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理論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8 06:37:5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現代化理論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現代化理論

談論現代化理論與現代化中國

摘要:中國正在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是中國現代化進程的開拓和深入,是關于現代化理論與實踐的劃時代創造;展現在世界面前的一個現代化中國的藍圖,是對于世界現代化進程的一大貢獻。在面向21世紀的新的時代背景下,“三個代表”思想的提出,進一步提升了關于中國現代化問題的認識和實踐的自覺性。深入探討現代化的一般意義和演進規律,明確社會主義現代化在中國的實現道路和正確方向,對于開創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局面,在21世紀中葉完成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任務,是十分重要的。

關鍵詞:現代化理論;現代化中國;小康社會

一、世界現代化進程與一般意義

世界現代化進程改變著人類社會的面貌。戰后以來,隨著第三次科學技術革命的發生和深化,隨著世界在冷戰與競爭中壓力加劇,現代化意識和價值取向在不同類型的國家都得到了強烈表現,并在實踐上演化為20世紀世界現代化的不息浪潮。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當今世界,不僅發達國家為保持世界領先地位而繼續把現代化推到戰略高度,許多欠發達國家也提出了拒絕落后、注重發展的現代化目標和方案。現代化在實踐上構成席卷全球的壯觀景象,在理論上形成廣闊的研究領域。

在現代化進程中,對現代化的認識更加深刻。應該說,僅從經驗上感受現代化,還不能掌握其實質,只有從理論上把握這一概念,才可能避免實踐上的偏移。關于現代化的概念雖然存在千百種表述,其內涵也不盡相同。但從理論上形成對于現代化的一般認識,是有必要的。

一般來說,現代化是以近代工業和科技進步為推動力,實現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變過程,這一過程表現在經濟、政治、文化思想及社會制度等各個領域和層面,并引起社會結構和歷史主體的深刻變化。在現代化過程中,不斷發生在其中的主要特征,被稱為現代性。現代性實際上構成了現代化運動的階段性結果。從目前對現代化的理解來看,現代性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

查看全文

現代化理論與現代化我國論文

摘要:中國正在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是中國現代化進程的開拓和深入,是關于現代化理論與實踐的劃時代創造;展現在世界面前的一個現代化中國的藍圖,是對于世界現代化進程的一大貢獻。在面向21世紀的新的時代背景下,“三個代表”思想的提出,進一步提升了關于中國現代化問題的認識和實踐的自覺性。深入探討現代化的一般意義和演進規律,明確社會主義現代化在中國的實現道路和正確方向,對于開創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局面,在21世紀中葉完成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任務,是十分重要的。

關鍵詞:現代化理論;現代化中國;小康社會

一、世界現代化進程與一般意義

世界現代化進程改變著人類社會的面貌。戰后以來,隨著第三次科學技術革命的發生和深化,隨著世界在冷戰與競爭中壓力加劇,現代化意識和價值取向在不同類型的國家都得到了強烈表現,并在實踐上演化為20世紀世界現代化的不息浪潮。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當今世界,不僅發達國家為保持世界領先地位而繼續把現代化推到戰略高度,許多欠發達國家也提出了拒絕落后、注重發展的現代化目標和方案。現代化在實踐上構成席卷全球的壯觀景象,在理論上形成廣闊的研究領域。

在現代化進程中,對現代化的認識更加深刻。應該說,僅從經驗上感受現代化,還不能掌握其實質,只有從理論上把握這一概念,才可能避免實踐上的偏移。關于現代化的概念雖然存在千百種表述,其內涵也不盡相同。但從理論上形成對于現代化的一般認識,是有必要的。

一般來說,現代化是以近代工業和科技進步為推動力,實現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變過程,這一過程表現在經濟、政治、文化思想及社會制度等各個領域和層面,并引起社會結構和歷史主體的深刻變化。在現代化過程中,不斷發生在其中的主要特征,被稱為現代性。現代性實際上構成了現代化運動的階段性結果。從目前對現代化的理解來看,現代性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

