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時代藝術教育觀研究
時間:2022-12-22 08:45:09
導語:智能時代藝術教育觀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智能技術的發展推動社會走向“萬物皆媒”的智能時代,對教育而言,實現了從技術服務教育到技術賦能教育的轉變。智能時代的藝術教育不僅體現在教育信息化上,更重要的是技術融合推動藝術學科建立起新的藝術教育觀:融通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重塑藝術教育的理念;加強公共藝術教育,實現藝術教育的社會化轉向。
關鍵詞:智能時代;藝術教育觀;工具理性;價值理性;公共藝術教育
2021年9月24日,教育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普通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考試招生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吩趯I特色發展、專業考試方式、招生錄取機制等方面提出多項任務和舉措,旨在對藝考招生工作進行系統性改革,構建全面、科學的藝術人才選拔評價體系。互聯網、人工智能技術的普及與革新正在全面加速社會發展進程,不斷提升人們對藝術作品的審美需求和消費需求,而我國的藝術教育從人才選拔階段就已出現與社會需求脫節的現象。藝術教育應當如何調整步調才能在保持藝術獨特性的同時不落后于社會發展?社會環境又對藝術教育產生了怎樣的指導作用?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一、智能時代:藝術教育的數字語境
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日趨成熟,在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同時,也促進了各行業的結構升級,技術賦能成為熱點話題。正如人類所推動的近代科技給人類自身提供了物質文明,高度智能化的機器人也會給人類提供精神文明[1]。作為人的精神活動產物,藝術在創作主體、鑒賞活動等方面均不可避免地受到智能時代的影響,當技術從工具逐步演變為思維、范式,藝術便進入了智能時代的數字語境。對藝術教育來說,技術賦能帶來了教育信息化,技術邏輯在教學方式、課程內容、軟硬件設施等方面均有體現,傳統的“以師帶徒”雙向互動模式升級為包含人機互動在內的多元交流,藝術教育在新語境中走向變革,出現技術與人文相融合的趨勢。這一趨勢在人文學科范疇內均有體現,需要警惕的是,雖然技術進步將人類社會送上多元發展、全面發展的“快車道”,但是人文學科的研究總落入后置分析社會現象、滯后歸納社會趨勢的窠臼,缺乏先進性和引導性。人文學科所遭遇的種種世界性危機,既有外在原因,即科技主導的大趨勢以及目的(工具)理性的廣泛滲透,也有人文學科自身的原因,即沉湎于過去而未能對現代性做出敏銳響應[2]。因此,我們需要探討如何才能使智能時代的藝術教育既不囿于工具理性的藩籬,又能滿足現代化的發展需求。
二、理性融通:藝術教育的理念重塑
藝術教育的理念是指立足藝術教育的價值取向,形成對藝術學科建設、學術研究方向、未來發展趨勢的總認識,并使之成為指導實踐的思想共識,它體現了藝術教育所處的時代特征,也凝結了藝術教育中的人文素養和文化內涵。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在藝術中的廣泛應用,從藝術生產到藝術教育都已出現人機共生的趨勢,在這種環境下,亟須重塑藝術教育的理念來把握人的主導性。
(一)從單向度的人到文化工業
在傳播學中,法蘭克福學派對技術的批判性研究最為深入,該學派吸納了黑格爾和康德的思想,深受馬克思·韋伯的啟迪,并能結合馬克思主義展開思辨,最終形成一套面向工業社會的批判理論,其中馬爾庫塞提出的“單向度的人”的觀點影響較為深遠。若要追溯此觀點的學術緣起,必須論及海德格爾。他認為,技術的異化使人進入“非本真”的狀態,這啟發了馬爾庫塞提出“人的異化”,并進一步提出藝術與社會的“雙重異化”。阿多諾的“文化工業”著眼于藝術作品的機械化生產、商業化傳播等問題,借助韋伯的“理性觀”指出,工具理性主導的文化工業正不斷削弱價值理性。從藝術教育史來看,19世紀新工業的出現促使都柏林建立起面向制造業和實用美術的繪圖學校,包豪斯學校也受到英國手工藝運動的影響,雖然手工藝運動期望削弱工業革命帶來的弊端,但也不可謂沒有受到其影響。這些現象都表明,基于工具理性的文化工業對藝術教育的發展產生了作用,如果現在只是簡單地將“工業設計”“計算機繪圖”等課程納入學科體系,那便會成為“單向度”的藝術教育。
(二)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融通
