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思政課實踐教學與班級管理思考

時間:2022-08-18 10:26:19

導語:高職思政課實踐教學與班級管理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思政課實踐教學與班級管理思考

近年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得到了黨中央的高度重視,出臺了一系列的相關文件。目前高等職業院校主要開設了《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和《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兩門課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理論的教育。這些課程作為思政教育理論體系,有著明確的教學目標和規范的教學大綱及專家嚴格審定的教材內容。但在高職院校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對德育課程學習的熱情并不高,更重要的是經過一年的教育之后,在校大學生的實際道德水準并沒有得到明顯提升。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熱情不高的現狀,固然與有些教師理論功底較淺、講課方法單一、缺乏人格魅力有關,但影響大學生道德品質的提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能僅僅依靠思想政治理論課堂教學來實現這一目標[1]。

1高職院校德育實踐課教學的困境

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中,指出:“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所有課程都要加強實踐環節。要建立和完善實踐教學保障機制,探索實踐育人的長效機制。”這份文件高屋建瓴地指出了目前德育教學中長期以來存在的弊端,即注重理論課教學,而缺乏實踐課的環節。為了貫徹這一精神,各高校紛紛增設了德育實踐課程。但普遍的情況是,實踐教學缺少經費支持,出于安全考慮,學生很難獲準離開校園,實踐教學的師資得不到保證。多年來高校招生人數一直“高燒不退”,高職院校德育課作為公共必修課,大多數高校思政課都以大班授課的方式進行,生師比高,普通教師根本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再組織實踐教學,尤其是校外實踐教學。為此,為完成實踐教學任務,不得不把一些實踐教學項目,如社會調查、社會公益活動等放在寒暑假讓學生自行完成,因實地指導不足,師生交流不充分,質量根本得不到保證。

2德育實踐課教學與班級管理相結合的必要性

如何在現有條件下提高德育實踐課教學的質量,成為了高職院校廣大德育工作者比較關心的話題。德育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靈魂,直接影響著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學校各部門都應該服務于這一宗旨。高校學生處和德育教學部是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的最直接的職能部門,倘若能夠對這兩個部門的資源進一步整合,即把德育實踐課教學與班級管理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將會既有利于德育課理論與實踐的統一,又能讓班級管理水平達到新的高度,最終將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2.1班級的有效管理是完成德育實踐課任務的重要條件

德育實踐課目的在于引導大學生培養美德、增長才干、認識國情、了解社會,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而這一目標是通過設計的一系列實踐活動來完成的,目前各高職院校德育課教師每個人需要承擔數個班級的教學任務,教師在課堂所做更多的是實踐任務的布置及必要的知識講解,整個實踐項目的完成,可能需要數天或幾周的時間來準備,這就需要占用大量的課余時間,若缺乏班級集體強有力的組織,任務很難順利完成。比如紅歌會的排練,社會公益活動的參與,模擬法庭的演示等,僅憑幾個感興趣的學生參與,整體上就會流于形式,參與度低,質量低下,達不達預期的教育目的。

2.2德育實踐課教學能夠有效促進班級管理水平的提高

德育實踐課將為班級活動提供豐富的內容,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級風氣。高職學生素質一般不是很高,大學生活相對中學階段來說,管理上較寬松的,學業上較輕松,給學生留下了大量的空余時間,當入校的新鮮感失去后,許多學生很快就陷入了迷惘、疑惑、無聊的狀態之中,大部分的時間消磨在手機、網絡的游戲中。有些同學出現了意志消沉、趣味低下、精神萎靡的精神狀態,這給班級管理帶來不少負面的影響。“不種莊稼的空地就會雜草叢生”,德育實踐課以其內容的先進性、時代性,形式的新穎性、多樣性,將極大的豐富高職生的業余生活,滿足了他們精神上的健康需求。目前盡管每所高職院校都實行了輔導員、班主任管理班級的制度,但輔導員兼任的班主任往往是兩到四個班,繁瑣的日常管理事務讓輔導員對班級管理鞭長莫及,大多依靠的是學生會和班委會對班級管理,簡單粗暴是很多輔導員愿意使用的一種管理方式。這種方式看似簡捷高效、干凈利落,但問題很難得到根本性解決,有時僅僅用老師的威嚴去訓斥、指責,結果往往會適得其反。高職生這一群體是高考中失意的一類學生,心理上比較敏感、脆弱,逆反情緒嚴重,往往把班級干部及班級管理制度看成是束縛自己的牢籠,經常采取消極的態度進行敷衍塞責。即使班級紀律、宿舍衛生管理嚴格的系部,每當學生會檢查過后,班級的情況依然如舊,表現較好的班級也只是平時被褥齊整來應付檢查,一旦周六、周日就會亂成一團,狼藉一片。這樣的的班級管理只能是治標不治本。德育實踐課將在學生心靈上給以啟迪,采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人性化手段,轉變學生的心態。比如,讓學生編排生活情景劇就是德育實踐課經常采用的一種行之有效的體驗式教學法,通過創設情景,學生們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換位思考中,內在的情感得到激發,產生體悟和反思,促使自己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得以轉變。當學生的道德水準得到提升之后,就會變被動為主動接受批評教育,把學校制度、班級規定看成自己成長中的磨刀石,把管理者的批評教育當成治病良藥,班級的管理更加人性化。

