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文化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5 20:16:5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紅色文化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紅色文化

特色小鎮紅色文化傳播策略

紅色文化于后期孕育誕生,經歷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不斷完善與發展,在現代社會得以傳承與弘揚。紅色文化融入特色小鎮建設不僅有助于紅色文化的傳承發展,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導特色小鎮文化特色和價值觀念建設,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在全國范圍內,紅色文化小鎮的建設得到廣泛實踐,但在具體的建設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因此,紅色文化如何有效融入特色小鎮建設成為一個挑戰。

1.紅色文化融入特色小鎮建設的價值

1.1助力特色小鎮政治文明一體價值觀建設

任何一種共同體都需要持有共同的政治文明價值觀才可以凝聚群體力量。豪格指出群體凝聚力可以促進成員的個人狀態和生產力,增強安全感和自我價值感[1]。特色小鎮有別于傳統區位空間,是因產業聚集而形成的新的生產力優化空間。因此,相較于歷史悠久的傳統村鎮,特色小鎮往往缺乏悠久的歷史延續和文脈傳承,小鎮成員之間的關系也多由職業相關取代了傳統的親屬關系,缺乏共同的生活記憶與情感維系,難以產生歸屬感和凝聚力。紅色文化是革命烈士忠貞報國的見證,紅色精神鑄造了革命烈士不屈的意志,也是當代人團結一心的精神紐帶。黨的報告指出紅色文化、社會主義核心文化和傳統文化關系的一致性,紅色文化融入特色小鎮建設,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與實踐,發揮紅色文化強大的凝聚力推動特色小鎮健康快速發展,是黨的執政力、先進性、廉潔性等方針政策扎根本土的有效途徑和有利保障,也是新時代特色小鎮政治文化一體價值觀建設的堅實堡壘。通過紅色文化塑造特色小鎮具有創新特質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態度,發揮精神上的砥礪作用,使特色小鎮成員產生強烈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共同開創特色小鎮發展的新局面。

1.2為特色小鎮文化創新提供活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特色小鎮發展也離不開創新,需要注重小鎮獨特性的塑造,在傳統文化與現代價值中探求差異化發展要素,助力產業創新驅動特色小鎮的發展。紅色文化經過大范圍、長時間的發展,其區域性和獨特性是特色小鎮謀求創新發展的支撐點和突破口。革命斗爭在不同地域開展,并且歷時較長,人文歷史和風土習俗塑造了區域紅色文化的獨特性,不同時期的紅色文化資源具有特定的時代價值和歷史文脈,包含了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的物質文化資源和非物質文化資源。深刻的文化內涵和豐富的物質資源是特色小鎮的風貌塑造和內涵提升的立足點,為特色小鎮產業開發和產品創造提供不竭源泉,紅色文化資源成為特色小鎮可持續發展的“文化動力因”[2]。

查看全文

紅色文化遺存保護立法研究

摘要:紅色文化遺存保護有其特殊性,屬不可移動的文化遺存。要提高紅色文化遺存的保護質量,做到可持續性保護,必須在保護中不斷挖掘其利用價值,在保護中利用,在利用中保護,形成保護、利用的良性互動,同時應當結合撫州市紅色文化遺存的特點,一地一策,一地一法,確定保護經費恒定,保護利用屬地化、實行有償協議保護等有針對性的立法之策。

關鍵詞:紅色文化;遺存;經費恒定;保護協議;屬地化

一、紅色文化遺存

紅色文化遺存是指以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首的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地人民群眾進行革命活動時所留存下來的,具有教育、紀念、或者史料價值的遺址、遺跡和遺物。它具有以下特點:(一)它是一種有型的革命文化遺產。紅色文化遺存是一種文化遺產,它通過遺址、遺跡和遺物這種有型的載體,忠實地反映和還原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偉大而卓絕的紅色革命運動。常言道“耳聞不如一見”,紅色文化遺存記錄了中國共產黨的光輝革命歷史,是中國偉大紅色革命的證據。(二)具有不可移動性。紅色文化遺存的不可移動性特點是指紅色文化遺存是特定時期、特定地點發生的紅色革命活動,其遺址、遺跡和遺物不可移動或者移動后其歷史真實性和歷史特定性會打折,價值和意義會減損的特性。(三)具有極高的革命文化價值。紅色文化遺存是中國紅色革命文化的物質載體,其代表的不畏強權、不屈不撓,為底層人民群眾謀幸福而甘愿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精神,激勵著當代千千萬萬的中國人民熱愛祖國、珍惜和平,為努力建設好新中國而砥礪前行。因此,紅色文化遺存具有其不可替代的紀念、教育和史料價值[1]。(四)屬于不可再生資源。紅色文化遺存記錄的是一段真實的革命歷史,其具有不可復制性的特點,損壞、滅失后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進行復原重建,但其真實性、完整性必將大打折扣,歷史風貌也會遭遇極大的破壞。因此,紅色文化遺存所在地的當地政府和人民群眾應當像愛護自己的眼睛般珍視當地的紅色文化資源。

