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文化重要性范文
時間:2024-01-16 11:45: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飲食文化重要性,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圍棋文化;專業;閱讀;成長
在當前全社會對教育期望普遍較高的新形勢下,教師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認真執著地去讀書,既是擴充文化知識,吸納教育智慧,創新教學藝術,更好地做好教書育人工作的要求,也是擺脫平庸,提高職業素養、職業品味和自身生命質量層次的需要。毫無疑問,讀書學習應該成為教師的一種職業習慣和生存方式。
一、布局――尋找閱讀之樂
圍棋的布局階段是非常重要的,布局布好了,后面才好下。布好局就成功了一半。布局階段就像是我們干工作時要制訂計劃一樣,計劃制訂得如何,將影響到今后的工作開展和整個任務能否完成。讀書也如此,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哲人也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當你愛上閱讀的同時也學會了愛的方式,懂得愛自己、愛他人、愛生命、愛世界。
閱讀能使心情變得快樂。讀書也是一種休閑,一種娛樂的方式。讀書可以調節身體的血管流動,使你身心健康。所以,在書的海洋里遨游也是一種無限快樂的事情。用讀書來為自己放松心情也是一種十分明智之舉。或在大樹之下,或在藤椅之上,或坐或躺,或高唱,或低吟,心態自由,興味十足,反復摩挲中生出的一股熱情。讀書,應該成為學習型教師的生活方式。唯其如此,教師才能以自己的書卷之氣,去熏陶孩子,使之熱愛讀書,與書為伴,成為未來書香社會的“讀書人”。
二、爭先――挖掘閱讀之妙
人類始終是在讀書中思考、在讀書中發現、在讀書中成長――盡管每個時代人類的閱讀主題會有變化,閱讀方式會有不同,但對讀書的鐘愛始終不會改變。善于爭先是圍棋中制勝的關鍵,在下棋時要善于搶先手之利,以掌握整個棋局的主動權,圍棋高手都善于爭先。先發制人,后發制于人,搶先一步就有贏的希望,慢了半拍則希望渺茫。教師被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所以教師要在閱讀中善于挖掘深刻的道理,發現美妙,讓閱讀具有更特別的意義。
閱讀可以讓你全身都有禮節。俗話說:“第一印象最重要。”從你留給別人的第一印象中,就可以讓別人看出你是什么樣的人。所以,多讀書可以讓人感覺你知書答禮,頗有風度。閱讀可以讓你多增加一些知識。知識就是力量,多讀書,增長了知識,可以讓你感到渾身充滿了一股力量。這種力量可以激勵著你不斷地前進,不斷地成長。從書中,你往往可以發現自己身上的不足之處,使你不斷地改正錯誤,擺正自己前進的方向。所以,書也是我們的良師益友。
三、收官――領悟閱讀之意
收好“官”才完美。“收官”階段是圍棋快結束時落子的稱謂。“官”收得好不好,對結局的影響很大,特別是當兩人的水平差不多時,“官”收得好則贏,收得不好則輸,這在圍棋比賽中十分常見。其實,我們在做某項工作時也應像下圍棋那樣,盡力收好“官”,善始善終,不半途而廢。有人把閱讀當消遣,有人把閱讀當生命的踐行。我想:大家所向往的應該是后一種。
在閱讀中交往可以塑造教師良好的個體心態,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形成優良的學校氛圍。互相以賞識為前提。在閱讀經典書籍的基礎之上,為教師創造與他人對話的機會,使教師在彼此敞亮、賞識中,感受到了學生的成就、感受到了家長的尊重、感受到了同事的贊許、感受到了領導的肯定,更加感受自我、宣泄自我,享受集體的幸福。我園在文化建設方面也特別注重營造氛圍,創設了“教工之家”也在校園特色教育中開設了一片讀書的天地,定期組織教師開展閱讀,并對好的片段和佳句進行摘抄和收集。暑期還發動大家讀一本好書,與同伴進行佳句摘錄和閱讀后的感言分享。老師們可以借助這些活動和平臺,互相學習,互相交流。
我們每一名教師都要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閱讀行動中來,既要讀與我們從事的職業密切相關的提升專業理論水平和教育教學實踐能力的“專業性”書刊,也要讀增加自身人文底蘊和內在修養的“人文性”書籍。閱讀滋養底氣,思考帶來靈氣。教師的專業發展必須激發教師追求卓越的動機,閱讀能發現自己的不足;閱讀能培養思考的習慣和能力;閱讀能突破經驗的局限。世上還有什么比讀書更能提高人的素養?還有什么比讀書更深刻地影響人心?
篇2
寧德市蕉城區背山面海,有著豐富的物產資源,飲食文化資源也極具特色。在旅游業快速發展的今天,如能進一步研究并挖掘蕉城區飲食文化旅游資源,將其與旅游發展很好地融合,不僅有利于提升蕉城區乃至寧德市的文化品牌,也將更加促進蕉城區的旅游業發展。本文通過問卷調查等方法,對寧德市蕉城區的飲食文化旅游資源展開調查分析,并提出蕉城區飲食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策略。
關鍵詞:
飲食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策略;蕉城區
一、引言
國民休閑時代的來臨,休閑旅游大發展,體驗化是其基本取向。飲食文化旅游資源作為旅游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以食物為物質載體,以地方文化為靈魂,同時配合各種相關活動,充分調動游客視、聽、味等感官,在滿足旅游者基本生理需求的同時實現其精神訴求,使旅游者在體驗過程中有所感悟。目前,關于飲食文化旅游資源的研究尚在初級階段,對于寧德市蕉城區的飲食文化旅游資源開發尚屬空白。本文以寧德市蕉城區為研究案例,結合調研剖析其飲食文化資源發展現狀,并提出相關的旅游開發原則和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論性和實用性。
二、相關理論基礎
(一)國內外相關研究綜述。唐留雄在《中華飲食文化的發展與現代旅游業發展》(2001)中提到旅游者的品味需求可以通過開發傳統飲食文化資源來滿足。楊春華《發展旅游業以飲食為依托》(2004)一文強調了飲食這一要素在旅游業中的重要性,而飲食文化旅游資源深入挖掘是旅游業發展的一大良策。毛震在《四川佛教飲食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2007)中提議將佛教文化和飲食資源相結合,能夠突出當地的獨特性,借助飲食文化旅游資源的吸引力促進宗教的發展。周書云《旅游視角下地方飲食文化開發措施探析》(2010)一文對于飲食文化旅游的開發提出了認證飲食資源、開發飲食文化旅游資源的品牌以及各界聯合開發等措施。關于飲食文化及資源對旅游影響的研究,英國學者Hobs-bawn和Ranger在《Theinventionoftradition》(1983)一書中提到旅游目的地的特色飲食文化衍生出的旅游產品對當地的發展能起到促進作用。Boyne和William(2002)通過數據說明旅游飲食在旅游者的花費中占比較大,近40%,旅游地對于旅游飲食應著重發展,旅游飲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與游客的體驗需求產生了矛盾,就很容易產生負面影響。在飲食文化資源開發方面,Getz和Brown(2006)認為美食形象的塑造可以提高游客對旅游地的興趣,提高其出游率。目前,國內外的相關研究尚處于初級階段。國外相關研究多著眼于旅游者的旅游需求,結論更具實用性;而國內研究的理論性更強,在開發方式等實踐方面則比較薄弱。
(二)概念界定。飲食文化旅游資源在旅游資源分類(國家標準)中屬于人文景觀資源這一范疇,涵蓋了遺址遺跡類、旅游商品類、人文活動類等五類旅游類型。從目前學界的研究來看,對于飲食文化旅游資源這一概念尚未普及。黃繼文在《挖掘民族飲食文化,豐富云南旅游資源》一文中將飲食文化旅游資源定義為在自然或人類社會中能對旅游者產生吸引力并能在某種程度上開發為旅游消費對象的飲食程序、飲食方式、飲食規矩等相關文化事物的總和。筆者認為,從飲食文化內容和層次上看,飲食文化旅游資源包括了飲食材料、飲食器具、制作工藝、飲食習俗、飲食禮儀等。因此可以結合飲食文化旅游,將飲食文化旅游資源定義為:在旅游過程中能對旅游者產生吸引力并能帶動旅游經濟發展的飲食文化、飲食習俗和旅游商品等與飲食相關的其他因素的綜合。
三、寧德市蕉城區飲食文化旅游資源現狀
(一)寧德市蕉城區飲食文化旅游資源概況與分類。寧德市蕉城區地處福建省東北部的鷲峰山南麓、三都澳之濱,是福建省寧德市政府所在地。蕉城區歷史悠久,素有“海國斯文地”之美譽,區內留有閩東唯一的歷史文化街區。當地飲食資源也比較豐富,為福建省茶葉、枇杷、商品牛生產基地之一,還是中國大黃魚之鄉,晚熟龍眼之鄉。雖然蕉城區擁有悠久的歷史沉淀和豐富的飲食資源,但當地的飲食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缺乏系統性和全面性。根據《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18972-2003)中對旅游資源分類的方法,結合筆者對寧德市蕉城區的實地調研考察和當地旅游局的相關資料,對蕉城區飲食文化旅游資源情況進行統計。(表1)
(二)問卷設計與調查。為了解寧德市蕉城區的飲食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現狀,筆者設計了本次調查問卷。問卷主要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被受訪游客的人口統計學特征,包括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職業、月收入、常住地六項;第二部分調查游客對蕉城區飲食文化的認知情況、偏好情況和相關單測評量,分為單選、多選和滿意度勾選。性別構成上,男性占45.4%,女性占54.6%,比例較均衡;年齡以18~38歲為主;學歷方面以大專及大學本科為主,占比47.4%;職業構成上各行各業的比例較均衡;游客客源則主要集中在本地及省內其他城市。
(三)調查結果分析1、關于蕉城區的飲食特產認知程度。在受訪者中,熟知度最高的是黃瓜魚,其次是肉丸(芋頭包),八仙糕位列第三。在喜愛程度上,肉丸(芋頭包)的人數最多,有35人,米糖和八仙糕分列第二、第三位。同時,人們雖然品嘗過這些特色飲食,但對其典故卻了解不多。45.4%的人對此完全不了解,36.7%的人表示知道光餅的典故,知道肉丸(芋頭包)的人最少,僅占1.5%。2、關于美食圈的認知情況(多選)。南門兜知名度最高,67.3%的受訪者都表示知道這里;其次是小東門,占44.4%;霍童古街位列第三;都不知道的有19.4%。表示蕉城區飲食“還不錯,但具有當地特色的菜館不多”這一評價的人數最多,有89人。“沒什么特色”的有51人,“一般”的為40人,認為“具有當地特色”的僅有16人。3、對于就餐環境的考量。受訪者在幾個選擇上更為注重服務質量和價格水平,可知人們的消費觀更加注重實惠、舒適。當然,不能因此忽略其他因素。4、通過對價格的選項調查,發現人們的消費觀仍以實惠為主。從而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可以制作不同檔次的飲食套餐,滿足不同的消費需求,另外應主打實惠的特色餐飲產品。5、關于購買旅游商品的類型,78.6%的受訪者選擇購買便于攜帶的特色美食產品。由此,在開發此類旅游商品時,應推廣具有蕉城特色的美食產品。而對于飲食文化旅游項目的選擇,前三名分別是:品嘗的同時觀看或制作美食、參觀美食節或傳統節慶和參與飲食體驗性勞動。吃、玩同步能讓游客更感興趣。6、單測評量感知評價結果中,“蕉城區飲食”所包含的“地方風味和口感”這一內容的滿意度比“相關歷史文化”高。可以看出,蕉城區的相關歷史文化雖然較濃厚,但還無法對群眾造成深層次的影響。在“飲食環境”中,“環境衛生”和“周圍街區氛圍”這兩項的滿意度比其他選項高,而人們最注重的“服務質量”滿意度略低。在“相關活動”中,滿意度較高的為“表演性活動”。(表2)
