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歷史文化調研報告范文
時間:2023-04-09 21:57: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紅色歷史文化調研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建設陜南文化強縣目標,以展示歷史文化、地域文化、紅色文化和現代文化為核心,全力打造河洛文化品牌,積極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不斷開創文化建設新局面,努力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為經濟社會率先突破發展做出新的積極貢獻。
二、調研內容
1、文化企業情況、文化品牌建設和文化產業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和文化產業人才情況。
2、影視、演藝、文物、雕塑、書畫、動漫、文化旅游、非物質文化遺產、工藝美術品、當代藝術、文化創意產業項目等內容發展情況。
3、當前文化產業發展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意見及建議。
三、時間安排
11月8日—11月20日調查摸底階段,主要任務是明確課題、落實人員、弄清現狀及存在困難和問題。
11月21日—11月30日調研成果匯總階段,主要任務是分析研判,形成調研報告。
四、幾點要求
(一)提高思想認識
文化產業調研是市委、市政府決策的一項重大調研活動,做好文化產業調研工作,對促進我縣文化產業實現循環發展、率先突破發展意義重大,對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至關重要,對實現文化產業與旅游、體育、科技、教育等產業大開發大融合帶動文化產業大發展意義深遠。各鎮、各有關部門務必從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充分認識抓好文化產業調研的重要意義,切實把此項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加強組織領導,加強督促檢查,落實工作責任,確保全面完成調研任務。
(二)加強組織領導
縣上成立由分管縣長任組長,文廣、人社、財政、國稅、統計、工商、科技、教體、招商、旅游局等單位負責同志為成員的縣文化產業專題調研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文廣局,同志任辦公室主任,具體負責日常工作,各鎮及有關部門也要成立相應組織機構。根據需要,成立綜合指導、調研報告和宣傳展示三個工作組,同志兼任綜合指導組組長,負責牽頭抓總協調指導;同志兼任調研報告組組長,負責征集調研材料、編寫調研報告、確定調研課題等相關事宜;生同志兼任宣傳展示組組長,負責編寫腳本、制作專題片、展示調研成果和迎接市上調研等相關事宜。
(三)明確責任分工
文廣局負責對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及其項目建設、新興文化業態發展、文化品牌建設等情況調研,同時負責制定文化產業扶持政策及現行政策貫徹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調研;發改局負責對文化產業工作規劃制定情況及發展目標調研;旅游局、教體局、科技局分別負責文化產業與旅游、體育、科技融合情況調研;經貿、人社、財政、國稅、地稅、住建、工商、招商局和人民銀行分別負責文化產業發展的經濟政策、人才政策、財政政策、稅收政策、城鄉規劃政策、優惠政策、項目招商引資及融資、金融支持文化產業政策制定情況的調研;傳媒中心負責對文化體制改革情況、影視劇創作情況、廣播電視(傳媒企業)電影企業情況的調研;文化市場稽查隊負責對文化企業基本情況,包括傳統文化產業和印刷企業的調研;文化館和劇團分別負責對文化傳承培養情況、文化產業人才情況和文化演藝情況的調研。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大家好!
非常感謝各位領導和各位專家到中山鎮檢查指導工作,關心幫助中山古鎮的發展。下面,我將中山鎮的旅游資源情況、保護開發現狀、今后的發展思路等情況匯報如下。不當之處,請各位領導、各位專家批評指正。
一、歷史遺存豐厚,自然風光旖旎,旅游資源得天獨厚
中山古鎮是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位于重慶江津市南部山區的筍溪河畔,地處渝、川、黔三省市交界處,云貴高原北側,系大婁山余脈,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四面山的北大門。地理位置為東經106°21′150″--106°25′40″,北緯28°22′30″--28°43′28″。中山古鎮區位優勢明顯,北距江津市區57公里,重慶市區104公里;與佛寶國家森林公園、大圓洞國家森林公園接壞;距四面山風景名勝區35公里。全鎮幅員面積156平方公里,地形南高北低,從南向北延伸,海拔高度265米至1442米。日照時間長,無霜期為260至300天。鎮域內森林面積達15萬畝,是地球上同緯度地區唯一幸存的原始常綠喬木闊葉林和針葉林混生帶,植被繁茂,生態良好。中山歷史文化名鎮歷史悠久,早在四千多年前就有人類居住。據南宋《清溪龍洞題名》碑刻記載(公元1151年),龍洞場可考歷史855年。清康熙33年設行政辦事機構——筍里十二都。光緒年間將原龍洞場、老場、馬桑埡場合并成三合場。解放初期建為三合,1982年改建中山,1993年與常樂鄉合建中山鎮,20__年嘉樂鄉并入,20__年5月四面山鎮高灘村并入。中山鎮現轄6個行政村和一個社區居委會,人口2.9萬。
(一)物質文化遺產資源
中山古鎮老街沿筍溪河而建,全長1586米,有鋪面453間。現保存完好1132米,鋪面307間。整街共分八節:即江家碼頭、觀音閣、萬壽宮、水巷子、一人巷、卷洞橋、月亮壩、鹽店頭。整條街道以青石鋪設,街面3至5米寬,建筑為穿逗式木結構,中為騎廊式過街亭建筑,整條老街雨不濕鞋、日不能曬、冬暖夏涼。還保留了老茶館、老酒館、老藥房、剃頭鋪、打鐵鋪等傳統作坊。民居建筑專家、同濟大學教授阮儀三考察評價是西南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民族特色的民居建筑群,并題:“整舊如故,以存其真,保歷史文化名鎮真實遺存,發展旅游,造福鄉澤”。
