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校企合作模式綜述

時間:2022-06-17 03:11:00

導語:高職校企合作模式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校企合作模式綜述

校企合作是高等職業院校培養各類高技能人才行之有效的途徑。作為學校在培養人才中與企業開展合作的一項具體活動,校企合作應當與區域經濟相結合,適應區域環境的發展,實現學校與企業間產學資源的互補,實現學校人才培養和企業各方面都獲得成效的目標。

一、區域經濟環境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

其一,訂單模式。該模式指學校與企業簽訂定向培養協議,學校根據企業各項項目工作所提出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要求,進行本校教育教學工作的一種合作教育模式。訂單模式當中,又有“長期訂單”子模式、“中短期訂單”子模式和“近期訂單”子模式。其二,定向培養模式。該模式是長期訂單模式的一種,該模式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就是由企業出資資助某固定學生完成學業,該學生畢業后到資助單位進行定向就業。該模式有“定向招生”子模式和“定向分配”子模式。其三,“實訓基地培訓”模式。該模式是指大專院校與企業共同合作建設學校的實訓基地,在實訓過程中感受真實的企業生產與工作過程,從而提高學生的工作意識、工作技能和專業能力。同時,也可以增強大專院校的實訓工作實力,培養相關專業學生的就業工作意識及職業素養意識,為學生的工作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其四,“校企互助培訓”模式。該模式是指根據相關企業的用工要求,學校與企業共同研制出教學、培訓方面的要求,并且共同編制與企業工作實際相關的授課培訓教材,為企業現有員工開展各種相關技能等級提升的培訓工作。培訓時由相關企業提供教學以及實訓的地點和設備,由大專院校派出專業教師及企業派出相關技術人員共同完成該項培訓教學工作。

二、區域經濟環境下校企合作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培養模式

其一,加強“雙師型”教師的培訓力度。主要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鼓勵相關專業的教師參加相關專業職務技術資格證書的考核工作,考取各類專業職務資格證書;

(2)選派相關專業的教師參加校企合作單位和行業協會組織的各種培訓交流與學術交流工作,使大專院校的教師能夠了解掌握最新的行業企業發展趨勢;

(3)積極鼓勵教師進行本專業的進修,從而提高教師自身知識水平;

(4)組織本校專業教師積極參與技能教學培訓工作,不斷提高相關專業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促使大專院校教師從單純地傳播知識,轉變為對學生進行技能培訓、人才開發、職業訓練。

其二,抽派教師到企業進行頂崗掛職鍛煉。

大專院校要堅持每年選派相關專業教師到企業工作一線頂崗工作半年到一年的時間。此外,安排其他教師在自己的課余時間,到相關企業進行頂崗掛職,參與企業的各項實踐項目工作,并且鼓勵教師將企業的實際生產、工作課題帶回到教學課堂,與學生共同探討研究。

其三,鼓勵教師參與企業項目工作室課題研究與教學實驗實訓條件建設。鼓勵大專院校在校內的實訓基地設立專門的企業項目工作室。在該工作室中,學院相關專業的教師與企業相關專家可以合作申請各類科研課題,合作進行項目的前期調研、研究開發工作,共同促進科研成果的市場轉化。此外,還應當鼓勵大專院校教師參與到學院投資的各種實驗實訓設施的建設當中來。其中,負責各類實驗實訓室項目建設的專業教師,必須與合作企業共同深入市場調研、了解市場,在此基礎上提出實訓室的建設方案并論證;共同起草實驗實訓室的招投標文件,共同簽訂合同;校企雙方共同主持項目的建設、設備的安裝調試與驗收工作。其四,促使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參與各類教學質量工程。為盡快培養高職院校的青年教師,使新進校的青年教師適應各類崗位工作,迅速成長為專業教學骨干,學院應當積極幫助青年教師提高各專業的教學工作質量。主要通過以下方式對青年教師進行系統性的培養:同行與專家對青年教師的教學現狀評價;老教師研究制定各專業的培養方案并悉心指導;學院教學督導組跟蹤聽課;對教師課堂教學進行錄像;優秀的青年教師開展示范公開課;組織青年教師進行實踐技能培訓;到企業進行掛職實習,等等。

三、區域經濟環境下校企合作中企業發揮主導作用、參與辦學的機制分析

其一,建立校企合作長效機制。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1.建立校企互惠雙贏、深度合作的動力機制。一方面,高職院校應以市場為向導、樹立起為企業服務的思想意識,提高技術攻關能力,在合作過程中做到能夠為員工進行培訓、能夠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持、以及能夠為企業量身打造專門人才;另一方面,企業也要充分利用高職院校的各種資訊信息與技術服務,合作進行企業相關產品的研制開發工作、設備與技術的改造工作。此外,高職院校必須同步制定一系列的獎懲制度,鼓勵教師以各種項目形式來開展校企合作。

2.建立和完善校企長期合作、良性互動的內部運行機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成立校企合作管理辦公室,有利于企業與學院之間就合作的各個項目來訂立章程、明確相互間的職責以及相互協商和監督;二是制定校企合作項目制度,主要內容應當包括對項目立項的扶持、安排專家或專業技術人員推進、項目結束進行績效評估、并獎勵項目成果等;三是制定并嚴格實施“校企合作管理辦法”,同時要求學院教師要嚴格遵循校企合作掛職鍛煉各項管理規定、校企合作開發各類實驗實訓教材管理規定。

其二,校企合作共同拓展辦學之路。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1.校企合作共同擬定雙方的發展規劃。需要成立由校企雙方負責人、主要技術骨干組成的校企合作管理辦公室,共同研究校企合作相關專業在課程、師資、教材方面的建設、所涉及的專業人才的培養與雙方共贏發展等重大問題。

2.校企合作共同進行相關課程、專業的建設工作。在高職院校課程體系的建設過程中,學校和企業根據企業相關崗位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和任職要求,同時參照學院的人才培養目標,與企業共同編制專業教學計劃、教學大綱,選好相應的教材,使得產學研緊密結合,突出學生的能力鍛煉。

3.高職院校與企業之間實現智力資源共享。高職院校在校企合作中應當積極主動地“走出去,引進來”,學校應當資助系部建立師資互動共享的平臺,形成高職院校與企業共同組建師資隊伍;每年定期地邀請企業相關部門的負責人、技術專家作為學院外聘教授來學院舉辦學術報告;同時充分發高職院校教師的智力資源與科研優勢,為合作企業積極主動地開展各項企業業務咨詢工作,或者提供相應的技術改造服務,以此形成高職院校與企業之間師資共享的平臺,共同建設師資隊伍。

4.高職院校與企業共同建設與完善實訓基地。對于企業的某些特殊崗位,可以要求在學院內部建立相對應的實驗實訓中心,配備相應的實驗實訓設施,從而以企業實踐要求來進行各種專業技能的訓練和企業現場的模擬等。對于學院與企業深度合作進行的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可由合作企業提供相關專業的實習場所和實訓設施,并且聘請企業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實訓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