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論文

時間:2022-04-05 08:48:38

導語: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論文

1當前高職院校對人才培養目標認識的缺位

我國高職教育自上個世紀80年代興起以來迅猛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應用型技能人才。然而,在高職教育快速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反思、解決和完善的問題,其中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的缺位是一個關鍵問題。只有科學認識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才能在人才的教育培養中把握好方向和重點,才能對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才自身的發展產生深遠的積極作用。筆者認為,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的目標的缺位主要表現為過于以“就業”為導向。當然,高職院校以市場需求為風向標、以促進就業為導向培養社會所需人才,本身并沒有問題,但是一味追求“能就業、好就業、高就業率”就過猶不及了。這具體表現在:

1.1專業設置過于追求實用性。當前市場急需什么專業就開設什么專業,未能充分考慮將本校的特色及教學師資能力,專業設置的功利性過重,導致學生實際學到的知識、掌握的技能有限,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不強,未來學生發展空間有限。

1.2課程體系設置過于狹窄,重技術輕人文,忽視品質修養、創新能力的培養。有些高職院校簡單認為高職教育強調實用技術,培養的是技能型人才,所以在課程設置上存在這樣的問題:專業課知識往往是學些皮毛,素質課一帶而過或者完全忽略,實踐操作往往是手把手教學生掌握步驟一二三,甚至直接“下放”到某些急需工人的工廠去以實習的名義做“短工”。導致的結果是既達不到學術型人才的培養要求,又形成不了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特色,學生的理論功底不深、動手能力不強、個人修養不高。

1.3教學管理、考試管理、畢業把關過于寬松。很多高職院校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順利畢業、順利就業,在處理學生無故曠課、長期缺課、考試作弊、畢業論文水平極低等問題的過程管理中存在嚴重的“放水”現象。

1.4鼓勵學生盲目考證。為了提高學生的就業率,一些高職院校花費很大精力動員學生去考證,讓學生參加各種培訓班,去考各種各樣的證書,而實際上學生花費重金得到的這些證書對提高動手能力并無多大裨益。

1.5將學生就業壓力分攤在授課教師身上。同樣是在就業導向下,為了提高學生就業率,很多高職院校明確將推薦學生就業作為對授課教師的考核指標之一,較大程度束縛了老師們“傳道、授業、解惑”的專業能力的發揮。

2高職教育院校要樹立科學的人才培養目標

社會需要德才兼備的人才。從教育部的發文精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國家對高職教育的期望是培養德才兼備的技術應用性人才。然而,正是社會上很多高職院校對人才培養目標認識的缺位,造成在人才培養中存在一些偏激的行為,導致社會各界對高職畢業生產生了這樣的偏見:高職畢業生屬于低層次人才、人文素質偏低、個人修養較差、學習能力不強、創新意識不強等等。人才培養目標是職業教育思想的基礎,決定著職業教育的教學觀和質量觀。高職院校有必要對人才培養進行準確認識和清晰定位,樹立科學的人才培養目標用于指導實際操作和規劃設計。高職畢業生需要具備哪些素質才能更符合社會需求和群眾期待呢?個人認為,高職院校在加強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還要著重培養學生以下素質和能力:

2.1培養良好的品德修養。要注重培養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價值觀,具備較高的思想素質和個人修養。引導學生摒棄社會上過度追求個人物質利益、強調個人價值的思想,在工作和生活的點滴中注重個人品德修養,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在努力實現自身價值的同時,保有一顆仁愛之心、謙讓之心。

2.2培養較高的綜合文化素養。當今時代,隨著科學、經濟和社會觀念的發展,社會更加需要復合性人才,知識的綜合、學科的交叉、文理的交融是現代教育發展的總體趨勢。這不僅要求大學生成為專才,更要求他們成為全才、通才;不僅要知識廣博、有技術專長,而且還要情趣高雅。在人才的成長、成熟過程中,較高的文化素養往往是“厚積薄發”的強大助動力,有利于提高個人創新能力、社交能力,適應能力,對培養科學的價值觀、正確的審美觀和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作用。

2.3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與敬業精神。對于用人單位來說,員工自身的職業道德和工作責任心、敬業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比經驗、知識、技能更為重要。后者可以在崗位上、在實踐中逐步積累和培養,但前者必須從學校教育時抓起,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因此,高職院校要通過必要的教育與訓練來培養學生樹立公正廉潔、踏實誠信、高度責任感的職業道德和勤奮愛崗、樂于奉獻、業務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

2.4培養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雖然社會上競爭日趨緊張激烈,但在很多情況下,單靠個人能力已很難完全處理各種錯綜復雜的問題并采取切實高效的行動。尤其作為競爭團隊,成員間各自為政、個人英雄主義、一盤散沙是無法取得成功的。高等職業教育要培養學生的科學競爭意識,同時更要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與團隊意識,培養謀求共贏、共同發展的優良品質。

2.5培養積極進取、主動參與的精神。現在的大學生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依賴性比較強,各方面的自立性欠缺;另外高職院校的學生在面對名牌高校的學生時,或多或少存在自卑心理,因而更容易滋生不思進取、隨波逐流、羞于表現自己的行為傾向。高職院校要注意培養學生自尊自信、敢于爭先、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精神品質。

2.6培養善于獨立思考、積極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社會需要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一般善于創新者,都有獨立主見,善于思考,敢于棄舊圖新,勇于迎難而上、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恰恰是絕大部分高校畢業生所欠缺的。高職院校應充分利用自己重實訓、強操作的優勢,鍛煉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積極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2.7培養良好的交際能力。交際能力包含兩方面:一方面是向他人展示自己的能力,即在與他人溝通時,良好的表達自己、恰當的表現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是與他人相處的能力,即為人處世、待人接物、協調合作、融洽相處的能力。現在許多大學生在陌生人面前或人多的場合講話臉紅,甚至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也有的說話做事極少考慮他人的感受,無法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更別說與他人密切合作了。

2.8培養善于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當今社會是學習型社會,各種知識、技術、觀念更新換代日新月異。高職院校不僅要培養學生自學書本知識的能力,也要培養他們在各種場合通過各種途徑不斷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意識和能力。學無止境,只有會學習、善學習,不斷汲取新的營養,才能充實自己,才能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立足。

2.9培養較強的抗挫折能力。大學生正處于心理迅速走向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的時期,他們面臨著角色的轉換、環境的適應、學業的競爭、社會的挑戰、人際關系的困惑等,在各種壓力之下容易產生心理挫折,給學習、生活、工作帶來極大的困擾。高職院校在日常教學和管理中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磨煉學生意志,提高學生心理素質,正確引導和調適大學生的挫折心理。

3結束語

高職院校要準確定位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充分重視學生的長遠發展利益,明確“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培養應用型人才并不僅僅是手把手教會學生掌握現有工作崗位所需要的技能,還需要培養學生應對未來挑戰的能力,開發學生可持續發展的潛力,引導學生完善人格品質、提高綜合素質,為學生步入社會后的人生道路奠定扎實的基礎。

作者:王艷娜單位:順德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