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思維訓練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9 01:57:2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法律思維訓練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法律思維訓練

語文邏輯教學論文

[內容]

1987年,統編中學語文教材修訂時,刪去了邏輯常識的全部內容。對此,中學語文教學界議論紛紛,語文報刊上也偶有文章評論,主張在中學恢復邏輯常識的教學。筆者在多年的中學語文教學教研中,深切地體會到:中學不僅應恢復邏輯常識的教學,而且應該加強和改革這一教學。

一、恢復和加強邏輯教學是搞好中學語文教學的需要、深化中學語文教改的需要

近幾年,筆者在教《常見文言虛詞的用法》時,有意識地改變了過去那種按教材順序講解、訓練的通常做法,運用了分類、比較、假設、分析、歸納等邏輯方法,引導學生對有可比性的文言虛詞,特別是容易混淆的文言虛詞,如“之”與“其”、“而”與“則”等等,在詞性、作用、含義、句中位置等方面進行比較,具體感受在文句中把它們互換位置而產生的不同效果,分析歸納,找同中之異,求異中之同,列出條目,形成規律性的認識。學生普遍反映,這樣做,理解得深,記憶得牢,運用得活。另外,我還把這種方法運用到文言文實詞的教學,詞法句法的教學,標點、翻譯的教學,整體閱讀的教學和古代文學、文化常識的教學等等方面。在中學語文其它內容的教學中我也作過多次嘗試,都收到了比較理想的效果,證明了有意識的運用邏輯方法優于常規做法。

在多年的教學中,我體會到,中學語文的基本內容與邏輯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人們常說,中學語文的基本內容是“字詞句篇”、“語修邏文”、“聽說讀寫”。其實,聽、說、讀、寫是中學語文教學的基本形式和基本手段,而字、詞、句、篇、語、修、邏、文才是基本內容。詞語、句子、句群、段落、篇章本身就是概念、判斷、推理。它們之間,是表與里、形式與內容的關系,是一個事物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語法是規范遣詞造句的尺度,修辭是把話說得好的手段,而邏輯則是各種文字符號和語言現象的實際內容,是各種語法規則和修辭手法得以成立的內在依據。邏輯的東西,只有用邏輯的方法去學習,才能快速理解、掌握,快速形成能力。各種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各種語文能力的培養和形成,都不能離開邏輯。譬如現代文閱讀吧,捕捉和提取明顯信息,領悟和明確隱含信息,離不開概念、判斷、推理。段落層次的劃分,段意層次以及整篇文章中心的準確把握,離不開分析歸納、比較假設、判斷推理。目前,中學生的現代文閱讀是個薄弱環節,歷年高考中得分率最低,與社會的發展很不適應。產生這種狀況的原因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大多數學生缺乏最起碼的邏輯常識,思維不上路子,不合最基本的邏輯規則。現代文閱讀,所需要具備的最根本能力是理解能力。理解就是思維。正確的理解,要求思維主體對思維客體進行思維的過程、方法、角度符合思維的規律和規則。學生如果沒有掌握必要的邏輯常識,沒有經過比較嚴格的邏輯訓練,就很難有較強的理解能力,也就很難有比較高的現代文的閱讀能力。目前改進現代文閱讀教學的一個根本措施就是恢復和加強邏輯教學,加強學生閱讀現代文的邏輯思維訓練,使學生養成正確地運用邏輯常識和邏輯方法閱讀現代文的良好習慣。作文教學更是如此。記敘文與形象思維,議論文與邏輯思維,審題立意與概念判斷、分析綜合、假設比較,論據論證與判斷推理、歸納演繹、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等,謀篇布局層次結構與種種推理和邏輯方法,它們之間的關系都十分密切。十幾年來,中學作文教學的改革歷程,也有力地說明了這一點。前一時期,不少人很重視寫作常識和技能的分項訓練,把項目分得很細。現在,中學語文教學界的不少有識之士則越來越重視作文教學中學生的思維訓練。為什么呢?因為老師們逐漸認識到,只有這樣做,才算抓住了問題的關鍵。文章寫得好不好,最根本的,不是取決于作者記住了多少名詞概念,而是取決于作者對事物事理的認識是否深刻、全面、清晰。認識深刻了,才會立意新穎,表述準確,給人以教益;認識全面了,才能表述準確辯證,避免犯片面性絕對化的錯誤;認識清晰了,才會文脈貫通,條分縷析,章法精巧,并有較強的文勢。認識能力的提高只能來自于嚴格的思維訓練,而嚴格的思維訓練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使學生的思維變成符合邏輯的思維,變成符合思維的規律、規則的思維,正確運用邏輯方法的思維。只有這種邏輯思維訓練搞好了,我們的中學作文教學才有希望再上新檔次。

由此看來,提高中學語文教學效率、深化中學語文教改的一個重要措施,就是恢復和加強邏輯教學,使學生熟悉邏輯常識,運用邏輯常識,學會邏輯思維。這樣做,看似旁逸斜出,增加了課業負擔,實際正好相反,定會使學生學到并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減輕負擔,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查看全文

語文邏輯教學論文

[內容]

1987年,統編中學語文教材修訂時,刪去了邏輯常識的全部內容。對此,中學語文教學界議論紛紛,語文報刊上也偶有文章評論,主張在中學恢復邏輯常識的教學。筆者在多年的中學語文教學教研中,深切地體會到:中學不僅應恢復邏輯常識的教學,而且應該加強和改革這一教學。

