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術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4 19:29:4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教育技術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教育技術論文

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論文

關鍵詞:教師現代教育技術多媒體教學

摘要:文章分析了多媒體技術進入教學后對傳統教學模式產生的影響,探討了為適應現代教學模式教師應采取的一些對策:教師要接受終身教育;破除“滿堂灌”的陳舊教學模式,采用啟發式教學;進行教學試驗,總結教學規律;教師要做好角色轉換的準備;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在現代化教育中教師應根據各種變化,不斷合理調整自己在教學中的作用,逐漸完善新的教學方法,探討并充實新的教學內容,使教學過程更加和諧統一。

多媒體技術介入教學后,傳統的教學模式將會被打破。以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應用于教學,帶來的將是整個教育思想、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模式、教育過程的一場深刻革命。對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師角色以及學生地位都將產生一定的影響:(1)傳統的教學過程是由教師、學生和教學內容3個基本要素構成的,現代教學過程又增加了教學媒體這個要素;(2)使教學內容由原先單一的描述性文字和補充說明的圖形、圖表變成了一種集文字、聲音、圖象、動畫、視頻于一體的多媒體信息;(3)多媒體技術應用于教學過程后,促進了教學方法向綜合化方向的發展,使教學方法變得靈活多樣;(4)在現代化教育中,教師不再以知識權威者的身份向學生灌輸知識,教師的作用將主要體現在指導學生有效地學習方面;(5)在傳統的教學中,學生依靠教師的組織安排和要求進行學習,是被動的學習者。把現代教學媒體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后,改變了學生對教師的依賴程度。因此,教師在多媒體教學中,應根據其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過程的變化,不斷合理地調整自己在教學中的作用,逐漸完善新的教學方法,探討并充實新的教學內容,使教學過程更加和諧統一。下面將探討教師應如何適應和發展現代教育技術。

一、教師要接受終身教育

面對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人們所受到的教育,不再是階段教育,而是終身教育。終身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具有獨立學習能力,能充分利用各種學習資源進行終身學習的人。他們能根據自身需要不斷調整自己的知識構成,不斷地獲取新信息、新知識,以提高自身生存發展的能力,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新情況。1809年,歌德就曾說過:“今后沒有任何一樣東西能夠學習而終生享用。我們必須每五年學習新知,才不會被時間淘汰。”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這句話早已得到驗證。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和知識信息總量的增加,要求學生有更高的學習能力和更好的學習方法。純粹傳授知識內容的教育方式已經不適合現代社會了,必須向學生傳授如何學習的方法。正如《學會生存》所指出的那樣,“未來的文盲將不再是那些目不識丁的人,而是那些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論文格式。”可見“會學”比“學會”更重要。只有學會學習才能終生學習,只有終身學習才能不斷更新知識,不斷獲取新信息,不斷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以適應時代的發展。教師作為教學軟件的設計者、制作者,教學工作的研究者,不僅指導、幫助學生掌握終身學習的能力,同時教師本身也應進行終身學習,不斷地更新和拓寬自己的知識領域。人的一生將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度過,“活到老,學到老”,是當今社會的特征。教育者必須先接受教育,才能完成時代賦予的使命。教師要本著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進行自學或參加培訓,不斷補充新知識,更新觀念,掌握新技術,來適應新形勢下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

二、破除“滿堂灌”的陳舊教學模式,采用啟發式教學

查看全文

農村教育技術裝備論文

關鍵詞:農村學校教育技術

現階段如何加強農村中小學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筆者結合工作實際作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提高認識是前提

