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資源在利用中存在的問題范文
時間:2023-12-20 17:55:4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土地資源在利用中存在的問題,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土地資源管理;問題;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D922.33
土地資源是人們進行各種生產和生活的物質條件,它是自然環境中形成、不可再生的有限資源,因此土地是極為寶貴的,但是,當前人們在土地的管理利用中存在著非常嚴峻的問題,因此如何引導人們在土地的開發利用中自覺的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讓有限的資源能夠得到合理而科學的利用,更好的為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有利的物質條件,這是當代人們必須承擔的歷史重任。
1.1 土地管理體制不夠完善
提供土地的管理者缺少集中的力量,管理部門之間不能進行相應的互動,在宏觀上缺乏應有的調控能力。同時在土地資源的配置上還沒能建立完善的體制,在進行土地開發利用的市場化過程中,各項進程的公開透明度不夠,因此在土地資源的經濟活動中,很容易由于個人的貪念問題出現嚴重的腐敗現象。
1.2 土地管理和利用沒有建立協調的關系
現有的使用中的土地用地規劃沒能做到與時俱進,不符合當前的土地發展實情,在比較早之前已經制定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其中很多規范指標已經不符合當前處在不斷發展變化中的土地實際使用情況,但是城市建設仍然依據著舊的規劃進行建設任務,因此,在城市化中不斷出現舊房拆除,新房在建的現象,這些都造成了經濟和資源的嚴重浪費,引起了很大的損失。
1.3 征地補償和相應的政策沒有完全到位
在城市化建設中,公共設施用地的使用量不斷增加,相應的對農民用地的征用現象愈加頻繁,但是這部分人群陷入了三無的環境,對于被征用農地的農民的補償在很大程度上無法彌補農民的損失,而且在補償過程中沒有制定統一的標準,即使是在國家級別的大型重點項目的征用農地的過程中,也無法百分百彌補農民的損失,農民在被征收土地之后無法得到相應的經濟利益,這就造成了很多農民不得不采取上訪的方式維護自己的利益,甚至出現一些暴力維權的行為,因此不完全到位的征地補償政策對農村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過程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1.4 對非法用地和違章建筑的行為打擊力度不夠
在城市建設工程中,很多人往往由于私人的利益,在土地的建設時其建筑超出規定的使用范圍,出現非法用地和違章建筑的現象,在管理體制和打擊力度相對薄弱的城郊和農村,這類形象尤為嚴重,這類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在那些地區缺乏嚴格的規章制度,而且在執行政策的時候,執行力度不夠,并且在面對土地使用違法行為時打擊強度不夠,甚至出現了以罰代建的情況,只要進行了相應的罰款措施,很多非法用地和違章建筑的事情即可解決。
1.5 集約用地不夠,土地利用率較低
我國雖然地大物博,但我國人口基數較低,人均耕地資源稀缺,而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迅速發展的階段,工業化和城市建設過程中,需要供應大量的建設用地,這與我國人多地少的現實產生了突出的矛盾,因此為了保證我國的糧食產量,應切實保護耕地,提出節約集約用地的措施,在我國的土地管理利用過程中,應符合我國的基本國情,提高土地使用率,減少建設占地,這些措施的執行關系到我國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2. 土地資源管理利用中存在的問題的解決對策
2.1 加大宣傳,統一思想
在我國有關土地的基本國策中,占有最重要地位的是對土地資源的利用和耕地的保護政策,想要保住這些政策的切實執行,需要加強對《土地管理法》的宣傳力度,在現今社會有效的宣傳方式包括電視、報紙、宣傳單等,通過這些方式的宣傳,可以加深人們對土地相關政策的了解和認識,并且讓人們了解一些有得到充分利用的土地典范,對于一些非法用地和違章建筑的行為予以曝光,讓人們認識到這些行為所要承擔的后果,切實加強對人們在土地資源方面的思想教育,使如何合理而科學進行土地資源的利用和開發在全民的認識中更加深入。
2.2 加強領導,理順機制
在各個地方,對于土地資源的管理利用,土地資源的管理和領導小組的建立在其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可以通過管理和領導小組直接對土地資源進行管理和利用,在這其中政府應該發揮其領導作用,引導各職能部門發揮其相應的作用,不斷完善和健全用地聯審制度,通過這些措施,土地資源才能建立起完善的供應機制,管理利用才能有健全的規章體制。除了上述措施之外,還應進行土地資源的整合,在土地資源高度整合的基礎上,可以進行土地交易、辦事收費和競拍成交一站式的快捷工作。總而言之,在土地資源管理利用中,各部門要擔負起各自的職責,各鄉鎮要各司其職,互相合作,互惠互利,努力形成各相關單位從上到小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3 編好規劃,加強監督
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不斷進行,對土地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其中卻難免會出現土地資源的浪費問題,因此必須編制新的符合當前土地實情的總體規劃和對土地年度的使用情況進行事先的計劃,依據這些規劃和計劃有序的進行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在對土地資源進行管理和利用時,土地資源的總體規劃占有著很重要的地位,同時總體的部署也起著同等重要的作用。總體規劃的編制從總的方向上積極引導著工業項目、住宅、人口向著工業建成區、城鎮、社區集中,這些方面的合理、科學的集中能夠使公共建設用地更加充分的被利用。在執行總體規劃的基礎上,還應建議政府在土地管理和利用中,加強打擊力度,對非法用地和違章建筑,要強制予以取締拆除,對違法者進行相應的處罰,不得有以罰代建的行為,對主管部門要嚴格追究其責任。
2.4 盤活土地,開源節流
充分調查建設用地的存量,做好統計工作,特別是一些重點開發利用土地的工程項目,必須做好檢查研究工作,將相關內容登記在冊,明確劃分好土地使用界限范圍,對于占地的行為或者復征的土地要嚴格采取措施予以清理。對于被閑置的土地應嚴格執行相關的政策,對于閑置時間超過兩年的土地,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可以無償回收的,堅決進行回收工作,并對回收的土地重新進行安排使用;對于其中無法進行無償回收的土地,應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處理,比如:變更土地的用途、等值的使用其他土地對該土地進行交換,臨時增加該土地的使用功能,并入政府的儲備用地等,這些措施的執行能夠更好的對土地資源進行開發和利用。土地閑置時間超過一年但不滿兩年的,土地使用者應交納一定比例的土地閑置費,費用為出讓或劃撥土地價款的五分之一。在做好節約集約土地的措施的基礎上,充分整合農村中分散的閑置地和利用率較低的用地,認真整理農村用地使用情況。
3. 結語
土地資源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是國家發展進步的根基,人們應該科學合理的進行土地資源的管理利用,正確對待管理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正確的對策予以解決,做到“開源”與“節流”并舉,努力實現土地資源有效、科學的管理利用。
參考文獻:
[1]. 王德軍.關于土地資源管理利用的探討[J].科技致富向導.2011(06)
篇2
關鍵詞:土地資源利用;城鎮化建設;作用
中圖分類號:F301文獻識別碼:A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4-0000-01
土地資源利用的合理與否對于我國城市的長遠、健康、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對于我國新型城鎮化的建設更是具有較大的影響。就當前來說,我國土地資源利用并不合理,與新時期城鎮化的建設并不適應。下面,筆者將對我國土地資源利用情況以及土地資源利用分析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的作用展開探討。
一、科學開展土地資源利用分析之意義
土地資源是我國城市化建設的重要依托,也是城市發展的重要基礎。土地資源的利用會影響我國城市的建設與發展,對城市形象的維護也具有重要影響。我國土地面積廣闊,但是人口基數較大,人均土地面積并不多。充分認識我國土地資源的基本特征,探索合理的土地資源利用模式在我國城鎮化建設中的意義重大。科學合理地開展土地資源利用分析工作,有利于充分發現當前城鎮化建設中土地資源利用效率的高低以及存在的問題,從而能夠對癥下藥,解決問題。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農業化進程的加快,科學分析土地資源的利用,節約、集約用地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這對于提高我國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文化產業的大發展、大繁榮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目前來說,我國土地資源用地緊張,資源枯竭現象日益加劇,必須要堅持科學發展觀,正確處理土地資源利用與城鎮建設、發展之間的關系,走資源節約型發展道路,為我國城市的發展與繁榮做出更大貢獻。
二、我國土地資源利用的現狀
就目前來說,我國土地資源利用的過程中仍然存在如下問題:
第一,土地資源利用與當前城市發展規劃并不一致。目前城市的發展規劃是由城市規劃發展部門來負責,而土地規劃則是由土地管理部門負責,兩者各自為政,遇到問題并不能立即溝通和解決。加之,兩個部門在同一塊土地的作用與定位方面可能會產生不同的意見,使得土地規劃和建設過程中存在較多的問題,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資源的浪費。從另一方面來說,土地資源利用并沒有與城市發展保持相同的節奏,存在程序上的沖突,使得新型城鎮化的建設也面臨較多的問題。
第二,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土地利用不合理。作為一種不可再生資源,我國很多地區的土地資源并沒有得到很好地利用,土地浪費的現象普遍存在。而土地市場化的規范與城鎮整體的發展規劃并不一致,也不能發揮土地資源的最大價值。
