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資產業務模式范文
時間:2023-08-30 17:12:0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不良資產業務模式,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 關注非銀行類不良資產,創新收購端交易模式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在深耕銀行不良資產收購處置業務的同時,還應高度關注非銀行金融機構及非金融機構不良資產交易機會。通過拓寬收購渠道,創新交易模式,擴大不良資產處置規模,化解潛在金融風險。
1. 拓展不良資產收購渠道。目前,盡管銀行業不良資產余額增加,但處置手段更加多樣化,除傳統處置方式外,商業銀行還開展了不良資產證券化和不良資產收益權轉讓試點,加大了通道代持轉讓的業務規模,真實的不良銀行貸款供給市場規模有限,并且對外出售的資產質量下降。加強與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合作,將收購不良資產的對象拓展到提供高息融資的非銀行金融領域將是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擴大不良資產業務規模的重要一步。
隨著國內經濟持續下行并伴隨結構性調整,前期以債權或股權投資為企業提供中高成本融資的信托資產,在剛性兌付下未來項目風險將逐步暴露。另外,國內債券市場信用風險累積,企業負債率持續上升,流動性趨緊,公司債、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資產證券化等公募債違約漸成常態。與銀行相比,非銀行金融機構資金端來源處于中下游,資金成本及杠桿率偏高,在宏觀政策及市場環境突變的情況下抵御風險的能力更差,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可加強與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合作,收購其逾期或存在潛在償還風險的債權。此外,非金融企業應收賬款規模增長、回收期拉長,信用風險有所加大,未來相當長時間內非金融企業不良貸款仍將高企。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可建立溝通渠道,及時了解企業狀況,擇機介入并尋求后期合作。
2. 創新收購端交易結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資金來源的期限和成本決定了業務產品的模式和結構。長期穩定低成本的資金來源是真正實現“調結構”,不斷拓展業務創新的基礎。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目前的資金來源大部分是銀行貸款,貸款額度的限制疊加貨幣金融周期轉向的資金高成本預期限制了可開展的不良資產業務規模,而業務規模擴大受限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業務創新的拓展。因此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要改變傳統“包來包去”的通道?I務模式,主動調整策略應對市場變化,有效對接金融機構形式多樣的不良資產處置需求,充分利用金融工具引入市場閑散資金,提高收購處置效率。
(1)不良資產證券化。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開展不良資產證券化可以將大量不良債權以證券化的方式轉化為眾多投資者手中的債券,增加資產的流動性。2016年,不良資產證券化在國內重啟之后,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交行和招行作為首批試點機構,已經累計發行14單證券化產品,起到一定的規模示范效應。但相比國外成熟資本市場,本輪不良資產證券化仍存在不足之處:一是不良資產證券化的基礎資產主要以對公貸款和信用卡逾期貸款為主,基礎資產質量較優,難以體現不良屬性;二是產品分級層次較少,目前發行的不良資產支持證券都只分優先級和次級兩個檔次,無法充分滿足不同風險偏好者的資金配置需求;三是不良資產證券化的次級證券投資者數量有限,除少量私募基金參與外,公眾參與度較低。
因此,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欲開展不良資產證券化業務,除不良資產包的收購折扣率低于證券化的折扣率外,還需在產品設計上進行完善:第一,根據風險收益比的要求,將產品劃分更多層次,滿足不同投資者投資偏好。第二,自身購買部分劣后級產品,降低其他投資者風險,吸引更多投資者參與。第三,加大基礎資產處置力度,最大限度獲取超額收益??傮w來說,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開展不良資產證券化業務仍處于起步階段,未來需要不斷嘗試走向成熟。
(2)結構化信托。信托公司發行專項不良資產處置的集合信托計劃,用于收購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遴選的不良資產項目。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作為投資顧問及劣后級資金方,其他機構作為優先級資金方,信托公司作為受托人,通過設立合伙企業用以受讓銀行的不良資產包并加以處置。另外,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也可以將存量項目債權的本金收益權裝入專項信托計劃,外部投資者認購信托計劃中的存量項目的本息收益權,募集得到的資金支付給資產管理公司,專項信托計劃取得存量項目的本息收益權。該種業務模式利用外部資金與?炔看媼孔式鸕鬧沒唬?提升了存量項目的收益率,為資產管理公司受困于資本約束,沒有新??可用資金的情況下,擴大不良資產收購提供了一種思路。
結構化信托模式的缺點是現有信托資金特性與不良資產處置匹配性較差。不良資產處置周期基本在3年~5年左右,大型資產包處置周期甚至會更長。目前信托產品期限普遍在1年~2年左右,無法覆蓋長周期的不良資產處置要求,容易對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造成流動性風險。因此,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發行結構化信托產品,首先要解決的是資金錯配問題,下一階段可嘗試發行中長期信托產品,全面覆蓋不良資產處置周期。
(3)不良資產處置基金。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可通過對接銀行、保險、信托、財富管理機構等資金,加強與地方政府、企業集團合作,發行專項不良資產處置基金或不良資產收購、并購重組等主題投資子基金,專注于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和企業間不良債權投資。在與銀行合作過程中,通過成立普通合伙的形式引入銀行低成本資金,借助銀行深晰不良資產形成原因的優勢加速不良資產處置,這種模式可以確保更大的資產收益。在與地方政府合作過程中,通過地方政府資金的介入,化解地方存量債權債務關系,助推地方產業調整升級。地方政府資金的介入能夠保障不良資產處置過程的順暢,避免地方保護主義的干預和當地司法的阻礙。在與大型集團公司合作過程中,通過不良資產基金的介入,可以有效疏通企業間債權債務關系,通過提供流動性支持幫助企業恢復經營運轉。另外,對于處置時間成本較大的不良資產,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還可以與市場處置機構進行合作,通過有限合伙的形式與處置方共同發起設立不良資產處置基金,引入投資機構提供優先級資金,有限合伙作為劣后級資金方,完成對不良資產包的收購,并由處置方對其進行處置。
(4)不良債權收益權轉讓。債權收益權在金融市場上活躍已久,是一種常見的交易標的,其實質就是金融市場為實現特定的交易目的而創設的新型金融產品。債權收益權交易可以把一些流動性較差但長期來看在未來具有穩定現金流的債權,通過創設收益權的方式提前將這部分未來收益變現,從而達到融資的目的。資產管理公司通過信貸資產收益權轉讓,可以盤活存量不良資產,加快不良資產的周轉,從而加大收購規模,對一些不良資產包加快處置,提高收益水平。
二、 樹立資產經營理念,拓寬資產處置思路
在經濟下行期不良資產處置難度增大的背景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需要改變傳統處置策略,樹立資產經營理念,重點關注具有溢價潛力的資產,圍繞資本市場,充分借助債務重組、債轉股、實物資產經營等手段,提升不良債權高端收益。
1. 債務重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針對無法按期清償債務的企業,通過收購不良債權并對債務主體、償債期限、債務利率、擔保方式等債務要素進行變更,消滅影響債權實現的不利條件,使債務人的償債能力與調整后債權的各項要素條件相匹配,提升債權價值,實現債權收益。此類業務主要有以下三類:
(1)債務更新。債務更新主要是對債務公司當前債務情況進行更新,如降低債務公司的應還利息、應還賬款,延長債務期限等,通過對債務公司負債狀況的調整來對其資產進行優化,使債務公司能夠將更多的精力放到提?{經營效益上;另外,對抵押物進行更新,通過增加抵押物或變更抵押物種類保證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權益;對債務主體進行更新。通過變更債務公司,將經營不善的公司債務資產轉移到經營狀況良好、并且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其他公司中,從而保證資產管理機構的應收賬款不減少。
(2)折扣變現。折扣變現主要針對債務企業無發展潛力而采取的經營策略。通過對債務企業所有債務進行重組打折,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可以短時間內回籠資金,加快資金周轉。折扣變現可以分為一次性或分期方式執行,但折扣額度及還款期限需要協商確定。
(3)資產置換。資產置換主要是債務企業或第三方償債主體用等價的其他資產來交換資產管理公司持有的企業債權。置換資產一般具有易變現或變現價值高的特點,如應收賬款、上市公司股權、生產設備或地產、專利或知識產權等。
債務重組過程中,對于抵押物的重新設定是保障資產管理公司自身權益的關鍵一步。為有效控制收購債權的償付風險,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在承接原有抵質押擔保的基礎上,可以另外追加其他資產進行抵押擔保,以增強項目緩釋風險。
2. 債轉股。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以不良債權收購切入,將持有的債權以債務人增資擴股或共同成立公司的形式轉為股權,之后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由債權人變更為財務投資者、階段性持股人,持股期間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以股?|身份參與企業經營管理。持股到期后通過分紅、股權轉讓或置換、控制人回購等方式實現股權溢價退出。
(1)債務重組+債轉股模式。債務重組+債轉股主要針對上市公司的應付賬款,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首先對債務企業實施債務重組,對債務期限進行展期,并按約定收取重組收益。在債務期限內,上市公司通過定向增發募集資金,用于償還公司借款和補充流動資金,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可以持有的債權認購上市公司股份,并擇機在二級市場退出,獲得一、二級市場資本溢價收益。
(2)債轉股+上市退出模式。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對所持債權實施債轉股后,借助股東身份為債務企業經營發展提供金融專業支持和服務,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待債務企業經營改善之后,推動其改制上市并擇機出售其所擁有的公司股權,獲取收益。債轉股模式成功實施的關鍵在于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對轉股企業的運作。
(3)債轉股+股權置換模式。債轉股+股權置換主要針對旗下擁有上市公司的大型企業集團,運用債權投資并結合債轉股模式,獲得大型企業優質資產股權,其后通過資產剝離和重組,將優質資產轉入上市公司,完成股權的置換。該模式的總體原則即是通過交易結構的創新,將流動性差的轉股股權置換為上市公司股份,從而提升股權價值和流動性。
(4)債轉股+資產注入模式。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對債務企業實施債轉股后,為助推企業發展進行商業化增資擴股、股權投資、資產重組等資產注入手段,隨著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不斷提高,作為股東,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取得相應資產增值收益。
3. 實物資產經營。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可以將具備一定使用功能的債權資產用于租賃,并按照約定收取租金,或將擁有的實物資產作價入股到實體企業中,通過經營開發改善實物資產狀態,提升使用價值和額外收益。實物資產經營所涉資產主要是不良債權抵質押所回收的土地、廠房、工程機械等資產。
三、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問題資產經營策略建議
不良資產處置憑借“包來包去”賺取差價或單純債務重組賺取利差的方式已難獲得較高收益,下一階段,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必須創新處置策略,以債權收購切入,通過財務整合、產業整合乃至行業整合的投行手段,盤活資產并最大限度挖掘價值,實現較高盈利預期。
1. 擴大資產收購規模,探索輕資本運營模式。面對新一輪的不良資產處置機遇,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可創新收購交易模式,積極開展“基金化、證券化、結構化”業務,降低項目投放對資金的依賴度,擴大不良資產經營規模。一是拓展不良資產來源,除銀行渠道外,主動介入非銀行金融機構債權、股權及企業間應收賬款類債權;二是積極推進與保險、信托等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合作,拓寬不良資產收購資金來源,以共同設立不良資產基金或結構化信托的形式加大對商業化項目的投放;三是積極探索輕資本運營模式,通過整合各方資源從中收取財務顧問費或資產管理費的形式獲取收益。
2. 積極參與市場化債轉股。除參與銀行主導的股權投資基金外,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可與銀行合作成立債轉股子公司,由合資公司作為不良資產和債轉股的專門平臺,通過基金化方式,發揮雙方優勢,以達到由資產到資本再到資金的轉化目的。另外,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可設立債轉股并購基金,加快推進市場化債轉股實施。在項目選擇上以產能過剩產業中遇到暫時困難的優質龍頭企業、新興產業高杠桿成長型企業作為重點對象,著力發掘結構性產能過剩中的債轉股機會。
篇2
關鍵詞: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商業化轉型業務;風險防范措施
一、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商業化業務的發展現狀
對資產公司來說,不良資產收購和管理依然是業務發展的核心。資產公司為了開展商業化業務,相繼涉足信托、證券、銀行、保險、金融租賃、基金等一系列金融牌照,拓展多元化的業務渠道,但輔業創造的價值依然根源于主業,只有在不良資產這一領域資產公司才能號稱權威。如今,資產公司商業化產品及服務已成為中國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下簡要介紹資產公司的商業化業務現狀:
(一)證券股票的發行及交易,即傳統的投資銀行業務。早在成立之初各家資產公司就已獲得中國證監會頒發的證券發行與承銷資格證書,獲準從事資產管理范圍內企業的股票發行與承銷業務。早在2004年4月,長城資產就擔當了晉西車軸成功上市的主承銷商,當次發行股票4000萬新股,為企業成功籌集資金245億元。在此之前,該公司還成功推薦瀕臨退市的渝鈦白恢復上市;2012年由華融資產擔任副主承銷商的青島黃海橡膠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發行上市。
(二)主導資本不良資產)運作和增值,現資銀行的核心業務。資本運作是現資銀行的核心業務品種,資產公司在處置不良資產的過程中,靈活運用兼并、重組、破產等業務手段使不良資產資源煥發生機,達到保值增值的目的。對資產公司來說,除了部分物理功能已經完全滅失的實物資產外,大量的不良資產均可通過市場化運作后發揮第二次生機,這正是資產公司“點石成金”的魔力所在。在不良資產運作和增值方面,四家資產公司已經有了大量成功案例,他們頻繁通過跨部門、跨地區、跨所有制之間的企業重組,成功推動了數百億元資產的重新配置,有效地把不良資產處置同經濟結構調整聯系在一起,促進了產業結構的優化,助力我國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如長城資產收購某制藥公司債權并首發上市案例,華融資產通過債轉股的方式,與太重集團重組太原重工并促其上市。
(三)資產證券化業務等不良資產增值業務。2013年8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嚴控風險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為我國資產證券化市場的進一步發展釋放出了積極信號。為了加快不良資產的處置力度,盤活存量資產資源,提升不良資產價值,四大資產公司均在嘗試符合自身特色的資產證券化項目。資產公司擁有大量的不良資產資源,資產證券化項目將成為不良資產的商業化經營新途徑,這符合資產公司商業化轉型的方向。早在2006年,東方及信達資產就推出了中國不良資產證券化的首批試點項目,引起市場強烈關注,長城資產的首單資產證券化業務也即將面世。
