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教師混合式教學能力策略

時間:2022-03-01 10:47:21

導語:高職教師混合式教學能力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教師混合式教學能力策略

摘要:分析高職院校推行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意義、教師混合式教學能力構成要素以及存在的問題,提出提高認識,轉變觀念;建立團隊,帶動引領;分類培訓,加強指導;開展教師混合式教學能力測評;完善制度機制是提高高職院校教師混合式教學能力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高職院校;混合式教學;教師能力;構成要素;培養路徑

教師是教學活動諸要素中起決定性和關鍵性作用的因素,教師教學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甚至決定著教學質量的高低。教師的混合式教學能力是新時期信息化教育背景下對教師教學能力的新要求,也是教師教學能力的新內涵和重要組成部分。本文所提的教師混合式教學能力是指教師運用線上和線下兩個情境和環節進行混合教學的能力。當前,混合式教學以其兼容傳統教學和現代信息技術、網絡技術教育的優勢和具有線上學習與線下教學混合、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結合[1]、做學融合和學生自主學習與教師監控指導相結合等特點,非常適用于職業教育的課程教學,因此,備受眾多高職院校的大力推行。但根據我們對部分高職院校調研了解,目前高職院校教師的混合式教學能力普遍欠缺,影響了混合式教學的效果和質量。這已成為制約推行混合式教學的瓶頸問題,也是高職教育教學管理者和研究者亟需研究和解決的課題。本文從分析高職教師的混合式教學能力構成要素和存在的問題入手,提出了提高高職教師混合式教學能力的有效路徑。

一、混合式課程教學的內涵及其意義

本文所提的混合式課程教學是指混合式課程教學模式,也就是目前學界普遍統稱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綜合有關專家和學者的研究,我們認為混合式教學模式的主要內涵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習慣、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為目的,融合傳統教學和網絡信息化教學的優勢而構建起來的可隨時隨地進行“泛在學習”的環境和條件的教學模式。其基本做法和步驟是依托相關混合式教學平臺,教師必須提前將精心設計的教學資源,包括學習任務書、導學說明書、教學課件、微課視頻和動畫、測試題、拓展訓練等課程教學資源上傳到課程平臺上,學生按照有關要求課前登錄課程教學平臺,在線上學習觀看有關教學資源,完成相關任務,教師在線上實時監控、答疑和指導,學生完成在線測試和討論;教師根據學生線上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設計線下課堂教學的內容、方法和步驟,一般包括讓學生展示線上學習的成果、組織學生點評總結、生成和梳理相應的知識點、布置新的難度更大的任務或問題檢驗學生對有關知識學習和掌握的情況、學生分組討論實施并進行展示、再組織點評總結、如此逐層訓練、“螺旋式”提升學生的認知和能力、最后布置新的學習任務。高職教育是以培養滿足經濟社會不斷發展需要的生產一線建設、管理、服務等崗位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為主要任務的教育,其教育教學的主要特點是突出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高職教育教學的這些特點要求。因此,在高職教育中推行混合式教學模式有利于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效率。