第三,城鎮化建設過度追求經濟效益。為了滿足廣大居民的居住需求,大量房地產商不斷地“收集土地”,使得城鎮的土地資源大量流失,原有規劃下土地資源的利用率較低,不利于城鎮化建設的順利進行。總之,這些問題的存在顯示出當前我國土地資源利用十分不合理,不利于城鎮發展與建設。
三、提高城鎮土地資源利用率的對策
根據上文,我們得知,當前城鎮土地資源的利用并不合理,不利于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的順利推進。這也成為當前我國城鎮化建設工作中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受到廣泛的關注。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筆者將對提高我國城鎮土地資源利用率的對策進行分析與探討。
首先,要完善城鎮土地規劃,促進城鎮用地的協調發展。城鎮土地資源的規劃與利用要重視土地效益的發揮,還要注意與周圍的環境、設施等相協調,致力于提升居民的生活質量。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做好城鎮現有土地及未來延伸的發展規劃,選擇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做好住宅區域、道路系統的布局。
其次,完善城鎮土地資源管理的相關政策,促進城鎮的健康發展。要根據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現狀,改變傳統的土地管理理念,充分發揮政策導向對城鎮土地資源合理利用的積極作用。要做到城鄉統籌兼顧,對城鄉的土地資源進行統一管理,提高城鎮用地的整體效益。城鎮土地的私有化程度較高,土地資源管理部門就要積極出臺相應對策,提高城鎮居民住宅區整改等的積極性,并完善城鎮的基礎設施,推動城鎮化建設進程。
再次,要合理規劃城鎮的綠地建設,維護城鎮的生態環境。城鎮建設必然會對周圍的環境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城鎮化建設過程中要注意協調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要制定合理的保護措施,尤其是在那些生態環境相對脆弱的區域;要合理布局城鎮綠地,完善動態城鎮生態結構,保護區域內生物的多樣性;要采用節能戰略,節約能源資源,實現城鎮“生態化”建設。另外,城鎮化建設的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可以按照效益最優的原則,實行土地有償使用制度。為了充分滿足城鎮居民的生活、審美需求,要建立類型多樣的生態綠地系統,充分發揮綠地的生態效益。在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必須注意土地資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做好土地資源利用的規劃,從而提升土地資源的利用率,更好地應對土地資源枯竭的尷尬局面。
四、結語
土地資源的特殊性質使得其更為寶貴,而經濟的發展也使得現有的土地資源日益緊缺。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人地矛盾也日益突出,制約著部分地區城鎮化進程的推進。在新型城鎮化的建設過程中,我們要做好土地資源的利用分析工作,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合理規劃土地資源,從而進一步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要珍惜現有的土地資源,遵循相關的法律法規,節約用地。要注意維護區域內的生物多樣化,在利用土地的同時,也創造出更多的景觀效益與生態效益。相信在多方努力之下,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土地資源一定能得到更為合理的利用。
參考文獻:
[1]周恩靜.新型城鎮化對金融支持的需求、難點和路徑分析[J].西南金融.2013(10).
篇3
【關鍵詞】新農村;土地管理;政策探討
1.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意義與土地資源保護的重要意義
新農村建設的建設意向是早幾年就提出的,今天社會發展進步如此之迅猛也就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意義提到了更重要的地位,實踐的結果已經證明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有了成效,對于縮小城鄉差別,減小貧富差距的距離上都是起到了不可小覷的作用的,而且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對與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諧社會的建設都有著不可估量的基礎作用。
但是伴隨新農村建設的同時,土地資源保護的問題也是一樣受到了關注和注意。只要是為了保護土地資源,減少對于土地資源的浪費,做到合理的利用土地資源。我們是應當看到經濟發展的同時,土地資源卻受到了嚴重的破壞,比如人們沒有節制的耕作、放牧、辦廠,這些行為不但不能是經濟有所發展,反而是破壞了土地資源保護和經濟發展的平衡,從而致使土地資源的缺失嚴重。因此,新農村建設的發展必須與土地資源管理協調發展,否則兩者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礙。
2.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基礎性工程是農村土地整理
對于土地的資源的保護,就要先對農用地進行管理和規劃,從而改善農業的生產物質基礎條件,進一步提高農業的整體綜合性能力。那么對于農用地的整理最主要的方向就是要符合新社會農業的需求,綜合采用農業、水利、林業、生物和科技措施,實現田成方、路成行、林成網、渠相連、旱能澆、澇能排,農田標準化、生產專業化、操作機械化和農藝規范化,建設現代化農業園區。
實踐可以說明,農用土地整理在很大程度上都發揮著極高的效益,如將處于荒廢狀態的道路、溝渠、損毀的防護林、墳墓等開發成生產用地, 可以有效的增加耕地面積:諸如通過規整農田灌溉渠系,發展節水灌溉農業,以及改良土壤等措施,能夠提高土、水、肥的綜合利用效率;做到合理的利用土地結構,調整土地的使用關系,這樣才能很大的提升土地的利用率和產出率,從而也保證了土壤養分的保留;通過平整土地、歸并零星地塊以及修筑梯田,這樣就可以保證土地的集中和規模的使用,從而加大機械化,提高整體的農業水平;對于基礎建設的改善,推廣新的合理的農業技術,創造更好的生態和居住的農村和農業環境。
3.農業生產用地的配置機構不健全所導致的問題
家庭聯產承包制作為現有的農村土地政策,他不但很大程度上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也適應一定階段的農業政策,但是隨著新農村建設的發展,其存在的優勢也在慢慢的弱化,他的弱點也在暴露,也有一些不適合現有生產力的弊端。正是因為單一的家庭持有的生產要素制度中提到的擴大生產經營的要求相違背,各個分散的農業家庭模式難以追上整個市場的要求,也就是生產和再生產在各個環節以及利益的分配存在重大的矛盾。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這還不算,還有農民自身對于土地資源的認知不夠的客觀明了,各自持有的意識和思想又不相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地方規模和流轉的差異,還有沒有可行性的指導方案,使土地的流轉處在一種盲目運作的狀態。
4.如何合理規范土地使用
所謂土地集約利用,其基本涵義就是指在土地上增加投入,以獲得土地的最高報酬。通常,我們把單位面積的土地上的資本以及勞動投入量,來確定土地利用集約程度的標準。土地集約主要側重于土地利用潛力的挖掘,以節約用地和高效用地為原則,達到投入產出比和土地利用的最高經濟效益。因此,我們必須遵循土地資源高效利用的原則。
4.1必須高度重視優化土地資源的配置
對于土地資源的浪費,只要是別并沒有合理的提高其利用率,但是這個問題主要是在于資源的短缺,在加上不能高效的利用的原因造成的,那么怎么樣解決這一問題就是關鍵了。
所以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做到優化資源的配置,提高土地產出和利用的效率,土地集約利用在根本上涵括了土地優化配置的問題。而集約的利用是可以很好實行可行的資源配置的,其實質就完全可以可以理解為以土地的可持續利用為根本目標和準則。在一定的范圍內,可以使對于土地資源的需要滿足社會各方面的發展,又可以對于未來的子孫后代沒有威脅,這也就做到了可持續發展的最終追求。
4.2調整農村產業結構
在農村,浪費土地的情景隨處可見。導致這一現象的直接原因就是農村的產業結構不合理。在農村,很多地區都在延續這先人粗獷型的生產生活方式,肆意開采、放牧、砍伐等行為,這直接導致了土地資源的大面積破壞以及土壤營養含量的流逝。積極的開展調整農村產業結構,是有效實現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以及土地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我們不能靠大力發展經濟作物,來增加單位土地面積的經濟產出,我們必須要在有限的土地資源上,創造出盡可能無限多的效益。對每一類土壤進行分類指導,給予合理的確定,不能忽視現有的狀況而采取“一刀切”的盲目策略,從而以發揮每類土地的最高利用價值。
4.3堅定不移的遵循土地資源高效利用原則
在目前的土地資源保護與利用中,我們必須堅定不移的遵循低資源高效利用的原則,在有限的自然供給中,創造出屬于人類的最大的經濟效益,在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過程中,政務等相關部門可以通過舉辦知識講座、為廣大群眾提供政策咨詢等多種形式,使群眾可以充分的了解我國的國情,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在土地整理上的整體認知,使經濟發展理念和資源保護觀念深入人心,增強了群眾自身對土地資源的認識,從而能夠為土地整理項目的有效實施,奠定了最堅實的人民群眾基礎。
5.結論
就我國的國情來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在各種制度和法律方面還是做不到全面完善的,而新農村的出現和對于土地資源的保護的重視,在一定的程度上對于完善這些法制是有幫助的,那么能不能做到經濟的發展和資源的利用協調合理的發展就是需要重視和關注的,這是要靠相關的部門大力的協調要靠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的。
做到生態平衡的同時取得經濟的發展才是硬道理,所以解決農村土地管理問題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
【參考文獻】
[1]武子寧,路紫.河北省村莊改造研究[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04(4).
