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基礎教育工作意見

時間:2022-05-21 08:33:32

導語:教育局基礎教育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育局基礎教育工作意見

2015年全縣基礎教育工作要以黨的十八大及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三要”和“兩個行為”為工作載體,緊緊圍繞縣教育局提出的“6個一”發展戰略,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質量提升為核心目標,大力實施“質量興教工程”,制定并實施第二個“教育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全面完成2015年各項工作目標任務,突出抓好辦人民滿意教育的工作主調。

一、工作目標

緊扣縣委、縣政府和市教體局工作主線,全面落實縣教育局黨委、行政工作部署,以“六個用”的新常態推進新發展,著力完成“123”工作目標。

(一)堅持一個根本,即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進一步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積極貫徹落實《市少先隊活動課程分年級實施計劃》,通過開展多形式德育課程和系列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培育和踐行以“中國夢”為主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目標。制定并實施《縣學校學生德育教育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及本年度實施方案,認真開展市、縣“美德少年”評選活動,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積極打造書香校園,家校聯動,德智兼修,知行合一,全面完成2015年“學校學生德育工作強化年”各項工作目標任務。

(二)突出二個關鍵,即以質量提升和均衡發展為關鍵環節。堅持質量為核心,制定并實施第二個《縣教育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大力實施“質量興教工程”,全面完成2015年質量目標任務。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質量鞏固并保持全市第一方陣位次,并不斷縮小與市內教育質量先進區(縣)差距;高中教育穩中求進,努力提高本科上線人數和重點本科上線人數,實現“數量和質量”雙突破,保持全市高中教育質量評價考核現有名次,努力實現全縣教育質量“保4爭3”的總體目標。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確保全縣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整體達到省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基本標準,實現學校管理、質量均衡提質增效,并順利通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

(三)深化三個重點,即以推進課改工作、落實教育信息化及技術裝備建設、創建星級素質教育特色學校為重點工作。積極實施以“MS—EEPO有效教育”為主要模式的課堂教學改革,圓滿完成實驗試點學校第二階段工作任務,總結階段成果,啟動第三階段課改工作,推進全縣中小學校課改年級各項工作,提升課改成效。大力實施以“三通兩平臺”為主要標志的教育信息化建設工程,創建示范點,實施全覆蓋。加大創名升位工作力度,積極申報創建市級星級素質教育特色學校。

二、主要工作

(一)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大力實施學生德育教育提升工程。

全面加強學校德育工作,貫徹實施《縣學校學生德育教育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夯實德育常規管理,完成2015年“學校學生德育工作強化年”各項工作目標任務。

1.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文件精神,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開展評選市縣“美德少年”活動為載體,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學校、進課堂、進頭腦活動,推動課程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堅持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各類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有機滲透,落細、落小、落實,實行每個季度召開一次現場會制度,建立并完善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工作長效機制。

2.強化學校學生德育工作管理考核。認真落實2015年“學校學生德育工作強化年”工作任務,制定并實施《縣學校學生德育工作評估考核方案(試行)》,建立學生德育教育工作考核“兩單制”(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堅持每年對學校德育工作評價考核。建立學校學生德育教育激勵機制,設立學校德育工作專項考核經費,表彰獎勵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和個人。

3.強化德育主題教育。通過組織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法制教育、公民意識教育、生態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網絡道德教育、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三心”教育、“三愛”教育、“三節”教育等系列主題教育和“墨香書法展示”、“尋訪紅色足跡”、“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奮發向上,崇德向善”等教育實踐活動,引導廣大中小學生樹民族之魂,做有德之人。加強主題班會(隊)課程的實施與管理,貫徹執行《市少先隊活動課程分年級實施計劃》,堅持開展主題班會評比活動。重視各類儀式教育,切實提升師生道德素養。

4.強化德育陣地和隊伍建設。加強學校德育組織建設,重視學校共青團、少先隊和班主任隊伍建設,建立科學合理的班主任工作評價機制,進一步提高班主任工作津貼標準。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依托現有素質教育陣地資源,深入推進高雅藝術、優秀傳統文化、“四大文化品牌”(戲劇文化、民俗文化、竹文化、奇石文化)進學校,打造特色校園文化,優化育人環境。加強學校少年宮建設工作,提高使用效益,推進中小學心理輔導室建設工作,提高德育陣地建設和隊伍建設水平。

(二)堅持質量提升核心意識,大力實施質量興教工程。

鞏固提升第一個“教育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1-2014)”教學質量成果,全面實施第二個教育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繼續實施《縣振興高中教育十大行動計劃》,進一步健全質量提升激勵導向機制,優化質量提升過程管理,努力提升全縣教育質量管理水平,促進全縣教育質量持續提升。

