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語文課教學論文
時間:2022-08-19 10:29:00
導語:新課程語文課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無論接受與否,課程改革已經勢在必行。新課程將改變教師與學生的傳統角色和教學、學習方式,它積極倡導學生主動學習和主動探究的精神,不但使教師在課程改革中不斷實現自我更新,而且使學生在寬松自由的環境中學會學習,不斷成熟,不斷進步。教師要與新課程同行,就必須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幫助者、引導者、促進者”,成為課程的“研究者、開發者、決策者”;必須掌握新的專業要求與技能:學會“IT”,學會創新,學會思考,在課程改革中跟上新時代的步伐,實現教師和學生的共同進步。
新課程在實施過程中,并沒有多少固定的模式讓教師去借鑒,而要靠教師自己去研究,去探索,去發現,去積極而認真地嘗試。以下是我教學中的一點實踐和體會,在此和老師們一起交流探討。
一.引導探究學習
在教學中,我比較注重學生的自我學習、自我發現,引導他們去發現和探究問題。這樣遠比教師直接傳授給學生東西讓他們興奮得多。比如在講《端午日》這一課時,根據課文內容,我事先設計了幾個題目:
1.沈從文其人其事
2.端午節的來歷
3.端午節的風俗習慣
4.湘西鳳凰的美麗風光
5.沈從文的作品簡介(《邊城》、《長河》)
確定這幾個與課文有關的題目之后,我再給學生提出要求:
●5個學習小組按不同題目查找資料,每小組推出一位發言人。
●在課余時間收集和整理資料,不斷分析和互相交流。
●拿出一節課的時間做小組匯總分析,一起確定所需要的信息,準備在下一次“展示會”上展示。
這幾個題目讓學生很感興趣,他們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有的上網收集資料,有的在圖書館一泡半天,有的跑到書店尋找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在這期間,我并不是對此不聞不問,撒手不管。因為學生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總會遇見各式各樣的問題,我會很關注學生的進展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幫助他們解決。
這樣的準備使我看到了學生真我的風采。在展示會上,每個小組拿出的東西異彩紛呈。有關于沈從文的幻燈片,作家照片、故居圖片、生平介紹等等一應俱全;有介紹沈從文的故鄉湘西鳳凰的美景圖,做成了精美的powerpoint形式,秀麗的青山、澄清的碧水、古樸的吊腳樓、盛裝迎新的苗家人,讓沒去過鳳凰的同學們嘆為觀止;有關于端午節九種來歷和風俗習慣的詳細介紹,讓大家知道了端午節除了是為紀念屈原以外,原來還有其他的來歷和說法,增長了同學們的見識;有學生自己做的和自己四處收集的跟端午節有關的風俗飾品。如布老虎、線粽子等等,色彩艷麗,生動逼真;有對沈從文的另兩部作品《邊城》和《長河》的詳細介紹,以及學生自己對文章的透徹獨到的感悟賞析。
這些生動詳實的展示讓學生和我眼界大開。學生們笑逐顏開,注意力十分集中,課堂上不時傳出陣陣的驚嘆聲和熱烈的掌聲。他們或為湘西鳳凰的美景驚嘆聲,或為沈從文的求學精神感動,或為一個個精致可愛的端午節飾品而歡笑,或為《邊城》中美麗而癡情的翠翠而動情。這節課使學生印象十分深刻,許多學生在當天的日記里記下了他們在這節課上的美好感受。他們說:“今天的語文課生動有趣。同學們大顯身手,短短的一節語文課我們學到了許多以前課上學不到的知識,我們真希望以后多上這樣的課。”
學生的反映也使我增強了信心,我想:在新課程的改革中,教師必須要自覺改變傳統教學中“我講你聽”的教學模式。那種認為教師講授越充分、越精細就越好的思想,非改不可;那種認為學生們只是被動聽講,越安靜、越能跟著教師思維走就越好的觀念,不變不行。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相信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精神,這樣師生才能共同發展和共同進步。教師可以找一些內容豐富,適合探究的文章,試著設計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話題。學生的興趣有了,課就好上了。
二.進行小組合作
在教學中,我積極倡導小組合作學習。我們班有36名學生,上課時我常常并不是按照教師“一對幾十”的面對面授課方式,而是將學生分作六個小組,每組六人。上課時教室里出現的不是教師與學生面對面的講授,而是六個學生聚集在一起的學習小組。我以為,在新課程的實施中,教師必須要由過去的“教師中心”、居高臨下,變為以學生為本,構建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室“文化生態”,創設融洽和諧的學習氛圍,學生自由表達和自主探究性學習才可能成為現實。
以前學生們不愛學文言文,普遍以為枯燥乏味。在《夢溪筆談》的教學中,針對學生對文言文的畏難情緒,我又一次采取了小組學習這種方式。課上,學生按最近的座位將六張桌子對在一起,相對而坐,每組指派一個負責人(主要負責組織討論和紀律提醒)。主要任務是以小組為單位,共同討論學習。首先,我要求學生將本課中包含文言文常用虛詞“之、其、如、為、以”的所有句子找出來,分類整理在筆記本上。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學生暢所欲言,共同討論這幾個文言虛詞在不同句子的具體含義,共同討論這篇文章的內容。這種方式使學生耳目一新,他們興奮地坐在了一起,針對這幾個詞和整篇文章的意思熱烈地進行討論。每個學習小組的學生都認真而積極,他們沒有放掉老師給他們的自主學習的機會,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看法,積極地探討,肯定正確的,改正錯誤的。在這期間,我所做的,是在各個小組之間巡回、發現、答疑、解惑。最后時間,明確地有針對性地解答大家共同提出的疑難問題。
