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漢語言文學教學理念研究
時間:2022-12-27 09:39:38
導語:高職院校漢語言文學教學理念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漢語言文學是傳播我國傳統和現代文化的重要工具及方式,是對外交流的手段,對我國的文化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漢語言文學專業是職業院校開設的人文科學,涵蓋面廣,不僅包括對學生知識技能的傳授,還包含著思想文化方面的教育。一些教師在漢語言文學教學過程中,會將教學重點放在學生的文學理論學習而缺乏實踐應用,這可能會導致一些學生雖然完成了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習,卻不能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隨著我國經濟水平不斷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及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掌握專業的理論知識是對畢業生的基本的要求,精湛的實踐技能和職業精神也是用人單位選擇的標準之一。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摒棄傳統落后的教學觀念,注重實踐與教學相結合的理念,創新漢語言文學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開闊學生的思維認知水平,使學生將所學知識有效運用于實踐,提高自身的綜合水平。在此背景下,分析職業院校漢語言文學應用性教學理念與實踐策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漢語言文學是高校課程里涉及面廣的人文學科,是高職院校專業課程中的重要科目,貫穿于學生一生的知識技能。高職院校應結合專業教學特色,創新教學觀念,切實提高學生的漢語言文學應用能力,增強學生的學科融會貫通能力。[1]
一、漢語言文學教學重要性
漢語言文學作為教育事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提升全民語言與文化素質的重任,在展現人文精神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漢語言文學能夠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不但能促進學生快速深刻地學習理解其他學科的知識,還能營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氛圍,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化解矛盾,構建和諧的校園環境。當前,隨著我國教育制度的發展與創新,漢語言文學在教學領域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是繼承我國民族精神與傳統文化的主要方式。很多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在語言學習過程中,不僅要掌握教材中的理論知識,還應當深入了解漢語言文學中蘊藏背景知識和文化內涵。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漢語言文學教學工作面臨著來自網絡文化的挑戰,如何在漢語言文學教學過程與時俱進,將實踐活動與學習理論有效結合,成為當前教育工作中的重要難題。
二、漢語言文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漢語言文學有著很強的學科特點,具有語言內在的系統性和理論性,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再適應互聯網下的時代需求。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教師要創新漢語言文學教學方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漢語言文學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了解漢語言演化規律,增強學生的文學素養。“教是為了不教”,教師要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自主學習,養成良好的語言學習習慣。1.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生是教育的主體,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直接影響到教育改革的進程。受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環境的影響,很多高職院校的學生對漢語言文學學習的積極性并不高,甚至產生了厭學情緒。很多高職學生認為,漢語言文學就是語文、是說話,說話是人與生俱來的本領,不需要學習,并且語文對自己的未來就業起不到任何作用,與其花時間學習語文不如多學專業技術,為自己未來就業打好基礎。在這種學習理念下,有些學生長期曠課、缺課,認為與其上課不如利用這個時間做兼職,賺一些零用錢;更有甚者,有著學生認為不如利用這個時間放松娛樂。總而言之,很多學生在學習漢語言文學專業知識方面都出現了不感興趣、應付差事等消極情況,這不僅嚴重影響到學生在漢語言專業方面的學習和學業的順利完成,甚至影響到高職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教育的發展。2.考核評價機制單一高職院校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大多都已建立起漢語言文學課程考試程序與題庫,課程結束后會根據課程內容安排相應的考試,以考查學生對漢語言文學的掌握程度。這種考核方式一般都有固定的題型、大致相同的內容、指定的教材、框定的范圍、基本的閱卷程序等,會造成學生為追求分數、取得學分,課堂上忙于記筆記、考試前急于借筆記、考場上奮力謄筆記的現象。很多教師表示,在批改學生漢語言文學試卷的過程中發現,會發現幾百份漢語言文學的考試答卷,雷同之處比比皆是。可見,高職院校的漢語言教學已經成為模塊化的教學形式,缺乏新意。高職院校以考試為主要方式的考核機制使學生逐漸淪為筆記復印機,不僅檢測不出教學的實際效果,更不能引導學生深入地學習、積極地思考,也不會培養出具有文化底蘊的專業型人才。
三、高職院校漢語言文學應用性教學對策
1.加大宣傳力度高職院校要提高教師和學生對漢語言文學的重視程度,加大專業的宣傳力度。如在學生入學前或者正式開始教學之前,通過開展知識講座、交流會、邀請優秀畢業生、印發知識手冊等方式向學生全面介紹高職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特點及對學生未來發展的影響,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漢語言文學專業,進而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高職院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煥發出勃勃生機。2.創新高職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課程教學是圍繞學生展開的,激發學生對漢語言文學的興趣是高職院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發展的關鍵。教師要利用學生想要接觸社會和互聯網上新鮮思想的這一特點,這是漢語言文學專業教育的重要切入點。高職院校并不是封閉的空間,不可能與社會上不斷涌現的新思想、新思潮相隔離。因此,收集整理學生感興趣的知識內容,結合時代發展潮流,解讀和闡釋新社會文化現象,讓漢語言文學教學最終成為有時代性、有特色的、鮮活的學習平臺。從時代語境變化的角度全面審視漢語言文學課程內容,將現實生活因素、現代觀念等引入教學課程,確保漢語言文學常教常新。3.