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資產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9 17:11:4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不良資產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論中國金融不良資產
來自權威部門的最新消息證實了業內已久的傳聞:中國建設銀行今年將率先試點成立一家資產管理公司,按照西方90年代初解決問題金融機構的方式進行債務重組,這家被冠名為信達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今天終于掛牌。
業內人士稱,此舉標志著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資產重組工作實質性帷幕拉開了。
一、包袱沉重客觀看待
去年以來,我國金融隱患的冰山陸續浮出海面。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成了上上下下關注的熱點。理論界和決策層似乎已達成如下共識:我國目前的金融風險主要來自四個方面:一是金融機構不良資產存量過大、比重過高;二是證券市場風險;三是非銀行金融機構違規行為造成的風險;四是由非法金融活動造成的個別風險。前兩者的風險則有可能形成全局性系統風險。
眾所周知,東南亞貨幣危機的原因雖然很多,但金融機構不良資產累積則是引發金融危機的最大隱患。因為大量不良貸款,使銀行資金的流動性降低,循環梗阻,銀行被迫依靠存款支撐,一旦存款出現大幅度滑坡,就可能出現支付困難,若矛盾累積到一定程度,會危及整個金融體系。
我們面臨的現實也實在不容樂觀:國有商業銀行工、農、中、建四家的總資產占全國銀行業的80%。但這四大銀行由于計劃經濟時期和改革之初背上的沉重包袱難以下卸,信貸資金大量沉淀和死滯,所積累形成的不良資產數量較大。不良資產比例也呈現上升趨勢。1996年《商業銀行法》頒布,確立了專業銀行的商業化地位,但四大銀行商業化進程卻步履緩慢,不僅沒有拋掉歷史留下的沉重包袱,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深入,破產、兼并與重組使大量不良資產顯性化。
不良資產清收情況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門,各有關單位:
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大清收政府不良資產工作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目前仍有幾十億元的市政府不良資產尚未清收。為最大限度地減少政府不良資產損失,防范金融風險轉化為財政風險,市政府決定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政府不良資產清收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突出工作重點,采取得力措施,確保清收政府不良資產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一)徹底清收國家公職人員和市商業銀行員工貸款形成的不良資產。國家公職人員貸款形成的不良資產,由紀檢監察機關按管理權限分級督查清收。市商業銀行負責本行內部職工貸款形成的不良資產清收工作。國家公職人員和市商業銀行員工貸款形成的不良資產必須在2010年6月底前全部歸還。否則,將采取相應措施強制清收。
(二)認真清收行政事業單位貸款形成的不良資產。各縣、區和有關單位要對本縣(區)和本單位自身貸款形成不良資產情況進行全面清理,核實相關數據,澄清貸款用途,界定償還貸款的責任單位。對經核實應由財政性資金承擔的欠款,由本級政府納入該行政事業單位部門預算,限期歸還。行政事業單位及其他財政供養單位的最后償還期限原則上不得超過2010年年底。
(三)積極穩妥解決市、縣(區)屬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貸款形成的不良資產。市直各主管部門和各縣(區)要對所屬國有、集體企業形成的不良資產進行認真清理,核定數據,落實債務,明確責任,積極清收。對有還款能力的企業,要督促其盡快歸還;對目前確實沒有還款能力的,要在調查核實的基礎上,督促其落實好債務;對企業承貸、政府或行政事業單位使用或直接受益的貸款,要按照“誰用錢、誰受益、誰還款”的原則,將貸款分解落實到相關受益人。
我國金融不良資產評估思考
摘要:近年來,我國在積極進行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不斷推進了處置金融不良資產的工作和金融體制的改革,這一過程中我國金融不良資產評估的重要性凸現出來。鑒于此,本文首先對我國金融不良資產評估中存在的問題展開了探討,并有針對性的提出來改進措施,最后對我國金融不良資產評估改進方法的重要性展開了分析,希望對我國相關領域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關鍵詞:金融不良資產評估;問題;措施;重要性