四)財務咨詢與財務顧問等中間業務服務。[JP2]
資產公司一直都在為客戶開展管理咨詢和財務顧問服務。據不完全統計,僅華融資產系統內就有三分之二的分支機構開展過管理咨詢和財務顧問業務,已累計與近千戶企業簽訂了服務協議,內容涉及財稅政策咨詢、投資與融資咨詢、資產債務重組、應收賬款管理、委托資產管理、收購兼并與反兼并、企業改制與法人治理結構設計、行業分析等業務。此外,資產公司還將管理咨詢與財務顧問業務與其他業務融合,創造出更具靈活性和競爭力的服務品種。據了解,僅2012年四家資產公司在這些新的業務領域中就創收逾十億元。
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商業化業務發展的風險因素
(一)自有資金不足,負債經營風險加大
資產公司與其他投資銀行不同,他們成立初期均以處置不良資產為唯一目標。財政部作為唯一股東向每家公司注資100億元,以定向購買“四大國有銀行”相應的不良資產之后,四家資產公司還先后向央行及其他金融機構舉債過萬億元。雖然資產公司均完成了政策性不良資產處置任務,但因此負擔了大量政策性再貸款的本息償還責任,產生了大量的掛賬虧損。有市場消息稱,即使是發展最好的信達,也有高達2000億元的掛賬損失。而開展商業化業務需要充足的資金支持,資產公司為了發展商業化業務,不得不再次向體系外金融機構負債融資。目前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商業化資金主要來自于商業銀行授信及保險資金,融資成本已經達到7%左右,要維持如此高的融資成本,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需要不斷擴大資產規模,消化大額融資的壓力。
(二)內控機制不健全,法人治理結構需完善
資產公司成立之初是按照國有企業序列配置管理機構和經營單位,內部管理與大多數國企相似,缺乏現代化的公司治理結構。信達和華融雖經股改建立了股份公司的治理模式,但并未真正建立起激勵和制約相結合的現代法人治理結構,資產公司的權力機構、決策機構及執行機構之間的制衡關系容易失控,其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內部監督機構“形似神不至”,風險管理委員會、經營決策委員會、薪酬委員會等各管理機構應有盡有、門類齊全,但管理職責卻并未完全厘清;信達和華融公司也組建了“三會股東會、董事會和監事會)”,但新瓶裝舊酒,并未真正按“三會”的規則運行,表現為公司治理運作不協調,董事會會議召開程序不規范,公司決策不公開,行政色彩濃重,公司信息不透明,投資收益不能得到充分保障等。資產公司均有計劃的在完善內部法人治理機構,提高公司整體決策效率及市場競爭力,但要取得實質性的成效仍需時日。
(三)缺少穩定的盈利模式,風險偏好過于激進
資產公司完成政策性不良資產處置任務并被允許續存后,信達、華融公司已基本完成商業化改制目標。按照“一司一策”的方針,其他兩家也會相繼完成轉制。然而,資產公司的業務發展方向不清一直是發展桎梏,要完全獲得市場認可,快速的擴大資產規模并實現利潤是發展的必經之路。為了確保利潤增長的持續性,四大資產公司各顯神通,不斷在金融市場掀起陣陣資產公司熱潮。2013年四家資產公司的商業化利潤均接近或超過100億元大關,資產規模全部進入中國金融業前100強,這已是資產公司利潤連續四年翻番增長。
此外,隨著業務發展的快速推進,四家資產公司均大規模涉足房地產、礦產等高風險行業,從2013年下半年至今,資產公司已向11家上市公司及其旗下的房地產企業提供融資超過120億元。他們通過商業化方式收購涉房類的不良資產,變相向房地產企業提供貸款。當然,為了控制風險,資產公司也會要求融資方提供高于銀行標準的抵押和擔保措施,但在經濟下行周期,房地產未來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四大資產公司過度依賴抵押物及上市公司擔保的房地產融資業務,風險不容小覷。
四)金融市場變幻莫測,市場本身的風險難以回避
金融業本身就是一個高風險行業,且資產公司與其他金融機構之間的風險因素極易發生交叉感染,從而產生系統性風險。系統性金融風險根源于經濟周期的衰退性波動或重大風險突發事件,由此導致金融企業整體資產質量惡化、經營運行失效而帶來的風險因素。系統性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各個金融機構之間大多存在著非常密切而復雜的關聯,而系統性金融風險一旦產生,就會影響到整個國家的金融企業發展和國家經濟安全。此外,經濟全球化及金融領域的創新發展,使金融機構之間的風險鏈接越發緊密,彼此之間的抗風險措施高度依存,對資產公司風險管理和防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資產公司是開展資產收購與處置、投資投行業務的金融服務商,在從事資產收購及投資業務時,不可避免的要持有大量債權資產、實物資產、股票、債券等其他金融性產品,而金融資產大多數屬于虛擬資產,內在價值無法準確做出衡量,市場價值波動性較大。價格受價值和市場供求關系的共同影響,當市場信息不透明時,金融資產的價格受市場信心影響程度較高,一旦市場上出現不利因素,資產公司持有的大量非現金資產存在很大的貶值空間,即會對資產公司自身經營和利潤增長帶來消極影響。
三、資產公司商業化業務的風險防范及啟示
加強資產公司自身風險防控,對資產公司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資產公司應認真反思金融危機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我國金融業的實際發展水平和客觀性,審慎推進各項風險管理制度建設,才能真正實現“百年金融老店”的夢想。
(一)創新產品研發能力,提高綜合競爭力
資產公司商業化業務起步較晚,資產規模相對較小,為了使融資項目產生較高的收益,資產公司偏向于選擇收益高、風險較可控的產品和服務。對資產公司而言,高度依賴收益、回報高的業務品種,難以快速提高生產效率。這種業務模式僅僅在經濟周期下行期間具備競爭力,一旦經濟向好,這種“壞銀行”的生存模式很難和好銀行競爭。市場環境的變化以及偶然因素的變動都可能給資產公司商業化業務帶來極大的風險,因此,資產公司在開展商業化業務時,要避免因資金集中進入高風險行業而產生系統性風險,避免因資金期限錯配帶來的流動性風險,努力開發適應市場需求的產品及服務模式,在產品收益和投資風險兩者之間實現平衡。當然,這個業務結構并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資產公司自身業務發展和運營目標的變化而每時每刻都在動態調整的。
(二)培養全面的風險管理人才,提高風險識別和管控能力
根據國際投行的經驗,合格的風險管理體系涵蓋了各個業務單元和內控部門、各業務產品及員工等風險因素。資產公司在政策性不良資產處置時期,特別重視對風險管理人才的培養和選用,為不良資產處置和發展積累了豐富的風險管理經驗和人才資源。在開展商業化業務時,要繼續依靠自身的風險管理機制和人才優勢,實行全面、獨立的風險管理制度,保障風險管理機構和人員擁有較高的工作效率,提高審核、評估、監察、法律等部門準確發現和處置風險的能力。對資產公司來說,要提高商業化業務的風險管控能力,關鍵是要擁有一批專業的審計、法律、財務人員,培養和鍛煉一支具備知識結構合理,實踐經驗豐富的專業化員工隊伍,適應投資銀行業務發展的需要。隨著商業化業務的深入發展,各資產管理公司逐步意識到加強風險管理機制,培養風險管控人才,加強人才選用機制的重要性。如2012年開始,長城資產為了加強風險管控能力,為全系統經營單位配備專職風險總監,以此提高經營單位的風險識別能力,為商業化業務保駕護航。
(三)發揮內外監管機構的監督作用,完善風險管理體系
經過幾年的商業化轉型發展,資產管理公司已經積累了豐富的商業化風險管理經驗,也建立了比較完善、科學、有效的內控管理制度、業務運作和風險防范機制。但資產公司內部風險防范依然存在著諸多薄弱環節,如盡職調查不嚴謹、審核流程虛置、風險責任不清,需要資產公司在業務發展過程中繼續優化和完善。因此資產公司需要在風險管理、風險識別及訴訟處置制度上不斷完善。資產公司已出臺了百余項風險管理制度和業務操作辦法,建立了經營決策委員會、資產處置審查委員會、財務審查委員會和資產評估審查委員會等各類專門委員會,使決策程序趨于規范化和科學化,正確把握整體的風險狀況。長城資產嚴格按照ISO9000質量認證體系的管理要求,使公司的內控管理走向標準化、規范化的道路。
此外,資產公司還需積極借助外部監管、審計力量,有針對性的完善和改革內部管理漏洞,提高外部監管的全面性及有效性。政府主管部門可通過強化專項審計和不定期現場檢查等措施,進一步增加外部監管力量,及時發現系統內部的風險因素,防范資產公司產生經營風險和道德風險。銀監會定期會對資產公司開展業務檢查和窗口指導,以幫助資產公司完善內部風險管理體系,及時發現和處理各類違法、違紀事件。
四)加強國際合作,審慎推進“走出去”戰略
資產公司一直注重對外交流與合作,積累了豐富的不良資產處置國際交流與合作經驗。通過不良資產處置的國際招標、國外資產證券化以及利用外資進行不良資產重組,資產公司均已與國際上一些著名的不良資產處置機構、投資銀行等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聯系,在吸引外資參與我國不良資產處置方面探索和積累了豐富的國際經驗。國際合作為資產公司商業化轉型發展積累了豐富的國際資源,也取得了不少成績。信達資產成功在港交所上市,東方資產、華融資產在境外成功發行美元債券,長城資產與日本生命保險合資成立保險公司等。但是,資產公司在享受金融全球化的益處時,也應時刻警惕來自國際金融市場的風險因素。20世紀80年代,日本金融業機構大跨步推行國際擴張策略時,片面追求海外資產規模的增長,忽視了自身核心競爭力的培育,最終遭遇金融慘敗。資產公司期望通過國際金融市場發展自己固然值得鼓勵,但現階段更重要的立足自身發展現實,更加關注自身競爭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 [ZK#]Black,B,RGilsonVenture Capital and the structure of Capital market: Banks versus stock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8,47: 243-277
[2] 黃澤民中國銀行業面臨的最大潛在風險是對外投資國際融資,20084)
[3] 何德旭,葛兆強我國銀行業的發展趨勢與風險防范中國金融,2008 年第8 期
[4] 余曉宜緊縮政策下2008 年中國銀行業發展趨勢研究西部金融,2008 年第3 期
篇3
新一輪央企改革迫切需要減輕部分歷史銀行債務,商業銀行受財稅監管核銷政策限制及盈利壓力,難以對存續經營央企減債。債務處置矛盾博弈激烈,勢必影響央企改革和金融風險化解進度。壞賬銀行即金融資產管理公司(AMC)是緩解銀企債務、加快重組盤活、控制金融風險的有效制度設計,銀行亦可按政策核銷貸款轉讓時的打折部分。新一輪央企改革需突破現有四家商業化AMC追求利潤、財務性處置、財務性債轉股等局限性,仿照省市政府AMC政策,在央企自身配套搭建AMC平臺,直接打折收購部分處理難度大、關鍵性的銀行不良貸款,按照央企自身改革戰略目標與進度安排,進行戰略性債務重組、戰略性債轉股。具體可選擇一家有不良資產處置,并具有豐富產業整合經驗和實力的央企進行試點,賦予其現有金融機構以AMC職能,實行分賬核算、分類監管,并給予其一定的收購資金支持、稅費優惠或返還政策。
關鍵詞:
央企改革;銀行不良貸款;金融資產管理公司(AMC)平臺
國家正在深化央企改革,新一輪的國資劃轉整合、孵化盤活將迎來改革。央企做好資產、股權、債務的接續,尤其是處理好銀企債務中的歷史問題,對改革成敗至關重要。央企受歷史原因、社會責任等因素制約,要達成改革目標,需核減部分原有的銀行債務,輕裝上陣,激發活力;銀行雖因經濟下行、不良率上升增強了壓降不良的意愿,但財稅監管核銷的政策限制、公平信用環境建設、利潤壓力等因素,制約了銀行對存續經營央企減債的能力,導致銀企債務處置矛盾多、難度大。如果銀企雙方為此展開激烈的博弈,勢必影響央企改革和金融風險化解的進度。實踐證明,壞賬銀行,即金融資產管理公司(AMC),是緩解銀企債務、加快重組盤活、控制金融風險的有效制度設計,銀行亦可按政策核銷貸款轉讓時的打折部分。對此,新一輪央企改革整合、孵化盤活、關閉清算可加以借鑒,并發揚光大。新的央企改革配套AMC政策,需轉換現有四家商業化AMC追求利潤的經營思維模式,突破其作為金融機構財務性處置債務、財務性債轉股的局限性,仿照地方政府AMC的政策,嘗試在央企自身配套搭建AMC平臺,直接打折收購部分處理難度大、關鍵性的銀行不良貸款,按照央企改革戰略目標與進度安排,用戰略性債務重組、戰略性債轉股方式,快速緩解、穩步處置央企銀行債務,推動央企改革深化,促進實體經濟增長。具體可選擇一家有不良資產需處置,并擁有產業整合豐富經驗和實力的央企試點,賦予其現有的金融機構以AMC職能,將AMC業務分賬核算、分類監管,允許AMC業務不良率、對企業投資、房屋土地及固定資產比例超標,允許AMC業務虧損,并給予一定的收購資金支持、稅費優惠或返還政策。
一、央企改革重組中減輕銀行債務歷史包袱的迫切性
(一)央企歷史債務包袱問題凸顯
國家明確了新一輪深化央企改革的方向。財政部、國資委將通過對現有企事業的國有股權劃撥、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整等方式,進行整個央企的產業、行業結構調整;成立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接受優良資產、主業資產、輔業資產,也包括不良資產、破產資產。這不可避免地會在接受資產的同時承擔巨大的負債,包括部分歷史包袱。較大規模央企的劃轉整合、孵化盤活、破產清算已成確定趨勢,改革中不良貸款處置和金融風險化解的矛盾局面,必然會表現出來。
(二)央企減債及債務重組的需求
國務院國資委和央企系統,在資產孵化盤活、破產處置領域有豐富的實踐,成功經驗、失敗教訓也較多,其中大多數與銀行債務處置成敗有關。經濟結構調整中,國家鼓勵央企產業升級、引技、引資、引智等,會產生部分債務包袱,而在整合后成為被劃入企業的控股股東的央企,如果以其股本為限承擔責任,則無法、更無財力全部承擔被劃入企業的銀行貸款。巨大的償債難題阻滯了企業改革推進。央企急需銀行對存續經營企業也能停息掛賬、減債減本,也希望銀行采取債轉股成為戰略投資者等方式,降低企業資產負債率和經營成本。
二、銀行對存續經營央企減債的兩難困境
(一)商業銀行減債的財力有限
當前產能過剩、企業效益下滑,導致國有、非國有商業銀行不良率均大幅升高,不良資產面臨集中爆發的風險。2015年第三季度末,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1.2萬億元,不良貸款率1.59%;關注貸款2.8萬億元,關注貸款率近3.77%,總量龐大,比例較高。商業銀行是按照商業化和股東回報最大化原則進行經營的,在目前利差逐步縮小、利息回收率低、利潤下降的情況下,如果以稅后利潤核銷央企的不良貸款,財力有限,因而為央企減債減本的動力不足。
(二)不良貸款核銷政策條件較嚴
即使銀行有壓降不良貸款、動用撥備來核銷的意愿,實際執行中也會面臨財政稅收、行業監管等對不良貸款核銷的嚴格政策限制、復雜審批程序且耗時較長的情況。銀行核銷的先決條件是窮盡一切追償手段,基本要求是必須嚴格履行司法追索程序,提供企業無法還錢的證明;同時須追究有關貸款人員的責任,并處理有關貸款人員后,才能核銷貸款。而在債務重組談判中,如果要求銀行以債轉股方式長期直接投資企業,持有廠房、土地等,因不屬于商業銀行經營范圍,主債權銀行也無法實施。這些政策限制和銀企各自角色的利益沖突,勢必形成銀行面對正常存續央企減債的兩難困境。銀企博弈激烈,必然產生央企改革受阻、孵化盤活艱難的局面。
三、央企改革中自身配套搭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平臺的必要性
(一)壞賬銀行的作用
壞賬銀行即金融資產管理公司(AMC),是緩解銀企利益沖突、控制金融風險的一種有效的制度設計。1999年,中國成立了四家AMC,政策性收購、處置國有銀行的不良貸款,有效發揮了“金融穩定器”的作用。一方面通過延緩償債,避免了企業大批停產、破產;另一方面,以時間換空間,剝離了國有銀行四成的貸款量(不到兩萬億元的不良貸款),優化了其整個貸款質量。十年后,國有銀行用增長的貸款量(約二十萬億元)及收益及股改上市收益等來消化這不足總貸款量一成的貸款剝離舊賬,控制了金融風險,有效解決了銀企債務的困境。
(二)2007年四家AMC商業化后的現實局限性
自2007年始,四家AMC開始商業化,進行股份制轉型,大都成為金融控股公司,有的已上市。商業化運作使四家AMC在收購、處置不良貸款方面面臨諸多局限:一是作為追求效益利潤和股東回報的股份公司、上市公司,其財力有限,商業化打折收購不良貸款后,沒有動力將打折利益讓渡給企業;二是四家AMC僅有金融背景,沒有實業支撐,無法從企業產業戰略整合的角度思維、處置收購的資產;三是四家AMC較多采取的財務性現金清收、變賣淘汰、財務性債轉股“打包、打折、打官司、轉賣資產賺差價”的商業化處置方式,對銀行和AMC自身較為有利,但對地方政府發展經濟的作用較小,對企業實現重組意圖和發展實體經濟的作用也很小,很難承擔化解金融風險的重任,且因此還出現了一些新的銀企債務難題。
(三)地方政府AMC的模式及央企缺陷
對此,財政、銀監部門2012年、2013年先后出臺文件,明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原則上可設立或授權一家地方AMC,作為具有特殊政策性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從事當地范圍內不良貸款的批量收購和處置業務。2015年9月已公布的18家地方AMC,分別制定了逐戶逐項、多方利益平衡的“重組盤活為主、處置清收為輔”的方案,旨在通過給因結構調整不力暫時陷入困境的企業打強心針的方式激活一批,通過轉型升級做大、做強一批,借助資本市場重組并購、債轉股、引入戰略投資者等孵化盤活一批。目前,在緩解地方債務困境、幫助企業脫困、維護地方金融安全、促進地方結構調整以及發展實體經濟等方面,效果初顯。從目前的情況看,上述地方AMC因為受地域和實力的限制,無法更多地支持此輪的央企改革;而已商業化的原四家AMC,也難以適應央企孵化盤活、結構調整的戰略需求,對此次央企改革的配合力度和效果亦有限。國務院國資委、央企系統則缺乏AMC這種改革的配套政策。
四、央企自身配套搭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平臺的優勢