二、高職教師混合式教學能力的構成要素的分析

高職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的一種類型和層次,其教學的主要特征是突出職業性、實踐性、開放性和應用性,因此,其教師的教學能力除了需具備作為一般教師普遍需要的善于運用教材的能力、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善于了解學生個性心理特征和學習情況的能力、迅速而準確的判斷能力、組織領導課內外活動的能力、獨立思考和創造性地解決教育問題的能力、因材施教的能力等能力外,還應具備作為職業教育教學這一特殊類型和層次教育教學的能力,其中包括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能力,該教學能力又主要由以下能力構成:(一)職場化課程開發能力。職場化課程開發能力簡單地說就是按照職場的工作任務和要求等來設計和建設課程的能力。高職教育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注重學科體系的理論教育,它是直接服從服務于有關行業產業發展需求的教育。隨著人們認知能力的不斷提高、智力的不斷發展,行業企業生產技術和條件不斷進步,相關職業崗位的工作任務和技術水平也不斷更新和提高,作為服務行業產業發展的高職教育,要及時適應行業產業技術水平的新發展、新需要,就必須持續化、動態化地進行相關課程的開發和建設。這就要求高職院校教師必須具備職場化課程開發能力,能夠按照專業職業崗位的工作任務和項目、工作過程、工作標準等要求來開展崗位能力需求調研、選擇和設計教學內容、編寫課程教材等[2]。高職教師職場化課程開發能力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和決定著其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的優劣,因此這是教師混合式教學能力的重要構成要素。(二)混合式課程教學設計能力。就是指教師要善于根據教學目標要求、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按照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特征和原則要求,對課程線上線下的教學內容、資源的優化組織、呈現方式的選擇、教學重點難點、教學方法和步驟、考核評價等要素進行整體設計和單元設計的能力。要科學有效地開展混合式教學必須首先進行混合式課程教學設計,它是開展混合式課程教學的依據和指導,也反映教師對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理解和把握的程度。整體設計是對整門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混合化設計,包括課程在專業課程體系中的功能定位、課程教學目標和特點、學生學情特點、教學內容和資源建設、各教學單元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組織、評價方案等方面的分析和設計;單元設計是指對每個教學單元進行的混合化設計,包括該教學單元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突破重難點的方法手段、如何針對線上學習情況開展線下課堂教學、線下教學步驟等。(三)信息化課程資源建設能力。教師的信息化課程資源建設能力是指教師借助信息化手段對課程教學資源進行優化選擇、提煉加工,生成結構化、形象化、動態化等形態的課程資源的建設能力。當前,隨著人類已經進入信息化、網絡化、視像化、泛在化學習的時代[3],知識的可視化、信息的直觀化、學習時空的泛在化、教學環境的虛擬化、人際互動化和智能化等已經成為現今人們獲取信息最重要的方式。這就要求作為以從事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所需的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為主要任務和目標的高職教師必須具備信息化課程資源建設能力,包括視頻的拍攝和編輯技巧、動畫的設計和制作等,也就是說,高職教師要善于根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設計需要的資源類型和呈現方式,按照專業人才培養的能力構架與知識體系進行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建設,善于挖掘、提煉和優化教學資源,善于把抽象理論直觀化、隱閉的結構形象化、靜態的原理動態化,將枯燥的知識和理論加工成有滋有味的“佳肴”。(四)混合式課程平臺的使用能力。該能力是指教師能夠熟悉課程平臺的結構和功能特點并能充分恰當應用的能力。混合式教學是依托相應的課程平臺進行教學的,要想達到混合式教學應有目的和效果,教師必須具有混合式教學課程平臺的應用能力,要熟悉課程平臺的結構和功能,按照其結構和功能的劃分對教學資源進行分類整合,使其簡潔明了,既具有相對獨立性,又具有關聯性和系統性;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又與工作過程吻合。尤其是要熟悉和應用其監控和互動的功能,對學生學習的過程進行及時的答疑指導和考核評價,及時將系統自動生成的學生在線學習率、在線學習時長、參與問題互動討論率、線上測試參與率等情況反饋給學生,從而提高教學和管理效率。(五)混合式課程線上線下教學組織能力。該能力是指教師能夠根據混合式教學的特點和原則要求并結合學生實際以及課程知識特征,科學、高效組織學生進行線上和線下學習的能力。混合式教學與傳統教學不同,其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將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進行有機結合。因此,我們判斷一門課程是否真正采用混合式教學,主要就是看這個教師是不是具有將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進行有機結合的能力,具體一點說就是看他是否科學設計線上教學的內容和方法、是否有效組織和監控學生進行線上學習、是否能準確根據學生線上學習情況來設計和組織線下教學的項目內容以及方法步驟、是否有效組織學生全面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并高效率地完成學習項目任務、是否全面有效地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考核評價、是否從中自能生成知識和形成能力等,因此,線上線下教學組織能力是教師混合式課程教學的關鍵能力。

三、高職教師實施混合式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開展混合式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高職教師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教學理念滯后。相當部分教師沒有充分認識到開展混合式教學是當前和今后教育教學方法和模式改革發展的趨勢和方向,習慣于用單一的、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有的雖然名義上是混合式教學,但實際還是傳統的教學。二是職場化課程開發能力欠缺。近年來,由于高職教育快速發展,各院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因此,師資數量普遍短缺,為了應對繁重的教學任務,相當部分高職院校很難完全按照有關要求安排教師到企業實踐鍛煉,即便安排去了,也由于時間零散,而且較短等原因,難以系統、全面了解和掌握相關崗位的工作任務、流程、標準和要求等方面的內容,因此,在課程開發和建設的過程中,很難做到教學內容任務化、教學過程工作化的職業教育教學的特點要求。三是混合式教學設計能力欠缺。相當部分教師還是未能準確理解和把握混合式教學的主要特征要求,教學目標設計與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不夠吻合,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沒有很好地融合等。四是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能力欠缺。根據我們對部分高職院校的調研了解,有將近50%的教師不會制作動畫、不了解教學視頻或微課制作的有關原則和技巧、不了解課件制作的原則要求,教學資源大多是文字和圖片的疊加,對課程平臺功能的了解不夠,資源的呈現不夠規范有序。五是混合式教學的組織能力欠缺。相當部分教師習慣于運用傳統單一的教學方法和模式進行教學,在開展混合式教學活動中,常常忽略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混合、理論學習與實踐應用混合、自主學習與教師指導混合、個人自學與小組合作混合的方式進行教學,對學生線上學習監控指導不夠到位,設計高質量的問題開展互動和討論偏少。