查看全文

鄧小平現代化理論探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現代化科學化市場化法制化主體化合理化

論文摘要鄧小平的現代化理論是一個思維縝密的整體,它包括在邏輯上環環相扣、相互遞進的五個層次:生產過程的科學化,它是現代化賴以存在的客觀物質前提和基礎;經濟運作的市場化,它是經濟現代化真正落到實處的不可或缺的有效手役;民主政治建設的法制化,它既是經濟現代化的重要保證,又是體現中國特色的強大規范;人格訓練的主體化,它既是現代化的主體,又是現代化全部意義的指歸;思想方法建設的合理化,它既是現代化取得成功的思想前提,又是其根本的思想保證。

現代化是對現代社會的經濟、政治和思想等各個方面的特點的總體性概括,是相對于傳統社會而言的。那么,鄧小平的現代化理論所涵蓋的內容是什么?它的整體邏輯思路又是如何?筆者認為:鄧小平的現代化理論包括這樣幾個在內容上既相互聯系,在邏輯上又相互遞進的五個方面。

一、生產過程的科學化——科學技術是生產力

歷史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一切社會的存在和發展,最終都根源于生產力的現實狀態及其發展,傳統社會和現代社會概莫能外。但是,傳統社會和現代社會的生產力的存在狀態及發展方式是不一樣的。傳統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尤其是中國傳統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所依靠的主要是人力、畜力以及極其簡陋的生產工具,絕大多數老百姓過著“男耕女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給自足的農耕生活。直至新中國建立,這種“寧靜”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幾乎是一以貫之地延襲了八千年。社會主義建設的開始,才算真正開始打破這種“寧靜”的生活,現代化建設才開始提上議事日程。但是,自1957年以后,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開始急速“左”轉,現代化建設幾乎陷入停滯,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經過巨大曲折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才又重新步入正軌,其中的教訓是十分慘痛的。

鄧小平作為這段歷史的見證人及參與者,以一個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和政治家的勇氣和膽略,反思歷史,綜觀全球,瞻望未來,毅然決然地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科學論斷。他說“馬克思講過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這是非常正確的,現在看來這樣說可能不夠,恐怕是第一生產力。”[1]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這本來是歷史唯物主義學說的一個基本原理,但是在中國共產黨半個多世紀的歷史中,還沒有人正面提出和全面論述過這個問題。那么,鄧小平是如何解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呢?他說:“生產力的基本因素是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科學技術同生產資料和勞動力是什么關系呢?歷史上的生產資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學技術相結合的;同樣,歷史上的勞動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學技術知識的勞動力。我們常說,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這里講的人,是指有一定的科學知識、生產經驗和勞動技能來使用生產工具、實現物質資料生產的人。”[2]

查看全文

鄧小平現代化理論的邏輯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現代化科學化市場化法制化主體化合理化

論文摘要鄧小平的現代化理論是一個思維縝密的整體,它包括在邏輯上環環相扣、相互遞進的五個層次:生產過程的科學化,它是現代化賴以存在的客觀物質前提和基礎;經濟運作的市場化,它是經濟現代化真正落到實處的不可或缺的有效手役;民主政治建設的法制化,它既是經濟現代化的重要保證,又是體現中國特色的強大規范;人格訓練的主體化,它既是現代化的主體,又是現代化全部意義的指歸;思想方法建設的合理化,它既是現代化取得成功的思想前提,又是其根本的思想保證。

現代化是對現代社會的經濟、政治和思想等各個方面的特點的總體性概括,是相對于傳統社會而言的。那么,鄧小平的現代化理論所涵蓋的內容是什么?它的整體邏輯思路又是如何?筆者認為:鄧小平的現代化理論包括這樣幾個在內容上既相互聯系,在邏輯上又相互遞進的五個方面。