[2]鄒禮紅,張俊飚.試論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戰略[J].安徽農業科學,2005(6).
篇4
【摘 要】當前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大環境下,土地資源開發過度,環境問題加劇,對生態可持續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本文簡要探討城鄉規劃管理中的土地資源管理問題,并探討資源環境的未來發展情況,以促進社會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協調一致,僅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字】 城鄉規劃;資源環境;土地資源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與意義
城鄉規劃管理工作中,土地資源管理水平較低,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城鄉規劃管理中土地資源的實際利用效率較低,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導致城鄉規劃建設缺乏獨特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土地資源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加大力度對城鄉規劃管理過程中土地資源管理與資源環境的發展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城鄉規劃管理中土地資源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城鄉規劃管理中土地資源管理措施不到位
城市化建設的快速推進,有些城市缺乏科學的規劃建設布局,沒有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出發來合理規劃布局,對城市的公共設施服務區和工業區以及一些的生活區和商業區沒有進行科學有效的合理布局,特別是在對于人均土地利用規模和建設用地上都有相關的規定方面。這些土地利用在區位上揭示了城市各項活動在不同的城市服務區中進行不同比例的分配,這些城市土地的不同利用類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區位上的需求,遵循城市規劃建設的用地標準【1】。
(二)城鄉規劃管理與土地資源管理銜接不緊密
城鄉規劃管理建設中要能夠緊密地與土地資源管理聯系在一起,兩者之間是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的關系。而在實際的工作中要能夠準確處理兩者之間的關系,合理地利用好每一寸土地,走可持續發展的節約路線。對于存在的違法建設用地,我們要能夠對其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并仔細分析其形成的原因,不斷加強城市執法和管理工作,促進城市規劃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而在另外一方面,城市規劃和國民經濟的規劃以及土地利用上的規劃都顯得很不協調,他們之間還沒有形成有效的影響力和吸引力,從而影響到整個城鄉規劃管理建設土地資源管理水平的提高,這樣反而對城市今后的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
三、城鄉規劃管理中土地資源管理與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策略
(一)建立健全城鄉規劃管理體系
在城鄉規劃管理過程中,為切實提高土地資源管理效果,并實現資源與環境的協調發展,應當積極加大城鄉規劃建設中生態環境保護的力度,結合城鄉規劃的實際情況進行衡量和分析,建立健全具有高度適宜性的城鄉規劃建設方案,明確土地資源管理體制,完善土地利用規劃,真正實現城鄉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合理利用,通過城鄉規劃各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促進其職能的充分發揮,切實提高城鄉規劃管理中土地資源管理的總體效果,推進城鄉建設的現代化發展。
在此過程中,城鄉規劃建設過程中相關職能部門也應當做好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積極建設滿足城鄉建設發展實際標準的環保設施,并充分做好管理工作,促進各項環保設施的實際應用價值能夠得到有效的發揮。也就是說,城鄉規劃管理過程中,要積極加強城鄉生態環境保護,強化生態建設的理念,并積極落實到行動上,結合城鄉生態環境的實際情況,加大綠地建設面積,建立一個科學化的生態系統,為城鄉生態環境的改善提供可靠的途徑。相關環境保護部門應當加大環保宣傳力度,樹立節約規劃建設用地的理念,真正實現土地資源的科學化利用,促進節約型社會的穩定持續發展【2】。
(二)加強城鄉規劃管理的一體化
在城鄉規劃管理過程中,實現一體化的城鄉規劃管理能夠在改善社會群體生活質量的同時,促使農村建立現代化的集約經營模式,幫助城鄉居民樹立科學化的土地資源合理利用理念,促進資源與環境的協調發展。在現代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大環境下,工業開發加速,部分鄉村地區的土地環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甚至存在土地被推平后資源閑置的問題。而加強城鄉規劃管理的一體化是一種高效的土地資源管理方式,能夠對土地資源的發展做出科學合理的規劃設計,加強生態建設,促進資源節約型社會的發展【3】。
(三)建立多元化的融資渠道
在城鄉規劃管理過程中,為進一步強化土地資源管理的總體效果,應當結合本地區發展實際進行系統化分析,積極建立多元化的融資渠道,擴寬城鄉規劃管理的資金來源,緊緊圍繞土地資源合理開發這一原則開展各項規劃管理活動,通過政府、企業與個人三個層面之間的密切配合,促進立體化的融資渠道得以實現,切實提高土地資源管理水平,全方位做好土地資源規劃管理工作,促進資源與社會的協調發展【4】。
(四)落實城鄉規劃管理建設用地
在我國的城鄉規劃管理建設過程中,要能夠對土地利用情況進行嚴密地控制,科學地管理好城市土地,在土地資源管理過程中要能夠切實把握以下幾點;其一,切實加強土地供應量,提高土地審批效率,還要能不斷優化資源的配置,嚴格把握相關的土地利用結構,貫徹落實相關的國家城市土地建設用地政策。其二,要能夠不斷加強政府相關部門機構的監督執法,對違法行為進行及時懲處。在城市規劃用地時要都土地規劃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進行合理地開發和利用,建立一系列的生態型的開發制度。并能夠深入分析當前土地資源管理工作與城市規劃建O中存在的問題,站在全局的高度來積極做好相關的工作【5】。
四、結論
總而言之,社會經濟的進步以及人口的快速增長,為社會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使得社會面臨著嚴峻地環境問題,其中土地資源就是一項重要內容,土地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嚴重威脅著生態建設的發展,因此加大力度對城鄉土地資源規劃管理進行研究和分析,有助于增強土地資源管理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進一步促進人、資源、環境三者之間的協調發展,維護社會的穩定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麗媛.淺談城鄉規劃管理中資源環境與土地資源的協調發展[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5(13)
[2]趙立旺.淺談城鄉規劃管理中土地資源管理與資源環境保護的發展[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5(33)
[3]殷丹丹.城鎮規劃管理中資源環境與土地資源管理協調發展的措施[J].《科研》, 2016(2):00129-00129
篇5
關鍵詞:土地;保護;現存問題;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 D6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土地是人類活動不可或缺的資源,然而其不可再生性導致人類逐漸對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重視起來。我國人口眾多,土地資源本就緊張,以往對土地的開發利用不受重視,導致如今我國土地資源狀況不容樂觀。而土地資源保護則是國家通過各種手段(法律、行政、現代科技等)保護土地資源不受破壞。雖然我國開始對土地資源保護引起了重視,但由于起步較晚,對許多方面、細節認識不夠,導致在保護土地資源工作中存在許多問題。本文主要闡述了土地資源保護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希望能解惑。
一、我國土地資源利用與保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 違規圈地的規模化,導致土地資源迅速減少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工業化進程逐漸加快,這對制造業、基礎設施的建設等提供了大量的資源,尤其是土地資源。在城市建設中,許多地方過度擴張土地、濫占用耕地、隨意設立開發區,導致周邊土地急劇下降,此外,社會的發展帶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的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農村中大量、恣意建房已成盛行,然而在村莊、鄉鎮修建房屋,缺乏統籌規劃,沒有合理的布局,導致農村建房浪費了大量的土地的資源。破壞、閑置、浪費耕地現象在農村非常常見,各村各鎮布局散、亂,無法實現土地資源的合理開發,尤其是耕地面積的保護,更是形同虛設。
2 沙漠化、水土流失、污染,加速土地資源的破壞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迅速,但土地沙漠化面積不斷擴大。20 世紀 50 年代到20 世紀 80 年代末期間,土地沙漠化面積從1500 多平方公里擴大到了2100 平方公里,而從20 世紀 90 年代開始,土地沙漠化以每年2460 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擴張,大量草地、耕地等沙漠化,土地資源岌岌可危。水土流失也是導致土地資源破壞的另一原因。隨著社會的發展,修建鐵路、公路等導致大量植被被破壞,亂砍亂伐、過度墾殖更是沒有受到實質性的阻止,水土流失是土地資源浪費最主要的人為因素。土地污染主要是指土壤中某些有害物質大大超出正常含量,土地無法消除這些有害物影響的現象。土地污染一般是人為造成的,生活污水、殘留農藥、工業廢水廢氣廢渣等都是污染土地的主要原因。這些污染物中的細菌、病菌等進入農田,會慢慢積淀在土壤中,更有甚者逐漸滲透到地下水層,不僅污染了土壤,還使地下水無法循環利用。根據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受污染的耕地面積為1.5 億畝,其中污水灌溉造成的污染為3250 萬畝,固體廢棄物堆存占地和毀田 200 萬畝,合計約占耕地總面積的十分之一以上。
