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文化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9 01:38:3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飲食文化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中華飲食文化
中華飲食文化博大情深、源遠流長,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中國人講吃,不僅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饑,它往往蘊含著中國人認識事物、理解事物的折理,一個小孩子生下來,親友要吃紅蛋表示喜慶。“蛋”表示著生命的延續,“吃蛋”寄寓著中國人傳宗接代的厚望。孩子周歲時要“吃”,十八歲時要“吃”,結婚時要“吃”,到了六十大壽,更要觥籌交錯地慶賀一番。這種“吃”,表面上看是一種生理滿足,但實際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它借吃這種形式表達了一種豐富的心理內涵。吃的文化已經超越了“吃”本身,獲得了更為深刻的社會意義。通過中西交流,我們的飲食文化又出現了新的時代特色。如于色、香、味、型外又講究營養,就是一種時代進步。十大碗八大盤的做法得到了改革,這也是十分可喜的。但是,中華飲食文化在與世界各國文化碰撞中,應該有一個堅固的支點,這樣它才能在博采眾長的過程中得到完善和發展,保持不衰的生命力。我覺得,這個支點就是優秀傳統文化特質,也就是中華飲食文化需要探索的基本內涵。因此,對于中華飲食文化基本內涵的考察,不僅有助于飲食文化理論的深化,而且對于中華飲食文化占據世界市場也有著深遠的積極意義。我認為,中華飲食文化就其深層內涵來廛,可以概括成四個字:精、美、情、禮。這四個字,反映了飲食活動過程中飲食品質、審美體驗、情感活動、社會功能等所包含的獨特文化意蘊,也反映了飲食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密切聯系。
精。是對中華飲食文化的內在品質的概括。孔子說過:“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反映了先民對于飲食的精品意識。當然,這可能僅僅局限于某些貴族階層。但是,這種精品意識作為一種文化精神,卻越來越廣泛、越來越深入地滲透、貫徹到整個飲食活動過程中。選料、烹調、配伍乃至飲食環境,都體現著一個“精”字。
美,體現了飲食文化的審美特征。中華飲食之所以能夠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這種美,是指中國飲食活動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一,是指它給人們所帶來的審美愉悅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孫中山先生講“辨味不精,則烹調之術不妙”,將對“味”的審美視作烹調的第一要義。《晏氏春秋》中說:“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焯之以薪,宰夫和之,齊之以味。”講的也是這個意思。
美作為飲食文化的一個基本內涵,它是中華飲食的魅力之所在,美貫穿在飲食活動過程的每一個環節中。
情,這是對中華飲食文化社會心理功能的概括。吃吃喝喝,不能簡單視之,它實際上是人與人之間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種別開生面的社交活動。一邊吃飯,一邊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訪。朋友離合,送往迎來,人們都習慣于在飯桌上表達惜別或歡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風波,人們也往往借酒菜平息。這是飲食活動對于社會心理的調節功能。過去的茶館,大家坐下來喝茶、聽書、擺龍門陣或者發泄對朝廷的不滿,實在是一種極好的心理按摩。
