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教師分類評價指標研究
時間:2022-09-04 09:29:00
導語:高職教師分類評價指標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高職院校的招生規(guī)模的不斷擴展,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成立社會關注的熱點。為了可以有效提升高職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我校每年會對教師進行教學水平評價。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主要采用的是定性分析和單項因素的評價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帶有很高的主觀性,導致評價的結果不夠精確和全面,不能很好地反應教學的實際情況,教師對于評價結果也有很多的質疑。教學有很高的不確定性,課堂教學也具有模糊性,因此在教學評價時要將這些因素一并考慮進去。在進行教學評價指標的研究中,基于模糊分析下的教師評價被各科教師接受,同時根據高職院校的辦學特色和專業(yè)設定對教師進行分類評價,可以將教師的教學教學能力、教學效果、教學過程等綜合進來,讓各科教師可以對自身的教學工作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和完善。學校為教師制定一個合理、有效的評價指標體系,能夠為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有效的依據。
一、高職教師評價指標體系存在的問題
1.評價目的不明確。目的是行動的導向,教師評價的目的是教學活動的方向。目前,一些高職院校開始進行教學質量的評估工作研究,但是在教師評價依然缺少明確的改進意見。同時由于各科的發(fā)展速度也不盡相同,也沒有根據各個專業(yè)的實際情況,進而對教師評價指標體系的完善缺少一定的指導,在教師的評價目的上顯得不夠明確。在高職院校教師評價中采用分類評價指標體系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因為分類評價讓評估結果更具有準確性和針對性,各專業(yè)的教師也可以結合當下社會的人才需求情況調整自己的教學目標,為高職院校的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2.評價過程溝通少。一些高職院校在進行教師評價時往往只是按照評價體系的指標單方面進行評估,不會和被評估者進行溝通,即便評價結果有了更新也不會及時反饋給被評估者。同時,不管怎樣的評價結果被評價者也不能有異議只能接受,但是卻得不到該評價結果應有的改革方案及措施。高職院校的在評價體系的構建中沒有建立溝通的平臺,也不會定期與被評價者進行溝通和交流,更不會在評價期對教師進行一定的指導,這是導致教學效果進步緩慢的主要原因。基于以上問題,評價指標體系研究應該對教師進行分類,有針對性地對各專業(yè)的教師進行教學水平評估,構建基于模糊層次的高職教師分類評價指標體系,同時要建立在線溝通平臺,與被評價者進行及時的溝通,對于教學過程也可以針對性給予一定的指導,讓每個教師在評價中期教學能力都有相應提升,這是進行教師評價的主要目的。3.評價制度不合理。目前,高職院校的評價制度依然是一種被動管理、單已認定的體系。由于受到整體性的制約,教師分類評價體系還沒有完全成形,從整體來看,教師評價體系缺少一定的數據作為支撐,而且由于教師評價缺乏針對性和合理性,其結果對教師教育能力的提升沒有太多效果。4.評價標準不準確。傳統(tǒng)的教師評價指標體系過于注重統(tǒng)一性,對教師評價不夠細化,略顯粗略,同時評價結果不能對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無法對不同學科、不同崗位進行合理而直觀的評價,缺少有針對性的評價標準,相應的也就增加了執(zhí)行難度,不利于教師自身教學質量和效果的提升。因此,在高職院校加強教師分類評價體系的研究可以避免教師過于逃避責任或把工作重點放在應對評價,而忽視了自己的本職工作。采用分類評價的目的是讓教師把教學質量放在工作的第一位,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被評價者地不滿和抵觸情緒。
二、高職教師分類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
1.有針對性。分類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要堅持以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和質量為主,全面提升教師的職業(yè)技能和專業(yè)水平,針對不同學科的教師給予有針對性的建議,把評價體系中的整體性和針對性進行有機結合,使評價結果可以為每位教師都提供完善自身教學的依據。2.科學性。教師分類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要建立在高職院校的辦學理念和特點的基礎上,以全院高職教師的實際情況為依據,根據教育學和統(tǒng)計學理論針對高職院校的特殊要求客觀設定評價指標系數,使分類評價的結果可以具有很高的關聯(lián)性同時又不會互相重復,保持自身數據的獨立性,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分類評價指標體系的有效性和可信度。3.合理性。分類評價指標體系主要是依據教師的領域與工作范圍對評價對象做出有價值的判斷。高職院校教師的工作具有復雜性和特殊性,學校對教師的評價必須具備一定的導向作用。因此,必須采用分類評價對教師的做出全面的評估,避免評價結果失去應有的客觀性和準確性,堅持為教師提供正確的教育導向,對一些很難直接量化的指標,如思想觀念等,可以進行定性分析并采用間接定量的形式對對象進行合理的評估,以免失去評價的公平性。4.職業(yè)性。高職院校的教師分類評價指標體系構建一定要突出高職教育的教育特色,教學目標是以技能培養(yǎng)為重點,不斷提升教師的雙師素質。想要構建出符合雙師型特點的分類評價指標體系,就要在其職業(yè)性的基礎上,對教師的理論水平、實踐能力、基本職業(yè)素養(yǎng)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