加強農村中小學教育技術裝備工作是推進農村中小學素質教育的需要。素質教育要求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中小學的實驗課就是通過學生動手做實驗,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和求實創新的科學精神;現代語文教學要求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如果學校不建圖書室,不配備相關圖書資料,語文教學的要求就不可能達到目的;現代社會要求每個成員熟悉并掌握信息技術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如果學校不配備相應的設備,不學習相關的信息知識,同樣達不到目的。從某種程度上說,加強農村中小學裝備工作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條件和保障。其次,加強農村中小學教育技術裝備工作是教育發展的需要。時代在發展,教育也在發展。特別是落后農村中小學和城區或發達地區學校相比,各方面條件相對較差,要逐步縮小城鄉差別,使青少年享有同等的教育,我們必須樹立發展才是硬道理的觀念,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開展好教育技術裝備工作。對于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的重要意義,要廣泛宣傳,逐步達到領導重視、群眾理解、師生配合,形成認識一致、齊抓共管的格局。2000年,我鎮6所中小學通過借、貸等辦法自籌資金70萬元建起了微機室,2003年,5所小學自籌資金購置電腦、打印機等辦公設備。到目前為止,全鎮11所中小學均實行了電腦辦公。

二、整合資源是基礎

由于農村中小學實行布局調整,一部分村小或教學點被撤并,一部分村小實行聯村辦學或高年級集中到中心完小,原有的實驗儀器閑置或發揮效益不夠。對此,我們確定被撤銷的學校的裝備原則上調配到中心完小,已經沒有高年級的村小的裝備除保留簡易教具箱外,原則上調配到中心完小。通過調配、重組,中心完小的實驗儀器、圖書、電教設備等都得到了較好的充實和完善,這樣既便于管理,又便于集中發揮裝備的使用效益。根據學校布局調整的論文格式需要,我們對相關裝備進行再調配。2002年又籌資3萬多元為三所初中添置了儀器、藥品,同時對全鎮17個校點的地面衛星接收站進行全面維護,并鎖定中國教育電視臺等教育頻道,充分發揮其電化教學的作用。

