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專題培訓范文
時間:2023-09-27 18:19:5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法律援助專題培訓,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領導重視,組織落實
法律援助宣傳月活動伊始,局機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科學安排、嚴密組織,確保宣傳月各項活動落實。由于今年恰逢中心成立十周年,經局領導同意,我們將法律援助宣傳月活動與慶祝中心成立十周年系列活動合并開展,并確定本次宣傳宣傳月主題為:法律援助親民惠民 推進海西和諧發展。為了保證整個宣傳月活動落到實處,我們以局機關名義下發了《關于開展法律援助宣傳月暨紀念長樂市法律援助中心成立十周年宣傳活動的通知》,以規范性文件形式對全縣開展法律援助宣傳月活動進行統一安排與部署,分管領導多次過問并帶領中心人員下鄉督查基層法律援助站活動開展情況,從而確保了法律援助宣傳月各項活動的有效開展。
二、依托載體,強化宣傳
在法律援助宣傳月活動期間,本中心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報刊、宣傳車等大眾載體廣泛進行宣傳,讓法律援助真正走進老百姓生活,形成了對法律援助宣傳的空前聲勢。一是在本地報刊《吳航鄉情》上宣傳報道法律援助工作。在宣傳月期間,該報分別于5月7日與5月28日刊登了中心典型案例與中心成立十周年所取得成績的報道,在當地引起了良好反響。二是在5月7日,協調配合婦聯等相關單位在市中心的人民會堂舉辦 “母親素質工程”大型宣傳咨詢活動, “法律援助工程” 做為其中一項重要工程,在活動現場中心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當場解答各類法律問題36人次,發放法制宣傳材料1000份,引起了良好的社會反響;三是利用電視傳媒宣傳法律援助。除了在本地電視臺播放宣傳月活動情況外,福州市電視臺《法眼》欄目也分別于5月8日和5月18日以《未婚媽媽的故事》和《婚姻》為題,報道了本中心為貧弱婦女提供法律援助的典型案例;四是利用村(居、街道)擁有的農村法制宣傳陣地,組織出版了以《法律援助指南》為主要內容的法律援助專題宣傳欄,據統計,在活動期間,全市共出版法律援助專題宣傳欄242期(次),有效地擴大了法律援助宣傳覆蓋面;五是在公共場所懸掛宣傳標語。在法律援助宣傳月活動期間,許多法律援助站都在繁華街道、鄉(鎮)趕場集中地等公共場所懸掛法律援助宣傳標語,在全社會形成法律援助宣傳的濃厚氛圍;六是以會代訓,強化培訓。吳航、古槐、湖南等法律援助站通過以會代訓形式,對所在轄區法律援助聯絡員進行業務培訓并授牌開展法律援助聯絡員工作,利用法律援助聯絡員網絡向所在村(居、街道)人民群眾宣傳法律援助相關知識;七是各法律援助站根據本地具體情況,還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法律援助宣傳活動,有的利用綜治宣傳活動,把法律援助宣傳與平安建設宣傳結合,有的通過組織現場咨詢活動,為群眾釋疑解惑,有的利用傳統節日,如端午節等,通過組織活動宣傳法律援助。
篇2
現將全縣法律援助工作向各位領導予以匯報:
一、領導重視,機構健全。我縣法律援助工作于年正式逐步展開,特別是年《省法律援助條例》出臺后,我縣加大了法律援助工作的投入,曾多次向縣委、政府匯報,贏得了縣委、政府高度重視和支持,去年借國務院頒布實施的《法律援助條例》之東風,又專題向縣委、政府匯報,得到了縣編委的大力支持,去年,月縣編委下發了關于成立“鎮安縣法律援助中心”及人員編制的文件,定編3人,系事業單位建制。因政府機構改革原因,人員暫時未到位,此項業務由縣局基層股代辦。為了扎實認真的搞好法律援助工作,縣局在全縣基層相繼成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14個(主要掛靠公證、律師、基層法律服務所),從事法律援助人員39人。其中專職3人,具有律師資格的4人,公證員資格的2人,法律服務資格的29人,均系大專以上文化程度,法律援助隊伍素質得到明顯加強,從而保證了法律援助工作的順利開展。由于領導重視、全縣法律援助機構、人員網絡健全。
二、開拓進娶扎實工作,努力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打造了司法行政愛民窗口形象。全縣從事法律援助的工作人員,從不講條件,不講報酬,默默地為那些法律上無知、經濟上無助的弱者、殘者及社會困難群體提供法律援助,為當事人服務,為實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憲法原則努力工作,上為黨和政府分憂,下為弱勢群體解難,樹立了司法行政機關愛民窗口的形象,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贊譽。據不完全統計,年以來,全縣法律援助機構共承辦法律援助案件391件,其中刑事案件14件,民事57件,行政1件,非訴訟70件,法律咨詢、代書249人次或件,支付法律援助經費高達5萬元,全系自行承擔。青銅關鎮法律服務所積極主動為殘疾弱勢群眾提供法律援助,去年月受到司法部、中國殘聯的表彰。目前我縣的法律援助中心受理并辦理年月日特大交通事故索賠案,受遇難者家屬委托,擔任28名受害者訴訟代表的委托,為其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援助,此案涉及訴訟人數之多,涉及索賠金額高達60余萬元,在我縣尚屬首例。
三、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努力開創了我縣法律援助工作局面。
一是廣泛宣傳國務院、省人大及中、省分別頒布的《法律援助條例》及配套規范性文件,采取了多種形式,從黨政領導,從咱們司法行政系統內部和基層人民群眾三個層面進行重點宣傳,大力營造領導重視法律援助、全社會支持法律援助、法律服務人員積極參與法律援助的良好氛圍,進一步推動了我縣法律援助工作更快更好地開展;
二是認真履行管理職能,推進法律援助的規范發展,《法律援助條例》明確了監督管理是司法行政機關的職能,我們將切實履行這一職能,加強監督和管理,堅持“統一、便捷、效率”的原則,規范案件運作流程,規范法律援助行為,建立規范、科學的業務管理制度,加強對法律服務人員的培訓、教育,不斷提高辦案質量和服務水平為受援人員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篇3
一、繼續深化完善法律援助經費保障機制,進一步發揮專項經費的使用效能
1.繼續推動地方政府加大對法律援助經費的投入力度,采取有效措施,解決3個縣(市、區)未將法律援助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的問題。已經納入財政預算的,要繼續加大協調爭取力度,實現一定數量的經費增長,建立法律援助經費的動態增長機制。
2.爭取與省財政廳出臺相關文件,提高法律援助辦案補貼標準,建立辦案補貼標準的動態調整機制。全面落實向承辦人員發放辦案補貼,全省辦案補貼發放率力爭達到90%以上。
3.加強對法律援助經費的管理監督,規范業務經費的使用范圍、使用主體、監督主體,建立定期審計、上報制度。尤其對中央財政、省財政撥付的專項法律援助經費,要嚴格執行國家和地方有關財政資金管理的規定,依法規范使用。
二、以法律援助工作納入省綜治考核為契機,進一步強化法律援助機構的規范化建設
1.要按照“實有人員5人以上、業務經費5萬元以上、年度辦案數量100件以上,辦公面積60平米以上,無違紀投訴”的標準,繼續推動縣級法律援助機構規范化建設,對39個尚未達標的縣(市、區)建立臺帳,掛牌督辦,達標比例力爭達到90%以上。
2.繼續加大法律援助檢查考核力度,強化落實檢查考核措施,重點考核財政經費投入、人員編制隊伍、法律援助辦案數量、法律援助經費使用情況、法律援助臺賬利用情況,確保考核評價結果真實、客觀、公正。
3.推動各地參照省、青島市等地的做法,創造條件,把法律援助工作納入綜治考核,解決法律援助機構人員、經費不足,管理手段滯后、效率不高的問題。
三、以推進法律援助信息化為突破口,進一步狠抓法律援助業務規范化建設
1.按照司法部關于信息化建設的要求,加快法律援助信息化建設,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構建省、市、縣三級網絡聯動平臺,實現法律援助案件網上申請、網上受理、網上實時監控,對案件實現動態監督管理,提高辦案質量和效率。
2.制定《省法律援助程序規定》,依據《法律援助條例》和《省法律援助條例》及有關規定,完善、規范法律援助受理、審批、指派、承辦、結案、監督等各個環節的工作程序、工作制度和服務標準,提高業務規范化運作水平。
3.進一步強化對法律援助辦案質量的監督管理,督促各市按照《省法律援助案件質量監督辦法》對本轄區本年度辦案質量進行檢查,推廣案件質量評議的經驗,完善法律援助案件質量評估機制使監督檢查工作經常化、制度化,不斷提升法律援助案件質量水平。
