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創新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5 08:02:3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藝術創新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環境藝術符號設計創新論文
摘要:繼承與創新之間的關系問題多年來一直是環境藝術設計關注的焦點。環境藝術設計是一門年輕的學科,本文從環境藝術設計中的符號設計運用著手,探討關于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的關系。
關鍵詞:符號設計環境藝術繼承與創新
繼承與創新看起來是一對矛盾,從語言學的觀點看,這一矛盾就是語言的穩定性和變易性之間的矛盾。作為設計者在形式設計上的得失成敗取決于所掌握“詞匯”的豐富程度和運用“語法”的熟練程度。設計者要想使自己的作品能夠被他人真正理解,就必須選擇恰當的“詞”并遵守一定的“語法”。但這并不意味著設計者只能墨守成規,毫無個人的建樹。設計者巧妙地運用個別新的符號,或者有意識地改變符號間的一些常規組合關系,創造出新穎動人的作品,這也就是設計上的創新。
構成中有一種“特異”的構成手法,即在似乎很平淡的構成中突然出現一個“異類”的元素,使得本身很平淡的方案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帶有創新意識的新符號就如同這個“異類”。在人們對習以為常的事物難以引起足夠的注意和興趣情況下,將一些常見的符號變形、分裂,或者把代碼編制順序加以改變,就可以起到引人注目、發人深省,加強環境語言的信息傳遞的作用。美國著名建筑師查爾斯•摩爾設計的奧爾良市“意大利廣場”就是在設計中大膽抽取各種古典的要素符號,并以象征性的手法將其再現出來。整個廣場以巴洛克式的圓形平面為構圖,以逐漸擴散的同心圓及黑白相間的地面鋪裝向四周延伸出去,直至三面的街道上。羅馬的古典柱式經過改頭換面以全新的面貌呈現,如科林斯柱式用的是不銹鋼柱頭,檐壁上用拉丁文雕刻著“此噴泉為市民們獻予全民之贈禮”的獻詞;多立克柱式上流泉汩汩,圓券上嵌著微笑的摩爾頭像,水正不斷地從他嘴里吐出,在這里不僅充滿了歡快濃郁的現代商業氣氛,而且具有對鄉土強烈的依戀之情。今天,各種方盒子式建筑被認為超然于歷史性和地方性之上,只具有技術語義和少量的功能語義,沒有思索回味的余地,導致了環境的冷漠和乏味而受到批評。對此用信息論有關原理來解釋,就是環境符號系統所載有效信息太少。鑒于此,后現代建筑師文丘里大聲呼吁:“豐富建筑的內容,同時使建筑成為包括其他方面的多維藝術,甚至包括文字,使它不再是一個純粹的空間的工具。”他主張以環境的復雜性和矛盾性代替現代派提倡的簡潔性,以語義的模棱兩可和緊張感代替平鋪直敘,以語義的多重性反對非此即彼的機會主義,要混雜而不要一目了然的統一。公務員之家:
斯特恩設計的“最好的”產品陳列室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它立面上采用了許多傳統的符號和構成形式,尤如古希臘神殿的立面圖,以此暗示他要表達的主題立意:即把該建筑作為“消費主義的神殿”,反映商業化社會人們的價值觀念和商業活動在今天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但是隱喻的手法是復雜的、多重的,不經認真思考,人們難以馬上從其表象領會到真正的意義。這樣的設計作品,不但比方盒子有思想深度,就是比單純地追求像一艘帆船或者一只猛禽等具象的象征主義更耐人尋味,更富有哲理。把環境作為一種符號現象,為解決長期困擾設計人員的繼承和創新的矛盾問題提供了一條有效的途徑。設計符號像文字語言一樣,既根于往昔的經驗,又與飛速發展著的社會相聯系,新的功能、新的材料、新的技術召喚著新的思想。所以一方面它如同文字語言一般緩慢地變化著,另一方面又隨著社會飛速地發展。怎樣使環境既具有歷史的連續性,又適應新時代的要求?隨著時代的前進,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文化交流的頻繁,“詞匯”和“語法”在發展中趨于統一的態勢,但是一個民族由于自然條件、經濟技術、社會文化習俗的不同,環境中總會有一些特有的符號和排列方式。就像口語中的方言一樣,設計者巧妙地注入這種“鄉音”可以加強環境的歷史連續感和鄉土氣息,增強環境語言的感染力。美國美學家蘇珊•朗格曾經說過,一個符號總是以簡化的形式來表現它的意義,這正是我們可以把握它的原因。不論一件藝術品(甚至全部藝術活動)是何等的復雜、深奧和豐富,它都遠比真實的生活簡單。