3德育實踐課教學與班級管理相結合是大學生思想品質形成的重要途徑

3.1德育實踐課教學與班級管理相結合是大學生德育生活化的重要體現

完美人格形成的機制遵循著“知”、“情”、“意”、“行”四個階段,最終達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要求。“外化于行”所強調的正是實踐的重要性,對于生活于大學校園的高職生來說,“外化于行”更多地是“行”在班級、宿舍和校園這個小天地里。在大學課堂接受更多的是道德理論方面的認知,日常的生活環境則是道德形成的主要場所。20世紀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就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長”的觀點。德育更多是在日常生活中體驗社會的道德要求,本質上就是學“做人”的教育,即德育生活化。目前德育低效空洞的困境與德育脫節于學生生活不無關系。班級是大學里的最基層單位,也是學生日常活動的主要空間,在這個微型的小社會里,幾十位同學朝夕相處,班級風氣對學生人格的形成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德育實踐課要真正對學生產生影響就應該走進班級,把德育滲透到學生日常生活的全過程,通過具體的道德生活來學習道德。即使是班級日常的管理工作也看成是德育實踐的一個組成部分。比如,班主任在選用班級干部的過程中是否民主,有沒有舞弊現象;在涉及評優評先及貧困生認定的過程中能否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這些與學生相關的每一方面或許看起來微不足道,但對于處在道德觀形成期的學生來說意義很大,或許一件小事處理得當,就能成為學生思想轉變的契機。相比于日常班級管理活動對學生教育的影響,德育實踐課所產生的效果更為深遠。德育實踐課主題鮮明、針對性強,盡可能讓每一位同學都有機會參與其中,一場親自參演的心理情景劇受到的情感洗禮會比在感恩節給母親打個電話要深刻的多;一次社會公益活動帶給心靈上的撫慰遠比聽一個感人的故事來得真切。德育實踐課恰似給班級注入了靈魂,通過一次次精心安排的活動,從不同方面對高職生進行德育滲透,將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當然,這種通過精心設計的教育實踐同樣體現了教育生活化的特點,而且達到了更明顯的效果。德育實踐課的教學內容在選擇上不能脫離學生接受的實際水平,既不能一味地照本宣科,脫離實際地追求高大上,也不能一味追求趣味化、低俗化。人本主義哲學家弗洛姆就指出“我們現在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造就社會機器有用的公民,而不是針對學生的人性的發展。”對高層次社會政治理想的過度強調,就更容易使人遠離崇高,更加注重個人自身的發展,最終還是會影響到高層次理想信念的形成。因此,在德育實踐目標定位上就要考慮根據學生不同的層次、不同的學期劃分多層次的目標要求,設立從社會主義道德、公民德育、到職業道德多層次德育目標[2]。對于剛入校的新生,要將德育實踐的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校管理結合起來。通過觀看禮儀視頻來學習守時、守紀、尊重他人等基本道德規范;通過完成讀書筆記來培養專心致志、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質;通過能力拓展訓練來養成互相合作、克服困難的習慣。到了大二,隨著專業課程的深入學習,德育實踐的內容要與職業道德及公益性社會活動結合起來,學會“四會”,即會思考、會表達、會做人、會做事。到了大三,德育實踐的內容要培養學生的就業觀念和敬業精神,樹立競爭意識、服務意識和創新意識。以“我的家鄉我的夢”為主題的演講活動來描繪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在基本道德規范養成的過程中不忘給學生們樹起前進方向的明燈,以《感動中國》的視頻資料給學生們展示當代道德楷模的風采:袁隆平院士幾十年如一日,安貧樂道踐行的是我國當代知識分子憂國憂民、造福人類的宏大抱負;勇救墜樓女童的吳菊平面對危難和死神,挺身而出,奏響了天地間的正氣歌;“新年不欠舊年賬,今生不欠來生債”20年信守承諾的孫水林、孫東林兄弟踐行的是誠信為本。為了弘揚正氣,樹立榜樣,每學期進行一次“感動班級”人物評選活動,把德育追求的目標與班級身邊的人物統一起來,讓人感覺到美德不再是空中樓閣、水中之月。

