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晉青瓷虎子和水盂談造型與裝飾藝術

時間:2023-03-02 16:56:55

導語:從西晉青瓷虎子和水盂談造型與裝飾藝術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從西晉青瓷虎子和水盂談造型與裝飾藝術

【摘要】從龍泉窯區云和出土的西晉青瓷虎子和水盂看,龍泉窯當時燒制技藝在一部分窯口已經達到與越窯、甌窯相近的水平。只是在瓷釉上色澤偏深,造型上偶爾出現較為粗疏之處,但龍泉窯青瓷在西晉時期已經較為成熟。文章以龍泉窯西晉青瓷虎子和水盂,與越窯甌窯婺州窯的同類青瓷器物進行比較,闡述龍泉窯青瓷西晉時期的自身特點,對研究龍泉窯西晉青瓷有良好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龍泉窯;西晉虎子;青瓷水盂;造型與裝飾

繼2021年10月27日龍泉窯區云和縣于距今2100多年的漢武帝劉徹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古墓發現三件青釉小碗后,2022年5月25日,云和又發現西晉墓葬一共出土了5件重要文物,分別是:青瓷虎子、金指環、盤口壺、青瓷水盂、銅錢等。其中青瓷虎子、青瓷水盂尤為珍貴。

一、青瓷虎子的造型與裝飾

最早的虎子,始見于良渚文化的黑皮灰陶器,先秦墓中見過漆器、青銅、陶質的虎子。虎為百獸之王,故“虎子”初為帝王之物,后推廣為民眾用品。漢代始見青瓷虎子,三國時期開始流行,直至兩晉南北朝時期。因形似臥伏老虎而得名,整體造型追求與虎形神相似。東吳、西晉時的虎子外表浮雕裝飾較多;至東晉和南朝時期,虎子制作更為簡潔,不作裝飾。其用途有說虎子為酒器或水器;有說為夜壺,把溲器制成虎形有辟邪祈福之意,用之可壯膽;有說平日生活中作酒壺,死后作便器隨葬。東晉晚期象生器物逐漸衰落,南朝青瓷虎子一類器物漸趨消亡。

1.龍泉窯西晉虎子造型端莊,刻飾簡潔,釉色略深

龍泉窯云和出土西晉青瓷虎子,是西晉時代獨立動物造型器物大量出現背景下的產物,是西晉青瓷虎子等動物瓷器創燒的鼎盛期。這件虎子構思大膽巧妙,造型端莊生動,想象力豐富,為裝飾審美與實用完美結合之典型。該青瓷虎子作伏地仰頭長嘯狀,圓形虎口大張,鼻孔上仰,雙目圓睜,弦紋代表嘴部褶皺,虎頭堆貼刻劃虎頭狀,細致生動;腿部粗壯,四足外撇曲蹬;頸與背部按橋形提梁,上飾絞絲紋,提梁似虎尾向上翹至近頸部;胸部圓挺,腰部略收;兩側淺劃飛翼紋飾;通體淡施青釉,色澤瑩潤青翠,釉深處顏色青灰深翠,虎體健碩,形態逼真,顯露憨厚而威猛之狀,充滿了生活氣息和世俗趣味。整器寫實生動,獨具匠心,觀之賞心悅目。西晉龍泉窯精品淺灰色胎體堅致細膩,瓷釉滋潤,有淡綠、深綠、青黃幾類,色調大多深沉,釉層薄而透明,施釉大多均勻,器物內外施釉,造型規整,體現了高超的擬物創造水平。

2.越窯虎子款式較多,講究裝飾,釉色灰黃

云和虎子形態與越窯1985年嵊縣石璜鎮西晉太康九年(公元288年)墓中出土的虎子相類似,但越窯虎子瓷釉青黃,施釉均勻。浙江省博物館的西晉越窯青瓷虎子也類似,但其瓷釉也為青黃色。江蘇省南京棲霞嶺甘家巷吳墓出土的虎子,現藏國家博物館。南京市江寧區湖熟街道楊柳村花園出土的東晉青瓷虎子,造型更為簡潔。灰白胎,青灰釉。半圓形腹,腹頂部飾三組弦紋,流口前伸上翹,口沿下裝飾弦紋。頂部有弓形提梁,后端貼附短尾。口部、提梁飾有褐色點彩。造型、紋飾等一改過去的風格,虎子為圓形,整器豐滿,象形特征淡化,形成獨有的東晉青瓷特色。