因此,藝術理論無疑是建立一個有效于生動現實的心靈概念這樣一個更為偉大事業的序言。符號活動已經包含了某種抽象概念的活動,已經不再停留在個別之上了。視覺符號是一種藝術符號,也是表現性符號。相對推理性符號而言,視覺符號沒有自己的體系,任何視覺符號都有一定的文化內涵,只有體現在一定的情感結構中,圍繞著一個特定的主題有機的結合在一起。知青飯店、老三屆、毛家菜館等等商業建筑里,都采用了斗笠、玉米棒、粗木桌椅、水井等等,甚至為了營造氣氛更是將服務員的服裝、以及菜單名也巧妙地融入其中,這些不同地域農村中富有典型意義的視覺符號營造的環境,在這里就如同一本舊相冊,記錄著不同人的經歷。使得設計變得更親切,更值得去回味。視覺符號的象征性不僅在形式上使人產生視覺聯想,更為重要的是它能喚起人們思索聯想,進而產生移情,達到情感的共鳴,建筑也因而更具有意義。
我國繪畫藝術創新論文
《中央日報》原編者按:作為一位蜚聲海內外的當代中國花鳥畫大家和中國文人畫在新時代重要流變的代表性人物,周天黎先生始終履行著自己與真、善、美的心靈之約,站在香港這塊中西文化交融的土地上,發乎情,起于思,抵于理。以自已的學養和一個藝術家的良心,以激越的愛國主義情懷和人格高度,以犀利的思想觸角和明快爽辣的筆鋒,對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發展,誠實敢言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她精神之旅中發出的思想之光;她對歷史文化縱深的探覓與獨到的鏗鏘回音,宛若物欲橫流中一縷翠綠的風,令人醒目!這位20世紀最具振撼力的花鳥畫《生》的作者、20年前就崛起于畫壇的女畫家,是未來中國美術史上絕對無法繞過的一個人。本報今天發表其萬言長文《中國繪畫藝術創新與發展的思考》,以饗讀者。不同思想背景的人,對該文自會有不同的見解,這很正常,也可以討論。我們認為,周先生具有獨立學術視野的藝術觀點值得人們深思。畢竟,不斷開放進步與繁榮發展是海內外絕大多數中國人對神州大地的殷切期盼。
一
很長一段時間來,在中國美術界,有關國畫的筆墨與色彩,形式與構圖,傳統與現代,風格與流派,氣勢與意象方面的討論言人言殊,高見紛呈。與此同時,一些人對“現代主義”、“后現代主義”的討伐追迫也是緊鑼密鼓,誓言不獲全勝決不收兵。有鑒于此,我想從另一宏觀的思想層面來談談我的一些看法。
我認為任何文藝的復興、文化的繁榮,都是以自由活躍、百家爭鳴的思想為前奏,以政治文明寬松下的和諧社會為條件,以對人類本性深處之美的激發為基點,并以社會良性變革進程為必然。藝術家的敏感心靈極容易體會到人生的苦澀和歡樂,又時時受到真理的感召和被激情所驅使,因而,任何偉大的藝術作品都挾帶著濃烈的時代氣息,反映著時代的精神。為此,只有在那些人為設置的限制學術自由的禁忌都得到突破,各種創新思維的藝術實踐都能得到包容和尊重的情況下,中國的傳統繪畫藝術才能暢順地吸收新時代的基因,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并真正得到振興和發展。
就此而論,真正的藝術決不可能是政治和經濟權貴的恭順奴仆。有的人在美術界或政府里有個不大不小的官位,經常亮相于媒體,主席臺上坐前排,作起報告嘩啦啦,身邊吹捧抬轎的人一大幫,巍巍乎以為自己在藝術領域的成就也真的很大了,甚至是畫壇扛鼎之輩可以號令群綸了,那是自欺欺人的笑話。同樣,急功近利的商業推動也只能生產出更多的藝術次品。有些對藝術一知半解、低端視境的“暴發戶大款”偏偏以為金錢可以凌駕在文化、道德、精神之上,認為手中的大把鈔票就能論定作品的藝術價值。妄為撒野,神氣活現地在中國美術界東奔西走,身后竟跟著一大串唯唯諾諾的畫人,以炒房炒股的手段在藝術品市場翻江倒海般的折騰。他們不是在投資藝術品,而是在劣性投機,敗壞畫壇的風氣。金錢的力量使他們自覺不自覺地成為精神罌粟的種植者,銷蝕著藝術的本質。這伙人有時也扮扮高雅,但和真正的藝術家、收藏家根本是兩回事,完全不在同一文化、精神檔次上。當然,他們也根本無法明白藝術家收藏家的優雅是一種氣質,是一個人由內向外自然而然擴散出的一種精神高貴、知識內涵和真摯情感,不是用金錢就可以買到一切的。
