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心理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3 18:05:0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認知心理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心理學應用研究論文
摘要:應用認知心理學是在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產生的一門旨在探討現實生活場景下人類認知機制的一門新興學科,它的產生得益于現代認知心理學研究中生態學研究取向對嚴格的實驗室研究的質疑和對人類認知研究的新探討。近30年的發展歷程表明,應用認知心理學已經超越了其產生初期對于實驗室研究取向和生態學研究取向的學理辯論,而以一種更寬容的態度,采用各種研究方法交互使用的研究策略,主要致力于對人類現實生活中面臨的認知問題進行積極而有益的探討。應用認知心理學拉近了傳統實驗室研究和現實生活的距離,而使認知研究更具有現實生活的代表性和普遍性。
關鍵詞:信息加工理論;認知心理學;應用認知心理學
一、引言
無論是在科學心理學產生之前或是之后,對人類認知、心智或思維本質及其活動的探討,始終是哲學家、數學家、心理學家,甚至是生理學家的一個中心話題[1]。然而,由于難以解決研究的可觀察性問題,在科學心理學產生以后的很長時間內,無論是結構主義還是行為主義都難以跨越心身之間的“萊布尼茲鴻溝”,在科學層面上對人類的認知進行有效研究。以“人與計算機功能類比”為基本研究假設、采用實驗法對人類認知進行研究的現代認知心理學的信息加工理論似乎解決了科學心理學研究的這種尷尬狀況。“把心智看成是運行在大腦中的功能性的特殊的計算過程的觀念從功能主義角度在‘萊布尼茲鴻溝’上架設了一座橋梁,為具有確定的特殊性質的心理機制(也即任何能運行的程序)及思維能存在于非生理性的計算機的可能提供了支持。由此,我們可以在計算機實驗室和心理學實驗室對其進行探討”[2]。
借助于計算機科學的迅猛發展和“人與計算機功能類比”的基本假設,自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現代認知心理學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迅速改變了人類認知領域的研究面貌,并對心理學及相關領域的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至于拉赫曼等人在《認知心理學和信息加工》一書中聲稱:“我們的(認知)革命現在已經完成,并呈現出一種常規科學的氣氛。”[3]然而,現代認知心理學的這種樂觀情緒并不代表其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心身之間的“萊布尼茲鴻溝”問題,其“人與計算機功能類比”的思想不僅備受學派外部其他人類認知問題研究者的指責,即使其學派內部的研究者也一再對其合理性進行質疑。早在1967年,奈瑟就于《認知心理學》一書中寫道:“和人不同,‘人工智能’程序傾向于解決單心智的、不受干擾的、非情緒的問題。……在我看來,(這些程序)沒有一個能對人類心智過程的復雜性做到完全公正。”[4]
二、認知與現實:對信息加工理論實驗室研究的質疑與應用認知研究的產生與發展
兒童認知心理學研究
摘要:文章對兒童樂園視覺設計的現狀進行闡述,并分析了兒童認知心理學在兒童主題樂園視覺設計中的作用,以兒童樂園為切入點,結合兒童認知心理學和視覺設計的相關理論,總結歸納出兒童樂園視覺設計的原則、思路及方法。
關鍵詞:兒童樂園;兒童認知心理學;視覺設計
本文為江蘇省研究生實踐創新計劃項目(高科技兒童樂園視覺形象研究與設計)(項目編號:SJCX17_0727)的階段性成果。兒童樂園是兒童除了學校去的最多的地方,能直接影響到兒童的身心發展。在兒童樂園視覺設計中很少有從兒童認知心理學方面入手分析來進行設計,本文通過對兒童心理及認知發展等特點進行展開分析并總結,明確出兒童樂園的相關視覺設計的特征。
一、兒童樂園視覺設計的現狀
兒童樂園的視覺設計最直接的作用是吸引兒童的興趣,要能夠與兒童的認知相符合,便于兒童接受,達到信息的傳達。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對于兒童的成長教育也越來越重視,各種主題的兒童樂園興起,很多的兒童樂園視覺設計是基于公共場所的大眾性原則考慮的,兒童需要在家長的引導下才能對空間熟知。市場上的兒童樂園內部的視覺設計基本還是停留在對色彩、圖形和字體直接進行過度夸張的設計,很少會去考慮到兒童的心理需求和感官體驗,對兒童的心理及認知等特點分析不足。兒童樂園的視覺設計關系著兒童樂園的客流量,它在保證視覺整體統一性的同時也影響著兒童審美觀念的形成。好的視覺設計能幫助兒童更好的學習,如何將寓教于樂的理念融入到兒童主題樂園的視覺設計中,讓兒童主題樂園成為兒童的第二課堂,視覺設計起著重要的作用。