央企深化改革迫切需要解決銀企債務難題。對此,國資委和央企系統可順應國家鼓勵金融創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導向,配套搭建自身的AMC平臺,打出產融協同的組合拳,處置部分銀行不良貸款。這一舉措在推進央企改革和化解金融風險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第一,央企及自身配套AMC平臺,能清除不良貸款產生的根源,落實“誰的孩子誰抱”的規則,預防不良資產再次滋生蔓延。處置不良貸款,不能像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央企自身對不良資產的前因后果了解深入、透徹,央企配套AMC平臺也非常熟悉成員企業的情況,因而可以通過專業、高效的“抽絲剝繭”,探尋業務往來各個節點的問題,有效把控不良資產產生的癥結,由此進行流程改良,預防再次滋生不良資產。第二,央企及自身配套AMC依托產業背景支撐,優于純金融背景的四家AMC,能實現不良資產“物盡其用”。不良資產無非是資產擺放位置和定價錯位,如正確重置,就能變為好資產。央企及配套AMC打折收購銀行不良貸款后,不是一味追求本息回收和處置效益,而是從國有經濟、央企健康發展的戰略意圖出發,對接產業,充當“資源優化器”,靈活、專業、有效地處置不良資產:或按需要將貸款打折利益讓渡企業,并進行部分清收;或重新安排債務、孵化盤活企業,避免企業停工、停產出售經營資產償債;或債轉股作為戰略性長期投資,引進外部資本,降低被重組央企的資產負債率;或主導破產清算、優勝劣汰,將資產注入優質龍頭企業,確保對生產經營起關鍵作用的抵債資產牢牢把握在國家手中,防止出現商業化AMC的一賣了事的方式,避免成員企業重要資產信息外漏,影響集團整體信息安全。第三,央企AMC利用央企人資分離、安置優勢,能比較順利地處置不良資產。這次央企改革、國資整合,涉及虧損、非持續經營、政企不分、政資不分企業的戶數較多,人員規模較大。人員分流、安置是敏感問題,企業穩定是第一要務。企業重組、不良資產處置往往受制于人員問題,需要在資產處置前,籌措大量資金,妥善進行人資分離、人員剝離安置。央企配套的AMC,可協同央企戰略,必要時還可先墊付部分資金,用于具體安置、分流人員,以保證職工應有的基本權益,并保持企業穩定,然后再處置資產,或申領國有資本預算資金,償還債務及墊付的安置資金。有的央企還擁有人力資源平臺,專門承擔改革重組中的人員安置,更能有效支持央企AMC處置資產。這點,是央企AMC具備而其他AMC無法比擬的特殊優勢。
五、對央企改革中自身搭建AMC平臺的幾點具體建議
一是在銀監會、國資委、財政部的指導下,試點以央企現有金融機構為基礎,配套搭建AMC平臺,收購、處置部分相關企業不良貸款。這是最快捷、有效的方式,具有成本低,風險可控的優勢。該金融機構在被賦予AMC特殊職能后,首先應按照央企產業整合戰略目標和進度安排,打出組合拳,形成合力,推動央企并購重組、孵化盤活并化解償債危機;后續則可根據資產多元化狀況,逐步擴大業務范圍。二是試點的央企金融機構應實行分賬核算、分類監管。試點的央企金融機構在行使AMC職能時,對打折收購的與央企劃轉整合緊密相關的部分銀行不良貸款,需要分賬核算,分類監管,獨立運營。在經營上,要允許金融資產管理業務不良比例超標,允許持有廠房、土地等比例超標,允許債轉股直接對企業投資,允許虧損。三是給予試點央企AMC平臺以資金、政策支持。應爭取央行提供部分再貸款作為收購資金,如央企AMC同步承擔央行對不良貸款轉讓銀行的再貸款,抵付折讓后的收購款;同時,爭取給予金融資產管理業務稅費優惠、減免或返還政策,以提高處置收益,充實央企AMC的運營資金。
作者:何仕彬 林玲 單位:四川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中國銀監會官網統計信息,2015-11-12
篇4
中國銀行業潛在的風險問題時刻牽動人們的神經,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升至1.67%,不良貸款余額達1.27萬億元,比上年末大幅增加51.25%。這意味著自從2011年三季度歷史低位至今,商業銀行不良貸款規模和不良率“雙升”的態勢已經持續了整整4年。不良資產儼然成為懸在各大銀行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資產質量滑坡
持續的雙升讓“躺著賺錢”的銀行面臨“活著”的問題,在業內人士看來,不良資產進一步惡化的狂瀾依舊難以逆轉,《經濟》記者查閱多家銀行此前的2016年運行展望報告看到,報告中都對不良貸款惡化的趨勢做出了預期,普遍認為2016年不良率的上升將超過2%,興業證券研究人士也表示,2016年宏觀經濟將持續下探,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生成率難見拐點,在中性假設條件下,預計2016年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新生成會達到1.13萬億元??紤]到不良貸款增量以最近兩年為主,難以滿足核銷標準,商業銀行為了降低名義不良率,將以對外出售為主要處置手段,預計2016年不良貸款拍賣市場將達到6000億元。
不良資產主要是指逾期債務,于銀行而言主要包括逾期貸款、呆滯貸款和呆賬貸款3種情況,還包括房地產等不動產組合。于企業而言不良資產主要是不能參與企業正常資金周轉的資產,例如債務單位長期拖欠的應收款項,企業購進或生產的呆滯積壓物資以及不良投資等。
不得不承認隨著經濟增速的下行,經濟結構轉型,銀行業的順周期特點確實是不良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宏觀經濟形勢決定銀行的資產質量,所以在經濟回調時期,客觀上銀行的業務要受到約束,其主要表現之一就是不良率的上升。隨著經濟周期的變化,銀行資產質量發生變化都是正常的,關鍵是在這個過程中要關注警戒線在哪里,只要不高到警戒線以上,不良率的波動都是很正常的”,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告訴《經濟》記者。
除了受經濟周期變化的影響,在經濟結構轉型和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國流動性保持高位的同時經濟增速放緩,也在影響著不良率的上升,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向《經濟》記者解釋,在金融危機之后我國持續加大信貸的支持力度去刺激經濟的發展,這導致僵尸企業和過剩產能形成銀行資產質量下降的局面。
“清單”暴露問題
在銀行業的“壞賬清單”中,產能過剩、沿海地區和小微企業三大領域的風險位列前茅,“高?!鳖I域多集中于小微企業、鋼貿,礦業這類強周期行業,及高耗能和產能嚴重過剩領域。從地區來看,長江流域小微企業不良貸款釋放已有蔓延趨勢,東北地區也是風險潛在高發區。
但相對來說,第三產業出現的不良貸款甚微,“過去,銀行給第三產業的貸款額并不大,加上第三產業這些年也沒有第二產業的狀況變得那么迅速,尤其是人民幣有效匯率的高估首先沖擊了可貿易程度高的行業,這些行業從地域看就處在沿海地區”,魯政委向記者舉例稱,但目前,不良貸款逐漸走向內地,受到沖擊的也是可貿易程度高的產業?!皷|北的豆子壓根不出口,但是由于可貿易程度比較高,國外的轉基因豆子都可以進來,這樣東北的豆子就被沖擊了,山西的煤炭也不怎么出口,如果澳煤拉進來比山西的煤還便宜,那山西的煤就沒人要了?!?/p>
這種風險之間的傳遞性很高,在經濟上行周期出現問題容易被“放水沖沙子”掩蓋,但在經濟下行周期,風險容易被暴露,上下游企業之間風險具有傳染性。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楊濤告訴《經濟》記者,在一個金融結構相對優化的體系內,金融中介有可能通過不同的主體、市場進行資源配置,我們國家現有的金融結構當中,銀行又是絕對的主體,一旦出現問題,風險也容易向銀行業集中。
楊濤向記者回顧稱,在過去美國面臨金融危機的時候,多數的銀行業機構,不是太愿意去放貸款,這也造成了其貨幣成熟度相對較低?!岸覈y行業在現有的經濟模式下一方面要服從保增長的目標,另一方面,資產端的擴張也一直具有慣性,傳統的業務模式還主要靠信貸擴張,因此,靠這種不斷地持續擴張來解決問題,不良率自然在上升”。
如今面對經濟形勢不好,銀行也會有不同的行為選擇,銀行在新增貸款方面更趨于謹慎,目前已經開始主動收縮一些風險較高領域的貸款。
是底部也是風口
如何尋找令“壞賬”涅重生的“解藥”,化解潛在的金融風險,成為監管層、銀行以及“壞賬銀行”等機構共同探索的問題。
不過,銀行不良資產在業界素有“甲之砒霜,乙之蜜糖”的說法。東方資產管理公司總裁張子艾曾公開表示,不良資產在其他人眼中是“垃圾”,但在資產管理公司看來是“錯配的資源”,資產管理公司和其他金融機構的區別在于“變廢為寶”。
1999年,為應對商業銀行體系內巨量不良貸款問題,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決定由財政部出資將工、農、中、建四大銀行的1.4萬億元巨款壞賬剝離,對口設立華融、長城、東方和信達四大資產管理公司。而長期以來,國內的不良資產處置市場基本由四大AMC(資產管理公司)壟斷。不過隨著地方AMC的陸續成立,不良資產經營的新生力量不斷涌現。
篇5
試點開啟促發展良機
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8月2日信貸資產收益權轉讓的兩項細則,隨著該細則出臺,不良資產收益權轉讓試點將于近期實質啟動。目前第一批不良資產收益權轉讓試點機構名單已定,包括銀行和信托公司;首單不良資產收益權轉讓信托計劃將于近期落地發行。這意味著,銀行不良資產出表渠道將從不良資產證券化擴大至不良資產收益權轉讓。這將成為不良資產處置市場的一大利好。
不良資產收益權轉讓試點工作醞釀已久。在今年年初召開的全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工作會議上,監管層除了提及開展不良資產證券化試點之外,也提及了開展不良資產收益權轉讓試點工作。實際上,此前已有不少銀行在實際操作中開展了信貸資產收益權轉讓,不過,此次相關細則的,是監管層第一次對不良信貸資產收益權轉讓作出單獨的嚴格規定。
細則規定,正常類信貸資產收益權與不良信貸資產收益權應分別轉讓,出讓方銀行不能構建混合信貸資產包。這意味著將不良收益權包裝成正常類收益權進行轉讓的行為將被嚴禁。
與此同時,細則還規定,開展不良資產收益權轉讓的,在繼續涉入情形下,計算不良貸款余額、不良貸款比例和撥備覆蓋率等指標時,出讓方銀行應當將繼續涉入部分計入不良貸款統計口徑;不良資產收益權的投資者限于合格機構投資者,個人投資者參與認購的銀行理財產品、信托計劃和資產管理計劃不得投資。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在不良資產收益權轉讓中,銀行通過對于未來的現金流和回收狀態的測算情況,將由此產生的未來收益權流轉給其他機構,可實現不良資產的提前變現,在降低不良率的同時,也為不良資產的處置提供空間。此外,隨著國內供給側改革加速推進,國內銀行不良貸款將迎來爆發期,不良資產處置業務迎來發展良機。
目前第一批127家可參與信貸資產收益權轉讓的試點機構的名單已經劃定,包括多家銀行和信托公司。這對當前的不良資產市場無疑將是個好消息。
“不良資產收益權的轉讓,政府開始放寬對銀行不良資產的管控,這意味著民間資本的參與將越來越常規化,整個不良資產市場逐漸走向市場化,側面促進不良資產處置方式的創新,進而緩解當前不良資產總量持續增加的壓力。”資芽網創始人兼CEO張洛夫向《經濟》記者表示,盡管這是一個好的信號,但從深層次來看,此舉并不能解決不良資產市場的根本問題,行業痛點依舊存在,信息不對稱、交易不規范等問題讓不良資產市場難以實現健康有序的發展。
據此,張洛夫預計,在市場初期,業務開展規模將會十分有限?!坝捎阢y監會對銀行的監管一直從嚴,在不能通過轉讓收益權實現不良出表的情況下,銀行對此項業務的進行可能不會有太大的投入?!?/p>
不良率攀升總額仍在增加
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總量仍在不斷攀升,不良資產處置領域將孕育出一片廣闊的藍海。據公開數據統計,不良貸款率從2013年二季度開始連續上升,到2016年一季度,已連續11個季度上升。
近日,銀監會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主席于學軍透露,截至今年5月末,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余額已超過2萬億元,不良率突破2%,達2.15%。據統計,二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14373億元,較上季末增加452億元;而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則為1.75%,與上季末持平。此外,同期商業銀行正常貸款余額80.8萬億元,其中關注類貸款余額3.3萬億元,較一季度增加1243億元。
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莊恩岳也向《經濟》記者表示,目前金融機構不良貸款大幅增加。根據銀監會最新統計,現在不良貸款約為1.98萬億元,占比2.01%,其中,五大國有大型商業銀行7000多億元,股份制銀行2500多億元,城市商業銀行(1147家)1800多億元,外資銀行130億元左右。另外關注類貸款3萬億元,企業應收賬款11萬億元,“這是隱患”。
對此,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向《經濟》記者分析稱,2016年下半年,商業銀行資產質量運行仍面臨經濟結構轉型帶來的挑戰,小微企業風險的持續暴露,化解過剩產能、出清“僵尸企業”的力度不斷加大,都會對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狀況造成不利影響;同時,大型企業債務違約和房地產市場進一步分化風險也需警惕,“預計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不良貸款增長態勢仍將持續。”
與商業銀行不良資產同步攀升的是,網貸行業的不良率也屢創新高。中投顧問的《2016-2020年中國互聯網+不良資產處置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指出,截至2015年底,我國網貸行業總體貸款余額約4300億元,如果按15%-20%的不良率估算,行業的壞賬規??赡苓_到645億-860億元。
對于這一點,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向《經濟》記者分析稱,不良率不斷攀升的原因在于當前宏觀經濟面的下行和產業結構的轉型。
此外,于學軍向記者表示,不良資產的大量產生與中國的外貿總量下降息息相關。
“金融危機前,我國長期維持著外向型經濟增長模式,對外貿易的依存度在2006年達到頂峰――65%,由于金融危機的出現,導致西方國家需求下降,對我國的出口產生了負面影響?!庇趯W軍分析稱,自2012年起,中國的經濟下行壓力就已經顯現,2011年的外貿進出口為增長22.5%,2012年出現斷崖式下降,與之呼應的是,2012年期,銀行業的不良資產也大幅上升,“先是從浙江開始,然后向長三角和珠三角蔓延”。
于學軍認為,由于浙江以民營企業為主,而且具有“小而散”、勞動密集型企業居多的特點,一旦世界經濟出現問題,對浙江的影響就會非常顯著。而現在,傳統能源地區如東北、山西日子都不好過。
于學軍把大量不良資產的出現歸結為4個因素,第一,西方發達國家的市場發生變化,從負債消費轉向去杠桿,對我國外貿有非常嚴重的影響;第二,我國勞動力成本大幅上升,成本優勢難再回來;第三,人民幣面臨貶值壓力,對生產加工企業非常不利;第四,企業的稅費成本持續上升,苦不堪言。
“雖然當下不良資產總額和不良率連續上升,但未來不良率有可能平穩甚至出現下降,但不良資產總額會持續增加。”于學軍解釋稱,由于政府大量的基礎設施投資會使得不良貸款率的分母增多,民營企業的不良資產增長會使分子增加,但分子的增速不及分母,所以不良率可能不會增長,但不良資產總額會增加。
供給側背景下如何抓痛點
如何處置不良貸款,化解不良貸款潛在風險,已成為商業銀行保持穩健經營的首要任務?!笆濉睍r期,我國不良資產處置的內外環境都發生了變化。伴隨著不良資產收益權轉讓試點拉開大幕,銀行處置不良資產的方式也再次得到擴展。
莊恩岳表示,現如今不良資產處置正面臨一些新的形勢。“不良資產剝離與處置將由政策性、準商業性向市場化轉變。不良資產交易市場競爭加劇,AMC牌照價值的重要性下降,資產管理公司只有加大業務創新,盤活和提升不良資產價值,才能提高盈利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不良資產處置應與‘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相結合?!痹谒磥?,在不良資產處置中,要以開放的心態引入產業資本。
在AMC生態鏈中,資產處置的公司處于相對核心的位置,連接著銀行和中介機構,溢價能力強。
據莊恩岳介紹,不良資產市場生態系統包括4個環節。在上游來源,為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非金融機構;在處置環節,為國有四大AMC、地方性AMC以及不持牌AMC三類機構;以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拍賣公司、征信公司、資產評估機構、證券交易所為代表的服務性機構;以及終端投資方,指需要這些不良資產(房產、廠房、設備、股權等)并最終購買的買家,包括上市公司、個人投資者、境外投資者以及禿鷲基金。
在整個不良資產市場生態系統中,民間處置機構正面臨越來越多的機會。
“對于不良資產處置機構來說,收益權轉讓試點,可以看作是一個開放的信號,正是民間不良資產處置機構的發展契機,能否在此良好形勢下實現新增長,這是一個需要著重考慮的問題。而這里就主要涉及民間不良資產處置機構能否做好基礎,包括處置能力的提升和資金的提前準備等。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機遇往往都是伴隨著挑戰,這些挑戰將對民間不良資產處置機構進行新一輪的洗牌。”資芽網創始人兼CEO張洛夫表示,這十分有利于不良資產市場進行自我更新與完善,保持整個市場的活力。
實際上,從2014年、2015年以來,市場上不斷出現各類“互聯網+不良資產處置”平臺,試圖從這個大市場中分一杯羹。
第一種為不良資產交易服務平臺,由第三方建立,搭建不良資產的垂直信息搜索平臺,撮合買賣交易雙方,平臺還會吸引法律、評估等第三方中介機構。第二種為催收、債權交易類,以催收公司和律師事務所為主,以資產管理公司和營銷公司為輔。第三種為數據查詢類,通過數據挖掘尋找債務人的隱匿財產,向不良資產投資機構與處置團隊提供以債務人財產信息為主的數據服務,并根據處置難度與回報情況對不良資產項目進行分層,最終向投資者提供不良資產收益權的金融產品。還有一種為資產眾籌類,從整個不良資產大的類別當中挑選一些標的,然后募集資金,做資產管理、競價退出,然后給投資人分配收益。
新一輪不良資產市場逐漸發育成形,潛在規模有數千億之巨,未來不良資產處置將深度觸“網”,在新一輪的淘金熱中,什么樣的互聯網不良資產處置平臺更具競爭優勢?