二、我國土地資源保護對策研究
土地資源保護刻不容緩,而土地資源的保護往往與土地的可持續發展利用相結合,因此在制定土地資源保護措施時,應與土地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相結合,才能在保護土地資源的基礎上促進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 合理利用城鎮土地資源,充分挖掘土地潛力
近幾年來,城鎮經濟發展很快,土地資源的利用顯得非常緊缺,如何控制城鎮建設用地、合理開發城鎮土地資源?可從以下4個方面入手:1)對各城市的擴展及生活水平進行嚴格的監測,只有達標才能使城市向著健康的方向發展,從而減少耕地資源的浪費;2)對土地的規劃應遵循相關的土地制度,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原有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已無法適應時代的要求,因此必須加以完善,建立新的機制;3)土地利用規劃應被提到日程中進行討論,開展土地開發專項規劃,走節約型城市的道路;4)用地定額標準和集約利用機制應加以完善,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和效率,挖掘城市土地潛力。
2 保護基本農田,嚴格審批土地建設項目
保護土地資源、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充分發揮政府部門的作用,做出有效的方針政策進行實施。1)制定、實施科學的農村建設規劃。制定農村建設規劃時,應統籌規劃,遵循實用、科學原則,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改善居住環境。在進行總體建設規劃時,應運用多種手段(法律、行政、經濟、現代科技等)嚴格實施,對違反規劃行為必須采取措施堅決制止;2)嚴格審批土地建設項目。要嚴把建設項目審核關、建設項目供地關、城鎮土地使用稅征收關等。
3 制定有效措施,防止土地受污染
土地資源保護能夠減少雨水對土壤的沖擊、侵蝕,防治水土流失,減少沙漠化擴大面積。退耕還林、退林還耕能夠增加土壤的蓄水能力,充分保障土壤的含水量,從而防止出現水土流失。土壤中含有一定的水分就能夠保證農地的良性循環使用,保證土地具有生產經濟作物的能力。對于土壤污染的防治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工業發展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廢水、廢氣、廢渣的排放,對于廢棄物應進行及時的治理、綜合利用,防止污染土壤;2)農藥和化肥的使用應合理進行,現代科技愈益發達,高效、低污染的農藥也逐漸研制出來,應充分利用這些低毒的農藥降低對土壤的污染;3)對生活垃圾進行科學化處理,減少污染;4)不能一棍子“打死”污水灌溉,應對其進行謹慎推廣,并對灌溉的污水進行嚴格的監測。
三、結論
切實做好土地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工作,加強對土地資源質量保護,減少因質量下降而導致的資源流失,為子孫后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國土資源。
參考文獻
[1] 易敏林,彭金生,陳炎,陳佳. 切實保護整治地質環境 合理開發利用土地資源[A]. 加入WTO和中國科技與可持續發展——挑戰與機遇、責任和對策(下冊)[C]. 2002
篇6
關鍵詞:縣級城鎮;土地資源;管理 ;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 F30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土地資源管理的概念
土地資源管理是指國家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綜合運用行政、經濟、法律、技術方法,為提高土地利用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維護在社會中占統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調整土地關系,監督土地利用,而進行的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等綜合性活動。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主要內容包括進行土地利用現狀分析和評價;確定土地利用目標和方法;進行土地需求量預測和土地適宜性評價;確定各部門、各地區的用地規模;協調用地關系,提出各級土地利用結構的指導性規劃指標和調整方向;確定各類用地的控制性指標進行土地利用分區;確定土地用途,包括每個地塊的用途和利用方式,確定重點工程與設施的布局;制定實施規劃的政策和措施。其核心內容是實行總量調控和用途管制,有效保護耕地和控制非農建設占用農用地,嚴禁隨意用地。
二、縣級城鎮土地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
1. 耕地銳減, 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近幾年,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鄉鎮企業的突起,居民點及建設用地的逐年增多,大量耕地被破壞和占用,使耕地總量和人均量呈減少態勢。另一方面, 在現行經濟體制下,由于土地用于城市和工業發展的經濟收益明顯高于農、林、牧業,所以以經濟效益指導土地利用,必然使土地不斷轉向高收益的用途,比較利益的存在是耕地不斷減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2. 土地利用缺乏有效保護,生態質量不斷下降
由于人們在土地利用中保護意識淡薄, 造成生態環境破壞,以及一些歷史上土地管理政策失調,造成土地墾殖過度,森林過伐,森林覆蓋率大幅度下降,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土地質量不斷下降。
3. 土地管理措施不力,浪費土地現象嚴重
城鎮建設外延擴展快,內涵潛力挖掘不夠,用地容積率低,而且功能分區和布局不盡合理,致使存在一些亂占濫用土地的現象。另外,土地管理措施不力,不能有效地保護土地。土地規劃和計劃管理不力,集體土地流轉缺乏嚴格的管理措施。比如說交通建設用地,每年都有大量的土地改建為交通用地,由于規劃的不合理,存在許多道路拓寬的現象,而這種是建立在房屋拆遷的基礎上的,既耗費了人力,又浪費了財力,并且導致某些道路不能均衡合理利用,年久失修,浪費了大量的土地。
三、加強縣級城鎮土地資源管理的對策
1. 切實保護耕地,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
要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首先應協調農業用地與非農業用地的關系,應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制定太谷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以確定不同區域土地開發利用方向。通過實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抑制建設用地的擴展規模及其用地的不合理性和盲目性,盡可能對城鄉交錯帶耕地實行特殊的保護。控制城市外延規模,對于城市發展所必須占用的土地,應當制定計劃,控制土地的供應量,分階段釋放。合理安排鄉鎮企業建設用地;建設工業小區,集約利用現有土地以減少對耕地的繼續占用。增加耕地的投入,推廣新品種,興修水利設施;加強耕地改造,推行糧食、經濟、飼料作物三元一體化種植,提高土地的產出率,減少耕地需求壓力,確保基本農田,保持耕地總量的動態平衡。
2. 大力開展宣傳教育,強化土地利用者的環保意識
要強化土地利用者的環保意識,首先,應從宣傳教育入手,提高人民素質,樹立正確的土地觀念,增強全民土地資源的憂患意識,形成一種“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自覺行為;其次,要通過宣傳教育,樹立土地利用的價值觀念,提高人們對土地資源經濟價值的認識。只有意識到土地資源的價值,才能在土地利用過程中自覺按價值規律辦事,形成節約用地,保護土地資源的良好風尚。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土地資本作為一種投入要素,其價格變化將會影響土地利用者的行為方式。當環境要素作為一項投入成本時,土地利用者就會重視環境保護,重視土地資源的生態價值,從而促進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3. 加強土地法制教育宣傳,加大執法力度
隨著經濟的發展,土地資產數量逐步顯現并不斷升值,土地違法案件、土地權屬糾紛也頻繁發生。因此,加強《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顯得尤其重要。特別是修訂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有許多新內容涉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應經常組織宣傳教育,掀起學法,使人人能知法、守法、用法。對于既成事實的違法用地,規劃、國土、建設、房管等部門必須從維護整體利益出發,嚴格依照法律法規聯合執法,認真開展清查處理,符合規劃的,可采取酌情處罰、補辦手續等辦法予以確權登記發證,不符合規劃的要堅決予以拆除。
四、結語
縣級城鎮是我國城鎮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關于土地資源管理的政策、法規都需要通過縣級城鎮的管理工作來落實和實施。我們應該認真調研,充分認識到當前我國縣級城鎮土地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切實加強縣級城鎮的土地資源管理工作,推動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姚華軍,丁鋒,李新玉.淺議我國國土資源利益分配問題[J]. 中國地質礦產經濟. 2000(04)
[2] 梁慧穩.從土地資源的特點看土地在現代經濟發展中的作用[J]. 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01(04)
[3] 汪衛民,趙大暉.論土地資源的永續利用[J]. 資源開發與市場. 1998(01)
篇7
關鍵詞:土地資源 節約集約利用 意義 問題 措施
眾所周知,土地資源是促進社會發展必不可少的一項關鍵資源,不論是農業的發展還是建筑行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土地資源的使用,土地是衣食之源、民生之本、發展之基,是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黨的十指出,要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中央強調要毫不動搖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集約用地制度,堅決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和糧食安全底線,堅定不移推進節約集約用地,優化土地利用結構,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一、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的重要意義
