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供應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2 21:34:4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土地供應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市土地供應計劃
為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確定的鄭汴一體化發展和*市委、市政府實施的工業強市戰略決策,堅持保障發展、保護資源,大力推進土地的節約集約利用,促進我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遵照國家、省有關國有土地供應計劃編制的規定和要求,依據國家產業政策、市經濟社會發展計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規劃,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積極順應土地宏觀調控,立足關注民生,保障經濟適用房、廉租房、普通商品房等用地供應,促進人們居住生活條件的改善;立足保護資源,保障發展,控制總量,盤活存量,促進土地節約集約高效利用。
二、堅持原則
(一)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加強土地節約集約利用
(二)優化土地供應結構,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優先安排基礎設施用地;大力支持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文化產業、物流業;確保經濟適用房、廉租住房和普通商品房等用地需求;積極促進現代服務業的發展,適度安排商業服務用地。
加強土地供應調控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廳(國土環境資源廳、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資源管理局、規劃和國土資源局),計劃單列市國土資源局,解放軍土地管理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國土資源局:
為切實保護土地資源,維護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規劃的嚴肅性,規范土地市場秩序,防止樓市動蕩造成風險,現就清理各類園區用地,加強土地供應調控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清理違規設立的各類園區。凡是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批準設立的園區,不管什么名稱,都必須進行認真清理。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批準設立的園區,必須撤消,并追究批準者的責任。各地不得為迎合設立園區而修改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設立的園區,國土資源管理部門不得提供土地。未經依法批準用地的,要依法查處,追究責任。
二、嚴禁違法下放土地審批權。各類園區用地必須納入當地政府的統一計劃,統一供應、統一市場管理。經營性用地也必須實行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嚴格控制各類園區的商品房開發。嚴禁以科技、教育等產業優惠政策名義取得土地后用于商品房開發。要嚴肅查處此類非法轉讓土地的行為。
三、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使用農民集體土地進行商品房開發。嚴禁任何單位、個人與鄉村簽訂協議圈占土地。對于簽訂這種協議,要求辦理用地手續的,要進行認真清理,所簽協議一律無效。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以此規避經營性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有關規定的,國土資源管理部門不得辦理用地手續。凡是通過炒賣各種協議、立項批準書、規劃許可證后變相取得土地的,國土資源管理部門一律不予承認,不得辦理用地手續。
四、嚴格控制土地供應總量,特別是住宅和寫字樓用地的供應量,優化土地供應布局和結構,防止樓市動蕩帶來風險。停止別墅類用地的土地供應。過量供應的地方,要認真進行清理。普通住宅價格上漲過快的地方,可以適當增加當地居民購買并居住的普通住宅的土地供應,但也要把握市場吸納能力,嚴格控制總量。供地方式要公開、公平、公正,保證土地市場的穩定、公開、安全運行。
年度土地供應工作計劃
為提高土地利用率,防止土地資源浪費,最大限度發揮土地資產效益,促進全縣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按照《*縣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國有土地市場管理的實施意見》(,結合我縣土地利用狀況,制定本年度土地供應計劃。
一、編制計劃的指導思想
在保證經濟建設需求的前提下,采取適度從緊的土地供應政策,嚴格貫徹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以供應引導需求,盤活存量,控制增量,實行土地定性管理,定量供應,推動土地利用向規范、集約、高效的方向發展,通過加大政府對土地資源配置的宏觀調控力度,編制實施土地年度供應計劃,進一步發揮土地資產效益,規范和整頓土地市場秩序。
二、編制計劃遵循的原則
