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文化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7 13:02:1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道德文化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傳統道德文化研究論文
1.“尊道貴德,律己修身”的修養態度
中國傳統文化中特別注重道德教育和自我修養。首先將“德行”列于首位。道德唯上,滲透于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做人講道德有“不識一個字亦須堂堂正正做個人”的說法;做文章講道德強調“文以載道”;做官要“為政以德”,教育以“德教為先”等等。其次十分重視個體的修養實踐,強調要將道德認識見之于生活行動,提倡“身體力行”“躬行實踐”。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孔子提倡“修己”“克己”。而孟子的“反身而誠”、“求其放心”、“發人善端”都是強調應該發揮人的道德理性。提高自身的道德水準。倡導克己自省、立志樂道、改過遷善、知行相資等修身原則和方法,突出個人的主體地位,肯定主觀能動性,在生活中,要隨時監督自己,嚴于律己。注重內省。這對學生的思想、意識、行為模式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有利于學生追求至善至美的人生境界。塑造學生健全高尚的人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誠實守信、以義為上”的道德品質和價值取向
中國古代先哲十分注重誠實守信,將其視為立身之本。《孟子》說:“誠者天之道,思誠者人之道。就是強調人應該效法天道真實無妄的品德。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誠信無欺是人際交往的原則。中華傳統文化承認人有義和利的雙重需要,從不否定利的存在和價值,但是更加注重輕利重義的品質。誠實守信的道德品質,為大學生指出了一條道德教育、道德修養的途徑,主張見利思義,反對見利忘義,認為“君子思義而不慮利,小人貪利而不顧義”,“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既不能違背誠信的原則,更不能違仁丟義。為利出賣靈魂、喪失人格、更是為人不恥。孟子提出:“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以義為上的價值取向,對當今社會過分世俗化和物欲化的傾向可以起到很好的抵制和克服作用,有利于引導學生正確處理誠信和義利的關系,形成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健康積極的價值觀。
3.“仁愛孝悌、謙和好禮”的人倫原理
中國傳統道德中,在處理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方面。特別重視和強調對人寬容厚道,關愛他人,尊老愛幼的倫理規范。孔子以“仁”作為自己倫理道德的核心內容,對仁有多方面的解釋,樊遲問仁,孔子回答說“愛人”,同時要尊重人,孔子說:“己立立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國古代十分重視“明人倫”,強調孝敬父母。尊老愛幼。在人倫要求中提出“為人君必惠,為人臣必忠,為人父必慈,為人子必孝為人兄必友,為人弟必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
民營企業道德文化構建
一、企業文化與企業道德文化
探究企業文化的深層內涵離不開人們對文化的深刻認識。人類社會的歷史就是一部文明的發展史。“文化”一詞,我國古代早已有之。《周禮》一書有“觀乎其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記載,此文后被簡化為“文化即人文化成”之說。在古代西方,“文化”源于拉丁文Culture一詞,主要指經過人類培育、培養、學習、耕作而發展起來的事物或方式。英國文化人類學家愛得華·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書中第一次對文化作了一個科學的界定,他認為:“文化是一個復雜的綜合體,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人類在社會里所獲得的一切能力和習慣。”這可以說是一個最早的較為科學的文化定義,至今仍被廣泛引用。從中我們不難看出,道德屬于文化的范疇,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那么,何為企業文化呢?
