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道德文化研究論文

時間:2022-01-20 10:25:00

導語:傳統道德文化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傳統道德文化研究論文

1.“尊道貴德,律己修身”的修養態度

中國傳統文化中特別注重道德教育和自我修養。首先將“德行”列于首位。道德唯上,滲透于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做人講道德有“不識一個字亦須堂堂正正做個人”的說法;做文章講道德強調“文以載道”;做官要“為政以德”,教育以“德教為先”等等。其次十分重視個體的修養實踐,強調要將道德認識見之于生活行動,提倡“身體力行”“躬行實踐”。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孔子提倡“修己”“克己”。而孟子的“反身而誠”、“求其放心”、“發人善端”都是強調應該發揮人的道德理性。提高自身的道德水準。倡導克己自省、立志樂道、改過遷善、知行相資等修身原則和方法,突出個人的主體地位,肯定主觀能動性,在生活中,要隨時監督自己,嚴于律己。注重內省。這對學生的思想、意識、行為模式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有利于學生追求至善至美的人生境界。塑造學生健全高尚的人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誠實守信、以義為上”的道德品質和價值取向

中國古代先哲十分注重誠實守信,將其視為立身之本。《孟子》說:“誠者天之道,思誠者人之道。就是強調人應該效法天道真實無妄的品德。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誠信無欺是人際交往的原則。中華傳統文化承認人有義和利的雙重需要,從不否定利的存在和價值,但是更加注重輕利重義的品質。誠實守信的道德品質,為大學生指出了一條道德教育、道德修養的途徑,主張見利思義,反對見利忘義,認為“君子思義而不慮利,小人貪利而不顧義”,“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既不能違背誠信的原則,更不能違仁丟義。為利出賣靈魂、喪失人格、更是為人不恥。孟子提出:“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以義為上的價值取向,對當今社會過分世俗化和物欲化的傾向可以起到很好的抵制和克服作用,有利于引導學生正確處理誠信和義利的關系,形成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健康積極的價值觀。

3.“仁愛孝悌、謙和好禮”的人倫原理

中國傳統道德中,在處理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方面。特別重視和強調對人寬容厚道,關愛他人,尊老愛幼的倫理規范。孔子以“仁”作為自己倫理道德的核心內容,對仁有多方面的解釋,樊遲問仁,孔子回答說“愛人”,同時要尊重人,孔子說:“己立立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國古代十分重視“明人倫”,強調孝敬父母。尊老愛幼。在人倫要求中提出“為人君必惠,為人臣必忠,為人父必慈,為人子必孝為人兄必友,為人弟必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把“禮”看成是治國安邦的根本所在。《左f將禮比作國家的軀干,并說:“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茍子認為禮是“法之大分,類之綱紀”。禮,一方面是封建社會上下尊卑,君臣父子等級的體現與規定;另一方面也是個人立身處世的必備條件。《禮記·冠義》把禮當作區分人與動物的根本標志,認為“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所以孔子對世人提出了嚴格的要求:“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禮作為一種道德規范,在處理與他人的關系時主要表現為“讓”。“讓,禮之主也”。對人謙讓,是禮的重要道德內涵。提倡“謙恭禮讓”、“嚴己寬人”的處世哲學,達到“榮辱不驚”“弘毅堅韌”的人生境界,為人們提供了處理人際關系的思路和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培育寬容忍耐、尊重他人、注重和諧的優秀品質,在學生中間營造一種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幫助的和諧氛圍。謙讓首先是自己要謙虛,不妄自尊大,不驕傲自滿,通利能辭讓,治學能下人,只有如此,才能不斷進步,有所作為。