一、生產過程的科學化——科學技術是生產力

歷史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一切社會的存在和發展,最終都根源于生產力的現實狀態及其發展,傳統社會和現代社會概莫能外。但是,傳統社會和現代社會的生產力的存在狀態及發展方式是不一樣的。傳統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尤其是中國傳統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所依靠的主要是人力、畜力以及極其簡陋的生產工具,絕大多數老百姓過著“男耕女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給自足的農耕生活。直至新中國建立,這種“寧靜”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幾乎是一以貫之地延襲了八千年。社會主義建設的開始,才算真正開始打破這種“寧靜”的生活,現代化建設才開始提上議事日程。但是,自1957年以后,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開始急速“左”轉,現代化建設幾乎陷入停滯,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經過巨大曲折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才又重新步入正軌,其中的教訓是十分慘痛的。

鄧小平作為這段歷史的見證人及參與者,以一個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和政治家的勇氣和膽略,反思歷史,綜觀全球,瞻望未來,毅然決然地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科學論斷。他說“馬克思講過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這是非常正確的,現在看來這樣說可能不夠,恐怕是第一生產力。”[1]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這本來是歷史唯物主義學說的一個基本原理,但是在中國共產黨半個多世紀的歷史中,還沒有人正面提出和全面論述過這個問題。那么,鄧小平是如何解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呢?他說:“生產力的基本因素是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科學技術同生產資料和勞動力是什么關系呢?歷史上的生產資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學技術相結合的;同樣,歷史上的勞動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學技術知識的勞動力。我們常說,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這里講的人,是指有一定的科學知識、生產經驗和勞動技能來使用生產工具、實現物質資料生產的人。”[2]

查看全文

我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論文

馬克思主義理論中蘊涵著豐富的現代化思想,這已成為不爭的事實。黨的領導集體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為指導,在宏偉的中國革命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過程中,成功地實現了對馬克思現代化思想的實踐詮釋,形成了中國化、本土化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為此,理性地分析黨的領導集體深刻詮釋馬克思現代化思想的實踐過程,這無論是對于豐富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研究,還是為當前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良好的政策建議,都無疑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和深遠的現實意義。

一、黨的領導集體堅持歷史尺度同價值尺度的有機統一,注重社會的協調、整合發展,在方法論上實現了對馬克思現代化思想的實踐詮釋

在馬克思主義創始人那里,衡量社會現代化的發展程度即由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的革命性躍遷和整體性發展,就存在著兩個極為重要的衡量尺度:其一是強化工具和手段意義、注重實用理性的歷史尺度;其二是突出理想和信念意義、崇尚超越性理性的價值尺度。前者指的是基于目的的合理性和對達成目的可資運用手段的估價,并在此基礎上去追求一個限定的目標并設法預測其可能的后果,它重視的是功利的價值,關注的是當下的生存、發展和享受,崇尚效益、崇拜乃至迷信科技的力量,追求現世的幸福和快樂;而后者則重視人的價值,關注的是人的生存意義,崇尚終極關懷,追求精神或道德的富足。在馬克思看來,社會現代化進程是一個客觀的歷史進程與人的有目的的自覺活動交互作用的辯證運動過程。一方面,社會現代化受客觀規律制約,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馬克思認為,“一個社會即使探索到了本身運動的規律……它還是既不能跳過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發展階段。”[1]另一方面,馬克思也認為,社會現代化又“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2]119人們在認識和利用客觀規律的基礎上以“我”的方式進行活動,改變著自身的自然和外部自然界。可以看出,馬克思在闡釋其現代化思想的時候,充分注意到了歷史尺度同價值尺度的有機統一。

二、黨的領導集體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在具體內容上極大地實現了對馬克思現代化思想的實踐詮釋

黨的領導集體堅持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堅持與時俱進,在具體內容上極大地實現了對馬克思現代化思想的實踐詮釋。

1.黨的領導集體堅持“穩定壓倒一切”、把維持一個穩定的國際國內環境作為中國社會現代化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前提條件和可靠保證,這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現代化思想關于現代化運行條件的學說