查看全文

現代教育技術管理論文

人類正闊步進入信息化社會,教育也正掀起信息化革命的浪潮。用現代信息技術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推進教育教學的改革已是歷史的必然。基于此種認識,我校本著早起步、早受益、高標準、高效益的指導思想,自1997年開始,就努力探索發展現代教育技術,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途徑。我們的實施策略是以構建信息化校園為理念,以先進的現代教育技術設備為載體,以現代管理方略為動力,力求高效率、低能耗的使用,讓教師和學生在信息化的校園中獲取知識,培養能力,生成智慧,形成人格。建——創造信息化校園的物質平臺一、更新觀念,提高認識,重點投入。當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普及,已深刻地影響和改變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帶來了一場學習上的革命。傳統的“一支粉筆、一張嘴,一塊黑板、一本書”教學方式,顯然已與當今現代化教育大相徑庭。只有在裝備好現代教育技術設施的基礎上,積極運用現代化教育教學手段,創構新的教育教學過程,給學生提供廣闊的學習活動空間,才能搶占現代教育的制高點,使學校立于一流學校之林。為此,我們這幾年都把現代教育技術作為建設一流學校的突破口,確立了發展目標,多方籌措經費,克服重重困難,想方設法使有限的資金重點投入,在學校還有很多教師沒有住房、食無定所的情況下,我們從學校大局考慮,盡量保證了現代教育技術建設。二、整體規劃,分步實施,注重實效。我校的現代教育技術建設本著整體規劃,分步實施,注重實效的指導思想,具體經歷了三步走的過程:1、準備階段(1997—1999年)。在這三年中,我們邊規劃邊建設,首先購買了相應設備,這時主要以PⅡ為主要使用機型,重點為電教教師、學校骨干教師、行政管理提供服務,同時為大規模開展現代教育技術裝備奠定基礎。2、硬件設備添置階段(1999—2001年)。這一階段主要以購置設備為主。同時分步建立學校校園網,通過在全校各教室安裝多媒體電腦,使電腦從學校管理和少數人使用向課堂教學和大多數使用延伸,迄今為止,全校43個班級和15個年級處室都配備了由清華同方電腦公司提供了相應品牌電腦。學校同時投入20多萬元,建起了高標準的文昌電視臺,使之成為信息交流的重要中轉站。建起兩個寬敞的電腦網絡室和一個電子備課室,按當時較先進標準規格裝備了機房。目前,學校共配備計算機188臺,購買了電視機62臺,投影器5臺,攝像機2臺,多功能視頻展示儀9臺,教學演示、控制系統各一套,全數碼采編設備一套。使學生有了學習電腦、攝入信息的場所,也使教師和學生能運用多媒體計算機進行各種信息的交流和教學。3、軟件提高階段(2001—2003年)。學校聘請華中科大附屬專業公司為學校建立千兆以太網,將各教室、各辦公室和計算機連接起來,組成了一個多媒體網絡,為教師提供能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利用網絡服務器的集中、存儲、檢查、編輯和演示,形成教師課件、存儲資料教學演示的支持系統,輔助教師的教學科研工作。實現學校與社會聯網,通過中國電信的Internet連接,構建信息化校園,建立校園虛擬網,定期及時更新網上內容,使網上豐富的教育教學信息資源系統來輔助教師進行備課,制作課件和開展各種教學活動,進一步擴大學生的信息量和界面,實現教師、學生,國內外資源共享。建立學校圖書館多媒體網絡,為教師、學生提供一個具有電子閱讀的多媒體環境,并實現包括圖書編目、流通、檢索在內的圖書館管理自動化,提高圖書信息的流通量和利用率,為教育教學和教改科研更上一個臺階提供服務。管——尋求信息化校園的高質量一、落實分層管理責任。為了抓好學校現代教育技術工作,學校成立了現代教育技術領導小組,由分管校長任組長,領導小組下設立現代教育技術中心,負責制訂學校現代教育技術工作計劃,制定現代教育技術設備的使用、保養、維護工作、借還登記等有關制度,收集整理現代教育信息資料,組織開展現代教育技術教學活動,各個班級、處室的教師和負責人,負責各班和處室電教設備的管理和使用,形成設備損失與工作績效掛鉤的管理機制,保證了學校電教工作的正常運行。二、扎實培訓,建好人才庫。學校將現代教育技術培訓作為提高教師素質的重要指標,列入學校師資培訓計劃。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的教學設備,實現教育的現代化,關鍵在教師。我們將現代教育技術水平納入教師現代素質范疇,并在學校師資培訓計劃中作重點提出,在1999—2002三年間,我們請市電教館和兄弟學校的專家來校講課,使全體教師都接受了一定的基礎知識培訓。在此基礎上,我們派遣骨干教師赴武漢、宜昌、荊州等地學習觀摩優秀電教課,去年暑期我們派出了十多名教師赴荊州參加CAI課件短期培訓,今年,我們又派去了兩名教師赴武漢學習多媒體課件制作。與此同時,學校利用晚上和各個假期組織了三期教學多媒體技術集中培訓,內容從最初的電腦認識到一般維護,從authoware課件、Flash動畫制作到Frontpage網頁制作,各學科近40名教師初步掌握設計編輯多媒體教學課件的技術,他們放棄寒暑假休息時間,完成了首批課件制作工作,學校青年教師陳賢君、馬敏等在學習期間刻苦鉆研,常常一學就是十幾個鐘頭,他們不懂就問、刻苦鉆研的精神也極大地帶動了其它教師的學習熱情,在培訓期間精益求精的學習態度蔚然成風。今年,學校對這些教師的培訓成績進行了評比,并在網上公布了考試成績。2002—2003學年度,學校要求青年教師將現代教育技術作為一門必修課程,作為提高教育教學效益,提高自身素質的需要。