近年來,在我國金融不良資產評估業務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為了加大處置金融不良資產的速度,四大資產管理企業都做出了重要的努力,資產評估業迎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然而現階段該領域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缺陷,相關部門必須積極采取有效措施,解決這些問題,從而為我國的金融不良資產評估領域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1我國金融不良資產評估中存在的問題
1.1評估咨詢對象分散性強
評估咨詢業務通常由資產管理公司進行委托,這部分業務評估咨詢的目的相對特殊,對評估咨詢工作質量和工作人員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實上,偏遠地區通常是我國大部分評估咨詢對象所處的位置,在獲取評估咨詢的現場資料過程中難度較大。這種分散性強的評估咨詢對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國金融不良資產評估的質量。據有效數據顯示,現在被接受的不良資產在我國資產管理公司當中,僅僅是全國不良資產總數的1/3左右[1]。例如,在四家資產管理公司當中,14000億元的不良貸款被收購于我國商業銀行當中,用戶數量約為250萬。而其中,鄉鎮級農村地區是這些不良資產存在的主要位置,并且,在資產戶數總數當中,70%以上都是10萬元以下的資產戶。在實際評估過程中,呆滯貸款以及呆賬貸款都給予了此項工作較高的難度。這種較強的評估咨詢對象分散性導致相關部門在展開評估工作的過程中,無法對豐富而詳細的基礎資料進行充分的應用。根據國際上的傳統做法,三年以上的逾期,將對債權評估值進行歸零處理,在不滿三年的逾期當中,逾期越長資產減值幅度越大。那么我國多數資產管理公司都將產生大量的呆賬,無法同實際處置的債權價值相符。
金融不良資產案件論文
摘要:金融資產管理會司處里不良資產案件因政策上原因,不同于普通民事訴訟案件,其“執行難”問題也有不同于普通民事執行案件的特色。而解決金融不良資產案件的“執行難”問題,需加強訴前論證工作,制定有效的訴訟方案,靈活運用各種執行手段,利用執行和解,實現各方利益的調和,妥善應對法院執行工作考核機制的不利影響。要做到這些,既需要國家相關法律制度的完善,也需要債務人企業誠信理念的樹立,以及社會誠信機制的建立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自身努力。
關鍵詞: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不良資產;執行難;成因;解決對策
“執行難”是債權人最為擔心的問題之一,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也不例外。涉及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處置不良資產案件,具有訴訟標的額大、債務人多是國有企業甚至政府部門的特點,因此執行難度高于普通民事案件。早在2002年,四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法律事務部已在廣泛調研和論證的基礎上,聯合擬就《關于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執行難問題的反映》呈請國家有關部門審閱,并引起了高層領導的高度重視。2002年10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沈德詠在“全國法院加強執行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的講話中坦言,法院執行工作“面臨著十分嚴峻的形勢,,[’〕,他明確指出,涉及金融機構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案件,涉及國企改制的案件,應為當前清理執行積案的工作重點〔’〕。以同一時期信達資產管理公司長沙辦事處的數據為例,其在湖南省范圍內尚待執行的案件有176件,標的額高達21億,雖然已交納訴訟費用、執行費用20(刃多萬元,但已執行債權僅為1.9億[3]。不難理解,“執行難”問題已嚴重影響了四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最大化回收不良貸款、保全國有資產、化解金融風險的經營目標。因此,如何解決不良資產案件的“執行難”,就成了一個極具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的課題。
一不良資產案件“執行難”的成因造成不良資產案件“執行難”的原因很多,筆者擬從外部原因和內部原因著手進行具體分析。
(一)外部原因
不良資產案件“執行難”首先是外部原因作用的結果,這些原因概括起來主要有如下四點。第一,被執行人信用缺失。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信用經濟,在社會轉型時期,由于觀念變化過速加之法律滯后及不健全,導致我們的許多企業缺乏以“誠實信用、正當競爭”來經營企業的價值觀。在許多經營者頭腦中,守法經營觀念很差,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不惜占用他人資金或財產作為自己發展的手段,不講商業信譽,認為逃債有利、廢債發財、賴債不會坐牢,甚至將正當經營、積極償債的行為當做不合時宜的表現。在不良資產案件執行過程中,被執行人以各種方式、理由實施逃廢債行為,正是這種信用缺失的典型表現。