四、以開展“法律援助便民服務”主題活動為契機,探索構建法律援助便民長效機制
1.認真研究農民工、殘疾人、老年人、婦女兒童等法律援助目標人群的需求,進一步挖掘潛力,加大辦案力度,努力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全省辦案總數要達到3.6萬件,力爭實現遞增20%的目標,將每萬人案件數由3.19提高到3.86,切實做到應援盡援、能援多援。
2.按照“場所便民、設施完善、業務規范、服務專業”的要求,參照濟寧市法律援助服務大廳的做法,創造一切有利條件,在臨街、一層等方便人員來往的地點設置法律援助便民服務窗口,解決法律援助“門難找”的問題。
3.在工、青、婦、老、殘、、勞動保障和法院、派出所、看守所等部門設立法律援助申請、受理聯系站(點),暫時沒條件的,要與上述部門建立穩定長效的工作聯系制度,暢通申請法律援助的渠道。
4.開展“關愛弱勢群體,法律援助進萬家”活動,向全省248萬低保人口全部發放法律援助綠卡,開通法律援助綠色通道,持卡群眾可以憑卡直接免費獲得法律援助。
5.在全省所有行政村發放《法律援助便民服務手冊》,方便農村群眾了解法律援助對象、范圍、申請條件、申請程序、聯系電話,實現法律援助無縫隙、全覆蓋。
6.創新服務方式,簡化法律援助受理審查程序。對于持有以下證件或者證明材料的當事人,免予經濟困難審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證;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證;農村特困戶救助證;農村五保供養證;工會組織發放的特困職工證;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發放的其他社會救濟、救助證明文件;人民法院就申請事項涉及的案件已決定對申請人給予司法救助的證明文件;在社會福利機構中由政府出資供養或者由慈善機構出資供養的證明材料;重度殘疾并無固定生活來源的證明材料;依靠政府或者單位給付撫恤金生活的證明材料。對農民工申請支付勞動報酬和工傷賠償案件,也不再審查經濟困難條件。
7.繼續加大法律援助宣傳工作力度,聯合衛視、電臺、大眾日報等省級媒體,制作法律援助公益廣告,提升法律援助公眾知曉率。
五、進一步加強法律援助隊伍建設,提高法律援助服務能力
1.加強法律援助專職隊伍建設,加大教育培訓力度,建立省、市、縣三級培訓機制,使廣大法律援助工作人員熟悉相關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不斷提高為困難群眾提供法律援助的能力和水平
2.積極吸納社會力量從事法律援助事業。繼續鞏固與工、青、婦、老、殘、部隊等社團組織的合作,發揮各聯絡站(點)的作用。與省律協協調出臺《取得法律職業資格人員到法律援助機構實習的相關規定》,鼓勵已經取得法律職業資格的人員到法律援助機構和法律援助聯絡站(點)實習。積極組織形式多樣的活動,發揮法律援助志愿者的作用。
3.推廣等地“點援制”做法,走律師專業化發展模式,培養法律援助高精端人才,為受援群眾提供更優質、更人性化的法律服務。
六、進一步強化宣傳工作,不斷擴大法律援助社會影響
1.高度重視法律援助宣傳工作,轉變觀念,加大投入,落實宣傳人員、經費和設備,為做好法律援助宣傳工作提供基礎保障。利用好系統內信息平臺,注重網絡媒體宣傳,彰顯宣傳的社會效果。
2.創新宣傳形式,拓寬宣傳渠道,增強法律援助宣傳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實現法律援助宣傳由對上宣傳向對下宣傳轉變,由單一媒體宣傳向媒體宣傳與行政宣傳相結合轉變,由一般形式向深入形式轉變,營造有利于法律援助事業發展的社會氛圍。
篇4
摘 要 翟鎮煤礦以職工滿意為標準,以深化法律援助便民服務為著力點,進一步拓寬服務領域,創新服務方式,完善基礎設施,推進機構隊伍建設,切實維護了職工合法權益,為企業又好又快發展營造和諧穩定的環境
關鍵詞 法律援助 權益維護
翟鎮煤礦以職工滿意為標準,以深化法律援助便民服務為著力點,進一步拓寬服務領域,創新服務方式,完善基礎設施,推進機構隊伍建設,切實維護了職工合法權益,為企業又好又快發展營造和諧穩定的環境。職工法律維權中心的成立對于引導職工通過法律渠道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2015年獲得了“山東省工會職工維權法律服務示范單位”的榮譽稱號。
一、夯實基礎,確保職工法律援助維權服務工作開展到位
一是成立了職工法律援助維權服務中心,設立工作領導小組,工會主席任組長,工會副主席任副組長,下設職工法律援助維權服務辦公室,設專職主任一名,聘用了9名法律援助工作者和志愿者。各基層車間工會建立職工法律援助維權服務小組36個,現有專兼職工作人員117人。
二是下發了《翟鎮煤礦職工法律援助實施辦法》,從制度上保障工作的開展。明確了礦職工法律援助維權服務中心和維權服務小組的工作職責。積極為職工、各級勞動模范、工會干部和工會組織提供法律服務、法律援助;開展普法宣傳教育、法律咨詢和培訓工作;指導各用人單位與職工簽訂集體合同和工資集體協議;為上訪職工群眾提供法律咨詢和法律指導。強化對車間工會維權服務小組的組織領導,確保組織到位、人員到位。
三是建立“矛盾糾紛綜合接待服務站”。充分利用接訪調解大廳,認真做好職工及職工家屬的來信、來電、來訪接待受理工作,并對他們反映的情況及時做好登記,并予以解釋、調查和答復。堅持一站式接待、一條龍辦理、一攬子解決,形成統一領導、綜合協調、部門負責、分類處理的工作格局,集接待、勞動爭議調解、處罰復議、法律援助、人民調解、幫扶救助、政策咨詢等功能為一體,打造服務新格局。
二、創新形式,多渠道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一是做好接待。無論是黨政領導定期公開接訪日期間還是日常接訪活動當中,都要認真傾聽、仔細詢問職工群眾反映的問題。對職工群眾提出的合理事項,明確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辦法,及時協調相關部門單位解決處理。對提出的不合理問題,耐心給予相關政策規定的解釋說明,同時做好思想疏導教育。
二是調解勞動爭議。幫助各基層區隊、專業化公司建章立制,提供法律政策咨詢,參與工資集體協商和集體合同的簽定。 對已發生的勞動爭議,職工參與調解、仲裁和訴訟活動,以最快速度介入,調查情況,分析原因,確定調解方案,依法公正解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三是溫馨調解處罰復議。針對礦井生產安全處罰較多的實際,我們按照“化解爭議為主,復議裁決為輔”的原則,不簡單區分爭議雙方的對與錯,而是明確“處罰不是目的”的主題,讓雙方當事人充分的溝通交流,消除對立情緒,同步提高雙方對安全生產規程及相關規定的認識,實現“明辨是非,教育雙方,規范行為”的管理效果。
四是開展困難救助。健全完善困難職工幫扶救助長效機制。黨政工團發揮組織優勢、準確定位、有效切入,及時救助困難職工,搭建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幫扶網絡。工會做好“第一知情人、第一報告人、第一責任人”的角色,定期開展“進萬家門、知萬家情、解萬家難、暖萬家心”的幫扶救助調研活動,全面掌握困難職工的信息,通過金秋助學、大病救助等多種形式,為困難職工解決實際問題。
五是實施法律援助志愿服務。在工會設立咨詢點,法律援助工作者和志愿者隨時接待職工家屬前來咨詢勞動政策、法律法規相關知識。邀請法律辦公室及專業人員對職工家屬反映、邀請、咨詢、找問的事項一一給予解釋說明,指導其依法反映問題,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對屬于礦管理范圍內的事項聯系有關單位給予辦理解決。
三、創建陣地,提升法律援助服務工作能力
一是窗口前移。從“方便職工、有利職工”的角度,充分發揮單位黨政負責人的主導作用,實施代言制度,引導職工群眾依法反映問題和表達合理訴求,代言職工反映的事項,利用代言、勞動爭議代言、困難代言、復議代言,在全面掌握職工思想情況的同時,能夠把握工作主動,增強服務工作的針對性,提前介入矛盾糾紛,有效減少職工群眾非正常上訪、越級訪和重復訪的發生,規范了秩序。“代言”制度得到了全國總工會的積極肯定和大力推廣,《當代礦工》雜志專題進行了報道。
篇5
一、圍繞依法治區,抓好“五五”普法,普法宣傳效果明顯。
1、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全區人民的法律意識進一步增強。緊緊圍繞“四保”和“推動科學發展,建設和諧”這一主題,通過更換宣傳欄、免費發放《市法律知識讀本》等形式,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法制理念、體育法、社會治安、道路交通安全、市容環境衛生等相關法律法規知識;為迎接全運會,開展了“全民全運·法治同行”主題宣傳活動,并聯合區委宣傳部、區體育局、區司法局下發了《關于在全區開展“全民全運·法治同行”主題宣傳活動的通知》,為辦好第十一屆全運會、促進全市文化體育事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也大大提高全區人民的法律意識。
