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護理專業群建設和實踐

時間:2022-03-08 10:48:20

導語:高職院校護理專業群建設和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院校護理專業群建設和實踐

摘要:隨著國家“雙高計劃”的實施,以及產業轉型升級的不斷加快,單一專業培養的學生越來越難以適應產業發展和技術變革,從專業建設到專業群建設的轉變已勢在必行。護理專業作為醫療健康服務產業鏈上的關鍵環節,組建專業群能夠更加契合產業的發展、培養更高質量的綜合性技術技能人才。然而,護理專業群在建設的過程中存在較多的制約因素,需要進行系統的設計和研究。本文通過文獻研究和專家研討,對護理專業群組建的制約因素和相應對策進行綜述,并結合筆者所在學校護理專業群建設的實踐經驗,為高職院校構建護理專業群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高職院校;護理專業;專業群;解決對策

一、專業群的概念及國內外發展現狀

2019年1月,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指出“啟動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建設一批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職業學校和骨干專業(群)”[1]。隨著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逐漸深入,以及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的不斷加快,專業群建設成為高職院校適應區域產業需求、提升服務貢獻能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著力點和突破口,從專業建設到專業群建設的轉變已勢在必行。專業群是指以一個綜合實力較強的專業為核心,由若干個“專業基礎相通、技術領域相近、職業崗位相關、教學資源共享”的相關專業組成的一個集合[2]。專業群建設是將產業鏈條上的相關專業或者針對新興產業所需的專業,通過整合的方式集中在一起,打通專業之間的邊界,實現“跨界”人才培養的目標。2006年,教育部、財政部聯合印發高職示范校建設意見,首次提出“專業群”概念,但當時并沒有取得太大突破。隨后,在國家引導、省級統籌、學校落實的基礎上,經過兩輪國家示范(骨干)高職院校建設項目帶動,專業群建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2019年“雙高計劃”的實施再次推動了國內專業群建設,目前已經通過“雙高計劃”立項的專業群共253個,覆蓋了18個高職專業大類[3]。國外關于高職院校專業群建設的成果不多,但其高職教育相關研究起步較我國要早。德國于19世紀20年代就提出了“雙元制”教學模式[4];日本和新加坡也對“雙元制”的教學模式進行了一定的研究,并形成了“產學合作”和“教學工廠”的特色教學模式,強調學生在廠中學、學做一體;英國在各國的教學模式基礎上提出了專業群認證模式,這一模式在該國職業教育實踐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二、護理專業群建設的現狀、挑戰及對策分析

(一)護理專業群建設的必要性分析

護理專業作為醫療健康服務產業鏈上的關鍵環節,組建專業群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應用價值。我國醫療產業結構隨著社會和技術的進步在不斷發生改變,新的行業、崗位如雨后春筍,如健康管理師、營養師、養老護理員、育嬰師等,對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多樣化要求。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人民群眾對健康的需求更加多層次和多樣化,從原先單一的疾病治療向“全生命周期全人健康照護”轉變,要求護理服務范圍不斷擴大,護理崗位兼具康復、中醫、營養、健康管理與保健、心理咨詢等多學科知識技能,培養的人才為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具有較強的職業適應能力和遷移能力。此外,隨著國家醫療改革的不斷深入,醫療健康服務向基層延伸,護理專業培養的人才增加向基層的供給。為了適應基層的醫療服務現狀,亟須建立多學科團隊合作服務模式。綜上所述,行業產業結構的變革,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服務需求倒逼護理專業打破傳統專業定位,重構專業發展大格局,推動將專業基礎相通、教學資源共享、技術領域相近、職業崗位相關的專業構建成專業群,以集群方式發展成為護理專業提質增效、高質量發展的必然之路。

(二)護理專業群建設的現狀分析

國內的高職院校已經開始了高水平護理專業群建設的嘗試,但總體來說相關理論和實踐研究都還較少,處于起步階段。2019年“雙高計劃”第一輪建設中,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的護理專業群通過了立項,其以護理專業為核心,與康復治療技術、針灸推拿、醫學營養專業共同組成專業群,培養綜合能力強、一崗多能的復合型技術技能護理人才,以及高素質的康復、中醫、營養專業人才[5]。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以重點專業———護理專業為龍頭,相關專業為支撐,構建了涵蓋護理ICU方向、涉外護理及呼吸治療技術專業的國內領先的高職醫護特色專業群,該專業群在國內已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6]。咸陽職業技術學院充分抓住區域經濟發展需求,從學院實際出發,依據健康服務產業鏈各服務領域及工作崗位群,重點建設以護理專業為核心,藥學、醫學影像技術和養老、康復、社區、母嬰等護理專業方向為支撐的健康服務特色專業群[7]。仙桃職業學院以護理國家級骨干專業為支柱專業,臨床醫學省級品牌和康復治療技術省級特色專業為支撐,助產和醫學影像技術校級重點專業依附發展,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高水平護理專業群[8]。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構建了以護理專業為核心,涵蓋助產、醫學營養、健康管理、老年保健與管理專業的母嬰與老年健康照護專業群,獲批了2018年福建省服務產業特色專業群,致力于“服務全生命周期、關注一老一小”系統、連續健康照護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9]。

