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學科發展因素

時間:2022-04-19 05:57:00

導語:教育心理學學科發展因素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育心理學學科發展因素

教育心理學在百年發展中,共經歷了兩次高潮,大大推動了教育心理學學科發展,其發展的動因主要包括社會變革的需要、學科本身發展的需要和鄰近學科的推動作用。當前教育心理學學科新發展的動因主要包括:現代化社會的需要迫使改革傳統教育心理學學科體系;教育心理學理論研究的新趨勢;相關學科包括腦科學、計算機技術以及科學哲學等學科的推動作用。

一、從教育心理學思想發展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的動因分析教育心理學與心理學一樣,有著短暫的歷史和漫長的過去。

人類教育心理學思想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羅馬時代。但是直到1913年桑代克三卷本《教育心理學》的出版,教育心理學在美國,乃至世界才正式誕生。是什么原因促使教育心理學思想最終演變成一門學科的呢?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1、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提供了發展機遇科學不是獨立的系統,而是社會決定的系統,社會生產狀況對科學發展總是起著或積極或消極的作用。川社會需要為教育心理學的誕生提供了外部條件。19世紀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的迅速發展,迫切要求普及文化教育,為其提供具有文化科學知識、能掌握資產階級國家機器與科學管理機器大生產的統治人才和大量的熟練工人。于是19世紀后半期,許多人在資本主義國家的教育界相繼進行了有利于資本主義的教育改革。隨著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一些教育家從教育實踐中感受到,為了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向著所期望的方向發展,必須研究和了解受教育者的學習活動和規律,以改善教育過程的組織,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于是他們開始注意到教育過程中的心理現象,這在客觀上推動了教育心理學的產生。

2、豐富的教育心理學思想英定了理論基礎教育心理學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羅馬時期,公元前5世紀德漠克利特論述了關于教學帶來的好處和家庭對學習的影響。一個世紀以后,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討論了以下教育心理學主題:適合不同類型的人的教育類型;身體訓練和心理運動技能培養;優秀品質的形成等。羅馬時期的指出好的教學和有吸引力的課程應關注行為問題,他建議教師關注個體差異,花時間研究學生特殊的個性特征。

3、19世紀中期的哲學家、心理學家赫爾巴特不但被認為是現代心理教育學思想第一人,而且他培養的赫爾巴特派在教育的科學研究準備中起了關鍵作用。他們的教育科學化研究思想對教育心理學成為一門科學有重要的作用。詹姆斯在《與教師的談話》中也指出,對學生進行觀察、提問和交談,獲得有關學生諸如觀念、興趣、情感和價值等方面的知識,可以促進學校的教學質量。此外,霍爾、卡特爾、吳偉士、杜威等都積極致力于把心理學原理引入教育學,并進行了大量的心理與教育方面的研究。這些先驅者的教育心理學思想,為教育心理學學科建立奠定了理論基礎,直接推動了教育心理學的誕生。

二、教育心理學走出低谷

走向成熟的動因分析教育心理學誕生之后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也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作為教育心理學學科支柱的理論體系、研究領域及應用價值等各方面都未見起色,學科發展受到限制,跌人歷史發展的低谷。直至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教育心理學才開始擺脫困境,走出低谷,進人自桑代克以來的又一個輝煌時期。其中促進教育心理學發展的因素主要表現在:

1、社會外部因素的推動力童首先,二次世界大戰為教育心理學發展提供了實踐機會。心理學家和教育心理學家在戰爭中從事有意義的工作,使得在20世紀30年代心理學領域盛行的關于不同學習理論的爭論也隨著戰爭結束了。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是因為戰爭期間對教育實踐的關注。正如詹姆斯以前提到的,學習理論引導人們思考各種不同類型的訓練問題,中間的創造性思想需要用來解決教育中的實際問題。戰爭不需要心理學家的理論的優美雅致,它要求解決實際的、不是實驗室內的問題。所以教育心理學中一些變化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二次世界大戰。

其次,美國教育與課程改革對教育心理學發展提出的新要求。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受“太空危機”的影響,以布魯納為首的美國教育學家、心理學家開始致力于所謂“恢復基礎學科運動”的教育改革。教育心理學家開始認識到實驗室研究的局限性,轉而對教育實際中人類的學習行為進行直接研究,使知識學習的內在心理歷程受到關注與重視。教育心理學對課堂現實問題的關注,直接促進了教學心理學的誕生,完善了教育心理學的理論體系,促進了教育心理學學科發展。

2、學科內部存在的問題當時的教育心理學委員會指出,教育心理學家看起來更對學習定律感興趣,而對教育教學問題不感興趣。這個時期的教育心理理論對教育實踐的指導作用非常有限,原因是行為主義研究取向的弊端。當時行為主義研究取向盛行,行為主義研究堅持對教育心理學問題進行客觀研究,忽視對學習的內在過程與內部條件的探討。僅靠S—R刺激反應的單一模式反映教育情景中人的心理活動,直接把動物心理研究理論應用到學校里的學生身上,很少關注教育教學實際。行為主義取向的理論研究脫離了實際,不能有效地為教育實踐服務,在教育心理學發展史上,造成了教育心理學長期不前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