然而,在當前思想迷惘,權威飄搖,人心浮躁,誠信游離,炒作頻頻,巿場虛熱的中國畫壇也隱藏著不少真正的藝術大家。他們囊螢映雪,數十寒窗,癡守著歲月的寂寞辛勤耕耘。那些始終堅持對良知、正義、人道、博愛、民主、法制、自由、平等這些人類文明主流價值的認同與體現、追求真善美的藝術家以及他們筆酣墨飽、凝煉蒼勁、生氣郁勃的詩章般的作品,猶如沙土中的金子,將被我們的后代所珍視;而一切甜俗媚世、投機取巧、恭頌爭寵、精神蒼白、沒有創造力量的作品都將在短暫年月的灰塵中速朽,這類畫家也好像是寄生在江邊的一堆泡沫浮萍,很快就會被時間的流水沖得杳無蹤影。
21世紀學校藝術教育改革創新論文
論文關鍵詞:學校;藝術教育;課程改革;新局面
論文摘要:針對學校藝術教育在我國整體教育中仍處于薄弱環節的現狀,教育部提出了加快推進藝術教育的課改的要求,本文結合中外藝術教育對比研究,新課程標準與原大綱的對比分析,闡述中小學藝術教育課程改革對高師藝術教育的借鑒意義,開創我國學校教育的新局面。
全國中小學美術新課程改革已進行兩年多,去年,教育部又出臺了《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規程》和《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發展規劃(2001年一2010年)》,其目的是為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扭轉藝術教育在我國整體教育中仍處于薄弱環節的現狀,“使學生了解國內外優秀藝術成果,提高文化藝術素質,增強愛國主義精神;培養感受美、表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響;陶冶情操,發展個性,啟迪智慧,激發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以適應未來社會對人才的要求。
一、從中外藝術教育的對比研究看我國學校藝術教育的差距
藝術教育是學校美育教育的主要內容和主要實施途徑,是素質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2l世紀的中國美術教育,面臨著經濟全球化和科技快速發展的機遇和挑戰。
美國早已把學校藝術教育寫進聯邦憲法,承認藝術是一門核心學科。“在教學中具有與英語、數學、歷史、地理、外語等同樣重要的地位,被確定為基礎教育的核心學科,認為是對國家和文明的未來最佳投資之一,認為美術課是為全體學生開的,而不是少數愛好者。”法國在1987年通過《藝術教育法》,并確定每年5月l8日至23日為藝術教育周。澳大利亞、日本等發達國家均非常重視學校藝術教育。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學校藝術教育還有相當距離,且區域差異也很大。
剖析高校藝術類招生考試管理弊端及創新論文
摘要:本文介紹了高校藝術類招生考試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根據藝術類考試特點,規范了藝術類考試中的各個環節,為考生提供一個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充分落實了教育部“陽光高考”精神。
關鍵詞:藝術類考試管理規范
近年來,高校自主組織藝術類招生考試的形式多樣,專業方向也日漸豐富,吸引了一大批藝術考生報考,院校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設置不拘一格選拔適應學校發展的人才,提高學校的綜合競爭力。但是如果高校對藝術類招生考試管理不善,此類考試也可能成為一把“雙刃劍”。由于自主組織的藝術類考試形同于高考,關系到考生的求學前途,甚至人生規劃,而且大部分藝術類專業文化課錄取分數較普通類考生分數低,所以許多考生及家長對此類考試趨之若鶩,認為此類考試是圓大學夢的一個捷徑。如果此類考試制度不嚴格,考風不嚴肅,管理不規范,就會使一些考生抱有投機心理,采取各種不正當手段達到錄取的目的,從而妨礙了考試的公平、公正,影響了學校的生源質量,給院校造成極壞的社會影響。綜上所述,作為藝術類考試的組織者,高校一定要規范藝術類考試流程,使考試的每一個環節都有章可循,科學合理地安排管理考試,并加強警示教育和監考力度,嚴肅考風考紀,保證招生考試的順利進行。
一高校藝術類考試管理存在的弊端