實踐證明,這樣的教學方式效果是不錯的,每一個學生都在“動”:動腦(想)、動嘴(說)、動手(整理)。他們快樂地笑著,快樂地討論,快樂地記錄著他們合作學習的果實。這種方式達到了我以前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沒有達到的效果,打破了過去那種枯燥沉悶的課堂氣氛,改變了過去教師講、學生記、幾個學生跟著老師走、大部分學生無動于衷的文言文授課方式,真正地讓學生坐在了一起,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做到了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都動腦,都發言,都有收獲,都有所得。
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從居高臨下的權威走向平等中的首席,和學生一道去尋找真理,與學生們分享他們的感情和想法,關注每個學生的進步,實現每個學生的發展。教師要轉變角色,確認自己新的教學身份。教師應是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組織者。這里所說的組織者,好比談話節目的主持人,而不能像維持紀律、不斷施加壓力的監工。作為主持人,教師的首要任務是要營造一個接納的、支持性的、寬容的課堂氛圍,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研究表明,學生大部分的學習困難來自他們過重的學習壓力。解除這些壓力,明顯有助于學習效率的提高和創造潛能的開發。當學生處于輕松愉快的狀態時,視覺、味覺、嗅覺、聽覺、觸覺就更靈敏,記憶力會大大增強,聯想也會更加豐富,學習效率會大大提高,學習潛力可以得到更大發揮。雖然小組合作這種方式看似效率不高學生們進行討論當然要比教師直接告訴他們答案花費時間多,但實踐證明,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遠比老師直接灌輸給學生知識要好得多。
三.實施評價激勵
七年級語文課本中出現了誦讀課。新的語文課程標準中七年級閱讀中的第一條就是:“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學生如果能夠做好這一點,對于他們欣賞文學作品,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領悟和感受作品的內涵,培養語感、學好語文具有積極的作用。所以,我在兩個方面做了比較細致的工作。
一是示范誦讀。或是我在課上給學生們配樂朗誦,或是讓一些有朗讀特長的學生聲情并茂地朗讀,或是用電教手段給學生播放名家的朗誦名品。總之,以優美的旋律感染學生,以悅耳的聲音打動學生,以動人的感情激勵學生,使他們躍躍欲試,急于參與,急于體驗,急于模仿,達到了我讓學生“想讀”的目的。
二是用形式多樣的評價來激勵學生朗讀。有朗讀還要有聽眾,如果只是學生自己在默默地體驗還達不到讓學生“愛讀”的目的。新課程改變了過去學生成績單純由教師評價的模式,改由教師、家長、學生本人和同學等多方評價。除教師評價外,我還設計了多種多樣的誦讀評價方式。比如:
●讀給家長聽。要求學生把一個自己喜愛的作品按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標準讀給家長聽,請家長給學生的朗讀按每項1分的標準打分。這個做法使許多學生為了取得家長的好評,在課下練了又練,然后鄭重其事地在家中和自己的父母進行交流,不但鍛煉了能力,而且增進了與父母的感情。當學生們得意地拿著上有自己父母極認真的打分的評價表來向我“炫耀”時,我看到的除了他們自豪的笑容以外,還有學生對讀書的興趣,還有他們朗讀水平的提高。
●兩人互評。在誦讀課上,以前后座的兩個學生為單位互評。每人都有一張評價表,記錄的是對方的朗讀成績,評價標準與以前一樣,總分3分,讀錯一字、有停頓或不流利分別扣0.1,嚴格要求讀出語氣的輕重緩急、語調的抑揚頓挫、感情的豐富飽滿。學生兩人互讀,讀完互評。這樣不但活躍課堂氣氛,而且學生們都很投入專心。他們積極地練,熱情地讀,認真地評。朗讀水平不斷提高。
●以小組為單位比賽。依然是六人小組,每組一個負責人,負責組織和算分。就像電視臺的“歌手大獎賽”一樣,每個小組成員都是評委。每人發一張評分卡,當一個成員朗讀完畢,其他同學開始打分并依次出示所評成績。負責人去掉一個最高分,再去掉一個最低分,求出這個同學的最后得分,最后評出本組前三名,由老師發給紀念品。這種評價方式對學生們來說非常新穎,他們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賽場上熱鬧非凡但井然有序。學生們積極參與,許多以前想讀而不敢讀的學生聲情并茂,朗讀得十分出色,“誕生”了許多老師以前沒發現的朗讀苗子。愛讀的讀得更好,不敢讀的急于表現,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用評價來激勵學生,能使他們更喜愛朗誦,喜愛文學,品味語言,陶冶情操,對幫助老師進行誦讀課及其他方面的教學也有不小的幫助。
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對教師來說,是否能夠為學生營造寬松愉悅的成長環境,與教師自身的學識是否淵博同等重要。當然,寬松并非不要紀律,不要學校管理規則和行為規范。教師要在營造寬松愉悅環境的同時,讓學生成為能夠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人。要讓學生參與制定制度,參與管理過程,參與評定結果,使學生產生責任心和使命感,使學生從他律走向自律,從自律走向自覺,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 上一篇:工商分局市場巡查員先進事跡材料
- 下一篇:語文新課標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