我們在校內提出明確的指導意見,鼓勵教師自制課件運用于課堂教學中,鼓勵優秀教師脫穎而出,對在這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的教師,學校予以表彰獎勵。學校每期都要開展一次電化教學評比活動,要求每位教師上一節電教優質課,寫一篇電化教學論文,設計制作一件CAI課件,由現代教育技術中心組織評比,對獲獎教師給予獎勵。為督促教師堅持使用好各種電教媒體,學校還將電教媒體使用情況與教學工作考核掛鉤,獎優罰劣。三、加強信息技術課程的管理,提高學生操作能力。信息技術課不同于其它學科課程,是一個動手能力極強的課程,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操作水平,我們在其管理上也花費了大量的精力,首先成立了信息技術課題教研組,加強集體備課,學習初制訂教學計劃,期中檢查計劃落實,期末對學生進行綜合測評。其次,合理安排課表,合理使用計算機室,力爭學生上課就能上機,讓每一個學生都要上機時間和動手機會。最后,根據學生年齡和心理特點,注重信息技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指導,達到學以致用。四、課題研究帶動現代教育技術經驗成長。自1999年我校開展“互動—生成”課題實驗研究以來,計算機輔助教學一直是課題實施的必要條件之一,我們認為,要開展計算機輔助教學,關鍵是課件。針對市場上現有的課件還不太適應課堂教學和學校各科教師的具體情況,我們主要采取由執教老師談教學設想,由專長教師制作;利用已開發的課件,改進使之成熟;全校性課題研討會,帶動執教教師課件開發熱情等。目前,我校已建起了自制的課件加庫,由20多位教師自制的30多個課件極大的豐富了學校課件資源庫。五、尋求技術支持。為了提高我校現代教育技術的技術含量,至2001年以來,我們一直努力尋求,得到現代教育技術公司、大專院校和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技術支持,經過與華中師范大學信息技術系的多次接觸、交流,在華師教授、領導認真反復的考察之后,我校正式成為華中師范大學的教育實習基地和信息技術實驗學校,每年,他們都將派譴多名研究生、專家和教授來我校進行信息工作的指導。今年,我校又成為中央教科所的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這些都無疑將為我校信息技術的發展與騰飛提供絕佳的契機。用——追求信息化校園的高效益經過幾年來不懈努力,我們感到在學校工作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為學校管理以及學生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1、提高管理效益。在學校校園網內,學校行政管理、辦公自動化,教務、財務管理、教師的教育、教學資料和學生各種資料共享,教師和職工開始逐步擺脫繁瑣的手工勞動式的操作,工作效率也大大得到了提升。2、多媒體輔助教學。由于教室和辦公室都已安裝電腦和多媒體顯示儀等現代教育技術設備,教師在備好課后,只要將有關資料設置共享,不管走到哪個年級或處室都可以隨時調用,教師無紙化辦公、備課和學生無紙化學習已成為趨勢,不但增加了課堂教學的密度,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并且充分發掘了學生的潛力,促進了學生的左腦、右腦同步發展,使學生的觀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得到培養,學生學得也輕松愉快。3、培養學生各種能力。據不完全統計,全校1600多名上機學生中,有40%學生能夠熟練使用Windows98操作系統和Word、excel等軟件,不少五、六年級學生有自己獨立的ICQ號,能自如的收、發電子郵件和閱讀網上資料。現代教育技術給學生帶來了信息化學習的革命,知識具有了更強的直觀性和可操作性,學生可隨時自由閱讀、選擇信息,主動地獲取各類知識。同時,網絡的更新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網絡的能力,為他們將來進一步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4、豐富校園文化建設。我們不僅利用電教手段創建了學生在課堂中的諸多“樂趣”,還利用網絡技術讓教師和學生自制處室、班級和個人網頁,現在處室、個人網頁已初見成效,由于其圖文聲音并茂,深受教師學生的喜愛,我們覺得這也是校園文化新的形式,我們將加以引導和發展。5、暢通信息渠道。隨著教育網、科技網等開通,網上信息資源日見豐富,教師能夠從網上獲取各種有用的信息資源,充實教學內容,學生也能從網上學到各種有用的知識。在各級電教主管部門的領導的支持下,我校師生齊心協力,使這項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學校先后被評為市級電化教學先進單位、市示范學校,成為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近二年來,教師采用電教手段的公開課有一節在荊州市獲獎,有3節在市級獲獎。教師參加電教論文評比中先后有4人獲省、地、市一、二等獎。教師制作的各科CAI課件也分別獲得省二等獎、地級一等獎。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對我們來說僅僅是個開端,今后,我們將進一步以學生發展為本,著力師資自培,努力創造出一支精良的教師群體隊伍,以適應現代化教育技術實驗的需要。我們相信,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之下,借助豐富的現代教育資源,我們構建信息化校園的宏偉目標一定能夠早日實現!