(四)小結。此調查反映了游客對蕉城區飲食文化旅游資源的認知情況和偏好。調查問卷的數據分析顯示出:游客對當地特色飲食的認知度較高,但對其所蘊含的典故認知情況較低;對于蕉城區的美食節及特色美食等內容大部分受訪者表示地方特色不足;在喜歡的飲食類型方面,更青睞于風味小吃;在選擇就餐地點時會更多地考慮一般菜館和美食街,同時更注重其價格和服務,但蕉城區在這些方面仍有待提升;在選擇旅游開發內容時,更多受訪者選擇了美食街和參與性強的活動;在旅游產品的選擇上,當地特色美食產品更受歡迎。
四、寧德市蕉城區飲食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策略
第一,科學規劃,協調發展。目前,寧德市蕉城區餐飲業的發展水平尚淺,對于本地區的飲食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缺乏深入研究。同時,政府對此的扶持力度較小,社會的關注度也較低。因此,首先應該對飲食文化旅游資源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根據實際情況成立專項小組,將蕉城區的烹飪方法、口味特點及飲食傳說等進行歸納,使之系統化;其次,對飲食文化旅游資源進行整體規劃,為飲食景觀的開發設計奠定理論基礎。這一工作可以結合蕉城區的歷史街區進行規劃,體現特色化和差異性,凸顯蕉城區獨特的民俗風情和歷史文化;再次,政府需要出臺合理的政策,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這樣能促進餐飲行業的發展;最后,對當地特色小吃進行認證,建立“名小吃”標志,塑造品牌效應。第二,挖掘飲食文化內涵。隨著經濟發展,餐飲市場的競爭也變得更加激烈。要保持本地飲食的優勢,不能只求讓游客“吃飽飯”,而應讓“吃飯”也變成一次特別的旅游體驗,故而挖掘飲食文化旅游資源尤為重要。首先,要堅持本地飲食的特色,以閩東菜為基礎,結合蕉城區的山海優勢,將蔬果和海產品加以融合;其次,提升飲食的環境,從菜肴制作、服務質量到就餐環境等都要結合旅游體驗進行打造;最后,結合當地飲食習俗,在任何時候都能給游客一個“我是當地人”的旅游體驗。第三,塑造飲食文化旅游品牌形象。品牌是一種無形資產,能給其擁有者帶來經濟效益。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餐飲市場的競爭已經不再局限于價格戰和服務戰,品牌和形象也越來越重要。隨著寧德市旅游市場的發展,餐飲競爭也逐漸走向了國際化,因此要想贏得市場空間,要樹立蕉城區飲食品牌的優勢,做好營銷工作。目前,蕉城區已經注冊的品牌類別包括茶、大黃魚和晚熟龍眼。這三個類別目前所樹立的品牌形象已經遍及省內外,需要做的就是讓這些品牌的影響力更大,質量更優。除了已有的品牌,對現有的特色飲食文化資源要進一步開發打造,以文化為名片,塑造更多的品牌形象,贏得更大的市場空間。第四,提高行業標準。消費者的保護意識和餐飲業的激烈競爭使餐飲業的服務和管理成為消費者選擇的重要條件之一。因此,餐飲業的管理水平及其服務質量是否能在業內有所建樹也成為了其能否持續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這方面的發展,需要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包括相關部門、餐飲業和從業者等。
五、結語
蕉城區飲食文化旅游資源開發應關注受眾的喜好,結合實際,加大對當地飲食文化旅游資源的挖掘,積極開發相關的旅游特色產品和特色路線。在寧德市旅游快速發展之際,提升蕉城區的輻射力和影響力,鞏固并擴大其客源市場。本文對寧德市蕉城區的飲食文化旅游資源開發進行了一些討論和分析,對有效整合蕉城區資源,優化配置,進一步促進蕉城區飲食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有一定借鑒作用。但是,由于筆者的學術水平尚淺、參考文獻有限,本文仍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更系統地推進蕉城區飲食與旅游的有序上升和發展,并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做出更為詳盡的發展計劃。
主要參考文獻:
[1]唐留雄.中華飲食文化與我國旅游業的發展[J].財貿研究,2001.2.
[2]楊春華.發展旅游業以飲食為依托[J].經濟視角,2004.2.
[3]毛震.四川佛教飲食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7.3.
篇3
一、在旅游開發資源中飲食民俗的特點
1.民族性
在中國,不僅僅有著悠久的歷史,同時也存在著許多民族,他們構成了中國這個大家庭,而且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特色,他們都經過了不斷地發展,逐漸形成了具有本族烙印的風俗習慣,其中飲食民俗相對比較突出和明顯,漢族是我國的主流民族,在飲食文化中,逐漸注入了“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這是比較明顯的飲食文化特點。人們越來越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所以提倡養生之道,借助食療來平衡身體的不同要素,同時對于飲食的形、味、香以及色都十分講究,這樣才能夠使食物無論從味覺方面,還是從視覺方面都會產生一定美的享受,這也是我國菜品能夠走遍全世界的重要原因。我國民族還存在一些其他的少數民族,也具有一定的獨特之處,例如蒙古族喜歡喝馬奶酒、吃炒面以及手抓羊肉;壯族偏愛魚生和糯食;而回族主要以油香和粉湯作為飲食特色等等,這都能夠體現出各民族的飲食民俗所具有的民族性。
2.地方性
飲食民俗也具有一定的地方性,所處的地理環境不同,也會使飲食文化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自古以來,我國就有南米北面的習俗,飲食口味也有南甜北咸和東酸西辣的區分,同時,每個地方都擁有其主要的飲食特色,例如一些特色小吃,相比于已有的著名的菜品,這些地方小吃更具有一定的平民氣息和鄉土氣息,能夠進一步吸引旅游者,所以,在進行旅游資源開發時,應該廣泛重視飲食文化的地方性特征,體現出產品具有的獨特性對人們造成的影響,只有通過充分利用這些特點,才能夠進一步開發更具有特色的旅游資源。
3.傳播性
飲食民俗在空間和時間上都具有一定的傳播性,能夠將文化不斷擴散和傳承,而這種擴散具有一定的自發性,例如,貿易往來和人口流動都能夠傳播和交流飲食文化,并且有時候也帶有目的性。在目前的許多旅游地方,都將具有特色的飲食作為地方特產,經常被游客有目的的帶到其他地方,作為禮品將飲食文化進行傳播,就像春天中的植物種子一樣,只有經歷過廣泛地傳播,這樣才能夠使物種保持一定的生命力,因此,飲食民俗文化的傳播性是產品開發過程中應該引起注意的重要特征。
4.穩定性
隨著歷史的不斷發展,民俗也會在流傳中發生較多的變化,但飲食文化也屬于相對比較固定的文化形式,雖然會發生變化,但是基本的內涵和本質一般不會改變,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就飲食文化來看,食物的主要來源一般與經濟條件和地理環境都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同一個地方里的人們的飲食相對穩定一些,例如,生活在海邊的人們一般以捕魚為主要生活方式,這也決定了魚逐漸成為了他們的重要食物,這就體現出了飲食文化的區域性和穩定性特征。
二、飲食文化在旅游資源開發中的功能和作用
1.成為旅游地區的購物品
中國是個地大物博的國家,存在豐富的土特產,在各種不同種類的土特產中,飲食方面的產品就占據了較大的比重,例如,糕點小吃、名酒以及名茶等都是食物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樣既能夠在當地進行食用,也可以將購買的產品帶回,能夠進一步延續旅游過程中產生的體驗,將禮品送給親戚和朋友,與更多的人共享旅游的經歷。將地方的土特產制作成購物品,既提升了這些產品的重要價值,也可以繼續延伸旅游資源方面的價值鏈,進一步促進旅游行業產生更多的利潤和效益,旅游產品也能夠被視為旅游勝地的標志物和名片,這些禮品通過在朋友或者親戚之間的廣泛傳播,使旅游地進一步提高知名度,不斷將旅游地的信息進行普遍的推廣和傳遞。
2.飲食文化能夠滿足游客的文化需求
每個地區的宗教信仰、歷史事件、經濟條件以及地理環境等不同因素都會影響區域的飲食文化,這也是飲食方面的習俗、生產、禮儀以及制作等各方面在地方文化中的具體表現,所以,如果想要具體了解地域文化可以從飲食文化入手,找到地區文化中的核心,才能夠進一步深入到文化的?群?中,這也是通過傳說、歷史典故以及飲食歷史等內容吸引顧客的一方面原因,使游客進一步豐富了視野和見識,享受到了文化上和精神上的巨大享受。食品雖然是人們生存的需要,但也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和文化性,也正是因為人們對飲食文化的普遍追求,才會塑造出飲食之美。為了使飲食文化能夠滿足游客的文化需求,在食物的盛器、氣味、色彩、造型以及其他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定的科學標準,這樣才能夠迎合人們的口味,吸引更多的顧客。
3.地方的特色飲食能夠滿足游客的好奇、求異和求新的心理
游客在外游玩和賞景,主要是為了體驗到與平時生活的不同之處,這也是最重要的動機。在日常的生活中,旅游地中的食品比較罕見,對于這么原汁原味的產品會使旅游者充滿更多的新奇之情,尤其對于知名度較高的旅游食品,游客能夠慕名而去,一探究竟,例如,重慶的火鍋,即使沒有去重慶旅游,也會對遠名在外的重慶火鍋有所了解,如果去重慶旅游,一般的游客勢必會品嘗一下重慶火鍋的美味,這就是飲食文化對人們產生的巨大影響。
4.滿足了游客的口腹之欲
在旅游過程中,飲食是必要的內容,也是旅游活動中的重要要素,現代人們生活中,旅游是重要的,同時也是常有的人生經歷,這也需要旅游者在游玩過程中食用相關的食品,這樣才能夠維持正常的生理需要。在旅游的景區,并不缺少美味,人們對這些佳肴進行品味和相關的消費,能夠滿足游客的口腹之欲,使人們得到精神層面的快樂,體驗到旅游活動中的樂趣,所以,加強對旅游資源的重視,不僅僅能夠滿足游客的基本需求,同時也可以進一步通過將旅游資源充分利用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
三、飲食民俗在旅游開發中的思路
現代旅游的資源相對比較豐富,尤其飲食文化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雖然它不能夠與名勝古跡進行相比,但是這些食品卻發揮了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其影響力也比較大。在飲食民俗的旅游資源開發過程中,應該客觀地了解飲食文化的作用和地位,不斷將飲食產品作為主要的吸引物,使產品與旅游之間建立一定的聯系,而飲食民俗在旅游開發中的具體思路如下:
1.對旅游中的餐飲企業進行管理和監督
目前,餐飲企業逐漸增多,所以往往會涉及到飲食產品的質量問題,如果質量不過關,不僅僅會影響企業的品牌效應,同時也會進一步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應該加強對餐飲企業的管理和監督,確保游客的安全。首先,相關部門應該對餐飲企業進行全面和嚴格地管理,建立相關的制度,對經營者進行控制,使產品的質量能夠達到一定的標準;其次,對餐飲企業的從業人員進行培訓和指導,提高員工的服務本領和意識,使旅游市場中的餐飲企業能夠按照一定的秩序進行競爭和銷售,只有在一定的秩序下,才能夠使游客更加滿意,這都體現出對餐飲企業進行全面管理和監督的重要性。