1.考官的選任方式值得商榷
高校藝術類考試中,考官的評判結果對考試的最終結果具有很大的指導性作用。目前,部分高校藝術類考試考官均以校內教師為主且考官成員多年變化不大,這樣就會給一些具有投機心理的考生可乘之機,不遺余力地聯系相關科目考官,一些立場不堅定、經不起誘惑的考官更可能會被考生利用,成為考生圓夢的捷徑。
現代美術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剖析
摘要:傳統教育理論對教師的定位往往從傳道、授業、解惑的角度來考察教師的工作能力。實質上,教師還肩負著傳播科學文化、促進經濟發展、推動社會進步的責任。尤其是在當代大經濟、大科學、大文化、大教育互相聯系、互相滲透的趨勢下對現代教師的角色定位,進行多方位的研究更是十分必要的,文章就現代美術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展開研究。
關鍵詞:美術教師教學理念科研能力和諧關系
美術教育處于藝術和教育的交緣領域,既有藝術屬性,又有科學的內涵。既是一門課程,又是一門學科,所以作為現代美術教師,在搞好教育教學的前提下,必須具備拓展科研的能力。
美術教師要體現科研能力,形式是多樣的,可以從藝術創作和科研論文撰寫上體現,也可以是藝術實踐,或體現在所教學生的藝術成就上。
一、拓展科研能力
在現代教育的運轉機制中,教學和科研是兩項密不可分的基本任務。在教學活動中,美術教師的科研范疇主要有繪畫藝術、論文撰寫和美術教育等領域。
小議當今美術老師必備的素質
摘要:傳統教育理論對教師的定位往往從傳道、授業、解惑的角度來考察教師的工作能力。實質上,教師還肩負著傳播科學文化、促進經濟發展、推動社會進步的責任。尤其是在當代大經濟、大科學、大文化、大教育互相聯系、互相滲透的趨勢下對現代教師的角色定位,進行多方位的研究更是十分必要的,文章就現代美術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展開研究。
關鍵詞:美術教師教學理念科研能力和諧關系
美術教育處于藝術和教育的交緣領域,既有藝術屬性,又有科學的內涵。既是一門課程,又是一門學科,所以作為現代美術教師,在搞好教育教學的前提下,必須具備拓展科研的能力。
美術教師要體現科研能力,形式是多樣的,可以從藝術創作和科研論文撰寫上體現,也可以是藝術實踐,或體現在所教學生的藝術成就上。
一、拓展科研能力
在現代教育的運轉機制中,教學和科研是兩項密不可分的基本任務。在教學活動中,美術教師的科研范疇主要有繪畫藝術、論文撰寫和美術教育等領域。
深究科研是音樂教育發展的新動力
科研是科學研究的習慣性簡稱。它是人類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一種自覺的行為方式。有了它,人們將不斷地探索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奧秘的,從而尋求自身更好地生存和發展,逐步實現從“必然王國”到“自由王國”的飛躍。所以,從馬克思到鄧小平等革命導師都曾指出科學就是生產力。
音樂教育處于藝術和教育的交緣領域,既有藝術的屬性,又有科學的內涵;既是一門課程,又是一個學科。因此,音樂教育舌動一方面要以充分的教學實踐來實現自身的存在價值。完成以審美為核心的教育任務,但另一方面,又需要不斷地對音樂教育中的諸多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研究和思考,并通過一定的形式使之成果化,以更好地指導和推動這門學科向著更完善、更成熟的目標發展。
反思我國建國以來音樂教育的前進歷程,深感科研是推動音樂教育發展的生產力,是促進音樂教學改革深化的重要手段。特別是一些重大的課題研究,往往影影甚至決定著整個音樂教育的命運和前途例如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美育理論較為薄弱,“代替論”(德育、智育、體育可以代替美育)一度混淆著人們的視聽。由于美育本體的獨立存在價值發生了動搖,以致美育在參與教育方針表述上,出現了時有時無、若明若暗的模棱兩可態勢,進而造成了普通學校音樂課長期處于未達狀態。后由于一些有識之士對此有聽洞察。展開了對美育酌深入研究,出現了一批闡述和論證美育功能、特征、方法及途徑等問題的論文和專著。