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營養與健康范文

時間:2023-03-29 00:26:2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飲食營養與健康,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飲食營養與健康

篇1

人的一生,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各種器官的形態和功能,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變化,如生理性老化的皺紋增加、白發增多、眼睛老花、聽力下降、脊柱彎曲等。因此,要從生物學角度分析各種營養素的代謝狀況,采取延緩老化的對策,選擇適當飲食來更好地適應代謝的要求,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止老化的作用。人進入中年以后,就應注意飲食營養,特別是老年人的飲食平衡,老年人的食品選擇及營養,更是維持其生命健康活動的重要條件。

中老年人的合理營養,與健康長壽密切相關。所謂合理營養,即每日攝取含有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并能按照每人的日常工作性質、年齡、性別、身高、體重,提供人體最適量營養素的食物。同時,要做到合理營養,就必須平衡飲食的結構,使飲食中含有機體所必需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無機鹽和水。食物需合理加工、烹調方法應適宜,改變長年累月甚至數十年養成的不良飲食習慣,這是減緩老化過程的重要途徑。很多學者經過反復論證,都證實了這些理論的科學性。

對很多地區的長壽老人調查表明,長壽老人從食物中攝入的熱量,均較一般老人少。研究其原因,有些專家認為,限制老年人食物的熱量,可不同程度地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抑制惡性腫瘤的發生,延緩中老年人慢性病的發展或減輕其程度,延年益壽。另有些專家認為,限制中老年人食物的熱量,能降低人體的自由基反應水平,而達到抗衰老的目的。50~65歲的人的體重,如果不急劇增加或減輕,那么他們極有希望獲得長壽。

關于蛋白質的攝入量對壽命的影響,很多專家經過長時間的研究認為,攝入一定數量的蛋白質,對老年人長壽是有影響的,攝入高質量的植物蛋白質,有利于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對于食物中脂肪的攝入量,目前多數專家認為對平均壽命無顯著的影響。但攝入過多的不飽和脂肪酸時,在自由基的作用下,很容易引起人體的過氧化反應,加速人體衰老過程。

對于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需要有一定的限制,這實際上就是對熱量攝入進行的限制。

根據有關的研究報道,人和動物隨著年齡的增長,其維生素E的攝入量,呈現了退行性下降,促使人體內的脂質過氧化物不斷增強,出現了一系列的衰老現象。這說明人體內維生素E的慢性缺乏,與衰老的關系十分密切。維生素E能限制體內的自由基反應,并能通過保護和抑制一些酶的作用,使體內生成的脂類過氧化物減少,從而延緩衰老。

很多動物實驗表明,硒的含量不足,易促使心肌、肌肉萎縮的發生,并能使人體的生長發育受到抑制。硒可以減輕人體內自由基反應,抗人體衰老。國外學者研制的硒和維生素E合劑,給中老年人應用,使中老年人的十多項健康指標得到改善。鋅能提高DNA的復制能力,使老化的細胞順利更新,故鋅有抗衰老的作用。鍺在諸多中草藥中含量較高,這些中草藥,具有抗衰老的作用。

篇2

【關鍵詞】母嬰健康;營養保健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2-7057-02

隨著生活水平和醫療衛生條件的提高和優生優育的倡導,孕婦的營養保健已引起孕婦及其家庭成員的廣泛重視。胎兒期的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全部由母親提供,胎兒的健康在一定程度上受孕婦的營養攝入和健康狀況的影響[1]。所以,婦女懷孕后在整個孕期過程中,一定要做好營養飲食和保健工作,以保證孕婦和新生兒的健康。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婦產科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自愿接受個性化營養飲食指導120例孕婦,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年齡22-36歲,中位年齡(27.38±3.91)歲;觀察組年齡23-37歲,中位年齡(27.44±3.68)歲。對所有孕婦進行孕前優生檢查,均未出現心、肺、肝、腎功能異常,而且均沒無感染TORCH,同時均未發生產前并發癥。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生育史、飲食習慣等方面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調查工作所有孕婦均采用24h膳食回顧調查法進行調查,并對孕婦在調查之前所攝取的所有事物的種類與數量進行認真詳細地記錄[2]。

1.2.2孕婦飲食對于妊娠13周以內胚胎發育的初期,建議孕婦少食多餐,吃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牛奶、蛋類和水果等。懷孕14-21周,這是胎兒大腦和神經系統發育最旺盛的時期,應多吃肉、魚、蛋及含鈣豐富的食物,并攝入一些膳食纖維食物,促進腸蠕動,防止孕婦便秘。懷孕21-30周時,此時孕婦對鐵的吸收功能提高,在缺乏鐵的同時有可能會存在維生素B12及葉酸的缺乏,所以孕婦除合理飲食,注意含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的攝入,如蔬菜、動物肝和臟、海帶和海魚等。妊娠期31-40周時,由于孕婦腸道容積減少,食物應少而精,需補充含維生素E的食物,這樣可以防止早產。對于預產期的前幾天,可適當補充些糖水、牛奶之類的食物,這樣可促進乳汁的分泌,為哺乳做準備[3],良好的飲食不僅能降低母親發生感染、貧血和妊娠中毒等并發癥的危險并能降低嬰兒早產、體重不足等問題的可能性。因此,在孕期,孕婦一定要得到充分、全面、合理的營養,已達到母親和嬰兒的健康的目的。

1.2.3對孕婦進行心理指導婦女受孕后,生理和心理都會發生較大變化,并通過相關的神經細胞等傳導機制來制約全身各系統、各器官的功能,直接影響孕婦的心身健康,增加妊娠并發癥的機率,影響胎兒發育[4],心理壓力大的孕婦,早產兒、流產、胎兒體重過輕等問題的機率高,因此,做好孕婦的心理指導,幫助她們保持愉悅的心情,對防止和減輕婦產科疾病有重要意義。

1.3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所得數據用t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P

2結果

在心理素質、運動情況、飲食情況方面,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二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婦女在懷孕期間,身體狀況對隨著妊娠時間的延長而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化,此時體內的營養物質被越來越多地消耗掉,如果這時孕婦沒有得到一定的營養補充,那么其自身及新生兒就極易發生疾病。科學的飲食搭配可以促進巨大兒發生風險的最大程度降低,從而有效減少了剖宮產的可能性,這對妊娠期婦女來說是極有好處的。孕婦孕期營養飲食干預需要包括孕婦本人及其家屬、醫務人員等多層面人員的共同參與[5-6],醫院醫護人員應該積極主動地加強對孕婦及其家屬的飲食營養保健的教育,改善孕婦妊娠期營養保健狀況,提高孕婦妊娠期生活質量,生個聰明健康的寶寶。

本文研究結果表明,良好的飲食營養和保健對母親及嬰兒的健康有直接和深遠的影響,醫護人員應盡可能為孕婦保持合理的飲食營養和保健,為國家的優生優育最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高會文.淺談妊娠期婦女的飲食營養及保健[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1,22(1):13-13.

