而產生的。英語的這一特性使英語具有強大的派生能力,許多的詞都是由其它詞通過詞形的變化派生而來的。其中在英語詞匯中變化最多的是英語的動詞、名詞和形容詞。比如:通過對動詞形態的改變,動詞就會產生人稱、時態、語態、情態以及非謂語(不定式、分詞)的詞性變化;也會產生詞類的變化。英語通過詞匯的形態變化表示句子豐富多彩的語言關系和邏輯關系。和英語比較起來,漢字相對固定,不能隨意改變自身的形態,更不像英語可以由形態的變化引起詞性的變化。漢語詞匯的表意能力和互相組合能力要比英語強,所以漢語主要靠詞匯、詞序以及各個部分之間暗含的邏輯關系來表達句子的語言意義。
2.英漢語言在詞類和詞類使用上的差異
英漢詞類的數量大致相等,類別也基本上是對應的。但是,英語中的冠詞(Article)和漢語的量詞為各自所獨有,沒有像其它詞類的直接對應。英語中沒有單列的量詞,一些起量詞作用的詞劃歸名詞類。漢語中沒有冠詞,漢語中的數詞和量詞或是代詞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英語冠詞的作用。
在詞類使用上,英漢兩種語言也有很大的差別。英語多用名詞而漢語多用動詞。英語里的名詞、介詞、形容詞、副詞表詞達意的能力非常強,是構成英語句子的主要詞匯,它們由謂語動詞連接,使英語語言的態勢相對平穩和安靜。漢語的代詞、介詞、連詞使用的頻率遠低于英語,漢語造句主要依靠動詞或是動詞詞組,從而造成了漢語的一種動態語勢。
三、英漢語言在詞匯上的差異對翻譯學習的影響
英漢語言在詞匯上的差異對翻譯學習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具體的翻譯技巧和翻譯方法上,而掌握一定的翻譯技巧和翻譯方法是做好翻譯工作的基本要求。所以,了解并進一步掌握英漢語言在詞匯上的差異對翻譯學習是很有幫助的。
1.英漢語言在詞形和詞性上的差異對翻譯學習的影響
英漢語言在詞形和詞性上存在的巨大差異,造成了英漢詞類的名同實異。這中“同名異質”恰恰解釋了語言現實中不同形式(詞類)表達相同內容(詞義)的“形異實同”現象。從翻譯理論上說,這就是“詞類轉譯法”的理論基礎。英語語言可以通過派生法(derivation)和轉化法(conversion)等構詞方法的變化引起英語詞匯形態的變化,進而引起英語詞匯詞性的變化,而漢語中的漢字和詞匯沒有任何這樣的功能。和英語比較起來,漢字相對固定,不能隨意改變自身的形態,更不象英語可以由形態的變化引起詞性的變化。所以英漢翻譯時兩種語言之間的詞類轉換,亦稱為詞類轉譯就成了英漢翻譯中使用頻率很高的一種基本的翻譯技巧。常見的詞類轉譯有:1.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之間的互相轉譯;2.名詞向代詞的轉譯;3.動詞向介詞的轉譯。詞類轉譯法的采用可使譯文既能夠符合漢語語言的表達習慣,又能使其多樣化。[例]Rocketshavefoundapplicationfortheexplorationoftheuniverse.
[譯文]火箭已經用來探索宇宙。
英語例句中的名詞“application”和“exploration”分別是在動詞“apply”和“explore”后添加名詞性后綴“-tion”而轉變過來的。英語詞匯形態的變化引起了詞性的變化,而漢語沒有這樣的變化,所以英語例句中的名詞在翻譯時轉譯成了漢語的動詞。
2.英漢語言在詞類和詞類使用上的差異對翻譯學習的影響
由于英語中的冠詞(Article)和漢語的量詞為各自所獨有,沒有象其它詞類的直接對應;另外,英語里的名詞、介詞、形容詞、副詞是構成英語句子的主要詞匯,而漢語的動詞是構成句子的主要詞匯;所以,翻譯時應通過各種手段對譯入語(英語)的詞義加以補充、限定,在具體的翻譯技巧和方法上表現為增詞法。
[例]Wemustmakeacomprehensiveanalysisofaproblembeforeitcanbeproperlysolved.