一、恢復和加強邏輯教學是搞好中學語文教學的需要、深化中學語文教改的需要

近幾年,筆者在教《常見文言虛詞的用法》時,有意識地改變了過去那種按教材順序講解、訓練的通常做法,運用了分類、比較、假設、分析、歸納等邏輯方法,引導學生對有可比性的文言虛詞,特別是容易混淆的文言虛詞,如“之”與“其”、“而”與“則”等等,在詞性、作用、含義、句中位置等方面進行比較,具體感受在文句中把它們互換位置而產生的不同效果,分析歸納,找同中之異,求異中之同,列出條目,形成規律性的認識。學生普遍反映,這樣做,理解得深,記憶得牢,運用得活。另外,我還把這種方法運用到文言文實詞的教學,詞法句法的教學,標點、翻譯的教學,整體閱讀的教學和古代文學、文化常識的教學等等方面。在中學語文其它內容的教學中我也作過多次嘗試,都收到了比較理想的效果,證明了有意識的運用邏輯方法優于常規做法。

在多年的教學中,我體會到,中學語文的基本內容與邏輯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人們常說,中學語文的基本內容是“字詞句篇”、“語修邏文”、“聽說讀寫”。其實,聽、說、讀、寫是中學語文教學的基本形式和基本手段,而字、詞、句、篇、語、修、邏、文才是基本內容。詞語、句子、句群、段落、篇章本身就是概念、判斷、推理。它們之間,是表與里、形式與內容的關系,是一個事物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語法是規范遣詞造句的尺度,修辭是把話說得好的手段,而邏輯則是各種文字符號和語言現象的實際內容,是各種語法規則和修辭手法得以成立的內在依據。邏輯的東西,只有用邏輯的方法去學習,才能快速理解、掌握,快速形成能力。各種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各種語文能力的培養和形成,都不能離開邏輯。譬如現代文閱讀吧,捕捉和提取明顯信息,領悟和明確隱含信息,離不開概念、判斷、推理。段落層次的劃分,段意層次以及整篇文章中心的準確把握,離不開分析歸納、比較假設、判斷推理。目前,中學生的現代文閱讀是個薄弱環節,歷年高考中得分率最低,與社會的發展很不適應。產生這種狀況的原因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大多數學生缺乏最起碼的邏輯常識,思維不上路子,不合最基本的邏輯規則。現代文閱讀,所需要具備的最根本能力是理解能力。理解就是思維。正確的理解,要求思維主體對思維客體進行思維的過程、方法、角度符合思維的規律和規則。學生如果沒有掌握必要的邏輯常識,沒有經過比較嚴格的邏輯訓練,就很難有較強的理解能力,也就很難有比較高的現代文的閱讀能力。目前改進現代文閱讀教學的一個根本措施就是恢復和加強邏輯教學,加強學生閱讀現代文的邏輯思維訓練,使學生養成正確地運用邏輯常識和邏輯方法閱讀現代文的良好習慣。作文教學更是如此。記敘文與形象思維,議論文與邏輯思維,審題立意與概念判斷、分析綜合、假設比較,論據論證與判斷推理、歸納演繹、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等,謀篇布局層次結構與種種推理和邏輯方法,它們之間的關系都十分密切。十幾年來,中學作文教學的改革歷程,也有力地說明了這一點。前一時期,不少人很重視寫作常識和技能的分項訓練,把項目分得很細。現在,中學語文教學界的不少有識之士則越來越重視作文教學中學生的思維訓練。為什么呢?因為老師們逐漸認識到,只有這樣做,才算抓住了問題的關鍵。文章寫得好不好,最根本的,不是取決于作者記住了多少名詞概念,而是取決于作者對事物事理的認識是否深刻、全面、清晰。認識深刻了,才會立意新穎,表述準確,給人以教益;認識全面了,才能表述準確辯證,避免犯片面性絕對化的錯誤;認識清晰了,才會文脈貫通,條分縷析,章法精巧,并有較強的文勢。認識能力的提高只能來自于嚴格的思維訓練,而嚴格的思維訓練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使學生的思維變成符合邏輯的思維,變成符合思維的規律、規則的思維,正確運用邏輯方法的思維。只有這種邏輯思維訓練搞好了,我們的中學作文教學才有希望再上新檔次。

由此看來,提高中學語文教學效率、深化中學語文教改的一個重要措施,就是恢復和加強邏輯教學,使學生熟悉邏輯常識,運用邏輯常識,學會邏輯思維。這樣做,看似旁逸斜出,增加了課業負擔,實際正好相反,定會使學生學到并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減輕負擔,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查看全文

試議法學教育中的多媒體

一、當前法學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重理論,輕實踐。高等法學教育模式從培養學生的法律理論知識素質與實踐職業能力的角度劃分,可分為理論科學型模式、職業實踐型模式及兩者兼顧型模式。其中,以兩者兼顧型模式最為科學,為世界各國廣泛采用。由于我國深受大陸法系傳統影響,長期以來都以理論科學型模式作為法學教育的主導,認為法律作為一門科學有必要系統地進行講授,從法學理論、法律歷史、法律基本概念、原理到具體部門法的條文解釋,從對法學理論的全面闡述到對專題問題的抽象討論,課程內容與教學方法上都缺乏對學生實際操作技能的培養。此種模式培養的法科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較強,但所學知識與法律實踐很難順利銜接。

2.學生學習缺乏能動性。應當承認,我國的法學理論尚未成熟,同時法學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因此,學生在面對法學理論和法學實踐中的疑惑或難以解決的問題時,更需要持一種探索的態度,從而不斷地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這就要求在法學教學中不斷地對學生植入“問題意識”,使其在思維活動和認知活動中主動發現問題并積極解決問題。但是,我們現在的授課方式是“授———受”式程序,老師在整個課堂上對學生采取“填鴨式”的知識灌輸,在教師自說自話的講課中,學生思索問題的時間被剝奪,也就談不上學習的積極性和能動性了。