[2]劉興林.孕期飲食營養與健康[J].醫學信息(上旬刊),2011,25(3):1800-1801.

[3]李惠芬,許淑欣.加強孕婦飲食合理調配的指導[J].中國民康醫學,2007,19(3):230-231.

[4]郭振超,耿貫一.妊高征與性格類型相關性的初步研究[J].中華婦產科雜志,1990,25(2):112-113.

篇3

【關鍵詞】營養健康教育 青少年 飲食行為

營養健康教育主要是通過人們易于接受與理解的方式達到傳播營養健康知識的作用,從而達到提升人們對營養健康行為、態度與認知狀態。而在我國青少年群體中,由于生活習慣、社會風氣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不健康、不合理飲食情況占據一定比例,這主要是人們對營養健康知識和重要性缺乏認識,因此做好必要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升人們營養健康的認知、行為和態度情況[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本地大學生和高中生,總人數為1425例,其中男性782例,女性643例;年齡范圍為15歲至23歲,平均年齡為(19.4±2.6)歲;大學生731例,高中生694例;所有調查以班級為單位開展,采用自填問卷調查方式進行,其中發放調查問卷1526份,回收合格問卷1425份。

1.2 方法

營養健康教育工作主要通過課堂、網絡教育平臺等方式將營養健康知識傳播給青少年,讓青少年充分意識到自身在營養健康知識上的缺乏,態度和行為上缺乏正確對待,以相關話題展開討論。問卷調查的內容主要依據營養健康知識對學生在相關知識、態度和飲食行為上做有效調查,有效觀察教育前后青少年對相關內容的了解與執行情況。在知識、態度和行為的調查問卷評分上,各項分數范圍為0至100分,總分為300分,分數越高,代表知曉與執行情況更好[2]。

1.3 統計學分析

將采集的數據通過spss17.0統計學軟件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同時以p

2 結果

2.1營養健康教育前后青少年健康行為執行狀況

如表1所示,在飲食行為上,教育后其合理飲食狀態比例顯著提升,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表1:營養健康教育前后青少年健康飲食行為執行狀況[n(%)]

飲食行為內容 教育前(n=1425) 教育后(n=1425) p

在飲食上傾向于營養科學搭配 893(62.66) 1327(93.12)

依照早餐吃好、中餐吃飽,晚餐吃少原則 727(51.01) 1272(89.26)

每天吃早餐 993(69.68) 1310(91.93)

吃飯用時在10至20分鐘 1051(73.75) 1262(88.56)

盡可能少吃快餐 616(43.22) 1216(85.33)

不因保持身材而過度節食 1167(81.89) 1362(95.57)

活動鍛煉與飲食攝取保持平衡 892(62.60) 1229(86.25)

不偏食挑食 693(48.63) 934(65.54)

2.2營養健康教育前后青少年健康飲食態度狀況

如表2所示,在營養態度合格率上,教育后顯著高于教育前,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表2:營養健康教育前后青少年健康行為執行狀況[n(%)]

健康態度內容 教育前(n=1425) 教育后(n=1425) p

營養飲食對健康很重要 1384(97.12) 1411(99.02) >0.05

早餐很重要 993(69.68) 1381(96.91)

希望獲取更多營養健康知識 628(44.07) 1268(88.98)

努力讓自身飲食與健康營養標準更貼近 1027(72.07) 1351(94.81)

愿意改善自身不健康飲食習慣 1151(80.77) 1358(95.30)

2.3 營養健康教育前后營養知識、態度與行為評分情況

在營養知識、態度和行為評分上,教育后各項評分高于教育前,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表3:營養健康教育前后青少年營養健康知3 討論

從本研究結果可知,通過營養健康教育后,青少年在營養知識、態度和行為上均有所提升,教育前后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

【參考文獻】

[1] 李利青.營養健康教育對促進大學生形成良好飲食習慣的效果評價[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9):25-25,26.

篇4

【關鍵詞】 營養科學;健康教育;健康知識,態度,實踐;對比研究;學生

【中圖分類號】 R 151.41 G 47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0-9817(2010)09-1044-03

Influence of Health Education on College Students' KAP of Nutrition/WANG Yun-liang*, SUN Xiang-yun, WAN Xiu-wei, et al.* Physical Education School,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241000), Anhui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knowledge, attitude and pattern (KAP) of behavior to nutri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s well as researching appropriate method for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Totally 2 039 college participants with self-made questionnaire and to analyze the data by SPSS.Results The knowledge of college students' was significantly prompted by the education (with the corresponding score was raised form 31.12±11.38 to 39.85±10.86), so did their attitude and pattern to nutrition(with the corresponding score was raised from 11.62±5.03 to 14.56±6.31). Conclusion The education of health and nutri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KAP greatly; however, it is not enough.

【Key words】 Nutritional sciences; Health education; Health knowledge, attitudes, practice; Comparative study; Students

大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中后期,盡管目前大學生的生活水平和營養狀況已有較大的改善,但由于營養知識缺乏,不能合理選擇和搭配食物,飲食行為不合理,使得營養不良和營養過剩等問題日益突出,甚至影響大學生的身體健康[1-4]。營養健康教育是通過增加營養知識,改善飲食行為,從而達到改善營養狀況、提高健康水平的一種有計劃的行為。為進一步探討大學生膳食營養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評價營養健康教育的效果,筆者分別于2008年4月和10月對大學生進行了研究,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取安徽師范大學、安徽工程科技學院、南京師范大學以及山東師范大學為樣本學校,以班級為單位整群抽樣,共抽取2 200名本科生為調查對象,進行自填式問卷調查。其中安徽師范大學950人,安徽工程科技學院600人,南京師范大學350人,山東師范大學300人。調查回收有效問卷共2 039份,有效回收率為92.68%,其中男性為1 175份(57.63%),女性為864份(42.37%),調查對象年齡為(21.32±1.58)歲。