在這幾類平臺中,各有各的發展短板,其中以綜合服務平臺的發展前景最被看好。
“目前涌現出一大批互聯網不良資產處置平臺,這些平臺共同開辟出一條‘互聯網+’的解決道路,充分利用了互聯網的特性,打破不良資產處置的地域限制,解決信息搜集困難問題,為不良資產市場的規范提供了一個新的正確思路?!睆埪宸蛘J為,“互聯網+不良資產”的方式是解決當前不良資產行業痛點的必經之路,“如何在這些平臺中獨樹一幟就成為業界思考的問題,不良資產處置服務商搜索引擎與資產債務信息數據庫的建立、打破信息不對稱做到無居間費用、嚴格規范交易過程,以及安全保障,這都是競爭優勢所在?!?/p>
在張洛夫看來,不良資產超級綜服平臺的發展模式是可行的,但所有的發展都要抓痛點?!拔A康娜珖涣假Y產持有者,匯集各類不良資產信息及相關需求,通過不良資產債權搜索引擎,就可以解決資產債權信息案源獲取難的問題;整合海量相關處置服務機構與投資方,為雙方搭建多樣化處置通道,建立起不良資產綜服生態產業體系,通過處置服務機構搜索引擎,規范市場,就能解決服務標準的痛點問題;嵌入社交屬性與智能綜服,打破信息不對稱的壁壘,就能推動處置創新和處置效率;零交易成本,提供免費信息服務,就能增加用戶黏性;傳遞行業聲音,關注焦點話題,普及法律常識,就能開拓不良資產知識傳播的新形式。”
好包稀缺價格彈性較小
不良資產處置的收益率同樣不容小覷。以中國信達和中國華融為例,其2015年上半年同比凈利潤增速高達40%,良好的業績表現主要來自于不良資產經營業績的快速增長。
銀行業不良風險至少要持續攀升一段時間,后續不良貸款率的增長幅度會有所下降,但總量依舊會繼續增加,直到國內經濟走上確定的復蘇之路。隨著銀行貸款償還風險集中暴露,這些不良資產包在轉讓中的價格是否會有所調整?這也是市場關心的一大焦點。
對此,張洛夫表示,縱觀當前整個不良資產市場,一直處于一個賣方市場的現狀,也就是說,在不良資產包的交易過程中,不良資產處置者信息掌握完備,交易占據主動,具有較強的議價能力。“從整個市場來看,仍舊是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尤其是好的不良資產包,更是物以稀為貴。因而,不良資產包的價格彈性較小,調整不會太大?!?/p>
篇6
[關鍵詞]資產證券化 商業銀行 模式選擇應用
一、資產證券化的概述
將某種具有未來現金流的資產以證券的方式銷售出去,使這些資產的原始所有人因此取得現金,使購買了證券的人取得了這些資產產生現金的權利,這就是資產證券化的基本內容。對出售者來說,把具有未來現金流的資產賣了,失去了未來獲取該資產收益的權利,但也不需要承擔持有這些資產可能遭受的損失,更重要的是他現在就可以把未來的收益以現金的方式收歸手中。對于投資資產支持證券的人來說,他可以取得由這些證券所代表的資產所產生的收益,由于資產支持證券屬于固定收益類證券,收益率高于一般債券,因此,這是一種比較穩妥的投資。正因為資產證券化既有利于資產的原始所有人,因此才能不斷發展,為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接受和推廣。
二、資產證券化在我國商業銀行中的作用
近些年來,我國的商業銀行業務發展迅猛,規模龐大,難免會存在一些呆壞賬損失,風險由此也增大,眾多的金融工具以及金融衍生工具已滿足不了大眾更多的需求,于是出現的新型的金融工具---資產證券化日益逐步滿足人們的需求,增強了銀行的資產流動性,為商業銀行的日后發展提供了更重要的發展道路。以下談談資產證券化在商業銀行中所起的作用。
1.增加銀行資產流動性,加快處置不良資產
前些年商業銀行存在大量的不良資產,巨大的不良資產存量嚴重影響著銀行的利潤空間,于是銀行把這些大批量的不良資產進行證券化,通過對資產的真實出售并在資本市場上發行證券,能夠實現風險轉移和縮短現金收回時間,這樣不僅有利處置了銀行的不良資產,更重要的是增強了銀行的資產流動性。
2.優化資產負債表結構
銀行的不良資產一旦得到很好處置,大范圍縮小,資產必然得到優化,因此通過資產證券化,可以有效解決銀行由于實行短存長貸導致的資產負債結構不匹配問題,優化資本結構。
3.降低資金成本
銀行獲取資金的渠道也很多,或吸收大眾存款或發行債券等,但這些獲取資金的方式成本很高,而銀行可把住房抵押貸款,不良貸款甚至應收賬款通過資產證券化及時獲取資金,這大大降低銀行的資金成本。其二,通過資產證券化,是得到信用評級機構的肯定和認可,經過適當的信用增加而發行證券,可以使該證券能夠取得比發起人本身更高的信用評級,因此可獲得較低成本的資金。
三、資產證券化在商業銀行中的模式選擇
目前在我國的商業銀行中,資產證券化還處于起步階段,并沒有大規模的實行,機構運作尚不成熟,有些模式也存在不可行性,因此在現階段我國的商業銀行證券化的模式選擇也是急需探討的。資產證券化的模式主要有住房抵押貸款模式(MBS)和資產支持模式(ABS)。
1.我國的住房抵押貸款是銀行的優質產品,能獲得穩定的收益,能改善銀行的資產負債結構,提高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及降低經營風險,并且有助于帶動房地產等相關產業的發展。但就我國目前情況來看,我國還缺少像美國聯邦住房貸款銀行等SPV性質的機構,因此我國商業銀行暫時還不會運用此種證券化模式。
2.另外一種就是資產支持模式,它也包括幾種模式:(1)不良資產證券化模式。這種模式在我國商業銀行中尤為可見,此種模式對發起人對投資人都帶來利益,優化銀行資產負債表結構,充足資本流動性,因此在我國這種模式常見且可行。(2)表內模式。也就是銀行內部直接發行證券,這種模式風險性比較大,而對商業銀行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減少銀行內部風險,而不是增加風險,因此該模式也容質疑。(3)應收賬款等證券化模式。比如公路養費,旅游景點等未來現金的收入也可進行證券化,它是以未來現金為基礎。這樣可以提前收回現金,增加資金周轉率,有利于企業和銀行的競爭能力,該模式可以成為商業銀行未來資產證券化探索的模式。
四、積極推行資產證券化的政策建議
資產證券化雖然在銀行中的作用甚為重要,也存在多種模式可供選擇,但對在我國發展不成熟的資產證券化來說眾多問題依然存在,下面就針對這些提出一些建議。
1.完善資產證券化的一些相關法律法規
最近才在我國發展的資產證券化,應結合我國國內資本市場出臺一部資產證券化法規,進一步明確各方參與者的權益。在法制構建上提供完善的配套措施,進而奠定市場發展的長遠基礎。
2.積極推進資產證券化業務試點
我們要防止銀行簡單地認為資產證券化必然會降低資本要求,盲目開展證券化業務,也要防止不恰當的資本要求給其帶來不必要的成本,不利于促進我國銀行業的金融創新,從而在我國金融市場規范、審慎地推進資產證券化的試點。在不斷實踐中改進其制度安排,增強法規體系的合理性和科學性,積極引導其朝著更加規范的方向發展。
3.規范發展信用評級機構
我國目前的資產信用評級機構數量少,評估質量不高,我國建立有深遠影響和權威的評級機構勢在必行。并對這些評級機構統一管理,使其獨立發揮作用,客觀公正的進行評估公正,由此來提升我國信用評級機構的威信。
參考文獻:
[1]郭劍慧:資產證券化概述及模式選擇[M].經濟研究,2009(27)
[2]張鑫迪:淺談我國商業銀行資產證券化[J].大眾商務,2009(12)
[3]諶 玲:資產證券化研究 [J].現代商貿工業,2009年第18期
篇7
一、信貸工作思路及工作目標
20****年全省農村信用社的信貸工作思路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審慎經營意識,創新增長方式,提高核心競爭力,實現信貸業務的理性發展。要突出“一個中心”,即以質量效益為中心;著力“兩個提升”,即信貸隊伍素質和信貸管理水平的提升;堅持“三個服務”,即服務三農、服務社區、服務中小企業;推進“四個創新”,即信貸機制、信貸產品、信貸服務和不良資產處置方式的創新。努力促進信貸投放的持續平穩協調增長。
20****年全省農村信用社信貸工作的目標是:各項貸款余額較上年凈增500億元,增長率達到15%;不良貸款(五級分類口徑)余額下降70億元,不良貸款率控制在16%以內,其中新賬不良貸款率控制在2.8%以內;抵債資產變現率達到30%。
二、主要工作重點及相應措施
(一)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1.堅持以質量效益為中心,促進信貸投放合理增長。各聯社要牢固樹立“風險為本,資本約束,審慎經營,有效發展”的經營理念。要通過有效地制約風險資產的過快擴張,促進信貸業務結構、資產結構和資源的合理配置。積極拓展中間業務以及資本消耗少、風險相對較低的抵(質)押貸款、按揭貸款業務和票據貼現業務。
在信貸業務發展中要正確處理三種關系,一是要正確處理擴大規模、優化結構與提高質量的關系。在繼續保持合理規模和有利市場地位的同時,注重提高發展質量,努力做到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和速度的有機統一;二是要正確處理提高自身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關系。緊緊圍繞廣東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目標和任務,結合本地經濟發展規劃,廣泛提供多層次、多方位的金融服務,積極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三是正確處理加快創新與加強管理的關系。努力在改革和創新中積極探索面向“三農”與商業化運作有機結合的可持續支農途徑,在不斷改善支農服務中形成符合自身特點的競爭優勢。積極推進業務創新工作的風險后續評估機制建設。有效增強盈利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2.明確市場定位,進一步鞏固農村金融主力軍地位。各聯社必須堅持服務“三農”的方向不動搖,立足縣域,緊緊抓住國家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統籌城鄉發展、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有利時機,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和市場前景積極拓寬服務領域。支持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傳統農戶向新型農戶的轉變;拓展農民消費信貸領域,支持城鎮化建設;加大對優質高效農業和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做深做細做好現有客戶,培植一批符合農信實際的優質戰略客戶群;正視地域差異,進行差別化定位:一是對東西兩翼及粵北等農業經濟比重大、經濟欠發達的地區,要堅持為“三農”、個體工商戶和微型企業服務。在滿足農戶小額貸款和基本資金需求的基礎上,重點支持種養專業大戶、農業基地、農業園區、農業龍頭企業、農產品加工、農村基礎設施、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建設和發展。實現支農貸款投放總量、覆蓋面和受惠面的新突破;二是對農業經濟占比較小的城鄉結合部,信貸營銷的重點是城鎮居民、個體工商戶、中小企業、農業龍頭企業、現代農業物流業、農業園區和工業園區建設、縣域經濟及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建設;三是對珠三角等城鄉一體化程度較高、經濟發達的地區,在鞏固和優化現有中小客戶群體的基礎上,積極培育優質客戶群體。著力拓展以個人按揭貸款為主的個人消費性貸款。要重點支持一批科技含量高、有競爭優勢、有規模、有效益、有市場的中小型企業;資金寬裕的聯社還可通過產品創新,適度支持一批高端客戶和優質大客戶。
3.加強經濟金融產業政策研究,著力優化信貸結構。20****年國家將繼續強化宏觀調控,人民銀行將進一步發揮貨幣政策在宏觀調控中的重要作用,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各聯社應有效控制信貸投放規模和節奏,著力優化信貸結構。
(1)有效促進信貸投放合理增長。各聯社要牢固樹立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風險意識,密切關注國家宏觀經濟、金融和產業政策的變化趨勢,按照省聯社“總量控制,有進有退”的信貸政策,加大對“三農”、服務業、中小企業、節能環保企業和自主創新企業的信貸支持。嚴格貸款條件,堅決控制對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和產能過剩行業的貸款投放;準確把握國家房地產政策導向,加強房地產信貸管理,關注住房供給結構及住房價格,遏制投機需求,努力化解潛在風險。采取措施,為普通商品住房開發、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發展與消費提供信貸支持,限制對高檔、大戶型以及高檔寫字樓的信貸投放。強化風險管理,科學把握貸款投放節奏;省聯社將建立相應的監測機制,依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央行從緊貨幣政策的有關要求,督促指導各聯社制定科學合理的信貸投放計劃。促使信貸增長保持在合理水平。
對轄內各聯社的信貸投放規模,省聯社將采取差別化管理的辦法加強指導。對20****年底存貸比超過75%的聯社必須做好貸款規模的壓縮工作,省聯社重點跟蹤其壓縮進度;對存貸比在70—75%之間的聯社在保證農業貸款合理增長的前提下,要壓縮和收回高風險貸款,放緩貸款投放的節奏,把存貸比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對存貸比在70%以下的聯社,要適當控制貸款總量,把握投放節奏,防范新增貸款風險。
