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文化與藝術專業特色建設研究

時間:2022-03-26 03:32:49

導語:紅色文化與藝術專業特色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紅色文化與藝術專業特色建設研究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曾先后到延安、井岡山等革命圣地考察,反復強調讓紅色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并堅持用井岡山精神鑄魂育人。鑒于此,通過對紅色文化內容和精神的解讀,在深入分析案例的基礎上,探討紅色文化與藝術專業特色建設模式的融合與創新,為藝術專業建設、藝術類人才培養和紅色教育資源開發提供參考。

關鍵詞:紅色文化;藝術專業;模式;創新融合

紅色文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由中國共產黨人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創造并極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是中國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1]。紅色文化根本特征是紅色,它集時代性、民族性、科學性、開放性、大眾性和創新性于一體[2],如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皖西紅色文化、紅安紅色文化等,它們都在兼收并蓄中不斷創新發展。文章將探討紅色基因注入高校藝術專業建設中的可行性路徑,培養師生對紅色文化的傳承力度,讓其在物態和精神層面創作出更多的“紅色”藝術作品,實現視覺和心靈的感染和洗禮。如2018年遵義市初心堂文化培訓中心成立,它依托遵義市紅色資源,積極開展紅色教育培訓,通過訪談教學、微課堂教學、體驗教學、拓展教學等多種創新教學模式實現了紅色文化的傳承[3]。在皖西地區,皖西學院將“弘揚皖西紅色文化,化地方優秀文化資源為教育資源”凝練為自己的辦學特色,使紅色文化融入到了人才培養過程中。因此藝術專業融入紅色文化,打造特色與優勢專業勢在必行。

一、紅色文化與藝術專業特色建設融合創新的時代背景

黨的以來全黨積極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繼承發揚紅色文化和革命傳統,讓紅色基因注入血脈代代相傳,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2019年3月4日,在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聯組會時強調:“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文化文藝、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擔負著培根鑄魂的重要作用,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組成部分,新時代更需要發揮好紅色文化的精神力量,不斷實現紅色文化的創新發展[4]。2020年6月7日,致信祝賀哈爾濱工業大學建校100周年時,希望學校能夠“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5]。這些重要論述為高校培育和傳承紅色文化基因,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提供了根本保證。新時代下,各高校藝術專業特色建設也正積極融入“紅色文化”,嘗試利用當地紅色資源優化藝術教育模式、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類目設置和作品形式創作等內容,從藝術設計、美術創作、樂曲舞蹈、數字媒體等專業角度出發,探索與紅色文化的結合點,努力打造特色專業,講好屬于自己的“紅色故事”。在全國高校中就有諸多成功案例,如廣西藝術學院充分結合藝術專業特色與紅色文化資源,秉承“根植本土、多元融合、傳承創新、服務社會”[6]的辦學理念,推進紅色文化育人的課堂創新、載體創新、形式創新和內容創新,踐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2018年該校藝術專業特色與紅色文化融合的成果成功入選《高校紅色文化資源育人發展報告—2018》中[6],廣西藝術學院將紅色文化展演、紅色文創產品、紅色融媒體融入藝術專業發展和師生學習生活中,推進了紅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2019年全國高校紅色文化資源育人專題研討班在井岡山大學舉行,全國21個省市、40所院校70余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紅色文化與高校專業課程美育工作展開討論[7],通過分享各自的成功案例和經驗,取長補短,共同探討紅色文化與高校教育融合的最優路徑。