3.針對學生職業技能的訓練不足。與我國當前實行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的需要相比,法律課程中涉及市場經濟、國際法、司法和律師實務方面的內容所占比重還遠遠不夠,課程的內容也急需更新或充實。通行的法學教材普遍存在觀點陳舊、知識老化、內容空洞的毛病,市場需要、社會需要的課程因受教務處課程、課時限制而無法及時進行調整和更新。由于教師參與社會實踐的能力不足,授課也往往是坐而論道,講授內容過于注重法學原理和條文論述,嚴重忽視了法律實踐實際操作技能的訓練。講金融法的不了解金融的操作和運行,講證券法的不知道各種票據的實際制作和使用,講公司法的也不知道公司的具體結構和創立程序。對學生職業技能培養的訓練不足,將嚴重制約學生對社會的貢獻,使教學對社會的應有作用大大降低。

二、法學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與運用

1.課件制作要有明確的目標。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首先要明確授課目標是什么,要解決教學中的什么問題。在設計多媒體課件時要有針對性地突出重點,繁簡相宜,盡量避免設計過于花哨的課件,造成學生上課不必要地分心。更有甚者,一些課件往往使學生產生“視覺疲勞”,注意力難以集中到學習重點和難點上,造成授課的本末倒置。此外,在設計課件時還必須正確地估計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和困難,并使多媒體課件機為學生提供解決問題或困難的線索。

查看全文

創新型法學人才培育研究

隨著國家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法律在文明社會中的價值與功能日益凸顯。黨的十五大確立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治國方略,并被寫入憲法。黨的十六大提出了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體系,培養一大批高素質的專門人才和創新性人才的歷史性任務。在社會法治化和教育大眾化的浪潮下,經濟全球化、知識商業化、學習數字化、發展可持續化等挑戰也迎面撲來。在新的歷史時期,社會發展不僅對法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為法學教育的改革發展提供了新的歷史機遇和內在動力。自上世紀末教育部法學教育專業委員會提出“大法學”的法學本科教育思路、確定14門法學核心課程以來,全國各地高校法學院掀起了法學教育改革的浪潮。在這股浪潮中,我院充分借鑒國內外成熟的辦學經驗,緊密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在國內法學院中率先開辦德語法學本科班,致力于培養適應21世紀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富有創新精神的高層次復合型法律人才,并取得了豐碩成果。認真總結和反思這五年多的創新實踐,不僅有利于我院法學教育的快速發展,對我國法學教育的改革創新及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也不無借鑒意義。

一、法學本科生培養現狀與不足

上世紀90年代末以來,高等學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在校法科學生的數量也急劇增加,其培養質量越來越受到教育界和社會各界的質疑和擔憂。人們普遍認為,法律教育從精英化教育向大眾化教育的轉變,以及法科學生為了緩解就業壓力而將主要精力從課堂研習轉向應對包括國家司法考試在內的各種職業考試,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法科學生在知識結構、思維訓練與法律實踐諸方面存在嚴重的缺陷。[1]

1.知識結構較為單一

從社會對法科學生的反映來看,法科學生的知識結構普遍過于單一,遠遠不能滿足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雖然許多高校法學院把法科學生的培養目標定位為“寬口徑、復合型”、“經濟與法律相結合”等,但相關課程的教學實踐表明,不少法學院的課程結構缺少實質性的創新,基本是在法學14門核心課程之外點綴一些與經濟學、哲學、社會學等有關的選修課而已,沒有將它們進行有機的結合和合理的編排,導致法科學生的法律基礎理論訓練不足,而對法律以外的學科又只知皮毛。

2.法律理論基礎薄弱,法理思維不足

查看全文

高校工商管理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1高校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現狀

當前,國內外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都是在提出培養人才目標的基礎上,提出了完善的課程體系、靈活的教學方法、多樣的實踐教學、優秀的教師隊伍的創新型和實踐型的本科院校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一系列大同小異的培養體系,并提出以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兩條實施路徑,構建了以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學體系。

2現有的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養模式的不足

2.1人才培養目標不能滿足“互聯網+”時代的要求

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清,并且脫離“互聯網+”的時代特色。很多院校工商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都提到培養學生具備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但對于這些能力的培養的方式和方法在培養方案中并沒有有效的得以規劃。“互聯網+”時代對于創新創業人才的能力要求更多的是具備團隊合作能力、創新能力和執行能力。團隊的合作能力培養不是在正常的理論教學過程中通過授課形式進行培養的,更多的是需要在項目執行中,利用項目本身作為載體,在項目運行過程中對目標的設立調整及團隊沖突的溝通解決來加以訓練培養,這是很難在傳統的理論教學中完成的。而創新能力的培養則是在具有廣博的知識領域基礎上,通過水平思維的運用,將不同領域的元素進行融合從而形成的創新創造能力,這往往要求學生具有學習自主性、知識理論的跨界連接性和思維的創新性,而這些也很難通過傳統的理論教學體系完成的。執行能力的培養是需要在具體事務的操作過程中,通過對具體決策的操作與執行來加以訓練的,這個在現有的培養體系中是可以通過實踐教學來加以訓練的。

2.2培養能力跟不上“互聯網+”時代的要求

查看全文

法學教育學生法律思維鍛煉

一、法律思維的基本內涵

法律思維是按照法律的邏輯來觀察、分析、解決社會問題的思維方式。具體而言,法律思維是一種特殊的思維,主要是指職業法律群體根據法律的品性對人的思維走向進行抽象、概括所形成的一種思維定勢,是受法律意識和操作方法所影響的一種認識社會現象的方法。也有人認為,法律思維是根據法律的既有規定,通過推理、判斷、程序和自由心證,也即通過法律方法給爭議雙方一個解決問題的結論,注重的是對法律事件的處理。概言之,法律思維是諸多思維中的一種,它以法官或律師的思維為典型代表,是指根據法律進行的思維,目的是探索事物的法律意義。法律思維包含諸多方面,法學教學中主要是對法科生進行思辨能力、質疑能力和批判能力的訓練,由此強化法律的理性判斷,打破對所謂“權威”觀念的崇拜,有質疑能力就有了創造性的能力,同時對于不符合法律價值判斷或不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法律規則或錯誤思想要大膽地否定、揭露,進而提出新的規則,從而保證法律的適用性和革新性,最終將學生培養成為“法律人”。