(2)優化和調整貸款結構。轄內各聯社要重點加大對存量貸款行業結構、期限結構和額度結構的調整力度,努力實現經營質量、效益和規模的協調發展。一是優化存量貸款結構,規避行業風險。各聯社要加強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兩高一?!逼髽I及其他高風險存量貸款的清理。參照國家行業政策、環保政策標準以及節能減排要求,及時加強貸后監管。在風險排查的基礎上,對存量貸款進行分類排隊。對不符合政策要求的高風險貸款要制定一定的退出比例,加大考核力度,責任到人。對退出不力造成貸款損失的機構和個人要嚴格責任追究,加大處罰力度;對監管部門多次警示的集團關聯客戶貸款、不符合政策要求的房地產開發貸款、出口退稅依賴型企業貸款等要予以重點關注,落實風險防范措施。對抗風險能力較弱的企業要逐步退出;二是控制中長期貸款規模,防范流動性風險。各聯社要從審慎經營的角度出發,高度關注貸款中長期化的趨勢,加強對資產流動性的預測和分析,建立流動性風險處置預案,提高避險能力,防范存貸期限錯配可能產生的流動性風險和利率風險。嚴格按照資產負債比例管理要求,強化管理,對中長期貸款比例較高的聯社要制定壓縮計劃,合理地控制中長期貸款投放的規模和節奏,優化資產負債結構,保持存款結構與貸款期限的動態平衡,從根本上改善期限結構錯配的狀況;三是加強大額貸款管理,限控大戶貸款集中度風險。各聯社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嚴格按照央行、監管部門及省聯社有關管理要求,加強對轄內大額貸款監控,尤其是對超億元貸款客戶及十大戶的監控和管理,對于單戶貸款余額超比例的聯社,要根據實際情況對其進行壓縮和調整,切實有效地落實風險控制管理措施,防范信貸集中風險。同時要落實對大額貸款定期檢查分析制度、貸后管理制度以及統一授信制度,及時掌握大額貸款的相關信息,把握風險動態,有針對性落實風控措施;四是合理安排貸款投放,優化增量貸款結構。各聯社要根據國家的宏觀經濟和產業政策,結合本地實際和自身發展要求,積極促進信貸政策與產業政策的協調配合。堅持審慎投放,在確保滿足支持“三農”資金需要的前提下,加大對微型企業、中小企業和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為主的消費信貸的資金支持力度。選擇、挖掘和營銷抗風險能力強、成長性較好、有一定技術含量和競爭優勢的優質客戶予以支持。嚴防承接其他商業銀行退出的劣質客戶,嚴格控制向新開工項目發放貸款。
(二)強化風險管理,不斷提升信貸管理水平。
20****年省聯社將通過信貸能力等級評定、信貸制度后續評價、風險預警三大機制以及完善貸款報備體系、規范信貸擔保行為等措施,著力提升信貸管理水平。
1.深化信貸能力等級評定工作。為進一步加大省聯社對全省農信社信貸管理的工作力度,提升全省農信社的管理能力,積極引導各信用社由粗放式管理轉向精細化管理,確保全省農信社信貸業務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省聯社將對全省99家縣級聯社從資產質量指標、效益指標、監管指標等方面,完善細化信貸能力評定指標體系,在全省范圍內逐步建立起全面、科學、有效的信貸等級評定機制。按照“區別對待、分類指導”的原則,對各聯社實施差別化管理,將評定結果與報備權限、信貸人員等級、信貸業績考評等掛鉤,在有條件的地區試點與經營權限掛鉤。在全轄范圍內培育“比進步、創先進、上檔次、求發展、控風險”的信貸經營理念。
2.建立信貸制度的后續評估機制。為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競爭和風險管理的需要,確保信貸制度的有效性和實用性,省聯社將著手創建信貸制度后續評估機制,圍繞信貸制度的執行效果及風險狀況,組織抽調轄內部分業務骨干,組成評估小組,針對信貸制度的科學性、有效性、可操作性和適用性進行后續評估,以便及時完善相關制度,不斷提高市場競爭能力。20****年省聯社將根據國家金融政策、監管要求和相關法律法規,結合現有制度的執行情況,進一步規范信貸法律文本,完善與修訂信貸與資產管理制度。一是規范全轄主要信貸合同文本。我省農信社目前所使用的信貸業務合同文本千差萬別,沒有統一的標準和要求,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和風險隱患,隨著《新公司法》《物權法》出臺,現有合同文本適應不了業務發展與風險控制的要求。對此省聯社將制定全省農村信用社統一規范的信貸業務主要合同范本;二是完善修訂相關信貸管理制度。結合信貸管理制度執行情況、市場定位和全省農信社信貸客戶結構情況,完善和修訂中小企業授信、個人經營性貸款、貸款五級分類相關制度等;三是充實不良資產管理基礎制度。為進一步規范不良資產處置工作,加強基礎制度建設,防范因不良資產處置不規范所帶來的信貸風險和道德風險,確保票據兌付工作的順利進行,省聯社將制定《不良貸款管理辦法》《廣東省農信社抵債資產拍賣管理辦法》等規范性制度,以正確引導不良貸款的轉化工作。
3.逐步構建信貸風險預警機制。為充分發揮風險預警在風險防范方面的主動性、連續性和系統性特點,逐步構建信貸風險預警機制,20****年省聯社將引導轄內各聯社做好風險預警的基礎工作。一是要強化政策引導,結合宏觀經濟形勢及金融動態,引導轄內聯社把握信貸投放,著力提高政策敏感度,樹立穩健經營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建立健康的信貸文化;二是要加強信貸案例分析,通過收集整理轄內及他行的信貸案例,分析預測信貸風險、掌握風險評估的技巧,從中總結經驗教訓,加強信貸風險提示。促進轄內信用社能依據不同風險預警信號,梳理歸類,一戶一策,調整信貸投向,最大限度降低信貸風險;三是要建立信貸管理聯動機制,確保信貸管理中每個環節捕捉到的信息均能準確、快捷地傳遞到信貸管理的各個層次,搭建信息共享平臺。要重點抓好貸后管理,改變貸后管理反饋機制不靈的弊端,充分利用貸后管理捕捉到的信息,及時完善信貸管理,有的放矢加強風險控制。
4.進一步完善貸款報備體系。為了加大對高風險業務的監控力度,正確引導貸款投向,優化信貸結構,有效規避國家經濟及行業政策調整帶來的信貸風險,省聯社將進一步完善貸款報備體系,深化分類指導。一是實施分類指導,加大貸款二級報備力度,充分發揮各辦事處強化風險管理的積極作用,促進風險關口的前移,及時有效地防范信貸風險的發生,以確保貸款的安全性和操作的合規性。要在全轄范圍內初步形成省、市、縣三級聯動,齊抓共管,防堵信貸風險的局面;二是加大對大額貸款、特殊行業貸款的報備管理力度,凡屬省聯社公布的特殊行業貸款,均實行單筆報備,并著力推行綠色信貸,將造紙、印染等高污染行業貸款也列入特殊行業貸款管理;三是根據全省信貸能力等級評定結果,對各聯社貸款報備實施差別化管理。重點是要加大對資本充足率、經營狀況和信貸人員素質等較差以及資產質量不高、制度建設與執行力不強聯社的貸款管理力度;四是進一步完善報備貸款的檢查通報制度。組織報備貸款專項檢查,重點檢查省聯社(含辦事處)報備貸款風險提示的落實情況,并就檢查的情況以及報備貸款的基本風險狀況及時通報全轄。
5.逐步規范信貸擔保行為。要嚴格擔保人及評估機構的準入條件,防范信用和操作風險,切實把風險控制措施落到實處。一是要規范個人貸款擔保行為。各聯社要重點關注個人貸款的互保、交叉擔保、循環擔保的問題,督促轄內各信用社加強個人貸款擔保人的資信審查。嚴格禁止不具備擔保資格、擔保能力和變相違法違規擔保的主體向個人提供擔保,防范因擔保能力不足引發的信用風險;二是完善抵(質)押物評估機制。對抵(質)押物的評估各聯社應挑選資質較好的評估機構進行評估,并堅持外部評估與內部評估相結合,以此作為合理確定抵(質)押物價值的參考依據,合理確定抵押率,嚴防高估抵押物而形成新的信貸風險;三是嚴格擔保公司準入條件。省聯社將制定有關擔保公司準入的指導意見,規范擔保行為。積極引導轄內各聯社增強風險意識,選擇符合條件的擔保公司,進行業務合作。各信用社在引入擔保公司為客戶貸款提供擔保時,要嚴格審查擔保機構的資質。
6.強化信貸制度執行力檢查。20****年全轄的信貸檢查將突出“四個重點”,做到“兩個結合”,即要突出貸款制度執行情況、新增貸款投向、大額新賬貸款和壓降不良資產真實性四個重點,做到綜合檢查與專項檢查、落實整改與結果運用“兩個結合”。一是有重點地組織信貸綜合檢查。加強對審貸分離、權限管理、責任追究、貸審會運作機制等規范化建設的檢查。檢點是大額貸款、新增貸款、房地產貸款的審批條件落實情況、貸款用途真實性、貸后管理情況;二是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項檢查。針對國家產業政策及我省農信社風險控制的需要,組織開展小水電貸款運營情況、征信系統使用情況等專項檢查;三是加強不良貸款壓降自查和交叉檢查工作。檢查覆蓋面力爭達到100%。加強對不良貸款壓降真實性的檢查。
(三)加強信貸創新,應對市場競爭。
轄內各聯社要確立“立足縣域,拓展城區,做實做好批發業務,積極拓展零售業務”的戰略思想,更新理念,創新辦法。積極探索適應市場競爭和自身發展要求的風險控制體系;深入了解市場,加大創新力度,加快創新產品推廣步伐。在確保貸款質量的前提下,積極開展服務營銷創新;大力推進信貸產品和信貸機制的創新,爭取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穩步推進與產權模式相適應的風險控制體系創新。為了強化風險管理,提高貸款質量,積極培育專業化的信貸隊伍,要積極創新信貸機制。一是要規范信貸資產管理部門的設置。轄內各聯社必須明晰客戶的貸款業務在農信社部門之間、機構之間以及崗位之間的運行機制。充分體現一線業務發展和二線風險管理之間分工協作和互相制衡的關系。信貸管理部、資產保全部、貸款審批委員會負責日常信貸業務操作的管理及監督工作,合規部(或風險管理部門)負責獨立識別、評估信貸相關風險,為信貸管理工作提供及時的風險信息及客觀的風險規避策略;二是規范理事會與經營班子之間的信貸審批授權機制。隨著農信社產權模式的變更,各聯社要通過書面授權的方式明確在信貸管理上理事會與經營班子各自所負的職責和權利,規范兩者之間的授權模式,搭建暢通的信息反饋渠道,完善兩者的制衡機制;同時進一步明確理事長、聯社主任不得參與貸款審批委員會,基層信用社主任不得參與貸款審批小組,規范貸款審批流程;三是創新貸款審批機制。為提高貸款審批質量,在各市縣聯社逐步推行專家審貸委員會及主任審貸委員會二級貸款審批機制。專家審貸委員會隸屬經營班子,條件成熟的聯社可推行專職審貸制度。專家審貸委員會成員由信貸管理、合規管理(或風險管理)等部門負責人、法律人員及另聘的轄內信貸業務水平較高的人員組成,行使原來貸款審批委員會的職能,聯社主任具有一票否決權;主任審貸委員會隸屬理事會,由經營班子成員及其專家審貸委員會成員等組成,理事長不得參加該委員會,但具有一票否決權。主要負責對超聯社經營班子審批權限、疑難貸款、兩次以上審批復議未能通過等貸款進行最后決策;四是要構建信貸綠色通道,提高信貸效率。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針對不同的客戶和業務品種,制定不同的授信權限,簡化信用戶、銀票貼現、抵押貸款和取得授權額度的優質客戶、低風險業務的貸款流程;五是要逐步建立信貸業務專業化管理體制,提高垂直、條塊化管理能力。從過去以塊為主的經營管理模式,逐步轉變為條塊結合的管理模式。條件成熟的縣級統一法人聯社可對個人按揭、票據業務、信貸檔案實行集中管理,成立相應的放款中心、個人按揭中心和票據中心等。
2.開展信貸服務及產品創新。在農村金融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形勢下,各聯社要與時俱進,適時推出符合農村經濟發展需要的特色產品,切實拓寬金融服務渠道,提高服務意識與創新意識。一是要創新營銷理念,開展特色服務。各聯社必須樹立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以效益為目標的營銷理念,細分客戶市場,分類管理,結合不同地區的經濟環境和市場需求對客戶量體裁衣,提供規范化和個性化相結合的服務,同時通過電視、網絡、報紙等媒體多形式、全方位地加大品牌宣傳,提高農信社核心競爭能力;二是要整合信貸要素,創新信貸產品。省聯社將對全轄原有信貸品種進行梳理歸類、整合、打捆,推出廣東農信品牌產品。通過對貸款擔保方式、貸款期限、貸款利率和還款方式等信貸要素組合創新,不斷豐富和推出特色產品。延伸訂單農業貸款模式,把訂單貸款模式運用到對中小企業與其上游企業的信貸管理中,促進相關企業間信貸資金專款專用、封閉運作,有效控制中小企業的信貸風險;拓展農戶聯保貸款領域,將農戶之間的聯保方式延伸到農戶與小企業、小企業與小企業之間。
(四)加快不良資產處置,全面提升資產質量。
20****年度省聯社將在加強考核、嚴格問責、強化對新賬貸款管理的基礎上,積極為各地聯社搭建資產推介和處置平臺,引導各聯社創新清收處置方式,多管齊下壓降不良資產。
1.突出資產質量考核重點,完善考核體系。一是要優化資產質量考核機制。重點按五級分類口徑考核不良貸款下降額、新賬貸款不良率以及抵債資產變現率,確保不良資產風險真正得到化解;二是要細化新賬貸款質量考核。各聯社要認真總結20****年新賬貸款管理的經驗,結合實際進一步細化和完善新賬貸款考核的實施細則,通過每季度對貸款進行五級分類統計,加強對新賬貸款質量變化和遷徙情況的監測和分析,并將新賬貸款的質量變化和遷徙情況納入考核范疇;三是要從嚴控制,分類考核。20****年全省農信社新賬貸款不良率將控制在2.8%以內,對20****年末新賬不良率在4%以內的聯社,20****年須將新賬不良率嚴格壓縮至2.8%內,不得突破;對20****年末新賬不良率在4-6%的聯社,須進一步嚴把新賬貸款質量關,積極盤活新賬存量不良貸款,新賬不良率應降低一個百分點以上;對20****年末新賬不良率超過6%的聯社,要制定壓降計劃,新賬不良率應降低兩個百分點以上;各辦事處要重點監控,進行跟蹤、分析、督導和問責。各聯社對轄內信用社也應按照新賬貸款質量情況進行細分,采取差別化措施,有針對性地加強新賬貸款質量考核;四是要堅持問責制度,建立職責清晰、獎罰分明的信貸約束機制。對不良貸款不降反升或抵債資產處置進度緩慢的聯社,要嚴格問責;要認真落實不良貸款責任追究制度,對新賬貸款形成不良的,除根據《廣東省農村信用社新賬貸款考核指引》及《廣東省農村信用社不良資產責任認定及追究操作指引》進行處罰并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外,造成新賬不良貸款率上升較大的,還將降低其機構的信貸能力等級;五是建立嚴格的不良資產處置獎懲機制,各聯社要結合自身的財務承受能力制定清收、處置的獎懲辦法,注重將壓降業績和個人利益相掛鉤,嚴格考核,充分發揮考核機制的正面激勵和反向懲罰作用。