中山古鎮地域廣闊,山水相間。特殊的地理位置,傳統的民俗習慣,為后人惠存了大量的人文古跡,古莊園、古寨、古堡、古寺廟、古橋、古墩、古墓等古建筑遍布全鎮。有以棗子坪莊園為代表的古莊園9處,有以唐代寶剎雙峰寺為代表的古寺廟10余處,有以明代古寨朝天嘴古寨為代表的古寨古堡3處,有漢、明、清古墓千余座。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
自古以來,中山古鎮就是商貿繁榮的水陸碼頭,以前筍溪河與長江通航,陸地連接貴州、四川兩省,各地物資集散于此。因此,碼頭文化、移民文化、宗教文化、巴人文化和行幫文化歷史久遠。
昔日繁榮的商貿流通,產生了鹽幫、馬幫、船幫、木幫、米幫等行業幫派,孕育了世界較早的“WTO規則——吳蜀均沾”、中國較早的“打假公告——禁賣發水米碑”等商業文化,“東方十字架”等宗教文化,“木幫公罰”等行幫文化。傳承至今的民俗文化活動有川劇座唱、婚俗表演、打道琴、廟會、燈戲、賽龍舟、燒火龍、唱山歌、漂河燈、打鐵水、爬桿桿、舞獅子、舞龍燈、千米長宴等。
(三)自然景觀資源
境內擁有森林15.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50,綠色覆蓋率達98,是針葉闊葉林混生的典型地帶。在1500多種植物中,有以桫欏、銀杏、楠木等為代表的20余種國家一、二級保護植物。在上百種動物中,有以豹、猴、金雞、白鷺、毒蛇為主的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幾十種。鎮內溪河密布,竹海連綿,翠綠成蔭,瀑布湖泊眾多,奇山怪石無數。在林溪相間中,溪、瀑、巖、崖、洞、柱、灘混然天成,幽、險、雄、壯、秀集于一身,景色與四面山國家風景名勝區一脈相承。
(四)特色旅游商品資源
傳承至今的民間小吃有石板糍粑、煙熏豆腐、咂酒、蜘蛛粑、黃糕粑、渾水粑以及各種腌制咸菜等。近年挖掘開的特色旅游商品有手工繡品、木制品、竹編、草編、藤編、印染工藝品以及各種土特產品等。
二、高度重視,科學定位,中山古鎮保護開發成效顯著
20__年6月,中山鎮組建古鎮旅游保護開發領導班子,開始籌劃對古鎮的保護性開發。20__年9月測設規劃,制作申報國家立項的保護文本資料,月底被評為重慶市歷史文化名鎮。20__年,重慶市人民政府批準通過《重慶市歷史文化名鎮中山古鎮保護與規劃》。20__年3月被評為重慶市楹聯之鎮。20__年9月16日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古文化旅游成為江津一大品牌
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江津市委市政府就出臺了“旅游興市”戰略,為全市的旅游開發插上了騰飛的翅膀。中山鎮搶抓機遇,開始作手開發旅游,使待閨深山千年的古鎮開始揭開神秘面紗。特別是市委十一屆六次全會確立了“兩地一中心”的發展思路,吹響了打造“蜚聲中外旅游勝地”的號角。以生態旅游、紅色旅游和古鎮旅游為主的特色旅游發展戰略全面啟動。隨即,市委、市政府將中山古鎮的開發列入全市38個重點項目之一,明確由市旅游局牽頭,市文廣新局協助,中山鎮組織實施,重點打造文化古鎮,完成進鎮道路改造及場鎮環境整治。江津市四大班子有關領導組成工作組,負責督促檢查,市委副書記楊盛華牽頭,政協副主席余泳海主抓中山古鎮的保護和開發工作。市委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兩次主持召開了中山古鎮的保護和開發工作專題會議,要求市級部門圍繞全市旅游業發展,特別是四面山、中山旅游開發,結合自身職能,為旅游發展每年干好一件實事,并納入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考核。市旅游局、規劃局、交通局等10多個部門立即牽頭落實相關任務,形成了各級各部門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中山鎮舉全 鎮之力,聚全鎮之智,保護開發措施扎實
中山鎮地處江津市南部山區,是傳統的農業鎮,基礎條件差,無大的產業支撐,經濟發展滯后,唯有發揮古鎮優勢,大力發展旅游產業,才能實現富民強鎮目的。因此,中山鎮黨委政府,通過廣泛的宣傳,統一了全鎮人的思想,充分認識到了實施旅游興鎮戰略的重要性,全鎮干部群眾心齊、氣順、勁足,一系列古鎮保護開發舉措出臺,并得以順利實施。
1、保護管理機構。20__年9月,中山鎮黨委、政府抽調三名機關干部在古鎮老街設立“江津市中山歷史文化名鎮保護開發辦公室”及旅游接待處,負責古鎮旅游安全、旅游接待、旅游宣傳、招商引資等具體工作。古鎮建設、環境和食品衛生、地質災害、工商注冊、稅務登記等工作由政府職能部門管理。20__年,中山鎮設立旅游工作領導小組,重新調整充實旅游辦公室工作人員,成立了古鎮保護管理的城管監察大隊,抽調5名機關干部專職負責,制定出臺了《關于中山古鎮旅游發展的實施意見》。
2、保護管理體制。中山鎮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由上級文物、規劃、建設、旅游部門主管,鎮內文物實行義務保護員保護制度。同時,鎮政府嚴格按照《文物法》、《重慶市歷史文化名鎮保護管理規定》、《中山古鎮保護與規劃》等有關規定,切實加強對古鎮的保護和管理工作。
3、危房改造。中山古鎮老街年久失修的居民危房,中山鎮黨委政府通過現場勘察、鑒定、設計、申報、完善一切手續并批準后,按照原有空間大小和風貌,本著整舊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則實施改造。嚴禁一切亂搭亂建和破壞古鎮風貌的行為發生。
4、消防安全管理。通過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加強安全生產檢查和值班,建立安全生產管理登記臺帳,增添消防設施器材,認真做好消防安全預防工作。并組建了專職消防隊、義務撲火隊、城管監察大隊等專門機構,負責古鎮消防和安全事故的救助工作。
5、民俗文化的挖掘保護。20__年3月,市領導牽頭組建了中山保護開發調研組,重點圍繞保護古鎮設施、保持古鎮風貌,提煉古鎮形象、挖掘古鎮潛力,展示古鎮形象、打造古鎮品牌,保障古鎮開發、實現提質增效等主要內容,深入中山古鎮進行調研,撰寫了一系列調研報告,并先后在《中國旅游報》、《中國西部周刊》、《重慶政協報》和《江津調研》等發表。7月調研組提出了《挖掘中山古鎮文化內涵的課題方案》,圍繞中山古鎮遺存,對巴人文化、建筑文化、商業文化、楹聯文化、宗教文化、移民文化等有針對性的進行普查、研究,調研成果將以出版《中山古鎮導游詞》、《中山風光》、《中山文物古跡》、《中山文化叢書》等進行運用和展示。
(二)全方位宣傳推介,中山古鎮知名度美譽度不斷提升
