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中小學德育工作意見
時間:2022-05-21 08:12:15
導語:教育局中小學德育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及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引領,堅持“德育為先、貼近實際、注重實踐、提高質量”的基本原則,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教育目標,整體構建中小學各學段縱向銜接,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中小學德育教育體系,努力實現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切實增強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推動我縣中小學德育工作邁上新臺階。
二、工作目標
(一)總體目標。2015年全縣中小學德育工作要以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設為主線,以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明素養為基點,以開展系列主題教育活動為載體,突出“四大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師生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點,夯實“四項建設”(校園文化建設、德育隊伍建設、活動陣地建設、德育品牌建設)工作基礎,建立“兩個機制”(學校德育工作督導考核和激勵機制)工作保障,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全面完成2015年“學校學生德育教育強化年”各項工作目標任務。
(二)學段目標。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分學段設立德育工作目標。
1.小學階段重點抓習慣、重養成,幫助小學生初步培養起愛祖國、愛人民、愛家鄉、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情感;樹立基本的是非觀念、法律意識、集體意識和安全意識;初步養成孝敬父母、團結同學、講究衛生、勤儉節約、遵守紀律、文明禮貌的良好行為習慣,逐步培養起良好的意志品質和樂觀向上的性格。
2.初中階段重點抓體驗、重實踐,讓初中學生在具體實踐活動中體驗美德、健全人格、遵守公德,培養愛國情感,掌握基本的道德規范和法律常識,養成良好的社會公德和遵紀守法的行為習慣。
3.高中階段重點抓深化、重內涵,加強公民道德、民主法治、民族精神、時代精神教育,引導高中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逐步形成公民意識、法律意識和科學意識以及誠實正直、積極進取、自立自強、堅毅勇敢等心理品質,初步形成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努力學習的理想,樹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中等職業學校還要幫助學生樹立愛崗敬業精神和正確的職業理想。
三、德育內容
(一)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扎實推進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進學校、進課堂、進頭腦活動。學校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化抽象為具體,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落到實處,要求師生熟記24字核心價值觀內容,在校園宣傳欄、文化墻等設置24字標語,并使之貫穿于學生一日常規的全過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二)強化德育主題教育。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特點,利用重大活動、重大事件、重要節慶日、班隊活動課等時間節點,扎實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生態文明教育、公民意識教育、網絡道德教育、誠信教育、感恩教育、法紀教育、勵志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三愛”(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教育、“三心”(紅心、孝心、愛心)教育、“三節”(節水、節電、節糧)實踐活動,以及“中小學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少年傳承中華傳統美德之墨香書法展示”、“奮發向上,崇德向善”、“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中國夢”、“新三好”(在家庭做“孝敬父母,體驗親情”的好孩子、在學校做“文明友愛,健康成長”的好學生、在社會做“傳揚美德,奉獻愛心”的好公民)爭創等主題教育活動。各校要結合學校實際和各級工作要求,每學月確定一個德育教育工作主題,圍繞“期期有重點、月月有主題、周周有落實”的工作要求,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每次主題活動至少要做到“五個有”,即有教育主題,有工作方案,有活動形式,有過程資料、圖片,有教育實效成果,力求主題明確、過程務實、宣傳到位、氛圍濃厚、效果明顯,充分發揮好教育引領作用。