在數字語境中,藝術的生產和傳播都已經離不開新媒體的作用,甚至已經出現傳媒藝術這一新的門類,投影、虛擬現實、互動裝置為藝術表達帶來更多可能,出現了炫技強于內涵的現實情況。為了避免工具理性主導藝術生產,需要從藝術教育入手,培養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融通的藝術家。這一點也有理論基礎可循,馬爾庫塞并不是完全的技術悲觀者,他提出了有別于工具理性的“新技術觀”,盡管這一觀念有一些烏托邦式的理想主義,且并沒有得到更深入的闡釋,但卻明確指出,經過“美學還原”的技術是可以服務于人的。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也暗示了工具理性可以被改造,且具備產生正面社會效應的潛能。在韋伯的觀念中,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并非孤立存在的,它們本質合一且不可割裂。工具理性應當以價值理性為導向,價值理性應當為工具理性指引方向[3]。從實踐的角度分析,藝術生產是通過工具進行的,數位板不過是數字化的繪圖紙,任何藝術作品終要通過感官產生感知才能為人所鑒賞。在藝術鑒賞中,感知后產生的認知便是價值,它是藝術作品中蘊含的內涵、精神和美學思想,需要藝術家根植于作品中,也需要鑒賞者從作品中挖掘。以技術為橋梁,將靈韻從創作者傳播至鑒賞者就是融通,這也是理性與藝術的融通,藝術教育與社會需求的融通。
三、公共教育:藝術教育的社會化轉向
技術使藝術從精英化走向大眾化,縱覽機械復制藝術的發展歷程,印刷術使普通人讀到詩文,攝影及沖洗技術帶來寫實易懂的圖像,影音復制技術開辟了聽歌、看電影等全新的娛樂方式??梢哉f,技術在創造新藝術形式的同時,也使藝術表現出更多消遣性的意味,藝術鑒賞和藝術消費成為公共化的藝術活動,人們對藝術也產生了更廣泛的社會需求。在本雅明看來,雖然機械復制導致了藝術光暈的消失,但它也改變了大眾和藝術之間的關系,這表明藝術在公共領域內的作用正在得到強化。
(一)藝術的公共性與公共藝術
藝術的公共性與公共藝術從字面上看極為相似,但它們指向的是藝術發展進程中既有區別又有融合的兩個方面。藝術的公共性旨在表達藝術在發展過程中產生了能為公眾所共享的精神價值,這里的“公共”是一種基于藝術內涵和藝術精神的視野,指藝術作品能突破時空的限制,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受眾面前均可以被解讀。公共藝術在誕生初期是對藝術門類或藝術行為的指代,強調藝術空間的“公共”和受眾群體的“公共”,以物理屬性上的“公共”為前提來反映社會的公共認知。隨著技術在藝術領域內的應用,藝術的公共性需要通過影響范圍更廣的藝術作品進行深化,公共藝術也在技術迭代中承載更豐富的內涵,這兩個方面在數字語境中走向融合,藝術的公共性在新的文化語境中成為當代公共藝術的一個特性、一種目的,即要求公共空間中的藝術作品具有公共性,反映公共精神[4]。這一融合促進了藝術教育的社會化轉向,蘊含公共精神的藝術作品不僅需要被創作,更需要被解讀。
(二)公共藝術教育的必要性
在智能時代,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不僅改變了藝術作品的表現形式與展覽方式,也使藝術在數字語境中不斷分化出新的角色。藝術作品既是文化,又是商品;既具有媒介屬性,又附帶經濟效益;既能重塑社會環境,又能構建人文精神。近年來,網絡媒介不斷拓寬傳播渠道,放大傳播聲量,進一步擴大了藝術作品的受眾范圍,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藝術家開始將公共性的社會話題注入藝術作品,這使藝術接受不再是單純的鑒賞或娛樂消遣,從中亦可尋覓出一些社會活動的蹤影。在這種社會環境下,審美素養的重要性變得可與媒介素養比肩,藝術教育便不能再局限于高校之中。因此,藝術教育在改革過程中不能只注重將技術引入課堂,更應該思考如何使藝術教育在社會層面發揮價值。高校不僅要通過專業藝術教育培養智能時代的藝術家,更要與其他社會組織合力發展公共藝術教育,提升藝術接受者的鑒賞能力,從而打破公眾與藝術作品之間的認知壁壘,使藝術的公共性價值不被稀釋。文章期待能革新智能時代的藝術教育觀,從核心問題出發,用觀念指導實踐,由表及里地進行藝術教育改革,在培養具備創新能力的藝術創作者的同時,也培養具有審美素養的現代公民。
參考文獻:
[1]曹再飛.人工智能時代的藝術圖景[J].藝術廣角,2018(1):6.
[2]周憲.再發明與在行動———化解人文學科世界性危機的路徑[J].南國學術,2015(2):39.
[3]李玉恒.走向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融通的高等教育[J].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2):62.
[4]張蘇卉.藝術的“公共性”與公共藝術[J].藝術百家,2004(5):102.
作者:劉曉靜 劉陳東惠 單位:黑龍江大學
- 上一篇:聲樂研究生培養模式分析
- 下一篇:網絡時代對分課堂對學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