二、法學教育中缺乏對學生法律思維的培養

隨著依法治國方針的貫徹實施,法制觀念也逐漸深入人心,人們越來越多地依賴法律來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各種矛盾和沖突。民眾對法律的需求使得法律專業成為熱門的專業,因此,我國的法學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大發展,很快就出現了法學畢業生人滿為患的表面現象,但另一方面卻是能夠滿足社會需求的法律人才仍有很大缺口。出現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國現有的法學教育的產品沒辦法滿足社會的需求,法學教育與法制社會的需求嚴重脫節,法學教育水平總體不高,教學方法不得當,并由此導致了法科學生的素質總體不高。筆者認為,就現狀而言,法學界中的不少同仁對于法學教育中存在的這一問題的嚴重性認識并不夠,甚至是沒有意識,法學界對于法學教育水平不高的認識程度和重視程度遠遠不及近些年來法學界的專家學者對于部門法學的研究和探索時所具有的認識程度和重視程度,很多專家學者忙于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從事科研活動,研究具體問題,研究制度建設,并且著書立說形成成果,這些學術研究當然是有意義的,但是相對于教師長期在課堂上“深耕”而去完成提高學生法學素養的基本任務,難免顯得急功近利。目前,多數法學專家、學者對法學教育的研究現狀是限于教學方法上的改進,例如“模擬法庭教學研究”、“法律診所研究”、“某某課程案例教學研究”、“財經類(或其他類)院校法學課程設置研究”等等。同時,法學界一些從事一線教學的法學教師,即使是有重視教學效果和提高教學水平的愿望,但是也不一定教的得法并且收到良好的效果。究其原因,知識教學的傳授一項“顯性”的目標,比較容易考量和實現,因為這一目標的實現有課程計劃、教科書、課堂講授等外在的客觀條件作為保障,還有方便的檢測手段;但是思維能力的培養則是一項“隱性”的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更多的是需要教育者的主觀努力,特別是教師的積極態度、教學藝術和克服困難的精神。法律思維方式培養困難的這一特點直接影響了從事法學教育的院校、從事法學教學的教育者更傾向于顯性目標的選擇,從而法律思維方式的培養就成為法學教育中被人忽略的價值目標。正如鄭成良教授的精辟闡述:“法治固然取決于一系列復雜的條件,然而就其最直接的條件而言,必須存在一種與之相適應的社會思想方式,即只有當人們能夠自覺地而不是被動地、經常地而不是偶然地按照法治的理念來思考問題時,才會有與法治理念相一致的普遍的行為方式。”因此,如果我們培養出的法律人才都只知道法律規定,卻不能按照正確的法律思維方法去思考和解決問題,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也難以在實踐中真正得以實現。

三、培養學生法律思維的重要意義

從價值主義而言,法學教育應當體現人文關懷,敢于擔當,有歷史責任感,無論是亂世還是太平盛世,與國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運,推動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的福祉。就工具主義而言,法學教育應該傳道、授業和解惑,遵循教育的一般規律,培養優秀的法律人才,提高全社會的法律意識,建設法制社會、和諧社會。重視培養學生法律思維,不僅是法律職業者對自身工作方法的反思,更是凸顯法治自身張力的積極嘗試。從目前法學教育中教學研究的趨勢來看,法學教學方法是法學教育中亟待研究解決的突出問題,筆者認為,培養學生的法律思維有助于法學教育水平的提升。第一,培養學生的法律思維能激活、啟動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系統,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情感和創新能力。第二,培養學生的法律思維能弘揚學生的主體意識,促進學生個性和諧發展。第三,培養學生的法律思維體現了素質教育的本質和核心內涵,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途徑,并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第四,培養學生的法律思維,有助于樹立學生的法律信仰,培養學生遵循法律思維方式之思路去解決、分析、判斷問題的世界觀,法律信仰的確立有助于對學生法律主動認同,并以法律為生活行為準則,以實現法治為理想,客觀上使學生對法律產生尊重和信仰。總之,借助培養學生的法律思維來構建法學教學的理論和實踐模式,既是深化素質教育的迫切呼喚,也必將為提高法科學生的素質做出積極的貢獻。固然通過良好的教學方法傳授知識是重要的,然而,“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培養學生的法律思維并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并且從根本上提升法科學生的法律認知水平和理論水平,才是法學教育的真諦,才能根本上達到法學教育的目的。因此,這一問題雖有學者論述,但是我們仍需要進一步展開研究并不斷實踐,從而明確法學教育的基本目標和基本方法。

查看全文

民法概念與生活實例研究

[摘要]課堂教學講解民法基本概念引用審判案例與教學案例,因學生對其生疏而影響教學效果。采用生活實例可以強化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依托學生的知識儲備、興趣愛好、經歷見聞與生活場景等,廣泛利用學生熟悉的文學著作、歷史典故、影視作品、新聞時事、俗語俚語等材料,將抽象的民法概念還原為鮮活的生活事實。所舉生活實例的范圍應當以準確為底線,注意點面結合。

[關鍵詞]民法教學;民法概念;生活實例;民法思維

一、何為生活實例?