查看全文

第三代領導集體對中國現代化理論的新貢獻

【關鍵詞】第三代領導集體/現代化/中國

【正文】

現代化是自1840年以來先進的中國人孜孜以求的目標。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給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契機,開辟了廣闊的前景。從此,中國人民和中國共產黨三代領導集體共同進行了長期的艱辛的探索。以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站在歷史和時代的交匯點上,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開拓進取,不懈探索,結合新的實踐深入研究,以跨世紀的思維創新,帶來了發展目標、發展道路、發展戰略的較大飛躍,從而以一系列理論和實踐上的重大創新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鄧小平的現代化思想。

第一,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市場經濟推進中國經濟現代化。

從1979年到1992年間,鄧小平同志曾先后12次論及市場經濟問題,特別是在1992年春,鄧小平同志視察南方發表重要談話時指出:“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鄧小平同志的這一重要論斷,石破天驚地打破了人們原有的只有計劃經濟才是社會主義基本特征的傳統觀念,使人耳目一新。這不僅極大的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同時也為解決改革開放以來在計劃與市場關系上長期懸而未決的問題找到了正確的答案,奠定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基礎。但是,明確地將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定位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卻是黨的第三代領導核心同志。

以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在領導我國人民深入進行改革開放,加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提出了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的偉大目標,并初步提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框架。1992年6月9日,同志在中共中央黨校發表的講話中,依據鄧小平同志關于社會主義也可以發展市場經濟的重要思想,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構想,同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四大正式確定我國經濟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而實現了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重大突破。這個目標的提出,集中了全黨和全國人民的意志,從而成為新的歷史條件下深化改革、加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思想指南。隨后,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把十四大確定的目標、要求和原則等加以系統化、具體化,闡明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勾畫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成為建立新經濟體制的工程化藍圖,這是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一個突出貢獻。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同志代表黨中央提出了公有制可以有多種實現形式的新論斷,同時作出了一系列新的戰略部署,這些戰略部署,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和實踐又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查看全文

中學歷史教學探究論文

中國史學界為現代化理論研究作出了重大貢獻。在這方面,成就最大的是已故的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羅榮渠。從80年代中期起,他即全身心地投入現代化問題研究。90年代,出版了《現代化新論》、《現代化新論續篇》等重要著作。在西方,現代化研究主要是從發展經濟學和發展社會學的角度進行的,而且大多數是微觀的政策性研究,很少從歷史學的角度進行研究,至于從宏觀史學角度進行整體性考察的,則幾乎沒有人嘗試。而羅先生研究的特點,正是從宏觀史學的角度,把現代化作為一個全球性的大轉變過程,即從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大轉變的過程,進行整體研究。經過艱辛的創造性的研究,羅先生和他的同事們為現代化作出了更為科學的界定,勾勒出世界和中國的現代化進程。這不僅大大拓寬了現代化理論研究,更重要的是“把現代化作為觀察人類歷史發展的歷史觀和方法論,使史學研究突破了僵化教條的束縛,大大擴展了歷史研究的領域,開闊了人們的視野”[2]。早在1988年初,羅先生就發表文章指出,建立馬克思主義的現代化理論,創建現代化研究的中國學派,是我國學術界的當務之急[3]。這一呼吁得到學術界的廣泛響應。我國學術界在建立馬克思主義的現代化理論、創建現代化研究的中國學派方面已取得可喜的成果。

從歷史學的角度看,筆者認為現代化研究最突出的貢獻是現代化研究“范式”的構建。范式亦稱范型,是學術研究中的解釋模式,它是理論、范疇和方法的集合體。美國著名科學哲學家庫恩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說,科學革命就是從一種范式向另外一種范式轉換。羅榮渠指出:“長期以來,革命史一直是中國近現代史研究的中心和主題。所有一切其他研究,如經濟史、社會史、文化史、國際關系史都是圍繞這個中心進行的。革命史是中國近現代史研究的‘范式’,即唯一的解釋模式。”“當前中國近現代史研究中的新進展是在‘革命’的傳統范式之外出現了‘現代化’這個范式。[4]”現代化范式對我國歷史研究和歷史教育已產生巨大影響。以著名的北京大學為例,該校組建了世界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開設了世界現代化和中國現代化進程方面的課程,招收了以現代化進程為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包括外國留學生),出版了現代化方面的教材以及“世界現代化進程研究叢書”。其他一些大學,尤其是全國知名的重點大學也有類似的情況。可以預言,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推進和現代化理論研究的發展,現代化范式對我國歷史研究和歷史教育的影響還會更深刻、更廣泛。