4.“精忠報國、克己奉公”的愛國抱負和集體情懷

中國傳統道德中始終貫徹著一種“公忠”的道德原則,強調個人對國家命運的關心,即對國家、民族、社會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憂患意識,重視國家、民族和社會的利益,強調為整體而獻身的精神。在價值取向上,堅持以群體為本位。在公私關系上,強調“公”。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憂國憂民精神,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意識;岳飛的“精忠報國”的高風亮節,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堅貞品格;以及“飲雪吞氈,堅貞不屈”的蘇武,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義務感,所有這些都體現著中華兒女的愛國主義精神。中國傳統道德強調“克己奉公”,始終把國家社會的整體利益放在首位。主張個人應該為國家民族利益盡職盡責,應以天下、國家的富強發展為已任,胸懷天下公而忘私。歷代傳頌的“國而忘家,公而忘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等至理名言。有利于教育和引導學生具有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維護祖國尊嚴和人民利益的高度責任感,有利于教育和引導學生把個人的前途和祖國的命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奮發圖強、刻苦學習,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和民族的偉大復興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5.“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進取精神

《易經》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自強不息”的思想,被歷代思想家所崇尚,成為人們激勵斗志、克服困難的精神支柱。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說道:“昔西伯拘里,演《周易》;孔子厄陳、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不韋迂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圣發憤之所為作也。”這段名言。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奮力進取精神的具體體現和有力寫照。自強不息剛健有為,既含有堅定的意志力、果敢力、篤實的行動力,又含有積極主動的追求精神,道出了作為人應有的人生態度,勝不驕、敗不餒;正視人生中的挫折與逆境,依靠自身的智力、能力和毅力不斷地去超越自身,從而獲得自身的目標與價值。同時,中國傳統理論的“有為”精神。主張有所創造,有所作為,有所實現,在人生舞臺上能夠有所“立”。對學生進行“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精神教育,可以培養學生以民族振興為己任,積極進取,奮發向上,有所作為的精神品質。

中華民族以艱苦奮斗精神著稱廣世,向來提倡勤儉節約、艱苦奮斗、以苦為樂的品德與境界。孔子認為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不應該過分追求個人的物質欲望,因為過分膨脹的物欲,會造成道德的墮落,所以他說“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孔子自己不僅以粗糧冷水、曲眩而枕為樂,更贊賞以苦為樂、勤奮好學的弟子顏回。所以他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周易》指出“君子以儉德辟難”,《尚書》提倡“克勤于邦,克儉于家”,《墨子》提出“儉節則昌,淫佚則亡”。古代先賢們甚至進一步提出了勤儉節約的具體方法:朱柏廬在《冶家格言》中明確提出“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資冶通鑒》則主張“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古代先賢的名句佳篇和勤儉事跡對學生進行勤儉節約、艱苦奮斗;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財富觀、消費觀、審美觀、是非觀,用艱苦奮斗的精神來磨煉意志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總之,中國傳統道德文化以人為核心,以社會倫理和道德修養為主要內容,維護國家的安定和社會的穩定,重視人際關系的和諧以及人的道德修養,這些都是我們應該認真研究,傳承發揚的寶貴財富。

參考文獻:

[1]程馨瑩,趙永強.用中國傳統文化建構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西安航空技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14).

[2]朱熹.四書集注[M]長沙:岳麓書社,1987.

[3]羅國杰.中國傳統道德(簡編本)[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

[4]正蒙·近思錄二[M].北京.中華書局,1978.

[5]范仲淹.岳陽樓記[A].歷代文選(下)[c].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63.

[6]王丹彥,夏偉東.傳統與選擇[c].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

論文關鍵詞:中國傳統道德道德教育

論文摘要:中國傳統道德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校德育中強化中國傳統道德文化的傳承與學習,對于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塑造學生健全高尚的人格,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等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中國傳統道德文化中不僅蘊涵著豐富的人生哲理,同時又十分注重道德修養和教育方法。所謂中國傳統道德文化。就是中華民族在生息繁衍中所積淀形成的理論化和非理論化的,具有相對穩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狀態、思維方式、行為準則和價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總和。在中國傳統道德文化中,值得吸取的精華很多,僅就道德教育而言,主要有以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