梅花飲食文化研究
摘要:梅花入饌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自殷商至清代、從宮廷到民間均有相關的飲食記錄。以梅花制作的菜肴不僅具備豐富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功效,而且成品造型多清新高潔、富有審美情趣,同時含有風雅的人文內涵,是眾多花饌中不可或缺的一類。梅花的主要食用方法包括生食、做主食、制作飲品、湯類、腌制小菜和做輔料點綴等,主要菜品有梅花粥、梅花湯餅、蜜漬梅花、生拌菜和暗香湯等。現代社會以梅花直接入食者較為少見,而以梅花形、色、香元素為主制作菜肴的梅花宴逐漸發展成型,整場宴席在延續古法制作的基礎上創新開發了許多新穎的菜樣,令人們在賞花的同時也能品嘗到新鮮的梅花菜肴,體驗沉浸式的梅花之旅。梅花飲食市場前景廣闊,將為景區帶來更大效益。
關鍵詞:園林植物;梅花;可食用;人文內涵;梅花宴;創新
梅花,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高潔脫俗的象征。梅文化在浩瀚的中華文化寶庫中占有重要地位,自古以來大量的詠梅詩詞是文人騷客展露才華、頌揚梅精神的體現,而梅花除了賞花、聞香外,還可入食。食用梅花種類主要是綠萼梅[1],其花蕾為綠色,花瓣為白色,開花有香味。用梅花做成的菜或點心叫作梅饌,梅饌也是梅花文化中的一種表現形式。梅饌文化除了利用梅花本身制作的食物外,還包括描述梅饌的各種詩詞文章和相關典籍。梅花饌不僅僅只包括用梅花入食,將食品制作成梅花的形狀也可稱之為梅花饌。相比于實際食用梅花,人們更看重的是借由梅花這一象征所表達出來的美好含義和蘊含其中的精神寄托。
1梅饌文化概要
花饌文化最早可追溯到殷商時期,商初大臣伊尹在論說當時天下的“菜之美者”時說:“菜之美者,昆侖之蘋,壽木之華。”華即是花,由此可見當時的古人已經用花來入菜,將花卉作為可食用植物的一部分,是菜食的一種。戰國屈原《離騷》中的“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唐代王維《奉和圣制重陽節宰臣及群官上壽應制》中的“芍藥和金鼎,茱萸插玳筵”等詩句都說明了花卉食用自古有之,從先秦到漢代再到唐代,未曾間斷[2]。到了宋代,林洪所著的《山家清供》中更是集中記錄了十幾種與花相關的食譜,這其中就包括梅花湯餅、梅粥、蜜漬梅花和醒酒菜等數種以梅花為材料的食譜[3]。與林洪同時期的詩人楊萬里也是一位梅花食用愛好者,他曾在朋友的宴席上明確表示白糖要全部留給他搭配吃梅花:“南烹北果聚君家,象箸冰盤物物佳。只有蔗霜分不得,老夫自要嚼梅花。[4]”以梅花為食顯然并不能果腹,但由于梅花品性高潔、不畏嚴寒、堅貞傲雪,文人雅士認為食用梅花是一件雅事,可以借此抒發感懷、愉悅身心,彰顯自己品位不俗。南宋楊萬里在《瓶中梅花長句》中注解說:“……予獨倚一株老梅,摘花嚼之,同舍張監簿,蜀人,名珖,字君玉,笑謂予曰:‘韻勝如許,謂非謫仙可乎?’”食梅到此種意境,詩人已然具有仙人的氣質了[4]。由此可見,梅花饌自帶的文化價值和人文寄托遠大于其實際食用價值。
2梅花食用方法
小議飲食文化翻譯探討
【摘要】中國人向來“以食為天”,無論是基本的生存需要:衣食住行,還是進一步的生活需求:吃喝玩樂,都離不開“食”與“吃”。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跨文化交際的一項重要內容。因此,在跨文化翻譯中,飲食文化翻譯是翻譯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它具有跨文化性質以及傳播文化的歷史性意義。本文以飲食文化翻譯的本質為基礎,總結在飲食文化翻譯中常見的問題,探討翻譯的優化策略,最后歸納出針對這方面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文化跨文化飲食文化傳播文化翻譯