二、撫州市紅色文化遺存保護存在的問題

(一)紅色文化遺存數量多、分散廣,配套資金匱乏。根據撫州市文物部門2018年11月的統計,全市共有不可移動的革命文物605處,2019年3月,、財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公布了《全國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確定了15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撫州9個縣列入原中央蘇區片區,4個縣區列入閩浙贛片區(其中金溪、資溪兩縣是交叉重復)。另還有以古建筑類登記的具有雙重價值(既是古建筑又是革命舊址)的紅軍駐地舊址若干及紅軍標語5200余條,戰場遺址類35處,烈士墓和紀念設施8處,館藏革命文物177件/套,其中,二級革命文物4件/套,三級革命文物22件/套,一般革命文物151件/套。但在分布上,紅色資源集中連片的少,相當一部分分布在交通不便的偏遠地區,外來人口少,開發、管理、利用的成本較高。而在配套資金上,除了已公布為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的紅色文化遺存資金較為充裕外,80%以上的紅色文化遺存資金短缺嚴重,有的市縣年均經費僅為1萬元,有的縣甚至為零,經統計,撫州市紅色文化遺存中,近期需搭架維修的有156處,占總數的28.5%,需揭頂維修的226處,占總數41.2%,到目前為止專項資金缺口在3個億以上①。由于資金短缺,給紅色文化遺存的搶救、日常維保帶來極大的困難。(二)對紅色文化遺存管控不到位,保護力度有限。《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18條規定根據需要可以劃出一定的建設控制地帶,并予以公布。這表明現行法律對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劃定建設控制地帶不是法定必需,這不僅不利于紅色文化遺存的保護、管理,也使得紅色文化遺存與周邊建筑形成不了協調一致,風貌完整性受到破壞。另外,由于撫州市紅色文化遺存的管理部門眾多、各部門職責不清,導致各部門都可以管,誰都不管的局面,很多處文物保護單位人員不足,無力對毀損和破壞紅色文化遺存的行為進行及時的干預和制止。而且由于紅色文化遺存的產權多元化,包括國家所有、村委會集體所有、宗族集體所有、個人所有以及公私混合所有等多種類型,產權關系較為復雜,其中產權歸私人所有的占80%以上,這些私人所有的紅色文化遺存主要是分布在農村的革命遺址,大部分是宗祠、寺廟及農村自建房,由于資金缺乏,責任不到位,產權人隨意改建、拆除的情況比比皆是。(三)對紅色文化遺存的挖掘、研究與保護、利用不夠。撫州市是紅色文化遺存資源較為豐富的市,但由于大多數紅色文化遺存地理位置較為偏僻且分散,其開發、利用難度大、效果差。相對而言,地理位置較好,交通條件便利的鄉鎮,紅色文化資源開發利用情況較好,另外地方政府投入較大、能抓住各種開發契機、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的地方開發利用態勢就比較可觀,但撫州市大多數紅色文化遺存處于待開發的處女地,究其原因,除了上面提到的地理位置偏僻,政府資金支持不夠外,也存在對各處紅色文化遺存挖掘、研究不夠,對如何利用本地其他優勢形成借力發展態勢缺乏思路。外界對其了解不多,缺乏賣點和宣傳噱頭使得其一直處于沉寂狀態,而越沉寂越難以吸引政府資金和社會資本的投入[2]。

查看全文

紅色文化傳播策略分析

[摘要]武漢紅色文化資源豐富,但在傳播中存在著傳播主體單一、傳播意識不足、傳播內容模式化、傳播效果不佳等問題。應培育多元傳播主體,深化傳播內容,創新傳播載體和傳播方式,讓武漢紅色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揚。

[關鍵詞]紅色文化;傳播;社會化

一、武漢紅色文化資源情況

文化作為一個復合的整體,從形態上大致可以分為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等。紅色文化的“紅色”代表著中國共產黨頑強拼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生生不息的精神,紅色文化最根本的特征是革命性、實踐性、創新性,也體現出善于學習的包容性、與時俱進的時代性等特點。作為“辛亥革命打響第一槍”的革命首義之地,武漢見證了無數愛國志士的革命探索,在這些志士仁人的偉大革命實踐中形成了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武漢紅色文化是一種區域性文化,擁有豐富的物質形態,有著一大批文化載體。如八七會議舊址、武昌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等。同時,武漢紅色文化還擁有豐富的精神形態,具體表現為愛國愛鄉、迎難而上、敢為天下先的紅色革命精神。

