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哲學實踐性研究
時間:2022-04-19 11:42:12
導語:教育哲學實踐性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教育哲學人性哲學的一個延伸,通過做到對教育本身進行整體性考量,從而成為教育價值的合理尺度。而教育本身存在哲學化與實踐化的結合,若是可以區分,反而容易失掉教育的真理。偏向哲學化的一派被指責為脫離現實,不切實際,單純哲學化的研究教育是毫無實踐價值的;而偏向實踐化的一派則被指責為缺乏正確的指導,教育實踐研究不成體系,毫無章法可循。教育哲學研究的發展應在價值偏向的基礎上審慎地尋找兩者之間的平衡點。理論研究的同時,保障教育哲學的實踐性。
關鍵詞:教育哲學;哲學化;實踐化
一般而言,教育哲學是教育與哲學的聯姻,是應用哲學方法來研究各種教育問題的一門學問。但教育哲學研究容易陷入困境,比如過度哲學化或者過度實踐化,從而導致對于教育哲學價值的判斷不清。由于人們習慣性將教育哲學定義為單獨的整體性的哲學思維,導致教育的哲學研究與實踐分離,越來越有排他性和局限性。教育哲學研究的東西與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實踐不相匹配,不僅沒有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反而愈來偏離。所以,強調教育哲學的哲學性研究一定要與實踐性和現實意義相聯系,是其日臻完善的需要。
一、教育哲學實踐性
教育哲學可以被認為是超現實的、理論性較強的一門科學。教育哲學的哲學性不是要凌駕于現實,而是要扎根于現實,通過對現實的觀察、思考、總結,來引領并指導教育實踐。同理,教育哲學的實踐性不是主觀意義上的實踐活動,而是在教育哲學的理論研究基礎上,對教育實踐活動的架構和布局以及他們之間的聯系。
二、教育哲學實踐性存在的問題
(一)教育哲學過于“形而上學”哲學化
教育哲學研究偏向哲學化這一派常常屬于“形而上學”,容易將教育哲學研究等同于哲學研究,用哲學理論冠上教育的名稱,偽裝成教育哲學。這樣就只沿襲了哲學研究的術語、論題和理論,與實際的教育問題沒有任何聯系。若教育哲學的研究與反映的教育問題無關,也不以發現、觀察、分析、解決教育問題為中心,那么,這樣完全脫離實際的、過于哲學化的教育哲學研究是毫無意義的,是對教育實踐沒有任何作用的,甚至還造成了教育理論、哲學和實踐的分離。
(二)哲學化與實踐化之間的對立
長期以來教育哲學的研究都較偏向哲學化,直至上世紀八十年代,這一情況愈演愈烈,引起各國教育哲學家的關注,使哲學家們開始把教育哲學的研究著眼于實踐化層面,但又逐漸地把哲學化與實踐化對立起來,形成了親哲學派和親實踐派。親哲學派被指責為“無病呻吟”,將哲學研究與應解決的教育問題分離開來,使教育哲學研究毫無實際意義;親實踐派被指責為“紙上談兵”,沒有足夠科學理論的支撐,一味的重視實踐操作猶如無頭蒼蠅亂竄,將耗費大量時間、精力才能總結出經驗教訓。而在我國,一直強調實踐要以理論為基礎,理論要以實踐為目的,所以我國的教育哲學研究是以實踐操作為方向,是基于教育哲學理論來發揮教育實踐功效。教育哲學研究不能脫離實際問題,不僅要關注哲學知識和理論,更要關注教育生活中實際的問題。
三、教育實踐性問題的對策
(一)明確教育價值的判斷標準
明確教育價值的判斷標準,是教育主體順利接受良好教育的第一步。只有明確了合理的教育價值標準,才可能有正確的教育方向,才可能實現教育的價值。而這個標準,一定程度上是靠教育實踐來獲得和檢驗的。教育不是一味的教化,也不是盲目的服從,如果沒有一個正確的價值標準,當不同利益集團發生矛盾、各種因素出現對抗的時候,教育將陷入困境。
(二)確定實踐導向的本源
教育哲學是實踐導向的本源,它不是僅用一系列術語和概念堆砌而成的哲學,而是在實踐中觀察、總結和反思的哲學。它要求教育者不斷的對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直接的矛盾沖突進行思考,為將來的教育提供修正的方案和寶貴的經驗。這不僅僅是教育哲學自主的理論進化,更是根據實踐反映的問題,不斷自主進行的超越和創新。
四、總結
教育哲學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不僅包括嚴謹的理論研究,更是重在實踐的參與。他立足于現實生活,以解決教育問題為主要目的,同時也重視理論的科學性。教育哲學家只有以哲學理論為工具,依托現實教育的健康發展,才能將教育的理想與價值真正的實現。所以,既不能將教育哲學研究“形而上學”的哲學化,也不能盲目實踐。哲學帶給人們明辨的樂趣,實踐帶給我們收獲真知的喜悅,只有將兩者融合,互相引導和規范,人們才能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愉快的進步、尋找真理。
作者:弋茜 單位:西華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陳友松.當代教育哲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2.125.
[2]金生鈜.教育哲學的實踐意識[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京),1992,(1).
[3]石中英.教育哲學導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41.41.32-34.73.
[4]張夫偉.教育哲學的困境與出路nJo.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11):7-11.
[5]石中英.論教育實踐的邏輯[J].教育研究,2006,(1).
[6]埃德加•莫蘭.復雜性思維與教育問題[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14.
[7]鄭金洲.中國教育學研究的問題與改進路向[J].教育研究,2004,(1).
[8]巴羅.教育哲學:分析的傳統[A].胡森,波斯爾斯韋特.教育大百科全書(第二卷)[C].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160.
[9]劉慶昌.教育工學初論[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3):1-6.
[10]郭國勛.從哲學中分離出應用哲學的根據[J].江海學刊,2002,(5):25-27.
- 上一篇:醫學細胞生物學教學改革論文
- 下一篇:積極心理學對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