1.2 方法

1.2.1 營養健康教育 結合大學生特點和在短信(網絡)教學平臺的留言,針對大學生常見的營養知識態度行為誤區,由專業教師進入課堂,以《營養與健康》[5]為教材,進行講解和討論,共安排12次課(每次課為2 h講解,1 h討論),共36學時。

1.2.2 問卷調查 使用相同問卷,分別于營養教育實施前和營養教育實施4個月后進行問卷調查,對2次問卷中的各項內容進行對照研究并進行數理統計分析,以評估健康教育的效果。調查以自填式問卷進行,學生當堂完成。問卷是遵循社會學問卷制定的原理和方法[6],根據健康教育知識、態度、行為(KAP)模型[7-8],結合大學生具體情況自行設計,內容包括:一般情況,營養知識(25題50分),營養態度(5題10分)和飲食行為(10題20分)。對營養KAP問卷的評分采用賦值法,營養知識題每題答對得2分,答錯或不答得0分;營養態度題和飲食行為題均按答案的順序A,B,C分別賦值2,1,0分,然后累加各部分的總和,分值越高,說明營養知識、態度和行為越好。為保證調查的信度和效度,所有調查組成員都參加了本項目的培訓,調查在1個月內完成。

1.2.3 資料處理 資料收集和整理后,用EpiData 軟件輸入數據,經過2次輸入和邏輯檢錯后,用SPSS 12.0統計軟件包進行分析。

本調查吸煙和喝酒的定義參照衛生部統計信息中心的全國第三次衛生服務調查方案中的定義[9]。

2 結果

2.1 教育前后營養知識、態度、行為得分及總分情況 見表1。

表1 大學生健康教育前后營養知識態度行為得分比較(x±s,n=2 039)

教育前后知識態度行為總分

教育前 31.12±11.388.44±2.8611.62±5.0351.39±13.15

教育后 39.85±10.688.87±3.0214.56±6.3163.28±14.40

Z值 25.261.0416.4527.53

P值 0.0000.1490.0000.000

整體來看,健康教育前除態度外,學生其他得分均偏低;而健康教育后學生得分普遍大幅度提高,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 教育前后營養KAP得分水平分布 把知識,行為,態度得分分別分為低、中、高3個級別,K16分定義為高。營養健康教育前后K,A,P分及總分在不同得分水平上的人數分布及構成如下。見表2。

表2 教育前后大學生知識態度行為得分水平構成比較(n=2 039,%)

教育前后低知識態度行為總分中知識態度行為總分高知識態度行為總分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教育前 37.47**6.08**38.99**37.71**47.8726.4847.1843.6014.6667.4413.8318.69

教育后 12.464.0721.5817.8046.5420.3047.8747.3341.00**75.63**30.55**34.87**

注:*P

2.3 營養健康教育對營養知識的影響 營養健康教育對大學生營養知識影響明顯,大學生對主要營養知識問題回答正確率在教育后有明顯提高。見表3。

表3 大學生對部分營養知識問題的正確回答情況教育前后比較(n=2 039)

營養知識教育前教育后χ2值P值

人體需要哪幾類營養素1 450(71.11)1 875(91.96)294.20.000

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921(45.17)1 561(76.56)421.70.000

知曉“平衡膳食寶塔”或《中國居民膳食指南》424(20.79)1 325(64.98)889.20.000

鐵的良好食物來源598(29.33)1 549(75.97)889.60.000

鈣的良好食物來源1 435(70.38)1 573(77.15)24.10.000

B族維生素的良好食物來源411(20.16)1 243(60.96)704.10.000

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1 412(69.25)1 794(87.98)212.90.000

含膽固醇高的食物1 389(68.12)1 754(86.02)184.90.000

知道什么是膳食平衡485(23.79)1 430(70.13)879.20.000

知道“膳食質量評價”的方法164(8.04)714(35.02)439.10.000

知道什么是“必需氨基酸”413(20.26)1 384(67.88)939.10.000

知道飲食中“谷、豆、奶”搭配的目的209(10.25)1 477(72.44)1 625.80.000

知道一日三餐的能量分配198(9.71)1 224(60.03)1 136.60.000

知道食鹽加碘是為了預防什么疾病1 834(89.95)1 944(95.34)43.50.000

注:()內數字為正答率/%。

2.4 營養健康教育對大學生營養態度的影響 教育前后,大學生均表現出較為積極的營養態度。但在改正自己不良飲食習慣的態度上,教育后的表現明顯優于教育前。見表4。

表4 大學生對營養知識與健康的正向態度健康教育前后比較(n=2 039)

營養態度教育前教育后χ2值P值

營養飲食對健康重要性的認識1 842(90.34)1 927(94.51)25.30.000

對早餐重要性的認識1 834(89.95)1 880(92.20) 6.10.013

希望了解更多的營養知識1 580(77.49)1 830(89.75) 111.90.000

希望自己的飲食更符合營養學要求1 446(70.92)1 739(85.29) 123.10.000

愿為健康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1 386(67.97)1 643(80.58) 84.80.000

注:()內數字為正向態度率/%。

2.5 營養健康教育對大學生的飲食行為的影響 健康教育前、后相比,大學生的飲食行為有明顯改善。見表5。

表5 大學生飲食行為健康教育前后比較(n=2 039)

飲食行為教育前教育后χ2值P值

有偏食挑食的習慣557(27.32)270(13.24)134.90.000

每天都吃早餐396(19.42)1 086(53.26)504.70.000

經常吸煙、喝酒301(14.76)221(10.84)14.10.001

經常吃宵夜或零食874(42.86)579(28.40)93.10.000

經常吃甜食、咸食或口味重的食物1 550(76.02)950(46.59)372.10.000

喜歡吃油炸食物1 109(54.39)762(37.37)118.90.000

每天都吃奶制品或豆制品876(42.96)1 631(79.99)590.20.000

根據自己的口味或飲食習慣選擇食物1 739(85.29)1 332(65.33)218.40.000

選擇食物時能考慮食物的營養價值408(20.01)1 351(66.26)899.00.000

給予家人或朋友膳食指導216(10.59)634(31.09)259.70.000

注:()內數字為報告率/%。

3 討論

研究表明,許多人患營養不良并非是因為貧困,而是由于缺乏營養健康知識導致不健康的飲食行為所造成的[10-11]。而不健康的飲食行為又與許多慢性疾病有關[8]。因此,在大學生中普及營養健康教育,提高大學生的營養知識水平,對改善大學生的營養狀況和日后養成良好的膳食行為和生活習慣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調查發現,實施健康教育前,大學生營養知識普遍缺乏,尤其對一些營養學常識性的知識了解不多,超出1/3的學生得分低于30分,低于以往的研究結果[12-13],可能與本次調查的研究對象為非醫學類大學生有關,他們沒有學習過營養學相關知識,也沒有學習過醫學課程。但是實施健康教育后,其營養知識水平明顯提高。說明系統教學在提高學生營養知識水平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時發現,教學后仍有少數學生營養知識問題的回答正確率較低,如膳食評價方法以及一日三餐能量的安排與計算等。提示單純的營養教學可能存在某些缺陷,應該在教學形式、內容、方法等方面進行探索,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提高教學效果。