根據國家關于土地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我縣城市總體規劃,遵循以下原則編制年度土地供應計劃:
(一)保持耕地總量動態平衡,對農用地轉用實行占補平衡。
土地供應與管理方案
為促進土地集約、高效利用,充分發揮土地收購儲備職能,實現政府壟斷土地一級市場,最大限度發揮土地資產效益,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按照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的要求,結合我縣項目開發建設安排和土地利用狀況,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嚴格貫徹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在保證經濟建設需求的前提下,采取適度從緊的土地供應政策,以供應引導需求,努力盤活存量,嚴格控制增量,力求建設項目用地70%來自于收購儲備土地,推動土地利用向規范、節約、集約、高效的方向發展,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資源保障。
二、遵循的原則
(一)閑置土地一律進入縣政府土地儲備庫,建設用地實行集中統一供應。
(二)嚴格控制建設項目占用耕地,保持耕地總量動態平衡。
土地使用權供應安排
加強土地的節約集約利用,為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我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根據《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區城市規劃》等有關規定,結合我區土地資源利用現狀和供給潛力,依照嚴格規范土地市場秩序、優先保證基礎設施和重點項目用地的原則,制定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和原則
(一)年度土地供應計劃的指導思想是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確保我區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繼續發展和土地資源的節約集約利用,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做到城鄉統籌、合理布局、優化發展、合理配置建設用地,盤活存量,控制增量,適度調控房地產市場。
(二)年度土地供應必需堅持以下六條基本原則:
控制新增建設用地,1.嚴格維護耕地。優先利用存量土地;
有保有壓,2.優化土地供應結構。促進產業結構調整;
縣年度土地供應方案
一、指導思想
嚴格貫徹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在保證經濟建設需求的前提下,采取適度從緊的土地供應政策,以供應引導需求,努力盤活存量,嚴格控制增量,力求建設項目用地70%來自于收購儲備土地,推動土地利用向規范、節約、集約、高效的方向發展,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資源保障。
二、遵循的原則
(一)閑置土地一律進入縣政府土地儲備庫,建設用地實行集中統一供應。
(二)嚴格控制建設項目占用耕地,保持耕地總量動態平衡。
(三)城市建設用地要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鼓勵聯建,搞成片開發,提高土地利用率,防止土地資源和城市基礎設施的浪費。禁止“扒皮式”開發,限制一家一戶小面積自建。
市土地儲備及供應計劃
根據《土地儲備管理辦法》(國土資發[2007]277號)、《安徽省國有土地儲備辦法》(省政府177號令)、《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規定》(國土資源部39號令),結合我市實際,現制定淮北市2008年度國有土地收購儲備及供應計劃。
一、總體目標和原則
2008年全市計劃收購儲備土地總面積10000畝,供應土地6000畝,其中工業用地4500畝,實現土地出讓收入10億。在供應中要堅持不飽和供地原則,加強土地調控,規范土地市場運行,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盡可能采用熟地方式供應土地。經營性用地、工業用地供應一律進入市場交易,采取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包括城市規劃區范圍內新修道路兩側新增建設用地、存量建設用地、改變規劃用途為經營性用地,列入本年度土地儲備供應計劃,努力實現政府對國有土地資產的統一管理,發揮市場配置土地資源的基礎性作用。
二、土地收購儲備計劃
(一)以前年度已經政府批準收儲,2008年繼續結轉的土地14宗,面積3848.87畝
1、位置:相陽路西、南黎路南;用途:居住用地;面積:80.25畝。擬收儲,未補償。
都市圈土地供應制度改革論文
內容摘要:本文在對重慶都市圈土地供應制度改革和供應模式比較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對現實土地供應機制進行修正和創新的建議,建言積極推行土地整治儲備制度,從而優化城市土地供應模式。
關鍵詞:土地供應制度整治儲備制度
據重慶市國土局披露,重慶市區到2010年總的用地指標是5萬公頃,但目前已用去了4.5萬公頃。重慶市都市圈內用地已經非常緊張。然而,重慶市都市圈內土地使用卻極不合理,其根本原因在于現行土地供應制度存在缺陷。
重慶市土地供應制度改革中的問題
