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4 09:16:1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教育研究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教育研究論文

體育教育研究論文

1.體育教育能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意志品質

1.1從養成教育的角度分析,德育就是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風尚,使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單純的思想教育往往是以教師的說教為主,缺乏與實際的結合,而體育教育則主要是讓學生在實際中應用。體育鍛煉具有集體性、競爭性、規范性等特點,所以能有效地培養學生互相尊重、禮貌待人的良好人際關系,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應變、協作能力,以及自立自強的開拓進取精神。所以,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應有意識地融入德育內容,注重對學生理想、信念和思維方式的教育,致力于發現和發展蘊藏在學生身上潛在的品質,激勵并促進他們在情感、道德價值、判斷能力等諸方面全面發展。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一些教材內容的講授或集體運動項目的開展,結合我國體育健兒在國際賽場上為祖國的榮譽拼搏進取的事跡,生動形象地進行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使學生樹立全局觀念和協作精神,并以此激發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愛國主義熱忱,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1.2意志品質是指一個人的目的性、自覺性、自信心、堅韌性、自制力、勇敢頑強和主動獨立等精神。美國心理學家推孟及其合作者通過長期對智力超常兒童的追蹤研究發現:成就最大那一組的意志品質明顯優于成績最小的一組。該研究成果說明了堅強的意志品質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發展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意志品質是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又是在不斷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培養出來的。體育活動是以克服一定的困難和障礙為特征的,在體育活動中,學生要不斷克服主、客觀的困難(如:疲勞、場地等),這非常有利于學生培養頑強的意志品質,堅韌不拔的精神,以及戰勝困難的決心和勇氣,是學生培養意志品質的重要途徑。

2.體育教育對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和治療心理疾病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1心理健康是指人在生活中能保持穩定的情緒、愉悅的心境、敏銳的智力和具有適應自然與社會環境的心理狀態。青少年學生正處在良好心理習慣形成和心理逐漸成熟的關鍵時期,被教育專家稱為“第二斷乳期”。因此,教師在關懷青少年身體健康的同時,絕不可忽視心理健康的教育與培養。

查看全文

金融教育學研究論文

摘要:當前在世界范圍內的金融學研究出現了數學形式主義的傾向,雖然數學具有科學性和嚴謹性的優勢,但該種形式主義傾向對于金融學研究的危害性和抑制性極大。通過對2006級金融學研究生論文的抽樣進行分析,提出當前金融學研究生論文中存在的問題及嚴重的數學形式主義傾向,并針對其產生的巨大危害提出金融學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方案及措施。

關鍵詞:金融學研究方法;研究生教育;缺陷

一、當前金融學研究方法的特點及局限性

金融學的研究方法多樣,包括實證分析與規范分析結合、數量經濟模型分析、計量經濟模型分析、案例分析以及制度分析等等,正因為這些方法及工具的存在,金融學才具有了科學性及嚴謹性。但當前從世界范圍看,在整個20世紀中,金融學作為一門學科已呈現出急劇的狹窄化和形式化。在20世紀20年代之前,90%以上的文章采用的是文字描述的方式來解釋世界及現象;到了20世紀90年代初,代數、積分、計量經濟學以及博弈論等在一些國際權威刊物上發表的文章已超過了90%。一些極度崇尚數學的金融學家們認為,通過建立相對于現實世界簡化的模型,然后再對模型進行分析和討論,來呈現這種精確性和嚴謹性,而不再去過多的考慮該模型對于現實世界的預測和解釋能力,這使金融學逐漸成為一門“純技術學科”,更加關注數學建模的完美性,而不再是研究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學科了。

但金融學并非是應用數學的一個分支,其最終目標應該是為了解釋真實世界的現象及結果。一些一流的美國金融學雜志對于這種數學形式主義的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他們對于大量來自各國的論文采用是否有數學模型作低成本的篩選,這使數學形式主義成為一種金融學及經濟學的學術標準、一種范式和一種時尚。