中山古鎮保護開發工作啟動以來,先后到古鎮制作節目的電視臺有:中央電視臺《天天飲食》、《搜尋天下》、《綿繡梨園》等欄目組;重慶、四川、北京、河北、黑龍江、上海、深圳、遼寧、陜西、福建等省級電視臺。在古鎮拍攝了電視連續劇《梅花檔案》(周杰主演)、《龍虎人生》(王志文主演)。重慶電視臺拍攝了《霧都夜話》欄目劇《古鎮人家》、《人間真情》,紀錄片《深山望遠》、《桫欏樹下》,以及《古鎮馬娃》、《目擊者》等電視短劇。
20__年重慶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中山古鎮》一書和古鎮人文風景名信片一套。作家、記者在《人民日報》《重慶日報》《今日重慶》《新女性》等各類刊物上已發表古鎮文章數十萬字,200余篇次。通過光碟、網絡、廣告、掛歷、年畫宣傳,以及舉辦攝影展、招商會、研討會等方式宣傳推銷古鎮,20__年的中山古鎮楹聯征集活動和20__年的“千年中山、千米長宴、千人團年”活動,分別得到近百家媒體、網站宣傳,古鎮知名度美譽度更加提升,基本實現了享譽國內的目標。
(三)古鎮旅游一年一個臺階,實現經濟社會效益雙豐收
1、加大保護開發經費投入
從20__年開始,中山鎮用于古鎮危巖整治,旅游公路、公廁修建,古鎮規劃,老街路面整治,消防安全設施,人員和宣傳等保護經費投入近1000萬元,每年均在100萬元以上。主要是鎮政府 財政和江津市級政府投入,均屬于臨時性投入,古鎮沒有固定保護經費來源。
2、經濟社會效益
古鎮的保護開發,政府投入活激活了民間資本投入旅游發展,據不完全統計,五年來民間投入達1500多萬元,有效拉動了固定資產投入,旅游房地產大幅增值,第三產業迅猛發展,繁榮了地方經濟。旅游人次以20的幅度逐年上升,據不完全統計,五年來共接待50多萬人次,他們來自國內各大省市以及30多個國家。旅游綜合收入4000多萬元。旅游業的發展,解決了部份富余勞動力,場鎮居民80失業人員實現就業,同時,促進了社會穩定。隨著旅游的業的不斷發展,中山鎮群眾眼界得到拓展,綜合素質全面提高,推動了經濟社會的發展。特色旅游產品的開發,為鎮域的農副產品加工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增加了農產品的附加值,鎮內群眾收入逐年增加。旅游開發前,場鎮居民享受低保的近70,20__年下降到38,農民人均純收入20__年達到2939元,比開發旅游前增加近1000元,財政收入20__年完成36.22萬元,同口徑比上年增長518。20__年、20__年中山鎮綜合經濟實力排名保持在江津市南部山區前三位。在經濟得到持續快速發展的同時,中山鎮在國內的知名度處于全江津市第一,美譽度不斷攀升,在第二批全國歷史文化名鎮的申報中一舉成功,為江津市打造“蜚聲中外旅游勝地”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三、明確思路,準確定位,增添措施,推動古鎮跨越式發展
中山古鎮旅游資源十分豐富,人文歷史、自然景觀相得溢彰,是重慶十大旅游精品工程渝南精品線的重要景區,是渝川黔金三角區域旅游的重要組成,是江津打造蜚聲中外旅游勝地的序幕。堅持保護性開發,中山群眾在旅游發展中得到實惠,發展旅游是中山群眾之盼、中山出路所在。中山鎮以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為契機,確定了建設旅游重鎮的目標,推進“特色小鎮、旅游扶貧”的新農村建設。
(一)創新體制、強化領導。一是建立中山古鎮開發領導小組,由市領導兼任領導小組負責人;二是實施古鎮保護和開發的人才戰略;三是營造中山古鎮保護和開發環境,實施旅游扶貧工程,建設旅游重鎮;四是將中山古鎮的保護和開發繼續列入市委、市政府較長時期的重點工程,舉全市之力,進行開發。
(二)深入挖掘文化內涵,高起點做好旅游策劃和發展規劃。一是對全鎮旅游資源進行全面普查,實施搶救性保護;二是繼續做好文化內涵的挖掘和課題研究,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商品;三是按照策劃先行,規劃發展的原則,完成旅游策劃和發展規劃。
(三)完善市場運作機制,實現招商引資的突破。一是按照“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動作、社會參與”的模式運作;二是市政府出臺加快中山開發的優惠政策,促進招商引資見成效;三是采取多渠道投融資,推進中山古鎮的保護和開發。
篇3
在這樣一座有著深刻歷史記憶的現代化之城中,教育會孕育出怎樣的春華秋實?在新時期里,繼往開來的徐州人找到了自己的教育定位:責任教育。談起責任教育,徐州市教育局張德超局長說這還得從一次調查問卷說起。2012年―2013年,徐州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學陸續開展關于學生家庭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的問卷調查,調查結果暴露出諸多問題:大多數學生以學習為主,很少參加社區服務活動,很多學生不會幫助家人做家務,社會責任感比較淺薄等。同時,由于教育的不完善,很多學校過分重視分數的高低,忽視學生自信、刻苦、勤奮、忍耐等意志品質的培養,使很多學生缺乏責任感和責任意識。面對這次的調查結果,張德超局長感覺到,對中小學生加強責任教育,已經迫在眉睫。
通過調研論證,2013年春,徐州市教育局召開了全市中小學“責任教育”推進會,提出了“從責任的角度出發,解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問題”的理念,將“責任教育”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融入中小學教育的切入點,作為貫徹落實“十”精神的重要舉措全面推開。并提出了“對自己負責、對父母負責、對他人負責、對集體負責、對社會負責、對祖國負責”的六大主題教育模式。
在走訪了徐州市十多所中小學校后,筆者看到,在“責任教育”的主旋律下,各校結合本校實際,將“責任教育”理念創造性地貫穿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摸索出多種可行模式,結出累累碩果。
從心靈入手 打造德育“健康世界”
責任教育離不開心理健康教育,沒有健康的心靈,責任無從保障。徐州市教育局分管德育的徐保衛主席說:“現在的學生就是未來徐州的建設者,抓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抓好學生的文明素質,我們才能有美好的未來。”當代教育家林格也曾說:“真正的教育,絕不僅僅是講道理、傳授知識,更不僅僅是開發孩子的智力,而是把自己的精神能量傳遞給孩子,維護孩子的心力,讓他成為一個內心強大的人,一個能承擔后果、應對變故、改善自身和環境的人?!?/p>
