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本公費理論分析論文
時間:2022-05-19 05:49:00
導語:教育基本公費理論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從等方面的投入,從多個角度都表明,教育由國家公費承擔是很有必要的,利于國家當前和長遠。
關鍵詞:教育,收費,消費,投入
隨著學校收費的增加,教育收費問題已經成為討論的熱點,許多貧困家庭已經無法承擔巨額的費用。許多學生因此輟學,也有的家庭因為為了供學生讀書而成為貧困戶。而在國外普遍存在免費的教育,國內一些曾經認為教育收費是一種投資的體現,在此本人提出新的見解。
在此先確立一個原則:“誰受益,誰投資”。從這個角度來分析教育公費的理由。教育是一項低投入,高產出的行為,因此把教育作為一個投資說法并沒有錯,但是應當看到,教育的作用和產出是復雜而且長遠的,得到產出回報的主體也是多方面的,不僅僅是受教育者,而且還有、所在的城市、國家等等。實際上得到教育回報更多的是國家和社會,所在的企業,而個人相對非常微薄,甚至所在的城市得到的回報都比個人的回報要高。對于一些基礎性的學科,甚至受教育者幾乎沒有得到的回報,他們的工作是為了社會長遠的利益和今后的發展。在人才過剩的情況下,人力資源貶值,即使他能夠創造很大的價值,但是在市場經濟下,他如果與公司沒有討價還價的能力,公司以廉價勞動力來獲取巨額利潤,教育的回報就體現在公司利潤中。近年來由于人才市場的變化,人力資源貶值明顯,許多公司壓低員工報酬,這意味著受教育者的從教育受益程度在下降,因此承擔的教育費用比例也應當相應下降。另外,還有長遠的回報,甚至在該人去世后非常長的時間內產生價值和回報,如愛因斯坦的理論至今還在發揮其價值。由此可見,有必要根據誰受益,誰投資的原則對于教育給予投入,而國家則可以從企業稅收和城市的財政收入中給予提取,從而由國家來對教育進行投入。個人也可以適度承擔一部分,但是國家可以通過工作后稅收調整來進行收取,然后由國家進行投入。公費教育可能存在的弊病是可能學生不珍惜的機會,學校可以通過選拔和考評機制來進行約束,成績不合格不錄用、不授予學位或者不允許升學。另外還可能存在高校不負責任,沒有動力,這一點也可以通過考核評價監管機制來實現,學校接受國家的投入,必然要承擔相應的責任,要把這些責任都納入考核評價范圍。根據考核來給予投入,形成動力機制。
教育是一個先投入,后產出的過程,這個過程由社會來承擔更加合理。因為國家有更加強的調解控制能力,能夠把產出的效益回收過來。由于現在就業壓力大,還存在投資產出風險,所以國家來承擔費用可以平衡風險,帶來穩定。
從促進經濟發展和運轉上來看,實行基本公費的教育利于經濟良性運轉。在市場經濟下,存在著比較大的貧富差距。貧富差距在我國特別明顯,而我國的教育收費遠遠超過了許多家庭的承受能力。對于教育收費,有一種說法是可以刺激內需,因為人們不愿意進行普通的消費,但是如果是為了孩子進入大學,他們非常愿意花錢。實際上,內需的擴大是需要以收入為基礎的,對于貧困家庭,即使他們將家里的收入用在教育“消費”上,必然會在其他的地方節省等量的消費,因而沒有擴大內需,而且在一些重要的甚至必需的消費上厲行節約會給個人和社會帶來不好的后果,比如在醫療、飲食上節約。相反,許多家庭為了孩子長大后能夠接受教育,很早就開始進行儲蓄,這在無形中縮小了內需。另外,為了供孩子讀書,許多家庭還進行舉債。這會帶來許多社會矛盾和經濟的副作用,也縮小了債權人的內需。