一、中華飲食文化與翻譯
飲食是一種文化現象,它具有文化的共性。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翻譯是文化的傳通。對于翻譯,傳統觀念認為,就是兩種語言間的轉換,而忽視了翻譯的文化問題。事實上,在跨文化交際中,交際者遇到的最大困難不是語言,而恰恰是文化。翻譯本身就是不同文化間交流的產物,是跨文化傳通。20世紀下半葉,翻譯的研究出現文化轉向,目前,在翻譯研究界,人們把對翻譯的意義和作用推向了另一個新的研究方向——文化交流與傳播。人們把目光投向了翻譯承載的使命,把翻譯置于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中進行考察。因此,飲食文化的翻譯研究也應置于中國與世界接軌的大背景下進行。
經歷了五千多年歷史的中華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國人民的光榮與自豪。目前,文化與翻譯的研究大多著眼于宏觀,而專門討論文化某一領域翻譯比較少。據悉,北京為了迎接2008奧運,針對菜單翻譯問題,向社會各界征集對《中文菜單英文譯法》的意見,,收錄了2700多條菜單及酒水的英文,另外,還專門組織了專家研究討論有關菜名的翻譯,旨在讓國外旅客更方便地了解中國飲食文化。菜名實際上是一國文化的體現,老外對中華飲食文化的了解很大一部份就是從中國菜中體現出來的,如果外國人能明白我們的一些菜名的寓意,或是把這些菜名弄明白,實在是在學習一門藝術,他們定會因此而更了解和喜歡中國。
二、飲食翻譯中的文化身份問題
從餐具看飲食文化
飲食文化是中國值得自豪,也是最容易為世界各國所接受的一環。美味的食物享用得多,有沒有考究過中國人何時開始脫離茹毛飲血的生活?何時開始用爐灶煮食?常吃的水餃、云吞何時出現?又怎樣由分餐制度演化為圍桌而食?……在正在香港舉辦的“美食配美器——中國歷代飲食器具展”中,不僅得到答案,更可深入淺出地認識中國飲食喜好與器具的轉變關系。
展覽由中國國家博物館提供100多件珍貴文物,該館展覽部副研究員胡曉建介紹說,該館專門為這個專題展覽而籌備、組織,展品大都是首次來港展出,其中10多件是國家一級文物,如新石器時代《灰陶釜、灶》、隋《金足金杯》、北魏《青瓷蓮花尊》及漢代《鋪首銜環銅》等。
現場展出的《灰陶釜、灶》,是已知發現較早、且完整的炊具,胡曉建說,新石器時代的《附加堆紋灰陶鼎》是三足鍋,《黑陶甑》是最早期的蒸屜,下半部盛水,稱鬲,中間有孔隔,上面放食物。在舊石器時期,人類以燒烤為主,到了新石器時期,則開始用水煮、氣蒸的手法,北方吃粟,南方吃稻。現場一件新石器時代《雙耳小口尖底瓶》,兩邊的耳孔吊著繩子,放進河里入了水,陶瓶便會立起來,可見當時的先人打水也很有智慧。
到了夏、商、周及春秋、戰國時期,講究飲食禮儀,聞名遐邇的青銅器工藝達到全盛期,由甑與鬲結合而成的?[,已發展至青銅器制。在春秋后期,已有餃子出現,而當時祖先開始懂得吃面食、云吞及粉食了。由于這段時期注重禮祭,出現了許多酒器,如現場展出的《戍馬銅觚》是飲酒器,銅?F用以盛酒,而《竊曲紋龍首三足銅?B》是當時的調酒器,最特別的是《銅冰鑒》,冰酒器具,內置方形罐,用以盛酒。現場也展出了同時期常用的漆器餐具仿制品。
漢代的展品較特別的有《鋪首銜環銅》,是當時的銅烤爐,另外漢代陪葬品《陶灶》,反映出當時人們已有完整的爐灶設備,這座船型的陶灶是南方流行的款式,而北方只用簡單的長方型爐灶。
隋唐是中國文化與國勢強盛時期,各民族在飲食文化上進一步交流融合,菜肴品種大增,建立不同飲食流派,當時已普及高足桌、椅,加上宴會菜式豐富,因此由分餐制的一人一套餐具形式演變為多人圍桌合食的形式。當時著重華麗的生活,金銀及玻璃器皿相繼出現,并且造工精巧。現場展出的隋唐食器有入口自東羅馬的《金足金杯》。另外在新疆出土的唐代《餃子、點心》,胡曉建說,點心是一些餅食,用面以花模印成漂亮的形狀及花樣,而餃子內則有肉,反映新疆地區也受中原飲食影響。