[譯文]我們要對問題作全面分析,才能解決得妥當。
英語例句中的不定冠詞“a”為英語獨有,漢語中沒有對應詞類,所以在翻譯時將其省略。
四、結束語
如果我們不能很好的學習和研究英漢兩種語言在詞匯上的差異,在具體學習翻譯方法和技巧的時候就不能很透徹的理解諸如增詞法、詞類轉譯法等的具體理論基礎,更不能隨心所欲的駕馭兩種語言,確保翻譯譯文的準確、流暢。所以,如果能夠吃透英漢語言的差異尤其是在詞匯上的差異及翻譯時的對策,對提高翻譯的水平是很有幫助的。
參考文獻:
[1]周方珠.翻譯多元論[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4.5.
篇9
關鍵詞:對外宣傳 外宣翻譯 文學翻譯
一、引言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中國各個領域的對外交流和文化傳播日趨頻繁。加強對外宣傳成為讓世界了解中國、中國走向世界強有力的渠道和工具。我國外宣工作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即外宣翻譯,就是“把大量有關中國的各種信息從中文翻譯成外文, 通過圖書、期刊、報紙、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媒體以及國際會議, 對外發表和傳播”。(黃友義,2004)外宣翻譯作為應用翻譯的一個領域經常與文學翻譯相提并論,從而忽略了其獨特性,包括翻譯對象、目的、標準和翻譯策略等方面的諸多差異。鑒于此,有必要對外宣翻譯和文學翻譯的區別進行梳理,以期加強翻譯工作者對外宣翻譯的認識、提高其翻譯質量并提升對外宣傳的效果,本文從三方面來論述二者的區別。
二、區別之一:翻譯對象和目的
對外宣傳是一種國際信息傳播活動,以外國受眾為宣傳對象,其翻譯內容則包括“政治經濟、國防科技、文化教育等發展狀況的對外介紹、各級政府的相關政策公告及對外交流活動的信息通告; 或各地市政建設宣傳、招商引資與旅游宣傳、各種國際性活動及行業展覽活動宣傳; 或公司與鄉鎮企業的對外宣傳及產品介紹等等”。(曾利沙,2007)由此可見外宣翻譯文本有政府文件、告示、宣傳、產品介紹等,(徐建國,2009)外宣翻譯的研究對象基本上是以客觀事實為主的信息,在類型上屬于應用型翻譯的范疇。雖然外宣翻譯也需遵從翻譯的一般標準,但翻譯的信息基本屬于“知識性、邏輯性信息,其特點是它具有精確性和確定性”。(劉雅峰,2010:24)這一特性決定了外宣翻譯對準確和嚴謹的要求。相比之下,文學翻譯以文學文本,包括小說、詩歌、散文、戲劇等為對象,對“原作中包含的社會生活映象(一定的藝術意境)進行認識和反映的過程”,也就是“一種用藝術形象認識和反映現實的形式。(張今,1987:15)由于文學作品自身的藝術性特質,使得文學翻譯具有了藝術性、形象性、模糊性和不確定性等特點。
外宣翻譯作為對外宣傳的重要手段,目的是向世界推介中國的形象,傳播有關中國的信息,宣傳中國的文化和對國際事務的觀點和態度,其目的性非常明確: 讓中國走向世界, 讓世界了解中國。因對外宣傳的領域眾多,側重點各有所異,如政治外宣強調宣傳國家政策和對國際事務立場,旅游外宣旨在吸引海外游客, 提高經濟效益等。簡言之, 對外宣傳翻譯目的就是獲得最佳社會效應。(周錳珍,曾利沙,2006)而文學翻譯的目的從藝術創造的角度來看是真實生動再現原文中的社會映像,傳遞原文作者抒發的感情,訴之于人的心靈,去“影響人們的理智、感情和意志, 引導人們認識生活的規律性,使人們受到教育,得到美的享受”。(張今,1987:15)從新世紀跨文化交流的角度來說,文學翻譯將本國或他國的文化精華傳遞給彼此,擔當著傳播文化、促進文化融合的使者。
三、區別之二:翻譯標準和要求
因為外宣翻譯和文學翻譯的對象和目的各有側重,判斷其譯文的標準也就不能一概而論。古今中外對翻譯標準和原則雖表述各異,但都體現出一些共性:如都主張忠實原文、譯文通暢和語言規范等。外宣翻譯雖與文學翻譯的標準有共通之處,達到標準的具體要求卻不盡相同。首先外宣翻譯語言使用要嚴謹、簡潔,避免產生歧義和誤解,因此外宣翻譯很少使用帶強烈感彩和形象的語言手段或詞匯,以免行文虛飾浮夸;其次由于對外宣傳的傳播性質,外宣翻譯要注重交際效果,考慮受眾反應,要充分考慮到文化差異和意識形態對譯語讀者的影響;此外,外宣翻譯要體現時代性和政治性,需要及時跟上時代步伐,對于層出不窮的新事物、新詞語的翻譯不僅要體現時代感,還要貼近受眾的思維習慣;同時外宣翻譯的內容很多涉及國家立場、政策,譯者要具有敏感的政治意識以維護國家的形象和政治、經濟利益等。
