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課程培訓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9 23:10:3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思政課程培訓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高職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課程思政研究
摘要:分析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課程思政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高職院校要加強對專業課教師的課程思政培訓;組建課程思政教學團隊;將課程思政納入教學考核,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通過課程思政改革,能有效提高專業課教師的課程思政能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課程思政;高等職業教育;藥品經營與管理
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承擔著為各類醫藥生產企業、醫藥營銷企業及醫藥管理企業等培養具備較強的藥品零售與管理、批發、購銷、儲存、養護及質量控制能力,具有較強的公關協調能力和良好職業道德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該專業人才思政教育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全國人民的用藥安全和身體健康。因此,探索將思政教育融入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的路徑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1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課程思政存在的問題
課程思政是指將思政元素融入各門專業課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思想意識和行為舉止,讓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三觀,進而促進現代高職教育的發展,培養出高專業技能和高職業素養的各類人才[4-5]。我校于2017年就單獨成立了馬克思主義學院(以下簡稱“馬院”),并要求馬院分派思政教師對各個二級學院開展課程思政指導。但即便如此,專業課教師開展課程思政仍存在一定困難,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課程思政概念模糊,育人意識不夠。由于以往在高職院校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思政課程與專業課程各自為政。思政課程主要負責學生的德育,專業課程負責學生的智育,由此就形成專業課教師只注重專業素質培養的現狀。同時,專業課教師講授專業知識得心應手,但對課程思政的重視度和認識度均不夠。(2)教學模式陳舊,切入方法欠缺。課程思政與專業課雖然不矛盾,但切入點很重要,切入課程思政內容需要良好的技巧,思政與專業過渡自然,授課才顯得連貫。但有些專業課教師對如何挖掘課程思政元素、如何在授課過程中切入課程思政不是很清楚。而且大多數專業課教師不能緊跟時事政治變化,課程思政存在著一定的滯后性,效果也受到一定影響。(3)缺乏思政考核機制,開展頻次不夠。有些教師雖然清楚課程思政概念,在平時教學中也有開展,但開展的次數不多,主要原因是缺乏課程思政方面的考核機制,是否實施沒有多大影響,因此實施課程思政的隨機性很大。此外,由于大多數高職教師的教學工作量較大,再加上科研壓力和職稱壓力,沒有課余時間去認真準備課程思政教學內容。
2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課程思政改革與實踐
高職非思政教師培養培訓體系研究
摘要:課程思政大背景下,高職非思政教師需要構建有利于終身學習的教育教學體系,即職前培養與在職培訓一體化。立足資源依賴理論、教師專業發展理論、勝任力理論,對體系構建進行了可行性論證。
關鍵詞:思政導向;培養培訓一體化;高職教師;思政教育教學能力
當前,高職院校正在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工作,對非思政教師提出諸多新要求。為提高課程思政背景下高職非思政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探索思政導向的高職非思政教師培養培訓一體化體系構建問題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一、理論基礎
(一)資源依賴理論。資源依賴理論認為,任何組織都是開放的系統,且不可能完全自產賴以生存的所有資源,只有與環境中的其他組織互相吸收、轉換資源才能生存與發展,并在與其他組織的互動中形成一定的資源關系網絡。各種組織都掌握著某些重要資源,組織之間不是單方面的資源服務關系,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1]一方面,國家、社會、企業急需具有創新創業意識能力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希望高職院校能夠培養出這樣的人才,而教師是人才培養的關鍵。高職院校擁有一大批具有開展思政教育潛力的非思政教師及良好的育人環境,符合國家、社會、企業所需。另一方面,高職院校開展課程思政工作,需要提高非思政教師的思政教育教學能力,需要利用國家、社會、企業的豐富資源和環境,開展教育教學實踐、企業實踐、科技服務等形式多樣的教育。可以說,高職院校與國家、社會、企業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資源依賴關系。思政導向的高職非思政教師培養培訓一體化體系即從資源依賴理論出發,嘗試聯合高職教育管理者、組織者、利益相關者等國家、社會、企業各類組織,集中并有效利用資源,開發有利于提高高職院校非思政教師課程思政教育教學能力的教育體系。(二)教師專業發展理論。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認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是指教師在參加專業培養培訓的同時,加強自身學習,漸進持續地提升自我,最終成長為專業人才。