二、藝術專業特色建設融合“紅色文化”的發展現狀

當下,國內高校正在積極開展紅色文化主題教育,將紅色基因與紅色資源融入專業建設和課程教學中,推進專業特色建設,全面提高師生的思想政治覺悟,增強文化自信。部分高校利用自身特色專業和區位優勢將紅色文化資源較好地融入專業打造和課程建設中,并在紅色成果轉化中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但同時也存在學生對待紅色精神價值取向模糊、高校對紅色資源利用程度不高、專業特色打造力度不夠、課程教學模式單一、成果轉化不足等問題。(一)高校利用紅色資源優勢積極打造專業特色。高校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立德樹人,在報告中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因此讓年輕一代繼續傳承和發揚紅色精神,是中國青年一代“興”和“強”的根本。全國很多高校正利用自身紅色資源優勢為專業特色建設提供支持,如上文提到的廣西藝術學院就是較為成功的案例之一。2019年,該校的影視傳媒學院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背景,組織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參與“傳承紅色文化”設計作品展的創作,分為創意繪畫、平面設計和藝術創作三個板塊,使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受益良多。同年,該校的舞蹈學院將“紅色文化”融入舞蹈課堂教學工作中,引導同學們通過舞蹈肢體語言,體驗并表達出不同時代的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矢志奮斗的革命激情[8]。身處紅色熱土的湘潭大學也在紅色文化教育、學科建設和專業特色打造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其中的中共黨史專業為該校的特色專業,該專業設置和教育突出湖南地方紅色文化特色,把“紅色旅游資源研究”“思想研究”“湘籍無產階級革命家研究”列為主干特色課程。文學專業開設“文藝理論研究”“詩詞研究”等重要課程[9]。作為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的皖西學院,利用當地的紅色文化資源,積極推進“紅色文化育人工程”,通過“八個實踐教育基地”開展紅色主題教育活動,探討教學模式的創新和專業特色的打造[10]。(二)高校融入紅色文化打造藝術專業特色存在的問題。首先是紅色文化資源整合力度不夠,包括革命事件、革命建筑、革命人物和革命物件都是紅色文化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將這些珍貴而豐富的紅色資源融合到師生藝術創作、教學實踐體驗、藝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等內容里,是當前高校藝術專業發展的重中之重。現當下,高校仍沒有系統地將紅色文化融入到藝術專業特色建設中,存在偏頗現象,造成藝術專業發展的不平衡。其次,藝術專業教師授課模式未能較好融入“思政教育內容”。這與學院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滯后有很大關聯性,導致思想政治教育和紅色文化創作分離。第三,學生對于紅色文化價值觀念模糊。很多學生認為只要上好思政課、馬列課和毛概課就是對紅色文化最好的繼承與傳播,實則不然,新時代下藝術專業的大學生應積極融入藝術創作中,將所學的“紅色文化”精神轉化為有內涵的藝術作品、文創作品和設計作品是最為關鍵的,積極打造“紅色品牌”,增強“文化自信”。第四,高校缺乏“紅色文化”品牌意識。“品牌”即是“特色”,全國各高校在積極推進“紅色文化”傳承與打造的同時也難免出現同質化現象,未能“精準施策”,亦導致專業特色未能真正實現。諸如“中國革命圣地”———延安,“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紅軍的搖籃”———金寨等這些革命根據地都應具有自身的區域和歷史特點,“紅色文化”內涵也不盡相同,因此“特色”打造是關鍵。

三、紅色文化與藝術專業特色建設融合創新的重要作用

(一)促進高校藝術教育教學改革和專業特色建設。新時代下高校師生的“思政教育”被提上日程,這對于保持黨員先進性,發揚和傳承紅色文化具有重要意義,為高校藝術教育發展和改革指明了方向,形成了黨建與專業融合,專業與思政融合,讓藝術教育提升到了“傳承與發揚紅色文化”和增強“文化自信”的高度。紅色文化是中國優秀的文化之一,通過藝術教育和教學改革,對于師生學習中國革命精神的“初心”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通過藝術創作和設計實踐挖掘革命精神內涵,并在不同專業中形成形式多樣和內涵豐富的“紅色”藝術作品,推動特色課程和專業特色建設。(二)推動高校美育工作的開展。藝術專業為高等學校的美育工作提供了支持,提出高校美育工作的重點任務是:“完善課程教學、實踐活動、校園文化、藝術展演‘四位一體’的普及藝術教育推進機制。”[11]還提出:“要創新藝術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內涵建設,突出辦學特色,進一步優化學科專業布局,構建多元化、特色化、高水平,具有中國風格的藝術學科專業體系。”[11]同時,指出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作為學校美育培根鑄魂的基礎。”[11]這些指導意見的提出,讓藝術專業特色建設和美育工作成了高校的重要任務,美育工作與紅色教育是相輔相成的關系,紅色革命精神的挖掘有助于高校美育工作更好更快的開展,引導學生的審美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高尚道德情操的形成,推動紅色文化的傳承與發揚。(三)增強高校師生的“文化自信”和提高社會對藝術專業的認可度。十八大以來,反復強調“文化自信”,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人、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共同創造出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與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是一脈相承的。高校通過挖掘紅色文化資源,推進藝術專業特色建設,有助于學生對中國文化和高校辦學理念的價值認同,增強文化自豪感,使藝術專業特色和優勢得到彰顯與發揮,對學生就業和創業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提升藝術專業的“品牌性”和“文化性”,提高社會各界的認可度。