就文學翻譯的標準而言,在中國最著名的莫過于嚴復提出的“信、達、雅”,以及后來較為人所知的傅雷提出的“神似”和錢鍾書提出的“化境”說。盡管各家翻譯標準表述不一,但都強調對原文的忠實和風格文體的統一。劉重德就曾將嚴復的“信、達、雅”改為“信、達、切”,因為“并非所有的翻譯都能做到雅,原文的風格需要得到完全的再現”。(劉重德,1995:26)“切”在他看來就是要與原文風格吻合。因為文學翻譯具有語言藝術美學的特征,不僅要譯意, 還更要傳情,傳達原文的審美功能和藝術感染力。文學翻譯要達到“神似”、“化境”,保持原作的風味,對譯者的素質修養和文學造詣提出很高的要求,一部好的文學作品少不了譯者的藝術審美和主觀創造,再現原作的藝術性和神韻是文學翻譯應該把握的關鍵。
四、區別之三:翻譯策略和手段
外宣翻譯是從中文稿譯成外文,由此出現的問題是宣傳稿往往內外不分,反映到宣傳用語上常常表現為用詞華麗、行文冗長、 喜用公式性套語,有夸大煽情的傾向,這對國內的受眾是司空見慣的現象。而“西方話語推崇表面上看似平白無華、質樸自然, 實則精心構筑的修辭文本, 傾向于使用質樸自然、無雕飾、不造作、有真情實感、在平實中顯生動、重客觀表述事實和傳遞具體信息的文字……不提倡文字表達中過分張揚、空洞無物、重復堆砌”。(陳小蔚,2007)根據“外宣三貼近”原則(貼近中國發展的實際、貼近國外受眾對中國信息的需求、貼近國外受眾的思維習慣),(黃友義,2004)外宣翻譯不是逐字逐句機械地把中文轉化為外文,而是要考慮讀者的需求、實行“內外有別”,在中文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加工,包括增刪、改寫、編譯等,以求達到最佳的傳播效果。有學者針對外宣翻譯目的提出了相應翻譯策略――經濟簡明原則和信息突出原則,(周錳珍,曾利沙,2006)前者指用盡可能少的文字傳達相應的信息量,讓受眾以盡可能低的成本獲取最明快流暢的信息;后者則是指為了實現最佳效應這一目的, 根據不同海外受眾群體的特殊需求、興趣和接受心理,對不同類型宣傳資料中具有關聯性信息的文字進行有理據的操作性調節, 予以相應的突出,非關聯性信息則被弱化或虛化。以下以一例說明:
具有三千多年建城史的北京,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奧運會如在這里舉行,將使東西方文化在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國度中交融。一個在改革開放進程中蓬勃發展的新北京,將以古典與現代合璧的姿態,把自己悠遠深厚的文化底蘊,兼容并蓄的寬廣胸懷,謙和禮貌的公德素養,奮發有為的進取精神展現給全世界,為世界奉獻一屆與眾不同的新奧運,為奧林匹克運動在新世紀發展帶來新的動力,促使這一運動真正成為跨文化、跨民族、跨國度的世界性文化體系。
Beijing, with more than 3,000 years of history as a city, is a mode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f the Olympiad is held here,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will have a chance to integrate. Beijing, with its new prosperous look as a result of the country’s reform and opening-up drive, will present the world with a unique Olympiad so that the event can truly become a global culture transcending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衡孝軍,2011:149).