2.創新清收處置思路,力促不良貸款快速下降。各聯社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積極創新清收處置的思路。一是要采取多種途徑、多種方式加大對涉政不良貸款的攻堅力度。除繼續采取現金清收、以物抵債、打包處置、貸款重組等方式進行處置外,要積極協調地方政府通過資產置換和債權轉讓的方式處置:即由政府提供優質主體承接,將債權整體打包轉讓,或政府以優質資產置換不良貸款,對接收的政府用于置換不良貸款的優質資產可轉作自有資產或無形資產處理;有條件的地方還可探索不良資產證券化等渠道,以達到快速有效壓降不良貸款的目的;二是要根據不良資產項目清收的難易程度積極嘗試內外招標、風險、懸賞清收等辦法,充分調動社會力量清收、處置不良貸款;三是對有條件的統一法人聯社,要實行不良貸款集中管理,特別是大額不良貸款較多、戶數集中的聯社,要將所有不良貸款集中到聯社一級,集中力量統一清收處置,加大與政府的協調力度,提高不良貸款處置效率;四是要加快票據置換不良貸款的處置,特別是仍未完成票據兌付任務的聯社,要采取各種方式提高現金清收比例。對確實難以收回的要做好原因說明,整理相關證明材料,確保處置率等指標的完成;五是加大呆賬核銷力度,堅持“嚴格認定、證據確鑿、逐級審查、對外保密、賬銷案存、繼續追索”的原則,積極做好呆賬核銷工作,爭取多核多提,用好用足撥備提取政策。
3.加快抵債資產處置速度,力爭實現收益最大化。要認真分析宏觀經濟政策和市場動態,在充分考慮政策風險因素、最大限度減少損失的前提下,抓住有利時機,加快抵債資產的處置速度。一是要加快抵債資產的變現進度。要結合當前市場行情、政策變化、處置收益及票據兌付要求等進行綜合分析,制訂處置計劃。原則上房產及2005年以前接收的土地可變現的要盡量變現;仍未完成票據兌付的聯社,對處置損失率小于50%的抵債資產要抓緊變現;對已完成票據兌付的聯社,也要從防范政策風險、資產價格風險的角度出發,加快處置;二是要加大資產推介力度。積極搭建資產處置平臺,通過互聯網、大型報刊、戶外廣告等方式,加大宣傳力度,拓寬資產推介面,提高抵債資產拍賣效果。20****年,省聯社將采取單項推介與好差搭配、捆綁推介相結合的方式,組織一批抵債資產項目集中向社會推介,力爭提高抵債資產的處置價值;三是要在切實防范道德風險和法律風險的前提下,靈活運用多種方式加快處置。加強與拍賣行、產權交易機構、國土房產等部門的合作。對存在瑕疵較難處置的抵債資產,可通過現狀拍賣及權益拍賣的方式處置;對地方干預較大的抵債資產,可通過異地拍賣的方式處置;對農信社優質客戶或股東作為抵債資產買受人的,在有其他資產抵押、擔保的前提下,可給予一定的信貸資金支持;對市場交易價格不理想或遺留問題較多難以處置的土地類資產,可將抵債土地交給當地土地儲備機構托管或協調地方政府(土地儲備中心)參考評估價協商一個較為合理的價格進行回購;對于適合自用的抵債資產,在符合有關規定的前提下,盡快辦理抵債資產轉自用的手續進行處置;四是積極總結和推廣先進經驗。省聯社將召開資產處置經驗交流會,推廣抵債資產處置成績較好聯社的先進經驗和做法,督促各聯社加快處置進度。
4.加強協調和溝通,營造良好壓降環境。一是要構建不良資產壓降的三大平臺,即與政府相關部門的溝通聯絡協調渠道、與四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長期合作、定期舉辦抵債資產推介會。要進一步發揮省聯社對不良資產壓降的指導、協調作用;二是要爭取優惠政策。省聯社將加強與省政府、財政、稅務、國土等部門的協調溝通,及時向省政府和有關部門反映壓降過程中的問題和困難,提出有關建議和措施,爭取財政、稅費、資產處置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對農信社接收及處置抵債土地實行簡化手續,創造良好的壓降環境;三是各辦事處及轄內各聯社要積極利用當地的人緣、地緣優勢,認真做好與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工作,力爭政府及有關部門在地方職權范圍內給予扶持和政策優惠。通過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稅務國土部門配合、公檢法等多方聯動,全力打好不良資產攻堅戰,更好地支持地方經濟發展。
(五)著力提高信貸人員素質,全面提升核心競爭力。
各辦事處、各聯社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視信貸業務培訓和信貸人員從業資格考試工作。各辦事處要對轄內信貸業務培訓工作進行統籌規劃、統一組織和集中管理,要把信貸培訓工作開展情況和考試合格率納入對各聯社信貸能力等級評定和對聯社班子的年度考核工作中。強化培訓力度,提高培訓質量。
篇8
【關鍵詞】瑞典FAMC 轉型發展經驗啟示
20世紀以來,伴隨著金融全球化和創新而來的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呈現多發頻發態勢,且影響范圍和破壞力日益增大。無論是美國、日本、歐洲等發達地區,還是中國、巴西等新興經濟體等國家的金融體系或個別金融機構都在曾經歷過嚴重的危機。為應對已經發生或未來可能發生的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對本國金融體系的影響,國際金融機構、各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防范化解風險。金融資產管理公司(Financial Asset Management Corporation,以下簡稱FAMC)作為化解處置不良資產的專業機構,成為各國處置金融體系不良資產的共同選擇。我國FAMC是經國務院批準同意設立,專門從事收購和處置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的國有獨資非銀行金融機構。作為國有獨資機構,FAMC在享有稅收優惠等一系列政策保障的同時也受到了中國市場經濟不完善背景下的制度約束?;诖?,我國FAMC在實際運營中應借鑒國外資產管理公司的發展經驗,積極探索創新,形成符合中國特色的運營模式和經營風格。
一、我國FAMC發展現狀
(一)我國FAMC改革發展歷程
1999年,肩負著化解國有銀行不良資產,促進國有銀行化解包袱、輕裝上陣,深化改革重任的華融資產管理公司、長城資產管理公司、東方資產管理公司和信達資產管理公司相繼成立,注冊資本各100億元。經過26年的改革發展,我國四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的改革定位經歷了一個“限定十年處置政策性金融不良資產的存續期,到同意探索商業化經營和存續轉型期,再到一司一策的商業化轉型”的過程,經營范圍逐步由單一的不良資產處置拓展到不良資產經營、資產經營管理、銀行、證券、保險、信托、租賃、投資、期貨、置業等全牌照、多元化、一攬子綜合金融服務。截止2014年末,四大資產管理公司資產規模達到1.74萬億元,當年累計實現凈利潤447億元。
政策性金融業務階段:1999年~2005年,長城、華融、信達和東方四家國有FAMC成立后專門從事收購、管理和處置工農中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完成國務院下達的政策性處置任務和回收目標。
商業化轉型階段:2005年,隨著國有銀行商業化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國有資產管理公司的政策性不良資產收購任務的基本完成,存續和發展問題擺在了國有資產管理公司面前。2005年12月,信達資產管理公司收購上海銀行30億元不良貸款,開啟了國有FAMC的商業化經營轉型之路。2007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四家國有FAMC的轉型方向為“業務有特色、運作規范化的綜合性非銀行金融服務企業”。2008年,財政部牽頭,人民銀行、銀監會等參與,組建FAMC轉型改革發展工作小組,負責制定和推動實施四大FAMC的商業化轉型方案。2010年,按照“一司一策”的原則,國務院批復同意四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改革方案。率先獲批試點的信達資產管理公司順利完成商業化改造并在香港證券交易市場上市,我國FAMC的商業化轉型取得標志性成果。2012年10月,華融成為第二家改制掛牌的股份有限公司。
混業經營發展階段:2009年,長城資產管理公司收購廣電日生人壽50%股權,將保險牌照納入旗下,邁出我國FAMC的混業經營的第一步,四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通過發起設立、收購、重組等方式,逐步參控股銀行、證券、保險、信托、券商、基金和租賃等多家金融機構。如今,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均已發展成為全牌照的國有大型金融控股集團。以長城資產管理公司為例,直接或間接參(控)股金融機構包括:德陽銀行(58.14%)、長城國瑞證券(67%)、長城國興金融租賃(100%)、長生人壽保險(70%)、長城新盛信托(35%)、長城天津金融資產交易所(51%)、長城國融投資(100%)、長城寧夏資產(100%)等。
(二)我國FAMC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法律法規的嚴重滯后導致FAMC的發展缺乏規范和引導。國務院2000年頒布實施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條例》已遠遠滯后于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發展。近年來,隨著FAMC商業化轉型和混業經營發展,金融監管部門陸續出臺了諸如并表監管指引等政策,但仍然缺乏對FAMC經營發展明確、統一的規范和引導,FAMC的發展仍然處于“各行其道”的任性生長階段。
2.現行監管體制嚴重落后于金融混業經營的發展。2014年,財政部、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印發《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監管辦法》,明確由銀監會負責對FAMC集團母公司實施并表監管,但仍未改變現行的分業監管體系,監管框架逐漸落后于FAMC的混業擴張步伐,難以對FAMC實施有效監管,具體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對混業經營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內部金融機構之間、金融機構與集團公司之間的交叉部分難以監管到位;二是各分業監管機構的職責不清,權責不對稱,配合協同機制不完善,監管部門對于金融風險的管控處于被動的地位;三是FAMC旗下的各金融機構分別按照不同監管部門的資本金、經營管理、風險控制、任職資格等監管約束要求進行內控管理和發展,但無法避免混業經營的FAMC憑借豐富金融工具和寬闊的金融平臺規避監管,直接導致外部監管約束的失靈和失效,無論是人民銀行還是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都均難以有效組織對其風險源、風險傳導渠道的監控;四是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等金融監管部門監管機構架構相對完整、獨立,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系統的、全面的監管協調機制,各監管機構之間的協調配合難度大、配合效率低、信息溝通不暢等問題突出,難以把握集團內部大量、復雜的關聯交易信息,難以及時有效的防范和化解風險。
3.公司治理結構的缺陷導致經營風險難以得到有效管控。四家國有FAMC是由財政部注冊成立的國有獨資非銀行金融機構,產權結構非常單一,導致資產管理公司存在治理結構存在嚴重缺陷。一是公司治理機制失效。從形式上看,國有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明確了出資人職責和義務,建立了監事會,內設了合規、監察、審計等內控部門,但由于產權主體缺失,股東和經營者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機制緊緊浮于表面,難以有效貫徹執行,權力機構、決策機構及執行機構之間的制衡關系不明確。即便是經歷了股份制改革的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和華融資產管理公司也未真正建立起激勵和制約相結合的現代法人治理結構。二是決策和經營機制失效。目前,國有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主要領導由國務院指定,職業經理人制度缺失,機關化色彩濃厚,公司決策不公開、信息不透明,商業化及市場化程度較低,運行效率較低。三是內部“防火墻”機制失效。國有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混業經營,銀行、證券、保險之間資金、業務相互摻雜、相互滲透,關聯交易和風險的內部傳染等隱患較為突出。從國際經驗來看,有效的內部“防火墻”體系一般是將金融機構從事金融業務的高風險由集團直接承擔,但國內的模式卻與之相反。
二、瑞典FAMC的發展經驗及對我國的啟示
(一)瑞典FAMC的發展歷程
1.成立階段。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瑞典經濟高速增長,經濟增長率平均超過10%。長期以來依靠高投資率和低利率驅動、過度的繁榮滋生了大量的資產泡沫,1992年泡沫破滅,同時歐洲經濟陷入衰退,外部經濟環境惡化,房地產價格劇烈下跌,導致大量壞賬累積和金融機構倒閉。為化解和處置主要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瑞典政府分別于1992年和1993年分別設立了兩家國有FAMC――Securum和Retriva。Securum和Retriva分別由兩家問題最嚴重的Nordbanken和Gotha銀行各自設立,瑞典政府累計注入了423億瑞典克朗的資本金,分別負責Nordbanken和Gotha的不良資產處置,而其他經營相對平穩的銀行不良資產則分別由Securum和Retriva下屬的資產管理公司來處理,瑞典國有FAMC主導的不良資產處置框架逐步確立。