1.學前教育。大力實施第二個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完成2015年學前教育建設項目。積極提高幼兒入園率,力爭全縣3-6歲幼兒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81%以上,學前一年毛入園率達到90%以上。全面完成《縣推進<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實施的工作方案》和《縣0-3歲早期教育實驗工作方案》年度工作任務,深入開展幼兒游戲活動研究和其他課題研究,加大幼兒園“去小學化傾向”工作力度,切實規范小學附設幼兒園保教行為,完善學前教育保教質量考核與激勵機制,建立動態現場會、視導等質量提升幫扶制度,努力提高保教質量,全面提升辦園水平。

2.義務教育。牢固樹立質量中心意識,建立質量鞏固、提升長效機制。堅持“常規為本,落實取勝”的工作理念,積極實施并不斷完善學校、督導區、縣三級教學常規督查通報制,貫徹落實“學校管理一日常規”、“教師工作一日常規”、“班主任工作一日常規”、“學生在校一日常規”工作要求,提升學校教學常規管理效能。建立質量預警機制,對在學期市、縣教學質量監測中成績下滑及靠后的,以及當年畢業年級較薄弱的學校,提前警示督促,提高工作的針對性與時效性。建立考風考紀督查復核制度,公平實施教學質量考核,以優良的考風促進優良的教風、學風。繼續強化學校管理人員深入一線教學和管理意識,堅持實施薄弱學校重點視導制和學校管理人員教學質量和工作量通報制。貫徹落實質量考核末位輪崗交流制,加大質量考核結果在績效分配、職稱晉升、評優評先、教師調動、公招等方面的運用。建立并實施優質生源輸送專項考核制度,堅持召開學校優生培育工作例會,積極探索優生培養工作模式,加強優生培育,促進義務教育質量持續提升。強化學校生源鞏固工作,建立控輟保學工作機制,實施學校生源鞏固考核、交賬制度,落實生源鞏固相關工作要求,切實提高普及程度各項指標。

3.高中教育。貫徹落實全市普通高中教學質量協同提升計劃,持續推進《縣振興高中教育十大行動計劃》,完善中學拔尖創新人才試點培養機制,提高拔尖創新人才試點班管理工作水平。強化高中學校優質生源招生激勵考核工作機制,加大優質生源吸納力度,建立并完善初中生源校拔尖創新人才送生考核方案,切實提高高中入口質量。積極推進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加大新高考背景下的課程實施研究工作,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與實效性。強化高中學校目標管理,明確高中學校工作目標任務,加大工作考核激勵力度,充分調動高中學校教師工作積極性,提高出口質量,力爭2015年高中升學本科上線人數取得新突破,完成市、縣下達的高考質量目標任務。

(三)堅持創名升位工作理念,大力實施內涵發展提升工程。

1.積極推進高中教育集團化、特色化、多樣化發展。加快推進南屏實驗學校建設,積極爭取啟動中學擴建工作,優化全縣高中教育資源布局。擴大對外開放與合作交流,大力實施“走出去、請進來”工程,加強縣內高中學校與市內學校及成都七中、成都樹德中學、成都外國語實驗學校等省內高中名校的交流與合作,深化中學與西南政法大學、學院的戰略合作,探索實施職校、中學等學校與臺灣等地區及國際中小學交流、合作,全面提升縣內高中辦學水平。以“創名升位、內涵發展”為抓手,推進全縣高中教育持續協調發展。

2.全力推進義務教育星級素質教育特色學校和星級幼兒園創建工作。繼續開展一星級、二星級素質教育特色學校和一星級、二星級、三星級幼兒園、縣級示范性幼兒園的評審認定工作,在此基礎上,積極申報爭創三星級及以上的素質教育特色學校和四星級幼兒園,確保星級素質教育特色學校和星級幼兒園創建成功。

(四)堅持以改促教工作策略,大力實施課堂教學改革提升工程。

全面深化以“MS—EEPO有效教育”為主要模式的課堂教學改革實驗,以課改為抓手,著力提升課堂教學效益,積極打造高效課堂,為質量提升提供根本保障。繼續擴大“MS—EEPO有效教育”課堂教學改革的實驗范圍,在全縣中小學校課改年級全面實施課改工作。建立課改學校團隊,開展“MS—EEPO有效教育”課堂教學改革系列活動,全面完成試點學校第二階段實驗工作,啟動實施第三階段操作系統的實驗工作。繼續實施好中期評估和階段性考核表彰獎勵工作,繼續抓好對課改實驗教師的專業技能培訓,提升教師駕馭“MS—EEPO有效教育”課堂教學能力。切實加強對試點實驗學校課改推進工作的管理,重視多方面、多角度、多形式地對課改實驗推進工作經驗的總結、交流及推廣,充分發揮課改試點實驗學校的引領、示范作用,組織開展好各層次課改教學研討活動,營造濃厚的課改氛圍。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加強新高考的研究與指導,繼續開展新修訂課程標準和教材的研究和培訓,提高課程實施水平。