一般而言,企業文化是指在企業里形成的某種特定的文化觀念和歷史傳統,它以共同的價值標準、道德標準和文化信念為核心,以最大限度地調動企業職工的積極性和潛在能力,將企業的各種力量聚集于共同的指導思想和經營哲學管理之下,齊心協力地實現企業的發展目標。從內在結構來分析,企業文化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一是物質層,也就是企業物質文化;二是制度層,也就是企業制度文化;三是精神層,也就是企業精神文化,它包括企業的價值標準,道德標準和文化信念等三個方面的內容。
在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市場經濟既是一種法制經濟,也是一種道德經濟。重慶力帆集團的老總尹明善曾感慨到,人有德性,企業也有德性。國外的百年老店,賣的就是一種道德,靠雷打不動的質量和信譽而立足天下。當今的知識經濟說白了就是文化經濟、道德經濟。做企業做不出這種效果來,企業難免短壽,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在企業文化中,企業道德文化居于核心和統帥地位。據筆者的理解,企業道德文化就是指企業在現行的法律規范下,形成的某種特定的行為規范和道德標準,它約束了企業行為、內化了企業責任與義務。就企業文化與企業道德文化的關系而言,它們之間存在著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企業文化包含了企業道德文化,企業道德文化又決定和影響著企業文化。
二、民營企業的道德問題
詮釋領導干部的道德文化建設
論文關鍵詞:干部道德文化建設
論文摘要:本文在論述中華民族優秀道德文化傳統中的職業道德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程時,著重指出必須緊緊抓住干部道德文化建設這個起導向性作用的關鍵問題,在立足于提高全社會的職業道德水準的基礎上,把加強干部道德修養,建設干部道德規范,提高干部道德文化水平躍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和境地。
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就像人類社會前進的兩個車輪,推動著社會的協調發展。在我國經濟建設取得巨大發展的今天,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中的職業道德建設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程,已經越來越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要使這一基礎性工程真正成為社會主義市場機制的不斷完善提供切實可靠的倫理底蘊,并努力使之在更為廣闊的領域中充分發揮積極的起導向性的作用,就必須抓住問題的關鍵,在立足于提高全社會的職業道德水準的基礎上,充分認識加強干部道德修養,提高干部道德建設水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切實狠下功夫,把這項至關重要的基礎性工程抓緊抓好,切實抓出成效來。
一、加強牛部道德修養,是弘揚中華民族優秀道德文化傳統,更是抓好當前干部隊伍建設的迫切需要
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領導干部的思想道德文化建設是個重要的內容。中共中央總書記同志在一次講話中,語重心長地號召領導干部要自覺地“以高尚的道德情操,為廣大黨員干部樹立好的榜樣。”要“講正氣”,要“堂堂正正做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應該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十分明確地要求領導干部把政治上的堅定性與思想道德上的純潔性統一起來。
道德作為一種特殊的意識形態,是一種社會現象。它的存在并不是孤立的,是同具體歷史時期其它的社會關系諸如經濟關系、政治關系等相互交融在一起的。換言之,它是隨著人類歷史發展而不斷發展的。每一時代的人們來到世界上,他們所遇到的是前人所創造和遺留下來的道德關系。這些關系,是一種既成的東西。正像每一代人來到世界上無法選擇既成的生產關系一樣,人們也無法選擇和回避前人們留下的道德關系。他們至多是以這些關系作為基礎,進而作出自身的努力,保留、補充或改變、發展原有的道德關系。由此而言,對于具體的道德活動的主體來說,道德關系就是一種已有的,現有的東西。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道德關系是客觀的。凡是道德活動,無一不是在道德意識的指導下進行的。道德既是人們行為的規范,又是識別和評價人們行為的尺度。道德從本質上來說不是受迫于外在力量的強制而是由人的內在道德需要所啟動的自主、自為、自覺、自愿的行為。道德的基礎是人類精神的自律。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正是自律精神的表現。