中餐廳飲食文化符號傳播策略
摘要:要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日益精細化,電視節目也逐漸出現了以情感和文化為主打得慢綜藝。在眾多慢綜藝節目中,《中餐廳》脫穎而出成了國內慢綜藝節目中無論文化表達還是市場反響都極為突出的代表。它以中華飲食文化傳播為著眼點,響應了國家在“一帶一路”背景下文化走出去的迫切需求。本文從符號學入手,以《中餐廳》為立足文本去探究其對于民族飲食文化符號的使用以及在文化符號運用的基礎上如何構建民族文化形象并進行傳播的,并進一步探討慢綜藝如何確定其文化品格,嘗試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傳播策略,以期為以后美食類慢綜藝的符號學研究提供一些方法和理論支持,為未來電視節目市場制作出更多優質的文娛兼具的美食類慢綜藝產出提供一些助力。
關鍵詞:《中餐廳》;慢綜藝;符號學;傳播學;文化品格
中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民族眾多,中華民族在自然和人文的共同孕育中形成了豐富多元、共存共進的文化形態。《食經》《閑情偶寄》《隨園食單》《建國方略》等許許多多關于美食描述的文獻也彰顯著中華民族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光輝璀璨的歷史。中國人對美食的熱愛不僅僅是在制作和品嘗,他們更是把自我對于生命和自然的體悟和哲思融會在美食中,也在一代代人的薪火相傳和情感沉淀中形成了族群獨有的彌足珍貴的共同文化記憶。中華民族飲食文化是中華文明的一部分,也體現著中國的軟實力。在“一帶一路”背景下以及日益增強的“文化自信”中,國家也迫切需要讓包括飲食文化在內的優秀中華傳統文化實現“走出去”,以“文”會友,《中餐廳》正是在這樣背景下應運而生的。《中餐廳》是湖南衛視推出的、由湖南衛視王恬團隊打造的一檔以美食和明星經營體驗為主打得慢綜藝節目。“慢綜藝”是這些年才逐漸成形的一個概念,區別于之前注重節奏和快感的“快綜藝”,強調放緩節目的敘事節奏,將情感與文化置于前景,在綜藝中呈現更多的生活質感,讓觀眾在節目中回歸本真生活、反觀真實自我。目前《中餐廳》已經推出了四季,每一季在播出后都取得了非常好的市場反響。節目立足與中華傳統美食,以明星合伙人經營餐廳的設置將中華傳統文化傳播出去,里面也呈現了許多具有標識性的飲食文化符號,無論是對于飲食文化研究、傳播學研究還是針對美食類慢綜藝節目的研究,《中餐廳》都是很好的研究文本。
1文本分析和研究緣起
作為節目的名稱的《中餐廳》本身就是一個中華文化標識。但在國內的文化語境中很少會使用《中餐廳》這個詞,不會用來命名中國境內的餐廳,它一般是針對不在中國境內的接受群體而使用的詞匯。前三季節目抓住《中餐廳》的內涵,通過綜藝節目在他國錄制的方式直接讓中華優秀飲食文化在地理上走出去。而第四季因為疫情的原因將節目的錄制地點從國外轉到了國內,將節目放在美食所產生的原產地———中國,聚焦長江沿線的幾個城市,把餐廳開在游輪上,以流動的餐廳來帶出沿途各個城市的故事。中華民族任何傳統美食絕不僅只是給人的感官上享受,它同時凝聚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人民智慧的文化結晶,每一道美食都是充滿情感和象征的文化符號。符號是討論文化產生和傳播中繞不開的概念,在觀察文化傳承傳播的路徑和接受機制方面,符號學為研究者提供了便利,以符號學的角度去闡述文化的形成和傳播也為研究提供一個較為清晰方式。將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美食借由具有趣味性和娛樂性的綜藝節目去傳遞,對于中華民族和國家文化形象的構建和傳播也能提供極大助力。
2《中餐廳》中的文化符號運用及表達
飲食文化的變遷與傳承困境
一、傣族飲食文化的變遷