結合學生專業展開教學漢語言文學具有內容豐富、范圍廣泛的特點,很多教師在漢語言文學教學設計過程中,會根據自己的語言習慣,發展出帶有教師自身特色的教學方式;同時,教師會試圖整合學科內容,發現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規律,力求做到突出重點、深入淺出的教學方式,強化漢語言文學的應用性,以防在教學中出現重復交叉,卻又遺漏知識點的現象,切實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掌握古文和現代文體的閱讀能力,增強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能力。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采用多媒體、互聯網等具有時代特點的教學方式,將語文教學置身于多元化情境教學,切實提高學生的漢語言實踐應用能力。[2]高職院校也應營造學校的文化氛圍,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文化熏染,掌握語言技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突出漢語言文學專業優勢,確保學生打下堅實的專業基礎,能夠擺脫專業束縛[3-4];同時,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專業相結合。如廣告文案、新聞傳播等專業,漢語言文學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內容,教師就要以全面提高學生的文學水平為教學目的;對機械、計算機等專業的高職學生,教師可以增加說明文類的語言教學,提高學生的邏輯理解能力,使學生能夠準確地掌握機械的使用方式。教師要切實培養學生的從業能力與從業技能,以實用性出發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確保應用型教學理念的有效實施,符合素質教育要求,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與成長。4.提供實踐平臺,增強學生就業能力學以致用,是教學的最終目的,依據社會需求培養人才,是高職院校的教學最終目的。部分企業在招聘時,比較重視學生的實踐技能與動手能力,由于漢語言文學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在漢語言文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順應應用型人才教育的倡導理念,也應當有效融入實踐創新與應用觀念,兼顧企業的人才需求。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實習工作,根據學生的特點為學生提供更為真實的實踐平臺,這不但是學生的學習實踐,也是教師教學實踐,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師的教學成果都要在實踐中進行檢驗。教師的教學內容要緊跟時代的發展,完善教學內容。因此,高職院校要正確認識并有效挖掘漢語言文學的實用價值,才能進一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語言應用環境,引導學生學以致用。5.提高審美能力高職院校漢語言文學體現出人文性與工具性兼具的特點,學生在學習與掌握語文知識的同時,還要了解我國悠久的傳統文化,有效地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與審美能力,使學生深入地理解與掌握漢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首先,漢語言文學作為涵蓋了我國古典文學與現代文學、當代文學的一種綜合性文學形式,是傳承與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的載體,也是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的途徑。審美教育是指在進行漢語言文學教學時,教師運用相關的藝術教學方式,利用學生現實生活中對美的體驗,與具體理論相結合,并開展教學,深化學生對語言的感悟,美化學生的思想意識、行為方式,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使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5]其次,高職院校開設漢語言教學的目的是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與學習能力,在學生進入社會后,可增強自身的競爭力與適應能力,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趨勢。目前,一些高職院校在開展漢語言文學教學的過程中存在很多不足,如教學理念發展滯后、教學的內容與形式單一,未能優化教學結構;同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會感到語言學習的枯燥乏味。高職院校漢語言文學教材內容大都是以古代文學為主,學生在學習漢語言文學時會產生較大的距離感,很多學生還會產生學習的排斥感,缺乏學習漢語言文學的興趣。教師要針對古文類的漢語言內容,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如以熱播的歷史類影視劇為話題,與學生討論其中的語言、建筑、服飾等傳遞出來的古典文化,使學生產生好奇心,進而將學生引導到漢語言的教學中來。最后,審美教育是貫穿于學生一生的素質文化,是學生一生的精神財富。漢語言文學不但是一種專業知識,還是學生感悟生活的重要工具,提升學生的藝術感受力和審美水平。教師在漢語言文學的教學過程,大都會將一些與之相關的文學知識融入其中,通過閱讀與學習文學作品,在學生的內心當中構建起一個唯美的文學意境,并傳遞給學生一種無盡的藝術享受。學生在閱讀一些文學作品之后,能夠逐漸形成自我的見解和審美水平,并將這種對文化的認知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周圍的人,形成良性的文化氛圍。教師要合理運用文學作品中的審美因素,將不同的對生活的美好認知,有效地傳遞給學生。在漢語言文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深入解構與詮釋文學作品,讓學生能夠體會到文學作品中的唯美意境。
四、結語
隨著互聯網的運用與發展,高職院校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手段都發生改變;與之相對應的是,教育事業與教育制度也在不斷的創新。漢語言文學專業是職業技術院校中不可或缺的教育領域,涵蓋學生的知識技能教育和精神文化教育,是傳承我國傳統文化重要的環節。漢語言文學教育對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漢語言文學的教育水平,關系著我國民族思想品質與道德素養。因此,高職院校應創新教學模式,根據院校的專業特色、地域特色、學生層次,制定教學規劃與人才培養目標;教師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措施,將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只有院校規劃與教師具體教學相結合,才能夠培育出符合時代特點和社會所需的復合型人才,為學生日后的學習與就業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楊雨青.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基本思路[J].中華傳奇,2019(1):25.
[2]唐雅琴.閱讀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J].教育信息化論壇,2020(12):21.
[3]張啟容,徐明波.淺析史料在《中國古代史》教學中的運用[J].科技信息2013(3):15.
[4]董巍.淺析職業院校漢語言文學應用性教學理念與實踐[J].南方農機,2019(1):31.
[5]陳淑芳.審美教育在高職院校漢語言文學教學中的滲透思考[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19.
作者:王鑫野 王鑫 單位:吉林科技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高職院校教學質量保證體系建設對策
- 下一篇:高校本科教學管理標準化體系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