查看全文

現代教育技術推廣論文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障礙需要行為管理

摘要現代教育技術在推廣應用過程中,存在等待觀望、缺乏理解、患得患失等社會心理障礙為了加快其推廣應用,促進教育質童的提高,應采取心理的管理等措施,努力改善環境、提高認識、增強動力、促進運用、加強管理。

一、現代教育技術的涵義

教育技術是教育科學的一門分支,我國教育界人士多引用美國教育協會于年提出的定義,即“為了促進學習,對有關的過程和資源進行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和實踐”。現代教育技術就是要把當今先進的技術應用于教育。促進學習是目的,過程和資源是對象,而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是教育技術的范圍。通過優化教育過程和教學模式,來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出高素質人才。它的定位在技術,但不是一種純技術的概念,雖然脫離不了工具,卻不能簡單地看成是工具,它是智能性的系統技術。它包括與計算機技術相關聯的多種傳媒技術、網絡技術、數字通訊技術、信息技術、遠程教育技術、教育資源采集技術、教育軟件制作技術、虛擬現實技術〔〕。還包括新的教育思想、觀念、方法。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基本思想是以學習者為中心,使學生充分利用現代教育媒體進行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是學生視聽、思考、創造的過程,教師則通過設計、主持、示范和評價履行主導的職責。這種技術應用于教育,必然帶來教育思想、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模式、教育過程的深刻變革,必然會對傳統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教育教學方法產生沖擊,這是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大趨勢。不難理解,“現代教育技術”的定義包含兩大方面一方面明確了教育技術不單是現代傳媒技術的使用,也包括傳統的教具、模型、掛圖、幻燈的使用,以能否達到應有的效果為標準另一方面是對‘教’與‘學’過程和教學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評價和管理。二者缺一不可。教育事業要發展,必須不斷引人新思想、新技術、新方法。因此,“現代教育技術”概念的提出具有促進作用。

二、現代教育技術推廣應用的主要社會心理障礙

現代教育技術的恰當運用,能有效地發揮教育資源的作用,甚至能跨越式地提高教學效果。因此,即使是在硬件設施不太完善的條件下,也應該挖掘潛力,努力增加現代教育技術在提高教學質量中的份額。然而,在實踐活動中,人們對現代教育技術的推廣運用,存在不同的心理狀態,其中消極、落后的部分正日益成為一種社會心理障礙,制約現代教育技術的順利推廣應用。其一,等待觀望。主要表現在對實施新教育技術的現實可能性方面,認為新技術與傳統方法之間相距甚遠,從教育觀念、目標、程序、方法,到設備、技術,都存在著難以逾越的鴻溝。當前難以把握改革的分寸,難以確定跨步大小,擔心若不盡快到位就會擾亂教學秩序,得不償失論文格式川。鑒于現在條件還不充分,觀念有待轉變,師生的主導與自主關系尚須調整,技術尚待普及,而形勢并不逼人,不如等等再說。其二,患得患失。認為一個課時的工作量,根本完不成改革、調整、制作的任務。既費時間還費精力。對教師要求提高了,待遇并沒有按實施改革所耗費的工作量而確定,不如簡單一點,多抓學時合算。其三,存在誤解。現代教育技術是以‘學’為重心,力求達到使學生理解思考、自主學習的目的。但有人認為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與教師對學生的啟發、指導存在明顯沖突,這無疑會削弱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從而背離了現代教育技術的精髓。例如,有的多媒體課件本來是可以突破時空界限,再現某些景物或過程的,結果制作成了如同傳統板書的提綱式的干巴巴的電腦幻燈片,運用現代技術只是節省了課堂上板書的時間,加快授課進度,其結果是導致新的“滿堂灌’心〕。這實在是一種誤解,因為問題并不在于技術,而在于運用技術的人。其四,觀念落后。缺乏現代心理意識,觀念落后,是一個主要障礙。如果單位領導和管理人員自己的心態不到位,對現代教育技術推廣應用的意義、關鍵程序、具體操作等了解不深,就不可能制定出明細規則及相應政策,也就不可能調動人的積極性,加速現代教育技術推廣應用的進程。