領導干部的道德文化建設綜述
摘要:本文在論述中華民族優秀道德文化傳統中的職業道德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程時,著重指出必須緊緊抓住干部道德文化建設這個起導向性作用的關鍵問題,在立足于提高全社會的職業道德水準的基礎上,把加強干部道德修養,建設干部道德規范,提高干部道德文化水平躍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和境地。
關鍵詞:干部道德文化建設
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就像人類社會前進的兩個車輪,推動著社會的協調發展。在我國經濟建設取得巨大發展的今天,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中的職業道德建設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程,已經越來越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要使這一基礎性工程真正成為社會主義市場機制的不斷完善提供切實可靠的倫理底蘊,并努力使之在更為廣闊的領域中充分發揮積極的起導向性的作用,就必須抓住問題的關鍵,在立足于提高全社會的職業道德水準的基礎上,充分認識加強干部道德修養,提高干部道德建設水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切實狠下功夫,把這項至關重要的基礎性工程抓緊抓好,切實抓出成效來。
一、加強牛部道德修養,是弘揚中華民族優秀道德文化傳統,更是抓好當前干部隊伍建設的迫切需要
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領導干部的思想道德文化建設是個重要的內容。中共中央總書記同志在一次講話中,語重心長地號召領導干部要自覺地“以高尚的道德情操,為廣大黨員干部樹立好的榜樣。”要“講正氣”,要“堂堂正正做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應該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十分明確地要求領導干部把政治上的堅定性與思想道德上的純潔性統一起來。
道德作為一種特殊的意識形態,是一種社會現象。它的存在并不是孤立的,是同具體歷史時期其它的社會關系諸如經濟關系、政治關系等相互交融在一起的。換言之,它是隨著人類歷史發展而不斷發展的。每一時代的人們來到世界上,他們所遇到的是前人所創造和遺留下來的道德關系。這些關系,是一種既成的東西。正像每一代人來到世界上無法選擇既成的生產關系一樣,人們也無法選擇和回避前人們留下的道德關系。他們至多是以這些關系作為基礎,進而作出自身的努力,保留、補充或改變、發展原有的道德關系。由此而言,對于具體的道德活動的主體來說,道德關系就是一種已有的,現有的東西。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道德關系是客觀的。凡是道德活動,無一不是在道德意識的指導下進行的。道德既是人們行為的規范,又是識別和評價人們行為的尺度。道德從本質上來說不是受迫于外在力量的強制而是由人的內在道德需要所啟動的自主、自為、自覺、自愿的行為。道德的基礎是人類精神的自律。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正是自律精神的表現。
金融危機道德文化轉型影響論文