當前,我國中學歷史教學無論是教材還是課堂教學,無論是教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仍然是一種“革命史范式”。多數歷史教師對現代化研究的進展知之不多。史學觀念陳舊,不僅與史學研究的新進展之間有很長的距離,與高等學校的歷史教育(包括專業歷史教育和公共歷史教育)嚴重脫節,甚至對高考歷史試題中出現的某些體現了現代化觀點的題目(如關于美國西進運動、中國北洋軍閥政府內外政策評價等)也難以適應。由此可見,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中學歷史教學都應該關注現代化研究,吸收現代化研究的成果,充實和更新教學內容,運用現代化范式改進教與學。

在中學歷史教學(主要是中國和世界近代現代史教學)中運用現代化范式,能在以下方面起到積極作用。

第一,現代化范式可以為我們認識近現代史提供新的視角。

“革命史范式”是從革命亦即階級斗爭的視角去審視歷史。以中國近現代史為例,正如羅榮渠所說:“按革命史的傳統范式,中國近現代以來的歷史發展被概括為‘兩個過程’論。……在這個革命史框架下關注的中心問題是反帝反封建,論及中國資本主義的萌芽也突出帝國主義如何壓制這一萌芽的成長。……以現代化為中心來研究中國近現代史,不同以革命為中心來研究中國近現代史,必須重新建立一個包括革命在內而不是排斥革命的新的綜合分析框架,必須以現代生產力、經濟發展、政治民主、社會進步、國際性整合等綜合標志,對一個半世紀的中國大變革給予新的客觀的歷史定位。[5]”也就是說,現代化范式要求我們從現代生產力發展的角度從經濟、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全方位地綜合地審視中國近現代史。這就提供了不同于革命史范式的新視角,以此視角,我們可以把中國近現代史劃分為兩個時期:(l)1840-1949年的早期現代化時期。這一時期的現代化是按資本主義的后發外生型現代化模式艱難推進的,主題是“建立一個獨立統一的現代國家”[6]。與之相應,工業化與文化現代化同步艱難伴行。(2)1949年以后,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時期,其主題是經濟建設。歷史現象往往是復雜的,包含著多種關系,僅僅從一個角度去審視往往難窺全貌和實質。現代化范式所提供的視角可以幫助我們更全面更深刻地認識復雜的歷史現象。如在近代史上,外國侵略者通過不平等條約強迫中國開放了一批又一批通商口岸。通商口岸是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最高的地方。但如果按現代化范式的框架來審視,這僅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近代以來,通商口岸還是中國的工業基地、技術中心、商業中心和金融中心,是西方文化的傳播中心,因而是中國現代化程度最高的地方,或者說是“中國的現代化中心”[7]。通過多角度的審視,我們對通商口岸的認識就更全面和更深刻了。對于具體的歷史現象尚且需要多角度全方位的審視,若要探索近現代史發展的規律,全面地總結歷史的經驗與教訓就更需如此了。

查看全文

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運用與發展

同志十分重視文化問題,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中特別提出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的論斷,這是對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運用和發展。

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中包括文化理論,但由于馬克思主義歷史觀的理論框架主要由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構成,而不是由經濟、政治和文化構成的,因而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等經典作家雖然對經濟、政治都有過論述,也多次談到文化問題,卻缺乏系統的文化理論,甚至對文化這個概念的理解也不一致。例如列寧在多數場合把文化理解為精神性的東西,有時也理解為物質性的東西。十月革命勝利后,針對有些人認為“俄國生產力還沒有發展到足以實現社會主義的水平。”列寧說:“既然建立社會主義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我們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達到這個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農政權和蘇維埃制度的基礎上趕上別國的人民呢?”在這里,列寧把文化水平理解為生產力水平。很多情況下文化與文明是不分的,既有精神文明、精神文化的概念,又有物質文明、物質文化的概念。