(五)堅持教育均衡發展戰略,大力實施學校辦學水平提升工程。

1.積極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迎檢工作。鞏固并提升義務教育普及程度,學生鞏固率達94%以上。均衡提升學校管理水平和質量水平,積極開展全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市級復查迎檢工作,進一步明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工作職責任務,全面啟動全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接受省檢的各項準備工作。

2.深入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制定并實施《縣教育信息化建設實施方案》,積極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BT招商項目,全面完成“三通兩平臺”建設任務,實現教育信息化建設全覆蓋,加強教師信息化應用能力培訓,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深入開展基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積極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在線使用課堂和微課建設,積極探索“翻轉課堂”改革,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優化教育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加大學校裝備建設、管理、運用考核工作力度,對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評估驗收指標開展自查,摸家底、找差距、抓整改,配齊所需的教學儀器設備。

3.強化教育合作交流,探索建立校際間協同提升發展機制。積極開展縣內教育交流活動,強化鄉鎮中心幼兒園對其他公民辦幼兒園、普通高中和單設中學對九年一貫制學校、中心校對基點校和村小、優質學校(園)對薄弱學校(園)的引領示范作用,探索建立學校聯盟,落實校際間協同發展提升機制,開展學校間幫扶、交流、學習、合作等形式的捆綁發展工作,推動辦學水平較高學校(園)和優秀教師通過共同研討備課、研修培訓、學術交流、開設公開課等方式,共同實現教師專業發展和教學質量提升,不斷促進薄弱學校的轉化提高,實現全縣各類教育均衡發展。擴大對外開放與合作交流力度,開展多層次、寬領域的教育交流合作,積極參與華東師大慕課聯盟、東北師大微課聯盟合作,深入推進課改工作。

4.大力提升特殊教育水平。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有關特殊教育的文件精神,落實工作要求,實施全縣特殊教育三年提升計劃,加快推進特殊教育發展。努力提高特殊教育教師專業水平,積極探索學前特殊教育及職教特殊教育,進一步鞏固提高義務教育階段殘疾適齡兒童少年入學率。加強隨班就讀建設工作,加強對特殊教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管理與指導,積極推進特殊教育課程教學改革,注重培養學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精神,注重學生的潛能開發和功能補償,增加必要的職業教育內容,強化生活技能和社會適應能力培養,增強教育的針對性與有效性,大力提升全縣特殊教育水平。

5.關愛留守學生。加強學校“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和管理,加強學生“親情電話室”使用與管理,提高全縣寄宿制學校留守學生入住率,解決留守學生的學習、生活和管理問題。建立并完善留守學生教育幫扶制度,落實教育幫扶責任,總結推廣留守學生教育幫扶工作成果,落實留守學生“三個優先”的工作要求,重視留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全縣留守學生教育幫扶水平。

三、保障措施

通過建立“四個規范”工作機制為保障,嚴格依法辦學、依法治校,進一步規范“兩個行為”,促進全縣基礎教育健康發展。

(一)規范“兩個行為”。切實規范校(園)長辦學行為和教師教學行為,不斷提高管理人員工作水平。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嚴格執行上下班簽到制,治理“庸、懶、散、浮、拖”。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計劃標準,確保各學科開齊開足課時。嚴肅清理教育亂收費、亂辦班行為,著力糾正違規補課、有償家教、違規征訂教輔材料等行為,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進一步規范小學學科任教安排,堅決糾正中、高年級學科教師只擔任一個班語文或數學科教學現象。強化藝體課教學管理,實施“藝體專業教師回歸計劃”,堅決糾正藝體教師主要承擔非藝體學科教學現象。加強村小管理與指導,完善村小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將村小課程安排、教學常規管理考核納入完小管理范圍,建立完小教師到村小支教、走教制度。

(二)規范教輔材料使用管理。嚴格按照國家、省、市的相關規定,做好教輔材料的選用、征訂、管理和使用工作,嚴格執行省、市、縣相關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堅持在市定《教輔目錄》內學生和家長自愿選用原則以及教輔材料代購服務的各項規定,切實做好教輔材料的代收費結算和清退工作,全面規范教輔材料使用行為。

(三)規范教育教學常規督查。完善教育教學常規督查考核機制,加大教育教學常規督查力度,督導區教育督導組堅持至少每學月一次督查學校常規管理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學校至少每學月兩次檢查教師教學常規,認真記載,加強考核,提高學月教育教學常規督查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完善常規督查結果通報公示制,加大督查結果的運用,切實規范教育教學常規管理。

(四)規范招生和學籍管理。規范學校招生行為,義務教育階段實行免試就近入學原則,切實做好進城和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讀保障工作。加強中小學學籍系統建設工作,規范學生學籍基本信息,確保學生學籍信息準確完整,做好學籍信息全國聯網運行對接工作,規范學籍系統運行維護工作,提高學籍系統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