這種數學形式主義的風潮蔓延到世界各地,包括中國。中國最優秀的經濟類學術期刊《經濟研究》,是廣大經濟學和金融學研究人員的研究坐標,但縱觀近些年發表的文章,充斥著大量的數學模型及推演,即使有些文章的結論是不正確的或者僅僅是為了新模型的引用生拉硬拽的套在中國的數據上,也是可以容忍的。這讓很多長年從事金融學和經濟學研究的學者們產生困惑,他們認為,經濟及金融學說史以及對于現實經濟歷史的學習已不再重要,研究上不再關注理論的來龍去脈及發展,一篇精美的數學文章就足以代替了。這種數學形式主義的蔓延危害極大,所謂過猶不及,其發展不僅會極大的抑制研究人員及學者們的創造力及新思想的誕生,也會對在校研究生們的研究理念、思想和行為產生影響。

查看全文

健康教育研究論文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筆者選取公開發行時間較早的5個具有代表性的雜志社,包括護理研究、護理學雜志、實用護理雜志、中華護理雜志、護士進修雜志等,主要是通過中國學術期刊網(CNKI)全文期刊數據庫、萬方數據等互聯網途徑收集以健康教育為研究目的的護理論文。主要范圍鎖定在2012年-2014年。

1.2入選標準

應確保研究結果具有數據分析價值,研究過程是否包括健康教育的全部活動,整個項目研究結果的評價標準是否只有健康教育活動。通過篩選、過濾,最終選擇了209篇符合研究要求的論文。

1.3研究內容

查看全文

體育教育中的德育教育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體育教學德育教育隨機教育

[論文摘要]在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從師生現實情況做好準備,利用不同的教學手段,通過領導重視納入評估內容,不但能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而且能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培養他們服從組織、遵守紀律、熱愛集體、朝氣蓬勃、勇敢頑強等共產主義道德品質和良好的體育風尚,特別是德育在體育教學中表現具體、觸手可及,通過聯系實際,學生易于接受,從而防止了簡單說教的現象。

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觀念的更新,教育跨過了應試教育的檻,向新課程標準下的素質教育進發。體育也同樣加強了社會、生理、心理等素質教育,注重了知識能力、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融思想教育、德育教育于體育之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不但能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而且能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培養他們服從組織、遵守紀律、熱愛集體、朝氣蓬勃、勇敢頑強等共產主義道德品質和良好的體育風尚,特別是德育教育在體育教學中表現具體,觸手可及,學生聯系實際,易于接受,從而防止了簡單說教的現象。對于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如何體現思想品德教育,是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一、從師生現實情況做好準備

1.學生心理條件的準備

中學生的心理發展,在認識方面有如下表現:感知覺活動的精確性、概括性有了明顯的發展,他們已能較為全面深刻地觀察事物并剖析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在情感與意志的發展上,他們情感日漸豐富,容易感染和接受影響,其社會情操初步形成如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團結友誼等,另外好奇心很強。教師是可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對其情感意志加以培養和鍛煉,并對于各方面的缺憾加以糾正調節。

查看全文

教育科研研究論文

一、教師開展教育科研的首要準備

教師雖有其實踐的優勢,卻也有著明顯的弱勢,主要是知識儲備和理論功底不足。我們知道,科學研究是需要一定的知識含量為背景,以一定的理論涵養為底蘊的。由于知識和理論不足,使得一些教師在開展教科研時往往捉襟見肘,感到困難重重,至少也會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使勉強開展一些研究,也比較膚淺,難以形成成果,尤其難以形成優秀成果。因此,有志于教科研的一線教師,第一要務是為自己“充電”,致力于做好知識儲備和理論儲備,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的科研素養。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而且要博覽群書。不但要讀一些有關科研工作的專門知識書籍,懂得怎樣選擇和確定課題,怎樣進行課題實施和操作,怎樣檢索文獻資料,怎樣形成研究成果等等;還要廣泛閱讀諸如教育學、心理學、哲學、美學、人才學、比較學、信息學、系統論、控制論以及其他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理論著作。對于經典人物的經典著作,不能滿足于那種“快餐式”的涉獵,而要做一番研究性閱讀,從中有所發現,有所感悟。不讀孔夫子就不知道中國教育的淵源,不知道中國文化的根脈;不讀蔡元培、陶行知,就不知道中外教育的聯系,不知道近代和現代教育的精髓;不讀盧梭、蘇霍姆林斯基,就不知道什么是自然主義教育,什么是愛的教育,什么是和諧教育。在這個充滿物欲和浮躁的時代,人們對經典已經感到陌生。我們教師還是應該要求自己少一點世俗氣,多一些書卷氣,樂于做一個學習型的教師。