2.合理建立美食文化街
在全國各地的一些景區,已有的美食街在建設方面比較落后,即使其中有很多的餐飲企業,但是仍然不夠完善,他們都是主要以經濟利潤為主要經營目標,面向的也基本是本地的食客,所以,應該建設和完善一些美食文化街,?M一步提高餐飲的特色和檔次,符合旅游地的長期發展。在美食文化街的建設中,政府也應該進行合理地規劃,并且提供相關的優惠和扶持政策,支持美食街的建設,同時,也需要與當地的旅行社進行合作,這不僅僅能夠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而且也能夠進一步豐富旅游者的人生經歷,所以,合理建立美食文化街也十分重要。
3.增大開發餐飲類購物品的力度
餐飲類購物品的開發在旅游資源開發過程中十分重要,雖然現有的產品也存在許多知名度較高的,但是仍然不夠豐富,應該不斷創新和改進,一方面需要將地方的特色充分突出出來,做到獨一無二,然后加大宣傳,使更多的人了解新的產品,并且經過多次了解增加對產品的印象,才會進一步吸引游客的眼光;另一方面,購物品的開發也需要重視產品的質量,塑造品牌形象,同時也可以與相關的文化聯系在一起,也與歷史文化進行密切聯系,借助歷史文化充分展現出飲食的巨大影響力。
4.推出更多飲食文化方面的旅游專線產品
隨著現代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在旅游活動中,具有追求享樂和不斷消費的特點,同時又因為節假日的不斷調整,假期比較短暫,所以,短途的旅游在旅游過程中逐漸占據重要的位置。目前,為了更好的豐富文化資源,應該進一步開發具有一定民族特色和鄉土風味飲食專線產品,能夠使地方的旅游業快速發展,加快農村經濟的不斷增長與發展,具體的專線產品可以包括:第一,土家民族的飲食風俗,面向的對象主要是指城市居民,屬于休閑產品內容的開發,具有一定的發展前景和市場基礎;第二,鄉村飲食的民俗風情,這種農家的飲食能夠充分展現出比較原生態的飲食文化,在城市中即使已經消失的習俗,在農村中可能也會有所保留,洋溢著鄉土的氣息;第三,食療保健的度假風俗,這種產品需要利用純綠色的自然產品,保持原有的保健功效,然后根據民間不同的藥膳技法以及相應的特色食品進行產品的生產與開發,將當地的優質環境結合到飲食開發中,將具有食療作用的產品開發出來。
5.加強區域合作,實現文化資源的整合與合理利用
每個區域都有其獨特的飲食文化,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和整合現有的資源,加強區域之間的合作,這樣才能夠將飲食文化的特色與內涵展現出來,在民間一直流傳著不同的飲食傳說、典故和技巧,在飲食文化開發過程中應該將這些充分地結合在一起,提升和維護飲食的文化形象。在飲食文化旅游項目的開發過程中,應該將不同區域的資源進行合理布局和規劃,避免遺失重要的資源,也減少不必要的浪費,所以,加強各區域的協調合作,能夠進一步實現文化資源的整合與合理利用,使飲食文化能夠得到充分的開發和利用。
篇4
[摘要]基于學界飲食文化意義本身研究的豐碩成果,以宗教人類學的視角對物質文化進程中的食物信仰性進行探究。專就族群賴以生存的基本食物的文化屬性詳加分析,窺探其在體制性與民族民間文化觀念的建構過程中,表現路徑之不同和所承載的重要作用。無論是體制性宗教的特殊標志,還是民族民間中以祭品加以改造的方式,都相當程度闡釋出信仰食物在與神靈互通實踐中的精神營養內涵,以及于此兩種文化信仰氛圍之下的飲食男女的意義關系。
[關鍵詞]信仰食物;祭品;神性;飲食文化;飲食人類學
中圖分類號:C912.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91(2017)03-0037-08
作者簡介: 吳秋林(1955-),
吉首大學歷史與文化學院特聘教授,研究方向:民族學、宗教人類學。湖南 吉首416000
信仰食物是祭品,以及包含了信仰精神和觀念的食物。這樣的食物在日常狀態下就是食物,但在經歷了某些儀式過程之后,就可以成為信仰食物,并且反過來表達信仰的精神和觀念,此時,它們與日常食物有著明顯的界線。在體制性宗教中,這樣的食物已經被深刻地表現在經典的教義中,對于這些食物的宗教定義非常明確而直接,它們直接參與了宗教精神和觀念呈現的意義過程。在某種食物被選中作為祭品,以及以神靈的名義給予食品的時候,這種選擇就一定包含了生存者的地域情景和文化情景,食物在經過祭祀,以及上帝之名給予之后,就會包含某種神性“營養”,賜福于人;或者說祭品已經作為一種禮物獻給了神靈,在神靈“享受”了這些事物之后,又會回到事物的本來面目,成為一種食品。這種通過儀式的轉換,以及以上帝之名給予的食品,我們稱其為“信仰食物”。這是一個人類飲食文化比較有意思的角度,它會給予我們一些非常有趣的啟示,比如信仰食物對于人的食物欲望的控制,以及信仰食物中“雙重營養”意義。
一、飲食文化研究回顧
食物就是人們的一種賴以生存的物品,但人們從來都沒有像動物一樣把食物僅僅看成是一種純粹的獲取能量的食物,而是把食物與自己的文化存在Y合起來,形成自己文化構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樣,食物就參與了文化的構建,并且成為飲食文化。食物與信仰文化關聯也是其中的一個極為重要的范疇,故我們理解信仰食物的文化意義還應該從飲食文化的一般研究中開始。
對于中國的飲食文化研究,譚志國在《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看中國飲食文化研究》一文中說:“與燦爛輝煌的中國飲食文化相比,中國飲食文化研究明顯落后。有著各種學術背景的學者從不同角度對飲食文化作了比較深入的研究,但中國飲食文化研究還遠未形成完整的學科體系。”[1]這意思很明顯,我有極為豐富的“吃”,但很少“研究”為什么。但20世紀90年代以后,中國的飲食文化研究還是開展了起來。研究內容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飲食文化的基本概念;二是對于國外飲食文化的研究;三是對于中國飲食文化特色的研究;四是地方和民族飲食文化的研究。
(一)飲食文化的基本概念
飲食文化的基本概念在《中華膳海》[2]中表述為:飲食文化指飲食、烹飪及食品加工技藝、飲食營養保健以及以飲食為基礎的文化藝術、思想觀念與哲學體系之總和。并且根據歷史地理、經濟結構、食物資源、宗教意識、文化傳統、風俗習慣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將世界飲食文化主要分成三個自成體系的風味類群,即東方飲食文化、西方飲食文化和清真飲食文化。在《飲食文化概論》[3]中,其概念表述為:飲食文化是指食物原料的開發利用、食品制作和飲食消費過程中的科技、藝術,以及以飲食為基礎的習俗、傳統、思想和哲學,即由人們食生產和食生活方式、過程、功能等結構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總和。
在這些認知中,飲食文化中有藝術、科技、習俗、思想、哲學、傳統、營養等一系列的要素,以及在這一系列要素之下的飲食文化分類。從中不難看出,飲食不僅僅是“果腹”的問題,而是一個在人類文化中關聯性極強的問題。“民以食為天”在物質生存上是至關重要的,但是,人類食物的文化也有“割不正不食”的問題。
對于飲食文化的概念性質,國內知名學者的見解多方:比如季鴻昆認為,飲食文化具有時代特征和民族特征[4]。金炳鎬認為,中國飲食文化的特點在于:繼承性和發展性、層次性、地域性、民族宗教性[5]等等。涉及概念和其他,還有徐新建、王銘珂的《飲食文化與族群邊界――關于飲食人類學的對話》[6]等。
(二)中國飲食文化研究
對于中國飲食文化的研究,在近現代最早始于張亮采的《中國風俗史》[7],該書以風俗表述為主,但每章都有一節來“說”飲食,時間從遠古至于明代。之后其他的零星研究有董文田的《中國食物進化史》[8]、郎擎霄的《中國民食史》[9]等數種。真正的中國飲食文化研究起于20世紀80年代,1986年后,趙榮光的《中國飲食文化研究概論》等5篇論文陸續發表,1994年他的《中國食文化研究述析》[10]最有影響力。金濤聲的《華夏飲食心態與飲食文化》認為:“華夏人具有求美品味、重養尚補、助興寄情等飲食心態,構成了獨具一格的飲食觀,它對華夏飲食文化的發達及其特色的形成,都起著重要作用。”[11]這樣的研究還有姚偉鈞的《二十世紀中國的飲食文化史研究》[12]、季鴻的《中國烹飪文化研究工作中的十大關系》[13]《建國60年來我國飲食文化的歷史回顧和反思(上)》[14]《建國60年來我國飲食文化的歷史回顧和反思(下)》[15]等亦很重要。
(三)國外飲食文化的研究
蔡曉梅、劉晨的《人文地理學視角下的國外飲食文化研究進展》認為:“人文地理學視角下國外飲食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飲食的象征意義、飲食的文化經濟、飲食的文化政治以及飲食與認同的相關研究四個方面。”[16]陳光新的《世界飲食文化評述》[17]對3大鮮明地域、8個獨特國家、5個古樸民族和5種奇異宗教的飲食文化進行一些概略的評述。這樣的研究還有孫太群的《中美飲食文化的對比研究》[18]、姜毓鋒的《美國飲食文化綜述》[19]等。
(四)地方和民族飲食文化的研究
關于地方性的飲食文化研究有方鐵的《論云南飲食文化》[20]、謝菊蓮的《西域飲食文化初探》[21]、曾國軍、劉梅、劉博、蔡曉梅的《跨地方飲食文化生產的過程研究──基于符號化的原真性視角》[22]、劉慧的《黎平縣肇興侗族飲食文化述論》[23]、胡亞麗的《貴州飲食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研究》[24]等。
民族飲食文化研究有劉亞朝的《德宏傣族民間的飲食文化》,他認為:“傣族的飲食文化是傣族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傣族地區的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都對傣族的飲食文化產生了各種影響。綜合而言,傣族以稻米為主食,菜肴則喜好酸味,喜好涼食,少食肉類。其傳統的飲食文化與現代科學的養生之道有許多相合之處。”[25]王希輝的《土家族飲食文化變遷的歷史考察》認為:“飲食文化是土家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飲食文化史是土家族日常生活史的重要內容。”[26]
在以上的這些研究中,就飲食文化本身意義的研究比較多,涉及食物與信仰的極少,如果寬泛而言,在飲食文化中論述認同和族群邊界的可以認為涉及食物與信仰文化,但這與食物與信仰文化的之間的極為廣泛的存在和聯系是不相符的。
二、觀念和精神:體制性宗教的信仰食物
體制性宗教主要指在世界上擴張和不斷傳播,有著“三寶”(信仰主神、法度、傳教組織)的宗教,比如基督教、伊斯蘭、佛教等。在這些宗教中,食物也是它們信仰觀念和精神表達的一種載體。