論銀行不良資產風險化解
【摘要】目前,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風險形勢嚴峻。面臨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規模與實力的強勢競爭以及外資銀行先進管理與雄厚資本的虎視眈眈,如果城市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風險不及時有效化解必將成為其生存與發展的最大威脅。
城市商業銀行作為我國金融體系的組成部分之一,存在著盲目擴張規模,超常規或負重發展的現象,使城市商業銀行蘊藏的金融風險,可能直接影響到地方經濟、金融的發展和穩定。
一、城市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現狀
銀行不良資產是在現實條件下不能給銀行帶來預期收益的資產,也就是銀行信貸資產。造成貸款利息不能按時足額回收,甚至本金都難以收回或無法收回的不良信貸資產。全國城市商業銀行的總資產20.37萬億元,總負債為19.54億元,不良貸款率是7.73%,僅次于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的規模841.7億元。
二、城市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的特點
(一)不良資產的類型特殊
會計處理企業不良資產原則及策略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企業不良資產會計管理與處理的原則;企業不良資產的形成原因;企業不良資產會計管理與處置的措施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不良資產猶如一道影子始終伴隨著企業的成長和發展、不良金融資產處置的過程和信息必須公開化、企業不良資產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國有企業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粗放型經濟的產物、公司治理不當、企業的核心目標是為投資者或者股東創造價值、公司治理的意義,就是通過各種激勵和約束企業經營者的機制、外部環境惡化、銀行管理不當、銀行資金財政化和銀行自身經營體制存在缺陷、債權實物化、實物資產股權化、推進資本市場建設、調查待處置不良資產項目,合理選取資產處置方式等,具體請詳見。
【論文摘要】本文在運用財務管理、公司治理等理論分析不良資產企業不良資產的形成原因形成原因的基礎上,根據不良資產處置的原則,綜合考慮以物抵債、資產股權化等通常的資產處置方式的優缺點,提出了企業不良資產會計管理與處置的措施。由于歷史原因,我國很多國有企業累積了數量龐大的不良資產,給企業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安全隱患。
【論文關鍵詞】不良資產;會計管理;處置;國有企業
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不良資產猶如一道影子始終伴隨著企業的成長和發展,而其累積到一定程度將對企業的生存發展構成巨大威脅。本文深入分析了在企業不良資產處置的過程中,包括法律訴訟、貨幣債權實物化、實物資產股權化以及目標股權收購者的選擇等在內的各個階段所遇到的風險和問題,并根據實際情況,在保證各方面利益最大化、損失最小化的前提下,總結出了相應的措施和方法以化解風險和矛盾。
一、企業不良資產會計管理與處理的原則
(一)公開化
論商業銀行不良資產治理方略
摘要:目前我國的商業銀行普遍存在著較大比重的不良資產,這對金融脆弱性具有放大機制,從而加劇整個金融體系的不穩定,本文從多個角度探討了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形成原因,從宏觀經濟角度、金融體系、債務重組及資產證券化等方面提出了不良資產的治理措施。
關鍵詞:商業銀行/資產管理/不良資產
我國主要有四家國有商業銀行在我國金融中介體系中處于主體地位,它們分別是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無論在人員和機構網點數量上,不是在資產規模及市場占有份額上,在我國整個金融領域中均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是從計劃體制下的統一的一家銀行體系演化而來的,壟斷經營、機構臃腫、人員過多,阻礙著效率的提高。
1986年國家決定重新組建股份制商業銀行——交通銀行。在這前后,也陸續成立了一批商業銀行,有中信實業銀行、中國光大銀行、華夏銀行、中國民生銀行、廣東發展銀行、深圳發展銀行、招商銀行、福建興業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煙臺住房儲蓄銀行、蚌埠住房儲蓄銀行。其間組建的海南發展銀行,于1998年清理。這些商業銀行的籌建,最初是以國有資本為主,而且大多沒有采取股份公司的組織形式,目前已經在證券市場上市,可以吸收個人股份的銀行有四家,即深圳發展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中國民生銀行和招商銀行。這些商業銀行成立之初就活動區域有明確的劃分,分為全國性商業銀行與區域性商業銀行。近年來,隨著金融改革的深化,除地區性的住房儲蓄機構外,所有區域性銀行都跨出指定的范圍在全國大城市設置了經營性分支機構。