二、教師開展教育科研的實踐方向

科學研究總是以實踐為依托,從微觀入手,從研究個案開始的。

1.利用實踐優勢

教師要充分利用自己躬親實踐的優勢,立足教育教學第一線,更多地接觸、了解和研究自己的教育對象,更多地觀察、了解和研究各種教育現象,把研究每一個學生、研究每一堂課和研究教育教學結合起來,在實踐中注重個案的積累,在實踐中發現和提煉研究課題。實踐是理論之母,一線教師一旦離開實踐這塊土壤,教科研必將一事無成。

查看全文

性別教育研究論文

一、全納教育的基本理念

全納教育思想提出的初衷是為在身心方面有殘疾的學生提供更完善的教育,將殘疾學生吸納到普通教育體制中,使之接受與普通學生一樣的教育,從而獲得在未來社會主流群體——普通人群中共存的技能;而對于普通學生而言,在全納教育體制中,也能夠更好地理解他人,更好地與他人溝通、合作。但隨著全納教育的發展,其概念內涵也在發展和變化著。首先從教育對象上看,全納教育的對象從“殘疾學生”到“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學生”再到“所有學生”,教育對象的擴大體現了全納教育更具人性化,更追求民主與平等。其次從教育內涵上看,全納教育的內涵從“殘疾人教育”到“特殊需求教育”,再到“全納教育”。如用一句話概括,全納教育就是“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過程,它容納所有學生,反對歧視排斥,促進積極參與,注重集體合作,滿足不同需求。

根據全納教育的思想,學校教育應反對任何歧視與排斥,給所有學生以公平公正的教育。但在現實中,我們可以看到,僅因性別不同,在各個教育階段,男生或女生都會受到“區別對待”,被視為另類,被打入另冊。本文試圖用全納教育思想分析學校性別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全納的性別教育觀”。

二、學校中的性別反全納現象

1.性別排斥現象

(1)在幼兒園和小學,被罰站、被“隔離”的多數是“調皮搗蛋”的男孩兒。他們不僅被排斥于正常的教學活動之外,而且也少有機會成為“值日生”或“班干部”,其在群體中的聲望與影響大受影響。甚至有調查顯示,幼兒園中男孩的獨立性總體水平低于女孩,并達到極其顯著水平。

查看全文

教育科研研究論文

[摘要]教育科研是教育改革的原動力和學校持續發展的生長點。學校開展教育科研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做到與時俱進;必須抓實根本,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必須求實、創新,追求“實際、實在、實效”。堅持以人為本,有序管理,持之以恒,務求在深化素質教育進程中產生良性效應。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教育科研管理求實

以校為本的教育研究是在學校真實的教育情境中,以學校面臨的實際問題為出發點,最終實現學校、學生和教育的發展,提高教育質量的研究活動。我們柯橋小學在世紀交替的近幾年中,面對新世紀的挑戰與新課改的呼喚,在校本教育研究的管理上發揚創新精神,想實招,辦實事,求實效,審時度勢,與時俱進,把學校教育科研工作推向了新的層次,積累了系統管理與從實開拓的可行經驗。

實踐證明,學校管理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煥發教育科研的生命力,與時俱進,才能做到科研不息,發展不止。

一、堅持“以人為本”,強化隊伍建設

教師管理是學校諸多管理要素中的第一管理要素,因此,關注教師的成長、關注教師主體需要的滿足和生命質量的提升,鼓勵每個教師獲得充分個性化發展,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鑒于此,學校領導認為,除了進一步提高教師的學歷水平外,在樹立“以德立身、以身立教”的良好形象,提高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能力、教學實踐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心理輔導能力等方面,還需要有新的發展和提高。為此,學校采取了“立足學校實際,立足教師實際”,以教推研,以研促教的策略,逐步構建了教研、科研、師訓緊密結合,靈活、持久、經濟、高效的師資培訓活動管理機制。幾年來,形成了三種“以校為本”的教師成長和發展的特殊培訓方式:

查看全文

教育科研研究論文

一、科研的認識

科研的本質——創造,“提供新的,第一次創造的、新穎而具有社會意義的產物的活動。”(曹日昌主……

二、科研的選題

科研首位的是選題。題目選錯了,不是達不到目的,如沒有研究的條件;就是達到目的而無價值,如別人已經研究過了。科學高度分化與高度結合,以高度綜合為主的當代,因題目選擇不當,付出巨大的勞動、甚或耗費終生的精力而一事無成的人,不乏其例。選題一般應考慮:

第一、社會價值,即實踐、理論意義。

第二、研究的條件。如資料的積累、前期的成果、實驗的設備等。

查看全文

賞識教育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賞識期望重塑輝煌走向成功

[論文摘要]通過堅定期望信念,設置形式多樣的光榮榜,幫學生重塑輝煌,充分發揮善意與善辭的力量,電話傳遞進步等方法,重塑學生健康自信,發現和發揮學生的長處和潛能,使其最終走向成功。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對我的啟發頗大。一個小學生因學習成績差且特別調皮,被老師安排在教室第一排靠門的特殊位置上,該學生從此更加自卑和厭學,后來換來一個教數學的新班主任,這個老師與眾不同,他對這個眾人不屑一顧的小毛頭特別關愛,每次上課總喜歡摸摸這個學生的頭。這一摸對老師講也許是不經意,不過對這孩子來講帶來的卻是極大的興奮和滿足。從此,這個學生每天都盼望這個老師來上課,聽課也極其認真,且逐漸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后來,這個學生成了舉世聞名的大數學家。功成名就的他在談到成功的秘訣時,無不深情地懷念老師那溫柔的手和欣賞和目光,因為那手、那目光帶著對他的鼓勵和贊許,成為他找回自我的無窮力量。從這個故事中不難看出,這個老師把這頑童帶進神秘的數學殿堂的法寶,不是他把數學課講得多么完美,而是不懷成見地對學生的鼓勵和贊賞。可見,老師對學生的關愛具有多么大的魔力。各種形式的表揚是對學的特殊關愛,我認為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教師必須引進新的觀念,新的方法來教育學生,以適應當代教育的需要。要改變這種現狀,利用賞識教育往往就能事半功倍,達到轉化差生的目的。因為人性中最本質的追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賞。日本心理學家永多湖輝曾說:“在每個孩子身上都蘊藏著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潛力。每個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潛能隱藏在每個孩子心中。”而賞識教育的奧秘就在于時時、處處、事事在心靈深處堅信孩子行,寬容地承認差異,允許失敗。讓這些“弱差生”重新得到“行”的滋潤,讓他們時時感到自己是好孩子。只要他們在成長中覺醒了,巨大的潛能就會像火山爆發一樣排山倒海、勢不可擋。在這方面我的具體做法是:

一、堅定期望信念

我們大多數教師在教育學生時,往往批評多于鼓勵,甚至經常用一些刺激性的語言,以引起學生的重視。例:“這么簡單的題目都要做錯,怎么去考大學。”“講了幾遍的題還不會,真是對牛彈琴。”“以你的成績表現,將來多半是下崗工人的料,遲早會被社會淘汰。”“跟你講了多少遍,還改不了這個毛病,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本來教師想通過揭學生的痛處,來喚醒學生,這種心情可以理解,殊不知這樣做嚴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效果恰恰適得其反。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在小學1-6年級隨機抽取20%的學生,對他們進行了“未來發展的測試”;然后向老師宣布說:“這些學生有很大的學生潛力”。預示他們可能比其他學生會有更好的成績。八個月后,老師獲得如期的結果。一年后,再一次測試,這些學生的成績仍在提高。期望是一種看不見,但確實存的常識教育信念,對教育起著重要作用,積極的期望是成功教育的第一要素。承認每個學生有發展的潛能,有成功的愿望和需要,并以適當的表達方式傳遞給學生,使學生易于接受,轉化為內在需要和自覺追求,從而調動學生積極性。

查看全文

社會德育教育研究論文

[論文摘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成為全黨全國人民共同職稱論文的奮斗目標和偉大實踐。德育教育對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對全民族素質的提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任務。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加強和改進德育工作,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為社會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合格人才,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和重要體現。德育工作如何順應構建和諧社會的時代要求,承擔起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是擺在德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課題和緊迫任務。

一、德育與社會的和諧共存

(一)德育角度下的和諧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在社會結構中以人為主體的各層面、各要素之間關系的相互通融、彼此協調的狀態;道德則是人類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三者關系的倫理智慧與行為規范,是以一種非強制性的傳統習俗、社會輿論、內心信念、人類良知以及教育去調節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從而保證整個社會有序運行的精神力量。無論社會多么進步,法制多么完善。和諧社會的首要前提無疑是一個具有高度道德感的社會。

(二)德育的和諧價值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