(一)實現土地資源效益的最大化
針對土地資源的利用來說,其最為主要的一個目的就是應該實現其自身價值和效益的最大化,這也是土地資源利用的一個根本要求所在,在這一點上來看,土地資源的節約集約化使用確實具備較為突出的作用,比如針對城市中日益短缺的土地資源,采取恰當的節約集約手段來提高其利用的最大化,利用合理的布局和規劃來實現城市功能區的劃分,進而提升其城市用地的最大化便能夠更大程度上實現城市土地資源的效益,環節當前城市土地資源不足的現狀,此外,合理的規劃城市土地資源使用布局還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質,這也是城市土地資源效益的一個重要表現方面,也是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的一個表現形式。
(二)對于耕地資源具備較強的保護作用
耕地的作用不容忽視,保護耕地也是自古以來的一個根本政策和要求,尤其是隨著當前耕地資源不斷地被破壞和損失,這種耕地資源的保護意義更為突出,相關的政府部門也具備著較為明確的耕地資源管理和保護責任,在這一方面來看,采取恰當的節約集約化土地資源利用手段確實能夠發揮耕地保護的作用,尤其是采取自上而下的政策保護手段更是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實現耕地保護的效果,把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的理念融入到相關的政策和法規當中去,就能夠在較大程度上起到保護耕地資源的目的,有效地減少耕地資源的人為破壞,并且其對于耕地面積和所處區域的有效節約集約管理還能夠在較大程度上便于提升相關管理單位對于耕地資源的了解,進而實現耕地資源的最大化保護和利用。
(三)有利于提升土地資源管理水平
一般說來,土地資源的管理是提高其利用價值的一個重要條件,但是反過來看,提升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化利用水平也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提升其管理的水平,這也是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化利用的一個基本要求,只有實現了更好的管理才能夠促使其利用水平的提升,因此,落實好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化利用其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就相當于提升了土地資源的管理水平,尤其是相關管理部門對于土地資源的掌握能夠更加的清晰明確,也能夠更加的把握好土地資源管理利用的重點問題所在,進而制定出最佳的土地資源管理和利用政策,確保土地資源的最佳管理和利用,實現效益的最大化。
二、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中存在的問題
(一)土地的利用程度不高
針對整個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現狀來看,其中存在的問題還是比較多的,但是其最為主要的表現還是對于土地的利用程度不高,這也是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效率較低的一個最根本問題所在,尤其是當前仍然盛行的粗放式土地利用模式更是導致了這種土地資源利用效率的低下。
(二)土地的開發潛力不足
對于當前我國的土地資源現狀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在很多地區仍然存在較為明顯的后備土地資源不足的問題,這也導致了未來土地資源利用受到限制,尤其是對于耕地資源來說這一點更為明顯。
(三)閑置土地資源較多
基于土地資源的節約集約利用來看,提高其土地的利用效率還是需要針對現有的一些閑置土地進行充分的利用,但是就當前我國的土地資源現狀來看,其中存在的閑置土地資源是比較多的,這些閑置土地資源的存在對于節約集約化利用水平的提高產生了重要的不良影響。
三、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的措施
(一)合理規劃土地資源
針對土地資源的節約集約利用來說,堅持節約用地,促進集約發展,必須突出規劃引領,最為主要的一點措施就是應該優化當前土地資源的利用格局,針對現有的土地資源進行合理的規劃設計,提升其利用的最大化效率,尤其是要注重土地資源的規劃設計和經濟發展的關系,結合當地的經濟發展趨勢和現狀進行土地資源的規劃設計,統籌考慮各方面的利益和影響,實現土地資源的效益最大化。具體來說,這種土地資源的節約集約化規劃設計最為主要的就是針對土地資源所處環境所需要的具體土地類型以及土地的功能進行恰當的分配,進而在滿足這些需求的同時實現土地資源的最優化規劃設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是管理土地的總綱,是審批用地、控制規模和用途的依據,是實行土地用途管制的基礎。要把推進節約集約用地作為土地利用的主要考核目標之一,嚴格土地用途管制,控制建設用地規模,統籌各類各業用地,優化用地結構與空間布局。同時,加強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指標對土地供應總量、結構和布局的調控作用,促進土地要素與地方發展的匹配,不斷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促進節約集約用地。
(二)深化落實耕地的保護
針對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所特有的保護耕地作用,在今后的土地資源管理利用過程中也應該更好的實現這一目的的達成,具體來說,這種保護耕地目的的實現最為主要的就是要依靠相關耕地保護政策的制定和落實狀況,而對于具體的保護機制來說,最為有效的就是責任制度的確定和落實,具體來說,這種責任制度的完善和落實應該重點把握好以下兩點:(1)首先,針對現有的土地資源和耕地資源保護機制建立自上而下的管理責任和保護責任,并且在各個層級簽訂相關的保護責任書,針對其具體應該履行的保護責任和任務進行明確,尤其是對于耕地資源的保護目的和目標必須進行深化和細化,能夠促使相關的管理人員明確自身的主要職責是什么,進而才能夠促使其按照這一職責要求進行相應的管理,提高其耕地保護措施的有效性和針對性;(2)另外,在相關制度的支持下,還應該完善現有的懲罰力度,針對一些職責履行不到位或者是耕地資源破壞問題進行嚴厲打擊,加大相應的執法力度,針對非法占用耕地資源的現象進行嚴厲打擊,并且對于包庇或者管理不到位的相關管理人員給予相應的懲罰。宣城市政府2015年印發了《進一步加強耕地保護和國有土地出讓收支管理的意見》一是進一步提高對耕地保護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宣城市地處皖南山區,耕地總量少,人均占有量低,耕地后備資源匱乏,土地供需矛盾突出,耕地的補充能力和保障能力提升空間有限。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必須充分認識耕地保護對維護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將保護耕地作為國土管理的首要任務,堅決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持耕地保護優先、數量質量并重,確保耕地實有面積基本穩定,質量不下降。
二是進一步落實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宣城市各級政府主要負責人對本行政區域內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執行情況負總責,嚴格執行領導干部耕地保護離任審計制度,落實地方政府保護耕地的主體責任。按照《耕地保護目標責任書》的考核內容和指標,逐級簽訂耕地保護目標責任書,健全評價標準,試行耕地數量與質量考核并重。
三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強化《宣城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管控作用,嚴格保護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從嚴控制非農建設占用耕地,合理控制新增建設用地規模,切實保障國家和省重點項目、重要基礎設施、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建設項目以及民生項目等建設用地。到2020年,宣城市耕地保有量不少于260499.72公頃,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于224244.72公頃,城鄉建設用地規模控制在83640公頃以內,新增建設用地占用耕地控制在8336.14公頃以內,土地整理復墾開發補充耕地義務量不少于8336.14公頃,人均城鎮工礦用地控制在119.3平方米以內。
(三)合理利用閑置和低效土地資源
加強閑置土地資源的利用主要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首先,針對現存的所有閑置土地資源進行有效全面的排查,并且做好相應的整理和分析,明確哪些閑置土地資源是不能夠被使用的,而那些閑置土地資源能夠最為簡便的投入使用,為后續的土地資源利用提供充分的支持;其次,針對當前城市中現有的大量廠房閑置土地資源來說,其最為主要的一個利用措施就是通過改建、擴建或者重建的方式來更進一步的提升這些廠房的利用效率,尤其是針對其空間利用效率以及地下室的利用進行有效地規劃,確保其具備較強的利用效益;最后,土地資源的循環利用也是提高閑置土地資源利用效率的一個重要方面,尤其是對于專項清理和重新整理開發來說意義更為明顯,這也是土地資源集約化利用的一個基本要求所在。根據宣城市人民政府宣政秘(2015)56號文,宣城市對閑置土地認定標準是:一是未經原批準用地的人民政府批準,土地使用權人超過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或者劃撥決定書約定、規定的動工開發日期滿1年,未動工開發的國有建設用地;二是已動工開發但開發建設用地面積占應動工開發建設用地總面積不足1/3或者已投資額占總投資額不足25%,并且中止開發建設滿1年的國有建設用地。宣城市閑置土地處置主要方式:
1、對因政府及政府有關部門原因造成的閑置土地,可采取如下處置方式
一是延長動工開發期限。簽訂補充協議,重新約定動工開發、竣工期限和違約責任。從補充協議約定的動工開發日期起,延長動工開發期限最長不得超過一年。二是調整土地用途、規劃條件。按照新用途或者新規劃條件重新辦理相關用地手續,并按照新用途或者新規劃條件核算、收繳或者退還土地價款。改變用途后的土地利用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三是協議有償收回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四是市、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規定其他處置方式。
2、低效土地處置方式
對低效用地可參照閑置土地處置程序,責令采取限期開工建設、限期恢復生產、增資擴能、協議有償收回、追究違約責任等方式督促利用。各責任主體要結合當地實際制定盤活閑置(低效)用地的具體措施和獎懲辦法。