徐州市高度重視全市中小學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經逐漸形成了市局統籌,校長直接領導,班主任和專兼職心理老師為骨干、全體教師共同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機制。在具體的工作中,倡導每個老師都是心育工作者,人人都是學生心靈的塑造者;注重學科滲透,搭建以課堂為主陣地的心育工作平臺;通過開設心理健康教育選修課、心理輔導課、心理活動課等心理健康主題活動,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創設活動載體,開展個體心理輔導活動、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有的放矢的導師渠道,讓導師與同學結對子等?,F在,心理健康教育逐漸成為徐州市德育工作的一道風景線。
陽光布德澤,萬物生光輝。銅山區實驗小學的杜校長說,陽光是世界上最樸實、自然、溫暖、公正的事物。感悟陽光的這些美好品質,學校從2010年開始實施“陽光教育”,旨在讓師生身心和諧發展,對生活充滿熱愛,對生命充滿敬畏。學校既有整體的陽光教育思路,又從細節入手,抓住每一次教育的契機,引導學生德育的創新?,F在,“陽光教育”系列文化初具模型,相信通過后續的努力,師之道、生之志、校之風皆能如陽光一樣明亮、篤定。
走訪大馬路小學時,學校正在舉行“首屆健康節”開幕式,操場齊刷刷地排列著上千名學生,場面壯觀。張校長介紹,針對春季孩子精力旺盛的特點,在接下來的一個月中,學校將舉行各種主題活動,引導學生關愛生命、健康成長。這所學校倡導“生命化教育”,追求“讓生命在教育中詩意地棲居”。學校注重學生文明禮儀養成和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擁有3名有著豐富心理咨詢經驗的心理咨詢師?!懊總€學生都是一棵花的種子,花期不一,作為教師,要耐心等待綻放的那一天,我們要做的,就是用我們的專業、愛心、細心關照每一個孩子的成長,讓他們如期綻放?!?/p>
學生責任意識、心理健康的培育培養,體現在日常生活的點滴,與校園氛圍互成一體,徐州市科技中學用另一種方式詮釋這個主題的真諦。走進科技中學的大門,正好學生剛結束午休,筆者看見校園里緩緩駛來一輛紅色老年代步車,??吭谛@的一角,車上下來一位60來歲的老人,扶著一個學生下了車。原來,這是外公在陪患有腦癱的外孫上學,這已經成了學校的一道風景。而這樣的風景,不止這一道。吳校長介紹,科技中學生源廣,每年新生均來自70多所小學,一些腦癱、孤兒、留守兒童都是他們的生源;差距大,一部分學生在小學中高年級已經開始長期在教室外游蕩,責任意識嚴重缺失,部分學生也亟需心理輔導。面對特殊的生源構成,學校本著不抱怨、不放棄每一個孩子,以成才先成人為原則,以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發展,將來能立足社會為目標,將心理健康教育、責任教育與學校課堂管理相融合,開展一系列活動。學校會定期組織學生去孤兒院探望來自孤兒院的同學;積極家訪,及時掌握學生動態,發掘問題學生背后的原因;也會組織學生輪流照看身體有殘疾的同學等等。在這些實實在在的行動中,學校讓學生認識到,“我們雖然成績不一樣,我們的家庭背景不一定相同,但我們可以共同成為一類人―一個積極向上、能擔負責任的人”。
文化潤德 引導學生知書明理
20世紀著名的德國哲學家恩斯特?卡西爾關于教育有一個重要的觀點:教育的本質是讓人“文化為人”,即把自然世界、理性世界中的人引領到文化世界中來。不僅如此,教育也具有選擇文化、保存文化、傳播文化的作用,促進人類文化的更新與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必須用文化浸潤德育,讓文化走進學生的心靈,獲得心靈的滋養,進而讓學生具有發展的能動性,獲得永恒的發展動力。
張德超局長介紹,徐州有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境內人文遺存眾多,傳承歷史、讓學生在文化潤德中培育責任意識。在這種認識的指導下,徐州各中小學校將兩漢、戰爭、山水、養生等文化元素納入德育范疇,讓德育在歷史文化中汲取養分。徐州市解放路小學,顧名思義,這是一所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小學。走入校園,一些與革命相關的特色建筑映入眼簾,該校利用自身優勢,積極營造紅色文化氛圍,搭建紅色教育平臺。在日常的教學中,開展紅色教育、唱紅色歌曲,學校自編《紅星閃閃》體操,學生穿上他們的小八路服,自信滿滿地展示當代小學生的風采。學校自編的校本課程《紅歌照童心》,也充分體現出學校的革命歷史傳統。在實踐活動中,學校模仿路,設計出“強我身體,美我少年”的遠足活動,得到社會、家長的熱烈支持。在每年清明節的“淮塔祭掃”活動中,學校想方設法在固定的模式中,創造新意。在今年的清明祭掃中,學校亮出“春游、節約、護綠”的口號,請來80多歲的老八路給學生講解當年的故事。
徐州是一個與戰爭密切相關的城市,緬懷先烈、紀念英雄是這個城市對歷史的尊重。王杰中學的名字,就是為了紀念上世紀五十年代在一次訓練中掩護戰士而光榮犧牲的英雄王杰。王杰中學前身為徐州市第十四中學,坐落在徐州市老城區東部,與革命烈士王杰生前所在部隊毗鄰。五十余載薪水相傳,學校充分利用王杰精神,打造學校德育氛圍。學校不僅以王杰命名,校園里還建有王杰同志的雕像,將紀念王杰的歌曲選為校歌,提煉王杰精神為校訓。
文化潤德,離不開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徐州市第三中學緊密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體系,開展系列“中國韻”民族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德育課程。以書法、茶藝、詩詞等中國傳統經典元素為載體,展現民族傳統文化美感韻味為核心。學校以“共享?成長”為方向,將德育與課堂教學聯系在一起,主張“成長比成績重要、師德比師能重要、幸福比優秀重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以及身心的和諧發展?!皩W在三中,心系天下”,他們希望每個走出三中的學生都有這樣的責任情懷。
