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實踐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0 13:03:1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教育實踐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教育實踐論文

幼兒感恩教育實踐論文

1.生活活動中實施感恩教育的途徑與方法

幼兒園保教結合,生活活動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兩點一餐、入廁、盥洗、午睡,特別是在幼兒園,保護好幼兒、讓幼兒具有健康的體魄是其它一切活動的保障?,F在的幼兒切記說教,在平時的保育活動中可以引用兒歌、繪本故事、情境表演的等一些游戲的方法,讓幼兒節約糧食、正確洗手、開心用餐。如:在幼兒園設置小小廣播站,中午散步休息時可以聽一聽感恩小故事的廣播。每周選兩名感恩小天使,在升國旗時由園長頒發。班級在用餐時播放唐詩音樂《憫農》,讓幼兒在音樂聲中吟唱,從而懂得農民伯伯的辛苦,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從而懂得珍惜。在生活中通過繪本故事《小狗旺旺》讓幼兒懂得珍惜每一滴水,從身邊小事做起。通過繪本故事蹦蹦和跳跳的故事中《我要去睡覺了,你呢?》讓幼兒懂得午睡時不打擾別人,懂得為他人著想。通過繪本故事《別取笑我的朋友》讓幼兒懂得朋友間要互相幫助。《小刺猬與老奶奶》的故事中學會了怎樣去孝敬老人;在《讓愛住我家》的歌曲中體會了父母的關愛;在與家長共同收集感恩故事中說說自己的感恩心語,讓孩子逐步學會感恩。我們在一起是一家人,出現矛盾了,教師要動之以理、曉之以情,讓幼兒之間的矛盾盡快化解,互相憐惜。盥洗時引導幼兒一起創編兒歌《洗手歌》,這樣幼兒即會懂得用正確的方法洗手,在寒冷的冬天也不怕洗手。讓幼兒做小主人,讓他們出謀劃策,讓幼兒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懂珍惜、懂節約、懂禮貌、懂謙讓、懂合作、懂感恩。

2.游戲活動中實施感恩教育的途徑與方法

2.1區域游戲。幼兒園區域游戲是當前幼兒學習的一種途徑,讓幼兒能充分體驗和探索,發揮了幼兒的自主性和主體性,也是對幼兒進行個別化教育的最佳手段。幼兒根據主題、季節的變化一起搜集材料,做自己想玩的玩具,在這一過程中,幼兒學會交往、合作。美工區中畫秋天、畫家鄉、畫天安門、畫朋友等,讓幼兒感受大自然、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熱愛社會、熱愛他人。在自然角養殖植物、飼養動物,深入了解動植物的特征及習性,讓幼兒萌發熱愛動物的情感。2.2自主性游戲。自主游戲是幼兒帶著興趣、自主地、積極地作用于環境,動腦動身,創造和展開活動的整個動態?!霸谧灾饔螒蛑?,幼兒體味成功感,挫折感,嘗試解決沖突,滿足情感交流,積累各種體驗,獲得身心和諧發展的基礎能力。自主游戲給幼兒以機會,選擇游戲方式與游戲伙伴,并決定游戲進程。這種游戲形式有利于孩子情感的發展。現在游戲中注重半成品材料等一些低結構材料的提供,喚醒大家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意識。在游戲前和幼兒商討上次游戲中缺少哪些材料,請大家一起幫忙搜集。如:在娃娃家游戲中小中班的孩子可以抱著自己帶來的娃娃給娃娃喂食、穿衣服,體驗做爸爸媽媽的辛苦。大班的孩子可以抱著自己帶來的玩偶在圖書吧愜意地講故事。在蛋糕店游戲時軒軒說沒有烤蛋糕的烤箱,怎么辦?大家一起出主意了,說可以做一個,大家一起帶盒子來,結果第二天涵涵帶來了一個做好的烤箱,媽媽說這是她自己找的盒子、自己裝飾的,雖然不那么美觀,但是足以感動我們。2.3戶外游戲。游戲中我們可以設置一些游戲情境,如:老狼老狼幾點鐘游戲中當老狼說天黑了的時候,小羊們回到家(圈圈)中,可以幫助那些沒有家(圈圈)的小羊們。在戶外游戲中,幼兒應當有充分的自主選擇玩具和玩法的權利。所以在每次準備活動材料時,我們都會請孩子們和我們一起準備、一起收集、共同制作,讓他們體會其中的喜悅,增加他們對游戲材料的興趣,學會珍惜游戲材料。

