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外語翻譯學習方案探討

時間:2022-05-18 03:01:00

導語:高校外語翻譯學習方案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外語翻譯學習方案探討

[摘要]翻譯學習策略是影響翻譯學習效果的一項重要因素,它解釋學生如何學習翻譯,促進翻譯知識的自動化。為了更好得發(fā)揮翻譯學習策略的效能,筆者根據大學外語翻譯教學的實際情況總結歸納了幾種既適合學生學習特點又有利于提高翻譯水平的翻譯學習策略。

[關鍵詞]大學外語;翻譯;學習策略

眾所周知,外語學習者在自身條件、學習環(huán)境、所付出的努力等大體相同的情況下,其學習效果卻有天壤之別。學習策略是影響學習效果的一項重要因素,可以說,對學習策略的研究不僅有助于解釋學生的個體差異,而且對外語的教與學及其理論建構均有巨大的影響。

翻譯學習策略是指學生對翻譯學習所采取的總體思路和具體方法,既包括直接作用于翻譯學習的特殊思路,也包括間接支持翻譯學習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毫無疑問,在翻譯學習過程中,無論是優(yōu)秀的學生還是其他的學生都有意識或下意識地選擇和使用了若干學習策略。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優(yōu)秀的學生往往選擇使用了一些與其他學生不同的學習策略,是什么因素制約著學生對翻譯學習策略的選擇和使用呢?影響學生翻譯學習策略的選擇和使用的因素有以下六個方面:①學習者的目標語水平;②學習者的文化背景;③學習者的個人特征;④目標語學習環(huán)境;⑤學習策略觀念;⑥目標語學習時間。這些因素互相依存、互相關聯(lián),共同構成影響策略運用的因素,從而影響學習者的學習成績。因此,教師應從這些因素著手,增強學生在這些方面的認知意識。每個學生都具有不同的優(yōu)勢和弱點,他們只有揚長避短,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才能彌補自身的某些不足,獲得翻譯學習的成功。

為了了解學生對翻譯學習策略的使用情況,2006年10月筆者在本校2004級和2005級學生中進行了問卷調查,發(fā)放150份問卷,回收136份問卷,有效問卷是127份。通過調查得出以下結論:①學生在翻譯中對翻譯學習策略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所采用的翻譯學習策略比較少;②在學生所用的策略中絕大多數是以語言學為基礎的,他們較少了解并使用以認知心理學為基礎的翻譯學習策略。為了更好得發(fā)揮翻譯學習策略的效能,筆者結合大學外語翻譯教學的實際情況總結歸納了幾種既適合學生學習特點,又有利于提高翻譯水平的翻譯學習策略。

1圖式策略

人一生下來就在同外部世界的交往過程中開始認識周圍的人、物體、各種事件和各種情景,在大腦中形成不同的模式。這樣的認知模式是圍繞不同的事物和情景形成的有序的知識系統(tǒng)。人們把這種知識系統(tǒng)稱為圖式,它是人的頭腦中關于外部世界的知識的組織形式,是人們賴以認識和理解周圍事物的基礎[1]。圖式實際上是一些知識的片斷,它以相對獨立的形式保存在人的大腦記憶中,對言語的理解其實就是激活大腦中相應的知識片斷的過程。如果面對的新信息在我們大腦中沒有現存的相類似的圖式,就會對理解產生負面影響。因此,我們需要將“圖式”引入翻譯學習策略研究,使譯者能成功激活腦海中與文本相關的圖式以求得對原文的正確理解。

翻譯時,文本內容可以激活譯者頭腦中相關的圖式,這有助于譯者預測文本下一步可能出現的情景。翻譯時如缺乏背景知識或不能恰當地運用背景知識,既不能成功地激活圖式,理解就會受到嚴重的影響,所以譯者在對原文的理解過程中應成功激活腦海中與文本相關的圖式,以求得對原文的正確理解。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需要激活圖式才能正確理解的語言材料,然后根據這些材料進行翻譯。應用圖式策略時,有兩個值得注意的問題:一是翻譯中常常出現圖式應用錯誤的情況,尤其是文字表達比較含蓄的時候;二是學生所擁有的認知圖式并不一定都是對事物的正確反映,或者都已經完善。因此,教學中,教師既要幫助學生記憶語言形式及其功能,又要幫助他們調動相關圖式,正確運用技巧彌補在字面上沒有表達的意義,還要幫助他們修正或充實對事物的認知圖式。

