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現代化理論的邏輯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14 01:55:00
導語:鄧小平現代化理論的邏輯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關鍵詞現代化科學化市場化法制化主體化合理化
論文摘要鄧小平的現代化理論是一個思維縝密的整體,它包括在邏輯上環環相扣、相互遞進的五個層次:生產過程的科學化,它是現代化賴以存在的客觀物質前提和基礎;經濟運作的市場化,它是經濟現代化真正落到實處的不可或缺的有效手役;民主政治建設的法制化,它既是經濟現代化的重要保證,又是體現中國特色的強大規范;人格訓練的主體化,它既是現代化的主體,又是現代化全部意義的指歸;思想方法建設的合理化,它既是現代化取得成功的思想前提,又是其根本的思想保證。
現代化是對現代社會的經濟、政治和思想等各個方面的特點的總體性概括,是相對于傳統社會而言的。那么,鄧小平的現代化理論所涵蓋的內容是什么?它的整體邏輯思路又是如何?筆者認為:鄧小平的現代化理論包括這樣幾個在內容上既相互聯系,在邏輯上又相互遞進的五個方面。
一、生產過程的科學化——科學技術是生產力
歷史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一切社會的存在和發展,最終都根源于生產力的現實狀態及其發展,傳統社會和現代社會概莫能外。但是,傳統社會和現代社會的生產力的存在狀態及發展方式是不一樣的。傳統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尤其是中國傳統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所依靠的主要是人力、畜力以及極其簡陋的生產工具,絕大多數老百姓過著“男耕女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給自足的農耕生活。直至新中國建立,這種“寧靜”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幾乎是一以貫之地延襲了八千年。社會主義建設的開始,才算真正開始打破這種“寧靜”的生活,現代化建設才開始提上議事日程。但是,自1957年以后,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開始急速“左”轉,現代化建設幾乎陷入停滯,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經過巨大曲折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才又重新步入正軌,其中的教訓是十分慘痛的。
鄧小平作為這段歷史的見證人及參與者,以一個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和政治家的勇氣和膽略,反思歷史,綜觀全球,瞻望未來,毅然決然地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科學論斷。他說“馬克思講過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這是非常正確的,現在看來這樣說可能不夠,恐怕是第一生產力。”[1]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這本來是歷史唯物主義學說的一個基本原理,但是在中國共產黨半個多世紀的歷史中,還沒有人正面提出和全面論述過這個問題。那么,鄧小平是如何解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呢?他說:“生產力的基本因素是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科學技術同生產資料和勞動力是什么關系呢?歷史上的生產資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學技術相結合的;同樣,歷史上的勞動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學技術知識的勞動力。我們常說,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這里講的人,是指有一定的科學知識、生產經驗和勞動技能來使用生產工具、實現物質資料生產的人。”[2]
那么,現代化與科學技術又是什么關系呢?鄧小平說:“我們要實現現代化,關鍵是科學技術要能上去”[3]。“日本從明治維新就開始注意科技,注意教育,花了很大力量。明治維新是新興資產階級干的現代化,我們是無產階級,應該也可能干得比他們好。”[4]按照鄧小平的思路,生產力水平的高低,現代化宏偉藍圖的實現與否,在當今的社會里,最根本最關鍵的因素是科學技術水平的高低。因為在當今世界,“同樣數量的勞動力,在同樣的勞動時間里,可以生產出比過去多幾十倍幾百倍的產品,”“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學的力量、技術的力量”[5]。如果“沒有現代科學技術,就不可能建設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沒有科學技術的高速度發展,也就不可能有國民經濟的高速度發展。”[6]總之,就不會有現代化的實現和社會的長足進步。
二、經濟運作的市場化——計劃和市場都是方法
如果說科學技術是推動生產力發展的巨大杠桿,那么架設這個杠桿,使生產力的發展真正落到現實層面則是必須進一步考慮的問題。我們知道,傳統的經濟模式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模式,這種經濟的最大特點是自足性而非交易性。生產和生活用品多半是生產者自己生產自己消費,滿足自身消費之后的少量剩余才能用于交易。而現代經濟的發展則是建立在大規模的專業分工的基礎上的。要打破這種生產方式的自足性,從已有的手段來看,無非是兩種,一種是以自由市場交易為主要形式的市場經濟模式,另一種是以行政命令為主要形式的計劃經濟模式,一般來說,這兩種經濟模式都可以滿足社會生產的分工和專業化協作的要求。那么,這兩種形式,哪一種更能適合現階段中國實現現代化的客觀要求呢?對此,鄧小平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我國曾長期實行計劃經濟模式,計劃經濟常被人們看成是社會主義在管理經濟上的優越性的表現,似乎只有計劃經濟才是社會主義的,而市場經濟則是資本主義的。