葉瀾在《新基礎教育理念》中提出,“學生學校生活的質量主要是班級生活的質量,而班級生活質量的高低主要看班級文化為每個學生提供的發展條件如何?!毙熘菔械谌闹袑W將學生基礎文明養成教育融入到班級文化建設中,用文化的力量塑造學生、感染學生,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2008年,學校提出“知書明理 健體修心”的育人目標,確定了“班級文化建設”的推進渠道。通過建設個性化班級文化、擬定班級個性化管理制度,以及開展富有特色的班級活動,徐州市第三十四中學形成了生機勃勃、靈活且富有創造精神的班級風格和良好的班風。
創新活動 用品牌彰顯個性
傳統的中小學德育實踐活動,很容易給人枯燥低效之感。徐州積極創新德育活動,為學生提供廣闊的發展和選擇的空間,讓學生在各種活動中感悟德育的魅力。徐州教育局每年推出一個德育主題,將責任教育融入到這些主題活動中,先后開展了“家風助我成長”、“德育精品課程”評比、心理健康節等主題活動,效果顯著。
在走訪的過程中,筆者也欣喜地發現,幾乎每所學校都在積極推進德育活動,打造本校的德育品牌。徐州市光榮巷小學是江蘇省實驗小學,該校在創新德育形式、打造德育品牌的工作中成效顯著:學校創新每周一升旗儀式上的“國旗下講話”,以班級為單位,全校輪轉,讓所有的孩子走上主席臺,這種每期倡導一個鮮明教育主題的方式,調動了班級、學生的積極性,在全校形成互動;由48位班主任組成的輔導員中隊,以班主任工作沙龍的形式,進行德育課題研討,定期開展活動,給少先隊工作以示范、指導;該校的快板說唱藝術團,把學校的辦學理念、科研成果、團隊精神、辦學特色以及光榮的傳統,都融入到說唱藝術作品中,成立雖然才兩年時間,卻已經成為學校藝術教育的一朵奇葩;學校還創辦《家校月報》,及時向家長傳達理念,匯報一個月以來學校的大事、少先隊活動、教科研以及師生取得的成績和榮譽,并以教師導讀、親子共攻讀的形式,家長人手一份,使家庭、學校和社會三者之間的結合更加緊密。
徐州市云興小學,其輪滑運動聞名遐邇,該校不僅擁有江蘇省非常強的速滑團隊,每個班級都擁有自己的輪滑球隊,每周都有輪滑球的交流賽。云興小學的選手多次在全國、全省的輪滑比賽中斬金奪銀,學校倡導所有學生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體會這項運動獨有的樂趣,該校成為徐州市唯一一所獲得“中國輪滑運動示范?!钡姆Q號的學校。
一枝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徐州中小學校的德育品牌比比皆是,以徐州市第三十七中學為主體的徐州環境小記者團成立于1985年,它通過策劃組織一系列環保公益活動,引導青少年群體從投身環保行動到參與生態文明教育實踐,曾獲得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頒發的“全球500佳”榮譽稱號。徐州一中開辦的百家講壇,不僅邀請國內專家、名人開講,也邀請學生、家長同臺,內容涉及廣泛,聽講者也面對社會大眾,成為學校、家庭、社會互動的一個平臺,在徐州市產生廣泛的社會效應……
強化德育科研 發揮課題引領作用
“我們要從政治的高度,從國家發展、民族興衰的高度,認識責任教育的重要性、緊迫性,”張德超局長在一次會議中指出?;谶@樣的高度認識,徐州教育局強化德育科研,確立省、市、校級德育研究課題,建立德育校本課程體系,充分發揮教科研對學校德育所具有的指導作用,用科研引領學校各項德育工作。
培養一種認真的責任心,是解決許多問題的教育手段。徐州市第一中學一貫重視學生的責任教育,培養學生的責任感是該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為了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并自覺轉化成踐行責任的行動,提高學生的人生境界和人生追求,自2006年至2009年,徐州一中開展了省級德育課題“小事塑造人生―當代高中生責任教育的實踐研究”。該課題2010年結題,形成了可操作的徐州一中責任教育的實踐模式。為了深化責任教育,推動學校各項德育工作,2010年,學校又新立省級德育課題“徐州一中責任教育校本課程”,該課程結構以年級為區分,層層推進、體系清晰。在科研成果的引領下,學校的責任教育活動也按照年級分層推進:高一年級責任教育以“從小事做起,塑造人生―對自己負責”為教育主題;高二年級責任教育的主題為“人字的結構就是相互支撐―對他人、集體負責”;高三年級的責任教育主題則上升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超越自我,實現自我―對社會負責、對自我學業前途負責”。
德育處潘處長介紹,他們力圖培養的是一個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未來“人”,而不僅僅是一個能考高分的優等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他們讓學生走進社會、關注民生。學校帶領學生進行的以徐州市環衛工人為調查對象的調研成果上報市領導,引起政府對環衛工人這個群體的關注。筆者注意到,該調研報告以“中國的崛起,不只靠大人物,更多的是千千萬萬小人物的脊梁”這樣一段文字為結束語,徐州一中師生的責任擔當與普世情懷由此可見一斑。
篇4
市委、市政府對今天的會議非常重視。李志剛市長親臨大會并將作重要講話。這是市委、市政府對全市旅游工作的充分肯定、支持鼓勵和巨大鞭策。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全面總結去年工作,部署今年工作任務,動員全市旅游戰線全面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自治區黨委關于“保護漓江、發展臨桂、再造一個新桂林”的決策部署,堅持走“文化立市、旅游興市”之路,全力推進桂林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大家一定要深入學志剛市長的重要講話精神,并在工作中認真貫徹落實。下面,我講幾點具體意見。
一、2010年全市旅游工作簡要回顧
2010年,全市實現旅游總收入168.3億元,同比增長32.61%,相當于2010年全市GDP的15.18%。接待國內外旅游者首次突破2000萬人次,達到2246.33萬人次,同比增長15.72%。接待入境過夜旅游者達到148.62萬人次,入境旅游者中的外國人累計達到394.31萬人次,同比增長15.18%。
(一)搶抓機遇、奮發有為,桂林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取得新進展