3.婺州窯虎子造型威猛,刀法老練,釉色黃褐

浦江博物館收藏一晉代婺州窯青瓷虎子,為猛虎造型,以虎嘴作流,虎頭昂首上仰,雙眼圓瞪,五官刻劃頗具威嚴。腹部刻劃雙翼,紋飾清晰,刀法有力。腹下有四足作俯臥狀。提梁呈拱形,上刻有繩紋。此器釉色勻凈,是婺州窯青瓷器的典型器物之一。婺州窯虎子呈現黃褐顏色,是因為胎釉含鐵純度較低,容易出現黃褐色,但統一稱為青瓷。婺州窯青瓷裝飾有其簡潔精湛的一面格,又具有較高的美學和實用價值,燒制器型中虎子最富特色。

4.甌窯虎子神態生動,口上翹角度大,裝飾簡單

溫州博物館收藏的一件西晉甌窯青瓷虎子,神態生動,跪臥溫淳,臥虎形。圓口上翹角度較大,腹部飾兩道弦紋,虎頭堆塑裝飾;腰部兩側簡單刻劃飛翼。四足呈蹲伏狀。背部置繩狀提梁,并堆塑虎尾裝飾。胎質細密呈灰白色。通體施淡青灰釉,晶澤光亮。甌窯至東晉還燒制獅形(辟邪)燭臺、虎形燈座等。尤其獅形(辟邪)燭臺通體施青黃色釉,勻凈晶瑩,利用捏塑、浮雕、刻畫等技藝,生動地塑造出獅子的憨厚忠誠而威風凜凜之態。長毛刻飾巧雅和諧,甚為美觀。綜合比較,龍泉窯青瓷虎子釉色純凈透明,釉厚處釉色深青,與其他窯口瓷釉比較略顯青翠而深沉。估計龍泉窯瓷釉能“奪得千峰綠翠來”,皆因地處浙西南大裂谷多金屬礦帶上,土質中鐵類金屬元素多,故釉色深沉,自古與越窯、婺州窯、甌窯等瓷釉皆有區別。其次,虎子的造型龍泉窯身軀比例和諧,端莊大方,只是尾部處置略顯粗糙,有過于簡單化傾向。

二、青瓷水盂的造型與裝飾

水盂,品類高古。又稱水丞、硯滴,古人直呼為“水注”。硯池除添水以及盛水洗筆之用外,更帶有觀賞陳設瓷之味。文人供置于書齋的案幾之上,須符合主人的情趣,故選擇要求較高。最早出現于秦漢,東漢早期就有水盂青瓷燒制,盛行于兩晉時期。不同時代的青瓷水盂有不同的審美特征,不同地域青瓷水盂,其工藝造型和紋飾風格略有不同,尤其瓷釉裝飾差距較大。魏晉時期前的水盂形狀多為圓口,西晉以后青瓷水盂形制多變,造型各異。云和縣西晉墓出土的青瓷虎子、四系青瓷水盂等青瓷可見龍泉窯西晉時期的青瓷裝飾特色。

1.西晉龍泉窯青瓷水盂

龍泉窯四系青瓷水盂造型圓潤雅致、古樸端莊。圓唇,斂口,扁鼓腹,實圈足微外撇,胎質細膩,胎骨深灰堅致。通體裝飾竹編織紋,施釉厚薄不均,但釉色青翠透明。青釉深沉,釉及底。施釉技術處于轉變期,仍未能完全妥善均勻施釉,不善于去掉釉料中的鐵元素,故此釉面以青綠色或黑綠色為主。腹部刻弦紋線。該青瓷水盂為灰褐胎,瓷化程度相對較高,其器身圓形,呈扁瓜狀,厚重沉實。此水盂造型吸取原始青瓷和青銅器器型端莊的特點,取型到位,制作規整,典雅別致,端莊大氣,彰顯敦厚包容的理念。裝飾特征與2022年10月云和顯圣灣新石器晚期至夏商時期大型遺址出土的陶尊相類似,青瓷水盂運用編織紋進行裝飾,并略施薄釉美化瓷器;又有所創新,與越窯、甌窯、婺州窯均有較大的區別,風格典雅,集藝術之華美與實用于一身,為龍泉窯早期青釉最高檔次之瓷作,極顯珍貴。龍泉窯西晉時期的瓷釉和造型,總體上看仍未能擺脫西晉的時代特色,單看瓷釉,龍泉窯水盂具有深翠青黑特點,與其他窯口的青黃、淡青不同;造型制式與其他窯口比較,沒有動物化仿生裝飾,略有創新,追求簡潔古樸風格,編織紋裝飾古樸雅致,凸顯文而雅的風格。但其整體工藝與越窯、甌窯青瓷有相似的傳統風格。從龍泉窯晉代其他瓷釉看,雖然也有翠綠中帶淡黃色,如東晉龍泉窯青瓷四系壺、唐代龍泉窯青瓷撇口碗等,但唐代龍泉窯青瓷四系罐仔細辨看仍然帶有淡綠色調。