2、突出重點,完善制度,重點對象的法制宣傳教育成效顯著。為切實做好重點對象的學法用法活動,完善了領導干部、公務員、青少年、企業經營管理人員,今年與區委組織部、區委宣傳部、區人事局、區司法局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區公務員學法用法工作的通知》,全省統一制作“公務員學法考試考核登記卡”,將公務員每年的學法和考試考核情況登記在冊,作為學法檢查考核的重要依據之一。
3、加研,抓住典型,良好的法制氛圍得以形成。半年來,多次組織局機關工作人員、律師、法律工作者深入到農村、機關、單位、企業和市場進行了調研,認真研究了新形勢下法制教育新動向、新問題,以指導、總結法制宣傳教育活動。2月份,與市普法辦公室的領導一起就區“法律進單位”活動舉行了座談會,將濼口服裝市場作為區“法律進單位”的突破口和亮點,制定了詳細完整的活動實施方案,力爭將這一亮點做好、做大、做強。同時,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深入開展了“民主法治村”創建活動,將籌集投資3萬余元,為我區120個行政村免費發放農村普法系列光盤。
二、圍繞社會穩定,突出抓好人民調解、幫教安置和社區矯正,基層基礎工作進一步夯實。
1、健全組織、深入排查,人民調解工作成效顯著。一是健全組織。繼續按照“五有”、“四落實”、“六統一”的標準,對基層人民調解組織進行了規范化建設;在建立健全村戶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基礎上,建立健全鄉鎮、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社區、市場、企事業單位的人民調解組織。二是注重培訓。上半年針對全運會前熱點、難點問題眾多的特點,采用多種形式,對全區人民調解人員進行培訓,調解人員理論水平和業務素質明顯提高。三是深入排查。利用“矛盾糾紛排查信息系統”、“社會化管理信息系統”,“人民調解信息平臺”三網控制,工作效能明顯增強。認真做好棚戶區改造、小清河綜合治理等重大建設項目及十一屆全運會期間的穩定工作,深入基層,進行矛盾糾紛排查,切實將矛盾消滅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有效維護了全區穩定。今年截至目前,共調處各類糾紛479起,成功462起,調解成功率96%以上。
2、強化措施,加強管理,幫教安置工作取得新突破。動員基層各方面力量,對我區刑釋解教人員進行了一次全面排查,摸清了我區刑釋解教人員的底數。加強管理,嚴格落實刑釋解教人員“一表兩書”制度,重點推廣分類幫教的措施。據統計,上半年新增47名刑釋解教人員,幫教覆蓋率達100%,未發現一名重新犯罪人員。
3、健全機制,探索方法,社區矯正工作穩步推進。依照制定的《區社區矯正試點工作意見》和《關于擴大社區矯正試點范圍的意見》,逐步摸索建立了一系列社區矯正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形成了“一個流程、三項措施、四項基礎”的社區矯正工作機制;樹立“小社區、大社會”的工作理念,積極爭取公、檢、法等有關部門的支持和配合,聘請13名同志為區社區矯正檢察聯絡員,以全面提升社區矯正對象的監管、矯正和檢察工作。充實社區矯正隊伍,加強培訓,今年年初,舉辦社區矯正工作培訓班對各辦鎮司法所工作人員進行了業務培訓,4月份,組織部分司法所工作人員到濟寧地區進行社區矯正工作的參觀學習,社區矯正隊伍素質進一步提高。實施分類管理,確保社區矯正對象順利回歸社會。截止目前,全區共接收社區矯正對象151人,已成功解除矯正83人,現有社區矯正對象68人,無一人脫管、漏管,無一人重新犯罪。
三、圍繞經濟建設,突出抓好律師、公證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法律服務質量進一步提高。
1、規范管理、延伸服務,律師工作再上新水平。積極爭取擴大律師隊伍,目前,全區共有律師所9家,律師105人;圍繞全區中心工作,深入開展“法律援助獻愛心活動”,截至目前,組織獻愛心活動2次,法律咨詢達1000余人次,發放宣傳材料3000余份;加大律師管理力度,在律師所中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開展檢查考評活動,引導律師樹立大局意識、責任意識。
2、規范行為,強化服務,公證公信力進一步提升。一是圍繞中心工作,提供公證服務。圍繞棚戶拆遷、小清河綜合整治等重點工程建設提供公證服務,今年上半年,共辦證2486件,其中民間2348件、經濟138件,接待來訪人員260余人,減免公證費約計1萬余元。二是加強公證質量監管,促進公證質量提升。通過加強審批力度、公證檔案管理、規范工作流程和收費標準等措施,大大促進了公證質量的提升。
3、規范管理,強化監督,基層法律服務工作再上新臺階。目前,全區法律服務所16家,注冊法律工作者85人,半年來,堅持以創建“誠信法律服務所”、“規范法律服務所”為宗旨,進一步強化全體法律服務工作者的誠信職業教育,嚴格業務、財務、檔案管理,基層法律服務工作更加規范;多次組織法律服務所參與法律援助、上街宣傳、免費咨詢,切實提高了百姓的維權意識和法律素養。
四、圍繞民生問題,抓好法律援助和法律咨詢工作,人民滿意度進一步提升。
1、健全制度,明確責任,法律援助進一步規范化、專業化。為規范和指導法律援助工作實踐,我們不斷總結完善了規章制度,目前,共制定完善工作制度6項、職責1項、行為規范1項,有效規范了法律援助秩序;為落實責任,我們因地制宜,合理組織本機構人員、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和其他合法的志愿者參與辦案,規定每位律師、基層法律服務人員結合自身專業特點,每年必須辦理1件援助案件,促進了法律援助案件向專業化發展。
2、完善網絡,整合資源,法律援助覆蓋面進一步擴大。結合實際,采取切實措施,完善法律援助網絡建設,目前,全區共有15個法律援助工作站,法律援助觸角進一步延伸;充分調動退休法官、檢察官、律師、高校教師以及法律專業學生等參與法律援助工作中,壯大了法律援助的工作力量;不斷出臺便民措施,降低門檻,簡化手續,法律援助覆蓋面進一步擴大。今年截至目前,接待來訪咨詢600余人次,受理民事法律援助案件19件,辦結6件,受理刑事法律援助案件16件,辦結15件。
3、加強宣傳,熱情咨詢,切實維護了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為加深廣大人民群眾對法律援助的深入了解,上半年我中心先后三次組織工作人員到金牛公園廣場開展宣傳工作,解答咨詢200余人次,發放宣傳資料600余份,接待法律援助申請7人次,受理申請1件,法律援助深入民心;充分發揮“12348”法律專線作用,熱情咨詢,認真答疑,截至目前,共接聽咨詢電話1428個,接待來訪2384人,免費代書218件,有效維護了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
篇6
____區____街道____社區現有回、蒙古、滿、錫伯、藏族、苗、壯、畬族、布依族、土家族等十七個少數民族,共300多戶,加之投靠親戚來寧謀生的少數民族外來人口,達三千多居民,聚居現象普遍。由于文化背景、風俗習慣、、民族認同感等原因,給城市管理帶來明顯的難度,呈現出“兩個不適應”:一是少數民族居民不適應城市的生活,不懂得城市的管理規章,面對新的環境感到茫然和無助,總有一種防范的心理,往往容易抱團,加上自身文化習俗與城市文化的差異,不能融入到城市社會之中。二是城市對少數民族居民不適應,有關部門思想準備不足,許多市民在心理上不理解、不接受,往往用另一種眼光看待他們甚至歧視他們。
____社區“民族之家”法律援助站正是基于上述原因于2012年5月11日正式揭牌成立,它是南京市首家在少數民族聚集地建立的“民族之家”法律援助工作站,也是區司法局精心打造的“法律服務社區全覆蓋”的創新典范。
(一)法律援助工作因少數民族居民法律維權意識淡薄而滯后。社區居民法律意識相對較低,容易產生的糾紛較多,主要是涉及相鄰關系、婚姻家庭、人身損害賠償及繼承類糾紛,對這些問題理解上有誤差會直接導致矛盾的產生。其中有少數民族與少數民族之間的矛盾,也有少數民族與漢族之間的矛盾,還有一些是少數民族居民與外來打工者之間的矛盾。在權益受到侵害時大部分人采取的是暴力手段,從而在維護自己權益的同時無形中觸犯了法律;有些當事人采取忍氣吞聲的方式,直接導致侵權人變本加厲,從而擴大因侵權而造成的損失。法律援助站雖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超前法律宣傳、預防糾紛上還是在亡羊補牢。
(二)法律援助工作涉及的民族政策、法規,把握不深。在了解少數民族居民情況方面缺乏細心,在化解矛盾方面缺乏耐心,法律援助還存在三個不到位:
⒈思想認識不到位。面對這一“送上門來的民族工作”,政治敏感性不強,沒有把城市中少數民族工作上升到增進團結、維護穩定講政治的高度,認為“法律援助可有可無,費力不討好”的事,跟不上城市促進少數民族工作發展的需要。
⒉法制建設不到位。面對城市少數民族工作的新情況、新問題,迫切需要出臺適應城市民族工作發展需要的政策和配套措施,對現實問題作出回答,對實際工作加以規范。
⒊服務不到位。加強民族政策理論、法律法規和民族知識的宣傳教育,是做好民族工作的前題和基礎。還存在著不懂、不重視少數民族政策問題,法律援助工作有死角,“不愿做、不敢做、不會做”的現象時有發生。對少數民族群眾的宣傳教育不夠,造成少數民族流動人員不守法規、不服管理的現象時有發生。
(三)因民族意識強、民族風俗多、不一,法律援助工作處境顯得被動。有些少數民族動不動就打著“少數民族”的牌子,強調個性的多,注意共性的少,有意或無意間使自己成了城市中一種“特殊公民”,給法律援助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一)抓認識。南京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劉志偉深入基層社區,曾到“民族之家”法律援助站現場了解法律援助的情況,與正在工作站的值班律師進行了交流,對法律援助進社區的做法和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表示這是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新舉措,稱贊是“小窗口有大作為”。“民族之家”法律援助站的工作延伸了法援的觸角,擴大了法援的覆蓋面,降低了法援的門檻,是加大惠民力度的重大舉措,也是小區群眾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展示了政府服務民生、關注民事、體察民情的良好形象,體現了民族大家庭的溫暖,有利于逐步形成全社會關心關注關愛少數民族、尊重少數民族習俗的良好風氣,使少數民族群眾過上幸福和諧的生活。少數民族人口囤住入城市,為城市的發展注入了生機與活力,同時也使城市民族工作越來越重,民族關系越來越復雜。如果進城的少數民族人員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就會產生對政府的不滿情緒;如果對他們的務工、經商缺乏積極引導、熱情服務和規范管理,就會給城市的發展引發新的問題;如果涉及少數民族人員的矛盾糾紛得不到及時妥善的處理,就會影響城市和民族地區的社會和諧與穩定。少數民族人員與民族地區有著千絲萬縷的直接聯系,城市民族關系出了問題,勢必會波及到民族地區,對此法律援助站工作者必須有個清醒的認識,容不得有半點的疏忽。
(二)抓責任。時刻牢記“法律援助服務”就是政府責任這個宗旨。法律援助工作者是代表政府履行法律援助職責,其服務質量和水平直接關系到政府在百姓中的形象。因為有了法律服務才能有交流,有了交流才能有理解,有了理解才能有相互的尊重和感情。通過服務而使工作富有成效的鮮活例子有許多。真誠地為他們排憂解難、熱情服務,讓在城市中的少數民族群眾真正感受到法律援助的溫暖。這既是城市化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也是政府職能轉變的需要。要把熱情服務作為工作目標,把人民是否滿意作為衡量工作的尺度,嚴格按照《條例》規定的程序和時限,規范法律援助申請的受理、審查、指派、支付辦案補貼、歸檔等項工作,而絕不能因為是免費服務而忽略工作質量和水平。在運用法律知識提供法律援助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加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宣傳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引導群眾正確對待改革中的利益調整,切實維護好社會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最大限度地滿足群眾的合理訴求,確保法律援助服務的質量。
(三)抓措施。積極開展法律援助志愿者活動,培養少數民族法律援助工作人員,加強法律援助工作者的培訓,提高他們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讓他們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嫻熟的業務能力,為少數民族群眾進行法律援助。聯系有一定法律知識和較高法律素質、熱愛少數民族工作的在職或退休法官、檢察官、
法學工作者、法律專業的高年級學生等,充實到法律援助志愿者隊伍中來,不斷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工作網絡,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為受援人提供就近、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務。建立“民族之家”法律援助站的目的是要貼近群眾、方便居民足不出戶地得到法律咨詢和法律援助,協助社區促進和諧建設。我們安排兩名法律援助工作人員長期在工作站值班,面對面及時解決少數民族群眾遇到的法律問題。一年多來,為200多名少數民族群眾提供了法律咨詢服務,為較困難的居民書寫法律文書達30余件、完成了10余件法律援助案件、開展了8次法制宣傳專題講座、接待了參加全國民族工作會議的代表。實實在在的法律援助工作才是為少數民族居民維權的具體措施。(四)抓宣傳。加大法律宣傳力度,使普法工作涉及少數民族的方方面面,增強廣大少數民族群眾的自我保護意識。首先,向少數民族群眾發放法律援助宣傳冊,舉辦免費的社區法律咨詢活動,大力宣傳法律援助知識。其次,向少數民族群眾傳授與其息息相關的法律如《勞動合同法》、《婚姻家庭法》、《物權法》等等。在形式上采取多樣性,根據不同的對象、不同的年齡有針對性地開展法制宣傳活動,如援助律師針對老人面對面授課《老年人權益保護法》、針對上學的孩子授課《青少年權益保護法》、采用多媒體播放法制宣傳片以及開辟以案說法和法律問答的互動的形式。內容上突出重點性和新穎性,使少數民族群眾易學、易懂、易接受。從而增加法律知識,提高法律意識,從根本上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篇7
一、2020年工作開展情況
(一)突出實體化,完善提升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升級改造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爭取市里支持,統籌綜治中心建設,按照省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示范基地建設標準,將行政執法監督、律師、公證、基層法律服務、法律援助、司法鑒定、人民調解、社區義工、心理咨詢矯治、社區矯正等法律服務資源優化整合。開發市級公共法律服務信息化平臺,配備公共法律服務終端一體機,為辦事群眾提供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務。深入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網絡、熱線“三大平臺”建設,同時,進一步完善提升鎮街(園區)公共法律服務站和社區公共法律服務室建設,實現與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互聯互通,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項目向基層延伸,形成覆蓋全業務、全時空的市、鎮、社區三級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二)突出實戰化,規范運行四大智慧平臺
一是搭建智慧監督平臺,助力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為全市29個行政執法部門逐一配備了4G執法記錄儀等設備,搭建了行政執法可視化監督平臺,并與“雪亮工程”對接,對執法活動實行全景式記錄,彌補了執法記錄儀拍攝盲區,實現了執法記錄儀的主觀單方記錄與“雪亮工程”的客觀全面記錄有機結合,有效避免、化解行政紛。
二是搭建智慧調解平臺,構建多元化矛盾糾紛調解格局。搭建起矛盾糾紛收集匯總、研判分析、分流督辦、調處化解于一體的網上調解管理即時辦理平臺。同時,市、鎮街、社區三級建成集視頻會議、視頻調解、遠程指揮調度等功能于一體的調解工作視聯網平臺,并與“雪亮工程”有機銜接,借助“雪亮工程”精準抓拍有關案件細節,固定證據,為化解矛盾糾紛提供了強力支撐。