1998年,從北京開始,陸續出現了以城市名命名的商業銀行。這些銀行是由各城市原來的城市合作銀行合并組建而成的,它們是由城市企業、居民和地方財政投資入股組成的地方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主要功能是為地區的經濟發展融通資金,重點為城市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金融服務。
一、我國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加處置的緊迫性
銀行業不良資產解決論文
金融業是高風險行業,其風險有多種表現形式,如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市場風險、利率風險、操作風險等。就我市實際情況而言,轄區銀行業的風險主要表現為資產風險,其中主要又集中體現為信貸風險,也就是借款人不能按期償還貸款本息形成的不良貸款。而資產風險又決定著其他風險:不良貸款占比高,收息率就低,利潤就會下降;不良貸款占比高,風險資產占比就高,就會相對降低資本充足率。正因如此,當前多數金融機構都存在“惜貸”現象,懼怕放貸;而另一方面存款負債又居高不下,在金融市場尚不健全、業務種類相對單一、金融機構的效益主要來自存貸利差的情況下,金融機構發展就陷入困境。解決這個問題的核心就歸結到如何解決不良資產的問題上。
一、辯證看待不良資產問題
要有效解決不良資產問題,就必須正確看待不良資產問題。
首先,不可否認不良資產問題是一個嚴重威脅經濟金融運行、必須認真對待和有效控制的問題,同時又是經濟金融運行中無法避免的問題。因為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銀行業的風險主要來自于經濟活動的風險,既然經濟活動有風險,那么為經濟活動提供金融服務的銀行業也必然存在風險。不良資產問題不僅在貧困地區有,發達地區也有,只不過得到了有效控制而已。
其次,應當看到不良資產問題的產生是與經濟金融的整體運行密不可分的,不是孤立存在的。究其產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內因,也有外因。從內因看,產生不良資產的直接原因是管理問題,既有技術性因素,比如信息獲取不完備、前瞻預測不準確等;也有體制性因素,比如法人治理不完善等;還有人文因素,比如從業人員素質不高,缺乏復合型的人才等。從外因看,企業經濟效益低下(導致負債經營)、社會信用觀念淡薄(導致企業惡意逃廢債務)、保障系統不健全(導致企業退出市場困難)、政府對金融活動的不正當干預等,無不對不良資產的產生和積聚造成巨大影響。
第三,應當清醒地意識到解決不良資產問題的根本出路在于發展。只有大力支持地方經濟發展,不斷改進金融服務,進行金融創新,才能有效化解和抑制不良資產。既然風險不可避免,外因無法消除,那么就不可能苛求信貸資產零風險。
引進外資管理不良資產探究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引言;利用外資化解不良資產的優點;難點及一些問題分析;對策分析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1999年,我國政府推行國有企業"債轉股"改革、國有資產管理公司頻出重拳,開始利用外資化解不良金融資產、在引進外資的同時,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方法也會隨之傳入我國、通過合資的方式批量處置不良資產是目前國際上普遍采用的方法、不良金融資產自身的問題、權與利的問題、制度法規的問題、此外隨著改革的深入及資本市場的發展,還會出現很多新的問題、準備在自己資產管轄的范圍內做上市承銷、A股增發等工作、對于政策法規的問題不少人士建議盡快起草《債轉股特別法》或《投資銀行法》、法律的確定性,穩定性增加了操作的透明度等,具體請詳見。
一、引言
1999年,我國政府推行國有企業"債轉股"改革,同時,成立了四家資產管理公司,負責管理由"債轉股"而形成的國有資本。這是漫漫國企改革長路上的又一創新之舉。采用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方式收購、管理和處置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是中國深化金融改革,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推動國企改革和發展的一項重大決策。同時,債轉股是迄今為止中國對國有企業規模最大。影響最廣泛的一次債務重組行動。本文由在最近的一些關于債轉股的報道中可以明顯看到,國有資產管理公司頻出重拳,開始利用外資化解不良金融資產。現在國際資本市場上債轉股也是較為熱門的一個話題,德,法正在積極與俄商討利用債轉股化解俄的國際債務糾紛,東南亞一些國家也正在積極利用外資化解本國不良金融資產,這些舉措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國目前操作方式是以合資或合作的形式,與外資進行資產置換,這是相對簡單且安全的方式,此外還有更多的操作方式在考慮之中。但對此問題金融界仍有分歧,更多的擔憂來自于中國不良資產的國家債權性質,及中國二級市場不成熟等,這些難免使人在選擇處理方式時有所顧慮。