基督教的《舊約?出埃及記》第16章中:“以色列全會眾從以琳起行、在出埃及后第二個月十五日、到了以琳和西乃中間、汛的曠野。”因為沒有吃的,向上帝發怨言。于是“ 我已經聽見以色列人的怨言。你告訴他們說、到黃昏的時候、你們要吃肉、早晨必有食物得飽、你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之后,在此地“到了晚上、有鵪鶉飛來、遮滿了營。早晨在營四圍的地上有露水、露水上升之后、不料、野地面上有如白霜的小圓物。”“這食物、以色列家叫嗎哪、樣子像芫荽子、顏色是白的、滋味如同攙蜜的薄餅。”“以色列人吃嗎哪共四十年、直到進了有人居住之地、就是迦南的境界。”①這樣的食物就是典型的信仰食物。“有鵪鶉飛來、遮滿了營。”這是耶和華向以色列人說的肉,嗎哪是耶和華所說的吃的,而且一吃就是四十年。在沙漠里這樣的食物非常神奇,不說是神賜予的食物都很難。我在一次人類學田野中吃過沙漠中的一種蘑菇,就非常類似于以色列人的嗎哪。以色列人吃了這樣的食物,在基督教的信眾的食物中,神賜就是既定的觀念,以后的日常的進食行為、禱告和感激等的儀式行為就是其信仰觀念的“基本設計”了。在《圣經?創世紀》的基督教始祖吃果子(智慧果)的經典中,這果子也是典型的信仰食物。在基督耶穌死后,基督教出現了圣餐[Eucharist Holy Communion],信眾去領圣餐是一種接受基督耶穌獻身為圣之后的身體和血的儀式。圣餐中的面餅和紅色的葡萄汁(酒)就是信仰食物,它代表著基督的圣體和血液。這是基督教各主要派別共有的重要圣事。圣餐的設立源于耶穌與門徒共進最后晚餐,掰餅分酒給門徒時所說“這是我的身體”“這是我的血”。基督教認為餅和酒是耶穌為救贖人類被釘于十字架的象征,基督教的一些派別認為耶穌以某種特殊的方式存在于圣餐中,但對于這種存在的方式各派說法不一。一種食物就這樣進入了基督教信仰的精神和觀念中。
在伊斯蘭教中,關于食物進入信仰精神和觀念的結構中,成為一種信仰食物的主要有牛肉,以及作為禁忌的豬肉。在今天的中國,我們對于伊斯蘭教在信仰食物上體會最深的就是中國回族人的牛肉。在回族信仰中,取得牛肉@種食物是要舉行儀式的,即在殺牛時會有儀式,而只有經過儀式之后被殺的牛的肉,才是回族人可以食用的潔凈食物。回族人,以及所有信仰伊斯蘭教的人都不吃豬肉的禁令來自于《古蘭經》:“他只禁止你們吃自死物、血液、豬肉,以及誦非真主之名而屠宰者。但為勢所迫,非出自愿,且不過分者,那末,真主確是至赦的,確是至慈的。”②這里的“以及誦非真主之名而屠宰者”規定了伊斯蘭人要使用自己的神職人員來為被殺的牲口舉行儀式,而不能食用別人所殺的牲口肉食。而“死物、血液、豬肉”這三樣東西是被禁止食用的,不食用死物和血液是可以被理解的,但是,不食用豬肉則與以農耕生計方式中多個族群文化相沖突,因為漢語的“家”字的基本意義就是屋子里有豬,所以這樣的信仰食物禁忌,中國人非常關注。可見,伊斯蘭教也把信仰食物應用到了自己的信仰精神和觀念的本體建構中。
佛教的信仰食物可能給人們印象最深的是“吃素”,即佛教規定不要吃“葷腥”,這個“葷”指的是蔥、蒜、韭菜、洋蔥、蒜苔等氣味濃烈、刺激性強的植物;“腥”指的是魚、肉類食品。認為“葷”不利于修行,“腥”多為生命,食之有違“眾生平等”的教義。實際上在世界各地的佛教信仰實踐中,這只是信仰食物的要求,實踐中多有差異。不過,它也與基督教、伊斯蘭教一樣,也在信仰食物中來象征和表達自己的信仰精神和觀念。
三、祭品:民族民間宗教的信仰食物
在宗教學上,民族民間的宗教有多種概念,一是少數民族宗教;二是民族民間宗教。前者主要說屬于民族族群中的,后者主要說的是民族民間中的宗教和信仰文化表現,有純粹宗教的范疇,也有宗教人類學中信仰文化的范疇。在這些民族民間宗教和信仰文化表現中,信仰食物也是林林總總。我們不一定要從一系列關于宗教人類學著作中去尋找信仰食物的蹤跡,僅僅在筆者對于民族民間宗教和信仰文化的田野調查中看到的信仰食物就不勝枚舉。但是,民族民間宗教的信仰食物表現的路徑與體制性宗教不同,它沒有在自己的信仰中直接標定某一種食物為信仰食物,而是通過祭品的形式把這些食物改造為信仰食物。所以,民族民間宗教的信仰食物往往以某些動物和禽類的宰殺和儀式為中心來實現。
羊、牛、豬、雞、鴨是中國東亞文明中最經常使用的民族民間中的祭品。把羊作為祭品似乎與中國的游牧民族有關。在游牧民族中,有馬、牛、羊等牲畜,但主要選擇了羊作為祭品,而選用牛和馬的很少。在中國內蒙古的鄂爾多斯草原的祭祀(祭天)中,牧民殺羊作為祭品,因為這是牧民的主要食物,他們想象中的天神和祖先享用的也只能是羊。這樣的選擇在草原牧民中是一種信仰文化不言自明,而且是東亞所有游牧人的選擇。彝族是一個原來具有游牧文化“底色”的民族,它在千余年發展中已經完全進入農耕社會了,但是,它的祭品選擇仍然是羊。羊作為祭品被殺死,貢獻于神靈之后,其羊肉自然會被作為食物,但這樣的羊肉就具有了如回族人通過儀式宰殺牛之后的牛肉,是信仰食物。但區別在于,伊斯蘭人的牛肉一定是經過神職人員舉行儀式后宰殺的牛而得到的牛肉,意義主要是“潔凈”的食物,而羊肉是經過一定的神性儀式作為神性食物之后才會成為一般意義上肉食的,不會具有潔凈與否的觀念,只是一種轉換關系的表達。
牛在游牧人那里主要是奶牛,是供應游牧人牛奶的牲口,比如現今的新疆喀納斯的圖瓦人養的牛就是如此,這樣的牛是不會進入游牧人的祭祀儀式,成為祭品,也不會成為信仰食物的。但是牛在其他地區作為祭品表現卻豐富多樣。首先牛在廣大的農耕區域主要是畜力,是用于耕地的,北方旱地耕作主要是黃牛,南方水稻耕作主要是水牛,這兩種牛都會被使用為祭品,主要為祭祀祖先和山川神靈。中國的苗族是最為注重宰殺水牛祭祀祖先的群體,在貴州省的黔東南苗族地區,苗族十三年一次的“吃咕臟”儀式中,就要宰殺大量的水牛。我在雷公山山區和月亮山山區見到的兩次苗族“吃咕臟”儀式,都是宰殺了50頭左右的巨大青色水牛,但據說,有一次月亮山某個區域的“吃咕臟”的宰殺記錄是130多頭。苗族人使用黑色(青)的水牛祭祀祖先,這在所有的支系中都是如此,但黔東南地區的苗族人是群體性的祭祀和宰殺,而其他地區則為分散的宰殺和祭祀。比如貴陽市花溪高坡的苗族使用水牛祭祖,稱為“敲巴郎”,他們是一家一戶舉行的。
仡佬族祭祀山川神靈宰殺的主要是黃牛,并且是一N村落的群體行為,購買祭祀黃牛的錢是大家出資,最后的牛肉也是全村人分而食之。
馬在游牧人的文化中很少被作為祭祀使用,也很少成為食品,但在一些族群中卻一樣會成為祭祀神靈的祭品被宰殺。中國貴州麻山地區的苗族人就有一個特定的砍馬儀式,使用的祭祀品就是馬。在中國貴州仡佬族中也有一個祭祀儀式是殺馬的,而且一定要是白馬。這些被宰殺的馬肉最后也會成為食物被人們食用。
豬是農耕生計方式中最為常見的肉食來源。一般在農耕區域里,有野豬,但人們看重的往往是家養的豬,在漢字的家字“會意”中,養了豬的家才是一個家的基本表現。這樣的家養的豬除了作為一個家庭基本的肉食來源,自然也會成為以祭祀祖先為主的信仰食品。豬作為農耕社會中主要的肉食來源,為了獲得肉食的宰殺行為就是為了獲得豬肉食品,與信仰食品無關。但是,如果這個宰殺豬的行為有一定的祭祀儀式進入,那這個豬的肉就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信仰食品。殺豬祭祀在農耕社會中是一個經常發生的事情,祭祀祖先的時候必然要殺豬,而且伴隨的是民族民間先生主持的儀式過程。在漢族的葬禮儀式中,殺豬祭祀祖先是必須的,一般會使用紙錢蘸上豬血燒祭給某人,表明此宰殺是作為獻牲給予某人的,并且在此后還要把宰殺的豬清洗干凈,整豬獻祭于祖先靈位前,叫“回熟”。有時候,這樣的獻祭會用一個豬頭作為代表,表明有了豬頭和一只豬尾巴就是一只整豬了。在祖先祭祀的儀式中也會使用豬這樣的祭品,每年的年三十晚上獻祭給祖先的祭品中,豬肉是必須的祭品。苗族人主要使用牛來作為祭品,但是一些苗族地區,比如黔東南苗族地區的雷山縣就使用豬作為祭品,來過他們的“鼓臟節”,稱為“白鼓臟”。在貴州省漢族的屯堡人中,每年的年三十,村落中的所有人戶都會在下午的時候把一個豬頭或者說一塊豬肉(叫“刀頭”)的祭品獻祭給村中土地廟里的神靈。
在一般村落社會的集體祭祀中,也多會使用豬來作為祭品,祭祀山神,祭祀土地,抬豬祭祀被視為農耕社會重要的祭祀用牲。
雞是農耕社會的另外一種肉食來源。雞就是一種被人類作為食物利用得最多的家禽,但雞在作為祭祀用品時,卻不是如此簡單的事情。在內蒙古草原,蒙古人一般認為比羊小的東西不能夠吃,所以他們很少食用雞肉,或者說不習慣吃雞肉。但在農耕社會中,雞的飼養和食用沒有任何家禽能超過它。看看現代有多少養雞場,以及每年雞肉的食用量,就可見雞肉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性了。但雞作為祭品,是在特定觀念中所確立的,“此雞不是非凡雞……”這是幾乎所有做儀式的先生都會念誦的一句關于神性雞的巫祝之詞,它說明用于祭祀的雞區別于一般食用雞,是具有神性來源的雞。在把雞作為祭品時,主要是公雞,使用母雞的有,但很少。一般認為雞(主要是公雞)是一種通靈的家禽,它作為祭品可以與被祭祀的靈者發生直接的關聯,從而溝通人與靈魂的聯系。使用雞來作為祭品的時候,也是有使用紙錢蘸血的儀式過程,以此表明犧牲家禽獻祭意義,也有“回熟”的過程。
豬和雞都是農耕社會的主要肉食來源,所以,在許多時候,作為祭品它們常常是一起作為祭品被宰殺和使用的,但豬作為祭品往往比雞作為祭品更為重視,即一般的“小事”可以使用雞來作為祭品,但“大事”,尤其是鄉村群體性祭祀中,豬作為祭品就是必然。
以上的這些作為祭品的食物,基本上都是肉食,但在農耕社會中,其他植物類的食物中,也有作為祭品的,比如各種糧食。在的農區,五谷神靈的信仰儀式中,各種谷物被放置在一個長方形的木盒子里作為獻給神靈的祭祀品。在其他各族各地的節日神性表達中,植物類別的食品都會賦予特別的意義。仡佬族祭祀儀式中的九個米飯團,苗族、侗族節日神性表達中的五色糯米飯,在漢族祭祀祖先的時候,裝有米飯的碗是放置在神龕的中心位置的,一般民間儺壇、道壇都會有米升、米斗出現,里面就是糧食。在彝族中,祖靈信仰是其信仰文化的核心。在祖靈筒的制作中,會在其中放進羊毛、草節、米、鹽、茶等等。這米、鹽、茶是彝族人的日常生活中的食物,但在這里就成為了彝族的信仰食物。他們認為祖先神靈在神靈之地也是需要這樣的食物的。
四、神性“營養”與“飲食男女”
以上的這些與信仰關聯的食物都是人類在物質文化的創造中出現的,并且在其文化的建構中發生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中,一些食物在信仰基本構建中就已經出現,并且成為這一的基本觀念和精神之一。人在伊甸園中的命運改變,來源于偷食了所謂的禁果,其實這樣的禁果也是一種食物,它為什么被基督教稱為禁果是因為吃了它會具有智慧和知道羞恥,但知道羞恥和具有智慧這正是人類文化和文明發展所要追求的目的,但基督教的上帝卻不喜歡……這與后來基督教追求的人類文明從文化原點上是背離的。這可能不是本文的主要論題,筆者關注的是人類第一次以不吃什么食物來參與了的觀念構建。后來的鷓鴣和嗎哪也是這樣的信仰食物,是上帝給予的食物。以后基督教圣餐中的餅和紅色的葡萄汁也是作為基督圣體的象征,是類似于鷓鴣和嗎哪的救贖性質的食物。通過食用上帝給予的食物完成了信仰觀念和精神的實踐,這是基督教信仰食物運行的基本方式,吃進了這些食物,所包含的信仰觀念和精神就完全地進入了你的身體,這是最為徹底的通過信仰食物實踐信仰觀念和精神的食物行為。在這一點上,基督教的做法無與倫比。
五、結語
以“信仰食物”為題來看待我們人類文化中的食俗時,主要有以下啟示:
一是信仰文化中都有對于人的食物和餐飲的要求和控制,表明人類文明中“飲食男女”的“食欲”的根本性。從中不難看出,“食色”二字對于社會控制的負面力量,所以中都有對于“食欲”和“”的控制性要求,但是,在以往的研究中對于“食欲”的研究少,對于“”的研究多,實際上“食欲”的力量在人們的“飲食男女”過程中更強大。在這一方面,體制性宗教強調的是食物的選擇和控制,而民族民間信仰文化中的信仰食物則主要強調共享和交流。
二是生活似乎需要這樣的信仰食物的神性營養,這也是我們理解文化的一條路徑。食物的世俗性和神圣性在這里發生關聯,人實際上一直被某些食物中的神性所滋養,不是簡單的物理和化學的實在營養所能完全包含的。
三是我們的生存在食物這個環節上與祖先和一系列的神靈有如此密切的往來,祭祀儀式中給予祖先和神靈一系列食物,并且在與之共享的過程中完成了彼此的交流。人們把得到的食物給予了神靈,神靈也會給予人們更多。
注釋:
①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中國基督教協會印發.上海:新舊約全書[M].1982:85-87.另外,其中的“、”號,而不是“,”號,為原文如此,是圣經的“習慣”。筆者特此說明。
②見《古蘭經》第16章115節。
參考文獻:
[1]譚志國.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看中國飲食文化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04,(3):124-127.