三是搭建智慧矯正平臺,推動監督管理與教育幫扶深度融合。以我局被確定為省級智慧矯正中心示范試點為契機,統籌利用“雪亮工程”人臉識別、車牌抓拍、高空瞭望綜合防控系統,構建集日常監管、遠程點驗、電子定位、執法協同、執法監督、教育幫扶、遠程督察、心理矯正功能于一體的社區矯正監管幫扶信息平臺,實現對社區矯正對象24小時的精準監管和網上在線學習教育幫扶。精心打造了“一中心兩基地”,即“社區矯正中心”“心理矯治基地”和“教育幫扶基地”,與市陽光義工協會聯盟,并借助智慧矯正平臺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幫扶活動。依托智慧矯正平臺深入開展安置幫教工作,有效預防和減少了刑滿釋放人員重新違法犯罪。
四是搭建智慧顧問平臺,提升法律服務質量。研發了社區法律顧問管理信息化平臺,打造集服務、管理、監督、測評于一體的“社區法律顧問”管理考核系統,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全面實現社區法律顧問辦結法律服務事項一宗一錄入、一宗一測評,實時動態掌握社區法律顧問工作情況,實現工作全程留痕、規范監管;不斷加大工作監督力度,依托管理考核系統,建立社區法律顧問工作月動態考核通報制度,借助大數據技術,對社區法律顧問工作月度情況即時收集、即時統計,實現工作數據一月一匯總、一月一通報,在線實時公開,確保社區法律顧問工作考核結果公開、公正、透明,以此倒逼社區法律顧問不斷提高工作實績,同時,借助智慧顧問平臺,群眾可以將法律服務需求事項予以上傳,便可及時得到答復,足不出戶就能滿足法律服務需求,也極大地便利了社區法律顧問隨時提供法律服務。
(三)突出法治化,統籌推進六項重點工作
一是高效推動法治政府建設。規范法制審核。印發《市政府合同管理辦法》《市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和《市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辦法》,認真做好規范性文件立、改、廢有關工作。加強行政執法監督和行政復議應訴工作。全面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著力打造移動監督員隊伍,提升監督時效性;統籌利用雪亮工程,著力打造天眼監督員隊伍,提升監督客觀性;統籌利用民情通手機終端,著力打造網格監督員隊伍,提升監督精準性;借力隨手拍客,著力打造社會監督員隊伍,提升監督群眾性,強化監督,推動行政執法制度落地。持續做好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為全力做好迎接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督察復核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先后分頭主持召開迎察專題會議進行部署調度。市人大常委會專題聽取了市政府關于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情況報告,并組織全市各級人大代表對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工作進行了視察。市委依法治市辦先后召開迎察工作專題部署會、工作調度會和培訓會6次,組織全市法治監督員參與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評估協調推進會,強化督導檢查,促進工作落實,確保了創建工作實效。
二是深入開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因地制宜,借力王盡美黨性教育基地,突出抓好領導干部和青少年兩個關鍵對象的普法宣傳。認真落實普法責任制,協調全市60個普法責任主體制作圖文并茂的普法展板,集中宣傳。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茂腔的形式攝制法治戲劇《七棵樹》《分爹》《六個姐妹看演出》。突出抓好國家憲法日集中宣傳活動和《民法典》專項普法,成立“法治宣講團”,大力開展憲法、民法典宣傳“十進”活動。打造了張擇端法德文化公園、王盡美紅色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博物館法德文化廣場等法治文化陣地。開展規模宏大的憲法日、憲法宣傳周、法治宣傳教育月宣傳活動,在王盡美紅色法治文化教育基地舉行了隆重的憲法宣傳周啟動儀式暨農村“法律明白人”法治培訓活動,在全市掀起了憲法學習新。創新打造“黨建+普法”法治宣傳教育特色品牌,榮獲全省主題黨日優秀案例三等獎1個,市主題黨日優秀案例一、二、三等獎各1個。
三是切實優化法治營商環境。扎實推進“法律服務”機制建設,選派不同領域的精干、專業律師組建中小企業律師專家團隊,為中小企業處理涉法涉訴事務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務。創新建立“互聯網+公證”工作模式,真正實現公證事項“網上辦”,對無法當場出具的公證書,開展郵寄送達服務業務,減少群眾跑腿次數。建立“法律援助人才庫”,認真落實“一次辦好”,延伸法律援助服務觸角,在社區建立法律援助受理點,進一步簡化程序,將案件審查期限、給予法律援助決時間全部壓縮至1個工作日;為企業困難職工和農民工維權開辟“綠色通道”,對農民工追索勞動報酬和工傷待遇的案件不再審查經濟狀況,直接作出給予法律援助的決定。今年以來,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997件,為受援人挽回經濟損失815.7萬元。
四是著力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拓展發展“楓橋經驗”,在全市全面推廣枳溝鎮喬莊社區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預防化解矛盾糾紛新模式。進一步完善警民聯調、訴調對接、檢調對接、訪調對接等銜接機制,建起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10個,個性化調解工作室25個。依托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打造“一站式”非訴訟糾紛調解中心,實現了“一站式接待、一條龍辦理、一攬子解決”。
五是統籌協調做好疫情依法防控工作。市委依法治市辦及時印發了依法防控疫情工作通知,加強對依法防控工作的協調、督導。成立疫情防控律師服務團,與市電視合開辦專題欄目,全力服務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成立中小微企業法律服務顧問團,幫助企業依法防控化解風險,有序復工復產。
六是持之以恒抓好班子隊伍建設。進一步修訂完善了《司法局領導班子黨風廉政建設崗位職責》《司法局關于貫徹落實“三重一大”事項的實施方案》等一系列規章制度,每周召開一次黨組會或黨組擴大會,堅持重大問題集體研究決定,實行民主集中制,嚴格執行“三重一大”制度。修訂完善《市司法局關于激勵司法行政人員干事創業的考核辦法》,實現黨員積分量化管理。制定培訓計劃,堅持每周五集中學習,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法治思想,學習民法典、社區矯正法等法律法規,提升全體人員履職水平。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統開展隊伍建設大整頓、紀律作風專項教育整治暨紀律作風建設年活動,組織開展“我來講黨課”活動,錘煉黨性修養。積極開展“七一”系列慶祝活動,組織6個黨支部全體黨員到王盡美黨性教育基地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黨日活動。加強結對共建,扎實開展城鄉聯建、駐社區工作隊、“雙報到”活動,立足職能優勢,服務社區群眾。主動擔當作為,積極參與疫情防控、“雙城同創”工作。全面梳理基層工作、政府法制工作、社區矯正工作、律師、公證行業領域等廉政風險清單,制定防控措施并抓好落實。對照“問政”、市委巡察反映出來的問題,專題民主生活會、隊伍建設大整頓活動、紀律作風專項教育整治活動中查找出的問題,舉一反三,一并進行集中整治,促進了隊伍整體素質全面提升。利用政府網站、“法治”微信公眾號、《黨風政風監督熱線》等平臺,大力推行司法行政事務公開,廣泛接受群眾監督,群眾滿意度進一步提高。
二、存在問題
(一)在普法宣傳教育工作方面。“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落實有待于加強,看得見、摸得著的亮點示范點不夠多。
(二)在調解工作方面。調解員隊伍結構不夠合理,專業性、行業性調解人員短缺,專職調解員太少,在調解矛盾糾紛的時效性上難以保證。
篇8
一、重在加強領導,全面推進依法治理工作的落實