一年來,我們為推進桂林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做好了幾項重點工作。
一是加強領導,明確方向。國務院文件后,市委立即組織多次專題學習,并成立領導小組。組織了黨政代表團赴海南學習經驗。劉君書記、李志剛市長向自治區黨委郭聲琨書記、國家旅游局邵琪偉局長作了專題匯報,郭書記、邵局長在聽取匯報后分別做出重要指示。同時,我市還加強了與國家發改委、國家旅游局等有關部委以及自治區相關廳局的工作對接。市人大、市政協也組織了旅游專題調研和督辦工作。對試驗區建設進行了大力關心支持,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桂林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的決議》,市政協專門牽頭組織關于桂林旅游轉型升級重點課題的調研,形成了很有深度的調研報告。市兩會期間,市政協大會發言18份材料中有9份是涉及旅游文化的專題。市人大也組織專題聽取了旅游工作的匯報,還聽取了廣泛調研,推進了這項工作。桂林市相關職能部門都圍繞“旅游興市”來開展工作。
二是宣傳鼓舞,凝聚力量。我們通過在媒體和網絡開設專欄專題宣傳,掀起宣傳熱潮,同時,社會各界廣泛開展了“我為建設桂林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驗區支招”等一系列支招問計和征文活動,以“建設桂林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驗區”為主題的新聞攝影大賽,動員和鼓舞全市各級、各部門共同奏響建設桂林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驗區的時代新強音。
三是試驗區規劃方案編制完成。按照國家發改委和國家旅游局的建議,我市委托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和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志社編制《桂林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及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總體方案及規劃綱要》)。召開了全方位多層次的十多次征求意見會,經過多次修改完善,《總體方案及規劃綱要》在北京通過專家評審。其后,自治區政府組織召開區直部門征求意見會,并組織修改小組對《總體方案及規劃綱要》進行了進一步修改。12月,修改小組赴北京向國家旅游局和國家發改委有關領導進行了專題匯報,并再次對《總體方案》文本進行了修改完善,將由自治區人民政府報國家批準實施。《總體方案及規劃綱要》的編制完成,標志著試驗區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二)選資招商、項目帶動,旅游基礎建設取得新成效
一是引進和啟動一批戰略性重大項目。全面啟動“兩江四湖”二期工程等一批旅游重大項目建設。桂林旅游公共信息服務平臺項目建設正式啟動,桂林旅游集散中心正式籌建??偼顿Y達8.2億元的桂林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驗區重大項目、總額達5億元的桂林地質古生物化石博物館等重大旅游項目相繼簽約。旅游發展總公司引進了總投資額達8億多元的象山景區中法合作項目、云霧山莊五星酒店規劃設計等十個重大合作項目。
二是加快推進一批縣域旅游項目建設。資源縣投入4090萬元,加大天門山、八角寨等景區開發力度;平樂縣完成總投資2.6億元,其中觀景閣項目基礎工程全部完成:陽朔縣投入1000多萬元用于旅游基礎設施建設與改善;興安縣投資1.3億元,建設超然派二期度假酒店等項目:全州縣投資6350萬元興建全州縣歷史文物博覽園和完成了湘山寺一期工程建設:龍勝縣完成了龍脊景區和大路口綜合服務區項目建設等重大項目:靈川縣成功引進并推進“一山(桂林度假新天地景區)、一水(潮田河桂林鄉村水世界景區)、一森林(桂林漓江天目湖景區)”三大項目的開發建設工作:臨桂縣完成了蝴蝶谷二期項目和義江緣景區二期項目建設:灌陽縣千家峒(黑巖)風景區續建項目年內完成投資3506萬元:恭城縣完成了“山寨一水寨”項目立項和審批:荔浦縣引進總投資12億元的桂林印象蘭花谷旅游生態休閑度假區項目;雁山區計劃總投資20億元的愚自樂園二期項目,已完成投資3000萬元;七星區加快了創意產業園的規劃建設。 據不完全統計,2010年全市有67個新建續建旅游項目正在緊張施工中。引進了12個旅游重點項目,并與有關部門協商,上報了市級重點推進建設的旅游重大項目11個,前期項目9個。
(三)升級結構、豐富內涵,旅游產品呈現新格局
一是整合產品,旅游龍頭企業實力得到新提升。2010年2月,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順利完成了非公開定向增發,增發股份1億股,募集資金10.2億元。利用再融資募集資金,收購了兩江四湖環城水系和漓江大瀑布飯店,使公司的資產規模達到了21.9億元。旅游發展總公司和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整合旗下景區(點)新推出“桂林新畫中游”轉型升級產品。旅游發展總公司積極探索漓江東岸旅游區的營銷資源的整合,神龍水世界一期項目已基本完成。加強了漓江東岸景區與樂滿地、印象劉三姐等景區間合作,初步建立了“漓江東岸旅游區營銷中心”。
二是大力提升旅游景區(點)、飯店等級。實施“精品景區工程”和“精品酒店工程”。開展景區(點)“精品建設活動”和景點景區創A工作,推進王城景區、愚自樂園創建國家5A景區。濱江景區、陽朔圖騰古道一聚龍潭景區、臨桂義江緣景區、南溪山景區、龍勝龍脊景區、永福金鐘山景區、灌陽千家峒景區等7個景區被新評為國家4A級景區。新評4星級飯店1家。
三是精品旅游和縣域旅游再上新臺階。突破我市傳統產品格局的局限,推介“七大精品之旅”,構架起全新的產品結構體系和產品組織體系,為游客打造新的體驗型旅游產品組合。紅色旅游、農業旅游、生態旅游、休閑旅游和農家樂逐步形成群體產品。各縣區組織舉辦了特色旅游文化節事活動,活動檔次和質量得到全面提升,并取得了較好社會和經濟效益。
四是積極開展旅游標準化示范縣和示范企業創建活動。旅游主題城鎮和農村旅游服務基地蓬勃發展,陽朔縣和興安樂滿地度假世界被國家旅游局確定為旅游標準化示范縣和示范企業試點。新增3個 全國休閑農業與旅游示范縣、3個國家級特色景觀名鎮名村、4個自治區級特色景觀名鎮名村、6個自治區級工農業旅游示范點。龍勝龍脊村榮獲廣西文化產業示范基地,陽朔興坪鎮榮獲自治區歷史文化名鎮,龍勝黃洛長發瑤寨被全國網友票選為十大浪漫約會地。