3.教學活動中實施感恩教育的途徑與方法

我國有很多帶有感恩色彩的重大節日,如:“三八節”“植樹節”“教師節”“母親節”“父親節”“重陽節”“國慶節”……是我們開展感恩教育良好的時機。我們不斷挖掘節日內涵,在國慶節讓幼兒了解祖國的大事喜事,進而萌發熱愛祖國的情感;在重陽節時,讓孩子給爺爺奶奶捶背;“三八節”時,讓孩子了解媽媽的職業,講一講媽媽哺育孩子的經歷,知道媽媽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所付出的愛與辛苦;讓孩子深深地體驗愛,并發自內心的想付出愛,對媽媽說一句祝福的話或者給媽媽唱首歌;……激發了孩子對生活的美好情感,使幼兒都成為一個富有愛心的孩子。

查看全文

統領區域教師教育實踐論文

論文關鍵詞:教師教育校本研修研修專題

論文摘要:在“十一五”大連市教師教育中,**區教師進修學校以開發適切研修專題、開展“下水式”研修專題培訓、提供內煉外修平臺等措施,規范、有效地統領區教師教育的實踐研究。

**區教師進修學校始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提高教師專業化素質、推進教育均衡發展為目標,以研訓一體、校本研修為契人,以提高課堂實效、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為標準,以項目專家、科研點校為牽引,以骨干教師為龍頭,務實工作,前沿指導,規范屯有效地統領區教師教育的實踐研究。

一、開發適切研修專題,統領區域教師教育的研修方向

為引領區域校本研修向內涵發展,研訓教師深人教學現場,開展行動研究,在應對和解決一線實際問題的同時,開發適切的研修專題,形成區域教師教育課程資源,并以此統領區域教師教育的方向。

我們把研修專題開發的目標聚焦到課堂,把工作重點放在提高各校各學科教研組校本研修活動的有效性上,把工作切人點定位在幫助各校準確分析教育教學質量上。進修學校研訓教師聯合區教育局相關科室人員,對全區中小學進行聯合視導。研訓教師深人每位教師的課堂、每個教研組的研修活動,聽取學校干部的聽評課和教育教學質量分析,與學科教師積極進行評課和點評。聯合視導之后,組織研訓教師多次座談,深人分析現狀,挖掘出制約教師發展的關鍵性問題,確立了“新課改背景下如何聽評課”“學校教研組建設暨教研組長實施校本研修活動能力培養”“學校(學科)教學質量分析技術”等系列研修專題,統領各校的校本研修方向。

查看全文

中學心理教育課實踐論文

一、開設心理教育課要明確學校心理教育的目標。

我們認為,學校心理鍵康教育的目標可分為三個層次:

1、治療性的,或叫補救性的。即如果學生真正有了某種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礙,

必須進行及時的治療與補救。

2、預防性的。那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狀況,根據學生容易出現的心理困惑及時向他們介紹有關的心理學知識,并提供有效的幫助,以減輕他們的心理壓力,以維護和保持學生的心理健康。

3、發展性的。即優化學生的心理品質,強調學生的自我認識、自我教育、自我控制,發展他們的心理機能,開發他們的內在潛力,促進心理全面的發展。一些學校和心理輔導教師將主要的目標集中在第一個層次上,即治療性的或補救性的目標上。一些新聞媒體為了追求報道的新奇性也常常將極少數真正有心理疾病的同學及心理輔導教師對其輔導的過程與成效作重點的報道與宣傳。在幾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實踐中我們認識到:學校心理錐康教育的目標應以預防性和發展性的目標為主。因為我們面對的學生,絕大多數是積極向上的、活潑可愛的、心理正常、健康的學生。因此,學校心理輔導老師的服務對象與神經科醫生的服務對象有本質的區別。他們面對的是病人,心理輔導老師面對的是學生,是正常人。當然,治療性的目標畢竟也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之一。這就要求心理輔導教師懂得一些精神醫學知識,能鑒別出極少數學生是否真正產生了某種心理疾病。如真正出現了心理疾病與障礙需要與醫學模式配合或依靠醫學模式進行及時的治療與補救。但這一目標不能做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標。

查看全文

安全教育實踐論文(共10篇)

