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戲劇品行養成實踐研究
時間:2022-11-08 02:42:21
導語:教育戲劇品行養成實踐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前,學校主要是通過課程滲透和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品行養成教育。但無論是課程還是活動,對學生品行養成教育的方式與載體均缺乏多樣性和創新性,二者離學生的現實生活較遠,無法使學生獲得真實的體驗和感受,更不能入腦、入心、入行。因此,必須創新學生品行養成教育方式,創建具有現實感、親和力、感染力和認同感的教育載體。
一、概念內涵與研究依據
1.概念內涵教育戲劇是以戲劇為手段培育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活動。即通過情景再現、戲劇游戲、即興表演、角色扮演等方法,并將其浸潤于戲劇情境或情緒氛圍之中,使人獲得完整的道德體認和為人處世的經驗。儒家五常是指“仁、義、禮、智、信”。“新五?!笔怯扇寮椅宄^D化而來,由“禮、孝、仁、智、信”構成?!靶挛宄!苯逃庠趯⒅腥A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校教育的戲劇課程中,以培養學生做懂“禮”(文明禮貌)、知“孝”(孝敬感恩)、講“仁”(團結友善)、明“智”(明辨是非)、守“信”(誠實誠信)的現代公民。2.研究依據一是基于教育發展的趨勢。2015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頒發的《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中提出:“美育與德育、智育、體育相輔相成”。我們需針對“美育仍是整個教育事業中的薄弱環節”這一現象,“創造條件開設舞蹈、戲劇、戲曲、影視等美育課程”,以“激勵人的精神,溫潤人的心靈”。二是基于對教育戲劇價值的認識。在核心素養背景下,構建并實施具有教育戲劇特質的課程和學生活動,將戲劇美育貫穿于學校教育的全過程及各方面、各學科之中,滲透在德育的各個環節之中以及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等各方面,是對傳統模式化的課程育人和活動育人在途徑和方法上的改進與創新,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載體和有效手段之一。
學生通過聽、說、演等感知教育戲劇,即入境;在親身參與體驗中啟動同理心,產生情感共鳴,即入情;在感悟過程中發現蘊含其中的道理,即入理;最終在思想轉化過程中養成良好的行為規范,即入行(見圖1)。學生通過感官體驗、理性認知、情感共鳴、行為轉化,將道德標準和行為規范內化為個人品格,即在教育的“戲劇”過程中實現品格、心智、審美、興趣和能力的綜合提高,塑造良好行為。
三、教育戲劇促品行養成的實踐
一是課程情境創設,在參與中體驗。挖掘學科中的“新五?!苯逃齼热莺蛻騽≠Y源,以戲劇元素為載體,把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和行為的訓練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把教育戲劇方法中角色扮演、情景對話和師生互動、小組討論、案例研究的教學方法結合起來,將戲劇元素和教學元素密切關聯,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參與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讓行規教育滲透于學生的生活,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學生從知到行的自覺內化。二是戲劇角色模仿,在體驗中感悟。將中華傳統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新五?!苯逃瑖@“故事、表演、角色”的基本性、關鍵性和提升性“三元素”,設計開發“小學戲劇”課程,探索“戲劇美育”在學生道德認知、品行培養中的育人功能,凸顯“故事映襯人生勵志、表演走進生活追求、角色浸潤學生審美”的戲劇教育本質。同時,圍繞“張良拜師”“閔損蘆衣”“三七二十”“孫亮辨奸”“一飯千金”五個主題,通過勵志故事、表演模仿、角色再現活動,讓學生從情境中認識生活,在體驗中表達真善美,在自我塑造中規范自身行為。三是身邊事件再現,在論壇中反思。結合日常生活事件、校園事件,以解決問題為目的,引導學生以“論壇劇”的形式,從“觀看者”轉變為“觀演者”,將遇到的事件發展為戲劇。這樣,學生不但在劇中擔任了角色,還可從多個角度進行觀察、反思、討論,并嘗試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學生通過對各種事件的演繹和討論,一段時間后,將逐漸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這種方式可培養學生面對困難和邪惡時應采取的正確態度,有助于提高學生換位思考、傾聽與表達等社會交往方面的行為素養。四是當家故事演繹,在展示中啟迪。戲劇是人類生活的反映,它通過角色、矛盾、沖突等過程參與別人的故事,透過別人的眼睛看世界,在親身體驗中了解自己,并能設身處地站在他人立場看待事物。這是一個生動的、既可認知又可感知的教育過程,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創造力與團隊合作意識,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和良好品行的養成。在校園當家故事的演繹過程中,學生們會站在管理者的角度發現一些品行養成中較突出的問題,如“牙齒磕掉了”“小馬虎”等。當家隊員對日常養成規范中遇到的小事件進行自編、自導、自演,通過不同的角色扮演,感悟不同人物的內心思考、行為表現,不斷生成“好習慣養成”的內在自覺,也為全校學生的行為規范養成提供示范和啟迪。
四、教育戲劇促品行養成的成效
一是角色扮演,在情境體驗中培育健全人格。通過班班有劇、儀式典禮等品行養成教育活動的開展,學生們在實施過程中經常會開展“最受歡迎”小劇本、小微劇展評等活動,篩選和保留大家喜歡且有教育價值的作品,不斷完善“蒙娃有禮”的養成教育序列活動。學生們通過對不同角色的扮演,體驗劇中人物的道德品行,感悟現實角色的生成,促進了健全人格的培育。二是戲劇創編,在自主實踐中發展綜合行為素養。教育戲劇不僅為學生成長儀式典禮的研究開辟出了一片廣闊天地,更極大地豐富了教育的文化內涵,豐富了學生自主實踐的成長過程,在“演一演、排一排、編一編、練一練”的實踐過程中,促進了學生團隊合作、自主自律等綜合行為素養的發展。三是展示表演,在成功中激發自我效能感。通過校園戲劇大賽、微童話科普秀,以及國際戲劇嘉年華平臺的搭建,更多學生得到了展示的機會,擁有了更多親歷成功的可能,在別人的目光和掌聲中,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被大大激發。教育戲劇與品行養成教育的有效結合,促進了學生自我發展,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與能力。
在教育戲劇中,學生成為舞臺的主人,生活成為戲劇的素材,角色成為自身的鏡子,觀眾成為公正的評判。這種教育是情境式、體驗式、交互式和全程式的,它將行為養成融入戲劇式的教育,使學生能在舞臺上認識自我、塑造自我、發展自我,使品行自覺內化的過程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作者:楊慧琳 單位:上海戲劇學院閔行附屬學校
- 上一篇:健康教育在婦科護理的應用
- 下一篇:職業教育的課程教學思考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