但是,長期的計劃經濟運行的結果,非但未能使經濟發展取得預期的效果,相反還不同程度地造成了資源的閑置和浪費。既然如此,為什么不可以運用市場經濟手段來配置我國有限的資源呢?對此,鄧小平明確指出:“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7]在鄧小平看來,社會主義經濟也可以運用市場這一手段。這是因為:“我們過去一直搞計劃經濟,但多年的實踐證明,在某種意義上說,只搞計劃經濟會束縛生產力的發展。”[8]而市場經濟則不同,它承認市場上的一切生產者和經營者都是作為獨立的經濟主體參與經濟活動的,出于對自身的利益追求,自然而然地會根據市場價格的變動不斷地調節生產和經營。在市場競爭環境形成的巨大壓力和追求利益的內驅力的推動下,經濟主體會不斷地改進技術,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客觀上能使有限資源得到優化配置。從打破“左”的觀念的束縛到具體的經濟運作,歷史和現實已經給出了這樣的結論:市場經濟的的運作模式較之于傳統的自然經濟模式、特殊歷史條件下的計劃經濟模式,在目前狀態乃至在今后較長的歷史演進過程中,對于生產力的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舍此,經濟發展、現代化的實現是別無出路的。
三、政治民主建設法制化——必須使民主制度化
經濟的發展,經濟的現代化并非是鄧小平現代化理論的全部內涵。鄧小平所指稱的現代化是社會主義的現代化,中國特色的現代化,所以,在鄧小平的現代化理論里,政治的現代化是其題中應有之義。
鄧小平的政治現代化理論來源于兩個方面,其一是對歷史的反思,既有對傳統中國社會的反思,又有對社會主義在世界和中國的命運的歷史反思;其二是對西方現實政治的觀照和分析。我們知道,現代化是與現代性同等程度的概念,只不過現代化更多的側重于社會的整體性和動態性,側重于歷史的比較。現代性是相對于封建性而言的,封建性政治的特點是其政治的等級性、人治性,而現代性政治的特點則是其民主性、法制性。所以,鄧小平在談到建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政治目標時比較多的是強調現實政治的民主性、法制性。但是,單純的民主性和法制性還遠不足以概括鄧小平現代化政治理論的特點,鄧小平尤為強調的是,中國的民主政治不是照搬西方式的議會民主制,而是具有中國特點、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
首先,他明確指出:“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現代化。”[9]一方面,只有在民主的政治氛圍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社會主義積極性;另一方面,只有人民群眾的積極性提高了,經濟才能在一個民主的環境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只有經濟發展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實現才有可能性。但是,我國有幾千年封建社會和一百多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舊中國留給我們的,封建專制傳統比較多,民主法制傳統很少。”[10]因此,建立民主法制的政治制度不但任務艱巨,而且極其迫切。社會主義革命成功以后,理應逐步建立起相對完善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了,但是,“解放以后,我們也沒有自覺地、系統地建立保障人民民主權利的各項制度,法制很不完備,也很不受重視。”[11]“在民主的實踐方面,我們過去作得不夠,并且犯過錯誤”[12],因此,“現在我們要認真建立社會主義的民主制度和社會主義法制。只有這樣,才能解決問題。”[13]
其次,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如一車之兩輪、一鳥之雙翼,兩者是辯證的統一,是缺一不可的。法制是建立在民主基礎上的法制,離開民主基礎的法制只能是專制,民主是受法制保護和制約的民主,不受法制保護和制約的民主只能是無政府主義。因此,失卻了民主和法制的現代化,現代化就只能是烏托邦式的幻想。對此,鄧小平強調指出:“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法制。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14]“社會主義民主和社會主義法制是不可分的”[15],那種“不要社會主義民主的法制,決不是社會主義法制,不要社會主義法制的民主,也決不是社會主義民主”[16]。因此,民主和法制兩者缺一不可。
再次,鄧小平所指稱的社會主義民主是指具有現階段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鄧小平說,各國的歷史不同、經驗不同,現在所處的情況也不同,因此各國都要根據自己的特點來建設,中國的事情必須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辦。為什么呢?因為“民主是一種國家形式,一種國家形態”[17],民主具有鮮明的階級屬性。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的實質,是在共產黨領導下的代表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利益的人民民主,而不是那種西方“三權分立”式的議會民主制度。他告誡人們,西方民主那一套我們不能照搬,中國的民主建設不能離開四項基本原則,如果“抽象地空談民主,那就必然會造成極端民主化和無政府主義的嚴重泛濫,造成安定團結政治局面的徹底破壞,造成四個現代化的徹底失敗。”[18]
四、人格訓練的主體化——培養社會主義新人
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目的,是人民當家作主。因此,如果民主政治的主體缺失,那么,即使具有比較完備的民主法律制度,實質上也只能形同虛設。因此,在建設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同時,必須努力培養具有健全的主體意識的社會主義新人,使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和社會主義新人的培養實現良性互動,互相促進,共同提高。那么,在鄧小平的現代化理論視野里的社會主義新人是怎樣的呢?它與現代化的關系又如何呢?
