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心理學對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作用
時間:2022-04-19 11:44:44
導語:積極心理學對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完善大學生人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目標。在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中運用積極心理學的思想,采用心理學的方式方法,培育學生黨員的積極人格,增加學生黨員在組織生活中的積極情緒體驗,營造積極的黨建組織文化,有助于推動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科學化發展,從而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創新;高校;學生黨建;路徑
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其主要職能是匯聚優秀青年學生,在學校發展、服務師生、黨組織建設等工作中發揮先鋒作用。隨著時代變遷,國際國內形勢變化,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面臨著諸多新的挑戰,如端正學生的入黨動機、學生黨員模范作用發揮、增強黨組織的向心力等。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提高科學化水平是黨的建設的重要任務,應積極借鑒并運用心理學在內的現代科學技術手段開展黨建工作,與時俱進,提高工作水平。積極心理學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關注的熱點,借鑒并運用積極心理學的研究成果,用新的視角和實踐助力高校學生黨建應對挑戰,有利于黨建工作創新性發展,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水平。
一、積極心理學的核心思想
積極心理學興起于20世紀末的美國,是當代心理學的一股重要力量,積極心理學的本質是致力于研究人的發展潛力和美德等積極品質的一門科學。雖然積極心理學歷史較短,但是它的影響早已超出美國,波及世界各國的心理學界。積極心理學在我國正蓬勃發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對積極心理學的研究非常關注,研究者都普遍感受到這是一門幸福學科,它本土化的過程正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國夢理論的生動實踐。傳統心理學主張關注問題以及如何解決問題,積極心理學則主張從“積極”角度入手,用一種更加開放的、欣賞性的眼光,關注人的積極品質,發揮人的潛在動力,塑造人的積極品質。積極心理學主要圍繞一個中心三個支撐點:以主觀幸福感為中心,以積極體驗、積極人格、積極組織系統為支撐點。關于積極情感體驗,包括對過去的滿足感和幸福感、對現在的快樂和充盈、對未來的希望和樂觀,重點是人的主觀幸福感的研究;關于積極人格品質方面,提出樂觀型解釋風格和悲觀型解釋風格,以及六大美德和24種積極人格品質;關于組織系統,積極心理學強調人的積極心理品質是后天形成的,構建積極的家庭、學校和社會等組織系統,有利于養成人的積極心理品質[1]。
二、積極心理學對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啟示
積極心理學的研究重點是發掘人自身存在的積極因素,提倡用積極的眼光來對人的許多心理現象(包含心理問題)做出新的解讀,從而激發人的潛在力量和積極品質,并利用這些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幫助普通人最大限度地開發潛能,追求幸福生活[2]。高校學生黨建的工作理念是培養有理想、有追求的黨的事業接班人,在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中運用積極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可以促進學生黨建工作理念更加積極,工作機制更加人性,組織文化更加優越。
(一)運用積極心理學創新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理念
大學生黨員是黨的事業接班人,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在運行中,理應加強學生黨員的政治覺悟教育和社會責任感。但是不容忽視的是,一名全面發展的學生黨員,健康的心理是基礎,擁有積極的心理品質是促進其發展的潛在動力,完善學生人格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因而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理念應將組織目標與學生個人發展目標相融合,這就要求學生黨建工作人員要以尊重的眼光看待學生黨員的入黨動機,善于引導學生發現自身所有積極品質,學生黨建工作的開展要提供形式多樣的主流政治文化實踐平臺,重視學生黨員在實踐過程中的積極行為表現,進而教育學生黨員形成積極的政治認知,養成積極的人格品質。
(二)運用積極心理學創新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機制
當前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面對出生在90年代的大學生,他們個性張揚、追求自我實現、渴望被認可和尊重,黨建工作常采用理論培訓、說服教育和灌輸道理等方式,這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積極心理學尊重個體并幫助個人發現自身潛力,引導學生體驗積極情緒中獲取正向能量,激發學生成長成才的主動性,符合大學生的心理需求[3]。在積極心理學引領下的學生黨建工作,提倡采用尊重、接納、理解、贊美、共情等更加人性化的方式方法,贏得學生黨員的心理和情感認同,激勵學生黨員發揮自身優勢,實踐學生黨員的先進性。
