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時代城市公共藝術發展趨勢

時間:2022-10-17 15:00:50

導語:5G時代城市公共藝術發展趨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5G時代城市公共藝術發展趨勢

5g時代的到來對城市公共藝術的設計、傳播與發展的影響深遠。以公共藝術的設計、傳播作為研究內容,剖析公共藝術的文化內涵及其在審美、教育、傳播方面的現代價值,研究新的城市公共藝術呈現形式、創作方法與傳播路徑,有助于為大眾創作出更多可感知、可操作、互動性強的公共藝術作品。

一、5G時代典型特征及其對城市公共藝術的影響

2020年3月,《關于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要求豐富5G技術應用場景,推廣“5G+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等應用,豐富教育、傳媒、娛樂等領域的新型多媒體內容源。5G不僅為經濟發展開拓了新的路徑,而且為其他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創新途徑?,F有關于5G對企業經濟發展影響的研究較多,尤其是在企業管理與轉型發展方面。在藝術設計、文化傳播等領域,5G的影響也逐漸凸顯。5G技術的應用將重構藝術的呈現方式和傳播模式,結合虛擬現實、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相關技術,從傳輸到內容、體驗對藝術創作帶來巨大改變,也有助于將4G時代人們對于手機屏幕的注意轉移到影劇院、博物館等公共空間中。目前,直接研究5G與文化藝術關系的理論文獻還比較少,但是在互聯網與線上藝術逐漸興起的新形勢下,藝術設計與文化傳播已經對5G時代作出了一定的回應。國內外已有不少博物館開始使用XR(擴展現實)技術營造互動沉浸式博物館。城市公共藝術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物理空間的藝術呈現方面,其更重要的功能是滿足城市人群的精神文化需求。隨著5G時代的到來,城市公共藝術創作者應順應數字時代的變遷與社會發展的需要,創作出真正滿足人們精神文化需求的作品?!肮病边@一概念源于社會學,在西方社會歷史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出現。哈貝馬斯將公共性理解為一種公民自由交流和開放性對話的過程,一種表達意見的公共權利的機制[1]。中國當代公共藝術的“公共性”概念基礎,也源于哈貝馬斯等學者對人類社會普遍公共性的論述。中國當代公共藝術經歷了20世紀80年代從藝術作品走向環境藝術的過程、20世紀90年代從象牙塔走向生活的過程,在2000年以后正在經歷從藝術作品走向藝術事件的過程[2]?!跋噍^于將傳統的公共藝術以‘品’的方式靜態設置在城市的公共空間,當代公共藝術更重視其文化屬性,強調‘生長’的過程?!盵3]從歷史的角度看待技術發展與藝術創作的關系,數字技術作為創作的工具和基礎正服務于藝術創作的方方面面。在過去的20年里,數字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而近期關于元宇宙發展的一系列暢想也使人們猜測,各種形式的藝術媒體最終可能都會被納入數字媒體的范疇,要么通過數字化方式,要么通過在處理或制造的某一特定方面使用計算機等方式。的確,越來越多的藝術家開始使用不同的數字化媒體形式開展工作,從繪畫、雕塑到攝影和錄像,他們正在把數字技術作為一種創作工具,服務藝術創作的方方面面。在某些情況下,這些藝術作品充分展示出數字媒體的鮮明特征和創作者在藝術語言、美學層面的反思。在另一些情況下,藝術創作者對技術的使用十分微妙,以至于難以確定他們的藝術作品是通過傳統手段還是現代技術創作出來的。如,一件看上去是運用數字技術創作的作品可能完全使用傳統技術,而一件看上去完全由手工制作的作品其實可能經過了數字化的處理。然而,無論如何,這兩類作品的創作都應歸功于繪畫、雕塑、攝影和錄像的歷史積淀與對數字技術的普遍使用。5G時代下,媒體融合進程加快,某一種媒體本身允許多種操作和多種藝術形式的無縫結合,這可能導致不同媒體之間的界限變得更加模糊。數字媒體的突出特征在于可以通過挪用或拼貼重構語境以及復制品與原創作品之間的關系。數字技術的發展、新的媒體形式的出現增加了挪用和拼貼的可能性,并將它們提升到新的水平。