二、兒童認知心理學
廣告傳播與心理理論探究論文
[論文摘要」廣告信息傳播的接收過程存在四個心理層次,它深刻地反映了廣告傳播與心理學密不可分的關系。在廣告傳播心理的研究中,用現代心理與有關的心理學理論探討、觀照廣告傳播中的心理現象,能使廣告傳播心理理論更加融合,并得到縱深發展。
[論文關鍵詞]廣告傳播現代心理架構
廣告傳播在當今時代已是不可或缺的傳播形式。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廣告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越來越引人注目。廣告是企業或其他經濟實體有計劃地利用媒體傳送各類信息進而影響公眾行為的信息傳播活動。廣告學是在傳播學所揭示的信息傳播整體運動的一般規律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廣告領域特殊矛盾和特殊規律的科學。廣告學的研究對象是信息傳播,廣告主和廣告策劃者是廣告的傳播者,廣告信息是廣告傳播的重要內容,刊播廣告的各種媒介報紙、電視、廣播、雜志、網絡均是廣告傳播的媒介。接觸廣告媒介的受眾即是廣告傳播的受眾。在廣告信息傳播過程中,包括廣告展示、表現、傳遞、接收等環節,這些環節本身就是廣告傳者說服受眾通過對廣告信息的認知、理解,轉化為態度和行為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人的心理活動的過程。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心理的實質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能動的反映,心理是人腦的機能,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發生發展及其規律的科學。一方面廣告本身具有對受眾心理產生影響的功能,即傳遞溝通功能、誘發或滿足需要的功能、影響態度與促進購買行為的功能;另一方面,廣告傳播過程與心理學之間也存在緊密的內在聯系,即兩者之間存在密不可分的理論架構。
一、廣告傳播與認知心理學
認知心理學是西方現代心理學的一種新的思潮、范式和研究取向。就狹義而言,認知心理學則指信息加工心理學。現代認知心理學派用信息加工的觀點和術語說明人的認知過程,他們認為認知過程就是信息的接收、編碼、貯存、提取和使用的過程。包括知覺、注意、記憶、心象(或意象、表象)、思維和語言等。廣告信息通過媒介傳遞給受眾,則受眾接受信息的過程也就是信息加工的過程。
認知心理學認為,人腦和電腦都被看做是加工符號的物理系統,而人腦的活動和電腦的信息加工功能都是符號操作過程。換言之,現代認知心理學的核心概念是,試圖把“認知”概括為人的所有的心理活動,并把人的心理活動模擬為計算機式的信息加工系統。這個系統的基本特征在于能夠用符號的形式表示外部環境中的事物,也能用符號的形式表示自身的系列操作過程,即對外部環境事件進行信息加工,也能對自身的操作過程進行信息加工,因而人的思維活動就可成為能夠進行客觀描述的具體信息過程,這一理論開創了從信息加工觀點研究人類思維的新取向。美國心理專家羅伯特·L·索爾索在《認知與心理學》中這樣闡釋道:“認知心理學研究我們如何獲得世界的信息;這種信息又怎樣表征并轉化為知識;它怎樣貯存;知識又是怎樣用來指導我們的注意和行為。它涉及心理過程的全部范圍—從感覺到知覺、模式識別、注意、學習、記憶、概念的形成、思維、表象、回憶、語言、情緒和發展過程,而且應貫穿于行為的各個領域。廣告信息傳播過程與認知心理學研究方向是緊密相聯系的。
語文教學設計知識分類學研究
摘要:從學科內容傳授到學科關鍵能力培養是語文教學觀念的重大轉變,語文教學設計要適應這種轉變。認知心理學知識分類理論為語文教學設計實現學科關鍵能力的轉變提供了知識論基礎。加涅關于學習結果的分類、安德森二維知識分類等兩種認知心理學的知識分類理論,為語文教學設計提供了理論參照,據此可以構建與其相應的兩種語文教學設計模型,這兩種設計模型對小學、初中、高中語文教學都有較高的適用性。
關鍵詞:語文;教學設計;模型;知識分類學