1.武漢紅色文化實體資源

武漢被稱為“九省通衢”之地,有著悠久的文化底蘊,它見證了中國共產黨在“白色恐怖”下的成長,見證了“武漢會戰”等革命活動,在這里,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爆發了震驚中外的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運動,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留下了大量具有獨特歷史痕跡的紅色文化資源。武漢紅色物質文化主要表現為遺物、遺址、遺跡等實體性的存在物,如革命遺址、革命英雄舊居、英烈紀念場所及陵園等。武漢紅色革命遺址眾多,如中共“五大”會址、中共機關舊址、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武漢農講所、二七紀念館等,諸多的紀念館與陳列室都展示有大量的紅色遺物。除此之外,、、向警予、宋慶齡、李先念、等老一輩革命家都在武漢留下了奮斗的足跡。

查看全文

湖湘紅色文化資源保護與傳承

摘要:湖南是“革命搖籃,偉人故里”,有著門類齊全的紅色物質內容和永恒的紅色精神內涵,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是紅色文化資源大省。湖湘紅色文化資源的保護與傳承存在著內涵挖掘不夠、機制不健全、缺乏整體規劃、傳播同質化問題嚴重、整合力度不夠等問題。為了實現對湖湘紅色文化資源的有效保護和傳承,需要不斷深挖湖湘紅色文化特色,健全保護與傳承機制,拓展其育人價值及功能的渠道,加大整合資源的力度,大力推進傳播創新。

關鍵詞:湖南;紅色文化;保護;開發

作為中國近代革命的搖籃和紅色文化發源地之一的湖南,有著門類齊全的紅色物質內容和永恒的紅色精神內涵,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是紅色文化資源大省。深入保護和開發湖湘紅色文化資源有利于進一步傳承紅色基因,有利于提升湖南省的整體文化形象,有利于湖南精神文明建設。

一、湖湘紅色文化資源概述

湖湘紅色文化資源是指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中國共產黨領導湖南人民為民族解放和國家富強而艱苦奮斗、奮發圖強所形成和積累的集物態、事件、人物和精神為一體的物質與精神財富。既包括秋收起義瀏陽文家市會師舊址、水口革命舊址、芷江舊址等革命舊址,各地烈士遺物與革命文獻資料等文物,長沙烈士陵園等各地烈士陵園及紀念館,、劉少奇、等偉人將帥故居、烈士陵園等物質資源;也包括炎陵紅軍標語博物館等各地的紅色標語,《瀏陽河》《東方紅》等革命歌曲,《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等紅色影視劇,兩把菜刀鬧革命、紅軍長征《半床被子》、歐陽海舍身救列車等革命歷史故事,桂東沙田鎮“三大紀律、六項注意”軍規等紅色制度文化,詩詞等文學作品,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心憂天下的擔當精神等革命精神,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以及物資資源所承載的精神財富等非物質資源。作為近代革命的搖籃、偉人將帥的故里、工農紅軍的故鄉、思想的策源地,湖湘紅色文化資源具有內涵豐富、歷史悠久、門類齊全、分布廣泛、形式多樣的特征。湖南是少數幾個紅色旅游資源景點多、門類齊全的省份之一,14個市州都有自己代表性的紅色文化資源,有眾多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還有岳麓山、新民學會舊址等紅色教育基地以及長沙會戰、衡陽會戰、常德保衛戰等紅色遺址。湖湘紅色文化資源內涵豐富、歷史悠久還表現在相關歷史文獻資料、影音作品、革命故事、革命精神等多方面。湖南走出了、劉少奇、、、、羅盛教、劉維漢同志等一大批紅色人物代表,他們的革命理想、堅定信念、愛國精神等先進事跡都是生動的教材,也是湖南寶貴的紅色文化資源。湖湘紅色文化具有鮮明的湖南地方特色的文化屬性,是源遠流長的湖湘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出自湖南的一大批偉人將帥身上所體現的心憂天下的愛國情操、經世致用的務實作風、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和不屈不撓的斗爭意志,是革命精神也是湖湘文化精髓。又如湖南境內的偉人故居、博物館、紀念館等紅色物質財富也有湖湘文化的鮮明特色。湖南紅色文化中有形的物質形態和無形的非物質形態都是具有明顯的湖南特色的資源屬性,其開發利用的方式、價值都深深地體現了湖湘文化烙印。當然,湖南紅色文化資源因其多樣化形態的存在而產生歷史性、政治性、教育性等不同的屬性,但都有明顯的湖湘文化特色。湖湘紅色文化資源的價值體現在因其豐富的內涵而具有的十分珍貴的歷史史料價值,因其具備政治信仰導向功能而具有重大的政治價值,因其具備可保護、傳承、開放而具有的可觀的經濟價值,也因其鮮明湖湘文化特色和教育屬性而具有的文化價值和教育作用。