從公平的角度來看,教育公費有助于多方面的公平。在我國處于讀書階段的學生并不具備自己掙錢來供給教育費用和生活費用的能力,基本上是整個家庭,特別是父母來承擔費用。這其中的不公平有:第一,父母不公平。因為讓孩子接受教育,最大的受惠者不是父母。他們出于親情和望子成龍的心情才給予供給。現在的高收費情況下,他們得到的回報與付出遠遠不能夠比。有什么理由讓父母來承擔費用呢?第二,學生不公平。許多家庭因為無法供給學生讀書,對于這樣的學生顯然也不公平,特別是有著很高天賦的學生,他們的輟學對于社會的潛在損失是非常巨大的,對于他們而言失去了發展的機會。我們來看父母到子女的撫養和繼承,本來就帶來了子女一代的不公平的,國外通過稅收來調節。我國沒有遺產稅,且貧富差距超過警戒線,但是通過教育公費,也可以調節父母到子女在教育上撫養能力不一樣帶來的不公平。
從城鄉經濟發展來看,受教育群體往往是為城市經濟服務的,但是家庭卻擔負了巨額的費用。不僅僅如此,受教育期間他們都對于城市的經濟和科技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如學生的日常消費大大拉動了城市的消費。學生兼職打工都是以廉價勞動力為城市經濟服務。無論是學生還是高校,都為城市的科技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而農村只是源源不斷地把高素質的人才送到城市,并且為城市輸送了教育和生活費用。農村很少得到人才和科技的回報,導致城鄉貧富差距加大。
由于教育的低投入,高產出性質。教育需要激勵,免費就是一種激勵。一些父母因為不理性等愿意而不愿意出錢交學費,不愿意進行長遠的投入,但是政府國家應當是理性的。
有流行的說法認為教育是一種消費。教育是低投入,高效益的,所以應當鼓勵這樣的消費。消費的價值上來看,國家應當保障消費的效益最大化,要在基本的消費和保障上給予支持和補貼,比如醫療、生活保障、教育、住房等,而對奢侈性的消費給予征收消費稅。教育不是一項奢侈的消費,而是必須的,對社會有巨大意義的,同娛樂性的消費不一樣。國家為了保障消費和投資的效益最大化,應當承擔和補貼教育“消費”。這也是公費教育的一個依據。
教育收費就意味著有錢人才能夠接受教育,同時也相應降低了對于他們成績、勤奮和天賦的要求。事實表明這些有錢人往往在學習上不勤奮,缺乏斗志。而許多有真正天賦的貧困家庭的孩子卻無法接受教育。高等教育無論從學習還是上來說,都需要天賦、勤奮和智商。在進入工作階段后,他們學習的知識、他們的創新能力對于是否能夠帶來效益和產出都至關重要。這點上教育收費對于社會帶來了損失。最近頻頻拉響的知識產權的戰報給我們啟示,創新能力和創新投入至關重要。在許多方面,我們已經被國外的專利技術封鎖,如果再不加大創新投入和對于創新給予足夠重視,經濟難于跨越。
國家的發展需要有大批具有獻身精神的人才。如果教育收費會給學生精神和思想上帶來巨大的負面,而知識和高科技本身就是雙刃劍。如果教育收費是個人的投資這樣的想法一旦根深蒂固,受教育者將更多考慮自己利益而可能在很多方面損害國家和他人利益,大大降低全國人民的凝聚力。而應當看到當今的國際形勢并不樂觀。
通過收費限制,防止人才過剩并不現實,因為普通家庭對于就業市場并不可能很清楚,國家則可以通過調查統計很清楚了解人力資源市場行情,通過限制高校招生來防止人才過剩。此外還應當教育費用的產生過程以及是否合理,不應當把不合理的費用算在教育費用內,同時也要進行合理控制和監管,防止費用擴大。
對于有些國家補貼生活費,并非不合理。我們應當看到,不僅僅是一個受益的過程,學生讀書期間也有付出,同時也不應當僅僅孤立地把工作階段看成一種付出,而應當把整個學習工作當成一個整體來看待,這樣利于穩定運轉。如果把一切看的太短暫,許多長遠的利益必然無法獲取,比如小孩沒有創造價值,卻憑什么讓父母撫養。
由此可見,無論是從經濟還是發展,無論是從回報投資上來看,還是公平上來看,教育費用由國家公費承擔是合理而且很有必要的,對于國家發展非常有利。
- 上一篇:研究性學習認識分析論文
- 下一篇:課程教學模式應用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