特別是國家教育科學“八五”規劃重點科研項目《學校美育理論與實踐研究》對此進行了全方位、多視角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有價值的成果,從而提高了全社會對美育的認識。時下,不僅美育重返教育方針,而且音樂、美術等學科在學校的地位與昔日相比,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至于對音樂教育本體的研究更是直接加強音樂教育學科建設,提高教學質量必不可少的手段。例如80年代之前,我們對音樂教育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教材教法層面上。根據實踐經驗總結出來的音樂教學法,一方面起到了指導教學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又大多局限于方法論的應用階段,缺乏完整的理論基礎,也缺乏對音樂教育全過程的認識。在國家教委藝術教育“七五”重點科研項目《普通學校音樂教育學研究》的帶動下,《普通學校音樂教育學》等一批專著和論文,構建起我國學校音樂教育學的雛型,開拓出音樂教育理論和實踐的廣闊天地,為音樂教學改革提供了較扎實的理論依據和歸宿,也為培養新型的音樂教育人才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在現代教育的運轉機制中,教學和科研是兩項密不可分的基本任務。它們體現了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知識技能繼承和創新發展的關系:只有二者相輔相成、協同作用才能適應新時代音樂教育的高標準、高要求。一般說來,教學主要是知識技能的傳授,是根據已有的學科內容(教材)進行的,具有傳承性。教學內容和方法即使有所更新和發展,但也主要是吸收他人的新近成果。而科研則必須以自我創新為前提,具有開拓性。應能夠在音樂教育的領域中創造性地提出某些有價值、有意義的問題,予以論證闡述。以得出科學的結論,達到推動音樂教育前進的目標。因此,對中等學校以上的音樂教師的考核及職稱晉升,均包含有教學和科研兩方面的內容,這無疑是對音樂教師素質和能力的全面要求。
在對待音樂教師的科研問題上,必須處理好音樂藝術實踐和科研工作的關系問題。音樂教師結合教學進行創作、表演等藝術實踐是提高專業水平的重要途徑,對他們參加演唱、演奏比賽、發表或出版音樂作品等應予支持,對于其中獲得獎項的教師更應予以鼓勵。但藝術畢竟不是科學,藝術成果雖也有某些創新因素,但它畢竟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科研成果。藝術成果可以體現音樂教師的專業水平,但它不能說明音樂教師的科研水平和能力。我們應提倡音樂教師結合自己的音樂藝術實踐進行科研,這樣可以將個人對音樂創作或表演中的感性體驗和藝術創造上升到理性分析的層面上進行思考,如能提出有學術價值的新論點、新課題,并付之以完整的表述形式,那無疑將是一件很好的科研成果。所以,從這種意義上說.音樂教師應善于構建起以感性體驗到理性分析、從形象思維到邏輯思維的完整思維運轉網絡,這種綜合素質是新世紀音樂教師所應具備的。
當然,音樂教師的科研范疇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從選題內容方面來說,有音樂和音樂教育兩大領域。在音樂方面,既可對音樂學各分支學科(如音樂美學、音樂心理學、音樂社會學、音樂史學、音樂評論等)的所屬問題進行探討,又可就音樂創作、音樂表演方面的問題進行學術上的研究。在音樂教育方面,既可對音樂教育學各分支學科(音樂教育哲學、音樂教育史、音樂教育心理、音樂教學論、比較音樂教育等)的問題進行理論上的探索,也可對音樂教學和音樂活動中的實踐問題展開討論和研究……。當然,學侮無涯,一個人的能力、精力和水平有限,不可能把研究范圍涉及到音樂和音樂教育的方方面面,而應該根據自己的條件有重點的搞好科研上的選題。
美術教師的角色分析論文
一、美術教師應該具有追求完美的教學態度
“態度決定一切。(Attitudeiseverything.)”不僅是生活的規律,還是教育的規律。美術教師的本職工作就是美術教學,而非美術創作。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的,教師的教學態度是至關重要的。