[2]華英杰,吳英敏,余和祥.中華膳海[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1998.
[3]趙榮光、謝定源.飲食文化概論「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0.
[4]季鴻昆.我國當代飲食文化研究中的幾個問題[J].中國烹飪研究,1994,(11):45-51.
[5]金炳鎬.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和特點[J].黑龍江民族叢刊,1999,(3):87-93.
[6]徐新建、王銘珂.飲食文化與族群邊界――關于飲食人類學的對話[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6):83-89.
[7]張亮采:中國風俗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1912.
[8]董文田:中國食物進化史[J].熱大月刊,1929.5卷:(1-2)期.
[9]郎擎霄.中國民食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1934.
[10]趙榮光.中國食文化研究述析[J]日本《VESTA》,1994.1.
[11]金濤聲.華夏飲食心態與飲食文化[J].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997,(3):.9-15.
[12]姚偉鈞.二十世紀中國的飲食文化史研究[J].飲食文化研究,2001,(1).
[13]季鴻.中國烹飪文化研究工作中的十大關系[J].揚州大學烹飪學報,2008,(4).
[14]季鴻.建國60年來我國飲食文化的歷史回顧和反思(上)[J].揚州大學烹飪學報,2010,(1).
[15]季鴻.建國60年來我國飲食文化的歷史回顧和反思(下)[J].揚州大學烹飪學報,2010,(3).
[16]蔡曉梅、劉晨.人文地理學視角下的國外飲食文化研究進展[J].人文地理,2013,(5):36-41.
[17]陳光新.世界飲食文化評述[J].中國烹飪研究,1999,(2):38-48.
[18]孫太群.中美飲食文化的對比研究[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1):113-115.
[19]姜毓鋒.美國飲食文化綜述[J].大學英語,2006,(3):140-143.
[20]方鐵.論云南飲食文化[J].社會科學戰線,2007,(3).
[21]謝菊蓮.西域飲食文化初探[J].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4):73-78.
[22]曾國軍、劉梅、劉博、蔡曉梅.跨地方飲食文化生產的過程研究──基于符號化的原真性視角[J].地理研究,2013,(12).
[23]劉慧.黎平縣肇興侗族飲食文化述論[J].貴州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1).
[24]胡亞麗.貴州飲食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研究[J ].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3):128-130.
篇5
關鍵詞:飲食;美食;旅游
中圖分類號:F59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25-0257-02
引言
旅游是集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為一體的綜合社會文化活動。飲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基本因素,可以滿足旅游者對物質、文化、生理等多重需求。在旅游活動中,飲食活動所占的消費比例也在逐年的增高,在國際旅游消費六大因素中,僅次于購物,占第二位,而在國內消費中,更是占據榜首的位置[1];據美國汽車學會的統計結果表明,美國餐飲業中利潤的一半是來源于旅游者。同時,飲食能夠影響旅游者的旅游體驗過程,進而影響到旅游者對旅游體驗的滿意度和對旅游目的地的印象[2];因此,對旅游目的地而言,飲食的好壞對整個旅游的環境有著直接的影響。同時,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以休閑為特征的社會生活形態的出現,體驗式旅游式正成為旅游業發展新的趨勢。特殊興趣旅游作為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方興未艾。這是一種相對于大眾旅游的小眾旅游市場,美食旅游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美食旅游是自21世紀在國外興起的一種特殊興趣旅游。美食旅游的出現,與現代人的生活方式的改變是密切相關的。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節奏加快,人們花在烹飪上的時間越來越少,日常的就餐因此變得簡單快速。外出就餐、參觀美食等逐漸成為了一種旅游休閑活動。美食旅游的方式有:利用空閑時間到旅游目的地著名餐廳用餐,參觀當地的食品市場;參觀當地的烹飪學校,進行美食體驗;參觀當地的特色食品制作工廠或手工作坊。通過這些活動,來獲得美食體驗的樂趣。由此可見,不管是在旅游中的飲食或者是以美食為主題的旅游,飲食對旅游的影響都是顯而易見、相輔相成的。
國外對美食與旅游的關系研究,起步較早,特別是對美食旅游而言,注重美食對旅游的功能、運用和開發等,比較系統,特別是對葡萄酒旅游的研究。相比于國內,對飲食的研究主要側重于飲食的開發、綜合比較研究。但在飲食對旅游的功能、系統性方面則有一定的缺失。美食的實踐在各地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很多的城市都有美食一條街,各地爭相舉辦美食節,爭創美食城市等。由此可見,人們對飲食對旅游的重要性方面有很好的認識,因此如何發掘、整合美食,發展美食在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是現在與未來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美食與旅游資源
中國是世界公認的飲食大國,世界三大烹飪中心之一,由于中國幅員遼闊、物產豐富、歷史悠久,各地的經濟、自然氣候、飲食文化、生活習俗差異較大,形成了中國豐富的美食資源,各地的美食豐富多彩,千變萬化。美食以及與美食相關的飲食文化、禮儀結合成了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是豐富的旅游資源。
由于地理位置、物產的差異,我們有公認的四大菜系,魯菜是北方菜系的代表,體現著黃河中下游的飲食特色,也是孔子儒家文化思想的體現,菜肴的整體表現大氣;川菜體現著長江中上游的飲食特色和巴蜀文化,注重味道的運用,用平凡的原料創造出味道獨特的菜肴,將辣椒和花椒的運用發揮到了極致;淮揚菜體現著長江中下游的飲食特色和江南文化,精巧細膩,注重本味;粵菜體現著珠江流域的飲食特色和南粵文化,用料廣博,口味清淡,善于吸收新鮮事物。這些菜系的美食品種繁多,制作方法各有特色。如果再細分,還會有菜系、十大菜系的說法,這些都說明我們飲食在資源上的豐富性。
由于宗教影響,我們還有清真和素食兩個主要的飲食流派,清真菜是伊斯蘭文明的集中體現,而素食則是佛教文化的重要體現。清真菜肴在中國的西北地區有著集中的體現,在其他地方,人們也比較容易接觸到。在現在的寺院中,我們還能品嘗到很多有特色的素食菜肴。
由于歷史因素,中國有一類集大成的菜肴系統,如集滿漢美髓的滿漢全席,集孔府歷代菜肴精髓的孔府菜,清代集各地精髓的官府菜等等。
由于民族因素,中國有56個民族,各民族的生活方式、物產、文化不同,形成的中國各類豐富多彩的名族菜肴,這類菜肴的原料、制作方法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差異,現階段研究還處于初級階段,有很好的研究價值。
由于文化因素,我們的飲食文化的基礎是講究醫食同源、天人合一。因此,我們有比較好的飲食養生菜肴,這些菜肴充分體現了中醫理論,食療、食補的作用,在中國有著廣泛的認同,也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同時,跟美食相關的酒文化、茶文化,與飲食相輔相成。
由此可見,美食以及美食所代表的飲食文化,在中國是相當豐富,同時也是很好的旅游資源。在國內,各地根據各地的不同特點,也在打造著跟美食相關的的旅游資源,如廣州、成都、上海、南寧等地舉辦的國際美食節、江蘇盱眙國際龍蝦節、青島啤酒節等等,均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提升了各個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形象。
二、飲食現狀與改進
中國的飲食,在各地呈現出欣欣向榮的趨勢,這些年,飲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各地飲食相互融合,新式美食不斷涌現,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同時也存在很多的不足和弊端。
飲食與文化的結合不足,我們有很多的飲食文化,但在菜肴的表現上,則表現比較單一,往往只是以單一的菜肴形式來表現,對旅游者而言,只是一個菜品的呈現,缺少整體形象和過程的展示。一些人文旅游景點,美食與菜肴往往缺乏關聯。很多的人文故事可以用飲食來做一個體現,提升飲食的旅游文化品牌。
飲食的監控體系不足,現在的飲食市場,摻假、以次充好現象嚴重,導致出現了很多的食品安全問題。在整個飲食體系中,存在著使用劣質原料、亂用食品添加劑甚至工業用添加劑的問題,也存在著整個食品流通體系責任不清,來源不明的問題。必需加強監控,從農田到餐桌,形成有效的安全體系,建立食品安全責任人追查制度,使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對美食可以放心食用,提高旅游過程的滿意度。
品牌營銷不足,品牌意識不強,飲食在旅游中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在未來的旅游中,可以通過整體營銷、重點推薦、建立網站等營銷手段增加美食品牌的影響力度,是美食成為旅游目的地的一個品牌之一,加強旅游目的地的品牌認知度。
飲食體系不夠完善。現在的餐飲市場,存在著急功近利的現象,市場流行的美食,往往都是采用蒸、過油、燉等方法制作的菜肴,這類方法的特點是快速,可以提高上菜的速度。各地美食存在著許多菜品雷同現象,一個好的菜肴出現,馬上就會出現大家都來仿制的現象,而且馬上又會出現新的菜品,如此反復,缺少沉淀,制作不出經典美食。而中餐有十多種烹飪方法,很多的技術失傳了。應該沉下心來,用心研制出經典菜肴,提高菜肴內在技術含量。這樣市場有快速的菜品,也有放下速度,制作的經典菜品,形成百花齊放的局面。而不是現在的飲食市場,純粹以原料和裝修來決定菜品的價格。
結束語
旅游市場的競爭,是全方位的,需要認識到飲食在旅游競爭中的重要性,通過加強認識,建立完整的食品安全體系,與旅游目的地文化充分融合,挖掘傳統美食,創造新的經典美食,提高美食與旅游的結合度,加強旅游市場的品牌競爭意識,提高旅游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駢雅 服飾 飲食 文化內涵 詞語
一、引言
《駢雅》是中國古代訓詁學著作,由明代朱謀?撰寫,成書于明萬歷十五年(1587)。該書共七卷,仿照《爾雅》的體例和分類方式,分《釋詁》《釋訓》《釋名稱》《釋宮》《釋服食》《釋器》《釋天》《釋地》《釋草》《釋木》《釋蟲魚》《釋鳥》《釋獸》13篇,以解釋古代漢語中的雙音節詞為主。該書是第一部以雙音節詞為研究對象的訓詁專著;從辭書編纂的角度而言,它又是第一部雙音節詞詞典;因其特別側重雙音節詞中聯綿詞的探討與釋義,故它又是聯綿詞研究的奠基之作。綜上,《駢雅》在訓詁學、辭書史、聯綿詞的專題研究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與實用意義。
二、《駢雅?釋服食》中的服飾、飲食類詞語在現代漢語里的存留情況
據統計,《駢雅?釋服食》中的被釋詞在現代漢語中仍使用的有“”“襤褸”“郁金”“餛飩”“醍醐”“肯綮”等。