查看全文

捕捉訊息發展教育技術論文

論文摘要:本文從知識管理與教育技術的關系出發,分析了教育技術借鑒知識管理理念的可能性,以及利用知識管理、創新教育技術的一些想法,并列出了知識管理在教育技術中的一些形式與現狀。

論文關鍵詞:知識管理;教育技術;知識價值鏈

知識管理伴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逐漸凸現出來,它關于知識及與知識相關的資源和過程的管理方法與管理技術可以為教育技術實現理論的創新與應用的拓展提供一種新的思路。

一.知識管理與教育技術概述

20世紀90年代初,知識管理的概念首次出現在管理學領域。知識管理是對組織知識的生產、分配、交流、整合、內化、評價、改造的全過程管理,其目的在于實現知識共享,增加組織的知識總量,提高組織的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從宏觀角度來看,知識管理關注整體,是對一個組織系統所擁有的全部知識及相關資源的管理,任何一個管理過程都應考慮組織整體效益的實現。組織還應有與外部環境交換知識的通道,從而保證知識來源的豐富性。組織成員通過共同努力,更新組織的知識,提高組織的知識總量。知識管理的目標定位是實現知識共享與知識創新,提升組織的競爭力。

查看全文

教育技術與素質教育論文

我們已跨迸21世紀的門檻,我們的社會即將跨入一個嶄新的經濟時代,科學技術發展速度加快,新領域不斷增多,學科高度分化又高度綜合,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周期大大縮短,計算機的普及和Internet網的崛起大大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方式、學習方式、思維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社會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不可避免地帶來了種種潛在的危機,如能源匱乏問題、生態平衡問題、環境污染問題、人口問題等等,這些問題都對人類的生存構成了威脅。為了適應迅猛發展的現代社會,企業必須不間斷地創新,人們必須不停頓地學習,各類社會組織必須向學習型組織轉型,人們的道德素質必須不斷提高。顯然,在機遇與挑戰面前,原有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教育必須實行改革,人才素質必須更加優化。因此,實施素質教育已經成為時代的呼喚、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一、教育改革必須以教育觀念的轉蠻為先導

教育改革是教育系統的自我發展與完善,它是多維度的,是教育系統內各要素都要更新與發展的變化。簡單他說,教育改革就是要使教育走出應試教育的誤區,完成由以書本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向以直接經驗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的轉變,以及由培養經驗型人才向培養創造型人才的轉變。我們所說的素質教育既是一種教育觀念,又是一種教育模式,其實二者在本質上是相通的,因為教育模式實質上就是具有實際操作功能的教育觀念。教育觀念是人們形成的關于教育的比較穩定的世界觀,是教育目的和手段、內容和方法的主體。教育觀念主要有四大功能:(1)對特定集團的教育主張、教育秩序、教育行為加以正當化、普遍化、社會化;(2)使與自己集團對立的教育觀念解體;(3)使教育諸要素在統一的整體中各盡其能;(4)賦予教育者以使命感。,教育觀念具有一般導向功能,在教育、教學中占據指導者地位素質教育觀是與傳統的應試教育觀根本對立的。傳統的應試教育觀是在社會“升學熱”中自發形成的,這種教育觀念只見考分不見人,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一切以考試作為指揮捧,引導學生“死扣書本、死記硬背、死追分數”相反,素質教育是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而提出的,它重視素質,需要培養什么樣的素質就教什么,怎樣教有利于提高人才素質就怎么教,一切以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的人才為依據,重視學生的“全體發展、全面發展、個性發展。

現代教育技術是以現代教育理論、學習理論為指導,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中的應用,是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制高點和突破口,“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全面應用,必將導致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深刻變革,并最終導致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教學理論乃至整個教育體制的根本變革”