(三)強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專業培訓。縣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研究中心要定期組織心理健康教育專兼職教師培訓,提高德育主任(教導主任)、班主任等各類人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定期深入學校督查、指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二是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各校要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和專題講座,保證心理健康教育時間,合理安排教育內容,將此項工作納入學校工作計劃,做到有安排、有教材、有課時、有檢查、有考核,并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在班主任工作、團隊工作和學科教學中。縣生命教育研究中心要堅持深入中小學校開展有針對性的專題講座、心理輔導等活動。三是加強場所建設。縣學生校外活動中心和各中小學校要以鄉村少年宮為陣地,加強自身建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各校要設立心理健康咨詢室,配備專職或兼職心理教師,進行定期的心理健康咨詢輔導。建立健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檔案,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指導中小學生正確認識處理學習、成長、交友、生活等方面的矛盾和困惑,加強生命教育和青春期教育,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質,增強青少年正確認知自我、調控自我、承受挫折、與人交往、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心理品質。
(四)強化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強化學生行為規范培養,認真落實《中小學生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指導綱要》和《市中小學幼兒園文明禮儀教育實施細則(試行)》,建立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長效機制。重點加強學生在遵規守紀、文明禮儀、自主學習、健康生活等方面的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采取規范訓練、榜樣示范、過程激勵等方式,培養學生健康生活習慣、良好學習習慣和文明行為習慣。各校要結合學生實際,有序推進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引導學生養成文明禮儀、遵守規則、強身健體、自主學習、喜歡讀書、堅持寫作、講究衛生、熱愛勞動、勤儉節約、合理作息、遵守公德的好習慣。
(五)強化師生法制教育。各校要認真落實《中小學法制教育指導綱要》,大力開展“法律進學校十看”活動,扎實推進依法治校和“法德并進”工作。通過開展形式多樣、富有成效的法制教育活動,宣傳《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禁毒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引導青少年學生知法、學法、懂法、守法、用法、敬法。各學校要及時調整充實法制副校長,保證全縣法制副校長或法制輔導員配備率達到100%,并充分發揮法制副校長在學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建立健全學校法制副校長工作機制,組織開展“12.4”憲法宣傳教育日活動和法制講座、禁毒一堂課、模擬法庭、法律知識競賽、現身說法、法制征文、“學生帶法回家”、交通安全教育、網絡道德、預防、環境保護、節能、反對迷信邪教等教育活動,增強青少年學生的法制意識。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共同做好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給師生提供平安和諧的學習生活環境。做好問題學生的幫教扶工作,杜絕在校生的違法犯罪行為。
(六)強化學校德育品牌建設。以開展德育特色學校創建活動為工作載體,認真總結德育工作經驗成果,創新思路,提煉特色,打造品牌,推動德育工作內涵發展。培育現代公民道德教育品牌,開展“縣優秀青少年學生志愿者”、“縣美德少年”、“三好學生”和“優秀學生干部”評選表彰、“千名志愿者在行動”社會實踐、“心中有祖國、心中有他人”和“三心(紅心、孝心、愛心)教育”等系列主題教育,提高學生的公民道德素質。各校要在扎實抓好德育常規管理的同時,挖掘校本德育資源,以德育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精細化、科學化、系統化、特色化為工作導向,促進學校加強德育品牌建設,爭創德育特色學校,塑造先進典型人物,凸顯德育特色。