首先,鄧小平提出,社會主義所要培養和造就的新人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理想是支撐一個人、一個社會向前發展的內在動力,一個人或一個社會如果失去了理想,無異于失去了靈魂和精神支柱。所以,鄧小平語重心長地說:“我們一定要經常教育我們的人民,尤其是我們的青年,要有理想。為什么我們過去能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奮斗出來,戰勝千難萬險使革命勝利呢?就是因為我們有理想,有馬克思主義信念,有共產主義信念。”[19]道德和紀律是約束人的行為的規范,一個人和一個社會只有理想是不行的,還必須有一定的社會規范的約束,這樣對整個社會發展而言,才能形成“合力”,“組織起來就有力量”,而不至于相互內耗,不至于“一盤散沙”[20]。而缺少文化知識,或缺乏具體文化訓練的人,對其訴諸于主體性或主體意識,都將是非常困難的。
其次,鄧小平在提出培養“四有”新人的總前提下.進一步闡述了現代化建設與人才資源開發和利用的關系。十一屆三中全會開過不久,他就明確指出:“現在我們國家面臨的一個嚴重問題,不是四個現代化的路線、方針對不對,而是缺少一大批實現這個路線、方針的人才。”[21]“改革經濟體制,最重要的、我最關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體制,我最關心的,還是人才。”[22]因為人才問題,對于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建設,“是一個戰略問題,是關系到我們黨和國家長遠利益的大問題”[23]。那么,如何才能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管好、用好人才呢?他認為:人才的培養,基礎在教育。所以,要大力興辦教育事業,使教育事業有一個大的發展,大的提高。而且,要使我們的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24]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人才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但是,有了人才并不等于就能夠用好人才。所以,鄧小平一再強調:“選賢任能也是革命”[25],號召人們“堅決解放思想,克服重重障礙,打破老框框,勇于改革不合時宜的組織制度、人事制度,大力培養、發現和破格使用優秀人才,堅決同一切壓制和摧殘人才和現象作斗爭。”[26]
再次,鄧小平提出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雙尊”口號,并以此作為政策核心,制定出一系列相關政策,使“雙尊”能較好地落到實處。不僅如此,他還提出,要使整個社會形成“雙尊”的良好風氣,為培養社會主義新人提供優化的社會環境。鄧小平“雙尊”口號的提出,一方面,為黨和政府制定鼓勵人才輩出的政策提供了理論根據;另一方面,為形成人人祟尚知識、祟尚科學的社會風氣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再則,也為人們主體意識的確立起到了很好的導向和規范作用。“實踐證明,這一政策和依據這一政策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得到了廣大知識分子和人民群眾的擁護”[27]。
五、思想方法建設的合理化——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人的正確的主體意識的確立,少不了正確的社會規范和良好的社會輿論導向,但是主體意識的確立,并不能保證社會主體行為的合理與正確,因為任何一種社會主體的行為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意識的指導下進行的,只有在思想意識本身合理的前提下才能保證主體行為的合理化。在鄧小平的現代化理論中,思想的合理性是以對“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指認為核心、為最高的思想準則的。
我們知道,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的最初提出并不是鄧小平,而是,是思想的“精髓”,是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但是,社會主義革命勝利之后,由于“左”的思想影響和干擾,使我們偏離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給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造成了巨大的曲折乃至于災難。鄧小平撫今追昔,旗幟鮮明地提出,要“完整準確”地理解思想,全面恢復“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一掃傳統思維以及在當時歷史條件下的“左”的思維方式和形而上學的絕對性。那么,鄧小平是如何正確闡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的呢?