第一篇:中學生安全教育現狀分析

一、目前學生安全教育的現狀

總體上看,目前學生安全教育情況不容樂觀。從家庭方面看,獨生子女家庭居多,孩子得到家庭成員最充分的呵護,在成長過程中失去了自我安全的經歷、意識、反思,留給社會的后遺癥之一就是獨生子女天生安全意識缺乏,安全事故發生率比其他孩子高。從學校安全事故總體形勢看,據教育部《2006年全國中小學安全事故總體形勢分析報告》,2006年,全國各地各類中小學校園安全事故中,25%的安全事故發生在學校內部,主要是校園傷害和學生斗毆,其中校園傷害占56%。從家長自身情況看,大部分學生家長認為孩子在校期間發生的一切安全事故都該學校負責、老師負責,輕視監護人自身對孩子安全教育管理的責任。

二、學生安全教育的渠道

(一)學校是安全教育的主陣地。學校安全工作首要任務是教育。通過教育,達到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輻射效應。平時注意調查摸清學生易發生事故的環節、地點和時段,有針對性地健全安全制度,消除安全隱患。將安全教育納入教學內容,對學生開展安全教育,增加學生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防護能力。

(二)家庭是安全教育的示范崗。家庭安全教育具有學校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長要告訴給孩子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識。如行走常識、騎車常識、乘車常識等。同時,家長良好的安全意識和行為表現是孩子的榜樣。一些家長本身就沒有安全意識和安全素質。如送孩子上學,帶孩子闖紅燈。家庭教育的特點就在于感化、示范和熏陶。孩子的可塑性大,模仿能力強,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生活教材,在安全教育方面,父母同樣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查看全文

思政教育社會實踐論文

社會實踐與思政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一方面,社會實踐是思政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另一方面,思政教育則需要服務于社會實踐的開展[1]。在思政教育中,國旗隊是較為特殊的主體,隨著1990年國旗法的出臺,我國于1991年成立了第一個國旗隊—天安門國旗隊,后各機關單位紛紛成立國旗隊,高校也不例外。目前,已經有數百所高校擁有了自己的國旗隊。

一、精選社會實踐的主題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大學生教育中,社會實踐是非常重要的載體,它不僅是鞏固大學生理論學習效果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學生實踐技能發展與綜合素養提升的客觀需要。社會實踐的開展多依托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實踐活動的主題對實踐教育效果有重要影響,就當前大學生實踐活動的主題選擇而言,存在娛樂性過重,教育性不高的問題[2]。國旗隊作為國旗的護衛使者,其工作具有崇高性、神圣性,隊員自然應該發揮自身的表率作用,成為全體學生學習的榜樣。因此,在國旗隊社會實踐的選擇中,要精選社會實踐的主題,特別是要從思政教育的角度出發,凸顯實踐活動的教育性。國旗是國家的象征,在愛國主義教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比如,在特定節日到來之際,開展相應節日主題活動。如清明節到來之際,組織隊員前往革命公墓掃墓、憑吊,寄托哀思。

二、注重學生的廣泛參與

對高等教育而言,無論是思政教育,或者社會實踐,都是針對全體在校學生的,而非針對某個群體。之所以將國旗隊作為研究分析對象,這和國旗隊的宗旨、使命及人員組成有很大關系。國旗隊的隊員大都是經過嚴格的選拔,從各院系、各班級的優秀學生中選擇出來,他們不僅有著較高的思政政治素質,且學習成績優秀,個人品格突出,是其他學生學習與效仿的對象。對此,在國旗隊社會實踐的開展中,需要做好兩點工作,第一,凸顯國旗隊的模范作用,國旗隊在實踐活動的選擇、實踐活動的開展及個人行為表現中,要做好示范作用,成為其他學生的表率[3];第二,注重學生的廣泛參與性。在社會實踐中,國旗隊要積極地與學校社團開展密切的合作,這樣既能擴散國旗隊的影響力,對社會實踐活動在全校范圍內深入開展也有重要的作用。比如,國旗隊在觀摩軍營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可以從學校其他社團中選擇積極學生。

三、積極開辟社會實踐基地

查看全文

數學素質教育實踐論文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課程計劃》明確規定:“課程包括學科、活動兩部分”,這說明了活動課已納入學校的課程計劃,同時也闡明了活動課不再是單純的學科“補充”,而是學校教育中一門不可缺少、不可忽視的重要課程。這將是徹底改變為考而教、為考而學的狀況,真正實現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

