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8 11:36:4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營養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營養

滑雪酒店營養餐供應分析

一、西武王子酒店營養餐供應現狀

從表1得知,西武王子酒店的營養自助分別在上午7:00-9:00,中午11:00-13:00和下午16:30-18:30三個時間段。價格適中,且菜品種類涵蓋了主食、冷拼、熱菜、甜點、飲品和水果,共計數十種食物和采用可供滑雪旅游者選擇。

二、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采用問卷法。問卷共設有10道問題,涵蓋供應時間、供應地點、供應品種和供應標準四大方面。因考慮天氣、交通、雪量和游客容量等因素,調查時間為2017年1月15日。萬科松花湖滑雪度假區的滑雪場為本次的調查地點,原因為本地區滑雪游客人數眾多,更容易回收數據。本次調查的對象為萬科松花湖滑雪度假區西武王子酒店的住客,隨機抽取滑雪游客50人(見表3)。50人的問卷均得到了有效回收,回收率達到了100%。

三、調查結果

首先,關于營養餐的供應時間,絕大多數的滑雪游客對于西武王子酒店的營養餐供應不滿意,占79%。42%的受訪者希望在9:00-10:00獲得營養補給,另有36%的游客希望在13:00-14:00獲得營養補給。其次,關于供應的地點,44%的受訪者喜歡自帶食物進行滑雪運動,只有22%的滑雪游客會選擇在酒店的自助餐廳用餐。同時,路途較遠是西武王子酒店自助餐廳的重要問題,有29%的滑雪游客因為這一原因而拒絕在自助餐廳用餐。人多擁擠和吵鬧嘈雜也是西武王子酒店自助餐廳需要解決的問題。除了餐廳,滑雪游客希望在其他地點也可以隨時獲得營養食物的補給,50%的滑雪游客希望在雪道就可以獲得食物補給,另有35%的游客希望在更衣室可以獲取食物。再次,關于供應的品種,超過70%的人認為西武王子酒店營養餐的品種不夠考究,其中40%的人選擇非常不贊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食品不能夠給予滑雪愛好者恰當的能量補給(38.1%),且品種過少和食材重復也是該酒店營養餐存在的顯著問題。飲料是滑雪游客最期望獲得的非飯時能量補給,其中44%偏好熱飲,另有30%偏好瓶裝能量飲料。選擇烘培類食品的滑雪游客占20%,而中式速食并不十分受歡迎。最后,關于供應標準問題,超過82%的滑雪游客認為西武王子酒店應該應用國內外的滑雪運動營養標準與科學食譜改進其營養餐的供應,其中48%非常贊同,34%選擇贊同。同時,本文采用卡方檢驗,對比分析在選擇不同餐飲補給時間點的參與者,選擇的餐食是否相同,結果顯示9:00-10:00的參與者中,選擇補給餐食為熱飲的比例最高,其次是瓶裝能量飲料;11:00-12:00的參與者中75.0%的人選擇補給餐食為熱飲;13:00-14:00的參與者中仍然是選擇補給餐食為熱飲者居多,而15:00-16:00的參與者選擇烘焙類食品最多,占42.9%,不同時間段的參與者選擇的4種補給餐食所占比例不同,但尚未達到統計學意義,p=0.743>0.05。

查看全文

腦卒中營養治療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2001年2月~2003年5月在我院住院,符合全國腦血管病會議制定的標準[1],發病1周以內的急性腦卒中患者,并排除已有明確的肝、腎疾病和惡性腫瘤者。共入選109例患者,男67例,女42例。

1.2方法

1.2.1病史記錄

回顧病史記錄患者的性別、年齡和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以及既往卒中病史,同時記錄患者有無吞咽困難、意識障礙等一般情況。

查看全文

農產品生物營養強化研究

摘要:生物營養強化是通過傳統農業栽培措施和現代生物技術來發展高微量營養的農產品,越來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視。闡述了幾種微量營養物質生物營養強化的研究現狀,以期為生物營養強化技術的繼續發展提供基礎保障。