然而鑒于外資在過去的20年中對中國經濟強勁的推動作用,及對中國深化改革的催化作用,在不良資產這一問題上引進外資顯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擬就針對此問題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二、利用外資化解不良資產的優點
首先可理解為在資金量上的優勢。據悉從四大國有銀行沉淀下來的不良資產有2萬億元,中國現在至少有一萬億元人民幣以上的金融資產需要進行重組或處置,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各只有100億元注冊資金。而且,生態環境的綜合治理,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的建設都需要大量的資金。再加上我國近幾年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財政上已經是捉襟見肘,政府已無力支援國企脫困了,而且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也不應該干涉企業的運行。在這種形勢下,就要求資產管理公司在利用資金問題上廣開門路,利用外資加速不良資產的處置。再則由于國家為了發展戰略的需要,建立了許多資金密集度很高,資金需求規模很大的企業,這和我國的要素稟賦所決定的比較優勢不相符合,利用合資或到國外資本市場上市的方式直接利用國外較為廉價的資金,避開國內資本稀缺的要素稟賦限制,就可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銀行不良資產作用論文
債轉股,即債權轉股權的簡稱,就是指債務人的債權人將其所享有的合法債權依法轉變為對債務人的投資,增加債務人注冊資本的行為,它包括債權的消滅和股權的產生兩個方面。債轉股之所以成當前熱門話題主要是由于其作為我國一項重大經濟政策肩負具有盤活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資產和促進國有企業擺脫困境的兩大重要使命,從銀行的角度來看剝離了不良貸款和債轉股后,增加了銀行資產的流動性,使銀行貸款的安全性得到保障,信貸規模得到更加有效的配置,銀行也將增強盈利能力。從企業的角度來看通過實施債轉股使債務變成了資本金,免去了大筆還本付息的費用,減輕了企業的財務負擔,降低了企業的資產負債率,使企業財務狀況得到改善,這不僅有助于企業擺脫現實困境,更有利于其轉換經營機制,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促進長遠發展。本文擬從財務管理角度闡述債轉股對我國銀行業化解不良資產包袱和防范金融風險的重大意義以及在實施債轉股實施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實施債轉股過程需明確的幾個方面
(一)判斷債轉股是否成功的重要標志是看其能否最大限度恢復企業的市場價值,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
如果僅僅把債權轉為股權當作一種財務游戲,不進行實質性的企業重組,恐怕大部分企業債轉股后不久又會陷入虧損境地。所以為了確保債轉股工作的質量,應對擬債轉股企業的經營狀況、財務狀況進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分析企業經營困難的原因,對不合理資產負債進行調整,在多種方案比較的基礎上進行企業的前景預測,科學設計債轉股方案和資產重組方案,把債轉股工作與企業改革和發展真正有機結合起來,最大限度恢復與增強債轉股企業的市場價值。
(二)債轉股對銀行體制提出的思考及道德風險問題。
債轉股的實施自然會重新提出關于分業經營體制和向全能銀行體制的思考。在《商業銀行法》中規定商業銀行不得向企業進行投資,對商業銀行的資金投向進行了較為嚴格的規定。其實問題的關鍵不在于是否進行分業經營,關鍵是在商業銀行內部設立可靠的“防火墻”,不同的業務之間相互隔開,而現在為了解決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問題,可以考慮直接讓商業銀行自己處理決定債轉股的問題,讓商業銀行部分持有企業的股權,成為企業的股東,從而建立銀行與企業的關系。在我國采用以商業銀行成立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作為主體,將商業銀行原有的不良資產轉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對企業的股權,由原來的銀企債權債務關系轉變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對企業的持股關系,還本付息轉為按股分紅。問題是作為過渡性機構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有什么動力去積極地進行債轉股的努力呢?這就存在著一個道德風險問題。為防范道德風險,在債轉股和剝離不良資產工作中,應實行嚴格的工作責任制,強化全社會的信用觀念,對企業債轉股方案中是否有效落實銀行貸款、有無借機懸空和變相懸空銀行貸款的逃廢債行為進行監督和防范,否則處理不良貸款的預期目標難以實現,逃廢銀行債務的現象還可能變得更加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