基于上述認識,我們在深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同時,對如何開設數學活動課、探索素質教育的途徑作了一些嘗試,特別是1995年以來我校使用了江西教育社出版的《小學數學活動課指導》一書,在全校各年級結合教材內容,每周開設一節數學活動課,變原來每班只有幾個數學尖子“吃小灶”的強化訓練活動,為現在絕大部分學生都能參與的班級定時授課活動,使對數學感興趣、有愛好的學生都能在自由度較高的活動中得到鍛煉和提高。下面僅就如何開展數學活動課,對有效地促進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思維品質的形成以及勞動技能等素質的形成,談幾點認識與體會。

一、活動課中注意創設情境,有利于促進學生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

學生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并非朝夕之功,而是要經過長期培養和教育。數學活動課同其它課堂教學一樣是學校教育的渠道之一,也是全面育人的重要陣地,其教學質量的高低,對學生心理品質的形成將產生直接影響。因此,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創設情境去激勵、誘發學生,激發其興趣,培養他們獨立主動的進取和創造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從而促進學生身心素質得到健康的發展。

1.創設和諧氛圍,有利培養良好的心境和興趣

數學活動課的成功與否除了考查課堂知識結構的合理安排外,很大程度是看能否創設和諧的情境,去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使之感到學習是一種快樂的事情。其中“數學游戲”課的開設,便是達到這一目的的一種形式。如二年級“乘法游戲”課是由老師當火車司機發號員、學生一人為一節車廂,教師的號令是:前進、后退、往左開、往右開。學生根據老師的口令,輪到誰,誰就迅速說出算式。如果哪位同學說錯了就“停車檢修”,指定一名同學當檢修工,幫助糾正錯誤,然后游戲繼續進行。這樣在愉快和諧氣氛中進行的教學,不但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還有利于讓學生的好勝心理向正確的方向發展:使其思維活動得到充分的表現。又如五年級一節數學活動課,是由學生主持開展的講“數學家的故事”活動,課堂上有的扮演祖沖之老先生,上臺向大家介紹“自己”當年是怎樣計算出圓周率的,有的扮演現代數學家陳景潤,當年是怎樣受到老師的啟發,立志摘勸哥德巴赫猜想”這一數學皇冠上的明珠的,還風趣地說:我還只證明了“1+2”,也就是任何一個較大的偶數都可以分成一個質數與不超過兩個質數乘積之和,還有“1+1”將有待于你們去證明了。有的扮演德國數學家高斯,講述如何速算連續自然數相加方法等。學生情緒高昂、氣氛熱烈,在搜集整理資料、表演講述故事的過程中,學生們受到了崇高理想的熏陶,從而有效地培養了他們良好的心境和興趣。

查看全文

歷史教育思想和實踐論文

歷史教育,從來就是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與人類走向文明緊密相聯的一種永恒的教育課題。的歷史教育思想,是在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形成的,有著既不同于傳統歷史教育思想,又不同于西方歷史教育的特征,它對中國的革命和建設作出了特殊的貢獻。學習和研究的歷史教育思想和實踐,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教育體系的需要。

人類歷史進入階級社會之后,統治階級就把歷史教育作為培養訓練本階級的繼承人以鞏固其統治地位的重要手段。中國封建社會的統治者,非常重視歷史教育。秦朝至漢朝初年,就設立了“掌通古今”的“博士”官。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后,博士專掌儒家經學傳授,把孔子修的《春秋》和專門解說《春秋》的“三傳”(即《春秋左氏傳》、《公羊傳》、《谷梁傳》)等史書奉為儒家主要經典之一,列為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學校的必修課。唐朝時,史學和歷史教學空前繁盛。廿四史中,有1/3成書于唐朝前期?!拌b古知今”,“循古訓”,在中國士大夫中一直奉為公理??v觀中國古代歷史教育的內容,是儒家學說的附庸。歷史教育的目標,完全是培養忠于封建統治者的人才。

西方近代新興資產階級在反對封建統治的斗爭中主張改革歷史教育。法國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盧梭提出:要讓青少年讀自己國家的歷史,使祖國的輝煌業績和著名人物的形象,保留在他們的心靈中,使之成為一個民主主義者和愛國主義者。在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高潮中,資產階級當權者于1893年下達的國家命令中規定:歷史教學內容分為三步,第一、第二步均為革命本身的歷史;第三步是各族概況及法國美術和工業史。

社會主義國家蘇聯誕生以后,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和政府就著手討論和制定蘇維埃教育計劃。1920年10月,列寧在《青年團的任務》中指出:“只有用人類創造的一切財富的知識來豐富自己的頭腦,才能成為共產主義者”,“我們需要用基本事實的知識來發展和增進每個學習者的思考力”[1],列寧這里所講的“知識”、“基本事實的知識”無疑包括歷史知識。1920年底,列寧在評注一份關于教育工作的提綱時,這樣寫到:

在所有的職業技術學校里增設普通課程

查看全文

小學實施素質教育實踐論文

當前,基礎教育正在進行著又一重大變革,課程改革成為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如何搞好課程改革,落實素質教育,已成為小學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加強理論學習,轉變教育觀念

小學教師是實施小學素質教育的主體,教育觀念的轉變直接影響著素質教育的進展,要落實小學素質教育,搞好課程改革,教師首先必須轉變觀念。長期以來,小學教育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一直是以一張考卷的考分作為衡量教學質量的唯一依據,嚴重的背離了素質教育的軌道,導致小學

二、抓教育技能訓練,提高教師素質

教師整體素質的高低,決定著素質教育的落實程度。要使教師的素質提高,必須抓好教師的基本技能。因為,教師基本技能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必須具備的最基本的職業技能,對于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搞好素質教育、落實課程改革有著重要的意義。小學教師除了要具有“三筆字”“簡筆畫”“普通話”“思想教育”“電教知識”等一般小學教師的基本功以外,尤其要加強“語言”“板書”“教具學具的使用與制作”“組織管理”與他人合作、開發課程資源及“教學機智”等基本技能。

1.語言。語言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手段,教師的語言能力可以直接決定教育效果的好壞,同時也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效率。小學教師的語言必須準確、精煉、有條理、生動形象。例如,數學語言是利用一些數學的名詞術語、關系符號來表達數學概念、結論或說明解題思路的語言。教師不僅自己要做到正確使用數學語言來表達,而且要求學生隨著年級的升高,也能逐步學會使用數學語言。例如,把算式(65+35)÷(40-35)讀作“65與35的和除以40與35的差,求商是多少”。這樣,不僅能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還有利于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總之,語言修養是與思想修養分不開的,每一個教師都要下功夫進行語言基本功的訓練。

查看全文

教育管理實踐論文7篇

第一篇:黨員干部思政教育管理思考

一是堅持與時俱進,體現黨員干部教育管理的時代性。

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出現了一系列新的情況和問題,需要我們加以高度重視。首先,黨員思想日薄西山趨活躍,價值觀呈現多元化趨勢。近年來,隨著人們思想的不斷解放,黨員接受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黨員隊伍活力得到增強的同時,也增加了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難度。一些黨員由于政治鑒別力和敏感性不夠強,對社會上的一些錯誤的東西缺乏抵制力,因而對黨組織的正面宣傳教育不一定能夠全盤接受。另外,一些黨員拜金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思想有所抬頭,特別是隨著黨內腐敗現象的不斷滋生和蔓延,使得一些黨員對黨的前途產生了消極悲觀情緒。再就是,由于經濟收入的不平衡,分配差距拉大,導致一些黨員心理失衡,使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難以取得應有效果。

二是在創新教育管理觀念,展示黨員干部教育管理的特殊性。

在具體工作中要樹立以下四個觀念。一是人才觀,就是要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理念,人才資源的優勢要通過干部教育培訓轉化為城市綜合競爭力的優勢。二是效益觀,就是要樹立干部教育培訓的投入是最高效益投入的觀念,干部教育培訓要舍得投入、敢于投入、加大投入。三是素質教育觀,就是要樹立干部綜合素質和能力培養重要地位的觀念,以提高執政能力為目標,重點培養干部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四是終身教育觀,就是要樹立干部終身學習的理念,努力創建學習型政黨和學習型社會。

三是要引進鮮活的教育內容,突出黨員教育管理的針對性。

查看全文

小學語文素質教育實踐論文

一小學語文教學面臨的問題

學生方面的問題。傳統的語文教學是以應試教育為導向的,考試中對學生考卷的評分會成為影響學生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有的學生為了在考試中獲得高分而進行學習,例如在寫作過程中,沒有融入自己的感情,為了得到高分,按照高分作文模式進行寫作,內容單調、乏味。而且在寫作過程中,每個學生的領悟能力是不同的,學生的語文寫作認知能力以及知識經驗基礎也是不同的,如在寫作教學的時候,很多小學生的語言基礎不夠扎實,對寫作能力有很大影響。教師方面的問題。教師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重要角色,是對小學生進行引導教育的主要力量,小學生的學習水平的提升離不開教師的指引。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味進行講解,進行黑板教育,給學生實踐練習的機會很少,學生缺乏自主思考能力。小學生的個人基礎能力較差,很多小學生掌握的知識不多,在教學過程中有的教師沒有考慮到小學生的現狀,忽視了個體差異。