《駢雅?釋服食》:“,兒幞也。”現寫作“襁褓”,泛指背負、包裹嬰兒所用的東西,也借指嬰幼兒時期。“襁”指背負嬰兒用的寬帶。《說文解字?衣部》:“襁,負兒衣。”段玉裁注:“古襁字,從糸,不從衣淺人不得其解,而增襁篆于此。”也用作喲剩指用背負嬰兒的寬帶背負。《大戴禮記?保傅》:“昔者周成王幼,在襁褓之中。”“褓”指裹覆嬰兒的小被。《呂氏春秋?明理》:“民多疾癘,道多褓H,盲禿傴擔萬怪皆生。”高誘注:“褓,小兒被也。H,褸格繩也。言民襁負其子走道,跛而散去。”陳奇猷校釋:“褓H即指嬰兒。道多褓H即道多棄嬰也。”《淮南子?要略》:“武王立三年而崩,成王在褓襁之中,未能用事。”
《駢雅?釋服食》:“襤褸……,敝壞也。”形容衣服破爛,后泛指破爛的衣服。《方言》:“以布而無緣,敝而之,謂之襤褸。”“襤褸”一詞,古今意義相同。
《駢雅?釋服食》:“春草,雞翹,蒸栗,郁金……,Z色也。”“郁金”在這里指用郁金染出的黃色。《慧琳音義》卷三十九注引《考聲》:“郁金,香草名也。”馮集梧注引《妝樓記》:“郁金,芳草也,染婦人衣最鮮明。”而“郁金”現在多指供觀賞的花色艷麗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稱“郁金香”。
《駢雅?釋服食》:“餛飩……,@食也。”“餛飩”亦作“a飩”,是一種用薄面片包餡做成的面食。《廣雅?釋器》:“餛飩,餅也。”《廣雅疏證》引北齊顏之推云:“今之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可見,當時的餛飩形狀和今天的餃子類似。又:“餛飩,《集韻》《類篇》引作?肫,《北戶錄》引作渾屯,《字苑》引作a飩。”李匡V《資暇集》卷下:“餛飩以其象混沌之形,不能直書混沌而食,避之從食可矣。”徐時儀認為:“餛飩最初似為有餡的餅,亦以合和為貌,無孔無竅,故與渾沌、混沌語義相近。”現在,“餛飩”指以面皮包裹餡心后,放在湯水中煮熟和湯同時食用的面食。
《駢雅?釋服食》:“醍醐,美酥也。”這里指從酥酪中提制出的油。《大般涅經?圣行品》:“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穌,從生穌出熟穌,從熟穌出醍醐。醍醐最上。”也用以比喻佛教中的最高佛法。《大般涅經?圣行品》:“從佛出生十二部經,從十二部經出修多羅,從修多羅出方等經,從方等經出般若波羅蜜,從般若波羅蜜出大涅,猶如醍醐。言醍醐者,喻于佛性。”佛教中比喻最高的佛法。現在多用于成語“醍醐灌頂”中。
綜上,《駢雅?釋服食》中只有為數不多的個別詞語仍在現代漢語中使用,絕大部分詞語已經隨時間演變成為單個字或者消亡,體現了詞語的發展演變具有時代性。
三、《駢雅?釋服食》詞語所反映的古代服飾文化、古代飲食文化
(一)《駢雅?釋服食》詞語所反映的古代服飾文化
從“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開始,服飾被逐步納入“禮”的范疇,到了周代,中國古代服飾正式形成一種制度。歷代王朝以“律例”“典章”“輿服志”等各式條文制度來管理和統治人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
1.服飾類詞語反映的古代禮教和等級制度
孔子主張一切言行包括衣著裝束都必須“約之以禮”。“子曰:見人不可以不飾。不飾無貌,無貌不敬,不敬無禮,無禮不立。”可見,古人服飾的蔽體遮羞、御寒保暖和美化裝飾功能是次要的,用服飾來表現德行修養則是主要的。《左傳?哀公十五年》記載了孔子的弟子子路為維護“禮”而死的事:衛國內亂,子路系冠的綴被人砍斷,他說“君子死,冠不免”,放下武器而“結綴”結果被殺,傳達了服飾甚至比生命還重要的理念,體現了服飾背后的禮教色彩。又如班固《白虎通義》:“圣人所以制衣服何?以為蔽形,表德勸善,別尊卑也。”統治者對服飾形制、色彩、紋飾等以制度的形式進行規范,其目的就是為了“表德勸善,別尊卑”,達到統治國家、管理社會的目的。這也是中國古代服飾區別于其他國家古代服飾的一個重要特征。中國古代服飾體現著嚴格的等級區分,古代從天子到諸侯,從皇后到妃嬪,從官員到平民,都有專門的服制、顏色、紋飾等,層次鮮明,以表示等級尊卑的不同,而且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不允許隨意僭越。如“十二章”,作為服飾等級的符號,在歷朝歷代的演變中愈加嚴格,“十二章”的圖案紋飾幾乎成為了皇族的象征。從一些服飾詞語中也可以看出古人的等級觀念,如“袞冕”“冕”“玄冕”“揄翟”“鞠衣”“展衣”等,是天子、王后的專用禮服,令貧民百姓望而卻步。
服飾作為一種符號,體現著著裝者的身份和修養。在禮制的作用下,服飾承載著深刻的文化內涵。古代服飾雖然受到禮制的制約,但并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封建桎梏。人類從茹毛飲血發展到衣冠禮儀,服飾的禮制化實際上也是社會的規范化,是人類進步的一種體現。
2.服飾類詞語反映的古代人們的審美觀念和崇拜心理
古代服飾的審美心態具有時代色彩,在不同的時代人們的服飾審美心理也截然不同。隋唐時熱烈、外向、開放的文化類型體現著民族自信,反映在服飾上,就表現為雍容大方、華貴艷麗。這一時期對女性著裝開放和女子肥胖持贊同以至贊美態度。如從全身遮蔽的]?發展到漸為淺露的帷帽,這是婦女服飾的進步。而到了宋代,因程朱理學的影響,反映在服飾上就表現為封閉內斂、不尚奢華。這一時期對開放著裝的態度是否定和壓制的。
古代對于服飾的審美具有觀賞性心態,在達官貴族、百官公卿中表現得最為突出。帝王、后妃、王公F族的服飾尤其特殊,如天子的“六冕”和王后的“六衣”。中國古代帝王服飾以其華貴的服飾、莊重的威儀、鮮明的色彩、繁復的結構著稱。它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心血的結晶,是古代服飾文化的藝術精品,從冕服系列、冠服系列和弁服系列中可見一斑。在文化內涵上,它更是最高權力的象征。
古代服飾詞語體現了人們對天地、對圖騰的崇拜。《周易?系辭下》:“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其中“乾”指天,“坤”指地,上衣下裳的形制就是因對天地的崇拜而產生的,也反映了古人的天地觀。服飾上的紋飾,也反映出古人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拜。“袞”是帝王穿的繪有卷龍紋飾的禮服,俗稱“龍袍”。龍紋帶有濃厚的圖騰崇拜色彩,這一點,從中華民族歷來被稱作“龍的傳人”上也可以看出。“衣”“揄翟”“闕翟”等是王后的祭服,這幾種服飾上都有翟形紋飾,反映出古人對鳥圖騰的崇拜,后來稱女性為“鳳”大抵也是由此。
(二)《駢雅?釋服食》詞語所反映的古代飲食文化
飲食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漢書》:“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論衡》:“人民所重,莫食最急。”《孟子?告子》:“食色,性也。”焦循《孟子正義》:“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飲食文化是文化史的基石,它深刻影響著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的發展。毫不夸張地說,人類文明源于飲食。任何一個時代、地域的人們的飲食生活,均關系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社會風俗、禮儀、祭祀、節慶、婚喪嫁娶等等。
當人類的飲食跨越最初的果腹階段,飲食文化便開始萌芽。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飲食文化的內涵也越來越豐富。先哲曰:“民以食為天。”人不飲食不能生存,飲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詞匯作為一種動態的語言形式,記錄著我國的歷史與文化,彰顯出獨特的社會文化內涵。飲食文化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源遠流長。在《論語》一書中,“食”出現了41次,“政”也出現了41次,雖然這是一種巧合,但也從某種程度上反映出,在孔子心目中飲食所體現的“禮”與政治的地位同等重要。
1.飲食類詞語反映的古代人們的飲食觀與飲食習俗
中華傳統文化得以穩定和發展的基礎是我國以農業生產為主,這使得人們居住穩定,形成了安土重遷的心理和厚重內斂的性格。因物質條件的作用,中華傳統文化在哲學觀念上崇尚中庸,主張調和,反映在飲食上即中國古人重視酸甜苦辣咸五味調和。中國哲學的辯證思維豐富而深刻,突出體現在“和”字上。“和”在飲食文化中指的是適中和調和。“勺藥”“W腩”等詞反應了古代人們注重調和的飲食觀念。飲食方面的調味品眾多,如“M醢”“y鹺”“干?”“大苦”等。五味調和的飲食時代,可能發端于原始農耕文化,因我國古代以食用谷物為主,食用時需要調味品佐餐,滋味的多變能使進食過程變得更加順利和愉悅。
在古代,我國漢族的飲食十分重視味道。如在先秦時期,人們普遍喜愛腌制品,口味較重。以我國春秋時的齊魯飲食為主要代表,文獻典籍中記載的人們食用的調味品和腌制品有“M、醢、醬、昌b”等等。《論語?鄉黨篇》:“不得其醬,不食”,可見生活在魯國的孔子,也經常食用用鹽腌制加工的食物。古人對于味道的調和,還講求不同季節的飲食偏重不同的味道。《周禮?天官?家宰》:“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調以滑甘。”
古代飲食習俗因地域、民族的不同而有所差別,這是由自然環境、經濟狀況和文化程度等多種因素決定的。中國古代的漢族,因經濟狀況和文化程度都較少數民族要好,因而漢族的飲食習俗表現得更為成熟和精細,飲食種類也更為豐富。如《駢雅?釋服食》第二章提到的粥類、餅類等詞語,分類細致,種類豐富,體現了漢族以谷類食物為主,這也與漢族所居住地區農業較為發達有關。而西北游牧民族則以食用肉和乳酪為主,如上文提到的“醍醐”等。飲食習俗的截然不同體現了不同的自然環境形成的飲食文化圈不同。直到今天,這樣的飲食習俗差異依然存在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間。而民族融合和對外文化交流使得飲食習俗有了新的變化。如唐代,作為中國歷史上經濟、文化的鼎盛時期,對外文化交流十分頻繁,外來飲食自然也多。自西域傳入的食品,漢代人稱為“胡食”,如“{、胡餅、X”等。
王仁湘認為:“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飲食思想與觀念也可以說是中國古代飲食文化的核心,它對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起著不可忽視的指導作用。儒家所追求的平和的社會秩序,也毫不含糊地體現在飲食生活中,這也就是他們所倡導的禮樂的重要內涵所在。”可見,儒家的飲食觀念對飲食文化有著重大影響。
2.飲食與禮俗、祭祀文化
“禮”作為中華文化的高度概括,作為中國社會維系君臣、父子、夫妻、師生等一切社會關系的最高準則,貫穿于中國古代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包括人的服飾、飲食、居舍等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最早的“禮”,可以認為是以飲食為發端的。《禮記?禮運》:“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g飲,蕢桴而土鼓,猶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由此可以認為,“禮”最初產生于人們的飲食活動之中。中國古代社會的飲食具體而細微地反映出中國古代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展高度。同時,研究飲食對于我們了解中國古代社會飲食禮俗嬗變的一些規律也大有裨益。飲食與祭祀的關系也尤為密切。古時先民生活中遇到吉兇大事都要舉行祭祀活動,以祭告他們所信奉之神和祖先,祭告并不是空手進行的,不論是祖先崇拜還是神靈崇拜,都要通過獻祭,即供奉食物進行,所以,祭祀就與食物產生了密切的聯系。直到現在,人們祭祀祖先時,依然要供奉食物,這是對古代習俗的沿襲。
四、結語
今天,我們能夠了解到的古代的服飾文化、飲食文化、宗教文化、官僚制度等,都是通過典籍中所記錄的詞語得來的。可以說,詞匯是語言中最活躍的部分,相較于語音、語法,詞匯更為直接、及時地與文化發生聯系。透過某一時期的詞匯記載,我們可以了解到該時期社會文化的方方面面。綜觀《駢雅?釋服食》詞語,可以說,它們承載了中國古代服飾、飲食文化的諸多內容,是中國古代服飾、飲食文化的一面鏡子。在對外文化交流方面,服飾和飲食更是傳播中華文化最好的載體。
參考文獻:
[1]竇秀艷.中國雅學史[M].濟南:齊魯書社,2004.