在未來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網絡和多媒體技術取代傳統的黑板和粉筆是大勢所趨。但是,還必須充分認識到,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即使運用了最先進的現代信息技術,也并不一定意味著教育就現代化了,從傳統教育向現代教育的轉變,最根本的是教育觀念的轉變。

很普遍的一個現象是:在很多學校中,現代教育技術的硬件建設已相當完備,計算機已成為基礎課程,但計算機操作方面的考核,仍然用筆答試卷進行,仍以考試分數來評價學生的創造能力和操作能力。這反映出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仍然很深,人們(尤其是教育部門的教師與領導)還沒有從實質上理解素質教育或接受素質教育。也就是說,人們的觀念不能更新,物質條件再優越,教學方法和手段再先進,也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應試教育的現狀。

查看全文

教育技術與素質教育研究論文

我們已跨迸21世紀的門檻,我們的社會即將跨入一個嶄新的經濟時代,科學技術發展速度加快,新領域不斷增多,學科高度分化又高度綜合,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周期大大縮短,計算機的普及和Internet網的崛起大大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方式、學習方式、思維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社會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不可避免地帶來了種種潛在的危機,如能源匱乏問題、生態平衡問題、環境污染問題、人口問題等等,這些問題都對人類的生存構成了威脅。為了適應迅猛發展的現代社會,企業必須不間斷地創新,人們必須不停頓地學習,各類社會組織必須向學習型組織轉型,人們的道德素質必須不斷提高。顯然,在機遇與挑戰面前,原有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教育必須實行改革,人才素質必須更加優化。因此,實施素質教育已經成為時代的呼喚、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一、教育改革必須以教育觀念的轉蠻為先導

教育改革是教育系統的自我發展與完善,它是多維度的,是教育系統內各要素都要更新與發展的變化。簡單他說,教育改革就是要使教育走出應試教育的誤區,完成由以書本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向以直接經驗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的轉變,以及由培養經驗型人才向培養創造型人才的轉變。我們所說的素質教育既是一種教育觀念,又是一種教育模式,其實二者在本質上是相通的,因為教育模式實質上就是具有實際操作功能的教育觀念。教育觀念是人們形成的關于教育的比較穩定的世界觀,是教育目的和手段、內容和方法的主體。教育觀念主要有四大功能:(1)對特定集團的教育主張、教育秩序、教育行為加以正當化、普遍化、社會化;(2)使與自己集團對立的教育觀念解體;(3)使教育諸要素在統一的整體中各盡其能;(4)賦予教育者以使命感。,教育觀念具有一般導向功能,在教育、教學中占據指導者地位素質教育觀是與傳統的應試教育觀根本對立的。傳統的應試教育觀是在社會“升學熱”中自發形成的,這種教育觀念只見考分不見人,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一切以考試作為指揮捧,引導學生“死扣書本、死記硬背、死追分數”相反,素質教育是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而提出的,它重視素質,需要培養什么樣的素質就教什么,怎樣教有利于提高人才素質就怎么教,一切以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的人才為依據,重視學生的“全體發展、全面發展、個性發展。

現代教育技術是以現代教育理論、學習理論為指導,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中的應用,是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制高點和突破口,“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全面應用,必將導致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深刻變革,并最終導致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教學理論乃至整個教育體制的根本變革”

在未來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網絡和多媒體技術取代傳統的黑板和粉筆是大勢所趨。但是,還必須充分認識到,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即使運用了最先進的現代信息技術,也并不一定意味著教育就現代化了,從傳統教育向現代教育的轉變,最根本的是教育觀念的轉變。

很普遍的一個現象是:在很多學校中,現代教育技術的硬件建設已相當完備,計算機已成為基礎課程,但計算機操作方面的考核,仍然用筆答試卷進行,仍以考試分數來評價學生的創造能力和操作能力。這反映出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仍然很深,人們(尤其是教育部門的教師與領導)還沒有從實質上理解素質教育或接受素質教育。也就是說,人們的觀念不能更新,物質條件再優越,教學方法和手段再先進,也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應試教育的現狀。