在現代經濟和理念的影響下,傣族人民的生存、生活習俗等都在發生轉變,以此適應社會的發展。這個時期傣族人民的飲食文化也在發生重要轉變,表現為由于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所導致傣族聚居區食材流向高消費的經濟發達的中東部城市,而人工種植的農作物進入到傣族聚居的市場當中。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的飲食烹飪方式和傳統飲食文化,以食材作為載體不斷向外流出,并且實現了傣族飲食文化的對外傳播。最后在傣族飲食文化的主流中外地食材逐漸占據了重要地位,現代化的生活和飲食方式進入到了傣族群眾家中。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由于外來食材和烹飪方式導致傣族當地的飲食結構變化突出。過去的野菜、野果等逐漸變少,而更多以炒為主的便捷烹飪方式;二是傣族的飲食文化呈現出多元化和世俗化的傾向。例如部分其他民族的菜肴也在傣族人的餐桌上出現,例如景頗族的舂干巴、鬼雞,漢族的小炒肉等。而且一些原本傣族群眾要在節日里才會做得菜肴卻頻頻出現在平時的餐桌上。例如潑水粑粑這類只有在節日中才會制作的食品,竟然也出現在了餐廳或傣族民眾的餐桌上。
二、傣族飲食文化的傳承困境
(一)部分傣族飲食核心文化流失
傣族獨特的飲食文化內涵朝著扁平化的方向發展。傣族飲食由于其中所包含的特有文化內涵和天然食物的生態優勢,食客們可以從特定的食物器皿、飲食風俗等體會到傣族文化。但是,許多傣族菜肴為了適應大眾口味,將許多傳統食材改變,例如酸筍和生肉,傳統的做法是把生牛肉和苦水膏作為蘸水,搭配生肉或米線。但是,眼下部分傣族風味餐廳“改良”了這道菜,舍棄了生牛肉和苦水膏,用其他食材代替。實際上,由于對傣族飲食文化的改良,使得傣族飲食獨有的文化根基和生態被屏蔽,這對傳承傣族飲食文化會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
(二)對部分傣族特色飲食過度改良
飲食文化分析論文
一、中華飲食文化與翻譯
飲食是一種文化現象,它具有文化的共性。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翻譯是文化的傳通。對于翻譯,傳統觀念認為,就是兩種語言間的轉換,而忽視了翻譯的文化問題。事實上,在跨文化交際中,交際者遇到的最大困難不是語言,而恰恰是文化。翻譯本身就是不同文化間交流的產物,是跨文化傳通。20世紀下半葉,翻譯的研究出現文化轉向,目前,在翻譯研究界,人們把對翻譯的意義和作用推向了另一個新的研究方向——文化交流與傳播。人們把目光投向了翻譯承載的使命,把翻譯置于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中進行考察。因此,飲食文化的翻譯研究也應置于中國與世界接軌的大背景下進行。
經歷了五千多年歷史的中華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國人民的光榮與自豪。目前,文化與翻譯的研究大多著眼于宏觀,而專門討論文化某一領域翻譯比較少。據悉,北京為了迎接2008奧運,針對菜單翻譯問題,向社會各界征集對《中文菜單英文譯法》的意見,,收錄了2700多條菜單及酒水的英文,另外,還專門組織了專家研究討論有關菜名的翻譯,旨在讓國外旅客更方便地了解中國飲食文化。菜名實際上是一國文化的體現,老外對中華飲食文化的了解很大一部份就是從中國菜中體現出來的,如果外國人能明白我們的一些菜名的寓意,或是把這些菜名弄明白,實在是在學習一門藝術,他們定會因此而更了解和喜歡中國。
二、飲食翻譯中的文化身份問題
基于文化研究的廣闊視野來探討華夏飲食文化的翻譯,就不能不涉及到其文化身份問題。文化身份通常被看作是某一特定文化的特有,同時也是某一具體的民族與生俱來的一系列特征(蔣紅紅,2007)。無論對于一般意義上的文化還是某一特殊領域里的文化,在翻譯中識別文化身份可以強化本民族的文化特點和文化特性。不同的國家和民族的飲食文化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這種差異就是文化個性或民族特性,構成著獨特的民族特色文化,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中華飲食文化形成其固有的文化身份,是文化中最珍貴的部分,是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應予以最大限度的保留并有效傳播的部分。