2.貸款清償階段。Securum和Retriva成立時通過政策性購買的方式吸收了巨額的銀行不良資產,涉及債務企業上千家。Securum和Retriva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決定對其采取破產清算還是重組,對涉及重組的企業斟酌選擇重組的模式,其中又涉及到業務重組和財務結構重組。具體的清償措施如下:第一,轉換貸款。對于貸款抵押物價值較高能夠基本覆蓋債務成本的不良資產,通過轉換貸款獲得抵押物的所有權。第二,通過談判明確債權債務關系,同時建立公正的聲譽,以資產價值最大化和穩定金融市場為目標,避免樹立低價變賣高成本接收的不良資產的形象。第三,企業重組。對盈利能力和生產能力較強,抵押物價值基本能覆蓋銀行債務的企業采取重組方式。第四,破產清償??紤]到法庭清償或破產程序成本高、時間長,Securum和Retriva將其作為資產管理公司和債務人之間的談判手段,僅在其為收回資金唯一方法的情況下對債務人進行破產清償。
3.商業化轉型階段。1994年中期,Securum和Retriva承接的大部分政策性不良資產處置基本得到有效處置,兩家FAMC在瑞典政府的支持和主導下逐步收購合并了國內其他的資產管理公司,開啟了商業化不良資產收購、處置的步伐,致力于通過各行業的資產持有公司創造價值,獲取收益。瑞典FAMC通過債轉股等方式,持有企業的資產或股份,進而獲得管理權,之后通過并購、收購以及變賣資產等方式對持股公司進行業務重組和財務結構重組,合理的業務和財務結構有助于將有限的資源配置在核心業務上,最終提高公司的生產能力和盈利能力,以適應市場對產品質量和價格的需求。
瑞典FAMC通過不良資產的收購、管理和處置,不斷提高持有的資產的吸引力。瑞典的兩家FAMC從根源入手,深挖債務人的問題,進而對癥下藥,具體體現在對工業公司和房地產公司的重組上。一是對工業公司的重組。資產管理公司對工業公司的業務進行梳理,保留盈利的業務,通過業務重組和削減雇員,使其有效運轉。二是對房地產公司的重組。為方便處置具體的物業,通過和其他債權人協商談判,轉換或者購買相關物業,重組地域分散的資產,化零為整,進而使維護工作與服務更加有效。與此同時,通過提高現金流量減少空房率。這一階段的FAMC仍需要承擔政策性不良資產和問題機構的處置任務。
4.資產處置階段。瑞典FAMC在處置不良資產階段做到了“三合適,一創新”。一是把握合適的出售時機。瑞典FAMC運作的目標是在實現效益最大化的同時,兼顧經濟利益和社會利益??紤]到過快地把不動產投入到脆弱的市場,會再一次導致資產的貶值,瑞典FAMC設立了長期經營的計劃,即在10至15年處置完所有不良資產。二是建立合適的定價機制。在復蘇比較快的不動產市場,通過建立新的估價原則,在對不動產定價時充分考慮未來幾年的價格變動趨勢,從而在減少決策成本,加快銷售速度的同時實現利益最大化。三是選擇合適的出售方式。瑞典FAMC根據資產持有公司的實際情況在零散處置資產、一次性打包出售和變賣整個公司等三種處置方式中審慎選擇合理的出售方式。在出售整個公司時,考慮到國家宏觀經濟條件,盡量通過與潛在收購方協商談判變賣資產,避免采取拍賣方式產生流標。四是資產證券化創新。瑞典FAMC將不良資產打包,將證券化的資產在本國和英國股票市場上市發行,成功取得低于平均水平的抑價率,在股票市場上發行募資獲得股權溢價。
5.徹底轉型為商業化機構。1994年以后,瑞典逐步擺脫經濟危機的影響,經濟開始回升。1996年,在基本解決銀行不良信貸資產問題后,瑞典政府逐步取消對國內銀行的隱性政策擔保,轉而尋求商業化、市場化的發展方式和道路。此時,Securum和Retriva收購和管理銀行不良資產后持有的房地產類資產價格逐步攀升。出于市場化操作和效益最大化目標等考慮,瑞典政府著手安排Securum和Retriva合并,組建一家以商業性業務為主、政策性業務為輔的不良資產處置機構Venantius,至于Securum和Retriva持有的以房地產類資產價值約100億克朗的資產,則通過直接注入的方式納入Venantius旗下。新組建的Venantius定位于專業化的房地產投資持股公司,在隨后一段時間內逐步完成余下政策性不良資產處置任務,徹底轉型為商業化的銀行不良資產處置機構。
(二)瑞典FAMC對我國具有重要借鑒意義原因
從世界各國的經驗來看,不同的國家FAMC的處理方式、存續期間、存續方式、退出或轉型方式等都存在較大差異,結合我國現有的現實經濟情況和FAMC的發展狀況,對照歐洲國家主要FAMC的發展模式,筆者認為對我國FAMC的發展最具借鑒意義的是瑞典模式,具體原因體如下:
一是我國和瑞典具有大致相似的不良資產形成背景。20世紀90年代,由于金融體系自由化速度過快、信貸擴張過快和實行固定匯率制度等原因,在刺激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導致瑞典通貨膨脹嚴重、資本外流、企業破產激增。與此相類似的是,我國的不良資產也主要來源于經濟迅速增長過程中的結構失衡造成。
二是我國和瑞典的不良資產處置方式相似。兩者都是用分散處置的模式來處置主要銀行機構的不良資產,Securum和Retriva分別負責處置Nordbanken和Gotha銀行的不良資產,我國的四大FAMC分別負責處置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的不良資產。
三是不良資產處置成效良好。瑞典模式的優點是高效率和高收益。首先是高效率,Securum和Retriva僅僅用了不到五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工業和房地產業不良資產的處置任務,比預期10~15年時間大大縮短。其次是高收益,瑞典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在處置不良資產時,獲得比預期好的收益,無論是Securum和Retriva還是合并后Venantius的所有成本幾乎都得到了補償。
四是采取轉型存續和多元化經營的發展方向。不同于匈牙利、波蘭等國的FAMC在完成處置不良資產的歷史使命后都被撤銷,存續期間較短情況不同,我國和瑞典對國有FAMC都采取了轉型存續的發展方式。我國FAMC從以不良資產處置為核心業務為起點,逐步衍生保險、證券、信托等全覆蓋全領域的綜合金融服務功能,多元化經營架構已經顯現,在后續發展中需要借鑒發達國家混業經營的相關經驗。瑞典FAMC在內部針對不同的類別和行業設立了不同下屬專業子公司,以專門管理如工業資產、房地產資產等不同類別的資產。這種模式可以加強專業化經營,有利于加快資產處理的進度,從一個獨立單一金融企業的組織架構向一個多層多級復合型企業聯合體轉變,各子公司在經營和發展中保持了相對的靈活性、獨立性、有分有合,既分又合。
(三)瑞典FAMC發展對我國的啟示
我國的FAMC收購、管理和處置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不良資產時,處置方式相對單一和粗放,特別是對于政策性不良資產的處置并未將追求高效和高收益作為主要工作目標,主要采取打折變賣回收等方式,在處置過程中市場化操作程度低,造成了不良資產處置過程中暴露出回收率低等問題。因此,學習借鑒先進和成熟的經驗,推動我國FAMC的穩健高效發展,可以充分吸收了借鑒瑞典FAMC這種以市場化的運作手段靈活處置不良資產、兼顧處置速度和效率的模式。
1.獲取有力的政策支持和配套的法律政策。首先,瑞典當局針為鋪平FAMC的發展道路制定出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一是允許銀行下屬的FAMC的財務報表不實行并表監管,也就是說可以獨立考核,不進入銀行母公司的財務報表,保證了FAMC在收購、管理和處置不良資產時保持一定的獨立性和主導型。二是在不良資產處置過程中,瑞典政府對不良資產處置實行大幅度的稅收減免政策。三是在處置后期,允許銀行的股東通過購買、增資入股等方式持有FAMC的股權,從而徹底地將FAMC從銀行母公司的框架中分離。此外,雖然瑞典也屬于大陸法系,但其具備相對完備的貸款抵押物處理法律保障體系。四是,瑞典金融監管部門建立系統防范措施,通過增進決策和執行的透明度盡快恢復市場信心。
2.采用不同類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分散處置不良資產。瑞典根據實際情況,針對兩家問題嚴重的銀行先后分別設立了一家國有的FAMC,然后在國有FAMC處置完政策性不良資產任務后,將這兩家政策性國有FAMC合并成為一家商業化國有FAMC。
3.按長期可實現價值的原則購買和管理不良資產。為維持銀行業的公正、保證整個銀行業的競爭和發展,瑞典政府要求FAMC在收購不良資產時必須要按照長期可實現價值,并將一定比例的不良資產留給銀行,不能照單全收。這種定價和收購的方法既避免了收購過程中道德風險。
4.按照專門化、市場化的方式處置不良資產。瑞典FAMC采用母公司統籌管理,并根據不同資產類別設立專業子公司,配備不同行業的專業管理人才和技術、法律等專家,組建專業化小組處置對應行業的業務,在處置不良資產過程中,實行專門化、市場化。專業化處置有利于加速資產處理的進程。
5.多元化經營提升FAMC資產管理的規模及抗險能力。隨著資產管理行業的放開,混業經營的趨勢越發明顯,各機構之間的合作成為大勢所趨。同一FAMC下的不同子公司或專業機構可共享客戶、優勢互補、分享投資、促進FAMC業務的多元化發展。
6.確定合適的市場化改革發展方向。隨著FAMC政策性不良資產收購、管理和處置的基本完成,存續和發展就成為攸關其自身的關鍵。FAMC要繼續存續下去,就必須要通過改革轉型來適應外部市場的需要,要從純政策性目標轉型為面向市場,自主經營、自負盈虧。FAMC在收購、管理和處置不良資產過程中,如果能夠在有效處置不良資產的同時保證持續獲利,那么適時對其進行商業化轉型是可行的。瑞典資產管理公司在完成處置不良資產的歷史使命后,持有的房地產資產比重較大,因此,在市場轉型中,瑞典轉型為商業化的房地產投資公司是合理的選擇。
三、推進我國FAMC轉型發展的建議
(一)加快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和修訂進程,明確FAMC的法律定位
建議借鑒瑞典為FAMC發展提供完備的法律保障經驗,盡快推動修訂完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管理條例》,制定相關配套制度,從法律層面明確我國FAMC的定位和發展方向,引導我國FAMC的專業化、多元化經營。
(二)加快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完善FAMC監管體制
近年來,銀監會等金融監管部門分別出臺了并表監管指引等文件,但分業監管的格局依然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變,FAMC的混業經營監管依然缺乏法律支撐。建議盡快出臺《金融控股公司監管條例》,從宏觀審慎管理的角度出發,將混業經營的FAMC列入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搭建市場準入、日常監管、發展評估和風險管理監管框架。
(三)進一步推進國有FAMC改革,健全內部治理機制度
逐步引入社會資本、戰略投資者等多渠道資金,進一步優化國有FAMC的股權結構,明確出資人職責,引入職業經理人制度,完善內部治理結構。借鑒瑞典模式,在FAMC內部設立不同專業的子公司,構建各子公司之間的“防火墻”,健全和完善內控風險防范和管理制度,切實防范關聯交易和內部風險傳染。
參考文獻
[1]Clas Bergstrm, Peter Englund and Per Thorell, Securum and the Way out of Swedish Banking Crisis, Report commissioned by SNS.
[2]Stafan Ingves and Goran Lind, Loan Loss Recoveries and Resolution Agencies: the Swedish Experience.
[3]曹小武.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出路:國際比較與現實選擇.經濟學研究.2005年第3期.
[4]陳成.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轉型問題研究――國際經驗與我國現狀.改革與戰略,2012年第11期.
[5]陳鵬翔.國有資產管理公司轉型路徑選擇研究.金融縱橫.2014年第7期.
[6]何仕彬.吸取國際經驗教訓,推進我國銀行不良資產重組工作.經濟研究參考,1999年第2期.
[7]季恒.對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發展為投資銀行的探討.金融理論與實踐,2003年第1期.
[8]李文政.瑞典運用資產管理公司處理銀行危機的經驗.國際金融研究.1999年第3期.
[9]世界銀行經濟發展學院編.銀行危機的防范:近期全球銀行倒閉風潮的教訓中譯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8年版.
[10]石祖葆,于忠.中外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比較分析.商業經濟與管理.2000年第6期.
[11]田豐碩.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商業化轉型探析.金融理論與實踐.2010年第10期.
[12]王志宏.國有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轉型問題研究.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7年第6期.
[13]楊偉,劉晶晶.政府實施金融救助的初級藝術.當代金融家.2005年第3期.
[14]張洪濤,楊宏略.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集團多元化經營及風險防范對策――基于資源基礎理論.財會通訊.2014年第2期.
[15]朱民.匈牙利與波蘭國有銀行的不良資產重組模式.國際金融研究.1999年第3期.