在部門法學中,“民法中的法律用語都比較難懂,很難理解。”[1]P130民法課堂教學工作的核心任務就是要講清楚每一個抽象概念的含義。因為“法律規范是由概念組成的,欲掌握規范必先掌握概念。”[2]P599概念原本是從眾多紛繁復雜的現實世界中抽象概括而來,因此,在講授民法基本概念時,需要還原回紛繁復雜的現象世界中,以便于明確每一個民法概念所涵攝的基本類型。正如王澤鑒教授所說:“概念是‘抽象’的,必須具體化于個別事物之上,因此‘舉例’闡釋法律基本概念至為重要。”[3]P39在講解民法概念時,目前通行的舉例方法是引用審判案例或教學案例。審判案例是指審判實踐中發生的真實案例,它們在我國主要被匯編于三套大型審判案例叢書之中:國家法官學院與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于1991年開始編輯發行的“中國審判案例要覽”,最高人民法院應用法學研究所于1992年開始編輯發行的“人民法院案例選”,以及國家法官學院案例開發研究中心于2012年開始編輯發行的“中國法院年度案例”。上述叢書選錄的案例內容豐富,真實全面,證據詳實,說理細致,成為教學舉例時取之不盡的寶庫。由于審判實錄的功能定位,此類案例材料大多情節復雜變幻,篇幅冗長,橫跨多重概念、多層法律關系,甚至是多個法律部門。對于課堂教學而言,它們普遍存在針對性不足的缺陷,不便于針對某一概念進行專門講解。因此,教師在講解民法概念時,更多傾向于使用教學案例。教學案例,是指出于民法教學工作的需要,或者是對審判案例或真實糾紛刪繁就簡、改編而成的案例,或者是基于突出概念含義的考慮,虛構編撰而成的案例。相比于審判案例,教學案例的情節相對簡化,爭點鮮明,針對性強,有助于學生理解民法基本概念。經過多年的學術積淀,這方面的教學案例資料堪稱浩如煙海,近年更呈現出規模化與合成化的趨勢。規模化主要是指學術界與出版界合作推出的成套的、系列化的教學案例叢書。此類從書以配合教學需要為目的,按照教材理論線索,提供了一定數量的案情相對簡明、爭點相對集中的案例材料。例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等先后推出的民法課堂教學配套案例叢書,都是這方面的代表作。合成化主要是指把民法理論體系與案例討論融于一爐的教科書編寫體例。相比于既有的教學案例書籍,此類教科書將案例作為理論鋪陳探析的引子,力求強化理論的現實針對性。例如,近年翻譯或引進的德國的施瓦布教授、布洛克斯教授、日本的山本敬三教授、近江幸治教授、我國臺灣地區的王澤鑒教授、陳自強教授等學者所著的民法領域的教科書,在理論解說與案例結合方面,令人耳目一新,受益良多。然而,在民法課堂教學過程中,審判案例和教學案例,最大的不足之處是沒有考慮到教學主體之一———學生的特點,導致課堂教學在講解民法基本概念時,普遍存在事倍功半、效率低下的缺陷。(一)理解費時,緣于案例內容的陌生與復雜初學民法的大學生,距離結束“溫室生活”與應試教育為主的高中生活僅一、二年之久,涉世未深,不諳世故,他們對于主要表現為利益沖突、糾紛、矛盾的負面性社會現實的民事糾紛所知尚少。上述教學案例以現實糾紛為藍本,雖有改造,但是大多仍遠離學生的知識儲備、興趣愛好、經歷見聞或生活場景。例如,在教學案例中,爭議當事人往往不是此公司,就是彼法人,爭議標的物不是鋼筋水泥、農副產品,就是機器設備、房產土地等,所涉金額動輒百萬至億,至于法律事實更是緊貼商海沉浮,忽而融資抵押,忽而技術研發,忽而買賣租賃,忽而按揭樓花……總之都顯得“高大上”,而不接學生的地氣。對于此類案例,教師必須對學生先行完成案例情節的“去陌生化”工作,要將案例情節講授清楚。等到主體、客體、內容、法律事實、權利爭點等要素一五一十陳述完畢時,學生熟悉理解案情本身,就已經費去不少時間。此外,不少教學案例情節過于復雜,也導致課堂教學過程頗為費時。民法概念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以位階性構成一定的概念集群。[4]P125集群內的不同概念之間,其差別細致入微,前提條件稍有毫厘變化,法律定性就會差以千里。對于此類體系化的概念集群,目前的教學案例往往在學生與之初次見面時,就立刻迫不及待地將細節之處屢屢變形。例如,以“盜賊與手表”為主要情節的案例,就屢屢變換幾乎一字之差的細節事實,先后涉及消滅時效、善意取得與盜贓的法律地位等。[5]P74-76又如,以“賣小艇”為例,輾轉變換細節,討論履行不能的各種類型,[6]P639前后這些“變形金剛”式的案例層出不窮,紛至沓來,著者或許會有智力上的優越感,但是,站在初學者———學生的立場上,當差別細微的“案例集群”蜂擁而至時,學生勢必目不暇接,理解吃力。這種九曲回環、一波三折的案例教學方法,甚至被學者指為情節復雜的“言情小說”。[7]P9(二)內容無趣,同樣緣于案例內容的陌生教學案例內容遠離學生,民法概念給學生的印象大體上只能是硬梆梆,冷冰冰的知識。甚至學生有可能產生一種錯覺,誤以為民法概念只是他人的法律問題,而與自己完全是參商永隔的關系。對于學生而言,一旦民法淪為“事不關己”的遠在千里之外的知識,最終恐怕難逃被“高高掛起”的厄運,學生對于民法概念的學習興趣自然無從談起。(三)民法思維訓練不足,緣于前述的內容上的缺陷民法課堂教學固然應當通過教師講授,讓學生理解民法基本概念與基本規則,但是,“法學教育不僅要培養學生如何理解條文,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法律思維。”[8]P742民法思維屬于法律思維的一種,其最重要的功能就在于運用抽象的民法的概念與規則,去分析紛繁復雜的現實生活,去解決千變萬化的現實糾紛。而目前的案例教學內容,學生在課堂中借助陌生案例掌握的陌生概念,必須先經歷一個接受、熟悉的過程,之后課堂上已經沒有多少時間和余力將有關概念迅速舉一反三地運用于其他案情或生活事實中。目前的案例教學不得不將重點放在知識講授方面,而不太可能強化民法思維訓練。學生在將現實生活中無限豐富的民法材料與抽象的民法概念的接合方面,很容易中途“斷檔”或“掉線”。鑒于現有的審判案例與教學案例的不足,民法課堂教學的舉例,應當是結合學生特點所舉的生活實例。所謂生活實例,主要是指依托學生的知識儲備、興趣愛好、經歷見聞、生活場景,廣泛利用學生熟悉的文學著作、歷史典故、影視作品、新聞時事等材料,將抽象的民法概念還原而成的鮮活的生活事實。利用生活實例進行民法概念的課堂教學工作時,出發點在于追求民法概念講解過程的生活化、簡練化、興趣化,進而將民法的概念制度與精神理念實現普及化。