語文教學設計一般要關注內容的組織、方法的選擇、程序的安排和技術手段的采用。然而方法、程序、手段“本身沒有好壞之分,只有適用之別”[1],如果僅僅囿于方法、程序和技術手段這些因素,內容的組織沒有關注到知識分類問題,不能從認知心理學的知識分類視角研究語文教學問題,語文教學就會停留于具體的學科內容本身,教學也只是將繁雜多樣的具體內容傳遞給學生,不能做到讓具體學科內容成為促進學生認知發展的材料。而促進認知發展、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科教學需要關注的最終目的,學科關鍵能力是學生認知發展水平的體現。因此,語文教學設計要在具體的學科內容與學科關鍵能力之間建立聯系。那么,語文教學設計如何體現教學與學科關鍵能力的勾連,又如何落實對學科關鍵能力的培養,或者說如何以學科關鍵能力統攝語文學科的教學設計呢?筆者從認知心理學的知識分類視角對語文教學設計的理論模型進行了研究,下面就這一語文教學設計理論模型加以闡釋。
一、語文教學從學科內容傳授到學科關鍵能力培養的轉變
(一)教學內容轉變的歷史考察。我國的語文教育有著悠久的傳統,但正式的語文學科建立是從1904年開始的。1904年清政府頒布的《奏定學堂章程》(初小、高小、中學),規定在中小學堂需開設“讀經講經”和“中國文字”兩科,“讀經講經”的內容是授讀經文,主要指儒家典籍,“中國文字”的“要義在使識日用常見之字,解日用淺近之文理,以為聽講能領悟、讀書能自解之助,并當使之以俗語敘事,及日用簡短書信,以開他日自己作文之先路,供謀生應事之要需。”[2](P5)這是現代語文的開始。1904年語文獨立設科之前,雖然沒有現代意義上的語文學科教育,但有許多內容與現代意義的語文教育是相同的,筆者將其稱為“類語文”。《奏定學堂章程》雖獨立設科,但其內容基本沿襲的是古代的“類語文“教育。從該章程的規定來看,“類語文”有以下兩個特點:第一,重文本內容的學習。文本內容的學習是第一要義,其目的是“令圣賢正理深入其心,以端兒童知識初開之本”。教學方法是教師講授,“凡講經者先明意旨,次釋文義。”教師講經一般是先讀后講,每天都有學習字數的要求。[2](P5)第二,重中國文字的學習。識字、習字為讀經服務,是讀經的基本功。文字的功夫主要是指識字和寫字,識字寫字的教學任務一般在蒙學階段的四年內完成。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主要是理解和寫作,“以為聽講能領悟、讀書能自解之助,并當使之以俗語敘事,及日用簡短書信,以開他日自己作文之先路,供謀生應世之要需。”[2](P5)“類語文”的主要內容是傳“道”,記憶、理解、內化先人典籍的內容,重視思想的說教和行為的規訓,屬于綜合性的“成人”教育。這一點與現當代把語文作為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工具的學科理解很不相同。這種“類語文”所承擔的傳“道”特點對現當代語文教學產生的影響在于使語文教學重視文本解讀,重視思想教育。古代語文的“讀經講經”傳統決定了文字訓練的功能從屬于傳道的功能。而現當代語文的主要功能是培養兒童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傳道的功能附著在語言文字的學習上。功能定位發生了變化,“教什么”也必然隨之變化。因此,當代語文需要從古代“類語文”實踐中應該繼承什么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如果簡單地借用古代“類語文”的內容來代替當代語文學科教學的內容就難以適應時代的需要。當代語文教學顯然不能以“傳道”(相當于當下語文教學中的“文本解讀”)來代替語言形式的訓練。1923年,當時的全國教育會頒布的《新學制課程綱要總說明》,將“國文”改稱為“國語”,“國語”由語言、讀文、作文、寫字四個部分組成[2](P11),以“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培養為主要目的,這是我國語文教育第一次提出以“語言形式訓練”為主要教學目的。1950年中央教育主管部門頒布的《小學語文課程暫行標準》沿襲了此種觀點,后來由于特殊的國際國內形勢,1955年頒布的《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草案》提出了“小學語文科是以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兒童的強有力工具”的觀點[2](P81),對語文性質的認識產生了偏移,這種偏移在1963年頒布的《全日制語文教學大綱》(小學、中學)中得到了糾正,該大綱明確提出中小學語文的教學目的是“教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使他們具有初步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2](P153),對語文學科性質的認識重新回到語言形式訓練上來。