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一個長期貫穿職業生涯的過程,既需要教師自身努力,也需要良好的外部環境支持。因此,教師專業發展具有長期性、階段性、生成性,需要內外因素都發揮相應作用。高職教育與國家、區域經濟發展聯系密切。隨著我國當前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和升級,新興產業的分工更加細膩,工作崗位標準更高更嚴格。要求教師終身學習,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能力,保證人才培養質量。課程思政背景下,高職非思政教師思政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需要構建有利于終身學習的教師教育體系,即職前培養與在職培訓一體化,這種教育體系構建的邏輯起點與落腳點就是教師專業發展。(三)勝任力理論。以美國學者麥克利蘭的冰山模型和R.博亞特茲的洋蔥模型為代表的勝任力理論是管理學的重要理論之一。包括知識、技能、自我理念特征、特質、動機等職業能力核心因素,是影響職業能力的關鍵,很大程度上決定個體的技術技能水平與發揮效果。多數知識技能的掌握較為簡單,一般培訓就能達成,但自我理念特征、特質、動機等不易獲得,既需要長期教育,教育的效果也會因不同的個體特征而不同。教師勝任力是教師為完成教育教學目標需要具備的基本專業知識、技能、價值觀及人格特征等素養任力理論視角下充分考慮受教育(預備)教師的個性特征,針對性地制定可行教育方案,可望提高培養培訓成效。
二、構建思政導向的高職非思政教師培養培訓一體化體系
微觀經濟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探討
摘要:本文以經管類專業必修課“微觀經濟學”為例,首先闡明“混合式教學”模式下課程思政存在的問題,即“微觀經濟學”專業課教師思政素養普遍較低,“微觀經濟學”混合式教學手段的缺乏,“微觀經濟學”教師對課程思政的錯誤認識,“微觀經濟學”課程思政融入點挖掘不夠。然后,針對這些問題,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微觀經濟學”;“混合式教學”;課程思政
1研究背景
本研究認為,在新時代背景下,基于“混合式教學”,進行課程思政教育改革的探索,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各類專業課程、特別是帶有主觀價值判斷色彩的人文社科類專業課程進行有機結合,探索適合不同專業的教育教學方式、安排以及授課方式。
2“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微觀經濟學”課程思政存在的問題
2.1“微觀經濟學”課程特點
數學教師課程思政教學能力提升策略
摘要:分析了中職數學教師在課程思政教學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思路:加強課程思政理念培訓,提高教師對課程思政的理解能力;深化對課程思政的解讀,提高教師對課程思政作用的認知能力;做好數學課程思政教學研究與實踐,提高教師對課程思政的應用能力;完善數學課程思政教學效果評價體系,提高教師的評價能力。以期對提升中職數學教師課程思政教學能力提供有效借鑒。
關鍵詞:中職數學;課程思政;教學能力
一、中職數學教師課程思政教學能力不足的表現
(一)對中職數學課程思政理念理解能力不足
課程思政是一種課程觀,包含學科課業內容和思政教學兩個方面。具體來說,它既包含學科內容、學科教學方式方法、學科活動,同時也包含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教學方式方法和思政活動,還包含教學進度和計劃安排等。中職數學教師并不能清楚地理解其內涵,往往只是簡單地在表面意義上將其理解為一門新開課程,或在數學課程中加入一些思政元素,在教學中進行一些思政教育等。這充分說明中職數學教師課程思政理念的理解能力不足。課程思政內涵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課程思政是指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所有課程均承擔育人職責,共同實現思政教育功能[2]。二是課程思政的實質是一種課程觀,它不是增加一門課或者一項活動,而是在課程教學和改革各環節、各方面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實現立德樹人、潤物無聲[3]。三是課程思政建設的載體在于課程,重點在于思想政治教育,關鍵在教師,成效體現在學生獲得感上[4]。綜上所述,中職數學課程思政不是新開一門數學課程,而是指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充分挖掘數學課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不同階段、不同年級數學教學全過程的育人理念和實踐活動,并充分利用這些思政元素對學生進行價值引導,最終在潛移默化中實現立德樹人目標,即數學課程承載著思政,思政寓于數學課程。
(二)對中職數學課程思政作用認知能力不足
心理健康及精神病護理學教學研究
摘要:根據心理健康及精神病護理學課程的特點以及護理專業的特點,以重慶醫科大學護理學院護理本科專業心理健康及精神病護理學課程思政改革為例,充分挖掘該課程的思政元素,從積極職業價值觀及優秀職業心理素質塑造、適應能力及抗挫折能力提升、“生物—心理—社會”整體護理思維模式養成、愛崗敬業與慎獨的職業工作作風樹立4個方面,探索思政教育融入該門課程的基本方法和途徑,分析總結經驗與不足,為后續其他專業課程更有效實施課程思政提供參考。
關鍵詞:心理健康及精神病護理學;課程思政;護理教育
課程思政是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也是完善“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本研究在課程思政理念的指導下,緊緊圍繞護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心理健康及精神病護理學課程目標,充分挖掘相關課程思政元素,探索思政元素在心理健康及精神病護理學課程教學中的結合點,從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教學改革的實踐嘗試,以期為進一步推進各類課程思政教育改革提供參考。
1心理健康及精神病護理學課程實施課程思政的重要性
1.1心理健康及精神病護理學課程特點