二、湖南紅色文化資源的保護與傳承現狀

查看全文

紅色文化傳承社區營造實踐研究

摘要:百萬莊小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最早的國家公務員小區,留存著我國早期城市建設、人居生活環境的歲月印跡,可以說感受百萬莊小區的滄桑變化,就能感受到70年來我國人居環境的變遷,這里凝聚著豐富的紅色文化和強大的精神力量。百萬莊小區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城市建設和人居環境建設的里程碑。本文通過分析百萬莊小區的歷史文化價值,提出其紅色文化傳承的意義,并對百萬莊小區的文化保護、文化傳承和人居環境的社區營造工作提出策略和思路,以期為同類型地區的保護與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紅色文化;保護傳承;社區營造;百萬莊小區

1引言

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靈魂,黨和國家領導人歷來重視中國文化的保護和傳承,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多次強調文化在大國崛起進程中的戰略意義。紅色文化是中國文明進程中文化延續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革命戰爭年代,由中國共產黨、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共同創造并極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蘊含著獨特的革命精神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①。2020年8月,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國家文物局印發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申報管理辦法(試行)》,將“見證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不懈奮斗的光輝歷程”和“見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與發展歷程”。作為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條件與標準的組成,反映了紅色文化在中國文化保護體系中不可或缺的價值與地位,也對下一步歷史文化名城保護中如何保護、傳承具有紅色文化內涵的物質載體指明了方向。

2百萬莊小區的紅色文化基因與歷史文化價值

2.1基本情況

查看全文

紅色文化傳播的實證探究

一、把握符號信息,科學確定信息意義

人類傳播的歷史由口語時代、文字時代、印刷時展到今天的信息時代。信息是符號和意義的統一體。傳播學中所謂的符號是指抽象信息等的傳播得以實現的可被感知的對象。要將抽象的信息通過傳播的手段向公眾傳播,就必須使具有確切意義但又顯得抽象的信息內容進行符號化。“任何事物只要它獨立存在,并和另一事物有聯系,而且可以被‘解釋’,那么它的功能就是符號。”②從傳播學的角度講,紅船精神就是南湖革命紀念館傳播的符號信息,它的基本展陳信息可以符號化地概括為紅船精神。因此,做好紅色文化傳播工作的基礎工作就是科學地確定紅船精神這一符號信息的確切意義。紅船精神是在2005年全黨開展保持黨的先進性教育活動中,黨的誕生地之一浙江嘉興廣大黨員群眾開展大討論時首先提出,經領導和專家概括并正式提出來的。它的深刻內涵可符號化地概括為“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③。由于對以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的輝煌革命業績的廣泛深入的研究宣傳,中國革命歷史上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已家喻戶曉。紅船精神則由于提出較晚,尚處于初步研究階段,系統和深入的發掘研究與宣傳還較為缺乏,因此世人所知不多。南湖革命紀念館守護著紅船,掌握著相關的史料和文物,必須責無旁貸地擔負起搜集有關紅船史料和展開歷史研究的使命。我們從發掘有關紅船精神的史學內涵著手,梳理體現紅船精神的史實并加以科學闡發,并從紅船精神的命名特點,從歷史外延角度窺探其修辭效果和歷史方位,將之與其他中國革命精神進行比較研究,闡發其內涵的科學性,把握好這一信息符號的確切內涵。首創精神、奮斗精神和奉獻精神內在的聯系可以理解為“開天辟地,敢為人先是紅船精神的核心。堅定理想,百折不撓是紅船精神的靈魂。立黨為公,忠誠為民是紅船精神的根本”①。三者合起來共同構成了紅船精神的完整科學的歷史內涵,成為中國革命精神偉大的發端。“20世紀,特別是其上葉,中國最主要的任務是救國救民,在‘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歷史舞臺上,多少仁人志士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并為之不懈努力,只有中國共產黨最終走向了成功。因此可以說,中國革命精神是以中國共產黨人為代表的全國各族人民廣泛參與的20世紀中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紅船精神’用借代的修辭手法概括了中國共產黨創建時期早期共產黨人對中國革命道路的探索實踐,包含了對馬克思主義的介紹和宣傳,對俄國十月革命的學習和實踐,對列寧建黨學說的學習和運用,以工人運動為主要形式,包括學生運動,農民運動的革命斗爭等許多的歷史史實,是對中國共產黨人第一次全面完整的投身革命的實事求是的歷史肯定。”②此外,要從紅船精神的提出過程研究其時代價值,特別是要從嘉興、浙江全省乃至全國各地廣泛開展的弘揚紅船精神的大量生動實踐中概括展示其獨特的時代意義,用于詮釋紅船精神對于推動當今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義,對于推進我國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各項工作的重大意義,從而把握好符號信息的時代價值。另外,要充分搜集各級黨委及其部門、有關高校、學術團體自覺開展紅船精神研究活動的成果,注意集大成,不斷豐富研究成果,從而形成有關紅船精神的科學內涵、歷史價值、現實意義、弘揚途徑等系列成果,盡可能準確地把握好符號信息傳達出的科學內涵及其內在系統性意義。