在《新民主主義論》中采取了經濟、政治和文化的理論框架來考察中國社會,對經濟、政治與文化的關系和文化在人類社會中的地位作了明確的規定,并對當時中國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的現狀和前景作了分析,其中對中國文化問題作了較詳細的論述。指出:“一定的文化(當作觀念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給予偉大影響和作用于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而經濟是基礎,政治則是經濟的集中的表現。這是我們對于文化和政治、經濟的關系及政治和經濟的關系的基本觀點。”他接著分析了中華民族的舊政治、舊經濟和舊文化,又專門論證了中華民族應該具有的新政治、新經濟和新文化是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他特別分析了自“五四”運動以來中國文化在政治和經濟的推動下從舊文化向新文化演變的過程,最后得出結論:“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就是人民大眾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義文化,就是新民主主義的新文化。”應該說,《新民主主義論》是系統的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形成的標志。

新中國成立后,由于不再用經濟、政治和文化的理論框架來分析社會主義建設問題,我國理論界對于文化基本理論缺乏系統、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對許多基本問題的認識不是很清楚。改革開放以來,文化問題,無論是作為理論問題還是現實問題都受到廣泛的關注。1991年,同志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七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用經濟、政治和文化的理論框架來分析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問題。他說:“黨的十三屆七中全會在總結貫徹執行基本路線經驗的基礎上,又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十二條原則,標志著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的認識更加深刻了。黨的基本路線和這十二條原則,總起來說,就是要通過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文化,以適應和促進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然后,他分別對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和文化建設作了具體說明。他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明確地以經濟、政治和文化的理論框架來闡釋鄧小平理論,分別詳細地論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和文化,對每項建設都作了更為具體和詳盡的說明。在“三個代表”中,同志把文化問題擺到了重要地位,把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應用于建黨學說。在“七一”講話中,再次詳細論述了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問題。實踐是真理的源泉,運用一種理論往往會發展一種理論。中國共產黨領導人運用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過程,也是發展它的過程。這種運用無疑會完善和豐富理論本身,也會使長期爭論的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或澄清。同志把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運用于建黨學說,提出“我們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的論斷,是一種理論創新。

如何理解先進文化的概念?先進文化的存在邏輯地蘊涵落后文化的存在,因為沒有落后文化,也就無所謂先進文化。那么,先進與落后的標準是什么呢?同志在“七一”講話中指出:“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發展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就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顯然,他是以時代的發展水平為標準來區分先進文化和落后文化的,主要是以社會制度為標準來劃分的。這就是說,社會主義文化比資本主義文化先進,比封建文化更先進。但是,一個國家的具體文化現象是復雜的。社會主義文化與社會主義社會文化不能等同。中國社會現代文化除了反映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制度的先進文化,即社會主義文化,還有落后文化,即反映資本主義制度、甚至封建主義制度的文化。中國文化之所以是先進文化,在于它的主流文化是社會主義文化,并不是說它是純粹社會主義的。不僅如此,文化中還包含非意識形態的因素。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文化中的非意識形態因素(如科學技術、文化設施)則比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文化中的非意識形態因素先進。中國文化中的科學技術遠不如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科學技術先進。而且,即使就意識形態因素而言,社會主義文化是就整體上講比資本主義文化先進。中國的先進文化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有中國特色”就準確地表明了這種復雜性,這是由中國社會主義尚處于初級階段的國情造成的。

如何理解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呢?同志在“七一”講話中對什么是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作了明確的回答:即“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這個前進方向是由中國的先進的經濟和政治決定的。先進的經濟包括先進的生產力和社會主義的經濟關系,先進的政治包括社會主義的國體和政體,就是這樣的經濟和政治決定了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是社會主義的。由于先進生產力的不斷發展,由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建立健全,由于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的基本經濟制度不斷成熟,由于社會主義政治制度不斷完善,中國先進文化的主旋律,即社會主義旋律無疑也將日益壯大。“三個面向”,也就是現代化方向。中國現代文化不等于現代化文化,而是在向現代化文化前進之中。可以說,“五四”運動以來中國文化就開始了從傳統文化向現代化文化過渡的過程,但直到新中國成立以后才取得了真正向現代化文化前進的條件,改革開放以后才加快了建設現代化文化的步伐,現在不能說這個過程已經基本結束了。而民族性、科學性、大眾性,其內容是不斷發展的,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是更加突出、更加鮮明的民族性、科學性、大眾性。籠統地說,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也就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的興旺發達和繁榮,也就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不斷前進。