在市場經濟中,土地具有保值增值及投資的功能,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必須通過市場,實現土地產權轉移。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最終目標,就是要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城市土地有償使用制度,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對土地資源的配置作用,促進城市總體規劃有效實施,實現城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重慶市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的土地供應制度改革經歷了三個階段:由全面行政劃撥、無償無期使用土地到部分有償使用土地使用權的改革;行政劃撥用地之外的土地使用權有償有期的土地批租;土地的資產化運作。與這三個階段所對應的市場化進程表現為:土地市場開放;土地市場的培育與完善;土地市場化改革的深化。重慶市土地供應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主要體現在:變革土地無償無限期使用為有償有限期使用,使土地資產屬性真正得以實現;促進了土地市場的形成和發育;增加了政府財政收入;加快了城鎮化進程;調整了城市空間布局。
城市土地供應登記管治工作方案
為進一步加強城市中心區土地管治,發揮市場配置土地資源的基礎性作用,科學合理供應土地,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市人民政府決定對城市中心區的土地供應登記工作實行集中統一管理,建立統一的土地供應管理工作平臺。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快城市中心區建設步伐,合理調控土地資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快土地報批、供應、使用周期,實現城市中心區土地供應登記集中統一管理,為全市城市建設和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持續有力的土地資源保障能力。
(一)堅持“集中統一,強化管理,有利于統一調控土地資源”的原則。為加速阿康一體化建設進程,推進城市中心區建設步伐,營造良好的土地資源利用管理環境,城市中心區的土地供應、登記,由市人民政府統一調控管理,集中配置使用,。
(二)堅持“依法公正、陽光操作,有利于糾正行業不正之風,推進廉政建設”的原則。城市中心區的土地供應登記納入市人民政府的統一管理平臺,確保依法、公開、公正、陽光操作,堅決制止和打擊土地市場中存在的非法交易、暗箱交易行為,堵塞土地出讓收益存在的漏洞,從制度上、源頭上預防和制止土地供應中的腐敗行為。
(三)堅持“便捷高效,規范服務,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則。城市中心區土地供應登記的集中統一管理,實現在一個平臺上運作,減少環節、便捷服務,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服務能力,樹立政府部門公共服務的良好形象。
國土局局長土地供應分析會總結講話
各位同志:
我們今天召開這個緊急會議,就是傳達國土資源部大連會議精神,統一思想,認清形勢,采取措施,加快推進土地市場監測與監管系統的運行,做好土地供應合同備案和07、08年歷史數據補錄工作,通過現代科技手段切實加強建設用地的批前、批中、批后管理,提高土地供應、利用的監測、監管和分析能力。
徐紹史部長最近明確批示:“加快推進系統運行,爭取上半年實現監測監管系統提取數據與紙質數據的統一,最遲在三季度實現通過系統提取全國建設用地供應情況數據直接用于國土資源形勢分析。”我省這項工作開展的不是太理想,在全國處于落后位次,必須痛下決心迎頭趕上,否則“凍結”建設用地審批將直接影響我省的經濟社會發展。剛才大家的發言,不同程度提到土地利用監測與監管系統運行不好的客觀原因,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應找一找主觀原因,我們究竟重視程度怎么樣?我們究竟采取了哪些措施?監測與監管系統建設是一個技術性強、協調面廣、關聯度大的重要基礎性工作,開展的好壞關鍵是領導的重視程度,凡是領導高度重視的地區,工作推進就比較快,比如黃山、合肥等。
下一步,各地應加強“兩個結合”,認真做好土地利用監測與監管系統的運用工作。
一是把系統的運行與整個土地利用管理工作有機結合起來。首先是要實現土地出讓的電子合同取代紙制合同,接著是計劃指標分配、用地預審、用地審批和土地登記等工作要同系統運行結合起來。充分利用監測監管系統成果,增強開展工作主動性,如果沒進行土地供應信息的錄入就視為批而未用,它將會影響到計劃的分配。下一步,省廳還要通過各地供地和用地情況實行差別化的計劃管理,通過掌握監測監管中批而未供情況,來把握土地審批的節奏;通過土地開發利用情況推進節地考核;通過將電子合同號列為登記的必備要件等,從根本上解決系統運行和日常工作流程兩張皮的問題,切實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把系統運行與嚴懲約束機制結合起來。對于系統運行不理想、數據質量較差的市,我們將比照國土資源部的做法,約談政府和市局相關領導,在規定時間內還不能整改的,暫停用地預審和用地審批。大家回去以后要轉達省廳意思,切實重視這項工作。將系統運行由外在的要求變為市、縣國土管理部門的內在需求,變“要我用”為“我要用”,確保三季度實現監測監管系統提取數據與紙質數據的統一,實現通過系統提取全省建設用地供應情況數據直接用于國土資源形勢分析,確保三季度土地供應情況數據全覆蓋,系統賦予的電子合同(包括劃拔決定書和出讓合同)全部取代紙制合同。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土地資源管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