(四)完善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的長效管理機制
堅持節約用地,促進集約發展,必須加強全程調控。加強全程調控、嚴把土地利用關口是節約集約用地的關鍵環節,要在認真實施規劃管控、計劃管理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創新,嚴格土地供應,完善健全供、批、用管理機制,多措并舉、統籌協調,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對于土地資源的節約集約利用來說,其目的的達成并不是一個短時間內的工作,需要建立一個長效的管理機制,針對其整個的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進行全面的監管,并且能夠有效地提升其管理的水平,加強落實的效果,具體來說,這種長效管理機制的落實應該圍繞著整個土地利用的全過程進行嚴格的控制,其主要的控制目標有以下幾點:首先,在土地資源使用之前,針對需要審批的土地資源使用進行嚴格的審查,確保其對于土地資源使用的可行性和利用效率高低,針對其節約化和集約化利用程度進行嚴格審查,提高門檻,促使其土地資源的使用能夠更大程度的體現出節約集約價值;宣城市認真執行《限制用地項目目錄》、《禁止用地項目目錄》、《國家建設用地標準》、《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控制指標》和《安徽省建設用地使用標準》等,合理確定建設項目用地規模。對不符合產業政策、產能過剩、重復建設項目和未按規劃履行相關審批或核準的項目,一律不予供地;對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用地計劃安排和國家、省用地標準的,必須及時調整和修改,核減用地規模,努力實現用地指標效益最大化;其次,針對土地資源使用過程進行實時的監管,有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聯合其它相關部門針對整個的土地使用狀況進行監控,避免其在土地資源的使用過程中出現較大的浪費,尤其是針對其土地利用的方案進行嚴格的審查,確保其土地資源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宣城市嚴格執行省政府規定的開發區新建工業項目準入標準,并對各級開發區新建項目土地投資強度或預期畝均稅收最低要求寫入《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對單個工業項目規劃用地面積超過100畝的,原則上采取一次性規劃、分期供地,即按建設時序供地,以最大限度提高建設項目用地指標的利用率,防止企業圈地產生閑置和低效用地;針對其土地使用過程中存在的一些違法違規用地問題進行嚴厲的懲處,采取“零容忍”來加大打擊力度,提高監督的實效性。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針對土地資源進行有效地節約集約利用確實是今后土地資源使用最為主要的一種手段和利用方式,尤其是想對于土地資源的戰略性發展地位來說,這種節約集約利用的意義更是較為明顯,其不僅僅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提升土地資源管理水平,針對所有的土地資源有一個較為細致準確的把握和管理,還能夠從最根本上提升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避免土地資源的浪費,尤其是對于耕地的保護作用更是比較顯著的,此外,還能夠充分的挖掘當前我國土地資源的一些潛力。發展是硬道理,節約是大戰略。節約集約利用土地,是一項事關全局的長遠戰略任務,也是一項涉及面廣、難度大、復雜艱巨的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界和全體市民共同努力。但存方寸土,留予子孫耕。節約集約利用土地,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轉變土地利用方式,切實把節約集約用地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加快走出一條節約集約用地的新路子,努力開創宣城市國土資源管理工作新局面。
參考文獻:
[1]林憲齋.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推動河南經濟發展方式轉變[J].地域研究與開發,2010,06:115-118
篇8
【關鍵詞】 區域性 土地市場 協調機制 長三角地區
一、引言
本文研究的長三角區域范圍是指“小長三角”,包含上海、杭州、蘇州、無錫、嘉興、舟山、寧波、揚州、泰州、南京、鎮江、常州、湖州、南通、紹興和臺州16個城市。長三角地區是目前中國人口密度最大,城鎮分布密度最高、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地區。但同時該地區面臨著人口、資源、環境、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嚴重約束,其中尤以土地資源和環境容量最為突出。隨著長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進程的加快,土地資源作為基本生產力要素之一和有限的稀缺資源,如何高效優化配置土地資源成為影響長三角地區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而我們知道,市場是配置資源的最有效方式,土地資源的配置也不例外,土地市場化水平的高低將嚴重影響土地資源的集約利用度。目前,國內專家學者對土地市場有著非常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但在我國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的新形勢下,從區域視角研究土地市場一體化建設的研究成果還比較少。因此,建立長三角地區統一的土地市場一體化,就必須構建跨省級的區域協調管理機制,通過區域土地市場一體化建設來優化配置區域內有限的土地資源,促進長三角地區土地資源的集約利用,保障長三角地區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長三角區域土地資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長三角區域內各城市為了招商引資存在著惡性競爭,導致區域內土地資源利用的低效率與投資項目的重復建設,致使整個區域內土地資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和集約利用。從長三角區域整體來看,由于長三角區域內各個城市間經濟發展條件極為相似,從而導致區域內各城市經濟發展過程中均以加工制造業為主,產業結構趨同現象嚴重,特別是蘇南和浙北及其內部各縣市之間的產業結構趨同現象更加突出,已經嚴重影響到這兩大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
雖然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促進了區域內16個城市在生產力資源優化配置方面的發展,但由于區域內一些城市隸屬于不同的省級行政區,對于一些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如交通基礎設施以及大型港口的建設,跨省級的城市間缺乏統一規劃協調,導致大型基礎設施的重復建設以及區域內基礎設施建設的不銜接,例如區域內大型港口的重復建設容易導致區域內港口利用效率低下,從而導致區域內大量寶貴土地資源被粗放式利用。
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區域性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如果區域性生態環境得不到有效協調保護和治理,就會導致區域土地資源的嚴重破壞。例如,長三角區域內許多城市大量利用地下水,導致區域內許多城市出現地面沉降現象。同時長三角區域自古以來就是江南漁水之鄉,但隨著近年來經濟的快速發展,區域內大量圍湖造田、填海造地嚴重破壞了區域內的濕地資源。
基于以上原因,要使長三角區域內土地資源得到最優化配置,通過建立長三角地區區域性統一的城市土地市場來優化配置區域內的土地資源就顯得意義重大,這就需要構建跨省級的區域統一的土地市場協調管理機制,發揮區域性統一土地市場在區域土地資源市場化配置的基礎性作用。
三、區域性土地市場建設的統一協調組織機構
區域土地資源利用過程中存在問題,主要是由于各城市之間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僅從本地區經濟利益最大化考慮,區域內各城市之間在土地利用過程中缺乏有效協調管理,從而導致區域內有限的土地資源的浪費。對此,可采取土地資源的垂直管理模式,在區域層次上設置區域土地資源管理機構,其職能主要是解決區域內各城市之間土地利用過程中需要互相協調的問題,例如在區域交通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過程中各城市之間土地利用的相互協調,以及區域內土地資源的生態環境保護等有關單個城市不能單獨解決的土地利用問題。另外,可以設置區域性土地資源管理機構,在中央與省級土地管理部門之間有一個過渡機構,可以解決由于我國幅員廣闊,國土資源部對全國土地資源管理的事項太多,從而影響土地資源管理效率的問題。如當前國土資源部對土地利用的審批,由于全國需要審批用地的數量過大,導致全國各地的用地審批項目在審批環節需要耗費太長時間,影響合理用地項目的建設進度。
在目前我國土地資源管理的現狀下,與土地相關的收益對各級地方政府發展當地經濟來說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但土地資源作為一種重要的稀缺的生產力要素之一,對整個長三角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同樣具有戰略意義。長三角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面臨著嚴重的資源危機,而土地資源的稀缺就是長三角今后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瓶頸。借鑒國外有關區域性協調管理體制的成功經驗,結合土地資源管理的國情及長三角區域的經濟發展的現狀,從建立長三角區域城市土地統一市場來優化配置區域土地資源的角度,本文提出長三角區域城市土地資源區域協調管理的組織形式的設想。
四、區域性土地市場建設的協調組織機構職能定位
長三角區域如果實行土地管理機構的中央直接垂直管理模式,必將有利于解決當前地方政府對土地市場過度干預的問題,發揮土地市場機制對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功能。同時設立的這種國務院―國土資源部―區域級―省級―市縣級土地管理機構的垂直管理模式,對協調區域土地資源利用過程中存在的矛盾也將發揮重要作用。基于長三角區域各城市間由于缺乏協調而引發的土地資源利用存在的突出問題,區域性土地資源管理機構的主要職能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區域土地利用規劃部門