具有五千多年悠久歷史的中華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國特有的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在文化飲食翻譯中,要求譯者必須對中西文化都有充分把握,用西方人最喜歡的方式去翻譯中國的文化內容。筆者認為,漢英翻譯的目的之一在于讓世界了解中國,促進中華走向世界。但不斷交流與融合的世界文化使人類共性的認識逐漸擴大,隨著經濟政治的全球化,各民族間的差異不斷在縮少,而中華自身的文化身份卻變得模糊。正如A.L克魯伯所說“每一種文化都會接納新的東西,不論是外來的,還是產自本土的,都要依照自己的文化模式,將這些新的東西加以重新塑造。”當我們自豪地看到偉大的中華文化被廣泛傳到世界各地時,我們要注意中國也在不斷受到外來文化的沖出和影響。筆者認為,在世界全球化和文化的趨同過程中保持中華飲食文化固有的個性和特征,保證中華飲食文化身份的清晰度,顯得尤為迫切與重要。
飲食文化內涵譯介及英譯策略研究
摘要:該文聯系廣東建設文化強省戰略目標和“一帶一路”當代背景,以“食在廣東”飲食文化與英譯為研究對象,從研究粵系菜式歷史淵源的角度出發,對當今粵系菜肴的歷史淵源簡要概述,以及對英譯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做出深入的研究和提出相應的翻譯策略。菜式的譯介離不開對特定文化習俗的研究和特定的翻譯方法,使用合適的句式和詞匯對其準確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有助于西方讀者的理解和接受,有助于更好地傳播中國的飲食文化。
關鍵詞:廣東飲食文化;文化內涵;譯介;翻譯策略
老子曾說:“圣人為腹不為目”。在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中華文化中,飲食文化則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中外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外賓到訪中國的次數也日益增加。世界上的任何國家,都是秉承這句話:“民以食為天。”接待外國友人,無論是洽談國家大事、商業會談,又或者是友情的延伸,飲食文化的出現必不可少。因此,準確做好菜單以及菜肴譯介翻譯不僅對傳播中華飲食文化作用重大,同時也方便外國友人更深刻、更準確地了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讓我們的文化更好地實現“走出去”。更重要的是,深刻了解菜肴的命名和其文化內涵也為今后的英譯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1當代背景聯系
中國一直致力于“一帶一路”的建設和推動中華文化的“走出去”,這一直是中國對外堅持的外交戰略。而廣東“建成文化強省”戰略的提出,也是廣東發展模式的一大轉變,其中廣東飲食文化作為廣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方面的研究將會有助于推動該戰略的建設和完善。1.1中國飲食文化及其粵菜的影響力眾所周知,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且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深入發展以及中西方文化的不斷融合,中式菜館已經遍及世界各地。