三、基于模糊層次分析的高職教師分類評價指標體系的應用
1.完善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教學質量的評價具有很強的層次感,在實際評估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因素較多,在評價過程中要有一定的取舍,對各專業(yè)領域中影響因素相似者要進行一定的整合,同時對個專業(yè)的職業(yè)性質要進行適當的考慮,建立一個三層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將其涵蓋的內容進行分類,如表所示:2.完善高職教師分類評價標準的建設。教師評價是教育評價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創(chuàng)建高職教師分類評價指標體系的目的在于為創(chuàng)新特色院校的教學質量和畢業(yè)生質量提供有效的改革依據,不斷規(guī)范高職院校的管理機制,建立以多角度、多層面、多方位對每一個教師進行全面而準確的評價,同時建立以學生評價、教師自評、專家評價等綜合因素的分類評價標準,在每個專業(yè)領域的職業(yè)特點的前提下對各科教師的教學能力進行分類評價,具體標準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評價指標的導向性。高職院校的教育主要是以培養(yǎng)各領域的技術人才為目標的,因此目標導向的確定是為了讓教師確定自己的發(fā)展目標,明確自己的發(fā)展方向,進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這樣能保證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實現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2)評價指標的動態(tài)性。隨著經濟和科技的不斷進步,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在改變,因此評價指標的標準應該隨著時間和環(huán)境的變化而進行調整,只有這樣才能給予教師符合實際的評價。雖然一套分類評價指標體系在一段時期必須保持一定的穩(wěn)定性才能促進教師按照一定的方向去努力,如果在短期內不斷變化的話很容易讓教師失去準確的前進方向,很難達到教學評估的目的。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學校應該建立相應的反饋平臺,針對教師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疑問可以及時給予處理,讓教師可以在潛移默化中不斷進步,保持自身的創(chuàng)新性。(3)評價指標的多元性。由于高職院校教師工作的特殊性,單靠對教學質量的評價還是遠遠不夠的。高職院校的教師教學的目的具有很高的職業(yè)性,而各個領域的崗位也在隨著社會的進步不斷增加相應的工作內容。因此,對高職院校的教師評價要符合多元化的社會發(fā)展。除了教學外,還要增加教師在科研及班級管理、社會服務等方面的內容,在保證重點內容的基礎上要突出綜合性內容的特點,按照不同的評價比重進行分類的劃分,并給予合理的評價。
綜上所述,基于模糊層次分析高職教師分類評價指標體系,可以綜合教師的教學能力、學習能力、經驗積累等方面,保證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和準確性,還能對評選結果進行模糊等級的劃分,同時讓教師根據評價結果對所教學科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使教學內容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職業(yè)能力。此外,也可以讓教師根據實際教學情況直觀看到教學的等級,進而激發(fā)出教師的繼續(xù)學習和深入鉆研的熱情,不要提升自身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教學水平,使學生可以掌握更多、更廣的知識,有效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yè)素質和能力。
參考文獻:
[1]梁遠信.模糊層次分析法在高職生綜合素質評價中的應用研究[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
[2]蔣沈慶.基于FAHP和模糊綜合評判的高職數學教師素質評價研究[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4
[3]蔣沈慶.高職教師綜合素質評價研究——基于FAHP和模糊綜合評判[J].蘇州市職業(yè)大學學報,2014
[4]王恒.基于模糊層次分析法和灰色關聯(lián)分析法的高校教師評價研究[J].山東大學,2011
[5]徐曉璇.基于模糊層次分析法的高職院校導師制績效評價——以物流專業(yè)為例[J].物流科技,2015
[6]王樹紅.多層次分析法在高職物理教改效果評價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2
[7]楊添平.基于模糊綜合評價法的高職院校教師人崗匹配研究[J].廣東工業(yè)大學,2014
[8]SaatyTL.TheAnalyticHierarchyProcess[M].NewYork:McGraw-Hill,1980
作者:胡業(yè)權 單位:長沙民政職業(yè)技術學院
- 上一篇:髙職教師“工匠精神”培養(yǎng)研宄
- 下一篇:中職教學工作改革問題與對策
精品范文
10高職教學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