調查顯示,教育前多數學生具有良好的營養態度和較強的求知欲望,教育后學生的營養態度有了進一步轉變,希望通過各種途徑獲取更多、更全面的營養知識,希望自己的飲食更符合營養學要求,愿意為提高自己的身體健康去改變不良飲食習慣。

調查結果顯示,實施教育前,許多人雖然具有積極地營養態度,但沒有相應的健康飲食行為。如多數學生在選擇食物時是根據自己的口味或飲食習慣(85.29%),考慮食物的營養價值而選擇食物的僅占20.01%。此外,存在偏食、挑食、吸煙、飲酒等不良習慣。這一方面可能與營養健康知識不夠有關,也可能與傳統的飲食習慣、經濟水平等因素有關,有待進一步研究。實施健康教育后,學生選擇食物時考慮食物的營養價值和健康因素的比例大大增加(66.26%),與健康教育前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一般說來,營養態度和行為與其營養知識呈正相關,提高營養知識水平可以影響其營養態度,進而引導他們采取正確的飲食行為[14]。但也有一部分學生在教學后仍存在不良膳食行為,如有1/3的人選擇食物很少考慮營養價值和健康因素等,說明學生雖然具備了一定的營養知識,也能夠轉變為積極的態度,卻難以應用到健康的行為中去。提示營養健康教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工作,要使大學生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采取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膳食習慣,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完全做到的。應該加大健康教育的力度,保持其長期性和有效性,使學生了解平衡膳食、合理營養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的健康意識,有效地干預大學生的膳食行為。另外,在對大學生進行營養健康教育時,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學生的需求,設計教學內容,不僅要傳授關于食物選擇會影響人體健康的正確信息,更要引導他們將營養知識應用于日常生活中去,改變他們的飲食行為,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以利于大學生的健康。

4 參考文獻

[1] 孫怡,徐田芹.山東某高校學生膳食及營養狀況調查.中國學校衛生,2006,27(9):784-785.

[2] 王平,王勤.中國大學生常見健康問題及其危險因素的研究進展.第一軍醫大學分校學報,2004,27(1):75-77.

[3] 孫翔云,王運良.大學生健康教育狀況調查.中國健康教育,2006,22(6):442-444.

[4] 李素景,朱惠蘭,賈瑞珍,等.大學生營養健康教育調查分析.2007,4(4):50-51,70.

[5] 王運良,吳峰,孫翔云.營養與健康.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132-145.

[6] 風笑天.現代社會調查方法.3版.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5:107-132.

[7] 黃敬亨.健康教育學.2版.上海: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1997:85-90.

[8] TAMIR D, WEINSTEIN R, DAYAN I, et al. Health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practice (KAP): A basis for health promotion policy in Israel. Public Health Rev, 2001,29(2-4):145.

[9] 李魯,馮學山,李寧秀,等.社會醫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28-136.

[10]侯彥喜.大學生的營養與營養教育.中國食物與營養,2006(3):58-60.

[11]陳萍萍,王旗,崔玲玲,等.鄭州某技術學院醫學生營養知識、態度及飲食行為調查.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06,41(6):1089-1092.

[12]王素芳,高永清,宋玉梅,等.安徽醫科大學學生營養知識、態度及飲食行為調查.中國學校衛生,2002,23(5):401-402.

[13]朱明元,黃憶明,方繼,等.醫學生營養知識、態度、行為的調查.實用預防醫學,2002,9(5):465-467.

[14]王運良,孫翔云,萬修偉,等.大學生2039名營養知識態度及飲食行為調查.中國學校衛生,2010,31(1):25-26,29.

篇5

[關鍵詞] 中醫飲食營養;教育需求;問卷調查

“營養”是指生物體攝取食物,進行消化、吸收、利用的過程,以達到健康的目的,在我國古代稱作為“榮養” 。中醫營養是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應用“辨證施食”的方法,研究食物的性味、功能,并正確地應用食物來保健身體、治療疾病、防老抗衰。[1]

中藥是中醫學用以治病和保健的主要收段,對中華民族的健康和繁衍,起著重要的作用。[2]中國人的飲食食物中,有相當部分同是中藥,當這些食物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認識和使用時就是中藥,即醫食同源的情形。中醫在兩千多年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在診治疾病方面完整的理、法、方、藥體系,在養生保健、預防疾病方面形成了自己極具特色的理論。[3]中醫飲食營養的基本內容,從歷代有關文獻記載和臨床實際情況分析,基本包括四個方面,即飲食養生、飲食治療、飲食節制和飲食宜忌。前兩者是指飲食在實際生活與臨床中應用的范圍;后二者是指飲食在生活與臨床中應用的方式方法。中醫飲食養生,習稱“食養”、“食補”,是泛指利用飲食來達到營養機體、保持健康或增進健康的活動。中醫飲食治療,習稱“食治”、“食療”,是泛指利用飲食來治療或輔助治療疾病的活動。中醫飲食節制,習稱“食節”、“食用”,是泛指飲食的方式方法,包括飲食的合理習俗、飲食衛生制度等。中醫飲食宜忌,習稱“食忌”、“食禁”。“宜”為常,故不多言,言“忌”較多。[4]

隨著現代社會文明的進程和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健康更重視,保健意識更強,社會公眾對吸納了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的傳統中醫藥逐漸擺脫“神秘”“不科學”的印象。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中醫對健康的作用,應用中醫飲食營養強身健體、防止疾病。為了解資陽市雁江區居民對中醫飲食營養的知、信、行的情況以及其知識教育需求的現狀,為政府、科研和教育機構普及和傳播中醫飲食營養知識,提高市民應用對中醫飲食營養理論養生能力制定對策提供參考依據。本研究對資陽市雁江區379名居民的中醫飲食營養相關知識、知識獲取途徑及健康教育需求進行調查。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初期調查階段,資陽市雁江區隨機選擇一個小區,在小區門口隨機攔截30名市民,作為調查對象。終期調查階段,在資陽市雁江區隨機選取三個街道的十字路口,隨機攔截379名居民作為調查對象。