二、根據時代要求,自覺接應現實黨建

在傳播實踐中,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都是有意圖、有目的的。紅色文化傳播當然也必須關注時代的要求,根據現實黨的建設需要而開展工作。近年來,中共浙江省委、中共嘉興市委提出要大力弘揚紅船精神,堅持以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為主線,全面推進新形勢下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努力把嘉興作為建黨圣地而建設成為“黨建高地”①。南湖革命紀念館十分關注當地黨委對于黨建工作的這一要求,從紀念館館藏的實際、展陳的特色和優勢出發自覺接應于把嘉興建設成為黨建高地的現實感召,自覺接應于浙江省委、嘉興市委對于黨建文化品牌建設的時代要求。第一,突出“一船紅中國,萬眾跟黨走”紅色宣傳主題。參與好“黨的生日,黨員的節日”相關活動,利用館內紅船紀念船、七一廣場、新館展廳、宣誓廣場、紅色影廳等設施自覺配合搞好“七一”紅船節等特色黨建文化活動,努力擴大其社會影響力,從而激發傳播的對象———廣大黨員干部自覺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以及奮發創先爭優的熱情。近年來先后開展了優秀黨員看嘉興、向困難黨員獻愛心、新黨員游嘉興等。第二,積極配合各基層黨組織,新經濟、新社會黨組織開展“紅色堡壘”建設和“發展強,黨建強”的“雙強爭先”活動。切實加強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深化服務發展、服務基層、服務群眾“三服務”專項行動,促進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擴面、提質與增效。充分利用紀念館服務設施較為完備的優勢,配合各級黨組織來館開展觀看一次展覽、聽一次黨課、舉行一次重溫入黨宣誓、開展一次黨員服務系列活動,深化黨員志愿服務工作,深入開展“一員雙崗”活動,提升城鄉基層黨組織結對共建、組團幫扶水平,讓紀念館真正成為升華廣大黨員思想境界的圣地,努力使傳播的符號信息———紅船精神通過活動互動達到內化,積極提升傳播的實際效果,不斷進行先進性和純潔性教育,樹立黨員時代先鋒新形象。第三,充分發揮紀念館全國廉政教育基地作用。主動承接各級紀檢監察部門的廉政教育活動,通過黨的廉潔歷史教育,舉辦廉政專項展覽,特別是用革命先烈的廉潔歷史故事教育黨員干部永葆共產黨員本色。如2012年5月,中共嘉興市紀委與中共南湖區委、區人民政府聯合舉辦了“傳承紅色廉政文化”征文教育活動。活動參與者包括全國各地革命紀念館的專家學者,主題為“紅色文化中的廉潔思想研討、不同時期紅色廉政文化歷史特點和價值內涵、井岡山延安西柏坡等精神與紅色廉政文化建設、新時期廉政文化傳承與發揚等”。獲獎者可參加在嘉興舉辦的“南湖•紅色”論壇并獲表彰獎勵。②活動主題鮮明,對紅色文化挖掘有深度。南湖革命紀念館利用2012年全國文博系統天津培訓班的機會及時配合發起,并提供本館和兄弟紀念館相關研究成果,自覺服務于黨的建設的時代要求。

三、借助共建互動,致力雙向提升效果

“人類傳播是一個綜合系統,這個系統是由各種不同類型的傳播活動組成的……包括人內傳播、人際傳播、群體傳播、組織傳播和大眾傳播。”①南湖革命紀念館作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已和50多家企事業單位特別是高校、中小學建立了廣泛的共建關系,這是一項做好紅色文化傳播的重要工作。這些單位與學校大多是位于省域內或近域,來往方便,聯系便捷,我們將這些共建單位結成有機的紅色文化傳播共同體,把它們看成是一個綜合系統,在事業發展規劃、年度工作計劃中,在各種紀念日、學校寒暑假時,自覺聯系這些單位,主動走進這些單位,根據它們的各自需求,根據它們不斷變化的實際需要與它們一起共同探討、共同策劃共建活動,活動年年搞,年年出新意,致力于活動的“適銷對路”,積極提升活動效果。根據傳播學的原理,我們通過紀念館講解員的黨史知識、紅船精神的人內傳播,努力提高講解員的黨史知識水平和傳播水平,并建立嚴格的培訓考核制度;通過參觀者學習體會信息的人際交流傳播舉行各種座談會或沙龍;通過各種主題教育活動的群體傳播,黨團隊活動的組織傳播,講究方法,嚴格紀律,提升活動效果;通過廣播、報刊、網站等各種媒體的大眾傳播精心策劃、廣泛發動、入耳入腦、心靈震撼等,在共建群體中構成一個紅色文化的傳播體系,在長年開展共建活動中不斷互動、不斷改進、不斷優化。此過程中我們還適時融進青少年“志愿者”隊伍建設、社會群眾“紅船之友”等紀念館各種組織建設,在與他們一起計劃與活動中不斷提升紀念館紅色文化傳播工作的影響力和美譽度,把共建活動常態化、經常化、制度化,在不斷與時俱進的共建活動中將革命英烈的精神發揚光大,推動紅色文化傳播不斷結出新碩果。