二、5G時代城市公共藝術的未來發展趨勢

從相關研究看,目前我國關于新的網絡和媒體技術支持下城市公共藝術的研究成果有待進一步豐富,尚缺乏新技術支持下的城市公共藝術與傳統公共藝術的比較研究、關于優秀城市公共藝術案例的研究,也較少涉及新技術背景下城市公共藝術的未來發展趨勢問題。因此,數字化背景下的當代城市公共藝術問題研究還存在較大的空間,相關研究對重新認識城市公共藝術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具有深刻意義。20世紀60年代,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對于環境文化要求的提升,藝術作品開始進入公共場域,在使用的媒介材質上有了更多樣的選擇,受眾也從少數人擴展到普通大眾,公共藝術由此發展成為獨立的藝術設計形式。自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數字藝術已經取得了巨大的發展,而且毫無疑問將繼續發展下去。數字技術的發展及其對人們日常生活和文化的影響將催生更多對這一文化現象的反思與批判。未來,數字藝術會越來越多地進入公共空間。當下,公共藝術研究已然成為熱點之一,數字媒體在20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初的這段時間里經歷了巨大的變化,并快速步入社交媒體時代。5G時代將使城市公共藝術的設計日益數字化,人們對于城市公共藝術的沉浸感、互動性、可參與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今,數字技術得到普遍的應用,藝術創作者必須及時反思自身所處的時代及其文化和技術。但是在過去較長的一段時間內,人們對于媒體的應用和嘗試并未成為藝術創作的主流方式。直至20世紀末,“數字藝術”真正成為一個專業術語,世界各地的博物館、藝術館、畫廊等開始舉辦一些數字藝術作品展覽。傳統的城市公共藝術與數字藝術正在走向融合。數字技術深度介入人們的生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對人們的觀念造成沖擊。如今的公共藝術創作者融合公共藝術與數字技術,創作出豐富的數字公共藝術作品,其形式之多樣、內容之廣泛,超越了以往任何時期的傳統公共藝術形式。尤其是藝術家利用數字技術創造出虛擬交互的審美體驗,使數字技術在藝術展、博物館展覽和影像藝術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其實,與“應用技術的藝術”相關的術語一直在不斷變化,如,“數字藝術”這個術語前后歷經了多次變化,其最初曾被稱為“計算機藝術”,然后是“多媒體藝術”“賽博藝術”。如今,“數字藝術”與“新媒體藝術”時常被人們交替使用,但其實兩者仍有著細微的區分。20世紀末,新媒體藝術主要指電影、錄像以及聲音藝術和其他的混合形式。新媒體藝術的“新”是相對于傳統的媒體形式而言的,主要體現在它為藝術創作和受眾體驗帶來了全新的可能,代表著一種當下的整體實踐。充分探討數字藝術在城市公共空間中應用的可能是非常必要的,包括對其形式語言和其中蘊含的藝術觀念的探討。瓦爾特·本雅明于1936年發表的《機械復制時代的藝術作品》一文,聚焦技術發展與藝術作品創作的關系,影響深遠。關于如何看待以攝影和電影為代表的機械復制技術,當時本雅明的觀點是,藝術作品在時空中的“在場”,即“它在它恰好所在之處的獨特存在”,是構成藝術作品真實性的重要條件,保證了作品的權威性和“靈暈”,而機械復制時代的到來動搖了作品“在場”的根基。雖然數字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藝術作品的“靈暈”,但增加了藝術作品更廣泛傳播的可能性,在互聯網普及的今天更是如此。技術的影響將深遠地存在,今天,學術界對于藝術作品的真實性、權威性和本雅明所說的“靈暈”消減問題是否需要采取對策等仍然存在爭議。未來的城市公共藝術設計將更強調沉浸感和交互性。優秀的數字公共藝術作品能借助其友好的交互方式,讓受眾更容易地進入流暢體驗的狀態,全身心投入并能集中注意,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激發好奇心與興趣,從而使作品傳達的信息內容通過互動與體驗融入受眾的內心,使受眾獲得全身心沉浸感。沉浸理論于1975年由心理學家契克森米哈伊首次提出,又稱心流理論。心流可以被理解為沉浸式體驗,是指人在某一活動中完全地投入當下情境的狀態。當今優秀的數字公共藝術作品大都注重提升受眾的沉浸感。藝術從本質上講是觀念、思維和情感交流的活動。如今,數字公共藝術具有的沉浸性特征大多體現在通過一系列光、聲、電等數字科技互動手段刺激受眾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以達到使受眾全身心融入和沉浸的目的。