1.2方法

1.2.1調查工具

調查問卷由研究者自行設計、編制,并經專家審核。分為兩類,初期調查問卷和終期調查問卷。初期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四個部分: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調查對象對中醫飲食營養的知、信、行;調查對象對中醫飲食營養教育的需求;目前中醫飲食營養知識在普及方面存在的問題。此階段,調查采用開放式提問法。終期調查問卷,前三部分保留不變,第四部分保留調查內容,將調查方式改用封閉式提問法。

① 一般資料問卷由研究者自行設計,內容包括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基本信息。

② 調查對象對中醫飲食營養的知、信、行調查表

③ 調查對象獲取中醫飲食營養知識途徑調查表

④ 調查對象對中醫飲食營養教育內容需求調查表

⑤ 目前中醫飲食營養知識在普及方面存在的問題

1.2.2調查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由研究者于2012年4月,在資陽市雁江區居民中進行調查。初期調查問卷共發放30份,回收有效問卷30分,問卷有效回收率100%.終期調查問卷,共發放379份,回收有效問卷379份,問卷有效回收率100%。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描述性分析和卡方檢驗等, 以P

2.結果與分析

2.1 人口學特征

本次調查共計379名雁江區居民,其中男性205人(占54.1% ), 女性174人(占45.9% )。年齡: 60歲及以上者62人( 占16.4% ), 50~ 59歲者83人(21.9% ), 40 ~49歲者98人(占25.9% ), 30~ 39歲者71人(占18.7% ), 30歲以下65人(占

17.1% ) 。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者27 (占7.1%), 初中75人(占19.8%),高中154人(40.6% ), 大學(或大專)及以上者123人(占32.5% )

2.2 資陽市雁江區居民對中醫飲食營養的知、信、行情況

① 認知方面

自評對中醫飲食營養知識的了解程度:非常了解2人(0.5%),比較了解6人(1.6%),了解一些219(58.8%),不了解152(40.1%)。

篇6

【關鍵詞】老年療養員;飲食營養;健康教育;存在問題;對策

古往今來,人們推崇的養生法則始終包括良好的自然環境、合理飲食、堅持運動、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積極的心態。據統計,人一生的飲食總量約為60噸,如此大量的飲食足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人的健康走向。在美國,引起死亡的10種疾病中有5種疾病被證明是與長期不當飲食有關,這5種疾病是冠心病、2型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某些癌癥和腦卒中。

軍隊療養院應該充分利用好每一個療養期,為療養員提供科學可行的健康飲食指導,提高療養員的生活質量。

1 一般情況介紹

2009年4一11月我科共接待年齡在55~80歲的療養員394人。其中健康者199人,占50,5%;高血壓病114人,占28.9%;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32人,占8.1%;2型糖尿病22人,占5.6%;其他病種共27人,占6.9%。這組數據可以提示療養院的飲食健康保障工作有兩個主要任務:①通過食療預防疾病。②通過食療治療疾病。

2 對軍隊療養員優勢及不足的評估

軍隊療養員比一般老年人的優勢:①軍人服從性高,對醫護人員的保健指導態度積極。②普遍學歷高,對營養知識接受能力強。③社會保障好,衣食無憂,對營養養生的需求性、主動性強。④保健課、工休座談會及圓桌式集體供餐為療養員們相互交流提供了更多的平臺。⑤護士每天的兩次查房,有利開展個體營養指導工作。

軍隊療養員飲食方面存在的不足和誤區:①對營養知識了解不足。②對飲食的質和量不夠明確。③患病者對自己的特殊飲食了解甚少。④健康療養員中吸煙飲酒者多。⑤服藥和進食的關系知曉率低。⑥療養員的個人飲食習慣、烹調方法不科學。

3 對策

3.1 為療養員普及飲食健康教育知識 健康教育內容有章可循,層次分明。可以圍繞老年人膳食指南的內容展開:①飲食多樣化。②主食。③每天飲用牛奶或食用奶制品。④食用大豆或其制品。⑤適量食用動物性食品。⑥多吃蔬菜和水果。⑦飲食清淡、少鹽、多粗糧。很多療養員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基于療養員知識水平較高,接受力強的特點,護士可以對以上7條作出適當解釋,比如,告訴療養員只有吃多種多樣的食物才能利用食物營養素的互補作用達到全面營養的目的。和精糧相比粗糧含有更多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大豆是優質蛋白,其中所含賴氨酸是其他食物所欠缺的,另外,大豆富含大豆異黃酮,對老年婦女大為有益。如此解釋,不僅增強了知識的可信度,也便于療養員理解和更好的配合。

3.2 提供基本數據,制定個性的食譜 利用現代營養學的相關理論和計算方法,由護士計算出每個療養員每天需要的三大營養素的量,請餐廳營養師一起為每一位療養員制定出食譜。例如:某療養員,男,65歲,身高175 cm,體重75 kg,輕體力勞動。制定食譜步驟:①標準體重=身高(cm)-105=175-105=70 kg。②體質指數(BMI)=實際體重(kg)/身高的平方(m)2=-75÷1.752=24.5。根據2003年提出的中國成年人BMI標準,判斷該療養員屬于超重(24≤BMI

3.3 患高血壓病療養員的飲食教育 本科室統計數據顯示,高血壓病患者占29%,他們的飲食教育主要以限鈉和減體重為主。具體做法如下。

3.3.1 限鈉 鈉攝入量每降低100 mmol/d,高血壓者的收縮壓下降5.8 mmHg(1 mmHg=0.133 kPa),舒張壓下降2.5 mmHg。50歲以上的人及家族性高血壓者對鹽的敏感性較正常人高。查房過程中發現很多療養員認為只有食鹽中含鈉多,平時炒菜少加鹽即可。這種認知誤區是高血壓病患者的一大隱患。其實,除了食鹽很多調味品都富含鈉,如味精、醬油、料酒、各種醬類腐乳等。護士將高鹽食物總結并打印成單頁,分發給療養員閱讀并加以解釋。另外,指導并配合營養餐廳制作出高血壓病患者標準餐,組織療養員品嘗。通過切身味覺體驗,對“低鹽”有個確切直觀的認識。