關鍵詞:生物營養強化;農業栽培;生物技術;微量營養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營養問題越發引起人們的重視與關注,人們對食物的要求不僅僅是吃飽,而是更加關注其營養、健康、安全。由于攝入營養不均衡或缺乏某種人體必需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而引起的隱性饑餓,已經成為全球最普遍、最受關注的公共健康問題。生物營養強化是提高人體營養水平的一種新方法,通過生物技術手段或農藝措施,進行農產品的生物營養強化,無需改變人類的飲食習慣,也無需額外營養補充劑,既安全又有效,可覆蓋廣泛的人群,有效防治和改善微量營養素缺乏及相關疾病發生,是目前解決人們微量營養素缺乏最具可持續發展的途徑之一[1]。

1生物營養強化

生物營養強化主要有兩種手段,一是通過傳統育種手段強化育種,選育具有富集某些目標營養素和提高其生物有效性的新品種;二是通過生物強化栽培(土壤施肥、葉面施肥),利用生物的自身生長特性,將環境中有益的目標微量營養素,經過生物新陳代謝,由無機態物質轉變為有機態物質,供人們安全食用,從根本上解決農作物微量營養素缺乏問題[2]。同藥劑補充和食品添加劑強化相比,生物營養強化更加安全、普及率更高。目前,生物營養強化研究主要集中在硒、鐵、鋅、葉酸等人體必需的微量營養物質,以作為一種營養補充方式,來緩解營養物質缺乏而引起的隱性饑餓。

2硒

查看全文

腫瘤病患的營養狀態研究

【摘要】目的:運用營養評估的方法,探究中晚期腫瘤患者的營養狀況及評定的意義,并對不同的指標進行比較。方法:對99例初診的中晚期腫瘤患者進行身高、體重、血清白蛋白、轉鐵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細胞總數的測定,對患者營養狀況作客觀的綜合評價。結果:99例腫瘤患者中營養不良有69例,發生率為69.7。其中24例為消瘦型營養不良,15例為蛋白質營養不良,30例為混合型營養不良。結論:腫瘤患者合并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的發生率高,營養不良與疾病預后有關。在各項血清學指標中,前白蛋白最為敏感。

【關鍵詞】腫瘤;營養狀況;營養不良

惡性腫瘤是一類消耗性疾病,隨著腫瘤的發展,患者的營養狀況逐漸惡化,而營養狀況又與疾病的進展、預后以及對治療的耐受有密切關系,因而評估機體的營養狀況對惡性腫瘤患者有重要意義,有助于了解營養不良的程度,并且在臨床上合理地進行營養支持。本研究旨在明確腫瘤患者營養不良的發生情況,并對不同營養指標進行評價。

1材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1995年9月~1997年10月,對腫瘤科住院的99例初診的中晚期腫瘤患者進行營養狀況調查。其中男性53例,女性46例,年齡19~78歲。經病理確診肺癌21例,腸癌27例,惡性淋巴瘤16例,食管癌6例,胃癌10例,乳腺癌13例,其他腫瘤6例。

查看全文

胃腸術后營養支持研討

患者在經過胃腸外科手術后,機體的代謝活動會明顯增強,及時地給予營養支持能夠幫助患者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使其盡快康復。胃腸外營養支持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如果長期使用,會影響患者的肝功能,使得膽汁淤積,腸道細菌出現異常及腸黏膜萎縮。臨床上常用腸內營養支持和腸外營養支持兩種。近些年來,隨著人們對營養支持研究的不斷深入,通過鼻腸管、鼻管等途徑的腸內營養已經逐漸替代了腸外營養,尤其是對于一些危重患者,它能夠幫助患者在短時間內恢復胃腸功能,減少腸源性感染的發生率,得到了國內外醫學界的廣泛認可[1-2]。下面簡單闡述國內外關于胃腸外科術后腸內營養支持的研究進展情況。