許多數字公共藝術創作者采用虛擬現實技術再造物理空間,從而使受眾獲得多感官的沉浸式體驗。從敘事方式看,數字公共藝術突破時空局限,打破原有的線性敘事方式,具有明顯的非線性特征。這突出體現在數字化的公共藝術作品不再是向受眾單向傳播,而是讓受眾擁有主動權,能夠參與其中,帶給不同受眾不同的體驗,真正實現人與作品的對話,解構了傳統藝術理論中的認知方式。5G技術使這種非線性的敘事方式超出點擊、閱讀,擁有更多的可能。數字公共藝術作品具備的強交互性為作品敘事框架嵌入了人的行為,比傳統的敘事方式更符合受眾的認知方式,有助于激發受眾的想象,獲得思想上的認同與超越。結合人工智能技術拓展設計的維度是未來城市公共藝術設計發展的新趨勢。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工智能設計不斷涌現。人工智能是一門研究用于模擬和延伸人類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前沿科學,是融合了計算機科學、認知心理學、社會學、藝術學等多種學科的綜合性學科。人工智能交互藝術是以人工智能技術實現的交互藝術形式。人工智能交互藝術是科技與藝術跨界合作的產物,以最前沿的信息技術為依托。近年來,人們不斷探索人工智能與藝術創作的關系,從主體、倫理角度的思考到實際的作品創作,人工智能為藝術創作帶來諸多現實可能與思考空間。人工智能藝術家也會從中獲益并激發創造力和靈感,進而推動人工智能交互藝術不斷進步。人工智能交互藝術的核心是實現人與媒體環境的高度融合。人工智能作為人類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時刻與人類發生著交互的行為,藝術家通過人工智能技術不斷探索人與媒體的高度智能化的交互行為。人工智能的核心價值就在于體現出人類自身的特色和價值。藝術創作是人類思維和創造力的呈現。新媒體工作室Ouchhh于2018年在巴黎舉辦了一場AI(人工智能)展覽。經由AI轉碼后的文字和圖像在投影儀的投射下,為觀眾帶來了沉浸式的視覺體驗。Ouchhh團隊通過應用人工智能算法和機器學習,讓AI系統學習海量文本,這些文本都是由曾經改變世界命運和書寫歷史的科學家撰寫的故事、書籍、文章和理論,涵蓋光學、物理學、時空等不同領域的內容。AI系統將它們轉譯成各種引人注目的圖像,以光影、聲音、薄織物為媒介,投射在立體空間中,用一種詩意的方式折射那些足以撼動世界的科學意識[4]。人工智能技術對于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影響深遠,以人工智能技術作為城市公共藝術的表現媒介,不但可以豐富城市公共藝術的表現形式,而且可以提升受眾的體驗,幫助受眾進一步了解作品的表達,進而提升受眾的參與度。在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數字公共藝術對人們生活、思維以及行為方式的影響成為必然。一方面,數字公共藝術影響著受眾的意識,更深刻、直觀地向受眾展示數字藝術的魅力,通過增強互動參與性賦予受眾前所未有的沉浸感體驗,提升受眾的參與度,更有利于城市公共藝術作品的情感表達和價值傳播;另一方面,在5G時代數字技術的發展趨勢下,藝術要擺脫固有觀念,從新技術層面不斷創新,融合優秀傳統文化和時代審美,推動和引領城市公共藝術的發展。數字公共藝術創作者應當了解新技術的成熟度與現階段城市公共藝術的發展需求,讓技術為自身所用,這樣才能真正推進中國城市公共藝術穩步發展。以博物館、美術館和藝術展為例,繪畫、雕塑等傳統藝術形式已不再是人們關注的唯一焦點,人們更容易被高科技打造的視聽盛宴吸引,5G技術或將帶給人們更多更具真實感的“在場”體驗。城市公共藝術的許多主題將與數字媒體密切相關,人工生命、人工智能、遠程機器人、數據庫美學、數據可視化、游戲和敘事化環境、增強現實和混合現實、社交媒體等特定媒介或媒體正在重新定義城市公共空間,有關人們身體和身份的主題也日益突出,對這些主題的探討旨在為城市公共藝術的持續研究提供一個頗為重要的參考系。

參考文獻:

[1]邱正倫,周彥華.論鄉村公共藝術公共性的缺失[J].美術觀察,2015(9):113-115.

[2]王東輝.中國當代公共藝術的現狀、問題與對策[D].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2012:5.

[3]王中.公共藝術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11-12.

[4]OUCHHH:用人工智能算法科技創造出充滿詩意的視覺作品[EB/OL].(2019-01-21)[2021-10-24].

作者:周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