2017年頒布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新課標”)將語文學科核心素養作為語文教育的主要目標雖然有很大進步,但“學科核心素養”又類似于拼盤,它只是對語文內容的構成進行了描述。要使學科核心素養具有可操作性,并能夠對一線教師的教學設計具有實質性的指導作用,就需要將其落實到學生的認知層面。設計者需要以“知識類型”而不是以具體的“學科內容”來指導教學設計。因此,對語文學科的教學內容的研究不能只就語文論語文,而要跳出語文學科本身,將教學設計上升到心理學的知識論層面進行思考,從認知心理學關于學習結果分類的角度進行思考。(二)從“學科內容”到“知識類型”關注點的轉變。“學科內容”不同于“知識類型”,這是兩個不同層次的概念。“學科內容”是具體的學科所涉及到的內容,具有多樣性和豐富性的特點,每一門學科都有自己特殊的研究內容;“知識類型”是從知識分類的角度對“學科內容”進行的研究,豐富多樣的學科內容可以通過知識類型進行歸類。認知心理學的知識分類是從學習的結果著手的,它所關注的是具體學科內容引起的學習者的認知變化;學科內容只是學習者認知能力形成需要的材料,而不是認知能力本身。因此,具體的學科內容在認知心理學的知識分類中被精簡為若干種類型。認知心理學的知識類型、數量是有限的,具有簡約性特征,可統攝豐富多樣的具體學科內容。“‘語文知識’所指的其實是語文學科包含的具體內容,如文章本身的信息、作家作品及其時代、文章體裁、表達手法、作品風格、寫作手法和一般語文學習方法的知識等。”[3](P90)可見人們通常所說的“語文知識”不同于心理學意義上的“知識”,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語文教學論既要研究具體的語文學科內容又要將具體的學科內容納入認知心理學的知識論進行考察,大多數語文教學研究者往往只重視前者,卻忽視了后者。所謂的“語文知識論”只等同于“語文內容論”,將“語文知識”等同于“語文內容”的認識是不全面的。這種不全面的認識會使語文教學的“內容”零散,缺少整體性,從而使語文教學內容變得模糊不清。“教什么”這個在其他學科中很明確的問題卻一直在困惑著一線語文教師和語文教學理論研究者。因此,語文教學設計需要對“語文知識論”的概念進行重新認識。“語文知識論”應該由兩個部分組成,一個部分是具體的語文學科內容,另一部分是對具體的學科內容具有統納作用的認知心理學的知識分類框架。(三)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落腳點是知識類型。從“語文素養”到“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概念的變化,是對語文學科培養目標認識的深化,但不論是“語文素養”還是“語文學科核心素養”,都是從哲學思辨的角度對語文學習結果作出的判斷,是從內容的角度對語文學習作出的一種規定,但這種規定具有描述性特征,缺少認知科學意義上的論證。“新課標”從學科核心素養的角度對語文學科性質進行了思考,將其表述為“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個方面,即語言、思維、審美和文化。這四個方面只是就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所包含的內容而言的,僅僅指出了語文學習包含“語言、思維、審美和文化”四個部分,而對與學習的知識類型的關系沒有作出說明,即如前文所說,“學科核心素養只是個拼盤”,也就是說現行的“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仍然從具體學科內容的角度研究語文,還沒有顧及到學科內容所從屬的知識類型,沒有從學生認知發展的角度對語文學習內容進行學習結果的分類。這種忽視學習結果的知識分類必然導致教學內容不能與認知能力建立系統的對應聯系。內容是豐富多樣的,但是教師如何把握內容的豐富性多樣性,或者說學科核心素養的每一部分內容如何轉化為對學習者的認知能力要求是一個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如就“語言建構與運用”素養而言,語言的建構與運用涉及到哪些知識類型?與學生的認知結構是怎樣的關系?怎樣從認知結構的角度培養學生的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上述問題如果只從語文學科的角度進行思考,就很難找到科學的答案。真正意義的教學是要通過具體內容的學習使學生的認知結構產生變化。因為只有認知結構產生了變化,教學的意義才能真正實現。因此,語文教學研究需要將關注的視角從對語文學科本身問題移到知識是如何發生及學習結果分類的問題,即將語文教學研究從單純地注重具體語文內容的視角轉移到以認知心理學的知識論來統攝具體的語文學科內容的視角。