四、高職教師混合式教學能力培養的策略

(一)提高認識,轉變觀念。認識論告訴我們,認識決定行為。實施混合式教學改革其實質就是要轉變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就是要創新教學方法模式和手段,教師對開展混合式教學作用和意義認識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和決定著教師混合式教學能力的提高程度。要真正有效提高教師的混合式教學能力,必須首先提高其對開展混合式教學目的和意義的認識。為此,學院可以通過邀請有關專家作關于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方法模式創新發展的趨勢和方向的專題報告、在學院網站開設“混合式教學”專欄、出版混合式教學專題板報等方式進行宣傳,使教師深刻認識到采用混合式教學是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趨勢和方向,教師如果缺乏混合式教學能力將來是很難適應教師崗位要求的,從而產生危機感和急迫感,轉變觀念,并積極參與混合式教學,在實踐中提高能力。(二)組建團隊,帶動引領。要提高教師混合式教學能力,應建設好兩支隊伍。一是混合式教學研究與指導專家團隊,專家團隊應由校內和校外專家組成,根據混合式教學的構成環節和內容,組織專家分專題進行研究,制定混合式教學各環節內容實施的要素、原則、標準和要求等規范性文件,收集匯編混合式教學優秀案例,編輯出版混合式教學指導手冊,以便為教師開展混合式教學提供依據和參考、借鑒;二是建立混合式課程教學團隊,采用立項的方式進行建設,讓課程團隊在研究中實踐,在實踐中研究,充分發揮課程團隊的集體智慧和力量,使團隊成員在課程建設中取長補短,互幫互助,共同提高,共同進步。(三)分類培訓,加強指導。教師教學能力的培訓和指導應采取專題化、小組化和個性化的方式進行,以增強培訓和指導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因此,在培訓的內容上,可分為混合式教學設計、課程平臺功能作用、課程資源建設的類型要求、線上教學互動策略、線下教學的優化、過程考核的方法等專題,組織專家團隊分專題進行深入研究,根據各教學系部的需求進行專題化、系列化培訓和指導;在培訓的方式上,應充分利用信息化、網絡化技術等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建立教師混合式教學學習培訓平臺,可采取線上學習和線下集中培訓相結合、典型案例分析與具體問題解決相結合、個人自學與課程團隊研討相結合、“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理論學習與實踐應用相結合等多種方式開展系列化、常態化培訓和指導[4];還可舉辦形式多樣混合式教學研討會、交流會等,讓大家分享混合式教學好的經驗和做法。(四)開展教師混合式教學能力測評。開展教師混合式教學能力測評是提高教師混合式教學能力的重要措施。為此,一是要建立科學、完整的混合式教學能力評價標準。該標準應涵蓋混合式教學的各個環節和要素,可從混合式教學設計、混合式教學資源建設、線上教學組織、混合式課堂教學實施等四個維度賦予相應的指標分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四個等級進行測評;二是要建立測評專家團隊,測評專家團隊成員原則上應從學院混合式教學研究和指導專家團隊中選取,為確保測評的客觀性、公平性和權威性,測評專家團隊成員中校外應不少于五分之三;三是要優化測評程序,既要觀測課程平臺教學資源建設的數量和質量,也要看線下課堂教學的實際應用情況和學生的評議。(五)完善制度機制。要有效提高教師的混合式教學能力,建立和完善有關管理制度和激勵機制是保障。為此,一是應根據實際,制定《混合式課程教學項目建設及驗收管理辦法》《混合式課程教學實施和考核激勵辦法》等管理制度;二是應結合每年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教學能力大賽制度化地開展系列化教師混合式教學能力比賽,包括“混合式教學單元設計比賽”“混合式教學任務設計比賽”“混合式教學動畫、視頻制作比賽”“混合式課堂教學比賽”等專項比賽,每年還可相應評選出“十佳混合式教學能手”和“十佳混合式課程”;三是對在混合式教學理論研究或實踐應用等取得突出成績者,可根據有關程序,將其納入學院混合式教學專家團隊的人選;四是將教師參與混合式教學的業績情況作為評優評先、職稱職務晉升等方面要求的優先條件,同時,優先安排參加校外有關研討和培訓;五是對實施混合式教學效果好的課程應適當提高其課酬系數。

參考文獻:

[1]章玳.翻轉教學:線下與線上學習的有效結合[J].教育探索,2013(11):69-71.

[2]譚永平.高職院校教師專業教學能力培養路徑探索———以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高教論壇,2017(3):59-61.

[3]董傳民.混合式教學模式下高職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研究[EB/OL].https://www.xzbu.com/1/view-6418285.htm.

[4]譚永平,陸春桃.高職教師課程教學能力提升策略———以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39-42.

作者:譚永平 單位: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