教育,在一定意義上說,就是以教師積極的教學態度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的過程。教學態度實際上反映了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一般有以下幾個維度:一是教學的熱情與投入。就是教師對自己的教學工作要有高度的敬業精神,這種敬業精神所散發的工作熱情不是一時間的心血來潮,而是要變為生活需要,是自己終生傾注的事業。一個人能否認真地對待教育工作,用“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精神,處理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愛崗敬業,提高效率,不斷地追求卓越,這是是否具有積極的工作態度的體現。一個對教學工作熱心的教師,“能發現最不起眼的學生身上微不足道的萌芽狀態因素,而機智肯定之,鼓勵之,預防之,或消除之既能提高教師的教育機智,又能補過某些教育上的失誤”[1]。教師的教學工作說到底是憑教師的責任感來完成的。教學工作是一種精神的奉獻。一個教師只要有了甘于奉獻的精神,就會有無私的投入。事實上,那種不愿意花時間備課、畫范畫、做課件、做教具的美術教師只是在應付教學,這種態度是對學生極不負責的表現。二是教學的嚴謹與治學。美術教師對教學內容應該達到精通、能講、善畫、會做,并能創造性地開展教學。這就要求美術教師具有嚴謹的治學作風,對教材不能似是而非,對知識不能一知半解,講授知識更不能出錯。在學生心目中,教師講的一切知識都是對的或是真理,所以教師一旦出錯,就將危害學生終身。教師若發現自己講錯,就要勇敢地向學生說明或更正,這并不會影響教師的威信和尊嚴,反而會讓學生更加尊敬你。
因此,教師不僅要作為一名稱職的員工,更要作為一名理性的教育者,時刻愛護學生,尤其是在面對來自校內外的貌似“科學”或“先進”的種種誘惑和“脅迫”時,要牢記自己的教育良知。只有具備了這種追求完美教育的態度,教師才能以高尚的教育道德精神勝任教育教學工作。
二、美術教師應該具有拓展科研的能力
教育科學研究不只是教育理論工作者的事情,美術教師也應該具備初步的教育科學研究能力,這對于現代社會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美術教育科研并非是畫出幾幅好作品入選高層次展覽就可以替代的,重要的是研究如何教的問題,只有懂得如何教,才能會教;只有懂得科研,才能研究教育的規律和教育的發展[2],也才能真正促進美術教育的進步。美術教師應具備的教育科研能力主要包括:收集與利用教學資料與信息的能力,開展教學實驗、教學改革的能力,承擔美術教學研究課題的能力,美術創作的能力和編寫教材和撰寫學術論文的能力。在教學活動中,美術教師的科研范疇主要有繪畫藝術、論文撰寫和美術教育等領域。
美術教師角色內涵探討論文
一、美術教師應該具有追求完美的教學態度
“態度決定一切。(Attitudeiseverything.)”不僅是生活的規律,還是教育的規律。美術教師的本職工作就是美術教學,而非美術創作。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的,教師的教學態度是至關重要的。
教育,在一定意義上說,就是以教師積極的教學態度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的過程。教學態度實際上反映了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一般有以下幾個維度:一是教學的熱情與投入。就是教師對自己的教學工作要有高度的敬業精神,這種敬業精神所散發的工作熱情不是一時間的心血來潮,而是要變為生活需要,是自己終生傾注的事業。一個人能否認真地對待教育工作,用“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精神,處理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愛崗敬業,提高效率,不斷地追求卓越,這是是否具有積極的工作態度的體現。一個對教學工作熱心的教師,“能發現最不起眼的學生身上微不足道的萌芽狀態因素,而機智肯定之,鼓勵之,預防之,或消除之既能提高教師的教育機智,又能補過某些教育上的失誤”[1]。教師的教學工作說到底是憑教師的責任感來完成的。教學工作是一種精神的奉獻。一個教師只要有了甘于奉獻的精神,就會有無私的投入。事實上,那種不愿意花時間備課、畫范畫、做課件、做教具的美術教師只是在應付教學,這種態度是對學生極不負責的表現。二是教學的嚴謹與治學。美術教師對教學內容應該達到精通、能講、善畫、會做,并能創造性地開展教學。這就要求美術教師具有嚴謹的治學作風,對教材不能似是而非,對知識不能一知半解,講授知識更不能出錯。在學生心目中,教師講的一切知識都是對的或是真理,所以教師一旦出錯,就將危害學生終身。教師若發現自己講錯,就要勇敢地向學生說明或更正,這并不會影響教師的威信和尊嚴,反而會讓學生更加尊敬你。