區政協領導始終高度重視依法治區各項工作,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擺在政協常委工作的議事日程,列入年度工作計劃,今年來召開了3次專題會議,研究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政協領導更是以身作則,多次帶頭參與法律宣傳,入戶訪視等活動。主動按照掛鉤聯系點制度要求,多次組織召開現場辦公會,解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一)健全組織,完善機構。根據《*市2008—2012年依法治區實施方案,為保證新一輪依法治區目標的全面、有效實施,按照政協的特點、職能,及時調整充實,完善政協依法治理工作領導小組:黃勝富副主席任組長,辦公室主任鄭碧輝、社會和法制委主任莊瑞文為副組長,各專委會主任、辦公室人員為成員的領導機構,使依法治理工作得到了有效落實。在政協二屆會議上,還相應成立了社會法制委普法小組,各鎮(街道)政協聯絡組也相應成立,形成政協各方參與、運作有序的依法治理工作機制,為依法治理普法工作深入開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二)制定實施方案,落實工作部署。按照區依法治區普法實施方案,政協及時傳達學習分析普法成員單位落實工作目標情況,及時制定普法工作方案。在政協會議上領導親自部署,結合工作情況提出要求并通過鎮聯絡組現場會,各種活動中具體體現。政協領導,辦公室、社會法制委積極參加依法治區組織的各種會議和活動。
(三)開展學習培訓,落實考試考核制度。我們認真按照要求每年集中安排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法律知識培訓不少于40學時,對執法人員不少于5天的更新知識培訓,政協連主席,二位副主席親自為本系統人員上法制課,最近政協及時組織委員學習新的8部法,提高委員法律水平,為履好職典定基礎。
(四)落實依法治理經費保障:政協始終把依法治理普法經費列入政協經費開支的預算,并建議區按照每人每年不少于0.5元撥給提高到每人每年1元撥給,得到了落實。
二、重在法律宣傳,營造創安氛圍
政協社會法制委認真地按照“五五”普法規劃和《關于開展法治城市,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的意見》精神,與區有關部門一道,采取多種形式,利用新的載體對社會進行了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營造濃厚的創安氛圍。一是政協委員積極參加區組織的法律宣講團宣講活動。二是牽頭組織公檢法司及欣港律師事務所等單位對各鎮、學校、企業進行了法律宣傳教育,開展法律咨詢活動。三是開創政協法律講堂,深入開展“法律六進”活動(進機關、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舉辦“平安和諧進漁村”、進廠區專題宣講活動,營造氛圍。四是與司法局等單位舉辦了一場法律知識競賽活動,并通過泉港電視臺法律欄目轉播,得到良好的社會效應。五是開展法律故事會活動,采取以法釋案的方式,進行法律宣傳教育,取得明顯效果。
三、重在法律援助,促進社會和諧
按照政協三大職能,充分發揮優勢,推進和諧社會,堅持把關注民生、服務社會作為促進和諧的切入點,通過一系列專題活動,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一是與法院、司法局、欣港律師事務所等單位舉行了法律援助,對弱勢群體,重點困難戶進行了法律的援助。二是參與開展系列義診活動,通過義診援助活動,發放法律宣傳手冊600多份,進行了法律宣傳援助。三是協助局幫助做好息訪工作,對人民來信和對象做好解釋工作,進行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引導他們走上法律渠道。
四、重在履行職責,發揮特點優勢。
政協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遵循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發展規律,促進我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充分發揮職能優勢,推進依法治理工作的落實。
(一)開展政協委員視察活動。六月份認真開展司法服務中心的視察活動,組織五十多名政協委員視察后龍鎮峰前村“普法維穩服務站”為服務中心為載體,以“三種調解”以手段,全面進行普法。二是為了加強經濟法治建設,不斷規范社會市場經濟秩序。第二季度政協組織委員對市場超市供應、食品衛生情況的視察。第一季度組織經濟屆委員視察區排污管道、環境保護、節能降耗等視察活動,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依法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行為,依法加強市場監管,完善投資市場監管。
篇9
回顧去年的工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以維護社會穩定為中心,穩步推進“基層基礎年”活動。
20*年,我們在全縣開展了“基層基礎年”活動。通過一年的努力,初步實現了年初確定的“組織要完善、隊伍要充實、保障要有力、管理要規范、形象要提升”的總體目標。
1、扎實推進司法所規范化建設。
在鞏固上一年創建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了司法所基礎建設、組織建設和業務建設,深化綜治司法聯動機制。通過樹立名所名長先進典型,司法所長每季例會、培訓等形式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培育基層典型。積極爭取各鎮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繼續開展省級示范所創評活動,各項工作扎實推進。在20*年*鎮司法所為省級示范所的基礎上,又有3個所申報省級示范所。各鎮司法所、各級調委會共有六家單位受到市政府的表彰,一名司法所長榮立市司法行政系統個人三等功。
2、努力完善調解工作格局,化解社會矛盾糾紛。
一是進一步健全鎮、村、小組“三級調解組織網絡”,借助“綜治進企業”平臺,使調解組織向縣“五好”企業延伸。進一步加強調解組織隊伍建設。通過調解主任例會,上級部門的業務培訓,調解案卷質量評選等活動進一步提升調解質量。6月份,通過以會代訓形式,舉辦了二期全縣村級調解主任業務培訓班,有力地提高了基層調解干部的業務能力。
二是積極開展社會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堅持每月“社情動態分析”,及時發現各類矛盾糾紛苗頭。除做好日常矛盾糾紛排查外,還開展“兩會、兩節”等重大節慶期間社會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專項活動。明確排點為征地拆遷、企業拖欠職工工資引發的矛盾糾紛等不穩定因素。全年,各級調解組織共調處各類矛盾糾紛797件,成功781件,調解率100%,成功率97.9%。
3、深入落實安置幫教工作,確保幫教成效。
按照“幫教社會化、就業市場化、管理信息化、工作職責規范化”的要求,以“三無”歸正人員為重點,多措并舉,切實抓好安置幫教工作。縣歸正人員安置幫教辦于年初制訂了20*年度歸正人員安置幫教工作要點。繼續做好“六清”工作,每個鎮均落實專人負責,實現縣局和鎮司法所聯網,運用現有的各類接茬登記管理措施,對全縣歸正人員進行梳理,及時更新和完善歸正人員安置幫教數據庫。同時,配合部分監所開展歸正人員跟蹤調查,將跟蹤情況及時反饋給相關監所。積極探索歸正人員安置幫教措施。經過前期調查摸底,縣歸正人員安置幫教辦公室于10月份在*京海表面技術處理有限公司設立我縣首個安置幫教工作基地,拓寬了歸正人員就業安置渠道。
此外,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開展“青春導航”工作,在企業新設立了10個“青春導航”基地,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重新犯罪。
(二)以“五五”普法啟動工作為契機,抓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四五”普法期間,我縣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今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五五”法制宣傳教育的啟動之年,我們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加強法制宣傳教育依法治理工作,主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五五”普法啟動工作順利開展。