粵菜,作為中國八大菜系之一,在全球各地也占有重要地位。近些年來,國家對廣東地區發展愈加重視,使其成為促進中國經濟發展的一支強大力量,不斷活躍在對外經濟和交際上。因此,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食在廣東”,使得粵菜的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1.2譯介研究提出的必要性譯介,顧名思義,“譯”即翻譯,“介”的重要內容則是傳播。從譯介學的角度來看,譯介則是通過翻譯這一手段將其文字傳播出去,實現文化、思想上的“走出去”。因此,要看一個文本的譯介是否稱得上成功,傳播有效性的實現程度往往是它的關鍵(鮑曉英,2013:34(05))。翻譯作為對外傳播的一種方式,一直是我國對外宣傳中華文化的一大重要宣傳手段。將中國文化譯成外語,是國人“向世界講述中國,實現文化繁榮和促進中西文化交融”以及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徑。在廣東建設文化強省戰略實施的推動下,廣東飲食文化有著巨大的發展機遇。針對粵菜飲食文化的譯介研究,則能夠進一步在世界范圍內弘揚廣東地區獨具魅力的飲食文化乃至整個中國飲食文化。在方便西方友人更好了解粵系飲食文化的同時,也推動了相關粵菜餐飲企業的發展,讓他們更好地接待外賓“食在廣東”,進而更加有效地對外傳播廣東飲食文化,進一步提升廣東的國際形象。
2粵系菜式的歷史淵源簡述與翻譯
透過韓劇解析飲食文化
飲食是展現傳統文化的窗口
民以食為天,飲食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不僅能滿足人們的生理需要,而且具有十分豐富的文化內涵。美國著名人類學家S.W.名茨在《TastingFood,TastingFreedom》一書中指出,人類賦予飲食的象征意義遠比其簡單的營養內涵豐富得多。韓劇就是從日常生活的角度全方位展現了韓國的諸多飲食習俗和飲食禮儀,使飲食成為展現韓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窗口。比如韓國人的家族家庭觀念十分強烈,這一點在他們的飲食方式上得到了很好的反映。在任何一類題材的韓劇中,我們都不難發現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飯的場景,這些場景凸顯了韓國人對傳統的尊重,對禮儀的講究。一個家庭用餐時,長者和男主人一定是坐在尊位,其他家庭成員則按長幼尊卑依次而坐,體現了韓國人長者為尊的一貫傳統。
《人魚小姐》中朱旺的奶奶是家中長輩,用餐時雅俐英盛好飯總是恭敬地先端給坐在尊位的奶奶,等待老人家舉箸后,其他人才開始就餐。《傳聞中的七公主》中的父親羅洋八是一家之主,所以每次吃飯他動筷之后,明子和孩子們才會動手。這種講求秩序和規范的用餐場面在熱播的韓劇中屢見不鮮,透過這些畫面我們看到的是“禮”這種內在的儒家倫理精神,構成了韓國飲食文明的邏輯起點,貫穿于韓國人的飲食活動過程中。《禮記•禮運》中說:“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儒家文化的傳統與印記,在韓國人的飲食活動中得以沿襲、保留,韓國的飲食禮儀鮮明地體現出韓國的傳統文化深受中國傳統儒家文化影響的特征。韓劇中呈現出來的濃郁的傳統文化是中國人的記憶中十分熟悉但在現實中又有所欠缺的,因此韓劇在中國的流行實際上反映出了中國觀眾對儒家傳統文化的一種認同感和歸屬感。我們不得不承認,致力于呈現韓國文化的眾多韓劇中,不少看似普通的日常生活情節,正把韓國的傳統文化無聲無息地植入中國觀眾的意識當中。
飲食是構成民俗風情的要素
創造于民間亦傳承于民間的民俗風情是一個國家或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飲食文化作為一種傳統民俗文化現象,是體現民俗風情的重要元素。韓國是一個民族特色十分鮮明的國家,其獨特的飲食文化已經成為國家的名片。