3.3.2 減體重 肥胖是導致高血壓的一個重要因素。減體重固然重要但并不意味著不吃或少吃主食,均衡的飲食是減肥的基礎。①在營養均衡的基礎上控制總攝入量,即每天應攝入的總能量=理想體重(kg)×(20~25)keal/kg。②減少油脂攝入量,一天不超過25 g。③適當增加粗糧、膳食纖維,限制甜食和含糖飲料。使患者了解堅持飲食調節是預防和治療高血壓的有效方法,可以從根本上預防該病的發生,使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配合藥物治療,才能取得理想效果。

3.4 加強關于戒煙酒的健康教育 大多數患病療養員能自覺戒煙酒。而相當一部分健康的療養員雖然知道抽煙喝酒有害健康可是始終戒不了。統計得出健康療養員199人中吸煙者約88人,約占44%。護士應利用健康相關行為改變理論對這一群體進行健康教育。知信行模式是比較常用的:信息知(知識和學習)信(信念和態度)行(促進健康行為)增進健康。知是基礎,信是動力,行是目標。以吸煙有害為例,療養院護士通過多種方法把吸煙有害健康、吸煙引發的疾病以及與吸煙有關的死亡數字等知識傳授給療養員,療養員接受知識,通過思考,加強了保護自己和他人健康的責任,形成信念,在信念的支配下,逐步建立起不吸煙的健康行為模式。

3.5 老年療養員服藥與進餐的關系 研究發現療養員對自己所吃的藥名稱和劑量都十分明確,但是,他們對服藥的適宜時間(餐前空腹,餐中,餐后)分不清,經常主觀地隨意服藥。護士作為口服藥治療的具體執行者,除了擺藥發藥,還要做好用藥時間的指導。因血壓在早晨和下午各出現一次高峰,降壓藥如氨氯地平、依那普利、氯沙坦,可以上午7點至下午2點空腹服用,可有效控制血壓。降糖藥如二甲雙胍、阿卡波糖、格列美脲餐中服用可以減少對胃腸道刺激。而有刺激性藥如非甾體抗炎藥,黃連素,應餐后服用,可避免對胃刺激。

3.6 改變療養員不良的居家烹飪習慣 不良的烹飪習慣是導致營養流失和失衡的直接原因。護士在飲食健康教育過程中穿插正確的烹飪方法是很必要的。例如,很多人酷愛油炸食品,炸饅頭片、炸肉,甚至是蔬菜也要過油炸一下。油炸后雖然能使食物增色增香,可是除了大部分營養素會隨之流失或破壞外,食品的熱量也會增加數倍,而且肉類炸過后會產生致癌物質。把不良烹飪方法的潛在危害告知療養員,使其從思想上產生對垃圾食品的排斥感從而進行科學烹飪,遠離不健康食物。

篇7

【關鍵詞】 大學生;膳食;營養;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78(2012)03-155-01

營養教育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活動,旨在幫助和鼓勵人們樹立增進營養的意識、傳播一定的營養知識、促使人們自愿地采取有益于營養的飲食方式,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以保護和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合理營養與膳食平衡的知識是大學生營養教育的基本內容,營養教育將為大學生建立合理的膳食制度奠定基礎。

一、大學生膳食營養現狀

當代大學生中以90后的獨生子女居多,很多家長在小學、中學階段已經包辦了孩子的一切生活起居,生活上的過分“溺愛”,導致這些獨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極差。養尊處優的獨生子女們進入大學生活后,離開了父母的照顧,無法保證規律的一日三餐,這是導致營養結構失衡的主要原因。大學生不良的飲食習慣,例如不吃早餐、挑食、厭食、偏食、暴飲暴食者日益增多,加上其過多地食用高糖、高熱量的垃圾食品,最終導致大學生普遍營養不良,身體健康亮起了“紅燈”,年紀輕輕就成了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受害者。由于當代的大學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較差、社會經驗等嚴重不足,極其缺乏營養知識,營養不良的比例很高,這對他們的身體健康和學習、生活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不過,總體來看,女生的營養知識大都優于男生。

二、合理的膳食結構和營養搭配對大學生健康的作用

(一)合理的營養能改善記憶力、提高學習效率

合理的營養,能夠提高人腦的活動能力,增強人的計算能力、記憶能力、判斷能力、行動能力和視力等。大腦雖然重量只有人體的2%左右,但大腦對血液的需求量占到人體的1/5卻是人體中最復雜、最活躍的器官。大腦消耗的能量可以占到全身總耗能量的20%。因此,合理營養對于大腦保健具有重要的作用。大腦正常發揮作用需要有豐富的維生素。維生素C和維生素E能延緩腦細胞老化,維生素D能提高神經細胞反應的靈敏性。大學生智力活動效率的高低取決于大腦細胞能否獲得穩定的血糖供應所產生的能量。

(二)合理的營養能促進身體發育

營養是大學生生長發育最主要的物質基礎。有機體的生長發育、生命活動及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進行,都有賴于體內的物質代謝,體內在進行物質代謝的過程中必須不斷地從外界攝取一定數量的食物,才能促進生長發育、增強體質、增加免疫功能、預防疾病、提高工作效率和運動能力等。合理的營養意味著機體能夠攝入保持身體健康所必須的所有營養成分,并且各種營養素的比例符合人體的需要。

三、大學生營養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家長對營養健康知識的缺乏

由于我國大多數學生家長沒有受過系統的營養與健康教育,缺乏應有的營養與健康知識,在指導學生飲食方式和營養攝入方面存在著許多傳統的錯誤做法,從小就給學生灌輸傳統的營養與健康觀念,沒有引導自己的孩子建立自我保健意識,養成正確良好的飲食習慣。

(二)情緒左右飲食

在快樂、痛苦等情緒中,飲食受到這些情緒極大的影響。有的大學生遇到高興的事情,可以暴飲暴食;遇到傷心難過的事情,可以不吃不喝;女生可以為了達到減肥苗條的目的,而控制自己的飲食;男生可以為了抽煙、喝酒、上網打游戲,也控制自己的飲食。這也是營養學教育所無法控制的狀況。

(三)廣告對人們的影響

一般人對食物信息的獲得大多來自廣告,精彩的廣告吸引消費者購買某些精制的食品,這就是消費者自身營養知識不足所造成的。這些精致食品比天然的食品包裝精美、易于運送和儲存,并經過消毒殺菌,不易腐敗。可是,營養是大打了折扣。食品在精制的過程中會流失掉大量的營養素,然而廣告中卻夸大其詞,鼓吹其的營養價值如何高,使人深信不疑,不再費心了解營養知識和改善營養。