布勞代爾(FernandBraudel)將金融活動歸結為資本主義經濟活動的最高形態(具有超越分工的傾向),列寧則將之歸結為資本主義最后階段(金融寡頭壟斷)的核心部分。在深受馬克思制度分析影響的制度經濟學家眼里,金融是信用關系從“前資本主義”簡單生產擴展到資本主義再生產過程的關鍵環節。總之,金融是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密切關聯著的。從這個意義上說,金融危機總是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玒的挑戰。當人們的物質利益在金融危機中受到損害時,人們便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有效性發生疑問。不僅如此,人們還進一步對カ場經濟制度的基本原理發生疑問。在所有這些疑問之上,人們最終會懷疑∶來自西方社會的“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是否真的適用於非西方文化傳統諸社會的經濟?我在這篇短文里提出來討論的,就是由金融危機所揭示的、在經濟活動與道德基礎之間的關系,以及在“非西方社會”(non-westernsocieties)諸經濟的現代化過程(從傳統農業到現代工業的“轉型期”)中,傳統與現代化的沖突問題(關於這些問題的更深入的討論,參閱文末參考文獻)。
金融固然歸根結柢是一種信用關系,但是“金融”這種信用關系所要求於一個社會的道德基礎的條件卻比一般信用關系強得多。托賓(JamesTobin,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在為《新珀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詞典》撰寫的“金融”詞條里說∶一張借據,僅當它進入流通領域時,即被債權人拿來當做“信用”轉讓給第三方時,才具有“金融”的意義。在韋伯(MaxWeber)的論述傳統中,金融,尤其是現代信息技術基礎上的股票カ場這樣的金融活動,可以被理解為一種“大眾參與”的過程。在這里,我把“大眾”定義為超越了“私人聯系”所能維系的竤體的規模。與托賓的定義一致,當我們考察一張借據能夠成為一項“金融工具”的前提時,馬上會注意到金融與“信用一般”之間的本質差異∶在傳統社會里相當常見的借據,只要求借貸方對出據方的信任關系。這種關系可以而且經常僅僅依癠於私人聯系(血緣、地緣、業緣);在大眾參與的金融過程中,出具這張借據的個人的信譽,對多次轉讓以后的債權人而言幾乎沒有甚么意義。沒有誰會因為不認識一家企業的老板而拒絕購買普遍被看好的該企業的股票(盡管許多人會因為認識那家企業的老板而購買該企業的股票)。金融過程所依賴的,不再是幾乎每一個能夠生存下來的社會的道德傳統中都具備的人與人之間的“私人信任關系”(即建立在上述私人聯系基礎上的信任關系),而是必須依賴於“非個人”(super-individual)的、“超越私人聯系”的,被哈耶克(F.A.Hayek)稱作“抽象規則”(abstractrules)的那種制度。這種制度在韋伯那里被稱作資本主義的“支撐體系”(suppportivesystem),包括獨立的審計和會計系統、獨立的司法與法庭抗辯系統,以及使“自由契約制度”(freecontracting)
得以有效的其他種種制度。事實上,當我們(跟著韋伯)如此重視資本主義制度的“可計算性”的時候,我們必須看到,如果不是因為這些“支撐體系”的超越私人聯系的性質,如果不是因為這種“非人性”的制度里的“鐵面官僚”的冷淡,無情地排除或極大地減弱了那些時刻包圍著我們的、無孔不入的“私人聯系”的影響,那么資本主義的“可計算性”就難以存在。
讓我從股票交易中提出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上面的論點。在美國流行的網上股票交易商當中,明確地規定了所謂“跳一價位”(stickup)制度。就是說,當股票交易的委癠方向方發出交易指令時,如果指令是“賣空”,那么方只能在カ場價格從下降過程中停穩的某個價位再跳上一個價位時執行委癠方的指令。跳一價位的規定是為了防止股票カ場在高度不穩定期間被短期炒家炒到崩盤的地步,因為從理論上說,賣空股票的數量可以無限大地超出股票發行的總量。當股票從一個過高的價位下滑時,往往引發“雪崩效應”,手中執有股票的人會爭先恐后賣出股票,而原本沒有股票的人,出於投機,會大量賣空股票。跳一價位的規定使得賣空行為相對於原本持有股票而現在賣出股票的行為而言,處於劣勢。例如當IBM股價一天之內從105美元下滑到100美元時,如果中間沒有停頓,那么在跳一價位規則下,賣空方基本上無利可圖,甚至可能虧損(如果股價跌到100美元以下才停住并且反彈到100美元,那么按照“隨行就カ”marketorder指令執行的賣空就會造成虧損)。