[2]王仁湘.飲食與中國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姚偉鈞.中國飲食文化探源[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9.
[4]朱和平.中國服飾史稿[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5]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6]華梅.中國服裝史[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7.
[7]清魏茂林.駢雅訓纂《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
全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8]宗福邦.故訓匯纂[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9]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10]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2013.
[11]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第6
版)[Z].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12]孫晨陽,張珂.中國古代服飾辭典[Z].北京:中華書局,2015.
[13]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字典:九卷本(第2版)[Z].
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四川辭書出版社,武漢:湖北長江出版集團?崇文書局,2010.
[14]黃今許.《駢雅》《駢雅訓纂》及其作者[J].龍巖師專學報,
1991,(2).
[15]肖惠蘭.《駢雅》探綜[J].文獻,1998,(3).
[16]徐r儀.餅、、餛飩、扁食、{等考探[J].南陽師范學院
學報,2003,(7).
[17]劉海云.《駢雅》駢字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
論文,2015.
[18]潘虹.《釋名?釋飲食》詞語綜合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
篇7
關鍵詞:食育 健康 習慣 文化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2.134
健康飲食教育,即所謂“食育”,日韓等國已經作為和歷史、地理一樣的課程來教育學生。他們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飲食習慣,普及健康飲食的基本常識。相比之下,食育課程在中國受到忽視,僅僅在上海等地開始試點,而且學術領域對于食育的研究也相對薄弱。由于忽視健康飲食,人們的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一系列患病率卻迅速上升。社會小康,反而身體不健康,問題出在“吃”上!所以,在高中推行食育迫在眉睫。[1]作為一名中學生物教師,有責任、有義務利用學科優勢對學生進行飲食教育,為培養學生健康飲食的習慣,改善學生的體質盡一點微薄之力。下面筆者就自己的做法談一點體會和認識:
1 營養與健康飲食知識的普及
首先,應對學生進行營養均衡與健康教育,通過課堂宣講和其它形式,使學生認識營養均衡的重要性。如蛋白質在中學生營養中地位極為重要,如果缺乏就會引起發育遲緩,影響學生內分泌,進而降低身體抵抗疾病的能力。同時,蛋白質缺乏會影響肌紅蛋白的合成與更新,使肌肉萎縮,同時也會使腎上腺的功能下降。又如熱量供給不足,則可出現疲勞、消瘦、抵抗力下降,從而影響學習。鈣、磷、鋅、鐵、碘、維生素A、E、B1、B2、和C的需求量也較大。適當補充碘則可預防青春期的甲狀腺腫;女生由于月經期失血較多,需要補充鐵;預防這一階段易患的心肌炎,需要補充維生素和鋅。為此,中學生應該經常進食海帶、綠葉蔬菜、蛋、奶、魚和動物的內臟。
其次,健康飲食常識教育。如牛奶、香蕉、番茄、小米粥、紅茶可以幫助考生降低壓力;莓類水果、奶制品、脂質魚、蔬菜類食物、谷類食物、紅薯、西紅柿、豆類、堅果、雞蛋等十類食物可以提高抗病能力;橘子、櫻桃、鮮棗、獼猴桃、梨、柿子、等水果可以幫助學生降低電腦輻射危害。這些常識有實用性,能夠引起學生興趣,使其“知行合一”。
當然,教師應適當結合書本知識,對健康飲食常識給予適當的解釋。如番茄為何能降低心理壓力,是因為番茄酸中的檸檬酸、蘋果酸能消除乳酸,降低因心理壓力過大而提高的血漿乳酸水平,進而維持人體內環境酸堿平衡。
2 飲食習慣的教育
生命與營養科學知識容易普及,良好的飲食習慣的培養則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生物課堂可以發揮它的獨特優勢,利用生物學知識,剖析飲食習慣對人健康的影響。
第一,吃飯要有規律。如許多學生不重視晚餐,教師至少讓他們知道,不吃晚餐的話,一個晚上10多個小時胃里面的胃液沒東西酸化,會酸化胃,久了會得胃病。
第二,遠離煎炸食品、膨化食品,如油炸薯條、薯片、雪餅、蝦條、爆米花等。這些食品雖口味鮮美,卻屬高油脂、高熱量、低粗纖維的食品,只能偶爾食之。長期大量食用膨化食品會造成油脂、熱量吸入高,從而導致人過度肥胖、營養不良、高血壓和心血管病等。
第三,遠離其他飲食陋習。中國人大多注重口味,導致一些不良后果。如鹽、味精攝入太多,前者會增加高血壓、胃癌等病的發病率,而后者則導致肥胖甚至破壞視網膜,影響視力,導致高血壓等。又如喜食咸魚、咸肉、咸菜等腌制食品以及各種鹵肉,易增加癌癥發病率。此外,集體進餐的方式和宴席上大量飲酒或暴飲暴食都會誘發各種疾病。應該引導學生遠離這些陋習。
3 弘揚優良的傳統飲食文化
中國傳統飲食文化博大精深,大力弘揚優秀的中華傳統飲食文化可彌補生物教材的不足,亦可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飲食文化要點如下:
第一,“食醫合一”[2],亦稱“食醫同源”、“醫食同源”。如《備急千金要方》卷26食治篇,把食物分為五味、果實、菜蔬、谷米、鳥獸等類,具體介紹飲食與治療的方法。如“對治法”中,詳細介紹如何通過食物屬性中的“五味”相克原理來進行一些基本的疾病治療,如“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酸瀉之,禁當風。”[3]
第二,注重養生。“食無定味,適口者珍”,所謂“適口”,即營養與健康所需要的食物就是最好的,即:“衣食酌量時度,調養不飽不溫。”[4]醫家顧仲提倡:“養生之人,務潔清,務熟食,務調和……遵生頤養,以和于身。日用飲食,斯為尚矣。”[5]此外為了養生需,古人還重視一些禁忌,如“十二月勿食牛肉,傷人神氣。”[6]可見傳統飲食文化非常注重營養與養生。
第三,注重環保。如《禮記?曲禮》中記載:“國君春田不圍澤,大夫不掩群,士不取卵者。”防止將鳥獸趕盡殺絕。《禮記?王制》對一年四季每個月份亦有具體的強制性規定:正月獺祭魚以后,才允許有捕魚資格的虞人下河捕撈;八月鳩化為鷹之后,方可張網捕鳥;九月豺祭獸之后,才可狩獵;不許獵殺幼獸,不許攫取鳥蛋,不許殘害有孕在身的鳥獸,不許傷害未成年的鳥獸,不許搗碎鳥巢等等。凡此種種,今人讀之,豈不羞愧?[7]
總之,我們應該結合生物教學,從以上三個方面加強對學生食育工作。這對于改善中學生營養狀況,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以及綜合文化素質,具有不可低估的意義,即所謂的“利在當代,功在千秋。”
參考文獻:
[1]李里特.關注教育的重要領域――食育[J].北京觀察,2006,(5).
[2]趙榮光.中國食育文化的歷史評估與現實思考[J].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6).
[3][6](唐)孫思邈撰,魏啟亮,郭端華點校.備急千金要方[M].中醫古籍出版社,1999:809,823.
[4]成金編,喻岳衡校.傳家寶(第1集)[M].岳麓書社,2002:172-179.
[5](清)顧仲撰.養小錄[M].中國商業出版社,1981:10-11.
篇8
[關鍵詞] 高中英語教學;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策略
隨著新課改不斷推進,高中英語教學不僅要培養學生文化知識,還要引導學生理解課程文化。因此,英語教學要從實際入手,讓學生不但掌握英語知識,還要了解英文知識的文化,掌握中英文化間的異同。但是怎樣才能夠實現這些教學目的,是教師應當要探究的重要課題。在這種形勢下,探究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策略具有實用價值。
一、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重要性
人彼此交流必須具有一定交際能力,但是如果是兩種不同語言間的交流,就會存在文化背景的差異,出現跨文化交際。培養高中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有利于學生深入理解語言文化
高中英語教材中許多內容都是有關我國風俗、科學技術、人情世故及歷史文化的文章,高中學生在學習這些內容后能夠運用英語將其表達出來。當對外交往時,就能夠宣傳中國文化習俗,增加和外國友人之間交流的內容和話題。而且學習這些素材后,還會對漢語知識進行一個再認識,并能夠比較中外文化知識,理解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更深入地了解中國文化之精髓。
2.有效提升學生的語言知識和技能
語言是文化載體,但文化能夠約束語言。因此要掌握語言,就必須重視語言自身承載的文化。要學習英語國家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與禮儀規范,開闊學生的視野,掌握跨文化知識。而且通過英語學習,學生還能夠深入體會英語表達與傳遞信息的方法,全面提高英語聽說讀寫能力。
3.有效利用語言知識開展交際
學習語言終極目標就是日常生活的運用與服務。中西國家的歷史文化及價值觀存在較大差異,因此英語學習必然存在理解與運用的偏差。在交際過程中,常常會因缺乏對國情背景的了解而無法理解,比如一些飲食文化的差異。這種交際應該是不成功的。因此不僅要學習英語知識,還要學習英語的文化內涵,才能夠實現跨文化溝通。
二、高中英語教學對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策略
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非常重要。因此高中英語教師就要依據實況,采取有效的培養策略。
1.引導學生重視中西文化差異
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認識中英文的文化差異,這些知識在教材中雖然有一些,但并不全面,經過教師講述后,就會在學生大腦中形成一種印象,那就是中國和英語國家間有許多文化差異。例如英語教師引導高中學生回顧初次見面時,中國人常用的交流措施,中午見面時會問:吃過沒有?或“中午吃什么了?”等,初次見面時會詢問:“你貴姓?”或“最近收入怎么樣?”這些問話都是中國人見面時比較常用的語言交流習慣。但是在中國看似正常的交流習慣卻不適合在英語國家使用。在這些國家使用這些語言就會被認為不禮貌,因為英語國家認為詢問吃什么、收入情況均是個人的隱私,應該得到保護,不能夠隨便問及。教師引導學生關注這些文化知識后,學生必定會好奇英語國家初次見面應該說什么。因此教師就可適時導入,讓學生明白外國人初次見面常用交流載體就是天氣,大多會詢問:What is the weather today?有了這個開頭,那么圍繞天氣的對話就開始了。外國人認為這種交流方式是不會涉及別人隱私,不會冒犯別人。當學生了解了各國初次見面的細微差異,教師再引導學生學習中西文化的其他各種差異。如此學生就能夠形成一種自然意識,認識到差異是存在的。在教學中要善于找到切入點,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發現力和觀察力。
2.深挖教材滲透跨文化意識
教材是英語教學中的基礎,更是教學的核心材料。因此學生通過教材能夠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知識,教師就要利用這個載體,深挖教材,探索教材中蘊含的資源,逐漸培養高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比如在英語教材中的一個單元“Healthy eating”,該章節要針對學生愛好美食的特征,激發學生在教學課堂上的交流興趣,從而實現知識遷移。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完成英語基礎知識的教學后,就要給學生講解一些中西飲食文化差異,引導學生比較中西飲食文化。中國一直都是以米面等作為主食的國家,但許多英語國家的飲食快餐式。例如進入我國的麥當勞和肯德基,這些飲食方式在一些地方得到人們的喜愛。因此教師適當引導學生關注漢堡等主要食物的做法與材料,接著講述漢堡名字得出的典故,以及不同英語國家對漢堡的稱謂。讓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各種飲食文化與風俗習慣。
3.提高學生辨識文化差異的能力
要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還需要培養學生發現跨文化差異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就要掌握教學藝術,合理導入問題,以此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好奇心。比如在教材中學習“Warming Up”環節時,已經提示出“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festivals”,英語教師依據這個環節導入問題,讓學生舉出中國的各種傳統節日,然后還要講一講自己對這些日子的理解,教師要求學生采用英語表述各種節日。從教學現狀來看,很多學生使用中式翻譯,比如有一些學生把端午節翻譯為Dragon Boat Festival;有一些學生把清明節譯成Tombsweeping Day;還有一些學生譯成Pour Bright-ness Festival。教師應該將這些翻譯提出來,讓學生思考這種翻譯是不是存在問題。在翻譯端午節時,學生是從字是把端午節翻譯成龍舟節,這種翻譯方式必定喪失端午節中所含的文化內涵。同樣翻譯清明節也是這樣,丟失了原有的文化內涵。當學生明白這個問題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翻譯時處理好這種差異。學生具備這種能力,和國外人交流時就會考慮到跨文化差異,有效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
4.利用網絡資料拓展學生文化視野
雖然高中英語教材包羅萬象,涉及知識比較廣泛。但是教材中的信息和知識畢竟有限,因此要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還必須從課本外挖掘資源,讓學生掌握更多更全的跨文化知識。教師開始上新課前,就要給學生布置一些預習任務。例如講授“Healthy eating”前,英語教師引導學生利用網絡搜集英語國家的各種飲食文化與資料,并將這些資料融入到課堂中,實現文化滲透,這樣學生才能夠掌握更多跨文化的交際知識。
參考文獻
[1]李華.高中英語教學與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02).