二、何需生活實例?

在課堂教學工作中,運用生活實例講解民法概念,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之所以必要,是因為生活實例充分體現了教學規律,能夠滿足教學時限、教學主體及教學目標的各項要求,從而可以切實提高教學效果。之所以可行,是因為生活實例教學符合了民法學的學科特點與學生的特點。(一)就教學時限而言,生活實例可以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大大縮短案情介紹與陳述時間,將學生精力投入到概念運用中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目前我國民法學教學課時基本上是兩個學期、共108個小時,每個學時約40~50分鐘。這一特點決定了民法課堂教學既不能與舉例絕緣,同時又不能舉例過于復雜,以至于影響教學進度。與現行的課堂教學舉例方式相比,教師在舉生活實例時無需先行費時、費力地交待復雜的案情,往往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案情。而學生更無需費腦、費神地理解波譎云詭的案情經過,可以一步到位,直指概念要害。就教學主體之一的教師而言,生活實例還具有一定的創造性與建設性,能夠有效防止教師知識老化,促進教師知識深化與更新,提升教學工作的樂趣與品質。民法基本概念往往常年不變,如果教師日復一日地講授這些概念,有可能滑向枯燥乏味的機械勞動或重復勞動的深淵。而要使工作有趣,“第一是技巧的運用,第二是建設性。”[9]P183在利用生活實例從事教學工作時,教師會追蹤最新時事熱點、法律糾紛、文學影視等材料,這就為教學工作提供了新的刺激,從而碰撞出新的智慧火花。例如,新的生活實例可能會與既往的案例有所差別,如何處理與認識這些差別?它們的存在,是否表明應當局部修正或徹底推翻既有的民法概念?諸如此類的問題,必然會激發教師持續深入地思考民法基本概念或基本規則。就教學活動的另一主體———學生而言,生活實例教學可以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參與性與積極性,從而在知識層面與思維層面同時實現教學目標。生活實例因為是以學生的知識儲備、興趣愛好、經歷見聞與生活場景等為基礎,所舉例子對于學生不存在任何疏離感與陌生感,僅僅是換上了民法學的視角而已。因此,學生不必把精力消耗在理解陌生復雜的案情方面,而是能夠迅速掌握案情背后的民法概念。更重要的是,生活實例的親近感與親切感,還有助于激發民法興趣,訓練民法思維。在聽講生活實例的過程中,學生定會恍然大悟或者豁然開朗:“原來民法并不是遙不可及、深不見底的知識,而是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的生活中!”當學生對民法概念產生似曾相識的感覺后很容易增強民法學習的興趣,甚至會主動運用民法概念與規則去分析、參照、解釋、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這就大大增加了民法思維的訓練機會。正如學者所說:“很多生活化的問題恰恰是考驗我們法律思維的一個好機會。”[10]P35進而,良好的民法思維訓練,又培養了學生對當下現實生活保持高度關注的思維習慣,從而糾正“中國的讀書人,又是不注意世事的居多”的缺點。[11]P70此外,生活實例的舉例方法,還能有力地激發學生廣泛閱讀的興趣,培養正確的閱讀方法。目前,由于各種原因,大學生的閱讀范圍與閱讀興趣明顯不足,除了教材課本與應試書籍之外,較少閱讀其他課外書籍,至于“六經注我”式地閱讀各類經典作品,更是少之又少。即使從事課外閱讀,閱讀方法也多以淺閱讀為主,深度思考、掩卷長思的并不多見,至于從專業角度嘗試進行“我注六經”式地閱讀的,更是稀如星鳳。但是,如果在生活實例方面更多取材于文史經哲、政治社會等書籍,無形中既拓寬了學生的視野與知識面,同時,也旁敲側擊地提升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提示了正確的閱讀方法。(二)就學科特點而言,民法與現實生活高度契合,這為生活實例教學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在市民社會的現實生活中,民法作為“市民生活的百科全書”,是“市民社會的基本法”,[12]P19“我們的生活也是由民法來規定的”,[13]P15民法的概念與規則如水銀泄地,無孔不入。只要有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婚喪嫁娶、愛恨情仇、財貨流通等生活常態,只要將這些生活常態結合學生特點,就一定能夠發現層出不窮的民法概念的“寫真版”或“實況轉播”鏡頭。(三)就學生特點而言,學生的知識儲備與興趣愛好,也為生活實例教學提供了舉例基礎目前我國法律本科學生以高中文科教育背景為主,其知識儲備與思維訓練在文學、歷史等方面,具有一定程度的“公約數”或共識平臺。在興趣愛好方面,青年學生普遍擅長利用電子媒介,在獲取各類信息方面,無論是數量,還是速度,幾乎可以說是獨步天下。尤其是對當下流行的影視劇集、新聞時事、社會熱點等,學生的興趣與熟悉程度,可能比教師都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果教師能夠以這些生活實例講解民法基本概念,或者動員學生從這些例子中尋找民法概念,一定會得到學生的共鳴,激發起學生學習民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查看全文