(四)過度依賴醫生

這也是人們忽略營養的原因。醫生一般不會指導病人的飲食,他們學的是醫學,專長是治病,而不是保健。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醫生致力于營養保健工作,成績非常卓著。然而,大多數醫生仍然是著重于治病,而營養保健的目的則是維持人體的健康并且預防疾病。

四、大學生營養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我國著名的營養專家于若木曾深刻地指出:“人民的營養問題不是孤立的問題,主要是受國民經濟發展程度的制約,可以說,它與經濟發展是同步進行的。但是,國民經濟發展了,人民群眾收入增加了,由于缺少營養知識,并不能收到合理營養的目的,所以,營養保健必須與營養知識的普及同步進行。實踐證明,同樣的經濟水平,有營養指導和沒有營養指導的情況大不相同。”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步入“小康”,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越來越關心大學生的營養健康問題。然而,很多大學生依然出現了營養不良的情況,不少學生缺鐵、缺鈣;而一少部分學生則營養過剩。究其原因,85%以上的大學生營養知識完全缺乏,很多學生不善于科學合理地安排自己的飲食。

參考文獻:

篇8

1.改變飲食習慣的技巧

人們往往有些不良的飲食習慣,如口味重、食用油消耗偏多、嗜酒和吃零食等等,糖尿病患者如有這些習慣則會嚴重影響到飲食治療的效果。如果要求患者突然改變長時間形成的習慣,患者可能一下子適應不了而最終放棄飲食控制。因此,應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改變原有的一些習慣來適應飲食治療。下面以改變口味重為例介紹改變不良飲食習慣的技巧。

口味重是食鹽消耗多的一種表現,這對血糖的控制和預防高血壓等并發癥的發生十分不利。因此,糖尿病病友首先要了解減少食鹽攝入的重要性。然后要知道自己每天消耗了多少食鹽:簡便的方法是記下新打開包裝的食鹽重量、啟用日期、每日就餐人數,待這一包食鹽用完后,便可計算出每天每人平均食鹽消耗量了。如三口之家,基本都是在家就餐,12天消耗了一包凈重500克的食鹽,那么每天每人平均食鹽消耗量就是:500÷(12×3)≈14克(健康飲食要求每天人均消耗食鹽應小于6克)。最后,制定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減鹽計劃:一般每個月按照每天減少1~2克食鹽量為目標,大約經過3~5個月的時間,便可將食鹽的消耗量降至健康飲食要求或接近水平,即每天食鹽消耗量在6克左右,而沒有產生任何不適。

減少烹調油用量、克服酒精嗜好和喜吃零食等習慣均可采用類似方法,這里不一一贅述。

2.烹飪食物的技巧

在糖尿病飲食中,對用于烹調食物的調料如鹽、味精、醬料、油、糖等的用量是有嚴格限制的,許多病友由于不懂得靈活運用烹調技巧,即使嚴格控制了主食,這些調料的使用卻很難控制到位,這里給病友簡要介紹控制鹽和烹調油等調料的食物烹飪技巧。

為了達到菜肴少脂、低鹽、無糖的要求,烹調方法應以氽、煨、燉、水煮、清蒸、涮、熏、泥烤、蒸瓤、拌等方法為主,盡量少用煎、炸、紅燒、爆炒等耗油多的方法,也不宜采用糖醋、糖漬、拔絲和鹽腌、鹽浸等方法。

氽、燉、蒸、拌等烹調方法,一般用油量較少,有的可完全不用油,同樣能使食物味道鮮美。例如,清蒸魚,僅放少許油即可,即使不放油也不影響其味道。涼拌海帶、黃瓜等,只要把其他調料配好,不放油或僅滴幾滴香油即可。

低鹽菜的制作要點:①不選用含鈉高的食品如用鹽腌制的魚、肉、蛋、蔬菜及豆制品等;②不選用鹽多的烹飪方法如鹵、暴腌、做湯等,而烤和拌等方法則用鹽較少;③用香、酸、甜味(甜味可用非糖甜味劑)代替咸、鮮味;④選用鹽較少的一些食物如南瓜、紅蘿卜、西紅柿、黃瓜、韭菜、鮮豆類等。

糖醋、糖漬、拔絲等烹調方法因使用較多的糖,糖尿病患者是不宜使用的。在涼拌菜中也應盡量避免使用糖作調料。

3.克服與家人飲食矛盾的技巧

“缺油少鹽”是糖尿病飲食的一個基本特點,這與現在多數居民放任自由和單純追求口味或美食的飲食習慣存在較多的矛盾。為了克服病友與家人之間的這一飲食矛盾,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些努力。

(1)全家人一同學習飲食與健康的知識。糖尿病飲食中烹調油一般都少于25克,同時要求食鹽不超過6克,這與我國居民膳食指南中要求每日烹調油和食鹽消耗量是一致的。問題是多數人對這些要求的意義不十分理解,以至在日常飲食生活中烹調油、食鹽的消耗遠遠超過了25克和6克。如果要他們突然改變多年形成的油多味重習慣是困難的,主要原因是他們思想上并沒有意識到這種飲食習慣對健康的不利。如果通過您所掌握的有關健康飲食知識的言傳身教,使他們能真正認識到這種不良飲食習慣對健康的危害,相信經過一段時期的逐步適應后,您與家人同吃一鍋菜(您只控制食用量)的時候也就快到了。

(2)使“廚師”成為“營養廚師”。許多病友在家里并不做飯,日常飲食完全由妻子(老伴)或兒女、保姆安排,他(她)們理所當然地成了您的“廚師”。在這種情況下,除您自己要掌握相關飲食營養知識外,還要想方設法使您的“廚師”也懂得有關糖尿病飲食控制知識和烹飪技巧。當然,最好的辦法是與您的“廚師”一起定期去咨詢營養師,使他(她)逐步成為“營養廚師”。有了“營養廚師”的操勞,您與家人之間的飲食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而且全家人也都將從“營養廚師”那里受益良多。

(3)適當開小灶。盡管多數情況下患者可與家人同吃,但有時因烹調方法所限會對飲食控制不利,如紅燒肉、油炸魚、糖醋排骨等對嚴格控制飲食的患者不適宜。這時要考慮為患者特別加做一兩個菜肴,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開小灶。