(七)強化德育隊伍建設。加強中小學德育處室、少先隊、共青團組織建設,配齊配優德育干部、團委書記、少先隊大隊輔導員,重視班主任和團隊輔導員隊伍培訓,提高班主任技能和綜合素質,實現班主任、團隊輔導員隊伍專業化成長。創造學習機會,以“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提升團隊(輔導員)、班主任隊伍的專業能力,豐富知識,培養具有先進教育理念、創新意識和高素質的德育工作團隊。加強班主任工作的過程管理,各校根據實際,制定并實施班級常規管理考核辦法,堅持每學月組織班級常規管理工作的檢查、評比和考核。要引導全體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班集體建設研究,優化班級管理,拓展班級活動形式,打造班級建設特色,追求班級管理的高層次、高品位。各校要完善班主任考核評價機制,全面建立鼓勵優秀教師爭當班主任的激勵機制,具備條件的學校成立班主任工作考核小組,對班主任實行競爭考核上崗,重視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工作,探索建立“星級班主任”評選考核制度,并將班主任星級考核情況作為評選優秀班主任的必要前提。將班主任工作列為教師年度考核和職務評審晉升的重要內容,使其工作實績與表彰獎勵、晉級晉職相結合,在晉級晉職中優先考慮優秀班主任和長期從事班主任工作的教師。切實提高中小學班主任的地位和待遇,班主任津貼納入績效工資管理,班主任在績效工資分配中要占相應比例。建立優秀班主任、德育先進工作者和德育工作先進集體評選表彰制度,優先提拔使用長期在德育工作崗位工作的優秀班主任和德育工作者,營造“人人愿當德育工作者,個個爭做優秀德育工作者”的良好氛圍。
(八)強化活動陣地建設。加強校園德育陣地建設,為學生德育教育搭建平臺。充分發揮學校鄉村少年宮作用,豐富學生社團活動,發展學生特長。有條件的學校可成立學生記者團、合唱團、器樂隊、舞蹈隊、體育運動隊,成立書畫興趣小組、文學社等。完善校園活動陣地,建好學生活動場所,設立心理咨詢室,建好“美德少年”、“五星學生”(禮儀之星、特長之星、衛生之星、紀律之星、進步之星)等榮譽欄。積極創造條件設立校園廣播站、電視臺、校園網等媒體,加強對學校先進個人、班級美好人和事的宣傳。廣泛開展校園文化藝術節、科技節、體育節、讀書節等活動,豐富學生課外生活。加強校外活動陣地建設,依托周邊德育資源,建立學生校外實踐基地。進一步發揮鄉村少年宮場所的育人功能,推進學校文體設施節假日向學生免費開放。積極開展夏令營、冬令營及參觀考察、志愿服務、公益勞動等活動,活躍學生假期生活。
(九)強化校園文化建設。各校要以環境示范校、陽光體育示范學校、藝術教育特色學校、素質教育星級學校、書香校園等創建工作為抓手,進一步完善校園文化基礎設施。加強校徽、校歌、校風、校訓、教風、學風建設,建構具有特色性和教育性的校園文化、年級文化、班級文化、寢室文化、食堂文化。積極推進高雅藝術、優秀傳統文化、“四大文化品牌”(戲劇文化、民俗文化、竹文化、奇石文化)進學校,打造“一校一景、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的學校德育新特色,提升校園文化品位,用優秀文化占領校園精神領地,構建文明書香校園。
(十)強化特殊群體學生教育幫扶。學校要建立完善特殊群體學生“1+1”幫扶制度,關心單親家庭、困難家庭、殘障家庭、流動家庭、農村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學生,切實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高度重視特殊群體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學校要制定專門方案,指定專人負責,建立特殊群體學生教育檔案,定期組織召開特殊群體學生思想教育研討工作會,商討教育策略。積極爭取鄉鎮黨委、政府支持,主動聯系綜治辦、公安派出所、工商、文廣新旅等有關部門開展校園周邊環境整治,排查社會青年與學生間的矛盾糾紛,凈化社會文化環境,做好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
四、管理保障
(一)強化組織管理。學校要健全德育工作領導機構,建立校長負總責的學校各部門、全體教職工積極參與的強有力的德育工作機制,每期制定學校德育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明確各類人員責任,強化考核,要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組織作用。建立定期研究德育工作例會制度,學校校長每月要召開一次黨政相關人員參加的德育工作會議,德育主任(教導主任)、班主任每周要召開班級德育工作例會,就具體問題進行研判分析、安排部署、互相交流班級德育工作,有針對性地研究德育工作的開展,全面提升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二)全面推行中小學全員育人導師制。教育系統每一名教職員工都是德育工作者,每時每刻、每一教育環節都是德育教育時機。各校要建立教師教書育人“一崗雙責”考核制度,在年度考核中既考核教師教學工作,又考核育人工作,不斷增強學校全體教職工的德育意識,明確教職員工通過課程與課堂教學、社會實踐、日常管理、行政服務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的職責和要求,做到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在不同崗位上共同擔負起育人責任。建立中小學班級教導會制度,形成以班主任為核心、班級任課教師參與、家委會代表配合的班級教導會,定期研討解決班級和學生中存在的問題。
(三)加強德育活動課程常規管理。各校要認真落實好《市少先隊活動課程分年級實施計劃》,扎實抓好德育活動常規管理,重視儀式教育,規范開展學期開學典禮、散學典禮、學生入學集訓、入隊、入團、畢業、成人及升旗儀式等各類儀式教育活動。要進一步規范學生集會、例會制度,重視開展好學校藝術節、運動會、“大課間”陽光體育等活動。重視主題班會管理,將主題班會課程化。充分利用班會課、地方課、晨會或團(隊)活動上好主題班會課,保證每周一課時,圍繞主題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學校要將主題班會落實情況列入對班主任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教育局將學校德育常規活動開展情況作為重要考核內容。