二素質教育時代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素質教育強調實踐教育、均衡教育、綜合教育。針對傳統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必須要積極加強教學模式的創新和改進,以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水平。1.加大小組合作學習力度。小組合作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小組成員之間以及小組與小組之間的討論,尤其是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將教學知識點與小組合作模式充分結合起來,從而使整個教學過程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在小組合作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是主要的人員,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一個輔助者,可以對學生在探討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提示,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但不能按照傳統填鴨式教育模式給學生灌輸各種知識。在合作教學指導過程中,教師應該要做好對小組成員的分配,引導學生學會分工,可以首先從小規模的分組開始,如兩人合作,然后逐漸增加到多人合作,需要注意的是,小組成員的數量最多保持在4~6個。每個小組中的學生必須要強弱搭配,將基礎能力較好的學生與基礎中等、基礎較差的學生結合起來,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動與幫助,達到合作學習的目的。另外,對于每一個人都應該要有明確的分工。在小組中要選出小組長,由組成員共同選出,小組長對整個小組的工作負責,根據每一個人擅長的工作、個性特點等,對組員進行分工,要讓權力落到每一個組員的手上,避免組長權威現象的出現,使每一個人都參與到合作學習過程中。例如在詩歌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某首詩歌中表達的情感進行分析,學生首先要查詢這首詩歌,然后對這首詩歌中的每一句詩進行閱讀分析,找到表達詩人情感的關鍵詞語,然后對這些關鍵詞語進行分析,再結合自己的生活,去體會詩人的情感。另外,教學的內容還應該要多元化,除了語文學習中的聽說讀寫的內容外,還可以加強對其他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如可以進行辯論、競賽、表演等,這些都需要學生之間合作來完成,在每一個項目中都必須要積極加強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確保學生的學習水平得到提升。2.加強對新媒體的應用。素質教育時代,新媒體技術的應用是提高小學教學水平的關鍵,也是順應時展對小學教學提出的新要求。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通過新媒體技術的應用,也可以積極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提升。例如,在課堂上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更豐富、生動、有趣的視頻、圖案等,加深學生對語文課程中各種知識點的領悟和理解。在多媒體技術應用過程中,切忌教學形式化,必須要根據教學需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達到拓展教學的目的。例如,給學生播放生動有趣的幻燈片,是為了提高學生對課程知識的理解,而不是單純地給學生播放歌曲、圖片。所以在幻燈片設計過程中,要體現出教學內容,以教學內容為核心,對幻燈片的內容進行精心設計,將圖片、文字、音樂、視頻等多種新元素融合在幻燈片中,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3.加強實踐練習。實踐練習是提高小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無論是閱讀理解教學,還是寫作教學,都需要實踐,只有在實踐過程中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讓學生發現自己在學習過程中面臨的問題。說和寫是兩個相互關聯的過程,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也主要體現在說和寫兩個過程上,閱讀則是說和寫的基礎。在實踐練習過程中,第一,加強學生語言交流能力的培養。在學生累積了一定量的詞語、語句等知識之后,要讓學生學習如何將語言變得更加正規化、書面化,將口頭語言轉變為優美的書面語言,可以培養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對各種成語的使用,在更高一階段,還可以引導學生學會理解文字的意境,創設更多更生動的語言環境,為語言的應用提供更加良好的基礎。第二,要加強對學生的寫作能力的培養。寫作是學生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學生在學會用口頭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的基礎上,還應該要學會書寫,學會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情感。多寫多練是提高寫作能力的關鍵,在寫作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對學生的寫作習慣的培養,引導他們在生活中學會觀察,學會創作。例如,讓學生每周交一篇周記,對自己在這一周中發生的最有意義的事情進行描述,這種方法可以培養學生記日記的習慣,對自己每天發生的事情進行記錄,然后再在一周結束的時候對自己一周的生活進行總結,從而真正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學生的說和寫的能力,必須要以閱讀為基礎,引導學生在課后養成閱讀的習慣,在課后加強閱讀。通過閱讀豐富的素材,對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進行提升,還能提高小學生的文學素養水平。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是小學教育中的重點內容,對于學生的語言能力的提升以及人文素養的發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該要積極加強對傳統教育教學理念的改變,并且要在教學過程中應用新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不斷培養小學生對語文課程的興趣愛好,促進小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