跳一價位規則也許或者肯定對社會整體而言利大於弊,但是它所要求於社會的道德基礎是甚么呢?我還是想用具體的例子來說明這個要求。在跳一價位的規定下,委癠方事實上只有兩個選擇∶(1)向方發出“隨行就カ”指令。在該指令下,委癠契約關系規定,方必須“盡最大努力”(besteffort)為委癠方賣一個好價錢;(2)向方發出“限定價格”(limitorder)指令(當然包括“止蝕限定價格”)。在該指令下,方要么不賣,要么只在委癠方限定的價格以上將股票賣出。對華爾街的許多股票及其期權(options)而言,價格在一天之內的變動可以大大超出1%的幅度,例如計算機業三巨頭之一的Dell,其股票常常在一天之內變動10%左右。最近的例子是1998年1月11日,在一分鐘走勢圖上顯示,Dell從85美元幾乎不停地跌至79美元,然后再上升到87美元。與此同時,Dell的期權價格,以一月份到期的85美元出售權為例,則毫無停留地從2.5美元上升到6美元再下跌到2美元,一天內的變動幅度幾乎達到300%.熟悉香港股票操作制度的讀者會注意到,這正是股票交易人謀私利做“老鼠倉”的大好時機。仍以Dell為例。如委癠人發出的指令是“隨行就カ”購買一月份85美元出售期權,那么人完全有理由按照當日最高價格6美元為委癠人“買進”期權,而實際上自己以例如當日行價3美元買進再轉讓給委癠方,獲利100%.如果委癠人發出的是賣空指令,那么在跳一價位規則下,人仍可以在當日的較高和較低兩個價位上自己賣空,然后把那些在較低價位上賣空的股票“轉讓”給委癠人(即在低價位上買回并在同一價位上借出該股票給委癠人)。盡管有詳細的規則禁止人這樣做,但由於監督成本太高,委癠人事實上很難知道自己的指令是在哪一個價位上執行的,除非委癠人能夠看到交易當天“場內專家”(specialist,或market-makers)的交易記錄。我在香港曾經聽一位交易所的朋友說,香港交易機構里幾乎人人都有“老鼠倉”。這或許是夸大的,但離現實應當不會太遠。另一方面,以我個人多年的經驗,美國的網上交易員,至少那些著名的互聯網交易公司,不太可能做“老鼠倉”。所以我相當放心地發出“隨行就カ”指令,并經常於事后得知成交價格比我期望的更加理想。這個例子說明,跳一價位規則或任何金融制度,其事實上的有效性常常主要依賴於規則執行者的道德自律,在監督成本高昂的場合尤其如此。這也是諾斯(DouglasNorth,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所說的“第一方監督”(thefirst-partyenforcement)。
我曾在其他文章里詳細介紹過,在成熟的資本カ場里,各大交易公司不僅為競爭客戶而珍惜自身名譽,而且還要競相為客戶提供可靠和權威的信息諮詢。后者比前者更加難能可貴,也更難以靠第二方(即參與契約的其他當事人)或第三方(即與契約利益無涉的仲裁者)來監督。由於技術上的原因,依靠道德自律以外的其他方式來監督人行為的成本高昂,許多原本對合作雙方都有利可圖的項目,在缺乏道德共識的社會環境里就無法實行。試想,假如我發現每一次我的“隨行就カ”賣空的指令得到的結果都比我預期的價格低得多,我就不會繼續使用這一指令方式,於是在未來的交易中,當カ場變化劇烈時(限定價格的指令往往無法執行),在我和我的交易人之間就做不成任何交易。
道德文化與構建和諧社會研究論文
構建和諧社會是一項宏偉的系統工程,需要經濟、政治、法律、文化等各方面的不懈努力。本文強調道德文化的建設,認為它是其中一股根本、強大、不可替代的力量,應該在政府、民間、學校等各個層面形成生機盎然的文化氛圍,以提升中華民族文化素質,促進和諧社會的構建。
一、和諧社會與道德文化
“和諧社會”是指公正、秩序、融洽、寬容、文明、美好的社會狀態,包括人自身、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等之間的和諧。“文化”則是人類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精神財富的總和,也可特指精神財富。本文強調精神財富中的道德。和諧社會與道德文化通過“人”而聯系起來。構建和諧社會的主體是人,而人首先自身要品行和諧,即要“修身”,爾后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就是讓人頓悟“道”。儒者認為,道是日用事物當行之理,也就是行為的規范,通常釋為道德。孔子說:“道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堵,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①這就是說,道如同人的性命一刻也不可離開。君子一旦找到自己信仰的真理,就會將它如同生命一樣珍視,每時每刻把它作為生活的指南。具體“道”的內容,西方有個叫西塞羅的人啟發我們:從歷史上看,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尤其是社會中的人,其中有一些是基本品質:誠實、正義、公平、慈善、寬容、友愛、樂觀等,對這些人們會由衷地尊重與信從。如果我們承認一切科學與知識都蘊含并不斷探索著一種共有的東西,那么這種共有的東西應當是包含上述道德本性的基本品質。可見西塞羅是把基本品質歸到“共有的”“道”,并強調了這些品質的重要。的確如此:
第一,“道”是值得珍惜的寶貴財富。20世紀初美國有個叫羅迪的小銀行家,由于被盜破產。雖從法律上講破產不必還債,但羅迪要認帳,認為信義上的債務一定要還。從此,他白天殺豬,晚上為人補鞋,夜以繼日地掙錢,逐步還債。31年后他終于還清了全部的欠款和利息。于是他對孩子們說:“我幸福,因為我無愧于我的承諾。”羅迪為什么如此一生守信?因為他視“信用”為生命。無疑當一個人的修養達到了一定程度都會悟出道的寶貴。
第二,“道”是人應具備的,可以說不具備道的人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人們稱不孝敬老人的人為“畜生”;說德、意、日法西斯“殘無人道”;說貪污受賄者是“人的敗類”等等都說明了“道”的必需性。
第三,人們由衷地尊重與信從“道”。一位女法醫在公共汽車上瞥見小偷在掏別人的包,她不喝令小偷,也不沉默,而是抓住小偷的手說:“同志,我是法醫。你的手有病,而且病得不輕。”同時把工作證顯示給他。到了汽車站,她即以“看病”為由拉其下車。爾后教育其用雙手辛勤勞作,做一個自尊的人。可見,女法醫對小偷并不疾惡如仇,反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用友愛和善良確能打動每個人,并使人自發地把這種友愛和善良加以擴散和傳遞。
小學生思想道德文化建設探討
摘要:班級作為小學生每天學習和成長的主要場所,對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如何打造優秀、健康、和諧、有趣的班級文化,讓小學生在健康快樂成長的同時,思想道德水平也有顯著的提高,是值得教師研究和思考的問題。本文旨在對班級文化建設主題進行研究,提出方法、改進策略,以更好地促進班級文化,提升小學生的道德修養。
關鍵詞:小學生;道德發展;班級文化建設;策略
班級文化對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意義重大。和諧的山水使人流連忘返,和諧的音樂使人心曠神怡,和諧的班集體,使學生在心情愉悅中學習和成長。班集體的建設離不開班級文化。班級文化是班級的靈魂。對一個無時無刻不受外界影響的小學生來說,能夠有幸在一個和諧友愛,團結互助的班級中成長,是一種莫大的榮譽和驕傲。經過小學六年的學習,在和優秀的班主任和優秀的同學一起相處的日子里,每一次難以忘懷的經歷,對小學生性情的陶冶和人格的建立,都有難以估量的影響。可見班級文化對學生成長非常重要。
一、班級文化在促進小學生道德發展上的巨大作用
(一)促進思想道德認知。小學生的好奇心強烈,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借助于課本和說教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知識的灌輸起不到根本的作用,很容易使學生反感。而班級文化的隱性德育功能,就可以在潛移默化中讓小學生慢慢樹立起良好的人生觀、世界觀、發展觀、價值觀。比如,很多學生對環境沒有保護意識,單純地講解環境保護如何重要,效果并不理想,該亂扔的垃圾還是亂扔,該浪費的水還是浪費。班級老師如果能夠建立評比制度,把撿垃圾袋的多少作為考評學生道德水平高低的標準,并作為一項長期的制度,很快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就會得到明顯的加強。(二)加強思想道德情感。班級作為一個集體,能夠通過一些有意義的集體活動,提升學生對班集體的認知,使每個學生都能因為是集體的一員而感到自豪。這種集體榮譽感,就是班級文化在道德情感上的反映。在一些班級與班級的知識及體育競賽中,學生們能夠因為一個目標而團結一致,協調個人和集體的關系,促進凝聚力,使個人思想道德得到升華。(三)影響思想道德行為。小學生處于思想道德發展期,加之活潑好動,思維活躍,難免做出一些出格的事來。此時,班級文化就能對學生的具體行為起到診斷和醫治的作用。如果學生的思想道德存在一些缺陷,那么在一個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中,因為感到自己的所作所為與班級環境格格不入而懊悔,從而在師生的幫助下自覺改正。比如,在一個大家都以勞動為榮的班集體中,黑板、地面以及窗戶,這些地方的衛生都時刻有人主動去清理。在家里嬌生慣養對勞動不屑一顧或是拈輕怕重的學生,就會慢慢在這樣的環境中受到熏陶,建立對勞動的正確認識,而慢慢改正懶惰,成為一個熱愛勞動的學生。