2推理策略

推理是從已知的或假設的事實中引出結論,它可以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思維活動出現,經常參與許多其他的認知活動[2]。推理是文本結構的內在特征,不是譯者憑借想象所作出的隨意行為,翻譯時有些文本需借助推理才能達到正確理解。翻譯時人們在看到文本的內容后,往往會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做出一系列推理,這些推理為譯者提供了額外的信息,把文本中的所有內容都聯(lián)系起來,使人能充分理解每一個句子。

翻譯時采用推理策略可以增加信息,把握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促進言語的理解。教師要有意識地給學生介紹一些常用的推理技巧,如從文本的整體結構進行推理,從作者的暗示及上下文線索進行推理;根據邏輯指示詞進行推理;利用文本中的解釋和定義對某些詞句進行推理,上述這些推理理解技巧一定要和正確地識別語言結構內容緊密結合起來,否則這種推理就成了脫離文本的主觀猜測。

3猜詞策略

學生的概念能力在翻譯中起重要作用。所謂概念能力是指在理解原文過程中如何對語言文字的零星信息升華為概念的能力,是原文材料的感知輸入轉化為最佳理解的全部過程。一個學生在詞匯貧乏時,詞句、段落形不成概念和對關鍵詞在原文中的含義不甚理解的情況下,得不到文字信息的反饋,就會陷入對內容的胡亂猜測,所以要指導學生使用猜詞策略。

翻譯中的猜詞策略主要有以下幾種:①根據詞的構成猜測生詞詞義,這是比較常用的一種方法,它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構詞法知識,特別是詞根、前綴、后綴的意義;②根據意義上的聯(lián)系猜測詞義,句子的詞語或上下文之間在意義上常常有一定的聯(lián)系,根據這種聯(lián)系可以猜測詞義;③通過換用詞語推測生詞詞義,在文本中常會出現使用不同的詞語表達同一種意思,難易詞語交換使用的現象,據此可猜測生詞詞義;④利用信號詞,在上下文中起著紐帶作用的詞語叫信號詞,注意這些詞語對猜測生詞詞義有時能起很大作用;⑤結合實例猜測生詞詞義,有時,在下文中給出的例子對上文中提到的事物加以解釋,可以結合例子中常用詞猜測所要證明的事物中的生詞詞義,反之,也可以猜測例子中的生詞含義。

4語境策略

語境就是指語言文字一經使用后所處的言語環(huán)境,它既指言語的宏觀環(huán)境,也指言語的微觀環(huán)境[3]。微觀語境是詞的涵義搭配和語義組合,它使意義定位在特定的義項上;宏觀語境是話題、場合、對象等,它使意義固定化、確切化。在翻譯中,既要考慮微觀語境,又要考慮宏觀語境,兩者相互結合才能確定話語意思。語境的實質是認知的,是人的記憶中的百科知識與反映在短期記憶中的具體的交際情景和說話人的言語刺激合作用的產物[4]。翻譯中譯者除了利用自己的語言知識獲取句子本身的意義之外,還必須根據原文語境中提供的各種信息進行思辨、推理,找出原作者隱于明說之后的意圖,以形成自己對原作意義的認知心理圖示,進而確定相應的譯文形式,準確表達原義。

語境在翻譯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翻譯中的理解和表達都是在具體的語境中進行的,語義的確定、選詞造句、篇章結構以及語體形式均離不開語境。因此,語境構成了正確翻譯的基礎。教師在指導學生翻譯實踐時,不但理解原文必須緊扣語境,反復琢磨,譯語表達也必須密切聯(lián)系語境,準確達意傳神。

上面列舉的幾種翻譯學習策略有的適用于整個翻譯過程,有的適用于翻譯過程的某一階段,這幾種翻譯學習策略是互相聯(lián)系的,可以彼此促進和補充,學生在實際翻譯的過程中,可以交替應用幾種策略,在教學中,老師也要指導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靈活使用。

[參考文獻]

[1]劉明東.圖式在翻譯過程中的應用[J].外語教學,2002,(6):55-58.

[2]王甦,汪安圣.認知心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308.

[3]宋振羽.語用學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25.

[4]熊學亮.認知語用學概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