查看全文

鄧小平文化理論與中國傳統文化

【關鍵詞】鄧小平/文化理論/傳統文化/批判繼承

【正文】

中國共產黨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這是提出的著名的“三個代表”思想的重要內容之一。中國先進文化,是體現中國民族特色的、博采眾家文化之長的、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鄧小平文化理論就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并博采了眾家文化之長,同時又為廣大群眾所接受。所以,它是中國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理論體現。那么,鄧小平文化理論的民族性又體現在何處呢?那就是,鄧小平文化理論扎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中國傳統文化為鄧小平文化理論的形成提供了豐富的思想材料,鄧小平文化理論批判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

一、鄧小平文化理論的邏輯體系

鄧小平文化理論又稱鄧小平文化建設理論,它與鄧小平精神文明建設理論是相一致的。從鄧小平精神文明建設理論的邏輯結構出發,鄧小平文化理論主要包括兩大板塊:即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和加強教育科學文化建設。

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首要方面,就是加強思想建設。而最主要的是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一種目標追求,是引導人們奮發向上的力量源泉。一個人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他就會產生一種巨大的前進動力,對前途充滿信心,不至于因征途坎坷而畏縮不前。鄧小平指出:“為什么我們過去能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奮斗出來,戰勝千難萬險使革命勝利呢?就是因為我們有理想,有馬克思主義信念,有共產主義信念。”[1](P110)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教育青年一代樹立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的崇高理想,堅定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必勝的信念。就當前而言,這一理想不僅指共產主義的最高理想,而且指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

查看全文

談論現代化過程下的歷程和歸宿

摘要:中國正在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是中國現代化進程的開拓和深入,是關于現代化理論與實踐的劃時代創造;展現在世界面前的一個現代化中國的藍圖,是對于世界現代化進程的一大貢獻。在面向21世紀的新的時代背景下,“三個代表”思想的提出,進一步提升了關于中國現代化問題的認識和實踐的自覺性。深入探討現代化的一般意義和演進規律,明確社會主義現代化在中國的實現道路和正確方向,對于開創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局面,在21世紀中葉完成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任務,是十分重要的。

關鍵詞:現代化理論;現代化中國;小康社會

一、世界現代化進程與一般意義

世界現代化進程改變著人類社會的面貌。戰后以來,隨著第三次科學技術革命的發生和深化,隨著世界在冷戰與競爭中壓力加劇,現代化意識和價值取向在不同類型的國家都得到了強烈表現,并在實踐上演化為20世紀世界現代化的不息浪潮。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當今世界,不僅發達國家為保持世界領先地位而繼續把現代化推到戰略高度,許多欠發達國家也提出了拒絕落后、注重發展的現代化目標和方案。現代化在實踐上構成席卷全球的壯觀景象,在理論上形成廣闊的研究領域。

在現代化進程中,對現代化的認識更加深刻。應該說,僅從經驗上感受現代化,還不能掌握其實質,只有從理論上把握這一概念,才可能避免實踐上的偏移。關于現代化的概念雖然存在千百種表述,其內涵也不盡相同。但從理論上形成對于現代化的一般認識,是有必要的。

一般來說,現代化是以近代工業和科技進步為推動力,實現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變過程,這一過程表現在經濟、政治、文化思想及社會制度等各個領域和層面,并引起社會結構和歷史主體的深刻變化。在現代化過程中,不斷發生在其中的主要特征,被稱為現代性。現代性實際上構成了現代化運動的階段性結果。從目前對現代化的理解來看,現代性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