依法治國下提升大學生法律素養研究

黨的十八大以后,我國開展了更加深入的法治宣傳教育,在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的主張和約束下,全社會都要不斷增強用法、守法、尊法以及學法意識。大學生作為當代年輕有為的群體,應該成為中國推進依法治國的主體。因此大學生不斷提高自身的法律素養,對于推進我國法治社會的進程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有效提升大學生法律素養的重要意義

(一)大學生法律素養的提升有助于高校立德樹人教育內容的落實。在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中,不僅要包括扎實的專業基礎和較高的文化素養,大學生還應該具備較強的法律觀念和意識。大學生只有樹立憲法為上的法治精神,才能不斷提升自身的法律素養,最終成長為國家建設小康社會的人才。(二)提升大學生法律修養是依法治校的前提和基礎。要想實現全面依法治國,高校首先要做到依法治校。只有科學、法治的現代化學校管理制度,才能為國家的人才培養提供重要的保障。當前高校依法治校工作必須要與提升大學生法律修養相結合,高校才能不斷提升學校自身的依法治校水平,即在學校管理者提升自身依法管理學校的能力同時,也讓高校的教師、學生處以及各個部門在進行高校的日常管理時,做到有據可依、有法可行,最終才能構建高校依法治校的良好基礎,提高大學生懂法、知法以及用法的水平和能力。(三)大學生法律素養的提升有利于提高依法治國的保障。法治環境的建設和法治精神的普及是建設法治國家的重要基礎,其中法治環境的構建和法治精神的宣傳都離不開公民法治精神、方式、思維以及意識等方面的有效提升。大學生也是普通公民的一員,因此大學生不斷提升自身的法律素養更容易幫助大學生通過法律意識和觀念的培養,逐漸形成社會主義信仰,在這種信仰的激勵下才能不斷提升大學生法律素養的同時,最終促進我國依法治國建設目標的成功實施。

二、提升大學生法律素養的具體內容

第一,有效提升大學生法律意識。法律意識的培養是大學生提高法治意識的前提和基礎,只有不斷樹立大學生對我國法律的推崇感和認同感,才能積極地在大學生群體中打造法治社會的精神根基,同時在大學生群體中積極樹立現代公民法治意識的內在權威地位,最終才能積極提升大學生對法律權威性和公正性的認識;第二,大學生法律素養的提升還表現在大學生法治思維的形成塑造。大學生法治思維的形成是法律素養提升的具體方向,所謂的法治思維就是要求大學生善于運用多樣化的處理、分析以及認識問題的思維方式,然而受法律本質的影響,大學生的法治思維也是一種更具理性化和邏輯化的思維方式。黨的十八大以后,依法治國戰略的推出積極引領包括大學生群體在內的全體公民,靠法解決問題、遇到事情找法律以及日常生活自覺遵守法律的發展趨勢。在高校的法律教育中更要積極把握大學生法治思維訓練的方向,幫助學生學會選擇并守住法律底線;第三,大學生法律素養的提升重點在于法治方式的訓練。所謂法治方式就是憑借法治思維的引導,按照法律的規范、規則、程序、方法以及手段執行法治化的實踐和監督的過程。在當前的高校法律教育中要積極打破傳統教學束縛,提升大學生運用現在法治形式解決和處理法治問題的能力;第四,提升大學生法律素養的根本目的在于塑造大學生的法治精神。所謂的法治精神即法律所倡導的公平正義、自由平等以及民主法治等社會主義核心精神,同時我國的法治精神也是大學生法律教育最終要實現的價值目標,只有在大學生的行為準則中慢慢滲透法律所主張的契約精神、規則意識、義務觀念以及自由意識等,才能在大學生的心中徹底融入法治信息和理念。

三、有效提升大學生法律素養的策略

查看全文

法學本科教育對思維能力的培養

【摘要】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法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傳統的教育模式偏重知識的傳授,容易造成學生對課本和法條死記硬背。在遇到真實案例時,學生往往表現出缺乏獨立思維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這一嚴重問題。通過引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可以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和思考,幫助其實現對法律理論、規范和案例的獨立思考和分析,并創造性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關鍵詞】翻轉課堂;思維能力;法學教育;本科教學

1999年,我國教育管理部門將法學教育設置為大學科培養模式。時至今日,我國已建成包括本科、碩士及博士培養在內的多層次法律人才培養體系。中外學者普遍認為,近幾十年間中國的法律教育發展驚人,為我國的法治化建設和法律職業化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另一方面,我國的法學教育也存在著不容忽視的缺陷和弊端。蔡立東教授和劉曉林教授指出,法學教育必須解決三個基本問題:教育目的、教育內容以及教育方法。而教育目的又是這三者中的關鍵,因為它是前提,教育內容和方法是實現它的具體途徑[1]。20世紀80年代初期,法學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一批“懂法的人”,助力法律職業化建設。20世紀80年代至今,法律職業化建設已取得驚人成就。以筆者調研的廣東某基層法院為例,80多名一線審判人員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學歷。這一現狀顯然離不開高等教育的助力——40余年的法學教育為法律行業輸送了大量人才。但與此同時,傳統的教育模式也逐步顯露出弊端。隨著社會經濟生活不斷發展和法律制度不斷完善,傳統教育模式的人才供給與法律實務部門的人才需求之間出現了越來越大的鴻溝。這一點在本科教學中表現得尤為突出。許多高校依舊強調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而忽視了對人本身的訓練和培養,忽視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樹人”,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實現“授人以漁”而非“授人以魚”。由于教育目的單一,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也相應地較為陳舊:教學內容主要局限于課本知識;教學方法則以講授為主,輕視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傳統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產生了負面的影響[2],學生的舉一反三能力、獨立鉆研能力以及實際運用能力普遍較差。鑒于此,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員會在《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員會關于實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提高法律人才培養質量成為我國高等法學教育改革發展最核心最緊迫的任務。”本文擬針對這一問題,就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法律人才的培養質量展開論述。