1腸內營養支持實施方法

1.1供給途徑

腸內營養支持供給途徑主要有鼻胃管、空腸造瘺和鼻腸管三種。

1.1.1鼻胃管在術前30min,根據患者的體型選擇規格合適的硅橡胃管和鼻胃管,將其經鼻插入,若在插管中遇到障礙,切不可強行用力。在術中醫生需要根據患者的病情,留置鼻胃管在十二指腸吻合口下方或下降段20cm的地方。在術后用負壓引流袋進行胃腸減壓,經過鼻胃管給予營養支持,并用盤帶固定。

1.1.2鼻腸管這種途徑在臨床上使用最廣泛,主要方法是在手術日當天早晨,將鼻腸管和鼻胃管一起置入患者的胃內,手術中再將鼻腸管送到空腸上至吻合口3cm處或者十二指腸下降部,胃管置于胃內,在術后用負壓引流袋進行胃腸減壓,經過鼻胃管給予營養支持,并用盤帶固定。

查看全文

食品營養與檢測設計探討

摘要:高等職業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項目是國家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依據國家相關政策,建設了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教學資源庫。闡述了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建設背景、整體設計、預期成效,對其他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的整體設計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高職教育;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專業教學資源庫;整體設計

2006年國家教育機構提出了建設國家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初步構思,2010年7月,黨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文件第19章明確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加強網絡教學資源體系建設,開發網絡學習課程。同時,高等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以下簡稱資源庫)建設也正式啟動,計劃到2025年建成國家級資源庫200個,到2016年國家立項建設97個資源庫[1]。為了規范資源庫建設,國家相繼出臺了系列文件,2010—2013年以通知的形式下發,2014—2016年以《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指南》的形式下發,2017、2018年分別以《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工作手冊》的形式下發[2],給資源庫建設提供了指導性文件。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是《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目錄(2015年)》規劃的專業名稱,專業屬于食品藥品與糧食大類、食品工業類,目前開辦專業的國內高職院校達到200余所。高等職業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項目是由楊凌職業技術學院聯合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共同主持,遴選國內25所辦學實力較強的高職院校、14家國內大型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相關行企參與共同建設而成。2017年建成了陜西省級教學資源庫,同年入選國家備選庫[3]。目前,資源庫全面開放,登錄網址www.icve.com.cn/spyyyjcjs可在線學習,建設課程14門,微課140門,注冊學習人數近7000人。

1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的整體目標思路

以培養高素質食品營養與檢測技術技能型專業人才為核心,大力普及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知識,努力推進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教育教學改革。通過聯合全國優勢院校、校企深度合作的途徑,遵循“一體化設計、結構化課程、顆粒化資源”的建構邏輯,建設包括專業建設中心、課程中心、技能與職業培訓中心、食品營養中心、食品檢測中心、行企信息中心等6個中心。全面凸顯資源庫“能學、輔教”功能,適應信息化教學,滿足不同使用人群、不同學習終端和不同學習場合,使之成為在校學生、社會學習者的自主學習中心,以及教師教學的服務中心、企業員工的培訓中心、行業技術的推廣中心,社會大眾的科普中心。最終將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成理念先進、內容全面、教學創新、方便應用的代表本專業一流水平的國家級教學資源庫。

2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教學資源庫內容建設的一體化設計

查看全文

營養片促銷策劃文案

一、活動目的

通過系列促銷活動,增加今越品牌知名度、吸引銷費者購買今越糖可營養片,幫助和拉動銷售。

二、活動地點

首場為杭州各個已經鋪貨的新品分銷點,次場為24個總經銷商負責各自選定的縣市分銷網絡,后場為縣市分銷網絡負責各自選定的全國XXXX所有營銷網絡。

三、活動時間20*年

1.首場10月1日一12月1日,所有的周六周日

查看全文

幼兒膳食與營養探索

一周歲到滿三周歲之前為幼兒期。幼兒生長發育雖不及嬰兒迅速,但亦非常旺盛。盡管幼兒胃的容量已從嬰兒時的200ml增加到300ml,但牙齒的數目有限,胃腸道消化酶的分泌及胃腸道蠕動能力也遠不如成人。此外,營養物質的獲得需從以母乳為主過渡到以谷類等食物為主,這些矛盾的出現提示我們不可過早的讓他們進食一般家庭膳食。