該部門主要負責區域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編制,應從整個長三角區域角度,按照長三角區域產業規劃優化布局、各城市發展合理功能定位、區域內土地資源的自然屬性及土地生態環境來編制長三角區域詳細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同時這種區域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要通過中央授權立法的形式,嚴格保障其實施的權威性,對任何單位、個人以及政府機構違背區域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行為要采取嚴厲的有效制裁措施,并且對于規劃的修改也要遵循嚴格的法律程序,確保其權威性和穩定性。
2、區域土地利用督察部門
當前我國在幾大區域設立了國土資源督察局,用于對各地土地違法事件的監督。如果設立了區域性土地資源管理機構,可以考慮將當前的每個區域的國土資源督察局設置在區域性土地資源管理機構內部,作為其一個職能部門。這樣的好處在于一方面更有利于及時充分地對土地違法事件進行信息收集,便于對土地利用違法事件進行及時處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加對違法用地事件處理的有效手段,解決當前區域性國土資源督察局對違法用地事件往往事后監督以及處罰手段比較單一的不利局面。
3、區域土地市場管理部門
在區域性土地資源管理機構內專門設置一個區域土地市場管理中心之類的職能部門,其主要職能是保障區域土地市場的市場機制在配置區域土地資源過程中發揮基礎性作用,提高區域土地市場的運行效率,其主要工作是制定區域統一的土地市場交易法規以及協調解決區域內省級、市縣級土地市場之間存在的有礙區域土地市場正常運行的不利因素。例如建立長三角地區城市土地市場交易中心,為長三角地區土地產權的交易提供統一的場所。可以在上海建立一個交易中心,然后在各地級市設立其辦事處,長三角區域內所有國有土地產權交易活動都必須在此交易中心進行,并將所有的土地產權交易信息在長三角土地市場交易中心網站上公布,同時交易中心為產權主體辦理相應的產權登記、變更和過戶等手續。為保證長三角地區土地市場交易中心正常運行,必須制定相應的《土地市場交易法》,來保障土地市場的正常運行。
4、區域土地生態環境保護部門
長三角區域由于土地資源的過度利用造成土地生態環境的破壞,因此要加強區域內各城市之間土地生態環境的統一協調保護,考慮在區域性土地資源管理機構設置一個專門的土地生態環境保護部門,專門協調區域內各城市之間土地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治理。由于土地利用具有很明顯的外部性,所以其職能必須協調好區域內生態環境治理成本在各城市之間合理負擔比例以及解決對區域土地生態環境破壞造成的損失在各城市之間進行合理補償問題。
五、結束語
雖然我國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市場對土地資源的配置所起的作用遠遠落后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要求的市場配置資源的目標。因此,隨著長三角經濟的一體化發展,我們需要跨省級地構建長三角區域統一的土地市場交易平臺以及區域土地資源生態環境治理合理補償機制、跨省級的區域土地合作開發收益分配機制以及區域土地資源利用合理規劃利用機制,來實現長三角區域整體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區域土地資源的集約利用度,促進長三角區域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注:基金項目:1、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項目:襄陽市經濟開發區工業用地集約利用與動態評價研究(項目編號:2012Q214);2、鄂北區域發展研究中心項目: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土地上房屋及附著物拆遷補償評估(項目編號:2013JDY011);3、湖北省科研創新團隊經費資助項目(湖北文理學院):漢江流域資源環境與區域發展(項目編號:T201314);4、國土資源部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項目:長江三角洲地區土地宏觀調控決策支持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201111011)。)
【參考文獻】
[1] 洪銀興、劉志彪: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的模式和機制[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2] 劉志彪、鄭江淮等:長三角經濟增長的新引擎[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7.
[3] 曲福田、吳郁玲:土地市場發育與土地利用集約度的理論與實證研究――以江蘇省開發區為例[J].自然資源學報,2007(5).
[4] 高波:灰色土地市場的理論探析[J].管理世界,1993(1).
篇9
關鍵詞:3S技術;土地管理;應用分析
前言:
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對土地資源的利用也不斷增高,這就使得現階段土地資源的分配和需求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所以,土地管理技術就顯得必不可少,而好的土地資源管理技術能更好地改善現狀。3S技術是一種現代的技術,其在土地管理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本文將據此談談3S技術的具體內容和其在土地管理中的應用以及3S技術在土地管理中應用的未來發展趨勢。
1 關于“3s”的概述
1.1 3S技術中RS技術的概述
RS技術是一種應用十分廣泛的技術,在應用中不受限制,十分準確和靈活。RS技術主要是通過外層空間將地球表面的各種電磁波信息收集起來,經過分析處理,再將這些信息分類傳送。RS技術在現階段的應用十分廣泛。它可以應用到土地資源管理中,也可以應用到城市的各種信息檢測中。
1.2 3S技術中GIS技術的概述
GIS全稱為地理信息系統,其有很多子系統如:數據輸入、數據存儲和檢索、數據操作和分析等子系統。GIS將計算機科學、信息學和地理等學科融為一體并運用科學的理論和管理方式,對地理數據進行分析管理,給相關部門提供空間信息系統。GIS目前的應用也十分廣泛,在很多領域都與所涉及。
1.3 3S技術中GPS技術的概述
GPS是一種智能的導航系統,它可以全方位定位。GPS是由地面、空間和用戶設備所構成,它能根據信息建立準確的三維空間坐標,并確定空間位置。GPS的空間定位準確高效,且受外界環境影響少,它能根據人的需求提供合理的信息,目前應用廣泛。GPS技術在土地資源管理中主要應用于土地資源的測繪、土地利用數據以及數據變化情況的采集和土地的勘探等方面。用GPS設備測繪的圖紙精度高,用途廣,可以精確的測量土地利用的現狀,給以后的土地利用打下基礎。除此之外,還可以根據GPS所測量的土地利用情況和工程申報的土地開況做出對比,可以發現并及時制止非法利用土地。GPS設備不僅定位作用好,而且方便攜帶,價格便宜。
2 目前3S技術在土地管理中的應用
2.1 3S技術在土地資源調查中的應用
土地資源調查工作是國家關于土地資源情況的基本了解,土地資源調查工作的目的是查清楚具體地方的土地質量和土地利用情況,國家根據調查結果可以對土地資源做出合理的評估和分析以掌握土地資源的具體情況。土地資源調查工作在之前一直是人工調查,人工調查存在很多缺陷。人工調查土地資源會造成很多疏漏,不能精確的調查清楚土地資源的具體情況,存在誤差,另一方面人工調查需要太多的人力和資金,還存在很多的障礙。【1】人工調查會受地理環境的影響,導致調查結果不準確,調查中有阻礙,調查時間延長等不良的影響。目前,將3S技術用于土地資源調查工作中,可以解決不少的問題。3S技術中的GPS技術在土地資源調查中可以準確便捷的對土地定位,GIS技術則可以對土地資源的具體數據進行精確的分析,減少人工誤差,RS技術則更能保證土地資源信息圖像的精確性。將3S技術運用到土地資源調查工作中,能使土地資源調查工作高效準確的進行,減少了人力、經濟、和時間等資源的浪費。
2.2 3S技術在土地資源動態監測中的應用
土地資源動態監測是運用詳細的數據和圖件對土地資源的利用的動態變化進行系統的分析和反映的過程。通過土地資源動態監測工作可以掌握土地的利用變化狀況,并對土地資源的利用做好監管工作。【2】在3S技術運用到土地資源動態監測工作中之前,土地資源的動態監測工作一般都是根據土地資源的應用方的申報記錄來掌握土地資源的動態變化,可是這種方法存在很多的弊端。土地資源利用方如果改變土地資源的用途而沒有向有關部門申請,有關部門就很難查清楚,要查清楚就需要很大的人力和經濟資源,這種種的問題就導致了監管工作難以展開,長此以往,土地資源的動態調查也會存在很多問題。將3S技術運用到土地資源動態監測工作中可以解決一些問題,GPS可以定位土地,查看土地的位置,GIS技術可以對土地資源數據進行管理、分析,RS技術能展現出遙感圖像,對土地資源能做到動態監測。將三者同時運用就能達到更好地效果。
2.3 3S技術在土地資源利用整體規劃中的應用
運用3S技術可以對土地資源進行定位、遙感圖像監測,收集數據并對數據進行分析管理,以此來準確掌握土地資源的現狀。土地資源規劃是根據土地的地理位置、應用現狀和地區經濟等眾多的因素對土地進行綜合分析之后將土地進行合理的配置的一項計劃【3】。要做好合理的土地資源規劃工作就要對土地資源有具體深入的了解,而將3S 技術用于土地資源規劃工作再合適不過了。3S技術可以給土地資源規劃工作提供準確的信息和數據,是土地資源規劃工作能高效的進行。
3 3S技術在土地資源管理中應用的發展趨勢
3.1 新型軟件的開發
雖然現在的技術已經有很好的應用效果,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處,3S技術中的GIS技術只用于數據的管理,不能喝測繪軟件合理的鏈接,使得土地資源數據的管理工作變得繁瑣,加大了工作量。而將測繪軟件結合到GIS中就能使土地資源數據完好的保存,是數據的處理和管理變得較為簡單容易,減少了工作強度,保證了信息的準確性。
3.2 GIS 信息庫的推廣
GIS技術在土地資源管理中的應用廣泛且作用大,但是目前依然還有很多地方沒有普及GIS信息庫。在一些較為偏遠的地區,土地資源的管理工作還比較薄弱,無法建立完善的信息庫,沒有完整的GIS信息管理系統就導致很多關于土地的糾紛事件很難得到解決,也使得相關部門的工作量大且工作效果不佳。若是在基層土地管理中建立詳細的數據庫就能有效的改善土地資源利用所造成的眾多矛盾,也能促進地方的經濟發展。
3.3 GPS地質災害預警
地質災害是我們國家所面臨的嚴重的問題,在地質災害來臨之前要是能有效的對地質災害做出預警,就能有效的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地質災害大多數是因為地質結構發生變化而導致的自然災害,要做好預警工作就得對地質結構的變換掌握的非常清楚,GPS技術可以對地形進行長期的定位和觀察,可以發現地址的變化,給地質災害預警提供合理的資源依據。利用GPS技術對地質災害作出合理的預警可以減少人員的傷亡和財產的損失。
4 結語
隨著經濟的發展,土地資源的利用率也越來越高,為了解決土地資源在利用中存在的問題,應做好土地資源管理工作。將3S技術運用到土地資源管理工作中能提高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使土地資源管理工作能夠持續有效的進行。本文概述了3S技術的具體內容,分析了3S技術在土地資源管理中的應用,并據此探討了3S技術在土地資源管理應用中的未來發展趨勢。根據分析3S技術在土地中的應用和其未來的發展趨勢,合理做好3S技術在土地管理中應用。
參考文獻
[1]胡慧,馮川川.3S技術在土地管理中的應用[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
計,2014,(20):21一22.