二、班級文化在促進小學生思想道德發展上的策略
傳統道德文化對中學生感恩意識的提升
【摘要】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以及外來文化的普及,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在教學教育方面出現了許多教學難題,不少中學生都將感恩意識拋之腦后,偏離了道德發展的正軌。基于此,文章針對中學生感恩意識的培養展開了論述,為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作貢獻。
【關鍵詞】中學生;感恩教育;基本道德
在中華傳統美德中,“知恩圖報”占有不可忽視的地位。在儒學思想中,“忠孝節義”以及所延伸的“感恩意識”被認定人性的根本,以及秩序發展的來源和社會基礎。儒家思想將這幾方面逐步滲入政治、社會以及家庭等各個方面,變成了傳統文化的基本要求。
1中學生感恩意識薄弱的原因
1.1父母不重視孩子的感恩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剛開始懂事時,會模仿和學習家長的行為,因此,家長應重視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做孩子的榜樣。當前很多父母不重視孩子的感恩教育,自己本身也不知感恩,導致中學生的感恩意識薄弱,影響自身的發展。1.2學校不重視感恩教育。從小學開始,學生就被家長和教師灌輸“你只需要好好學習就可以了”的思想觀念,學校德育課程被大幅度縮減,甚至完全不開設相關課程,僅把學生成績當成考量學生的標準,德育工作只停留在口頭或者表面,使學生與德育教育漸行漸遠,失去了接受感恩教育的機會,不會為他人著想,在受人恩惠之后也沒有感恩意識。
2培養中學生感恩意識的對策
德育課程概念研究論文
隨著“課程”概念理解的多元化,在德育實踐中德育課程的概念也隨之發生了深刻的轉變。德育課程是德育活動還是德育文本?是學校道德生活事件還是德育傳播媒體?是學校道德教育的過程還是凝固化了的道德生活經驗?為此,筆者認為有必要對德育過程的概念進行重構,以充實學校德育資源、拓展德育空間、激活德育過程,從而為改變僵化、低效、程式化的學校德育現狀,創新學校德育的樣式、方式、途徑,貢獻新的教育智慧。
與知識學習不同,道德學習是一種全時空的學習,充斥著學習者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道德與生活結伴而行,在生活中不能有道德的盲區。因此,完整的德育課程應該是涵蓋學習者全部時空的網絡式課程——學習者的生存空間延伸到哪里,道德學習活動指向哪里,德育課程就應該覆蓋到哪里。當今,隨著網絡的普及,虛擬空間成為德育課程的盲點,德育課程必須迎頭趕上。這里,德育大課程不僅是指德育課程的寬口徑,更指德育課程概念的縱深拓展。它要求人們對德育課程的理解突破“文本課程觀”的束縛,走向一種重視境域、生成和復雜性的“全景式課程觀”。在這種課程中,我們不僅能夠看到物質化的德育課程的文本、活動和圖像,還能看到支撐這種課程運行的社會道德文化、道德境域和德育理念、道德精神;不僅能夠看到德育課程的物質性、形式性結構,還能看到其文化性結構;不僅能夠看到課程的現實形態,還能看到它的發展態勢等等。德育的大課程觀向德育工作者宣示:德育課程是個大系統,在這個系統中德育課程的各構成要素——課程文本、社會道德文化、道德境域(主要指學校道德生活)之間存在著復雜的、循環式的相互作用關系,一節德育課就處在這一循環中。德育課程的設計和組織不是在課程文本內部的游弋,更應基于在課程文本與社會道德文化、道德境域互動關系上,對德育的全部領域和時空進行系統籌劃。所以,道德的學習不同于知識的學習,否則只會使德育淪為“知識德育”,從而落入“科學化”的德育誤區。道德的學習主要是對德育大課程的學習,對課程文本的領會僅僅是道德學習的開端。只有把課程文本融入學習者的生活之中,將課程文本和整個社會道德文化、學校道德生活關聯起來,道德的學習才可能展開。德育課程是貫穿所有德育過程的軸心,德育課程觀的變革是道德教育由灌輸論走向學習論的樞紐環節。