(四)拓寬渠道、多措并舉,旅游營銷開創新局面
一是加大營銷力度,不斷拓展市場。市主要領導高度重視旅游市場拓展工作,李志剛市長親自帶隊到俄羅斯、匈牙利、波蘭等國及臺灣、香港等地境內外主要客源國家和地區針對性促銷桂林旅游。鞏固和拓展了國際國內旅游市場。“桂林旅游大篷車”也先后駛入北京、深圳、南京、上海、寧波、杭州、溫州、成都、重慶、太原、西安、大同、樂山、銀川、臨沂等國內城市促銷,構建起了具有較強市場吸引力和競爭力的桂林旅游營銷網絡。積極開發航線和專列。劉君書記、李志剛市長多次與航空公司等有關部門溝通,力促增加和新開通航線、航班,去年共開通了新加坡一桂林國際航線、加密了臺北一桂林境外航線;開通了銀川一桂林一三亞、臨沂―桂林一??趪鴥群骄€。市政府在財政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撥出??钣糜诤骄€的開發。我市還極力協調并開通專列,全年共組織旅游專列56次。通過開展各種形式、各種手段的市場營銷活動,港澳客源市場增勢強勁,臺灣市場上升快速,東盟市場進一步拓展,穆斯林客人逐步增多,歐美市場更趨成熟,國內市場更加穩固,開創了桂林旅游市場拓展的新局面。
二是城市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區域合作進一步加強。我市當選為“中國5A級旅游景區城市聯盟副主席城市”,榮獲“中國經典城市名片”、“中國最佳休閑城市”、“中國青年喜愛的旅游目的地”、“到達人氣最旺目的地城市”等殊榮:桂林漓江入選美國《國家地理雜志》世界上10大水上奇跡;與海口、三亞簽署旅游合作協議。鞏固了“西部?中國”旅游營銷體系,發展完善桂林旅游營銷中心。與北京、上海等12城市共組旅游品質提升聯盟。1月11日,志剛市長出席簽約儀式,在北京與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旅游戰略合作協議,明確了雙方縱深旅游合作的基本框架,促進桂林旅游向集約化、高端化發展,實現雙贏。
(五)彰顯優勢、打響品牌,會展經濟成為旅游發展新引擎
圓滿舉辦第四屆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亞太旅游協會旅游趨勢與展望國際論壇。我市旅游首次成為論壇演講案例,標志著我市旅游在世界旅游地位的提升。本次論壇還與“漓泉杯”2010年第五屆亞洲超級模特大賽頒獎禮、2010中國桂林旅游博覽會等國際活動同期舉行,不僅豐富了論壇內涵,也使活動形成品牌化、系列化。據統計,2010年全市共舉辦各類會議4513個,參會人員150多萬人。會展經濟成為了我市拉動旅游經濟的新引擎。
(六)規范整治、提升服務,旅游環境得到新優化
一是市場秩序規范整治效果明顯。市政府專門召開了旅游市場整頓工作大會,并組建了桂林市旅游綜合執法大隊,以漓江游覽秩序和一日游旅游市場為重點,對全市范圍內的旅游市場開展綜合執法。經過市場整治活動,全市旅游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2010年旅游投訴同比下降22%,游客滿意度進一步提高,保持在97%以上。
二是增強素質、提升服務。我市旅游行業深入開展“旅游服務質量提升年”活動,推動我市旅游企業標準化建設。漓江大瀑布飯店和喜來登飯店進入100家“中國飯店金星獎”行列。舉辦以提升服務質量為主要內容的培訓班54期,18421人次參加了學習培訓。整合桂林市旅游咨詢服務中心和桂林旅游網絡信息中心,正式組建成立桂林市旅游公共服務管理處,首創了全國旅游公共服務管理新模式。
(七)立足市情、著眼發展,旅游規劃提出新思路
《桂林旅游“十二五”發展規劃》和《桂林漓江流域富民特色旅游項目規劃》編制完成并通過專家評審。臨桂縣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實施意見》;全州縣完成了《全州縣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和《湘山寺旅游景區總體規劃》;灌陽縣啟動了《廣西桂林灌陽縣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灌陽縣月嶺古村落保護和發展規劃》、《灌陽縣唐景崧故居保護與發展規劃》、 《灌陽縣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編制工作;恭城縣完成了《恭城瑤族自治縣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編制完成《荔浦縣旅游發展總體規劃》。
(八)增進溝通、加強合作,旅游產業邁出新步伐 文化旅游宣傳互動發展。一是大力支持“印象?劉三姐”、愚自樂園等一批已建成的國家和自治區文化產業示范基地的可持續發展,幫助協調解決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二是著力推進一批在建的動漫、演藝文化產業項目,如高新區創意產業園、雁山區桂林動漫戲曲文化產業園:三是在提高旅游的文化含量上狠下功夫,將悠久的歷史文化包裝整合成一個個具體的文化旅游項目和文化旅游產品。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各級黨委、政府和人大、政協及社會各界積極支持的結果,是全市旅游系統廣大干部職工開拓創新、真抓實干的結果。
二、“十一五”旅游發展及啟示
“十一五”期間,全市累計實現旅游總收入549.74億元,年均增長率為25.08%。累計接待國內外旅游者達到8601.9萬人次,接待入境過夜旅游者641.89萬人次。多項重要旅游指標排在全國地級城市前列。新增國家5A級景區2家,國家4A級景區16家,全市擁有國家3A級景區數量居全國之首:新增4星級飯店3家、自治區級以上工農業示范點41家,其中國家級13家;陽朔縣被評為國家首批全國旅游強縣,6個縣被評為廣西優秀旅游縣。旅游業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更加明顯。五年的成績來之不易,積累的經驗十分寶貴。
一是明確旅游的科學定位和戰略目標,是加快旅游業發展的基礎。市委、市政府實施“農業穩市、文化立市、旅游興市、工業強市”的發展戰略,自治區黨委確立我市建設現代化國際旅游名城、歷史文化名城、生態山水名城的發展目標,國務院明確提出建設桂林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驗區。實踐證明,明確的科學定位和發展戰略,為我市旅游發展樹起了旗幟、明確了目標、凝聚了人心、鼓舞了斗志,使全市上下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推動了我市旅游的跨越發展。