查看全文

教師素質教育技術管理論文

[摘要]本文介紹了我校在開展技術活動中,對做好教師培訓工作的探索和實踐;既充分地肯定了成績,又找出了不足,最后提出了下一階段工作努力的方向。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教師培訓

我校于98年12月進行全國電化實驗課題《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課題研究,研究項目的主要內容和目標是:

1、探討利用現代化教育技術促進實施素質教育主渠道-課堂教學的結構模式的優化,的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2、優化學生資源,研究現代教育技術與促進學生思想品德、文化、生理心理、審美等多種素質形式提高之間的聯系,提高學校育人水平;

3、研究制作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CAI課件,滿足教學需要;

查看全文

教育技術對高中新課改的作用論文

關鍵詞:教育技術新課程教育改革

摘要:教育技術是為了促進學習,對有關的過程和資源進行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與實踐。其內涵包括:一、在教與學過程中應用的媒體及其開發與應用的技術;二、分析和解決教與學的總體過程,從而獲得優化效果的系統方法,即對教與學的過程進行系統設計的技術。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涉及到培養目標的變化,課程結構的改革、國家課程標準的制定、課程實施與教學改革、教材改革、課程資源的開發、評價體系的建立和師資培訓以及保障支撐系統等。教育技術是隨著教育的產生而產生的,因此教育技術與新課程改革之間有著必然的聯系。

一、教育技術的內涵

教育技術一詞的定義,諸多的教育技術學導論課本上都是從教育和技術這兩個詞的定義開始討論起的。然后在歸結教育技術定義時又引用各個專家的不同說法。包括了國內和國外的,1970年美國教育傳播與技術協會(AssociationforEducationalCommunicationsandTechnology,簡稱AECT)的成立。AECT成立后,致力于教育技術領域理論與實踐的研究工作,分別于1972年、1977年和1994年三次提出有關教育技術的定義。其中以1994年提出的定義:“教學技術是為了促進學習,對有關的過程和資源進行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與實踐。”最為簡潔、明確,最具有代表性。

國內的教育技術領域的專家從不同側面對教育技術的概念進行了界定,其中有代表性的論述主要有:所謂現代教育技術,就是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對教與學過程和教學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評價和管理,以實現教學優化的理論與實踐。(李克東,1998)

教育技術就是人類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所運用的一切物質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識經驗的綜合體,它分為有形(物化形態)技術和無形(觀念形態)技術兩大類。……有形技術是教育技術的依托,無形技術是教育技術的靈魂,這才是教育技術的真正內涵。(何克抗,2002)

查看全文

現代教育技術環境建設論文

論文關鍵詞:教育教育技術教學質量

論文摘要:對現代教育技術環境建設的意義和建設項目進行了闡述和分析,指出加強現代教育技術環境建設對提高教育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對加強現代教育技術環境的建設提出了相關的意見。

現代教育技術環境是指學校進行教學活動的現代教育技術條件。現代教育技術環境建設,則指實現現代教育技術條件的設施建設和實現教學手段的現代化。現代教育技術環境建設一般包括:班級電視教育系統、多媒體教室、電子閱覽室、以及校園網絡建設等。學校的現代教育技術環境,不但影響著學校培養人才的質量,而且也反映著學校辦學總體的水平。搞好現代教育技術環境的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必須從理論上提高認識,并采取有效措施搞好這項工作,為全面提高教育質量而努力。

一、加強現代教育技術環境建設的重要意義

加強現代教育技術環境建設,對于開展教學、科學研究和提高教育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第一,加強現代教育技術環境建設,有利于學校群體形成良好的精神風貌。第二,加強現代教育技術環境建設,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利用多媒體教室,對工程制圖課程或房建課程的教學采用投影儀進行作圖投影,就能節省教師在黑板作圖的時間;采用計算機輔助教學,通過人機互交,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感官認識,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第三,加強現代教育技術環境建設,能充分發揮它的導向功能。

二、加強現代教育技術環境建設勢在必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