二、語文教學設計的知識分類框架選擇
教育技術學中心理學運用論文
現在的教育技術專業的師資力量和招收的學生大多數都是理工科出身的,當然我不是說理工科出身的人就搞不好教育技術,我只是想說如果只有理工科出身的人,那么會造成教育技術研究的范式相對單一,這樣是不利于教育技術的發展的。
教育技術學的研究發展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習”。那么,首先我們應該了解學習是怎么發生的,應該怎樣去學習,這就是用到了認知心理學的知識。只有理解學習的發生和發展規律,我們才能夠改進它。可現在我看不到心理學在教育技術中受到應有的重視,更看不到心理學研究和教育技術研究交叉的跡象,相反的心理學的研究主體總是有意無意的和教育技術研究劃清界限,據很多資料考證,現在國內教育技術領域稍微有點名氣的專家中沒有一個是心理學專業出身的,甚至連教育學專業出身的人也少的可憐。而美國一些出名的教育技術專家,比如剛剛去世的加涅,都是一些杰出的心理學家。其實我認為只要是研究學習的,都可以稱之為教育技術專家,比如桑代克。現在我學習的教育技術里面的種種名目繁多的學習理論都被抽象成一條一條的原則,干癟的像個七八十歲的老太太,我們都被束縛在這些條條框框中,出不去。
我們暫且不管教育技術的專家們到底是不是教育出身還是心理出身,如果他們能夠意識到教育學、心理學在教育技術中的基礎地位并且付諸于實踐,我認為也就夠了,因為教育技術必竟是應用學科,究其根本就是一門技術層面的學科,這里的技術并不僅僅是指導計算機、幻燈之類的,而是指物質形態的技術和觀念形態的方法,教育技術的核心理論——教學設計也并沒有強調一定用計算機之類的技術,用教育、心理學原理來指導教學的實踐,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才是教育技術的根本。然而現狀讓我們不安。誰都說教育技術的理論基礎有教育學、心理學等等,可看看教育技術專業的必
修課絕大部分偏重于物質形態的技術,一些教育技術領域的項目也偏重于技術,于是我們學的課、做的項目都偏重于技術。事實上技術也學的不怎么樣。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基礎知識也只是表皮而已。這樣的教育、心理基礎,怎么才能用來開發符合教育規律的系統、課程?所以我經常是一談起教育就心虛。技術的發展是一日千里,所以教育技術專業的人就要忙著去學習那些變化著的技術。忙于學會技術,忙于把新技術用于教育中,這樣就出現了一堆不成熟的產品,教育技術專業的學術研究就更玄了,腦袋一拍一個結論、一個模式就出來了,查查文獻就出一個系統模型推廣,閉門一兩個月就出來一篇博士、碩士論文,這就怪不得搞教育、心理研究的人瞧不起搞教育技術的!瞧瞧教育、心理的研究,出來一個結論要經歷多少!
我的老師從我入學起向我們談論技術的時候就總是強調技術對教育的促進作用,比如網絡實現了學習的資源共享,為學習者之間的協作提供了可能,但是我們沒有談到網絡一方面為學習者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增加了資源的可選擇性,有利于個別化的學習,另一方面它也不可避免的增加了學習者選擇信息的難度。“技術”就是適用于某種目的的方法和手段,它無所謂好,也無所謂壞,關鍵看你怎么去使用它,這一點在教育技術中也是適用的。片面的追求技術上的先進性或者是狂熱的迷戀技術,認為技術無所不能,殊不知教育的對象是人——活生生的人!用技術去改造人?然后我們在另一邊宣稱教育技術可以促進素質教育,更有甚者,說教育技術可以實現人的主體性。
有人說教育的一半是科學,一半是藝術,與此相對應就產生了兩種對立的教育觀:科學主義的和人文主義的教育觀。而我們最經常的聽到的一種論調是教育既是科學又是藝術,這種看似天衣無縫的論點實際上是一個毫無意義的命題。在實踐上毫無意義,科學和藝術并不是總是合而為一的。在教育中更是如此。如果我們把教育看成是科學,那么毫無疑問,教育被作為一種工具來看待——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等等;在這種工具主義情景下培養出來的學生必然的也會成為一種工具。教育的異化導致了人的異化,在現時的條件下異化以人的物化的形式表現出來,人的主體性開始變的遙不可及,所有的關于人的終極關懷的價值也將最終得到背棄;如果我們認為教育是藝術,那么藝術從本質上來講是非理性的,而教育技術作為科學的衍生物毫無疑問也是理性的,面對非理性的藝術的教育,教育技術何以自處?