韓劇通過飲食文化向觀眾展現了許多韓國民俗,首先讓觀眾了解的是韓國人的日常飲食習慣。相信每一個看過韓劇的觀眾都知道泡菜是韓國第一美食。從“泡菜是半個食糧”這句俗話,就不難想象韓國人對泡菜的鐘愛。韓劇中,無論貧富貴賤,所有人對泡菜都情有獨鐘;無論多么奢華的宴會飲食,餐桌上都少不了泡菜。韓國的每個家庭主婦,都有腌制泡菜的獨特手藝和秘方。《達子的春天》中達子的媽媽、《傳聞中的七公主》中的明子和菜順、《愛情需要奇跡》中的鳳馨,都是腌制泡菜的高手。在韓國的飲食文化中,能跟泡菜媲美的則是烤肉。熱播的韓劇中都不乏吃烤肉的場景,《愛情需要奇跡》中就有兩個吃烤肉的場景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次是鳳馨和朋友們在烤肉店大快朵頤,喝酒暢談,用生菜包著吃的烤肉散發出誘人的味道,讓人無法抵御;另一次是鳳馨從大韓集團的清潔工升為辦公室職員后和陳正標、美美、振斗在家中席地而坐,圍著餐桌邊烤邊吃以示慶賀,美味的烤肉讓人垂涎欲滴。其次,韓劇還讓觀眾知曉了諸多韓國人的飲食風俗。比如產婦生完孩子必須喝海帶湯、正月十五吃五谷飯、端午節喝菊花酒等。觀眾甚至還從韓劇中了解到韓國人有出獄吃豆腐,祭祀時水果上下都切掉等習俗。比如在《你笑了》中,年邁的爺爺帶著一塊豆腐,到警局前迎接昔日東家的少爺;在《夢想》里,監獄場景的外面甚至有賣豆腐的攤販。這種習俗跟臺灣人出獄時吃豬腳面線或過火爐、香港人出獄時用柚子葉洗澡一樣,有去霉運之意,象征吃過豆腐之后一切從頭開始。
蘇軾詩歌飲食文化分析
摘要:蘇軾所創作的涉及到飲食題材的詩、詞、文有很多,而他所創作的飲食詩文除了受到其本人生活態度與人生經歷的影響,也與北宋當時的飲食文化息息相關。蘇軾的飲食詩上承陶淵明飲食詩的藝術境界,下開北宋詩歌的新題材。本論文將蘇軾的飲食詩文與北宋當時的飲食文化相結合分析,力圖厘清蘇軾本人對飲食的態度與觀念。
關鍵詞:蘇軾;飲食詩;飲食觀;飲食文化
宋代飲食可謂是中國飲食史上的轉折時期,食物由之前的匱乏慢慢變得豐盛,做法也更加細致。宋朝文人以閑適、從容的心態去琢磨飲食,并以聚友飲茶、飲酒為風尚,于是宋朝文人士大夫紛紛以描述日常飲食為雅,其中以蘇軾為代表。他因為屢次反對當朝者的政策而受到排擠,一生三起三落可謂經歷坎坷。蘇軾多次被貶外地,在交通并不發達的古代卻有在中國各地生活的經歷,這為他遍嘗中國各地美食提供了可能,也激發出他自己動手創制美食的熱情。同時蘇軾還發揮了他作為一個文人熱愛創作的天性,在品嘗過各地的美味佳肴后積極地將這些美食用詩歌記錄下來,其中有許多詩是直接用食物名當作詩名,如:《野雉》、《鳊魚》、《豆粥》、《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等。蘇軾以食物入詩,不僅擴大了宋詩的表現范圍,在弘揚了飲食文化的同時對地方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所以盡管蘇軾到處漂泊,但他樂天知命的性格也使他能在艱苦的環境中苦中作樂,從而更加激發他作詩的靈感。
一.飲食與養生
蘇軾一生經歷坎坷,多次被貶不僅是對他心智的磨練,也是對他身體的勞損,“龍鐘三十九,勞生已強半”[1]“我今四十二,衰發不滿梳”[2]可謂是身心俱疲。然而在經歷顛沛流離的生活后,蘇軾仍活到六十四歲的高齡,不僅與他豁達的性格和積極的心態有關,也與他善于通過飲食來養生有關。蘇軾認為飲食對人的身體健康有很大的作用,于是他從通過對日常生活細節的觀察中總結出了一套適合自己的養生方法:“養生者,不過慎起居飲食,節聲色而已。節慎在未病之前,而服藥于已病之后。”[3]蘇軾給其好友張鶚的養生方法:“一曰無事以當貴,二曰早寢以當富,三曰安步以當車,四曰晚食以當肉。”[4]就被記載在《東坡志林》中,這里的第四點“晚食以當肉”既是從飲食角度給出的養生建議。而蘇軾也非常克制自己日常飲食的攝入量:“早晚飲食,不過一爵一肉。有尊客盛撰,則三之,可損不可增。”[5]可見蘇軾十分看重通過節制飲食來達到養生的目的。
二.飲食與人生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