(三)運用積極心理學創新高校學生黨建組織文化
群體層面的積極組織系統研究是積極心理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積極的組織系統是構成人的積極人格的支持力量,也是個體不斷產生積極體驗的直接來源[4]。廣大學生加入黨組織的熱情很高,黨建組織機構具有吸引學生為入黨而努力奮斗的積極力量。但傳統黨建工作的組織管理模式比較單一,導致組織生活缺乏生機和活力,高校校園文化中常常是“團學工作轟轟烈烈,黨建工作無聲無息”,學生黨員只是被動地接受教育,造成學生組織歸屬感淡薄,黨組織的優越性不明顯。將積極心理學思想融入學生黨建工作,強調黨組織的團隊建設和學生黨員的主體意識,完善激勵機制,豐富活動形式,更好地營造積極向上的組織文化,增強黨組織對青年學生的吸引力。
三、基于積極心理學的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創新路徑
(一)培育積極的工作隊伍
在積極心理學的視野下,創新學生黨建各項工作,關鍵在于學生黨建工作隊伍樹立積極的教育理念,并在工作開展中運用積極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學生黨建工作者首先要經過專題培訓、專著閱讀、學術論文、經驗交流等了解積極心理學的核心思想,具備積極教育基本專業知識、心理素質和工作態度;其次要將積極心理學的理論與黨建理論相融合,比如積極人格特質研究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體系中個人層面的價值要求相結合,主觀層次的幸福感研究與追求中國夢相結合等,善于在黨的主流價值體系指引下進行積極心理學的理論實踐;最后要將積極理念嵌入日常工作中,以積極的心態、情緒和方法開展各項事務,向學生黨員傳授積極的生活理念、方法和技巧。
(二)發揮學生的積極人格力量
心理學研究的積極力量在個體層面,重點研究人格中包含的積極方面和積極特質。積極心理學認為人類擁有六大美德:智慧、勇氣、仁愛、公正、節制和卓越,具體包括創造性、興趣、寬恕、愛學習、感激、勇敢等24種性格類積極力量[5]。遵循上述內涵,學生黨建工作者要從學生的過去經歷和現實表現中,研究青年學生積極品質形成的心理機制,挖掘每一位學生黨員的特點、優點和閃光點,對其加以贊賞、支持和激勵,使他們不斷完善仁愛、勇敢、愛學習、創新等優秀人格,最大限度地發揮潛在能量。同時要了解學生黨員消極表現背后的心理需求,通過積極的工作方式逐步調整學生不合理認知,激勵學生發揮積極人格力量克服存在不足,實現全面發展。
(三)增加學生的積極情緒體驗
積極情緒體驗是一個量的積累過程,量變促成質變,由變動的積極情緒長期積累可以形成穩定的積極人格力量。學生入黨過程就是一次感受成就、榮譽、公正等積極情緒的體驗,但現在的青年學生往往是“入黨前努力奮斗,入黨后輕輕松松”。因此激發學生黨員入黨后的積極情緒體驗,教育學生思想上、行動上和組織上同步入黨,就顯得尤為重要。從工作實踐來看,要增加學生入黨后的積極情緒體驗,可以從兩方面著手:一是激發學生黨員的內在動力,學生入黨動機大多來自外在力量的驅使,比如家庭期望、同學影響、現實所需等等,學生入黨以后,必須指導他們對黨的歷史沿革、理論精髓、形勢政策等,進行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認識,讓學生從內心形成對中國共產黨的情感認同,樹立學生黨員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二是在實踐中體會積極情緒,組織學生走訪革命圣地、觀看黨史展覽、聆聽優秀黨員講述等,真實體會地感受黨的奮斗歷史,引導學生從個人成長經歷中體會黨和國家政策帶來的變化,感悟黨執政理念和政策的優越性和先進性。學生黨員在黨組織中積累的積極情緒體驗,會泛化至日常生活中,不僅能提升個人的主觀幸福感,更能潛移默化地將積極情緒傳遞給身邊的人。
(四)營造積極的組織文化
黨建組織因其性質的特殊性,組織系統的設計要保持嚴謹性、公正性和優越性。但是由活躍、個性、有創意的青年學生組成的學生黨建組織,在堅守黨建工作原則的前提下,可以在環境設置、制度設計、氛圍營造等方面,更加迎合“90后”的喜好。在黨員之家的環境布置中,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以漫畫等鮮活的形式展現紅色主題,同時既提倡學生在實體環境中體驗紅色文化,也提倡學生在微信、微博、QQ群等虛擬環境中交流黨建思想;在制度設計中,發揮學生黨員的主體作用,建立科學的激勵機制,鼓勵學生百花齊放,發揮自身所長踐行黨的宗旨,只要學生盡自己所能貢獻積極力量,黨組織都應給予個性化的肯定和激勵;要給予學生更多的人文關懷,可以為每位學生黨員建立“政治生日”檔案,在學生每年入黨的時間送上組織祝福,將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與解決學生黨員的實際困難相結合,讓廣大學生黨員感受來自黨組織的獨特關懷。營造溫馨、和諧、積極的黨組織文化,學生黨員身處其中,能體會到快樂、成就和幸福,增強“我是一名黨員”的歸屬意識。
作者:項瑜 單位:湖州師范學院
參考文獻:
[1]童林,李霞.積極心理學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武漢工程大學學報,2010,(10).
[2]陳曉蕾.積極心理學對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啟示[J].前沿,2014,(Z3).
[3]周文芳.積極心理學視閾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0,(6).
[4]吳永祥,關娜,王東紅.積極心理學視角下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途徑探析[J].學理論,2011,(27).
[5]果孝文.積極心理學視閾中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重塑[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1,(10).
- 上一篇:教育哲學實踐性研究
- 下一篇:積極心理學視域下高校生命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