因此,教師不僅要作為一名稱職的員工,更要作為一名理性的教育者,時刻愛護學生,尤其是在面對來自校內外的貌似“科學”或“先進”的種種誘惑和“脅迫”時,要牢記自己的教育良知。只有具備了這種追求完美教育的態度,教師才能以高尚的教育道德精神勝任教育教學工作。
二、美術教師應該具有拓展科研的能力
教育科學研究不只是教育理論工作者的事情,美術教師也應該具備初步的教育科學研究能力,這對于現代社會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美術教育科研并非是畫出幾幅好作品入選高層次展覽就可以替代的,重要的是研究如何教的問題,只有懂得如何教,才能會教;只有懂得科研,才能研究教育的規律和教育的發展[2],也才能真正促進美術教育的進步。美術教師應具備的教育科研能力主要包括:收集與利用教學資料與信息的能力,開展教學實驗、教學改革的能力,承擔美術教學研究課題的能力,美術創作的能力和編寫教材和撰寫學術論文的能力。在教學活動中,美術教師的科研范疇主要有繪畫藝術、論文撰寫和美術教育等領域。
美術創作創新研究
一、美術創作規律
美術創作有其規律性,是可教可學的,而且是必須教與學的。創作本身也需要練習基本功,但素描不是唯一的基本功。創作也如素描一樣,有步驟,有規律,由淺入深,由簡到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說在美術學院里只要學好素描,創作是畢業以后的事,那便把素描與創作割裂開來了。素描應該為創作服務,這是常識。這種純技術觀點,顯然是片面的。現在我們在闡述藝術規律的同時,列舉出美術作品作為范例,通過作品分析具體說明藝術規律的運用,使學生獲取全面的理論知識,使創作能力穩步提高。
二、美術創作基礎
從事美術創作,首先要會畫,而且還要畫得好,這就要苦練基本功,但是,我們常看到有些基本功較差的業余美術作者卻創作出較好的作品。這就說明基本功對于美術創作雖然十分重要,但作品的成敗不完全取決于它,還包括作者的思想、生活、表現手法,以及藝術修養(包括藝術規律的掌握和運用)和反復實踐等,這些都是更重要的條件。比如一個好醫生,得先要有醫德,再要掌握足夠的醫學原理,具備更多的臨床實踐經驗,如果只滿足于學些基本病理知識、藥物知識、解剖知識等,是遠遠不夠的,雖然也能醫好幾個病人,卻不能算作名醫。我們學習美術,要創作出好作品,成為一個成功的美術家,也應該這樣。技術多偏重于手和眼的練習,而藝術規律則偏重于理論的學習,其內容更廣,而掌握它們更難,所以要花更多的時間來學習。繪畫是一門很有趣味的學問,只要你投身進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便能有所創造,有所發明,其樂無窮。
三、美術創作的創新
藝術的創新意味著有標新立異的創造精神。要打破常規陳套,想別人所未想的,說別人所未說的,畫別人所未畫的;不甘與別人雷同,不愿重復自己過去的作法,這就要在創造的過程中,處處運用匠心。所謂匠心,就是有獨到的見解,獨創的技能。這要求畫家有正確的思想,高超的技巧與深厚的修養。魯迅先生的兩句詩“愿乞畫家新意匠,只研朱墨作春山。”這里說畫家的“新意匠”,也即是魯迅先生的“新意匠”。我們知道,春山應用青綠來畫,而畫家用朱墨畫它,這個意匠就夠新奇了。魯迅先生愿乞畫家一反常規用朱墨作春山,是什么意思呢?試讀這首詩的頭兩句“風生白下千林暗,霧塞蒼天百卉殫。”“白下”是南京的別名,南京是反動派的巢穴,這樣我們就明白這首詩的意匠了。這就是說,在反動派統治下刮起的“妖風”使樹木都變得陰暗了,被“毒霧”籠罩著的花卉都凋殘了。在這樣悲慘的世界里,魯迅先生熱情地希望畫家(革命畫家)用不尋常的筆墨畫出一幅新圖畫,創造出一個光輝燦爛的新天地來。魯迅先生運用“朱墨作春山”的新意匠,使這首詩的構思不落陳套,而畫家如真能用朱墨畫春山,他的畫法也是不落陳套的了。這是藝術創新的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