心理學在教育技術學中的運用
心理學在我腦中的定位一直是一門很高深很神秘的學科,當個心理醫生也曾經是我孩童時的夢想。進大學的第一個學期,我第一次接觸到了心理學這門學科,可是到了學期結束,我只有一個感覺,就是只記住了一些結論而已,并不清楚這些結論成立的條件是什么,它是如何得來的。畢竟抽象的理論和短短幾節課是不可能讓我們對心理學有太深刻的理解的,也就談不上在今后的學習中將它與教育技術聯系在一起,融會貫通。
現在的教育技術專業的師資力量和招收的學生大多數都是理工科出身的,當然我不是說理工科出身的人就搞不好教育技術,我只是想說如果只有理工科出身的人,那么會造成教育技術研究的范式相對單一,這樣是不利于教育技術的發展的。
教育技術學的研究發展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習”。那么,首先我們應該了解學習是怎么發生的,應該怎樣去學習,這就是用到了認知心理學的知識。只有理解學習的發生和發展規律,我們才能夠改進它。可現在我看不到心理學在教育技術中受到應有的重視,更看不到心理學研究和教育技術研究交叉的跡象,相反的心理學的研究主體總是有意無意的和教育技術研究劃清界限,據很多資料考證,現在國內教育技術領域稍微有點名氣的專家中沒有一個是心理學專業出身的,甚至連教育學專業出身的人也少的可憐。而美國一些出名的教育技術專家,比如剛剛去世的加涅,都是一些杰出的心理學家。其實我認為只要是研究學習的,都可以稱之為教育技術專家,比如桑代克。現在我學習的教育技術里面的種種名目繁多的學習理論都被抽象成一條一條的原則,干癟的像個七八十歲的老太太,我們都被束縛在這些條條框框中,出不去。
我們暫且不管教育技術的專家們到底是不是教育出身還是心理出身,如果他們能夠意識到教育學、心理學在教育技術中的基礎地位并且付諸于實踐,我認為也就夠了,因為教育技術必竟是應用學科,究其根本就是一門技術層面的學科,這里的技術并不僅僅是指導計算機、幻燈之類的,而是指物質形態的技術和觀念形態的方法,教育技術的核心理論——教學設計也并沒有強調一定用計算機之類的技術,用教育、心理學原理來指導教學的實踐,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才是教育技術的根本。然而現狀讓我們不安。誰都說教育技術的理論基礎有教育學、心理學等等,可看看教育技術專業的必修課絕大部分偏重于物質形態的技術,一些教育技術領域的項目也偏重于技術,于是我們學的課、做的項目都偏重于技術。事實上技術也學的不怎么樣。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基礎知識也只是表皮而已。這樣的教育、心理基礎,怎么才能用來開發符合教育規律的系統、課程?所以我經常是一談起教育就心虛。技術的發展是一日千里,所以教育技術專業的人就要忙著去學習那些變化著的技術。忙于學會技術,忙于把新技術用于教育中,這樣就出現了一堆不成熟的產品,教育技術專業的學術研究就更玄了,腦袋一拍一個結論、一個模式就出來了,查查文獻就出一個系統模型推廣,閉門一兩個月就出來一篇博士、碩士論文,這就怪不得搞教育、心理研究的人瞧不起搞教育技術的!瞧瞧教育、心理的研究,出來一個結論要經歷多少!
我的老師從我入學起向我們談論技術的時候就總是強調技術對教育的促進作用,比如網絡實現了學習的資源共享,為學習者之間的協作提供了可能,但是我們沒有談到網絡一方面為學習者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增加了資源的可選擇性,有利于個別化的學習,另一方面它也不可避免的增加了學習者選擇信息的難度。“技術”就是適用于某種目的的方法和手段,它無所謂好,也無所謂壞,關鍵看你怎么去使用它,這一點在教育技術中也是適用的。片面的追求技術上的先進性或者是狂熱的迷戀技術,認為技術無所不能,殊不知教育的對象是人——活生生的人!用技術去改造人?然后我們在另一邊宣稱教育技術可以促進素質教育,更有甚者,說教育技術可以實現人的主體性。
有人說教育的一半是科學,一半是藝術,與此相對應就產生了兩種對立的教育觀:科學主義的和人文主義的教育觀。而我們最經常的聽到的一種論調是教育既是科學又是藝術,這種看似天衣無縫的論點實際上是一個毫無意義的命題。在實踐上毫無意義,科學和藝術并不是總是合而為一的。在教育中更是如此。如果我們把教育看成是科學,那么毫無疑問,教育被作為一種工具來看待——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等等;在這種工具主義情景下培養出來的學生必然的也會成為一種工具。教育的異化導致了人的異化,在現時的條件下異化以人的物化的形式表現出來,人的主體性開始變的遙不可及,所有的關于人的終極關懷的價值也將最終得到背棄;如果我們認為教育是藝術,那么藝術從本質上來講是非理性的,而教育技術作為科學的衍生物毫無疑問也是理性的,面對非理性的藝術的教育,教育技術何以自處?
