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膳食與營養探索

時間:2022-06-22 10:13:00

導語:幼兒膳食與營養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幼兒膳食與營養探索

一周歲到滿三周歲之前為幼兒期。幼兒生長發育雖不及嬰兒迅速,但亦非常旺盛。盡管幼兒胃的容量已從嬰兒時的200ml增加到300ml,但牙齒的數目有限,胃腸道消化酶的分泌及胃腸道蠕動能力也遠不如成人。此外,營養物質的獲得需從以母乳為主過渡到以谷類等食物為主,這些矛盾的出現提示我們不可過早的讓他們進食一般家庭膳食

一、幼兒的營養需要和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

1、能量。幼兒對能量的需要通常包括基礎代謝,生長發育,體力活動及食物中毒的特殊動力作用的需要。嬰幼兒時期基礎代謝的需要約占總能量需要量的60%。由于幼兒的體表面積較大,基礎代謝率高于成年人,但男女之間的差別不大。生長發育所需能量為小兒所特有,每增加1g的體內新組織,約需要18.4~23.8kj(4.4~5.7kcal)的能量。好動多哭的幼兒比年齡相信的安靜孩子,需要的能量可高達3~4倍。

2、宏量營養素

(1)蛋白質。幼兒對蛋白質的不公量相對需要比成人多,而且質量要求也比成人高。一般要求蛋白質所供應占膳食總能量的12%~15%,其中有一半應是優質蛋白質。

(2)脂肪。對于1~3歲的幼兒,由脂肪提供的能量在30%~35%為宜,幼兒膳食中含有適量的脂肪也有助于增加食欲。幼兒膳食脂肪中必需脂肪酸應占總能量的1%,才能保證正常生長,預防發生脫屑性皮炎。必需脂肪酸中,亞油酸富含于所有植物油,較少出現缺乏,面含α—亞麻酸的油僅限于大豆油、低芥酸菜子油等少數油,應注意補充。補充時還應注意二者的適宜比例。

(3)碳水化合物。活動量大的幼兒,因身體消耗的能量多,對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也多,所以提供的量也較多。盡管幼兒已能產生消化各種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酶,但對于2歲以下的幼兒,較多的能量來自于淀粉和糖是不合適的,因為富含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酶,但對于占體積較大,可能性不適當地降低了食物的營養密度及決能量的攝入。2歲以后,要逐漸增加來自淀粉類食物的能量,供能為總能量的50%~55%。同時相應地減少來自脂肪的能量。

3、微量營養素

(1)礦物質。①鈣:從1歲到10歲,據估計平均每日用于骨骼生長需要儲留鈣從70mg上升到150mg,膳食中鈣吸收率僅有35%。奶及其制品是膳食鈣的最好來源。②鐵:幼兒期每天從各種途徑損失的鐵不超過1mg,加上生長需要,每天平均需要1.0mg的鐵。③鋅:嬰幼兒缺鋅時會出現生長發育緩慢、味覺減退、食欲不振、貧血、創傷愈合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等表現。④碘:碘對嬰幼兒的生長發育影響很大,幼兒期缺碘會影響生長發育,1~3歲幼兒碘的RNI為50μg/d。

(2)維生素:①維生素A:維生素A與機體的生長、骨骼發育、生殖、視覺及搞感染有關。②維生素D:幼兒也是是特別容易發生維生素D缺乏的易感人群,維生素D缺乏可引起佝僂病。維生素D膳食來源較少,主要來源是戶外活動國時由紫外線照射皮膚,使7—脫氫固醇轉變成維生素D。③其他維生素:維生素B1為水溶性維生素,在體內儲存極少,需每日之膳食中補充。

二、幼兒的膳食

1、幼兒食物選擇的基本原則

(1)糧谷類及薯類食品。進入幼兒期后,糧谷類應逐漸面為小兒的主食。谷類食物是碳水化合物和某些B族維生素的主要來源,同時因食用量大,也是蛋白質及其他營養素的重要來源。在選擇這類食品時應以大米、面制品為主,同時加入適量的雜糧和薯類。在食物的加工上,應粗細合理,加工過精時,B族維生素、蛋白質和無機鹽損失較大,在加工過粗、存在大量的植酸鹽及纖維素,可影響鈣、鐵、鋅等營養素的吸收利用。一般以標準米、面為宜。

(2)乳類食品。維生素B2、維生素A等營養素的重要來源。奶類鈣含量高、吸收好,可促進幼兒骨骼的健康生長。同時奶類富含量賴氨酸,是糧谷類蛋白的極好補充。但奶類鐵、維生素C含量很低,脂肪以飽和脂肪為主,需要注意適量供給。過量的奶類也會影響幼兒對谷類和其他食物的攝入,不利于飲食習慣的培養。

(3)魚、肉、禽、蛋及豆類食品。同時也是維生素A、維生素D及B族維生素和大多數微量元素的主要來源。豆類蛋白含量高,質量也接近肉類,價格低,是動物蛋白的較好的替代品,但微量元素(如鐵、鋅、銅、硒等)低于動物類食物,所以在經濟科學條件允許時,幼兒還是應進食適量動物性食品。

(4)蔬菜、水果類。這類食物是維生素C、β—胡蘿卜素較高。蔬菜水果不僅可提供營養素,而且具有良好的感官性狀,可促進小兒食欲,防治便秘。

(5)油、糖、鹽等調味品及零食。這類食品對于提供必需脂肪酸、調節口感等具有一定的作用,但過多對身體有害無益,應少吃。

2、幼兒膳食的基本要求

(1)營養齊全、搭配合理。

(2)合理加工與烹調。食物烹調時還應具有較好的色、香、味、形,并經常更換烹調方法,以刺激小兒胃酸的分泌,促進食欲。加工烹調也應盡量減少營養素的損失。

(3)合理安排進餐。在1~2歲每天可進餐5~6次,2~3歲時可進餐4~5次,每餐間相隔3~3.5小時。一般可安排早、中、晚三餐,午點和晚點兩點。

(4)營造幽靜、舒適的進餐環境。安靜、舒適、秩序良好的進餐環境,可使小兒專心進食。就餐時或就餐前不應責備或打罵幼兒,發怒時,消化液分泌減少降低食欲。進餐時,應有固定的場所,并有適于幼兒身體特點的桌椅和餐具。

(5)注意飲食衛生。幼兒抵抗力差,容易感染,因此對幼兒的飲食衛生應特別注意。餐前、便后要洗手;不吃不潔的食物,少吃生冷的食物,少吃生冷的食物;瓜果應洗凈才吃,動物性食品應徹底煮熟透。從小培養小兒良好的衛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