首先,鄧小平針對兩個“凡是”提出,必須“完整準確”地理解思想,那種把思想教條化、絕對化的思想方法既是傳統的形而上學絕對性思想方法的延續,也是與思想本身相背謬的。他說:“馬克思、恩格斯沒有說過‘凡是’,列寧、斯大林沒有說過‘凡是’,同志自己也沒有說過‘凡是’”[28]。思想的全部“精髓靈魂”是“實事求是”。“實事求是”是思想的“根本點”、“出發點”。“過去我們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勝利,是靠實事求是,現在我們要實現四個現代化,同樣要靠實事求是。”[29]
其次,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是辯證的統一。因為,一方面解放思想是實事求是本身的內在要求和必然前提,另一方面也只有切實解放思想才能做到實事求是。“‘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30]按照實事求是的原則,我們思想、行動都必須尊重事物或對象本身具有的客觀規律,但是,任何一個人,抑或一個社會群體在思想或行動時一般都是在既有的思維框架或定勢的規約下進行的,這樣就會影響人們對客觀規律的認識。因此,要想做到實事求是就必須打破原有的思想框框,即必須解放思想才能做到實事求是。誠如鄧小平所說:“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們才能正確地以馬列主義、思想為指導,解決過去遺留的問題,解決新出現的一系列問題,正確地改革同生產力迅速發展不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確定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具體道路、方針、方法和措施。”[31]
這就告訴我們,只有堅持解放思想才能實事求是,只有堅持實事求是才能解放思想。反之,“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只有解放思想,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才能順利進行。”[32]
再次,思想是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是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產生的理論結晶。它的“精髓靈魂”是“實事求是”,是具有普遍意義的思想方法論。那么,如何對待思想本身就成為能否真正堅持“實事求是”的試金石。
對此,鄧小平指出:我們信仰和堅持馬列主義,是因為馬列主義、思想是科學。馬列主義、思想是顛撲不破的真理。但是我們堅持它并非固守這些先哲們的本本條條,不是離開自己的國家抽象地談論馬列主義、思想。“真正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必須根據現在的情況,認識、繼承和發展馬克思列寧主義,”“不以新的思想、觀點去繼承、發展馬克思主義,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33]鄧小平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在恪守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原則的基礎上,把思想發展到了鄧小平理論階段。總之,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如果還是囿于傳統的、甚至于極“左”的思想框框,是注定不能成功的。正如鄧小平所說:“我們搞四個現代化,不開動腦筋,不解放思想不行。”[34]正確的方法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打破習慣勢力和主觀偏見的束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35]
總之,筆者認為,鄧小平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是一個由五大界定標準構成、在邏輯上環環緊扣的邏輯整體,從經濟、政治、思想文化等幾個方面科學論證了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完整內涵及其內在的邏輯構架,忽視或舍棄其中的任何一項都是失之偏頗的。這一理論的提出為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了理論根據,是我們社會主義現代化現代化建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證。
注釋
[1][7][8][19][20][22][24][33]《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275頁,第148頁,第111頁,第111頁,第108頁,第35頁,第291-292頁。
[2][3][4][5][6][9][10][11][12][13][14][15][18][21][23][25][26][28][29][31][32][34][35]《鄧小平文選》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第1版,第88頁,第40頁,第40頁,第87頁,第86頁,第168頁,第332頁,第332頁,第168頁,第348頁,第146頁,第359頁,第176頁,第220-221頁,第222頁,第401頁,第326頁,第39頁,第143頁,第141頁,第143頁,第279頁,第279頁。
[16]《中共中央關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的決議》。
[17]《列寧選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4月第1版,第257頁。
[27]《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知識分子工作的通知》。
[30]《選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801頁。
- 上一篇:食品安全性問題研究論文
- 下一篇: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