我國音樂情感研究評析論文
摘要:音樂是以聲音來表達內心情感的藝術,是人類表現性藝術最早的形式之一。隨著心理學的誕生,尤其是實驗心理學的發展,人們對音樂情感的研究逐漸趨向一種科學化、實證化的描述和解釋。結合計算機科學技術、腦神經科學、生理學等眾多學者的聯盟,音樂情感的研究呈現了諸多學科交叉研究的局面,這在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上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文章對音樂情感在我國的研究狀況進行概括性的梳理,并提出相關見解。
關鍵詞:音樂情感;心理學;認知
作為人類有意識的精神活動的產物,音樂與人類的生理、心理和行為息息相關。情感是音樂藝術中最為重要的特征,也是心理學領域十分關注的問題。對音樂情感的研究,將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與音樂學的專業知識結合起來,當今已成為一種趨勢。
音樂情感一直以來是國外音樂心理學的一個研究重點,這也應歸功于19世紀中葉實驗心理學派的努力,該學派促使了現代音樂心理學的萌發。我國音樂心理學起步較晚,在這之前的研究重點偏向于從專業性的音樂角度進行思辨性質的分析,而沒有實證研究的支持,理論略顯空泛。在音樂心理學引入我國后,音樂情感的研究更多地與心理學的實證研究緊密地結合,展現了良好的研究局面。本文就此對國內關于音樂情感的研究進行了概括性的梳理。
一、音樂情感的相關概念和研究方法概述
(一)對音樂情感的定義
英語寫作教學研究論文
摘要:基于認知心理學研究論文的圖式理論已被廣泛應用于語言教學之中。在英語寫作教學中,如果能引導大學生創建大量的與寫作題材相符合的英語語言習慣及思維模式的圖型知識,并能在寫作過程中充分激活這些圖型知識,大學生的寫作能力就能大大提高。
關鍵詞:圖式理論;英語寫作;英語寫作教學
一、英語寫作教學研究的簡單回顧
英語寫作是一項能夠客觀地反映學生的思維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主動性技能。我國新修訂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明確指出:“本大綱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具有以書面或口頭方式進行交際的能力。”由此可見,寫作教學已經成為大學英語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英語學習者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然而,作為一門學科,寫作學直到近年來才被當做一門科學而得到系統的研究。在過去30多年中,在發生認識論、信息論、控制論以及各種語言學理論和教學法的沖擊下,英語寫作教學的專家們,尤其是美國寫作教學的專家們,針對如何改進寫作教學法做了許多探討,使英語寫作理論和教學法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英語寫作研究的重點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轉移。在英語寫作過程中,母語思維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在寫作過程中如何運用母語與英語這兩種語言思維,對這一問題,國外的專家如Cummiin等為我們提供了一些可資借鑒的研究成果。
還有的專家從語篇特征的角度來研究寫作過程。如Kaplan首先提出對比修辭的概念。他認為,母語所固有的語篇結構模式在通常的情況下會影響二語寫作。受其影響,20世紀70年代以來,以文本語言學和話語分析的方法來研究二語寫作成為潮流。現作學不再像傳統寫作學那樣,對學生的成品進行孤立的、靜態的研究,而是從宏觀角度把寫作現象作為整個寫作活動鏈條的一個環節進行動態的考察,以找出寫作活動中某些帶有普遍性的規律,從而指導課堂的教學活動。
在寫作教學中盡管有許多的研究成果,可是我國大學生英語寫作現狀還是不盡如人意。從歷年來的大學英語四、六級作文評分情況來看,大多數學生雖然能夠做到基本切題,可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思想表達不清,中式英語比比皆是,令人不知所云的句子時而有之。此外,語言錯誤層出不窮。針對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現狀,受國外寫作教學研究的影響,我國學者和大學英語教師也紛紛撰書立說,討論和研究寫作教學的切實可行的方法,并做了大量的實踐。可以說,這些研究大大豐富了我們的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為我們的寫作教學實踐提供了寶貴的資源。
廣告翻譯認知研討論文
[論文關鍵詞]關聯理論廣告翻譯最佳關聯認知