一、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法學教育的重要目標

眾所周知,法律教育的首要任務是傳授法律知識,使學生具備“法律頭腦”。法律行業對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要求很高。一個合格的“法律人”,必須熟練掌握法律概念、規則等法律知識,而且能運用“法言法語”準確表達和交流觀點。我國的法學教育在這一方面頗有建樹,各大法學院校在傳授法律知識方面一直孜孜不倦、不遺余力。然而,給學生換上“法律頭腦”僅僅是人才培養的第一階段目標,只能幫助學生從“素人”變成“法律人”,邁入法律職業的門,最終能否成為法律界的高素質人才,還有賴于其思維能力的訓練程度。改革開放40年后的今天,社會經濟生活已變得非常復雜。作為調整社會關系的重要規則,法律也隨著社會生活的變化而不斷修改、完善,越來越精細化、專業化。這意味著,法律職業訓練無法一蹴而就,執業者需要不斷“解鎖新技能”,學習新知識。因此,從業者必須具備較強的獨立鉆研和獨立學習能力,以應對瞬息萬變的社會。此外,司法實踐并不是法律理論在社會生活中的簡單投影,“書本上的法”與“實踐中的法”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差異。比如,筆者研究發現,關于公司對外擔保的效力問題,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16條給出了具體的規定,但各地法院的判決依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此類復雜的案件對法官和律師的業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法律人不僅需要掌握法學理論知識,還要有能力對案件進行梳理,運用法律方法進行推理和分析,并創造性地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實現定紛止息。顯然,這種能力難以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獲得,因此,我國的法學教育亟待改革。

二、基于翻轉課堂模式的教學設計

查看全文

工科大學實施素質教育研究論文

人類已處于世紀之交,全世界都在思索如何緊緊跟上21世紀的歷史步伐。無疑,新的世紀將是人類全面實現社會現代化的輝煌歲月,而教育將在其中發揮特殊的作用。黨中央、國務院對即將迎來新紀元的中國高等教育表示了極大的關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為加快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作出的又一重大決策,也是教育自身發展到今天提出的必然課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至少有五方面的含義:第一,過去推進素質教育主要在中小學,現在延伸到各級各類學校。第二,素質教育從學校行為變為全黨全社會行為,變為政府行為。第三,素質教育推進方式從經驗交流推廣上升到科學化、法制化軌道,不是規范化單一模式,而是用法制保障,形成多樣化模式。第四,區域實驗變為全國全面推進。第五,從單項改革轉入完整系統全方位推進,從教育思想、發展、結構、體系、體制等方面構成一個整體。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對高等院校培養人才的要求更高、更全面。在要求具有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的同時,更加強調培養的人才具有高度的對社會、對事業的責任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質;具有豐富寬廣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開闊的視野;具有良好的科學文化素質,合理的專業知識結構、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學習能力;具有良好的業務素質,堅強的意志力,接受挑戰和應變能力,學會適應;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健康的體格和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以華中理工大學為代表的全國50所素質教育試點院校,側重加強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這種方法已不能適應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策。本文就高等工科院校如何實施素質教育談些看法。

一、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造能力

同志在全國科技大會的講話中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的動力。”創新的意義對國家民族如此,對高等教育亦如此。有史以來,無論是科學進展、技術發展、經營管理、軍事戰略和戰術等無不依賴于技術創新。尤其現代的社會,國家的富強,民族的興旺,乃至企業的興衰,無不取決于對科學技術知識的學習與掌握及其創造性的開拓和應用。社會的進步,經濟與科技的發展,無疑是社會成員發揮創造精神和創造力的結果。我國高等院校在教學過程中,一直十分重視知識傳授、技能的訓練和能力的培養,但是對于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創造能力,還沒有提到應有的高度,也沒有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和步驟。21世紀的高等工程教育不能停留在技能訓練中低層次上,應該向高層次的創新精神和創造力上發展。智能是人的個性心理特征,具有經常性、穩定性等特點,它包括感知、記憶、想象、思維等方面的能力。掌握正確的思維方式和方法是開發智能和創造力的核心,因此,教育學生學習和掌握科學方法論,學會思考,是培養和發展創造能力的有效途徑和手段。

實施素質教育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是基于兩個原因:第一,在過去的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薄弱環節。原因是多方面的,加上我們對全面發展的曲解,把全面發展等同于平均發展,用“一刀切”的模式培養人,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帶來不利影響。第二,培養創新的高質量人才,是高科技、知識經濟時代的呼喚。當今的國際經濟和科技競爭展開,社會財富日益向擁有知識和科技的優勢國家和地區聚集,誰在知識和科技創新上占優勢,誰就在發展上占主導。時代呼喚具有創新性的人才脫穎而出。

創新是知識經濟的生命線。大學如何面對知識經濟的挑戰,成為國家創新體系中的關鍵環節,如何實現知識的創新以及培養創新人才是一個急需解決的重大課題。有人認為,中國傳統教育存在“兩強兩弱”特點。所謂“強”,即學生的基礎知識比較扎實,應試能力也比較強;所謂“兩弱”,就是存在著忽視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現象。目前我國大學中單一的思維模式訓練,是造成大學生缺乏創造力的主要原因,表現是只重視包括演繹、歸納和推理等形式的聚合性思維的培養,忽視了以形象思維為基礎的發散性思維訓練。在創新活動中,聚合思維與發散思維兩者是辯證統一的,缺一不可。對主體個性的忽視也是造成創新障礙的重要因素。正如有的學者所言,要培養創造思維,就要培養與創新思維有關的個性特征,這主要包括求知欲、獨立性、靈活性、觀察力、堅韌性等等人格品質。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