查看全文

民族文化旅游文化紅色文化格局研究

【摘要】廣西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一顆明珠,廣西的文化種類豐富,表現形式多樣,是中華文化寶貴的精神財富。本文對廣西民族文化、旅游文化、紅色文化各自內涵和特色進行了探究分析,闡述了廣西民族、旅游、紅色文化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廣西實際,創新性地提出了民族、旅游、紅色文化“三位一體”的文化發展格局,為廣西文化發展提供了一條新的路徑。

【關鍵詞】文化;三位一體;發展格局

鄧小平同志指出,當今時代世界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時代賦予了文化以更多的內涵與擔當,文化共享、文化自信、文化自覺成為了這個時代的主題詞,文化成為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的根基,是一個民族力量的象征。廣西民族、旅游、紅色文化“三位一體”發展格局需要以旅游文化為突破點,紅色文化、民族文化為基礎,將三者進行有機融合,形成一個囊括民族、紅色、旅游文化元素的文化統一體,從而進行廣西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實現文化軟實力的提升,提高廣西文化的影響力。

一、廣西民族、旅游、紅色文化資源優勢

1、民族文化。“廣西壯族自治區擁有壯、漢、瑤、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12個少數民族。”[1]各民族在社會發展的漫長歷史中,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蘊含豐厚的民族文化底蘊,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民族建筑風格。廣西民族文化的特色之一是多彩的民族建筑。廣西各民族的建筑具有相通性與差異性兩個特性。一方面由于廣西依山傍水的地理環境以及潮濕的氣候,各民族在建筑上都不可避免地有著一定的相通性。另一方面在建筑上由于社會發展的歷史原因等因素影響,各民族建筑上也存在著差異性,有著自己民族獨有的特色,例如侗族在建筑上根據歷史承襲與地理氣候的原因,在建筑上形成了風格嚴謹、造型獨特的特色;回族在建筑上具有中阿結合的特性,建筑風格既具有阿拉伯風格,又兼具有中國傳統建筑的影子;彝族的建筑注重裝飾效果美,每棟建筑都是一個藝術品,具有獨特的民族魅力。因此在廣西,各民族的民族特色從建筑風格上都能得到具體的體現,也展現了各個民族不同的民族文化因素。(2)民族傳統風俗節日。民族傳統風俗節日作為一個民族從古至今延續下來的精神世界的外在表達,蘊含著一個民族對于人與自然關系的理解,對生活的向往以及價值觀的認知,民族傳統風俗節日中蘊含著民族文化獨有的意義與魅力,是廣西民族文化資源中重要的一份子。廣西是全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隨著歷史的發展,時代的更迭,民族節日不斷豐富與完善。在這片土地上,各少數民族的民族傳統風俗節日是廣西民族文化的一大亮點,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體現壯族歌舞的“三月三”歌圩;廣西民族祭祀先祖的中元節;瑤族紀念盤王的盤王節;仫佬族敬奉神靈祈禱來年豐足的宗教節日依飯節,此外還有京族的哈節、侗族的花炮節、毛南族的廟節等民族節日,每個節日都顯示了本民族的特色,是民族文化的一大亮點。(3)民族工藝品。廣西世居的民族有12個,各個民族在發展中衍生出了本民族獨特的工藝品。由于地域地區環境的不同,這讓廣西的民族工藝品不僅種類繁多,而且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如四大名錦的壯錦;苗、瑤族精巧的金銀飾品;苗族代表性的工藝品蠟染、扎染、刺繡工藝品;欽州坭興的陶器;沿海地區民族靠海而居而衍生出的貝雕、角雕、珍珠飾品以及各地的編織工藝品等等。2、旅游文化。(1)豐富且獨特的旅游資源。廣西獨特的地理條件形成了獨特的自然風光景觀,如喀斯特地貌基礎上形成別具一格的桂林山水、氣勢磅礴的巖溶瀑布德天瀑布、罕見的喀斯特漏斗群百色樂業縣天坑等,獨特的自然風光是吸引游客來訪的因素之一。除自然風光外,廣西民族風情、歷史人文與紅色革命發源地等旅游資源也有著獨特的韻味,這些都深深地吸引著游客前來觀賞、暢游、體驗。(2)優越的地理位置。在地理位置上,廣西與廣東比鄰,廣東作為一個經濟強省,常住人口與流動人口基數眾多,經濟上的不斷富足與交通上的便捷,為廣西旅游業帶來了充足的客源。同時廣西與越南接壤,位于東盟貿易圈的前沿位置,也由于其地理位置的優勢,旅游吸引了眾多游客的目光。(3)旅游規模與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旅游業在廣西經濟貢獻上的占比不斷增加,為廣西經濟發展創造了巨大的價值,目前旅游業還處于發展的前期階段,在其發展中還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挖掘,廣西在旅游業的發展中,已經開始有目的的進行規模與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升級,進行旅游文化的挖掘與利用。3、紅色文化。“廣西紅色文化歷史悠久,內涵豐富,擁有以百色為中心的右江紅色文化、以龍州縣為中心的左江紅色文化、以廣西興安縣為中心的湘江紅色文化”等眾多紅色文化資源[2],廣西紅色文化蘊含了革命先烈敢于抗爭的革命精神,具有很強的紅色教育意義,一方面能振奮人們精神,使人們了解歷史,銘記歷史;另一方面能傳承與保護革命文化遺產遺跡。同時國家在紅色文化的保護與建設上給予政策與資金上的支持,廣西紅色文化的發展還將有著更為美好的前景。