在總結“四五”法制宣傳教育和“二五”依法治縣工作的基礎上,根據中央、省、市有關要求,我局結合實際,加大調研力度,科學擬定“五五”法制宣傳教育規劃。年初及時起草了我縣“五五”規劃,9月份隆重召開我縣“四五”法制宣傳教育總結表彰暨“五五”啟動大會,全面部署全縣“五五”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會后,及時指導各鎮、各部門出臺規劃,適時啟動。12月份,又在全縣開展了以“落實‘五五’普法規劃,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為主題的“12·4”全國法制宣傳日宣傳活動,“五五”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全面推進。
2、圍繞中心,突出重點,深化法制宣傳教育工作。
繼續依托縣委中心組學習會、人大常委會任命前法律知識考試、法制學校、網絡等載體,采取講座、座談討論、發放宣傳資料等多種形式,做好對領導干部、公務員、青少年、企業經營管理人員、農民等重點普法對象的法制宣傳教育。通過開展“真情送服務,建設新農村”送法下鄉主題宣傳活動,“百名農村特邀法律顧問”創建等活動和每月向各村、社區發放法制宣傳掛圖、《法制宣傳資料》月刊,著力抓好我縣法律進鄉村活動。同時,切實加強企業職工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9月份,選編《企業職工常用法律法規匯編》一千冊,并編制競賽題,發放到各企業,組織職工開展法律知識競賽,全面啟動我縣的“法律進企業”活動。制作并下發了《預防未成年犯罪
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法制宣傳掛圖,積極開展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活動。
以強化陣地建設為載體,擴大法制宣傳教育覆蓋面。充分利用縣農村遠程教育平臺、鎮成校、法制學校、市民學校、板報、櫥窗、宣傳欄等多種法制宣傳教育陣地的作用。繼續依托大眾媒體加大宣傳力度,《法治在線》電視專欄,運用典型案例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深受群眾歡迎。
此外,我局還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專業法的宣傳,以各種形式宣傳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公證法》等新制訂、新頒布的法律法規。6月份,舉辦了一期由縣普法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聯絡員參加的《治安管理處罰法》培訓班。
3、不斷探索,創新載體,積極推進依法治理工作。
以“民主法治村(社區)”創建活動為載體,積極推動基層依法治理。20*年,我縣104個村和13個社區已全部開展民主法治村(社區)星級達標活動,創建活動開展率達100%,有62個村、5個社區被授予“三星級民主法治村(社區)”,18個村、2個社區被授予“四星級民主法治村(社區)”,*鎮*村成為我縣首個“五星級民主法治村”。在此基礎上,我們還組織有關部門到百步鎮農豐村、武原鎮河濱社區、*鎮*村等“民主法治村(社區)”進行回頭看,查找需要進一步改進的工作,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進一步鞏固民主法治村(社區)建設的成果。
同時進一步加強對行業、部門、鎮政府的依法治理工作的指導。上半年,指導各鎮對執法主體、執法依據和執法主體的職能、權限、責任進行一次全面梳理,對原有的行政執法責任制度進行修訂完善。年底,還對全縣各鎮行政執法責任制工作進行考核,總結成績,發現不足,還表彰了秦山鎮、于城鎮人民政府為20*年度依法行政工作先進集體,并以縣政府辦公室文件通報了20*年度鎮政府行政執法責任制檢查情況。
(三)以實事工程建設為基礎,扎實推進法律援助工作。
20*年度,我縣法律援助工作突出抓好辦案質量和服務新農村建設。縣援助中心全年共接聽來電268個,接待來訪528批1500余人次,辦理法律援助案件160件,其中刑事31件,民事129件(其中非訴訟33件),比上年增長68%。
1、以法律援助質量年為契機,進一步抓好案件質量。
進一步強化法律援助案件的辦案質量監督工作,出臺了相應的工作措施:一是進一步規范非訴訟法律援助各項工作,使非訴訟法律援助逐步規范化,并真正服務于弱勢群體。二是建立法律援助案件質量監督評估機制。建立法律援助執行案件監督回訪制度,要求律師、法律服務工作者將辦結的案件卷宗送法律援助中心進行審查。對每起案件經監督、回訪、卷宗審查后,再進行綜合評分。三是將援助案件辦案補貼與辦案質量掛鉤。經審查合格的,按標準發放,對案件質量不符合要求的,按照規定限期改正,并減少補貼費用。
2、強化窗口建設,進一步完善便民利民措施。
在法律援助中心、站、點各窗口設立了統一的標識,做到制度上墻,實行規范化服務。進一步加強“12348”專線建設,除由中心工作人員專人接聽外,實行全局人員輪流接待制度。9月1日,以《法律援助條例》實施三周年為契機,在全縣各鎮同時開展上街宣傳咨詢活動,進一步擴大法律援助工作宣傳面。通過對低保家庭制作并發放“法律援助聯系卡”,方便弱勢群體及時就近享受到法律服務。
3、進一步拓展法律援助網絡,廣泛開展涉農非訴訟法律援助。
20*年,我們在原有鎮工作站、各職能部門維權站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法律援助網絡覆蓋面,在各行政村、社區及部分企業中設立了117個法律援助接待點,以此形成一個以縣法律援助中心為龍頭,以鎮法律援助工作站為骨干,以村(居、企)法律援助接待點為補充,覆蓋全縣農村的法律援助工作網絡。10月份,舉辦了全縣非訴訟法律援助研討會,通過以會代訓形式,就前期非訴訟法律援助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如何拓展非訴訟法律援助工作開展探討,進一步提升各法律援助工作者的業務能力。
同時確定重點領域、重點對象,加大涉農案件辦理的力度。將農民、農民工作為法律援助的重點對象,并將建筑領域及勞動強度大、勞動保障措施差、工傷事故易發多發的企業作為法律援助重點領域。針對農民及農民工案件,適當放寬經濟困難標準等受理條件,做到從實際出發,應援盡援。通過非訴訟法律援助方式快速有效地解決農村矛盾糾紛,起到良好的社會效果。
(四)以提供優質高效法律服務為保障,扎實開展“法律服務質量年”活動。
為確保我縣法律服務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20*年,我們整合律師、公證、基層法律服務、法律援助等力量,統一部署開展“法律服務質量年”活動,加強監督檢查力度,不斷提高法律服務質量。
1、法律服務穩步發展。
通過“聽十庭,查百卷、詢千人”活動,加大專項評查力度,促使律師、基層法律工作規范執業,不斷提高服務質量。進一步加強與政府有關職能部門的政策協調和溝通,改善外部環境。積極引導律師參與縣黨政領導接待日、法律援助維權站來訪接待工作,參與打黑除惡斗爭專項活動。進一步規范法律服務市場。加強對實習律師、非執業律師人員的管理。認真查處“*情利交通安全咨詢有限公司”越權交通賠償案件。20*年度,全縣律師共擔任法律顧問219家,受理刑事案件242起,民事734起,經濟464起,行政訴訟22起,共挽回經濟損失5583萬余元,業務收費576萬余元,解答法律咨詢1982人次,參與接待28次;各基層法律服務所共擔任法律顧問39家,辦理訴訟334件,非訟52件,調解糾紛41件,協辦公證70件,見證228件,代書56份,解答法律咨詢1950人次,避免和挽回經濟損失1670萬元。
2、公證工作進一步拓展。
深入貫徹實施《公證法》,廣泛開展《公證法》的宣傳,組織公證人員參加崗位訓練。認真開展了公證“建信息平臺,查卷宗質量”活動。加強對公證處的質量檢查,探索建立了公證質量“三檢查”制度。縣公證處各項業務進一步拓展。縣公證處共辦理各類公證2647件,其中民事公證1548件,經濟公證698件,涉外及涉港澳臺公證401件。
(五)以“百名農村特邀法律顧問”創建活動為切入點,積極參與服務新農村建設。
為充分發揮法律服務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我局下發了《關于開展“百名農村特邀法律顧問”創建活動的通知》和《工作規則》,并于5月份召開了“百名農村特邀法律顧問”創建活動動員大會,對創建工作進行專題部署。我們以此活動為切入點,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把服務新農村建設作為重點工作,進一步拓寬法律服務工作渠道,創新人民調解工作模式,健全綜治、司法、三級聯動的調解網絡,積極探索和辦理人民調解過程中的非訴訟法律援助案件,確保小矛盾不出村,不出現群訪、越級上訪。通過向農村黨員和農民群眾宣傳講解村民委組織法、征地拆遷、土地管理等同農民切身利益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努力提高村干部和村民的法律素質,提高廣大農村群眾的民主法制意識,依法維護其合法權益。