在上例中,相比較漢語文本,英譯文對原文的一些信息進行了刪減,把握國外受眾的文化心理特征,省譯了那些渲染情感的修飾語和價值度低的信息,突出了價值度高的關聯性信息。外宣文本共性特征表現在側重于傳遞以客觀事實為主的信息,注重對外宣傳的社會效應, 而文字符號所荷載的美學意義或個性特征則往往處于從屬地位。(徐建國,2009)為實現更好的外宣效果,適當的“譯前處理”顯得很有必要,對原文進行語言本身方面的處理, 包括風格、文體、篇章等。(李欣,2001)由上所見,在外宣翻譯中,不能完全實踐“信”或忠實原則,翻譯要靈活變通,不能和原文亦步亦趨。從語言內容和形式上來看,外宣翻譯更適宜“歸化”的傾向。
當代中國文學翻譯界爭論最多的就是“異化”和“歸化”策略。縱觀一百多年的中國文學翻譯史, 翻譯策略以歸化為主調。(周福娟,2005)比如在上世紀30年代末,傅東華翻譯的美國小說《飄》為了迎合當時讀者的趣味大量使用歸化法,對英文小說中的地名、人名和對話進行漢化,甚至對一些段落進行了刪節。而近三十年來,人們開始重新審視歸化策略,認為“歸化”要控制在適度的范圍內,不能導致文化失真,如果文學翻譯出現“文化誤讀, 那文化交流的質量就會打折扣, 更重要的是, 就翻譯界已取得的共識而言, 文學翻譯就是應該最大限度地忠實于原作”。(周福娟,2005)也就是說,文學翻譯要使譯文讀者獲得與原作讀者大致相同的審美體驗,因此文學翻譯要再現原作的藝術感染力和風格,使內容和形式渾然一體,傳達出原文的精神,達到形神兼備的效果。對原作進行改寫、編輯甚至加工在當代文學翻譯領域是不可取的方法,“忠實”原則依然是文學翻譯秉持的方針。
在全球化背景下的21世紀,不同的文化在碰撞沖突中逐漸融合。中國文學要“走出去”使得擔當重要文化交流媒介之一的文學翻譯被提上重要的位置。同時隨著文化霸權主義的日漸落沒和中國經濟文化地位的崛起,中國文學和文化開始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有了這一前提和認識,在中譯外文學翻譯中,一些文學翻譯家和學者如孫致禮(2002)、范建華(2004)等主張 “異化”翻譯策略應成為新世紀文學翻譯的趨勢。
五、結語
外宣翻譯因其翻譯對象和目的的特殊性,翻譯的指導原則和標準、對譯員的要求以及處理原語的策略手段都和文學翻譯諸方面體現出了較大的差別。對外宣傳翻譯的質量直接影響對外宣傳的效果,如果直接套用文學翻譯的標準和方法,產生的譯文必然不夠理想,不能為外國受眾更好地接受,也達不到預期的宣傳目標。通過對這兩種不同文體翻譯類型的對比,有助于進一步明晰外宣翻譯的性質和特點,從而為指導其實踐提供有益借鑒。
基金項目:本文是上海市重點課程建設項目《中級英語口譯》和上海理工大學核心課程建設項目《中級英語口筆譯》的項目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 陳小蔚.外宣翻譯中“認同”的建立[J].中國翻譯,2007(1):62-65.