一、幼兒的營養需要和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

1、能量。幼兒對能量的需要通常包括基礎代謝,生長發育,體力活動及食物中毒的特殊動力作用的需要。嬰幼兒時期基礎代謝的需要約占總能量需要量的60%。由于幼兒的體表面積較大,基礎代謝率高于成年人,但男女之間的差別不大。生長發育所需能量為小兒所特有,每增加1g的體內新組織,約需要18.4~23.8kj(4.4~5.7kcal)的能量。好動多哭的幼兒比年齡相信的安靜孩子,需要的能量可高達3~4倍。

2、宏量營養素

(1)蛋白質。幼兒對蛋白質的不公量相對需要比成人多,而且質量要求也比成人高。一般要求蛋白質所供應占膳食總能量的12%~15%,其中有一半應是優質蛋白質。

(2)脂肪。對于1~3歲的幼兒,由脂肪提供的能量在30%~35%為宜,幼兒膳食中含有適量的脂肪也有助于增加食欲。幼兒膳食脂肪中必需脂肪酸應占總能量的1%,才能保證正常生長,預防發生脫屑性皮炎。必需脂肪酸中,亞油酸富含于所有植物油,較少出現缺乏,面含α—亞麻酸的油僅限于大豆油、低芥酸菜子油等少數油,應注意補充。補充時還應注意二者的適宜比例。

查看全文

小兒營養不良研究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小兒營養不良的發病原因,特點,預防及治療措施。方法分析180例小兒營養不良的年齡、地區分布、病因、并發癥、預防、治療。結果小兒營養不良兒6個月~2歲發病率高,與母乳量不足,未及時添加輔食或添加不當,特別是蛋白質不足有關。反復感染亦是本病常見原因。結論本病農村發病率明顯高于城市,與農村文化生活水平較低衛生習慣較差,喂養不科學,護理不當等有關。本病的預防應采取綜合措施,提倡科學育兒母乳喂養,及時診治各種感染性疾病,搞好兒童保健等。

【關鍵詞】小兒營養不良;病因;預防;治療

營養不良是因能量和/或蛋白質不足引起的一種慢性營養缺乏性疾病,多見于3歲以下的嬰幼兒,在我國農村,尤其是邊遠山區,其發病率在小兒總患病率中仍占有一定比例。現對門診收治自2001~2004年營養不良患兒180例進行綜合分析,為防治小兒營養不良提供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180例營養不良患兒中,男85例(47.2%),女95例(52.8%),年齡最小者42天,最大者7歲。6個月以下51例(28.3%),6個月~2歲116例(64.4%),2歲以上13例(7.2%);胎次1胎162例(90%),2胎18例(10%);農村患兒160例(88.8%),城鎮患兒20例(11.1%)。寄生蟲感染18例、口腔炎11例、早產兒喂養困難5例。臨床癥狀:均有不同程度的消瘦、皮膚干燥、蒼白和肌肉松弛,皮下脂肪均有不同程度減少,有些伴有水腫。體格發育落后,智力減退,精神呆滯或煩躁不安。其中營養不良I度68例、Ⅱ度92例、Ⅲ度營養不良20例(分度標準按小兒營養不良分度)[1]。

1.2病因180例營養不良病例中完全用母乳喂養者38例21.1%,人工喂養98例(54.4%),混合喂養者44例(24.4%)。母乳喂養率為21.1%,人工喂養率與混合喂養率占比例較高為(78.8%)。母乳喂養者主要是未及時添加輔食,人工喂養,混合喂養者的主食或輔食絕大部分是以淀粉類食物為主。與感染有關者60例(33.3%):以消化道感染(遷延性腹瀉,慢性痢疾等)為38例(63.3%);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膿胸,肺結核等)共14例(23.3%);其他感染性疾病有麻疹、肝炎等5例(8.3%)。與先天畸形有關的3例(1.6%)主要是先天性唇裂,腭裂,肥厚性幽門狹窄。有的患兒同時存在有1項以上的原因。