二、廣西民族、旅游、紅色文化在發展中存在的不足

查看全文

紅色文化與藝術專業特色建設研究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曾先后到延安、井岡山等革命圣地考察,反復強調讓紅色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并堅持用井岡山精神鑄魂育人。鑒于此,通過對紅色文化內容和精神的解讀,在深入分析案例的基礎上,探討紅色文化與藝術專業特色建設模式的融合與創新,為藝術專業建設、藝術類人才培養和紅色教育資源開發提供參考。

關鍵詞:紅色文化;藝術專業;模式;創新融合

紅色文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由中國共產黨人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創造并極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是中國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1]。紅色文化根本特征是紅色,它集時代性、民族性、科學性、開放性、大眾性和創新性于一體[2],如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皖西紅色文化、紅安紅色文化等,它們都在兼收并蓄中不斷創新發展。文章將探討紅色基因注入高校藝術專業建設中的可行性路徑,培養師生對紅色文化的傳承力度,讓其在物態和精神層面創作出更多的“紅色”藝術作品,實現視覺和心靈的感染和洗禮。如2018年遵義市初心堂文化培訓中心成立,它依托遵義市紅色資源,積極開展紅色教育培訓,通過訪談教學、微課堂教學、體驗教學、拓展教學等多種創新教學模式實現了紅色文化的傳承[3]。在皖西地區,皖西學院將“弘揚皖西紅色文化,化地方優秀文化資源為教育資源”凝練為自己的辦學特色,使紅色文化融入到了人才培養過程中。因此藝術專業融入紅色文化,打造特色與優勢專業勢在必行。

一、紅色文化與藝術專業特色建設融合創新的時代背景

黨的以來全黨積極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繼承發揚紅色文化和革命傳統,讓紅色基因注入血脈代代相傳,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2019年3月4日,在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聯組會時強調:“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文化文藝、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擔負著培根鑄魂的重要作用,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組成部分,新時代更需要發揮好紅色文化的精神力量,不斷實現紅色文化的創新發展[4]。2020年6月7日,致信祝賀哈爾濱工業大學建校100周年時,希望學校能夠“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5]。這些重要論述為高校培育和傳承紅色文化基因,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提供了根本保證。新時代下,各高校藝術專業特色建設也正積極融入“紅色文化”,嘗試利用當地紅色資源優化藝術教育模式、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類目設置和作品形式創作等內容,從藝術設計、美術創作、樂曲舞蹈、數字媒體等專業角度出發,探索與紅色文化的結合點,努力打造特色專業,講好屬于自己的“紅色故事”。在全國高校中就有諸多成功案例,如廣西藝術學院充分結合藝術專業特色與紅色文化資源,秉承“根植本土、多元融合、傳承創新、服務社會”[6]的辦學理念,推進紅色文化育人的課堂創新、載體創新、形式創新和內容創新,踐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2018年該校藝術專業特色與紅色文化融合的成果成功入選《高校紅色文化資源育人發展報告—2018》中[6],廣西藝術學院將紅色文化展演、紅色文創產品、紅色融媒體融入藝術專業發展和師生學習生活中,推進了紅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2019年全國高校紅色文化資源育人專題研討班在井岡山大學舉行,全國21個省市、40所院校70余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紅色文化與高校專業課程美育工作展開討論[7],通過分享各自的成功案例和經驗,取長補短,共同探討紅色文化與高校教育融合的最優路徑。