篇10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土地資源管理;策略
中圖分類號:F301.2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前言
土地資源是最主要的自然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條件,關系到千家萬戶。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經濟的飛速發展,土地資源的管理利用也面臨著新的形勢,土地資源緊缺與嚴重浪費土地現象間的矛盾正在加劇,如何積極探索土地資源的科學管理和合理利用,使有限的土地得到合理的利用和開發,促進良性循環發展,是值得我們深思的一項重大問題,面對我國土地資源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我們必須敢于正視思考,找出問題根結所在,這樣才能針對提出改進土地資源管理的策略和方法,使在我國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下科學、合理地規劃、保護、利用、管理國土資源,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我國土地資源管理現狀及面臨的問題
雖然我國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為保障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但在某些國土資源領域仍存在許多矛盾和問題。
土地開發涉及多項問題,耕地占補平衡困難
我國人多地少,這是我們眾所周知的基本國情。使有限的土地得到開發利用,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它涉及到多項問題,如灘涂圍墾關系到海洋環境、海洋功能區劃、補助資金以及今后利用等問題;山地開發影響到生態保護和林地使用問題,開發難度大;礦產資源的無序開發,對土地生態環境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隨著建設步伐的加快,建設占用耕地的數量將持續增加,耕地占補平衡越來越困難。
土地管理體制存在問題,執法方面仍然存在很多困難
供地管理主體較分散,土地配置機制尚不完善,土地供應市場化透明度不高,在土地資產運作中存在漏洞,易滋生腐敗現象。國土執法監察的力量不足,部門聯合執法的合力尚未形成,造成了城郊結合部居民住宅違法建設現象禁而不止;部分基層干部群眾依法用地意識差,以租代征、未批先用、違法出讓集體土地的現象時有發生,違法建設、用集體土地,成為少數基層干部發展經濟的借口;同時還存在執法環境差的現象,阻撓和暴力抗法的現象時有發生。
閑置土地清理存在一定難度,集約用地不高,土地利用率低
當前,我國閑置土地的清理處置存在認定難、執法難、收費難三大突出問題。土地利用率低,如很大一部分建設用地及工業用地閑置和耕地摞荒,土地經營粗放,土地利用效率低;小麥稻田可以二季高產卻只種了一季,農業用地結構不合理,大大降低了耕地的利用率,有些農戶無暇經營耕地,卻不考慮責任田進行流轉,實行集約用地。
土地管理和利用關系沒有完全協調,現有用地規劃滯后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是很早編制的,有關用地指標與現實用地狀況存在較大差距,城市建設不斷進行,各種矛盾也在不斷突出,如勞民傷財事件,對農民補償標準偏低,標準不一,非法用地和亂搭亂建現象屢禁不止等。各項規劃相互銜接不夠,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應具有綜合性、戰略性、控制性和權威性,應該與交通、水利、城市、生態、旅游等各類規劃相互協調。
落實土地資源科學發展觀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重要性
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土地資源管理,即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現行土地管理體制下的土地管理政策已難以滿足加強土地管理,為切實保護耕地的需要,就應該根據國際土地經營和管理經驗,完善土地市場管理制度,通過構建集成式管理模式,建立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進行大規模土地開發整理等措施,促使傳統粗放的土地資源利用模式向集約高效的土地利用模式轉變,使土地生產力持續增長,農業生態環境得到優化,創建可持續發展的土地資源管理模式。土地資源可持續的高效利用是實現人類社會和經濟可持續發展重要發展和前提,協調好人口增長、經濟發展、環境改善與土地資源管理利用的關系,土地資源管理是否科學發展,都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和諧社會與新農村的成敗,對人類社會的生存與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必要性
土地是民主之根本,發展之基礎,是承載人類社會幾乎所有活動的場所。與其他自然資源相比較,土地資源具有的位的固定性、面積有限性、使用永久性、土地供稀缺性、功能不可替代性等特點也決定了它必須保持科學發展,加之土地資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做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決定也是基于我國土地資源現狀的必然選擇。實施最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深刻認識保護耕地的極端重要性,與時俱進地落實科學發展觀,建立完善的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規制度,完善征地補償、安置和收益分配機制,完善耕地保護和土地管理的責任制度,積極開展農用地分等定級與估價工作等舉措,都是保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這對于采取土地管理措施從宏觀上調控我國經濟社會全面持續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改進土地資源管理的策略和方法
貫徹科學發展觀,落實四個“統籌”
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①統籌城鄉發展,土地管理政策應該因地制宜、區別對待,因時制宜、適時調整,而不應該一刀切;②統籌經濟與社會、人與土地協調發展,必須從土地的自然和社會功能出發,正確處理局部經濟效益與整體經濟效益, 微觀經濟效益與宏觀經濟效益,直接經濟效益與間接經濟效益的全面認識和實現土地資源的經濟、生態和社會價值,重新建立起土地資源價值評價的指標體系;③統籌宏觀調控與市場機制,此項任務關系到完善土地管理政策,規范土地市場秩序, 加強土地管理部門與司法部門的協同工作, 對任何破壞土地市場秩序的行為, 都應當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同時積極強化市場在土地資源管理中的杠桿作用,建立完善的地價體系和土地市場法規,保護良好的市場秩序;④統籌規劃管理,建立完善的土地管理法律法規制度,完善征地補償、安置和收益分配機制,完善耕地保護和土地管理的責任制度,實現地籍管理的科學化和現代化,建立起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耕地保護、土地場所的動態監測網絡。
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提高土地節約集約水平
重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對用地的調控引導作用, 認真做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管理等各方面工作,合理安排各類建設用地,引導各類建設節約集約用地,嚴格執行供地政策和用地標準,促進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加強耕地保護,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切實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
充分利用未利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不斷拓展土地利用空間,鼓勵開發利用山地資源,在做好水土保持的基礎上,宜建則建,以減少建設對耕地的占用;積極鼓勵利用地下空間,有效推進土地的節約集約利用。解決土地供求矛盾,要著重在提高現有土地利用率上下功夫,把節約土地放在首位。
加大執法監察力度,保證依法規范用地
加大國土資源執法監察的力度,認真開展各級土地執法監察工作,制定巡回監察制、違法案件報告制、行政過錯責任追究制等制度,防止和遏制各類國土資源違法案件的發生,完善管理體制,依法懲治各種違法用地行為。
結語
新形勢下我國對土地資源需求越來越大,緩解當前人地矛盾,就必須貫徹科學發展觀,對土地資源進行有效的管理與調控,重視土地總體規劃,提高土地利用率,依法規范土地資源利用,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緩解土地利用緊張的局面,科學合理的管理利用土地資源。
參考文獻:
[1].嚴格依法加強土地管理切實鞏固宏觀調控成果[N].人民日報,2004-10-14(1).
- 上一篇:高中數學課程的基本理念
- 下一篇:淺談對微課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