去年底,我縣104個村均聘請了法律顧問。擔任法律顧問的律師、法律工作者、基層司法所工作人員主動到村里開展法律咨詢、法制宣傳、法律服務,為村民委員會、村經濟合作社當好法律參謀助手,為群眾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務,為依法治村、依法辦事,為維護農村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發揮了較好的作用。去年,村法律顧問共為各村開展法制宣傳56場,解答咨詢2512人,審查修改法律文書6份,參與村務決策21次,協助聯系法律事務84次。涉及農村土地承包、借款、房屋租賃,土地征用、安置補償等不同方面。
(六)以打造一流司法行政隊伍為根本,努力提高隊伍整體素質。
我們始終把建設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作風優良、執法公正”的司法行政隊伍擺在各項工作的首位,堅持抓好政治理論和業務知識教育,確保行政執法責任制落到實處,增強隊伍的綜合素質。
1、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扎實推進。
按照上級統一部署,緊密結合實際,圍繞“思想認識要有新提高,履行職責要有新成效,隊伍形象要有新面貌”的總體目標,認真開展了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和實踐活動。結合理念教育,進一步加強黨組班子建設,認真落實黨組中心組學習、周五機關干部學習日等制度,開展重點課題調研,不斷提高領導班子駕馭全局工作能力。加強隊伍建設,立足基層深入開展“立功創模”活動,進一步提高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
2、黨風廉政建設進一步加強。
深入實施《*縣司法局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工作方案》,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健全和落實教育、制度、監督機制。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積極參加市局及縣紀委舉辦的廉政建設讀書會、廉政征文、廉政書畫展等活動。進一步加強財務監督,開展了對公證處的內部財務審計。認真做好工作和參與政法“四長”接訪工作,有力促進司法行政系統行風建設。
3、綜合保障能力進一步提高。
篇10
一、進一步樹立對外開放、科技創新的新理念。積極貫徹“立足、依托、服務長三角、對接海內外”的開放思路,教育引導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深刻理解“對外開放始終是發展的重大法寶,要大力推進企業、產業、園區、城市和人才等方面國際化”的內涵,增強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責任感與使命感,積極組織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為全市對外開放、科技創新添磚加瓦,提升我市法律服務的社會影響力。
二、進一步適應對外開放、科技創新的新要求。切實轉變法律服務理念,努力實現法律服務由傳統的個體服務向行業間協作服務的轉變,由單打獨斗式服務向專業化、團隊化服務的轉變。在服務觀念的轉變中,積極整合我市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資源,統籌協調全市對外開放、科技創新法律事務,積極推廣武進區法律服務中心的做法,以法律服務中心的團隊形式服務對外開放、科技創新,形成我市法律服務一條龍服務,充分發揮法律服務的整體功能,切實提高我市整體法律服務的質量與效率。
三、進一步完善服務對外開放、科技創新的新機制。通過政策引導和典型示范,引導、鼓勵、支持律師事務所、公證處、基層法律服務所積極介入招商引資項目談判、合同履行等相關經濟活動,及時跟進對新能源、物聯網、生物技術等新興產業,有針對性地開展定制法律服務業務,努力為我市對外開放、科技創新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實現與對外開放、科技創新的對接,共享對外開放、科技創新信息資源,降低法律服務成本,提升法律服務水平。
四、進一步加強對外開放、科技創新專題研究。充分發揮市律師協會、公證協會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協會的作用,依托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專業優勢,特別是依托市律師協會各專業委員會,組織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從實際出發,開展對外貿易、科技創新的法律服務專題研究,找準法律服務對外開放、科技創新的最佳結合點和切入點,努力為吸引外資、對外投資、WTO框架下企業依法維權、貿易救濟措施和企業科技創新提供法律服務專題研究與咨詢服務,為我市對外開放、科技創新提供智力支持。
五、進一步優化各級政府法律顧問團(組)。在充分發揮現有政府法律顧問團(組)作用的基礎上,積極選拔精通涉外經濟和涉外法律的優秀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充實到政府法律顧問團(組)中,為各級政府及部門、企業對外開放、科技創新工作提供及時、有效的法律咨詢意見和建議,認真開展法律論證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協助處置重大突發事件。積極鼓勵律師事務所選派優秀律師幫助政府、企業開展工作,提供全日制法律服務。
六、進一步強化社會矛盾糾紛化解工作。積極加強調解服務中心建設,完善全市各類矛盾糾紛調處機制,充分發揮調解服務中心、專業調解委員會的優勢,圍繞全市重點項目、重點工程和重點企業,設立法律服務聯系點,開展一站式法律服務,及時排點項目、重點工程和重點企業在發展與推進過程中的法律問題,幫助提出解決法律問題的意見和建議。積極組織律師事務所和律師參與社會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協助政府、企業有效化解科技園區、工業園區建設過程的土地征收、房屋拆遷、勞資糾紛等各類矛盾糾紛,減少科技創新型企業和科技工作者的訟累,及時調處科技創新型企業的糾紛,積極營造良好的對外開放、科技創新的社會環境。
七、進一步加強法律服務誠信建設。堅持以人為本、誠信為本,加強對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教育,強化對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執業監督,嚴肅行業監管,規范執業行為,在鼓勵支持法律服務機構和法律服務工作者為對外開放、科技創新提供優質高效法律服務的同時,嚴肅查處違法違規的法律服務機構和法律服務工作者,對查處情況及時予以公示或通報。
八、進一步加強法律服務隊伍建設。以建設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為契機,通過實施人才戰略和爭取政府資金支持,采用國內和境外培訓相結合的方法,積極組織引導律師開拓高端法律服務,規范對接資本市場,規范現代公司制度,促進企業自主創新,并積極培育我市承辦反傾銷、反補貼、知識產權等涉外法律事務的律師事務所和知名律師,提升我市對外開放、科技創新的法律服務綜合實力。
九、進一步創新法律援助工作機制。按照“應援盡援”的要求,根據需要和可能,逐步擴大法律援助范圍,積極實施對創業大學生的法律援助,對科技工作者提供法律幫助。依托法律援助中心和法律援助受理點,組織引導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積極參與對外開放、科技創新中的法律援助。同時,加強對對外開放、科技創新中法律援助案件辦理質量監管,完善法律援助案件回訪制度,使法律援助工作在對外開放、科技創新中發揮出更大的效能。
十、進一步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工作。建立完善敏感性案件和重大群體性案件承辦備案通報制度和律師事務所主任負責制度。進一步推進政府購買法律服務試點工作,積極參與“無訟”社區、園區、基地等創建工程。全面推行特殊人群和社區矯正人員教育管理機制,加強對特殊人群和社區矯正人員監管,提升社會穩定的管控水平。同時,認真開展涉法涉訴等重大案件評查活動,增強法律服務執業辦案能力,確保辦案質量。
- 上一篇:消防法律法規知識培訓
- 下一篇:常見的心理學效應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法律職業倫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