(四)充分發揮優秀文化的引領作用。各校要維護青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貫徹落實各級部門“掃黃打非”工作要求,引導少年兒童自覺遠離和抵制有害出版物和信息,堅持以優秀的文化引領青少年健康成長,集中整治中小學校園內各種出版物,著力清查含有妨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內容的校園互聯網音視頻、游戲、小說、動漫等。各中小學校要結合學校實際制定實施方案,明確具體措施、責任人和目標要求,要統籌安排好同期開展的其他德育工作及校園“掃黃打非”專項行動,確保校園清查、網絡監管、宣傳報道等環節同部署、同行動、同督促,取得實效。
1.正確引導中小學生閱讀行為。各中小學校要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倡導正版生活和綠色閱讀行為,要充分利用黑板報、學習園地、宣傳專欄、校園廣播等媒介大力推介和組織閱讀優秀少兒出版物;加強對中小學生的教育引導,增強自覺抵制有害出版物和網絡信息的能力,防止有害讀物在校園傳播蔓延,要切實發揮好學校圖書室、閱覽室的功能作用,加強管理,定期開放,有序組織各班級學生閱讀各類優秀圖書,以優秀文化占領學生的閱讀陣地。
2.開展校園出版物清查。各中小學要建立完善校園書刊、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等刊物臺帳;突出清點,大力清理收繳校園內涉及宣揚淫穢色情、暴力、恐怖、迷信等有害內容以及非法出版的少兒出版物。建有計算機網絡教室的學校要及時安裝相關綠色上網監控軟硬件設施,防止互聯網有害信息侵入校園,影響中小學生身心健康。深入查辦校園內涉及青少年類非法有害出版物案件信息,積極發動師生舉報傳播非法、有害少兒出版物及信息行為,對外公布學校及縣教育局舉報電話,強化與有關部門的銜接,切實做好舉報線索收集、上報、反饋工作。
3.加強校園周邊環境整治。各中小學校要加強校園周邊環境的整治工作,積極主動與綜治辦、公安派出所、工商、文廣旅新等部門緊密聯系,開展校園周邊環境整治工作,對校園周邊的網吧、書屋、攤點等進行專項檢查,防止有害內容對學生身心健康的侵害。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嚴格落實管理責任和監管責任,依照分工切實履行職責;對措施不落實、問題不解決的學校,將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4.廣泛開展“綠書簽•護苗20l5”行動。配合有關部門開展以“掃黃打非”護助幼苗成長為主題的“綠書簽”系列主題宣傳活動,積極引導師生綠色閱讀、健康上網,抵制網上不良信息。
5.深入開展督導檢查。縣教育局將適時聯合有關部門組成聯合檢查組,對各校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導檢查,檢查、整改情況作為德育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據;各校要利用學期開學和“六一”國際兒童節等時間節點,組織開展督導檢查工作,推進專項行動深入開展。
6.加強情況信息報送。各中小學校要及時制定工作實施方案并認真開展相關工作,于4月3日前將工作方案及工作開展情況上報教育股(可通過教育股德育群上傳),專項行動開展期間,各中小學校要在每月25日前報送當月各專項行動重點任務落實情況,遇重要情況隨時報送。專項行動總結于9月20日前報送。
(四)建立家校聯系制度。各校要加強家長學校建設,完善家長培訓制度,定期組織召開家長會,開展家庭教育講座。要利用教育信息化平臺,創新家長學校工作模式,通過建立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四方空間、家校QQ群互動交流平臺、家訪、設立家長接待日和家校聯系卡等形式,密切學校(班主任)與家庭(家長)的聯系,主動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各校要完善家訪制度,明確家訪對象、家訪目的、家訪辦法,虛心聽取家長的合理化意見和建議。要建立學校開放制度,設立學校開放日、開放周,通過家長現場聽評課、專題講座、典型案例交流、學生作業展示、學生成果展示、參與主題班隊會、家庭知識競賽、親子活動等形式,促進家校溝通。
(五)加強德育課題研究。各學校要針對學校德育工作的薄弱環節和當前社會反映強烈的單親家庭子女、貧困家庭子女、農村“留守子女”的教育、網吧對青少年學生的不良影響、校園侵害案件和未成年人犯罪和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等突出問題,落實人員力量,組織開展德育課題研究,推出一批較高質量的研究成果。通過定期組織教師德育論文評選活動,召開德育工作研討會,開辟德育論壇等形式,加強德育工作交流,推廣先進經驗和做法。教育局將德育課題研究納入各級課題管理中,研究成果按相關規定納入職稱評選和考核評價體系。
(六)加強交流學習。組織開展每季度一次的德育工作現場會,采取“學校申報、縣局確定、組織實施、補助經費”的形式,選取德育工作具有亮點、創新和特色的學校,實施承辦現場會工作,促進學校間的相互交流學習。同時,加強與先進地區學校的交流合作,采取送培學習或請進講授等形式,促進學校德育工作提升。
(七)增加德育工作經費投入。積極爭取設立全縣德育工作專項資金,保障德育工作必要的經費投入,建立工作激勵機制,大力表彰獎勵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各校(園)也要設立并逐年增長用于德育工作的經費,進一步優化學校德育場所設施,為德育工作的開展創造條件。
(八)建立德育工作督導考核制。建立并實施《縣學校學生德育工作考核辦法》,把德育工作納入督導評估指標體系和“兩個清單”內容,對工作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形成長效機制,強力突出德育為先的教育地位。
- 上一篇:鄉鎮醫院護理管理論文
- 下一篇:學校后勤保障工作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