糖尿病患者飲食技巧還有很多,以后我們會陸續介紹。只要病友們多學習糖尿病飲食治療知識,在生活中用心體會,相信每個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飲食治療竅門。

專家簡介

篇9

【關鍵詞】 健康;健身;營養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研究對象:我市健身俱樂部的健身會員

實驗法:為能更準確的說明問題,對部分經常有規律健身的人進行了5周的跟蹤了解。

文獻資料法:查閱近幾年來國內外多種有關于健康,健身,營養類的核心期刊,書籍及各種有關健身與營養的資料;在intenet網上查閱了有關健身與營養問題的著作與論文。進一步了解健身與營養知識及營養對于健身的影響。

調查訪談法:在健身會員鍛煉或填寫問卷時,對于和問卷有相關的問題進行訪談,了解更為詳細真實的資料。

問卷調查法:根據研究目的和研究的需要初步設計健身人群的簡單健身情況,飲食習慣及飲食狀況的調查問卷,重在了解在健身過程中的飲食情況。總共發放了300份,收回了292份,回收率97.33%。有效問卷245份,有效問卷率83.90%。數據分析法:對收集的所有有效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進行比較,分析,整理。

二、結果與分析

表明:在健身人群中,認為營養“不重要”的人,只占了6%;對于營養認為“重要”和“非常重要”的占了58%,21%;占了整個餅狀圖的多大部分,其余的15%則認為“無所謂”。總體上看,隨著社會的發展,物質生活的提高,人們越來越認識到營養的重要性。健康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最寶貴的財富,人每天都要從食物中攝取營養,能去健身俱樂部鍛煉的人,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他們物質生活進一步的提高,基本的生活都能夠保證,對于自己的生活,健康在認識上有了全面的認識;再有就是現代的科學技術,對于人體的研究越來越透徹,各種文明疾病引起人們的注意,有關于營養對健康產生效果深受現代人的重視。

1.健身營養――研究對象對健身中營養補充認識現狀

表明:研究對象中能“了解”和“非常了解”合理飲食對健身效果影響的總共有89人,占有37%的比例,大概占有整個餅狀圖的三分之一;“了解不多”占了37%;剩下的26%是“不了解”的。健身可以使身體得到很好的鍛煉,但是,在健身中能以合理的營養為物質基礎人卻不是很多。說明現代的人,雖說能為身體的健康去健身俱樂部鍛煉,但對是否能達到很好的效果上了解還有些欠缺。分析其原因:

(1)合理飲食對于健身效果的影響是一個比較科學性,系統性的問題。

(2)合理飲食對健身人群的影響是因人而異。

(3)健身俱樂部對健身會員有專門的營養為指導是個缺失。

(4)我國各級醫學和健身指導部門在營養學知識方面重視不夠和普及不夠。

前兩方面的原因是:根據不同人群所從事的行業不同學習和接觸的知識也不盡相同。

2.研究對象日常飲食習慣的調查分析

表明:在我市健身俱樂部中鍛煉的男士,在日常飲食習慣上“根據自己愛好”“沒有安排”的總占有三分之二;“有安排”的最少;“偶爾有安排”的占了總體的四分之一。從比例上看,男士比女士在“沒有安排”“根據自己愛好”占的稍多一些。分析其原因:最多可能是因為在工作上男士沒有太多時間考慮飲食上的細節;由于眾多原因現代人經常性的晚上過多飲食。

3.研究對象日常飲食表現的調查分析

表明:在日常生活中,飲用米飯,面粉,谷類和淀粉類食物男性在300~500克和500克以上的區間占總去有91.7%,300克以下只占有8.3%。女性則中間區間300~500克占有51,8%,300克以下,500克以上占了48.2。總的來說,北方人大多都是以面食為主食,現在以米為主的人也有所增加。相對來說,日常飲食中,男性食用米飯,面粉,谷類和淀粉類的食物比女性多。

表明:研究對象男性每天飲用400克以下和500~600克區間相差不大,400~500克的占有比例最大,600克以上僅占8.3%;女性400克以下和600克以上的比例相當,400~500克和500~600克的占了77.4%。總體來看,由于生活質量的提高與豐富,對于蔬菜及水果飲用量都能滿足日常的生活需要,女性日常飲用蔬菜和水果比男性比例要多。

三、結論

(1)我市的健身人群能夠認識到健康的重要性,對于營養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從思想上有了進一步的重視。可是對于營養知識了解不夠,沒有一個全面性,系統性的掌握。總體來看,我市的健身人群對合理營養認識與營養知識及健身中的合理補充營養成反比關系。

(2)在我市健身俱樂部中,更多的人能夠認識到合理營養與健康的重要關系,為了健康選擇健身俱樂部來達到健康,但對于自身的飲食習慣能注意的不多。致使在健身過程中,不僅達不到健身效果,更不能達到自身健康。

篇10

【關鍵詞】家長營養知識;兒童;飲食行為;營養均衡

【中圖分類號】R7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3-0543-02

兒童的營養攝取與其身心的成長發育有著密切關系,是家長關注的重要方面,改善兒童的營養狀況,使其更好的獲得身心智力等方面的全面發展是保證其健康成長的必要基礎[1]。兒童的飲食行為與家長之間存在著密切關系,良好的營養攝入與家長充足的營養知識分不開,他們的人品、態度、行為等都會影響到兒童對于營養的攝入,加強對其研究,是更好的確保兒童獲得充足營養的關鍵[2]。下面以2011年9月―2012年4月間本院選取的300名兒童及其家長為調查對象,分析家長營養知識對于兒童飲食行為的影響,臨床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材料

以2011年9月―2012年4月間本院選取的200名兒童及其300位家長為調查對象,其中學齡前兒童109名,幼兒127名,嬰兒64名;女生145名,男生155名;年齡3-67個月,平均(20.3±4.9)個月;家長中男性25.78%,女性74.22%;家長文化程度初中及其以下15.31%,高中文化程度60.27%,高中以上24.42%。

1.2 方法

所有研究對象選用問卷調查法,調查內容包括家長的營養知識、營養態度以及相關行為,并調查家長和兒童的飲食行為與習慣。其中營養知識滿分為70分,以≥60分為高分,≤40分為低分。兒童飲食習慣調查采用入戶跟蹤方式,記錄其一天飲食種類和,調查表由家長和調查員統一填寫,為減少調查時間差別,調查時間均勻分布在調查周的每一天。

1.3 統計分析

臨床所得數據資料全部使用SPSS16.0軟件進行分析,數據以(X±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