查看全文

林業育苗營養繁殖技術分析

摘要: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迅速,經濟的快速增長使得我國的環境受到了較嚴重的破壞。一些林業地區為了尋求發展,將林業用地改為開發用地,吸引開發商入駐,這種經濟發展模式不夠持久,不符合我國的可持續發展理念。為了促進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工作的同步開展,要重視林業建設。在林業建設中,要做好林業育苗工作,將營養繁殖技術合理地應用到林業育苗中,這樣可以提升樹苗的成活率,加快林業建設。基于此,主要分析了林業育苗過程中營養繁殖技術的應用優勢和應用中的優化辦法。

關鍵詞:林業育苗;營養繁殖;技術

為了響應我國可持續發展理念,在工業發展和農業發展的進程中,一定要重視林業用地的保護,大力推進林業建設,提升林業樹苗的成活率。做好林業建設能提升生態環境,并且能成為天然的生態區,凈化空氣,給人們提供視覺上的享受。為了促進林業建設的健康發展,應科學合理地應用營養繁殖相關技術,充分發揮林業育苗中營養繁殖技術的優勢,達到縮短樹苗培育周期的同時提升其成活率,促進其生長。這樣可以進一步促進我國林業建設樹苗培育水平的提升和林業生態環保建設事業的發展。

1營養繁殖技術在林業育苗中的應用優勢

為了進一步促進林業建設的發展,在樹苗種植中要選擇合適的種植技術。當前林業育苗中應用較廣泛的技術是營養繁殖技術,這種技術可以使得樹苗快速適應生長環境,縮短樹苗的培育周期[1]。這種技術的主要原理是將原有母本植物的器官通過移栽或嫁接的方式使其快速生長。這種繁殖技術操作起來較簡單,適合植物的生長環境,在林業育苗的應用中具有以下幾點優勢。1.1培育周期短,環境適應性強。在林業育苗中應用營養繁殖技術,可以大大縮短樹苗的培育周期,這是因為營養繁殖技術是直接將母本植物的枝、芽、莖等生長能力較強的器官進行移栽,移栽過后樹苗就直接以器官的形式慢慢生長[2]。與傳統的播種育苗法相比,省去了播種、育苗、萌芽和生長的環節,可以縮短植物的生長周期。另外,應用這種營養繁殖技術移栽的苗木器官具有一定的適應能力,能夠適應以往生長過程中周邊的環境和溫度,在后期的移栽和嫁接中更容易存活。1.2工藝簡單,育苗速度快。營養繁殖技術的熟練應用是要求工作人員掌握相關的專業知識,同時充分了解樹木的生長特點、習性等。從育苗工藝上來講,營養繁殖技術的特點操作簡單、周期短,營養繁殖技術和傳統的播種繁殖技術相比有明顯的優勢,其培養的過程更簡單、育苗質量更高,能夠最大限度地降低育苗成本。傳統播種繁殖技術有以下幾個環節:選種、處理種子、及時催芽、種子萌發和生長等,在育苗的整個周期中,任何一環出現問題都有可能導致育苗的成活率降低,同時還伴隨著萌發、生長過程緩慢等問題,需要的時間周期較長,幼苗受到周邊環境或者自然因素影響的風險增多,同時幼苗的抗病性能低,適應環境能力減弱,導致成活率低,最終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反觀營養繁殖技術,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播種育苗前期的環節,育苗前挑選健康植株的營養器官,直接栽植即可,大大節約了人力成本,相應的經濟成本也會降低,更適用于大規模的培養與生產。

2營養繁殖技術在林業育苗中的應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