文本式課程是德育的小課程,只能影響學習者道德發展的一個層面、一個片斷,不可能帶來人的整個道德面貌的變化。實際上,人的道德發展是多維度交融并進的過程,是多種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建基于德育小課程基礎上的道德發展是畸形的道德發展。當前,要克服這一局限性,我們的著手點不應該是課程內容和形式的表面改革,而應該是以德育課程概念為起點的全局性實質變革。由“小課程”走向“大課程”,是對學科式德育課程、認知性德育課程的揚棄和超越,是開啟德育課程改革新篇章的引線。德育大課程的追求,是將所有影響人的道德生成和發展的文化、環境、信息和行動因素,都納入德育課程系統之中,從而把社會道德文化、學習者道德生活境域和學校道德教育活動整合起來,讓學習者真正獲得自由的道德發展空間,自主開展道德的學習和實踐,形成對非道德生活的免疫力。
一、社會道德文化系統
社會道德文化是支撐一個社會價值觀生態平衡的物質系統,主要由三個部分構成:社會主流價值觀、社會道德面貌、社會道德監控機制。
社會主流價值觀,是主導一個社會道德內核的精神氣質,包括社會倡導的是利己主義還是利他主義,社會道德的核心是集體主義還是個體主義,社會道德的基本取向是崇尚進取還是崇尚保守,其基本社會制度的價值取向是維護公平還是推崇競爭等等。
德育課程概念研究論文
隨著“課程”概念理解的多元化,在德育實踐中德育課程的概念也隨之發生了深刻的轉變。德育課程是德育活動還是德育文本?是學校道德生活事件還是德育傳播媒體?是學校道德教育的過程還是凝固化了的道德生活經驗?為此,筆者認為有必要對德育過程的概念進行重構,以充實學校德育資源、拓展德育空間、激活德育過程,從而為改變僵化、低效、程式化的學校德育現狀,創新學校德育的樣式、方式、途徑,貢獻新的教育智慧。
與知識學習不同,道德學習是一種全時空的學習,充斥著學習者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道德與生活結伴而行,在生活中不能有道德的盲區。因此,完整的德育課程應該是涵蓋學習者全部時空的網絡式課程——學習者的生存空間延伸到哪里,道德學習活動指向哪里,德育課程就應該覆蓋到哪里。當今,隨著網絡的普及,虛擬空間成為德育課程的盲點,德育課程必須迎頭趕上。這里,德育大課程不僅是指德育課程的寬口徑,更指德育課程概念的縱深拓展。它要求人們對德育課程的理解突破“文本課程觀”的束縛,走向一種重視境域、生成和復雜性的“全景式課程觀”。在這種課程中,我們不僅能夠看到物質化的德育課程的文本、活動和圖像,還能看到支撐這種課程運行的社會道德文化、道德境域和德育理念、道德精神;不僅能夠看到德育課程的物質性、形式性結構,還能看到其文化性結構;不僅能夠看到課程的現實形態,還能看到它的發展態勢等等。德育的大課程觀向德育工作者宣示:德育課程是個大系統,在這個系統中德育課程的各構成要素——課程文本、社會道德文化、道德境域(主要指學校道德生活)之間存在著復雜的、循環式的相互作用關系,一節德育課就處在這一循環中。德育課程的設計和組織不是在課程文本內部的游弋,更應基于在課程文本與社會道德文化、道德境域互動關系上,對德育的全部領域和時空進行系統籌劃。所以,道德的學習不同于知識的學習,否則只會使德育淪為“知識德育”,從而落入“科學化”的德育誤區。道德的學習主要是對德育大課程的學習,對課程文本的領會僅僅是道德學習的開端。只有把課程文本融入學習者的生活之中,將課程文本和整個社會道德文化、學校道德生活關聯起來,道德的學習才可能展開。德育課程是貫穿所有德育過程的軸心,德育課程觀的變革是道德教育由灌輸論走向學習論的樞紐環節。
文本式課程是德育的小課程,只能影響學習者道德發展的一個層面、一個片斷,不可能帶來人的整個道德面貌的變化。實際上,人的道德發展是多維度交融并進的過程,是多種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建基于德育小課程基礎上的道德發展是畸形的道德發展。當前,要克服這一局限性,我們的著手點不應該是課程內容和形式的表面改革,而應該是以德育課程概念為起點的全局性實質變革。由“小課程”走向“大課程”,是對學科式德育課程、認知性德育課程的揚棄和超越,是開啟德育課程改革新篇章的引線。德育大課程的追求,是將所有影響人的道德生成和發展的文化、環境、信息和行動因素,都納入德育課程系統之中,從而把社會道德文化、學習者道德生活境域和學校道德教育活動整合起來,讓學習者真正獲得自由的道德發展空間,自主開展道德的學習和實踐,形成對非道德生活的免疫力。
一、社會道德文化系統
社會道德文化是支撐一個社會價值觀生態平衡的物質系統,主要由三個部分構成:社會主流價值觀、社會道德面貌、社會道德監控機制。
社會主流價值觀,是主導一個社會道德內核的精神氣質,包括社會倡導的是利己主義還是利他主義,社會道德的核心是集體主義還是個體主義,社會道德的基本取向是崇尚進取還是崇尚保守,其基本社會制度的價值取向是維護公平還是推崇競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