(三)護理專業群建設的對策分析

在護理專業群的發展過程中,面臨著諸多的挑戰。筆者所在的團隊對上述院校護理專業群的建設進行了調研,發現護理專業群的建設中可能還存在對接產業不足、產教融合不夠緊密、評價指標不夠清晰等問題。針對上述問題,團隊進行了系統的研討和研究,認為主要的對策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從自身條件和優勢出發深化專業群頂層設計高職院校護理專業群的組建有多種邏輯,例如對接產業鏈的幾個相近領域構建專業群,或者選擇具有相同基礎課程的幾個專業構成專業群,或者選擇面向相同就業單位的幾個專業構建專業群等。這些組群邏輯本質上并無優劣之分,但到底哪一種組群邏輯才是適宜的?高職學校應該通過分析產業自身特點、區域產業結構、學校自身條件等要素,明確專業群所面向產業、行業、崗位各項環節銜接背后的技術背景,深化頂層設計,以群建院,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護理專業群,這樣才能在競爭激勵的護理專業格局中爭得一席之地。2.密切對接產業,確保專業群與產業發展同步調整[10]實時掌握國家相關政策導向,跟蹤技術技能發展方向,開展人才培養需求調研,不定期深入醫院、行業、企業等開展專業群建設主題調研,與行業專家、技術骨干定期召開座談會了解行業、產業的技術發展情況。及時將調研成果融入專業群建設、人才培養方案優化及其他各項改革項目,合理優化建設路徑和建設任務,建立健全對接產業、動態調整、自我完善的機制。3.全面深化校企合作、醫校融通,促進專業群提質增效[11]護理專業群構建的過程中,需要創新機制,構建校企合作、醫校融通的合作機制、常態化運行機制、共享共建機制等,在共建特色優勢專業課程體系、共建學習平臺、共建“雙師型”教師隊伍、共建實訓基地、共建創客工坊、協同研發等方面深入合作。除了傳統的醫院作為合作平臺之外,必須重視醫養健康產業相關的企業、行業的合作,例如養老機構、母嬰護理機構及企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高端診所等,培養高素質、一專多能的適應產業發展的護理技術技能人才。4.開發護理專業群建設評價指標體系,使專業群建設有據可依、可量化評價在國家“雙高計劃”關于專業群建設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基礎上,綜合考量護理專業群的特點,開發適應于護理專業群建設的評價指標體系,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12]。護理專業群的評價要點可能包括專業群定位、人才培養模式及方案、課程體系構建、教學資源建設、教學改革、教師改革和發展、實踐教學與實訓基地建設、醫校融通深度、校企合作情況、人才培養質量、社會聲譽度、群內專業發展情況、社會服務能力等內容。進一步細化的指標還需要對護理專家、一線教師、教學管理人員等進行咨詢后確定。

(四)護理專業群建設的校本實踐經驗

筆者所在學校是一所地市級綜合性高職院校,順應國家政策,開展護理專業群建設的探索和實踐。該專業群緊扣健康中國戰略,面向醫養健康產業,瞄準“臨床護理服務11和健康管理服務”兩個產業領域,對接疾病預防、疾病護理、母嬰照護、養老護理等典型崗位群,以護理專業為核心,醫學影像技術和醫學檢驗技術為補充,助產專業為拓展來構建專業群,滿足不同人群從居家到社區到醫院的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照護需求。專業群的建設涵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課程資源建設、教材與教法改革、教師創新團隊建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技術技能平臺搭建、社會服務能力提升、國際化水平提升、運行保障機制等九個方面。在建設護理專業群的過程中,全面對標和對表《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等文件和政策要求,在上述九個方面進行頂層設計、制定目標、細化措施,尤其注重專業群建設的“護理”特色和創新性,積累了實踐經驗。在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方面,重點推進兩個方面:①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五育并舉,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通過開展“醫心大講堂”主題活動、組建志愿服務隊等措施培養學生醫者精神;通過開展“護士禮儀比賽”“醫學繪圖大賽”等特色美育實踐活動,培育學生的美學素養。②深化院(企)校合作,創新“雙主體、四階段”的人才培養模式。通過課—崗—賽—證融合,強化過程考核評價,切實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同時,開展1+X證書試點和實施現代學徒制,培養復合型人才。在課程體系改革方面,構建基于崗位需求和工作過程的“公共素養—專業基礎—執業技能—專業實踐—職業拓展”模塊化課程體系。其中職業拓展模塊對接1+X證書,輻射醫養健康產業多元化崗位群;重點設置護理人文教育課程,培養學生的人文關懷精神;運用案例式、項目式、情景式教學,使每門課程都有典型的社會服務活動,提升學生的服務意識和實踐能力。在實踐教學改革方面,深入醫教協同和產教融合,以提升護生“優質服務意識和能力”為核心,構建“校內實驗實訓→臨床見習→臨床協崗實習→跟崗實習”四級遞進教學體系,增加學生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醫養健康企業實踐的機會和時間,發揮實踐教學對學生職業能力、人文關懷精神和服務意識的培養作用。改革實踐教學模式,廣泛開展案例式、項目式、情景式教學,發揮學生主動性,提高動手能力。

結語

隨著“健康中國戰略”“雙高計劃”等國家戰略的實施,護理專業群的建設已是勢在必行。各高職院校應盡快調研相關產業,盡早布局,組建專業群建設委員會,加強頂層設計,以群建院,全面深化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建設具有本院特色的高水平護理專業群,以適應區域產業和行業發展,為區域衛生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作者:魚毛毛 孫蕓 邵紅英 胡敏 單位:寶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