3.2德育實踐課與班級管理相結合外在機制的建立

內因是變化的根本,外因則是不可或缺的條件。如果說德育實踐課對學生的影響主要是內在的,那么班級管理產生的影響更多是外在的。從人性的角度看,西方倫理學認為,在完全自愿的情況下,人們的行為只能是利己的。《理想國》中格勞孔所講的蓋吉斯魔戒的故事提供了意義深遠的驚人見解,牧羊人無意中得到了隱身之戒,他用魔戒誘騙了王后,奪取了王國。故事中人物體現出的讓人擔憂的傾向性也被當代心理學家丹尼爾•巴特森從實證心理學視角所證實。但他在審視了道德正直和道德偽善的問題后,認為“作為社會性存在,被注視的感覺會驅使我們有意無意地按道德行事。如果你希望沒有拖延地完成作業,你可以在電腦上貼一對眼睛或者在桌子上放一面鏡子。”對于自我意識膨脹,對個人價值、個人利益片面夸大,甚至不能正確區分榮譽與恥辱界限的高職生來說,在沒有紀律約束和他人監督的情況下,讓他們自覺地按道德行事顯然有些困難。班集體就是培養個人道德的大熔爐,道德品質高尚的同學的存在無疑充當了“電腦上的眼睛或桌面上的鏡子”的等價物。依靠班級制度的約束和周邊其他同學的監督,個人的道德行為會得到很好的規范。班級管理最大的優勢在于,對學生的約束是長期性的,一種行為長期反復就可以形成習慣,成為美德的一部分。能夠充當等價物的不僅是班級制度、班內的其他同學,教室、宿舍內外的育人環境同樣對學生的成長起到熏陶的作用。班級墻壁張貼的名言警句、偉人畫像會無形中激勵著學生們上進,哪怕是衛生間里短短的一句溫馨提示,也可以對學生的文明行為產生積極的影響。德育實踐課教學與班級管理相結合,在學校行政管理的層面上還應該建立配套的機制。結合并不意味著兩個部門的合并,班級管理仍然是隸屬于學生處管理。但二者之間因在培養學生政治思想方面有更直接的聯系,雙方的合作能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首先,在組織人員管理方面,德育部與學生處應進行深度契合、相互溝通、資源共享。領導層面上,德育部的主任可兼任學生處副處長,實行雙崗雙職。德育部領導在管理好教學工作的同時,要協助學生處,在理論方面,在頂層設計等宏觀業務方面,共商共策,協同作業。教師層面上,新入職的德育教師兼任班主任一學年,其他任課教師可擔任大一新生班級的德育導師,彌補輔導員事務忙、救火員的不足[3]。學生處文體科的科長也要定期參與思想政治課的教研活動,在制定實踐課教學計劃的時候,提出可行性意見,使雙方的活動內容協調一致,如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的組織、讀書演講賽的舉辦、社會公益活動的參與等可以雙方共同合作完成。借助于學生科的力量,德育實踐課的效果將事半功倍。當然,為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在教師工作量考核方面要有一定的體現。由于德育實踐教學與班級管理在一定程度上的結合,考核結果可以為雙方所共享。思想政治課的實踐分數可以作為學生思想品德表現分直接加入班級量化管理當中,期末作為班級內評優和獎學金的重要依據。二者考核的統一不僅能引起學生對實踐活動的重視,也為思想品德考核提高了可信度。

作者:于軍 單位:煙臺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呂明.高校“思政綜合實踐課”的開設效果與問題[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5(7).

[2]李艷芬.論高職學生德育實踐課內容的構建[J].文教資料,2011(11).

[3]池喜生.讓實踐課“活”起來[J].廣東教育,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