篇9
論文摘要:銀行不良資產是指處于非良好狀態經營的,不能及時給銀行帶來正常利息收入甚至難以收回本金的銀行資產。目前國際上處理銀行不良資產的方式有:折價出售、不良資產剝離、成立專門的資產管理公司,其中最為主要的是資產證券化。積極實施我國銀行不良資產證券化這種低成本的融資手段,對于加快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的鏈接與融合,拓寬金融調控空間、擴大投資者選擇范圍、促進商業銀行經營模式轉變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商業銀行不良資產是指處于非良好經營狀態的銀行資產,在此主要指不良貸款資產,包括逾期未能收回的貸款、呆滯貸款和呆帳貸款等不能給銀行帶來正常的利息收入,或者不能及時給銀行帶來正常的利息收入或連本金都未能及時收回的貸款等銀行資產。根據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的統計資料表明,截至2007年3月末,中國主要商業銀行(5家國有商業銀行和1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五級分類不良貸余額為11614.2億元,不良貸款率為7.02%。
一、銀行不良資產證券化的概念
所謂資產證券化,通常是指以證券進行融資,包括債務融資證券化和資產證券化,其實質是金融資產以證券形式轉讓的過程。銀行不良資產證券化就是將處于非良好狀態的,不能及時給銀行帶來正常利息收入甚至難以收回本金的銀行資產以證券形式轉讓的過程。
二、我國銀行推行不良資產證券化的意義
(一)不良資產證券化有利于提高我國商業銀行的資產流動性。通過證券化,可以將流動性較差的不良資產轉化為在市場上交易的證券,在不增加負債的前提下,商業銀行可以獲得一定資金來源。從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的角度看,不良資產證券化能夠加快銀行資產的周轉,提高資產的流動性。借助資產證券化,國際先進商業銀行有效解決了借短貸長的資產負債期限錯配問題,大大增強了資產負債管理的主動性和靈活性,抗風險能力顯著增強。
(二)有利于改善我國商業銀行的資本結構。按照1988年的《巴塞爾協議》,銀行的核心資本和全部資本比例應該分別達到4%和8%。這一監管要求銀行為了提高和維持資本充足率,要么增加資本金,要么降低持有的風險資產。通過資產證券化,一方面銀行大量的風險資產,諸如住房抵押貸款、信用卡應收款、商業抵押貸款等從資產負債表中移出,使銀行的風險資產減少,從而達到了提高銀行資本充足率的目的;另一方面,利用資產證券化進行融資不會增加銀行的負債,是一種不顯示在資產負債表上的方法,即發行人可不通過增加負債獲得融資。
(三)有利于我國商業銀行分散風險。從我國現實情況看,資本約束、利率市場化和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已經從如何有效配置風險層面對銀行風險管理提出了要求。但是,我國商業銀行的資產業務以貸款為主,而貸款中蘊藏著較大的信用風險。在一個金融市場不太發達的市場環境中,信用衍生工具使用較少,銀行信貸資產很難像證券那樣進行及時的價格評估,更不能轉移給第三方。商業銀行還缺乏有效的、主動的風險管理手段和風險管理工具。鑒于資產證券化是一種將銀行靜態的、難以分割交易的資產,以標準化合約的方式,分散成小額的可交易資產,然后打包在金融市場上發售的活動,它為我國商業銀行有效解決信貸資產的流動性、收益性和安全性,增強風險管理能力提供了一條新的途徑。
三、我國商業銀行資產證券化的發展現狀
我國的資產證券化的探索實踐先于理論。早期的資產證券化實踐可以追溯到1992年三亞地產投資券。在此以后,資產證券化的離岸產品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國內已經有多家企業進行了資產證券化的嘗試,其中涉及基礎設施資產支持證券、地產開發收入支持證券、出口應收賬款支持證券以及不良資產的證券化等方面。
已發行的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包括國家開發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和建設銀行個人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等;已發行的企業資產證券化則品種較多:如中國聯通CDMA網絡租賃費收益專項資產管理計劃、莞深高速公路收費收益權專項資產管理計劃、中國網通專項資產管理計劃、浦東建設BT項目資產支持收益專項資產管理計劃、南京城建污水處理收費資產支持收益專項資產管理計劃等。
四、我國商業銀行實行不良資產證券化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需要完善的資產證券化法律環境體系比較而言,我國現行的與證券化相關的法律很不完善,物權法剛剛出臺,住房制度改革正在進行中,房地產登記政出多門,破產法及證券法也無法滿足證券化需要,證券化本身特有的會計、稅收、評估方面的法律法規更是空白,證券化涉及的一些法理問題也需進一步梳理,這些都是我國資產證券化面臨的法律障礙。我國于2005年頒布了《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管理辦法》,其中初步體現出了以保護投資者利益為宗旨,涉及管理模式的規范、機構的資格認定、業務流程的設置等一系列機制。但是,資產證券化市場的建設應該具有專門的資產證券化法律,而且一個完善的資產證券化市場應包含:發行制度、信息披露制度、退市制度、評級制度、證券法律制度和監管制度等方面的相互協調和制約,這些都需要建立起適應資產證券化發展的法律環境體系。(二)注重資產證券化過程控制,防范各類風險由于資產證券化流程的復雜性、資產證券化交易的多樣性,因此需要加強資產證券化的過程控制,防范可能出現的各類風險,保護投資者利益。
1、切實做好信用提升。信用提升是資產支持證券的投資者得到投資收益的信用保障,在資產證券化過程中要順利發行資產化證券,就要求提高企業資產的信用級別。信用提升有內部信用提升和外部信用提升兩種。內部信用提升是指特定的交易機構(SPV)保留當擔保資產的債務人違約時有直接追索的權利、SPV作超額儲備擔保、SPV發行優先和從屬證券;企業的外部信用提升主要有信譽良好的保險公司出具保單、更高信用級別的商業銀行出具信用證、第三方購買從屬類證券。在資產證券化過程中商業銀行要切實做好信用提升,它是吸引投資者,防范風險,保護投資者利益的必要環節。
2、證券評級嚴把關。資產證券化評級的核心因素是資產支持證券的信用風險,同時要求被評級的資產需與發起人的信用風險相分離,即證券化資產必須真正實現真實銷售以實施破產隔離。評級機構對評級的證券要保持經常性的信用監督并制度化,定期公告證券的信用等級的變化,使投資者及時了解所持證券資產的狀況。
3、完善資產證券化市場的信息公告制度。作為資產證券化市場,其信息公開是基本原則之一,它包括信息披露制度、監管機構行政公開制度、責任追究制度等等。
(三)調整資產結構,加快金融創新加快經營戰略轉型,對我國商業銀行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在現有的融資制度和社會融資需求條件下,在商業銀行傳統的業務領域,仍存在大量獲利機會。信貸資產證券化出現以后,商業銀行需要重新思考資產結構的調整策略和資本配置策略。最理想的狀態是,在轉型過程中,既大力發展零售業務和中間業務,又不放松許多傳統業務的發展機遇,在更高層次上,充分實現資本充足率、業務發展、風險和盈利之間的綜合平衡。
(四)鼓勵創新,推動資產證券化品種的多樣性資產證券化的發展與產品的多樣性不無關系,產品的多樣性增加了市場的廣度和深度。在我國,對于資產證券化產品有巨大的需求和供給潛力。鼓勵創新,推動各項資產證券化,增加市場上資產證券化的品種,有利于資產證券化發展。因此我國商業銀行應鼓勵創新,增加資產證券化產品的品種。
參考文獻:
王曉珉,我國資產證券化發展模式探討,蘇州大學,2007年4月
林治海,銀行資產證券化:借鑒與創新,東北財經大學,2004年12月
篇10
關鍵詞:國有 商業銀行 不良資產
中圖分類號:F83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1)03-189-02
一、不良資產及其危害
不良資產通常是指處于非良好經營狀態的、不能在預定的時間按照預期的金額得到回報的銀行資產,其本質是銀行經營成本的一種追加。商業銀行體系的不良資產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不良信貸資產,一類是不良非信貸資產。不良信貸資產是銀行不良資產最主要的構成部分。按照金融資產的種類??梢苑譃椴涣甲》康盅嘿J款、不良商用房地產貸款、不良商業貸款、非住房類不良個人消費貸款等。非信貸資產主要包括短期投資、委托貸款及投資、買人返售證券、待處理流動資產損失、長期投資、固定資產清理、待處理固定資產損失、其他風險性非信貸資產等。根據我國的金融現狀,由于資本市場不發達,目前國內商業銀行對非信貸不良資產的信息基本上未披露,加之分業經營、分業管理的體制約束,商業銀行的資產結構比較單一,主要集中在貸款這一資產項目。
銀行不良資產的直接影響是降低了銀行資產的流動性,減少銀行的經濟效益。大批存量不良資產貸款滯留,制約著新的貸款投放,加劇銀行資產業務與負債業務流動性的非對稱性,就可能會出現局部性的金融危機。
銀行不良資產擠壓正常資金運用,導致社會中長期信貸資金需求不能獲得充分滿足,從而削弱了銀行的貨幣創造功能,制約了政府貨幣政策對宏觀經濟的調控作用,影響社會和經濟的發展。
二、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的成因
1 宏觀因素。
(1)經濟體制改革遺留的問題。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資產形成的首要原因。是計劃經濟下國家對我國國有企業的資金扶持轉移造成。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和發展,一大批舊體制下的國有企業出現了嚴重的負債。在國有企業、國有銀行、政府干預這種三位一體的國有經濟體制下。國有經濟這個整體對社會欠下的“壞賬”總會以各種形式發生,如:財政補貼、三角債、工資拖欠、垃圾股票、垃圾債券、通貨膨脹等。但以銀行壞債這種特殊形式發生,其中一個具體的原因就是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政府逐漸地將國家財政對國有企業的財務責任,轉移到了銀行。
(2)宏觀經濟波動。國民經濟減速、房地產泡沫破裂、外匯匯率和本幣利率的突然調整、主要出口產品價格和進口產品(如石油)的大幅波動通常會使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上升。
(3)監管體制薄弱。具體表現為:利率和匯率限制太死、結構單一;管理人員應具備的條件等執行不嚴格;資本充足性管理達不到規定要求,多數國有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都低于國際通行的標準;貸款管理不規范.如集中貸款與內部貸款限制不嚴。呆賬準備金提取不盡合理,一般風險準備金沒有提取;對銀行資產的風險監控和早期預警體系沒有真正建立起來等方面。由于監管不力,使金融機構不能及時糾正其內部控制薄弱、貸款管理不規范和違規經營等問題,造成信貸資產質量偏低。清償和支付能力不足等問題日益嚴重,助長了銀行不良資產的形成。
(4)商業環境和法律環境的影響。我國市場經濟建立時間比較短。信用觀念淡薄,部分企業存在著賴賬心態,即有錢也不還;市場化程度還有待提高,很多領域都有非市場行為的過度介入。沒有企業良好的生存環境,也就會影響銀行的貸款安全。另外,我國現有相關法律體系還有待完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保護主義介入司法程序,損害銀行的利益。
(5)個人貸款風險。個人房貸和車貸是銀行一個新的收益增長點,但一旦個人收入下降,甚至由于下崗,或者房價下跌導致房租下降從而使已為數不少的“以租還貸”的資金鏈條脫落,個人購房貸款是銀行優質資產的判斷就會受到嚴峻考驗,甚至一部分貸款會淪為新的不良資產。
2 微觀因素。
(1)風險意識淡薄。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真正商業化進程的啟動時間還不長,并且速度還比較緩慢,加之國有商業銀行有國家作為最終擔保人的信念。使國有商業銀行自身的危機感并不強烈。同時,國有商業銀行的高層人員本質上均由政府任命產生,基本是官員身份,并不是由銀行自身決定,這也導致其經營在一定程度上注重政府意志而輕視風險。
(2)銀行風險控制能力差、內部管理混亂。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貸前風險監控不力;二是貸中、貸后跟蹤監控不力,不能及時掌握借款人貸款使用情況;三是出現風險后化解措施不力,銀行缺乏化解風險的有效手段。另外,銀行在內部控制方面也一定程度存在著混亂、內控不力的現象,這使得很多銀行不良資產是由于內外勾結、惡意騙貸形成的。
(3)國有商業銀行內部信用評級制度不完善。首先,我國大多數銀行開展內部評級的歷史不長。面臨相關數據積累不足、數據真實性不高等問題。其次。目前商業銀行對不同行業的分析和比較明顯不足,評級標準不能體現行業的不同特點。最后,我國銀行業的內部信用評級對現金流量充足性的分析和預測不夠充分,因而,難以反映受評對象未來的真實償債能力。
(4)國有商業銀行貸款管理制度不健全,信貸投向缺乏科學定位。首先,國有商業銀行信貸經營管理體制不盡合理,資金與規模脫節,信貸人員素質低,不利于風險防范。國有商業銀行的管理體制中缺乏一套有效的風險預瞀系統,短期貸款的長期化,增加了銀行貸款回收的風險。其次,國有商業銀行在選擇貸款客戶方面缺乏細致的市場調研,信貸投向缺乏前瞻性、主動性,導致一方面對市場前景好、業績優良、守信用企業的投放力度不夠,影響銀行的經營效益;另一方面又給業績不良、沒有發展前景的企業注入了資金,最終無法收回而形成不良資產。
三、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的防范及處置建議
1 不良資產的防范。
(1)建立合理的企業評估體系。評判客戶信用等級由兩個方面因素決定,一是客戶信用等級;二是客戶對銀行的貢獻等級。從銀行角度講,客戶對貸款風險的影響表現為三個方面:一是客戶的財務風險;二是客戶的經營風險;三是客戶的道德風險。因此,用作國有商業銀行貸款選擇和決策的重要依據的客戶信用等級,在評判上應當綜合考慮客戶守信程度、客戶財務風險程度、客戶經營風險程度三個層次因素,最大限度地揭示出信貸客戶的財務風險程度、經營風險程度和道德風險程度,并綜合反映出信貸客戶的貸款安全性態類別。而信貸客戶對商業銀行的貢獻等級,應當從信貸資源回報率、經營成果依存度兩個方面進行綜合考察、分析和評判。在國有商業銀行的信貸客戶中,經營成果依存度較大而單位資源回報率不高的企業屢見不鮮.單位資源回報率較高而經營成果依存度不大的信貸客戶也為數不少。為了實現風險可承受條件下的盈利最大化。必須緊緊抓住經營成果依存度較大的客戶,并努力提升單位資源回報率。因此,考察、分析和評判信貸客戶的貢獻度時,既要重視信貸客戶
為銀行貢獻的盈利額(營業收入額)占銀行盈利總額(營業收入總額)的比重大?。惨⒅貒猩虡I銀行所取得的信貸客戶營業收入(盈利)與投入該信貸客戶的信貸資源、成本資源之間的比率大小。
(2)建立直觀科學的風險預警指征體系。一是建立企業的承貸能力分析指標體系,通過對企業最大限度所能承擔負債的能力分析,控制企業的貸款規模,可以有效抑制借款人投資膨脹欲望。減少信貸資金被其直接或間接移位現象的發生,降低貸款風險度。二是充分運用企業的現金流量指標,搞好企業償債能力分析。三是加強對企業的盈利能力分析,預測企業發展前景和趨勢。企業的盈利能力從長遠看,是決定貸款安全性的根本。四是加強貸款客戶的綜合貢獻度測評分析,根據客戶依據其信用和貢獻狀況而作出授信先后順序及滿足程度的差異,對貸款客戶評定授信等級,并據以進行貸款投放和管理決策。
(3)建立有效的審批流程策略。風險識別主要受制于審查部門對每個風險資產關鍵潛在風險的預測、監視、識別的能力,因此國有商業銀行信貸風險防范必須建立一套合理標準的審批流程以提高風險的識別。針對目前國有商業銀行大部分信貸人員(客戶經理)的素質較低、風險識別測量的一般技能有限的實際情況,控制貸款風險最可行的辦法是建立一套標準化的貸款審批的流程體系,實現信貸審批過程在一定程度上的硬控制。這個標準化的審批流程由定量和定性兩部分組成:定量分析通過對客戶財務資源的評估得出風險評分結果;定性部分以行內最好的信貸員根據個人經驗進行貸款風險決策的方法為基礎,系統通過進一步研究信貸員的判斷以及判斷得出的過程,歸納整理制定出可供其他信貸員效仿的確切定性標準。
(4)優化風險管理崗位設置。建議在國有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體系內建立”風險經理制”,其職能宜確定為以效益為中心,以風險控制和防范為責任.在貸款審查、檢查和不良貸款的管理中將風險控制在更低點。同時,設立首席信貸主管、資深信貸主管、高級信貸主管、中級信貸主管、信貸主管助理等5個業務職務序列,并相應授予信貸業務審查、審批權限,統一實施“一個層次審查,雙人會簽審批”的信貸審查、審批模式,從機制上保證最終審批人不主導審查,有利于信貸人員、審貸人員、貸審委成員多角度揭示貸款風險點。進一步固化“集體決策、個人負責、權力制衡”的風險防范體系。
(5)改善激勵和約束機制。一是要提高客戶財務風險、發展態勢、對銀行貢獻情況的監測頻度,對每一信貸客戶的財務風險、發展態勢、對銀行貢獻狀況都要按月進行監測。二是要從制度上規定客戶經理完成并上報客戶信用和對銀行貢獻狀況評判與監控分析報告的時限。三是要制定和落實客戶授信等級評判和監控的崗位責任制,建立信貸風險監控和反饋責任人制度,并加強檢查、稽核.力促貸款風險管理規范化、監控到位化、競爭高效化。四是優化信貸風險控制獎勵機制.在貸款營銷考核時,要重點考核貸款投向和投量的合理性、合規性、潛在風險性,淡出對貸款發放量的考核獎勵;對信貸風險控制的考核獎勵,應當改為質量優良的給予重獎,對完成清收不良貸款目標的不獎不罰,超額完成清收目標的給予適當獎勵,完不成清收目標的給予重罰,從而更有效地促進信貸業務發展、安全和效益的三相協調跨越。
2 不良資產的處置建議。
(1)設立統一的全國性不良資產處置中心。將銀行不良資產剝離出來成立資產管理公司(即AMC),是許多國家解決銀行巨額壞賬的重要方法。我國已按國有商業銀行對應設立了四家資產公司,并且各個資產公司對應設立眾多分支機構,分散了資源,無法形成合力,無法對不良資產統一管理和集中處置。應該成立統一的全國性不良資產處置中心,即將全行業不良資產歸集到一個AMC,由其統一進行支配及管理,將四家AMC統―合并到該不良資產處置中心(以下簡稱中心)。這樣能夠降低處理不良資產的成本.提高不良資產之化解效率。
(2)強化不良資產管理。一是以經營為中心建立自我約束機制.增強信貸人員的風險意識和憂患意識,提高信貸人員業務素質;二是建立健全貸款風險責任制度、審貸分離制度、貸款“三查”制度和貸款抵押制度等,使新增貸款嚴格建立在風險管理的基礎上;三是整體分析市場環境.并結合對借款企業現場調查、財務狀況分析、經營水平分析等,保證貸款的合理投放;四是建立健全貸款風險約束和激勵相對稱的機制,實現貸款管理責、權、利的統一;五是構筑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的系統程序,將風險防范、風險分散、風險轉移、風險補償等機制納入到程序中,使貸款從發放到收回的全過程都處于系統的管理之中;六是加強和完善銀行內部稽核制度,跟蹤分析不良貸款的變化.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開展經常性、制度化的貸款管理責任稽核,及時對臨界貸款實行重點監控,保證貸款的完整性。
總之,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巨額不良資產成因復雜,而且銀行業目前仍然面臨著不良資產增加的巨大壓力。同時.我國國有商業銀行和國有企業的產權改革等根本問題并沒有得到徹底解決,在我國目前金融市場不成熟、相關法律不配套的情況,增加了防范和處置不良資產的難度。要有效地防范和化解不良資產,就要國家創造相應的有利環境。在處置不良資產的具體實施過程中,需要積極地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技術手段和制度安排,通過各方的共同努力,推動和完善我國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的防范和處置工作,化解金融風險,促進我國銀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粱麗紅,張丞.論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處置的對策.現代商業.2008(27)
2.趙超.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的處置研究.經濟師.2008(12)
3.陳希穎.我國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處理模式淺析.現代經濟信息。2009(4)
4.賴二輝.淺析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處置.時代金融,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