[論文摘要]廣告成功的關鍵是要抓住廣告受眾的認知心理。關聯理論作為探索交際與認知關系的語用理論,對于以實現AIDA功能為目的的廣告翻譯具有強大的解釋力。本文運用關聯理論中的最佳關聯原則,通過實例分析廣告翻譯的基本策略。
廣告是一種交際行為和交際藝術,廣告成功與否,關鍵是看能否抓住廣告受眾的心理。關聯理論是探索交際與認知關系的語用理論。本文主要借助關聯理論來探討廣告的翻譯,尋求廣告翻譯的最佳關聯策略。
一、廣告的特點
廣義的廣告,就是廣而告之,即廣泛地告知公眾某種事物的宣傳活動。狹義的廣告指的是企業以推銷產品和服務為目的,用付酬方式通過大眾媒介向人們提供信息和勸服購買的傳播活動。廣告具有以下幾個特點:宣傳性,信息性,勸服性。
二、對關聯理論的認識
日本教育心理學論文
一、日本教育心理學概況
1、日本教育心理學情況簡述
20世紀初,日本就開始了教育心理學的研究,1916年成立兒童研究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日本教育心理學受施太倫(L.W.Stern)、桑代克(E.Lee.Thorndike)、布勒(C.M.Bühler)等人的影響,發展了智力測驗、心理測量、性格學。戰后,出版了大量關于教育心理學的書籍,如波多野完治主編的《現代教育心理學大系》;依田新編的《教育心理學》;中野佐三編的《教育心理學事典》;田中寬一主編的《實驗兒童心理學》以及其他教育發展心理學叢書。在日本心理學書籍中,教育心理學書籍最多。90年代以來,吉田章宏(1991)和伊藤隆二(1996)等教育心理學名家也多次呼吁要注重日本本土教育心理問題的研究。1959年成立日本教育心理學會,這是僅次于日本心理學會的一個專業學會,1994年統計會員達4500人。該學會每年舉辦一次全國性學術年會,刊發《教育心理學研究》季刊至今。心身缺陷者的特殊教育在日本也受到重視。日本幾乎所有師范學院都開設特殊教育課程。一些大學設特殊教育系,授與碩士和博士學位。1971年建立了一個完善的國立特殊教育研究所。1963年建立特殊教育學會,學員約有1000人,并出版會刊《日本特殊教育雜志》。為心身缺陷者專門設計了各種心理測驗,如日本設計的盲人智力測驗不僅用之于日本,也在美國使用。日本文部省從1995年開始以流動性的方式向各省的一些小、中學以及高中派遣教育臨床心理學專業人員開展有關心理咨詢工作。不少中小學校也開設了(或正在設置)專門的教育心理咨詢室,為中小學生及其家長排憂解難,幫助和促進學生健全人格心理的順利發展。
2、日本教育心理學研究動向
(1)日本教育心理學研究動向情況。20世紀70年代以前,日本教育心理學主要圍繞著發展、學習、人格適應與教育評價四大方面的問題進行研究。其后隨著社會的發展,研究領域不斷擴大。90年代日本教育心理學年會有關學術論文的分類大致有九個方面,具體是原理與方法、發展心理、教育與人格心理、教育社會心理、教學心理、學習心理、教育測評、教育臨床心理、心理障礙與教育。其中研究學術論文數量排名前三名的依次是發展心理、教育社會心理和學習心理。日本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上世紀90年代以后,討論的焦點逐漸集中在有關法則性研究與個別性研究、實驗研究與相關研究等問題上。所謂法則性研究,即是超越事物的個體特殊性而追求其共性以及一般規律的研究。這類研究的特征是力求客觀地、自然地反映事物,盡量避免主觀因素的影響,故多采用實驗法探求事物發展變化的因果關系。個別性研究則注重于探求事物之間的個體特殊性和差別性,因此常運用相關研究的方法來分析事物的特定性質。數據顯示,對于身體運動、感知、言語、情感表現、人格、社會行為等領域的研究,采用實驗方法居多。其次是觀察、調查方法的運用。
(2)20世紀90年代日本教育心理學研究的積極表現。一是有關學習與教學的心理研究幾十年來一直受到日本教育心理學界的高度重視。日本教育心理學注重教學和學習過程的認知心理學研究,深入探討教科學習以及知識、理解等認知操作的內部心理機制。如光田、谷口等人(1992)的研究表明:在文章理解的過程中,插入提問和具體事例可以有效地幫助理解和回憶。言語表現的研究集中在作文、造句和書寫等方面。此外,積極開展有關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學與學習策略指導以及促進學生健全人格心理發展等方面的研究。二是日本教育心理學工作者針對學校教育中,諸如曠學、欺負同學、學業不振、早戀以及自殺等“學校身心疲勞”一直有增無減的現象,從學校心理學中的教育社會心理學、教育臨床心理學的角度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神藤等人(1996)用因素分析法對欺負弱小同學問題進行了考察,結果抽取出欺負行為正當化、缺乏正義感以及支持欺負行為等主因子,并發現這些因子與“學校身心疲勞”現象的嚴重程度具有較高的相關性。日本教育心理學在學習與教學方面的研究的特點還有在認知心理機制基礎上還導入發展的變量;增強學生學習個別性差異與教學策略針對性的研究;打破傳統學習理論,多角度多層次的開展研究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