2.越窯水盂釉色黃褐,造型與龍泉窯相近,但裝飾略為繁雜

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館的越窯水盂,內外施釉,釉色黃褐,渾濁不均,底部無釉;口部裝飾二道弦紋,斂口,扁腹;肩部飾斜方格紋帶。與龍泉窯系的青瓷瓷釉青翠而透明,制式也有較大的不同。浙江省博物館收藏的越窯東晉水盂,釉色黃濁,敞口鼓腹,頸部置對稱雙系,腹部塑飾蟾蜍頭和四肢,口沿飾四處等距褐斑點彩。藏于大英博物館的西晉越窯青瓷蛙形水盂,造型生動逼真,釉色青灰泛黃,釉面開細片。堆塑頭部微微昂起,無頸,鼓腹下斂,腹部堆貼四肢。似山間鼓腹蟾蜍在舉盤飲水。牛津大學收藏的越窯青瓷水盂,肩部堆貼蛙首、蛙尾和四足。施青釉,略泛黃色。釉層與當時龍泉窯比較呈現釉厚而均勻的特點。

3.甌窯水盂仿生裝飾富有情趣,但較為繁雜

甌海博物館二樓陳列著一件東晉甌窯青釉點彩瓷蛙盂,小巧扁圓。通體施青黃釉,釉色瑩潤。整件器體呈蛙形,背上有圓形注水口,雕塑蛙頭,貼有蛙足,頭足處均飾有褐色點彩。青蛙作趴伏狀,昂首而專注,四肢似在發力,模擬隨時跳躍入水狀,惟妙惟肖。甌窯還蛙嘴寬大,憨態十足,無貼四肢水盂。甌窯西晉青釉雞形水盂尤為奇特,淡青釉,肩部堆塑雞首、雞尾與雙翼,雞首微微上揚,嘴緊閉,雙目圓瞪,雙翼微展,體態豐滿有力,憨態可掬。龍泉窯西晉水盂圓融完滿,大氣端莊,裝飾簡潔,符合傳統取法于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學理念。令人觀其器,賞其形,悅其目,舒其心,為古代文人的書齋營造出恬淡寧靜、生趣盎然的境界,彰顯文人優雅的格調與品位。在龍泉窯后期發展中,尤其在五代以后有更多富有文化寓意和文人雅趣的水盂不斷出現。青瓷水盂之形制、裝飾圖案等也愈加豐富,其裝飾更為講究。

總之,西晉裝飾特征,從最早的寫實到漢代的粗獷形,至兩晉時期的首足與飛翼細致刻畫,再到南北朝的簡化虎子演變過程,可以看出裝飾構思創作中由抽象到具象、再到抽象的裝飾發展規律。隨著時代社會發展,文人雅士對文房用品不斷探索,推動人們對青瓷用品在形制特點、瓷釉方面不斷創新。西晉龍泉窯在造型與裝飾發展過程中,與周邊各窯口的制瓷藝人對虎子形象進行了充分想象和再創造,經過一次次的優化和選擇,最后創作出成為符合實用與審美需要的青瓷藝術。龍泉窯區在距今3000—5000年前就有人燒制陶瓷,從出土的龍泉窯晉代青瓷造型和裝飾上看,足可媲美同時代的越窯、甌窯青瓷。其瓷釉與西漢早期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云和出土的三件青釉小碗中的一只瓷釉非常相似,瓷釉青翠深沉,甚為美觀。龍泉窯多金屬礦土的土質決定著龍泉窯的瓷釉風格。龍泉窯西晉虎子的捏塑裝飾與三國兩晉的時代背景有關,故此其動物仿生瓷制式基本相似。龍泉窯西晉水盂的青瓷裝飾與距今四五千年的顯圣灣陶瓷尊編織紋相似,具有連續、對比、對稱、動感與網格編織紋的表現方法??梢婟埲G非常重視技藝傳承,幾千年時光中,美在傳承,文化在發展,青瓷燒制技藝在不斷創新。

【參考文獻】:

[1]李悅.距今1700多年!云和發現西晉古墓,5件重要文物出土[N].麗水新聞,2022年05月24日.

[2]云和縣融媒體中心.距今5000至3000年!云和發現新石器晚期至夏商時期大型遺址[N].麗水發布,2022年10月13日.

作者:夏侯水平 單位:龍泉市夏侯文龍泉窰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