[2]劉小芹.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功能交際英語教學法[J].當代教育論壇(下半月刊),2009,(02).
[3]牧政洪.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策略[J].新課程(中旬),2012,(10).
篇9
跨文化視角菜名命名差異川菜英譯
1引言
語言與文化聯系十分密切。中文菜名就是最好的例子,雖然簡練易懂,但形式上工整勻稱,內容上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因此對中文菜名的翻譯不僅是漢英兩種語言符號的轉碼,更是語言所承載的文化的傳遞。在命名菜品的方式上,中西方各具特色。而作為中國菜系之一的川菜,與其它菜系相比,有其獨特的風格韻味。對川菜的英譯進一步闡述了中西方在命名菜品的差異以及原因。
2中西方的菜品命名差異及差異原因
一國的飲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傳統文化以及人們的價值觀。它是指人們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自己特有的吃的學問,是關于吃什么,怎樣吃,涉及到吃的方方面面。中國由于其悠久的歷史和廣闊的國土,其菜肴命名豐富多彩。而西方注重直截了當的表達方式,其菜肴命名更顯簡潔明了。
2.1中文菜名命名原則
第一,主要以描述性為菜品命名。描述性菜品名即通過描述菜品的食材、烹飪方式以及口味等來對菜品進行命名。如木耳肉片、西紅柿雞蛋湯,油燜茄子等。
第二,用比喻等修辭手法進行命名。此種命名方式使菜品具有生動性,更吸引食客的胃口。通常是運用比喻、通感等修辭手法對菜品進行命名。如川菜的“螞蟻上樹”,“翡翠蝦仁”等;
第三,以地名或歷史人物為命名手法。例如“北京烤鴨”,“南京板鴨”等。以歷史故事或歷史人稱命名的菜品名可以讓大家在品嘗美食的同時也更加深刻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如川菜中的“東坡肘子”,“麻婆豆腐”等;
第四,以動物、植物名稱命名的菜名。很多動植物在中國文化中具有深刻的寓意,如,“紅燒獅子頭”,“芙蓉雞肉”等;
第五,以吉祥語或吉祥物命名的菜名。在中國菜名中,人們也很喜愛用一些吉祥話來命名以表達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如:“金玉滿堂”、“鴻運蒸鳳爪”、“四喜丸子”等。
2.2西方菜名命名原則
相對中式菜品命名方式而言,西方菜名的命名方式則稍顯簡潔,更加直截了當。主要是以描述性方式對菜品進行命名。首先,以地名和食材來命名。如French fries,Fish Wellington等;其次,以烹飪方式和食材為命名方式。如Sliced smoked salmon,Roast beef slices等;再次,烹飪方式和主料以及輔料為命名法,如Cheese bakes fish,Fried shrimp on toast等;最后,以食材本身為命名,如 Mushroom soup,Potato chips等。
2.3產生中西方菜品命名差異的原因
由于地處兩方,中、西方人們在語言表達特征、生活方式、邏輯思維以及審美等價值觀上的差異也是十分明顯的。相對而言,中國文化講究的是說話藝術以及意象美,因此在中式菜品命名上,強調的是韻調之美以及所呈現的意象的重要性。西方文化則是簡潔明了,因此其菜肴命名相比之下更為簡樸,所傳達的信息直接體現了菜肴的主題。雖說西方菜肴名少用修辭手法,沒有中式菜肴名具有藝術感,但其更注重菜品信息的傳遞性。而中式菜肴也因修辭手法等使用,使得菜肴名更具中國傳統文化內涵。
3跨文化交際與川菜英譯現狀
跨文化交際,指的就是不同文化間的交際方以語言為媒介,通過解碼等方式對語言進行分析。作為文化解碼的方式之一,對文化的翻譯尤其是菜名的翻譯應該更加注重中國傳統文化的表現,力求英譯的川菜菜品的美感與生動性。由于英漢文化的差異,同時也因為翻譯人員缺乏相應的了解以及文化背景,造成了“文化空缺”,出現了眾多對菜品名的錯譯及漏譯等。如:把“宮保雞丁”翻譯成“GongBaoChicken”,“Chicken”一詞在《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中的意思是:a.雞b.雞肉,沒有“雞丁”的意思,與原菜名的內容相悖,因此,恰當的譯名應為“GongBao Diced Chicken”。又如,“魚香茄子”被誤譯成“Braised Eggplant”,“Braised”是指用文火燉到全熟,因此,“Braised Eggplant”意為“紅燒茄子”或“燜茄子”,其中并沒有“魚香味道”,所以,恰當的譯名應是“Fish- fragrant Eggplant”。
4跨文化視角下四川菜名英譯策略
4.1直譯與跨文化傳遞
直譯,即保持原文的語言形式,更側重保持其內容和意義。采取直譯是翻譯中式菜品的主要方法。這種翻譯方法即便于理解,同時也能保持原菜名的格調。對川菜的直譯主要分為以下三類:一是保留原材料為主或其烹飪方法的命名方式,如“豆渣豬頭”其英譯為“pig’shead with bean dreg”,“紅燒魚braised fish with brown sauce”,“水煮牛肉Boiled Beef Slices in a Fiery Sauce”等;二是若菜名中含地名,也應直譯。如“宜賓燃面”其英譯為“YiBin Ran Noodle”;三是含四川特色,能表達四川獨特風味的菜品也該使用此方法。如“魚香肉絲Fried Shredded Pork with Pickled Fish Taste”,“怪味雞絲Strange-Taste Chicken”等。
此外,針對一些由歷史典故出名的四川特色菜,則可使用直譯加注釋的方法來傳遞特色文化。這樣既不失去“四川味道”,也能更好地闡釋四川特色文化背景知識。如:“東坡肉”可以譯為“Poet Dong po’s braised pork, which is famous for the poet Su Dongpo”。
4.2跨文化交際與音譯
翻譯是兩種文化之間的碰撞,同時也是不同文化間的交流與傳遞。四川很多特色小吃在英文中并沒有相對應的直接轉換形式,出現了詞匯空缺。因此,在翻譯具有鮮明的文化特色或歷史底蘊的菜名時,應該采用漢語拼音或者音譯補充的譯法。如:“鍋貼Guotie (Pan-fried Dumplings)”,“麻婆豆腐”可譯成“MaPo Tofu”。
此外,還可采用音譯加釋義法的方式,即在拼音音譯的基礎上加以注釋,對菜名所含的文化背景進行簡單介紹。如:“宮爆雞丁”譯為“Gong Bao Diced Chicken”,但不應表達為“GongBaoJi Ding”;再如“螞蟻上樹”,此處的“螞蟻”指豬肉末,而“樹”,指粉絲。因肉末附著在粉絲上,形似螞蟻爬樹,因而得名。直接翻譯,名稱為“Ants Climbing Tree”。西方人會將此菜理解為原料包含螞蟻。因而,翻譯時,直接按照原料翻譯即可,譯成“Stirred Vermicelli with Minced Meat”。
篇10
稻谷種殼中的木質素、纖維素含量較高,不能食用。因此,對于稻谷來說,全谷物主要是指帶有皮層的糙米,而不是帶有種殼的稻谷。糙米的營養價值與精米,即大米,相比較,營養價值遠遠高于大米,表2對糙米和精米的營養價值進行了對比[12],從對比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出:熱量和蛋白質兩項指標二者差異不大;然而,糙米中VB1含量是精米的4.5倍,V含量是精米的6.25倍;其它各營養成分的含量糙米高于精米2~3倍。上述結果表明糙米的營養價值遠遠高于精米。
2全谷物食品的定義
“全谷物食品”并不是“完整谷物顆粒”食品,如果用完整谷物顆粒去生產全谷物食品,所加工出來的產品口感會很粗糙,并且攝入過量的膳食纖維,不利于消化。因此,真正的全谷物食品是指按一定比例向產品原料加入天然籽粒的營養成分,使其產品含有與原始谷物種子中相當的營養成分。不同國家對全谷物食品的定義也不相同,雖然我國尚無全谷物食品的標準與法規,但是在一些西方國家已經制定了全谷物食的標準和法規,見表3[14]。
3全谷物食品的開發
3.1全谷物食品開發的困難因素全谷物產品不能大量取代精米和精面的主要原因,經分析有以下幾個方面:(1)全谷物食品中纖維素含量較高,口感粗糙,這與我國人民的消費飲食習慣有關。(2)全面粉和糙米的表面顏色深,這與傳統觀念中米和面的白顏色不符。(3)全谷物產品中含有大量的胚芽油,盡管胚芽油對人體的健康大有益處,但是由于這部分油為不飽和油脂,暴露在空氣中,在很短的時間,甚至是幾小時就會大量氧化酸敗,從而失去可食用性。(4)糙米的熟制困難性大,在糙米的皮層表面有一層糠蠟,它有很強的疏水性,阻礙了水分的滲入,沒有足夠的水分,胚乳中的淀粉質就不能完全糊化,仍然以生淀粉形式存在。
3.2開發全谷物食品的建議針對開發全谷物食品現存困難因素,提出我國開發全谷物食品的幾點建議:(1)限量向精面粉中添加天然籽粒的營養成分,如麩皮和胚芽等,在表3中有相關論述,從而降低纖維含量,改善口感。(2)倡導人們食用全谷物食品,改變傳統飲食習慣,提升我國居民飲食文化素質;飲食中,科學、合理、健康的重要性遠遠高于產品的口感、色澤、味道的重要性。(3)采用適當的保鮮處理方法,延緩延油脂氧化酸敗。例如:真空包裝、充CO2包裝、鈍化脂肪酶、隔氧、避光、低溫儲存等方式。(4)將糙米制成半熟制產品后投放市場,克服糙米熟制困難的缺點。例如,將糙米通過擠壓膨化技術,制成類似于燕麥片的糙米片,速煮糙米飯、糙煮米粥等產品;目前,還有研究報道,采用輕碾、輕磨的方式將糙米含有糠蠟的外皮層去掉,而最大限度地保留糙米靠近胚乳的糊粉層。(5)全谷物發酵制品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開發方向。
- 上一篇:幼兒園教育信息化建設
- 下一篇:電氣自動化實用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