四、紅色文化與藝術專業特色建設融合創新模式探究

(一)搭建高校藝術專業紅色文化平臺。高校科研和教研平臺的建設是學科發展和教學改革的保證,學術和教學研究、專業發展和課程改革、師生活動和藝術展賽等都可依托高校科研和教研平臺,如2013年皖西學院獲批第一個省級人文社科類重點科研平臺———“廉政文化研究中心”,依托該平臺,學校建立了3個“廉政教育示范基地”和18個校外愛國主義和思政教育基地,并產生了一批科研成果[12]。藝術學院教師也在此基礎上申報了諸多有關皖西紅色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科研項目。學校還于2020年成功建成了“皖西學院紅色文化育人展廳”,展覽共分三個部分,分別為“紅色皖西”“紅色校史”和“紅色皖院”[13],為師生紅色文化創作和學習提供了交流的平臺。在此基礎上,學院的美術學專業、藝術設計專業、音樂學專業、播音主持專業等進行優勢互補,探討人才培養方案的優化與修訂,以展賽、展演和項目化的形式提高師生紅色文化創作的參與力度,促進專業特色打造,形成品牌效應。并以校企合作、校校互鑒等形式進行橫向研究,形成合力,充分挖掘本土紅色文化資源。(二)培養專業教師的專業素養和創作精神。高校育人工作的根本是一線教師,他們作為紅色精神的踐行者和傳播者,對大學生的專業學習和人格塑造具有重要的影響力,因此,培養教師的專業素養和創作精神對于高校紅色文化育人工程建設和專業特色打造具有重要作用。作為高校藝術專業教師隊伍,這其中有的是青年骨干,有的是學術能手,有的則是行業領軍人物,在繪畫創作、藝術設計和音樂表演等領域往往能形成“一家之言”。但如何將藝術創作融入紅色文化,并形成觸動人心的“紅色精神”,這是需要藝術專業教師進行長期的學習和培養,期間應多和思政教師、歷史教師、馬克思主義思想領域教師進行學習和交流,深入理解歷史事件和人物思想的內核。教師自身內化后的“紅色精神”再次傳授給學生,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吸收與創作,不再是單純的“照本宣科”和“強行植入”。2019年11月,中國美術學院為深入落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精神,組織了紀念100周年重大題材學生創作展[14],創作期間,學生通過主題性調研,到上海、嘉興考察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了解了的背景和重大意義,并請思政課老師講解了近代史,通過理論和實地考察的結合,深入領會其“紅色精神”,創作出了一批有血有肉的畫作。將課堂搬到實地和展廳,將教學模式變成多學科交叉授課,這也許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創作積極性的有效路徑。(三)創新紅色文化學習媒介和平臺。在互聯網和大數據時代,人們開始慢慢接受虛擬的數字和資源。手機變成了移動終端,在線學習和VR看展成了當下師生授課學習的主流,尤其是疫情之后,線上資源共享成了主流。因此,高校應積極打造“紅色文化”交流線上媒介和平臺,將各學院的專業與紅色文化融合的活動和資源實時更新到平臺上。藝術學院可分享藝術創作和展演相關課程、作品和活動,學生可在線學習、分享、評價和上傳作品,真正做到了師生的共同參與,避免了授課與學習的滯后性,促進藝術專業特色的建設。綜上所述,紅色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優秀基因,在現當代具有極強的利用和開發價值。紅色文化中所蘊含的革命精神是新時代下高校藝術專業師生進行紅色創作的根本內核。高校應加強區域紅色文化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程度,以平臺帶動項目,以項目促進教學,以教學優化藝術類人才培養方案的擬定,最終形成專業特色品牌,在紅色文化創作和專業建設中求新求變,增強高校師生的“文化自信”,適應社會主義市場化經濟對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努力貫徹好提出的“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指導方針。同時,創新藝術專業發展思路,探討藝術行業用人標準,打造藝術教師人才隊伍,完善藝術人才培養方案,實現紅色文化情感認同,是紅色文化與藝術專業特色建設融合的有效路徑。當下各高校都在新工科、新文科和新藝術背景下積極開展專業認證工作,通過高校間的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完善人才培養方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學生更好地適應新時代下行業新變革提供就業思路。而紅色文化與藝術專業特色的融合創新也旨在培養契合新形勢下的專業人才,打造出一批“有道德、審美好、懂技術、會實踐”的藝術人才。因此,紅色文化精神是思政教育的內核,亦是藝術專業特色打造的精神源泉。首先,從專業來看,應在新工科、新文科、新藝術背景下,探討學科與專業的交叉,藝術與技術應是合力前行,不應各自為政,如美術作品繪畫材料和呈現方式的多元化、設計作品與美術類作品的融合創新等。其次,藝術各行業標準應細化到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針對不同專業優化課程設置,將思政理論融入藝術類課程教學中,注重學生感性思維和理性思維的結合,加強審美教育。第三是教師人才隊伍的打造,注重教師梯隊的架構,加強教師藝術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應根據學科優勢、專業特長、實踐能力進行教師隊伍的重組和教育教學團隊的打造,為學生進行多學科、多專業的跨界藝術教育提供支持。最后,紅色文化情感的認同很關鍵,藝術是來源于人民,最終服務與回饋人民的一門學科,而紅色文化也是源于中國革命戰爭中歷史遺產與革命精神,最終也必將以人民喜聞樂見的形式展現出來,因此藝術作品中紅色精神的表達應建立在對紅色文化情感認同的基礎上,并能夠得到更多同齡人的共鳴,引發社會效應。這樣才會更好地激發藝術專業特色的打造和學科的內涵式發展。

作者:李順慶 楊明 單位:皖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