二、藝術專業特色建設融合“紅色文化”的發展現狀

查看全文

紅色文化在青年文化建設的應用

摘要:紅色文化代表了我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富有深刻的內涵,在革命時期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紅色文化精神內涵對當代青年文化建設起著重要的現實意義,有利于幫助青年形成良好的道德人格,錘煉意志人格,健全人格。因此,要弘揚我國的紅色文化來引領青年向文化前進的方向不斷邁進,加強青年的優秀思想道德品質。充分發揮出紅色文化在當代青年人格教育中價值同樣不可估量。對紅色文化在青年文化建設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議策略。

關鍵詞:紅色文化;青年文化建設;應用

紅色文化是一種在戰爭中形成的文化,是在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群眾在血與火的斗爭中建設成的一種文化,它蘊含了中國的文化精神,同時也是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時期的愛國情懷、政治理想和價值觀念的一種價值體現。在當今時代仍有跨越時空的時代價值意義,是中華民族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紅色文化代表了老紅軍的本色,彰顯出革命事業血脈永續,要將紅色文化精神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在弘揚紅色文化中,必須要將紅色文化融入到青年文化的建設中來,要不斷探索紅色文化在青年人格教育中的重要價值,指引青年文化建設健康前進。

一、紅色文化的內涵

提到紅色文化,人們就會想到戰爭、鮮血、犧牲等概念,認為紅色文化是和這些概念相關聯的一種文化。作為一種革命文化,紅色是革命的主要內容,這也是人們對于紅色的直觀了解。紅色文化形成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屬于中華民族中一種新的文化。它是黨帶領人民群眾和先進分子艱苦奮斗、共同建造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先進文化。紅色精神代表了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之下,依靠信仰、知識、價值來解決實際中的問題的精神,也是文化的精髓,主要表現為長征精神、井岡山精神及延安精神等。紅色文化經過時代的千錘百煉,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它是一種先進的文化形態,必然會成為意識形態的主陣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指導下,引領著當代青年前進發展。因此,紅色文化在青年文化建設中必須要擔負起自己的歷史責任[1]。

二、紅色文化在青年文化建設中的價值意義

查看全文

紅色文化涵養與大學生文化自信研究

[提要]本文強調弘揚紅色文化的重要性,指出青年大學生文化自信不足的表現及危害,探討以紅色文化涵養新時代大學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意義及有效路徑,以便充分認識到紅色文化的豐富內涵和價值意蘊,進一步以紅色文化推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批判錯誤社會思潮,以紅色文化涵養新時代大學生文化自信,解決部分大學生文化自信缺失的矛盾,牢鑄大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加強大學生對社會思潮的辨析力,加強大學生對文化自信的自覺性,真正提升紅色文化的感染力,發揮紅色文化的感召力。

關鍵詞:紅色文化;文化自信;路徑探析

2021年是建黨一百周年,在這一百年的奮斗歷史中,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共同譜寫出一幅幅壯麗篇章,形成了底蘊豐富的紅色文化精神。紅色文化的深刻內涵和珍貴價值既傳承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人格情操和人文境界,又進一步創新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紅色基因。因此,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今天,紅色文化對于引領青年學生充分認識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激發學生愛國愛黨的熱情,進一步增強文化自信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弘揚紅色文化的重要性

紅色文化是批判錯誤社會思潮的有力思想武器。隨著全球化的發展,思想文化呈現多元發展的特點,一些錯誤的社會思潮乘機滲透到青年群體中,給三觀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年人造成了不良的思想文化沖擊。特別是以個人主義為核心的價值觀表面以推崇個人的自由和發展為訴求,其本質卻是將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割裂的自私自利的狹隘思想,造成一些青年大學生盲目推崇西方虛偽的民主,放棄了樹立崇高理想的信念,得了精神上的“軟骨病”。而紅色文化既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所承載的價值觀的體現,又是中國人民共同凝聚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凸顯,其思想內涵中包含的愛國主義、崇高的理想以及艱苦奮斗的精神等革命和建設時期凝結的寶貴精神品質,就是醫治三觀紊亂這一思想問題的最佳良藥,是清楚認識錯誤社會思潮的本質、堅定馬克思主義思想旗幟、增強四個自信的有力思想武器。

二、青年大學生文化自信不足的表現及危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