[2] 范建華.論新世紀文學翻譯的基本策略[J].蘇州大學學報,2004(4):82-85.
[3] 衡孝軍.對外宣傳翻譯理論與實踐――北京市外宣用語現狀調查與規范[M].世界知識出版社,2011.
[4] 黃友義.堅持“外宣三貼近”原則,處理好外宣翻譯中的難點問題[J].中國翻譯,2004(6):27-28.
[5] 李欣.外宣翻譯中的“譯前處理”――天津電視臺國際部《中國?天津》的個案分析[J].上海科技翻譯,2001(1):18-22.
[6] 劉雅峰.譯者的適應與選擇――外宣翻譯過程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0.
[7] 劉重德.文學翻譯十講[M].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5.
[8] 孫致禮.中國的文學翻譯:從歸化趨向異化[J].中國翻譯,2002(1):40-44.
[9] 徐建國.外宣翻譯的名與實――20 世紀90 年代以后研究述評[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2009(2):93-96.
[10] 張今.文學翻譯原理[M].河南大學出版社,1987.
[11] 曾利沙.從對外宣傳翻譯原則范疇化看語用翻譯系統理論建構[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7(7):44-46.
[12] 周福娟.中國文學翻譯之管窺[J].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2005(5):19-24.
篇10
網絡文學翻譯有更大的自來決定要翻譯什么和如何翻譯。他們可以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的選擇他們感興趣的任何源文本。他們的選擇完全是自己喜歡和興趣。翻譯不是一個從一種語言到另一個的精確復制的過程,但譯者的翻譯是一個提出自己對含義的理解的過程,例如閱讀、闡釋、釋義以及解釋等。翻譯的過程涉及到許多階段,包括翻譯材料的選擇、階段理解和表達階段。在每個階段,譯者的主體性在網絡時代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2網絡譯者對網絡生態環境的適應
2.1適應社會需求
網絡譯者所要適應的生態環境包括外部需求以及適應他或她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為了被生態環境目標接受和認可,譯者往往會選擇可能會適應外部環境需要的源文本。網絡文學翻譯應該根據他或她的實際需求來正確和合理的選擇源文本,以此來滿足讀者需要的和網絡生態環境中的其他方面。例如在清朝末期,人們想要引更多的西方經濟,政治,文化以及軍事方面的書籍來發展中國的技術。在這種情況下,梁啟超一生致力于翻譯西方政治、教育、農業、技術等書籍,其動機之一是適應當時中國的翻譯需要。
2.2適應個人需求
每個網絡譯者都有自己對文學作品的不同風格的審美能力。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譯者總是會按照自己的風格和品味選擇翻譯文學文本。隨著時間的流逝,同樣風格的文學作品翻譯經驗將提高譯者的翻譯能力。漸漸地,網絡文學譯者也將會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在頭腦中開發一套翻譯原則[3]。除此之外,網絡譯者有自身的翻譯風格和品味。所選擇的網絡翻譯文學文本直接反映了譯者的風格和口味,例如喜歡兒童文學的譯者總是把時間用在翻譯這方面的文學作品上。因此,網絡文學翻譯應按照譯者自己的風格和口味選擇正確的源文本來適應內部生態環境。
2.3網絡譯者的適應性選擇
2.3.1語言維度下的網絡譯者的適應性選擇從整體上看,翻譯是從一種語言到另一種語言的語言因素的表現。因此,譯者需要至少精通兩種語言。而網絡文學翻譯譯者則需要精通中文和英文。中國屬于漢藏語系語言家庭,而英語屬于印歐語系語言家庭,兩種語言中必然存在很大的語言差異。因此,網絡文學翻譯必須要在保持與原來所表達的思想一致的基礎上處理好不同語言之間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