心理健康及精神病護理學課程是基于健康與疾病并非相互對立關系,是一個連續動態的健康觀,任何人任何時候的健康狀態都處于這一動態過程的某一點上,且位置不斷變化[4],因此心理健康與心理疾病也處于健康與疾病連續動態過程中的某一點上。我校基于該健康觀,對護理心理學及精神病護理學兩門課程進行整合,開設了心理健康及精神病護理學課程。該門課程是我校護理專業的核心課程,包括心理學基礎知識、健康心理學知識、精神病護理學知識以及健康心理及精神病護理學基本護理技能四大模塊,主要內容包括正常心理現象的構成、表現及特征,異常心理現象特征,護士良好職業心理素質的構成及特征,心理評估內容及方法,心理應激與調節以及神經癥、精神分裂癥等精神疾病的護理知識及技能等。護生通過該門課程的學習,能理解護士職業心理素質的構成及表現形式,能識別異常精神活動的典型表現,掌握心理評估、心理及精神疾病護理的基本方法及護理技術,具備整體護理觀念,掌握促進自身、健康人群以及精神障礙患者心理健康的方法及技能。因此,該課程承擔著培養護生良好的職業心理素質、滿足人們精神心理健康需求的意識以及“生物—心理—社會”整體護理思維模式等任務。
教育政策與法規課程思政建設研究
摘要:“教育政策與法規”課程思政有其必要性,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教師職業本身內在發展、高校課程建設的需要。“教育政策與法規”課程思政建設要融入高校課程思政頂層設計,依據教材拓展課程思政內容,加強教師課程思政能力建設,構建課程思政資源保障體系。在教學實踐中必須創新“教育政策與法規”教學,創新課程思政教學方法,創設課程思政自我學習體系,創立課程思政教學評價體系。
關鍵詞:“教育政策與法規”;課程思政;師德師風
教師被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充分體現了當今社會對教師職業的崇高尊重,但作為教書育人的具體實施者,社會同時也對教師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培養未來人民教師的師范類專業,師范教育類專業與其他類型專業相比有其獨特性,表現之一是特別重視對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培養。[1]因此,師范類教育更應該根據師范類專業人才培養的特點,依據其課程規劃,開展有其自身特色的師范類課程思政教育。
一、“教育政策與法規”課程思政的必要性
“教育政策與法規”是高等師范院校教育類專業普遍開設的一門課程,該課程內容涵蓋我國主要的政府教育政策和教育法律規范。該課程開設的目的,一是培養師范生良好的法律意識和職業道德,二是該課程內容為教師資格考試的重要內容有利于學生通過教師資格考試。2020年5月,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文件中明確提出要把價值引領、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要素進行融合,貫穿于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始終,并對課程思政建設的目標要求和內容重點進行了明確[2]。據此,在“教育政策與法規”教學中開展課程思政是非常有必要的,主要概括為以下幾點。
(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需要
診斷學課程開展思政教育的實踐
摘要:隨著教育部要求高校教育把“課程思政”融入專業課程教學改革,高校醫學教育也面臨著新的任務及挑戰。診斷學是醫學院校重要的基礎學科,在診斷學課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學改革,對培養高質量的醫學人才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文章研究思政教育在診斷學的意義,分析診斷學思政教育的現狀,探討如何在診斷學教學中開展課程思政,經過1年的課程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課程思政;醫學教育;診斷學
一、認識及重視診斷學課程融入思政教育的意義
當今的國際社會,意識形態領域風云變幻,各種思想價值觀念激烈交鋒,一場不見硝煙的戰爭正在進行。青少年是祖國建設和實現民族復興的主力軍,高校是防御外來不良思想影響的主戰場。要贏得戰爭的勝利,務必在各門課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充分利用馬克思主義先進思想武器,構筑起牢固的思想防線,抵制各種腐蝕思潮的侵蝕。課程思政強調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以外的課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思政的探索過程是不斷創新的過程[2]。醫學教育除了需要融入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和民族自豪感、愛國情懷的培養,還需著力培養學生高尚的職業道德,弘揚救死扶傷的精神和醫學人文能力。診斷學課程是從基礎醫學跨越到臨床醫學之間的樞紐課程,在整個醫學教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第一步融入思政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診斷學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患者的課程,因此在入門階段,教師就應該正確引導學生形成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以“懸壺濟世、救死扶傷”為己任的職業自豪感,關愛和尊重患者,注意保護患者隱私,從而提高人文素養及醫患溝通的技巧。將臨床技能的培養和思政教育有機結合,使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二、當前診斷學課程融入思政教育存在的問題
目前診斷學融入思政教育的實踐仍存在諸多問題,將對思政教育的開展造成阻礙。
民族地區大學體育課程思政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就“課程思政”的相關內涵及特征進行了概述,其后提出了一系列邊疆民族地區大學開展“課程思政”的主要思路及基本措施,最后明確了創設健全完善的“課程思政”貫徹落實保障機制。
關鍵詞:邊疆民族地區;大學;體育;課程思政
目前我國高校所開展的一系列課程教學均具有一定的思政教育價值,所有教師都應當自覺主動地承擔起科學育人的重要責任。曾明確提出,課堂教學作為第一課堂,是開展教學工作的主要渠道及途徑,教師應當對其進行科學有效的把握和利用,不斷提高思政理論課教學的效率及質量,凸顯出教學本身的時效性、針對性,從多個渠道、多個層面滿足不同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而其他的學科教師也應當肩負起自身的責任,將專業課程與思政課程進行融合,同向同行,共同推動教學工作的穩步開展。目前我國大多數高校根據實際情況已經創設了課程思政,并提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策略方式進行貫徹落實。在這樣的背景下,邊疆民族地區大學應當積極學習其他院校的成功經驗,通過不斷探究,形成符合自身發展需求的特色教學模式,對工作內容、工作形式進行梳理完善,以此從真正意義上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任務。
一、“課程思政”的相關概述
所謂課程思政,從一定意義上來講,主要是指高校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在原有的專業基礎上適當增加一系列相關的思想政治內容,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樹立起崇高的職業理想,自覺主動的繼承并發揚中國傳統文化,樹立正確的核心價值觀,以嚴格的標準規范自身言行,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課程思政的貫徹落實在一定程度上將思政教學融入到所有課程機制中,思政教師也不再是唯一的教學主導者,由傳統的單一作戰轉變為集體作戰,思政教學也不再是獨立的課程內容,而是與其他學科之間協同發展,搭建起三位一體的教學機制。與此同時,思政教師、專業教師及行業專家學者彼此之間相互協作,形成合力,共同為院校育人提供支持和幫助。同時,課程思政將自然學科與人文社會學科進行了結合,引導學生掌握扎實基礎知識的同時體現出社會價值,立足于社會主義發展培養出社會所需的優質、高素質人才。
二、邊疆民族地區大學開展“課程思政”的主要思路及基本措施
談課程思政育人教學管理新模式
摘要: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其以課程思政育人為主體,也需以新的教學管理體系為保障。目前課程思政建設主要存在體系建設有待加強、考核機制有待完善、保障機制有待提升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要求課程思政建設中要系統地提升專業教師的課程思政能力;有效促進高校學生的思政品質養成;全面改進辦學主體的教學管理模式。結合課程思政的內涵與要求,及其對現有教學體系、考核、保障等機制的挑戰,以計算機專業為例,站在基層學院的角度,融合課程思政中“教—學”主體和教學管理的特點,應從教學體系建設、教學質量考核、教學服務保障方面構建全面覆蓋、類型豐富、層次遞進、相互支撐的三位一體課程思政教學管理體系。
關鍵詞:課程思政;教學管理;體系建設;質量考核;服務保障
新時代的高等教育旨在為中華民族培養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2019年3月18日,在學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堅持八個相統一。其中一條是要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根據《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所有高校、所有教師、所有課程都應承擔好育人責任,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還要堅持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結合,落實教學目標、課程設置、教材使用、教學管理等方面的統一要求,又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材施教。在實際教育教學過程中,基層學院教學管理人員承擔著具體專業教育教學的教學體系建設、教學質量考核、教學服務保障等工作,對構建課程思政教學管理新模式,構建“大思政”格局,推進三全育人,落實教學目標、課程設置、教材使用、教學管理等方面的統一要求至關重要。筆者作為西北工業大學一線教學管理人員,近年來根據教育部對高校課程思政教學相關要求開展育人和改革實踐工作探索,對面向課程思政育人的教學管理新模式進行綜合闡述。
一、傳統教學管理模式的現狀及問題分析
課程思政概念提出之前,思政元素在教學工作中已有體現。例如,課程中介紹專業領域典型人物,鼓勵學生努力學習、戒驕戒躁,樹立正確的科研觀;引用中美貿易戰中,美國對我國芯片技術封鎖等事件案例,激發學生愛國情懷及科研報國的志向。但是此類元素未被系統化挖掘、整理、凝練和升華,因此在整個專業教學管理中課程思政未成體系,有效性式微,需要進行體系設計、整體布局,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一)體系建設有待加強
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工作意見
為深入貫徹落實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教育局關于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的通知》要求,確保《若干意見》在我落地見效,特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貫徹落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教育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同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二、工作任務
深入挖掘課程及各教學環節育人功能,構建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的育人課程體系,形成各類各門課程協同育人格局。推動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與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教育有機結合,著力培養一批思政課程教學名師,提煉可推廣的教育教學改革典型經驗和特色做法;構建科學有效的課堂教學質量考核評價標準。
三、工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