二是把發展旅游業與全市發展戰略緊密結合起來,是加快旅游業發展的前提條件。五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市形成了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旅游發展的大好局面,旅游發展協調機制基本形成并高效運作。各級旅游部門、旅游行業各單位自覺服從和服務于全市發展大局,在貫徹全市發展戰略中找位置、謀發展、作貢獻,戰勝重大冰凍災害、特大地震災害、國際金融危機、嚴重流感疫情等困難和挑戰,為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惠民生發揮了積極作用。實踐證明,只有服從和服務于發展大局,善抓機遇、順勢而為,才能不斷爭創旅游業發展新優勢。
三是堅持改革開放和創新,是加快旅游業發展的強大動力。改革開放和創新是我們各項事業發展進步的力量源泉。五年來,我們一手抓項目建設,一手抓改革開放,旅游企業發展活力不斷增強。我們科學謀劃,邊改邊試,大膽創新,穩步推進,推動了桂林旅游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實踐證明,只有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創新,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才能保持旅游業發展的生機和活力,形成有利于旅游業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
四是堅持旅游文化宣傳互動,是加快旅游業發展的強大合力。我們堅持以旅游承載文化,以文化豐富旅游內涵,以宣傳提高旅游文化張力,堅持保護生態環境和科學利用歷史文化資源并重,整合資源,突出特色發展,加快從觀光型傳統旅游業向休閑度假型現代旅游業轉型升級的步伐,不斷增創桂林旅游發展新優勢。實踐證明,旅游文化宣傳互動發展,是提升旅游品質、推動轉型升級、提高市場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我市旅游產業發展中面臨的挑戰和問題。從大的方面看,國內經濟通脹預期和國際經濟金融危機對旅游消費具有一定的制約作用;各種自然災害、突發事件等安全因素,對旅游業發展帶來不確定性等。從我市旅游產業發展情況看,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比如,內生動力不足,體制機制不活,發展動力還不夠強;產業結構不盡合理,區域差異依然明顯;游客停留時問偏短,旅游消費方式和消費結構不合理,旅游基礎設施、服務設施建設不能適應旅游發展速度要求,交通瓶頸制約旅游發展問題依然突出,市場開發度不能適應國際競爭和加快經濟發展要求,旅游經營秩序有待進一步規范,旅游與相關產業的融合度有待加強,針對以上問題,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認真研究解決。
三、2011年全市旅游工作的目標任務和工作重點
2011年全市旅游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好全國和全區旅游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貫徹落實市委三屆十次全會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堅持走“文化立市、旅游興市”之路,按照市委“一推兩改”的總體工作思路,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創新旅游業管理體制機制,加快旅游發展方式轉變產業轉型升級,全面推進桂林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驗區和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區域建設,全面加快桂林旅游“二次創業”,綜合改革、市場開發、項目建設和產品開發步伐,積極探索以旅游綜合改革推動三次產業協調發展的新模式,推動桂林旅游業在改革開放和科學發展方面走在全國前列,把我市旅游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不斷開創建設現代化國際旅游名城、歷史文化名城、生態山水名城新局面。
為了全面完成2011年旅游工作的目標和任務,要重點做好以下十個方面工作:
一是全面推進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按照市委“一推兩改”總體工作要求,切實執行市人大三屆七次會議通過的《關于加快推進桂林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的決議》精神。爭取國家、自治區盡早批復《建設桂林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強力跟進與自治區、以及國家相關部委的對接,爭取支持;加快旅游行政體制改革,調整充實相關職能,堅決打破部門分割、條塊分割、區劃分割。下大力氣推動旅游業與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在條件成熟的縣區逐步試行旅游改革試點。
二是全面開展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區域建設。充分發揮旅游名城優勢,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以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和國際化為方向,創新生活服務業發展方式,做大做強以旅游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加大會展業配套設施建設,精心打造“中國桂林國際旅游”會展系列品牌,提高會展經濟發展水平,著力打造區域會展中心城市。
三是大力推進旅游項目建設。培育一批旅游強縣、主題城鎮和旅游小鎮,著力實施一批旅游富民惠農工程。啟動一批旅游特色街區建設。
四是全力拓展境內外市場。制定實施更具有針對性的旅游市場推廣方案,主動適應市場變化和行業管理變化,市區和各縣旅游宣傳齊驅并進,突出各自特色推出適銷對路新產品。以線路統籌為抓手,拓展境外,強化境內,推動周邊,確保區內,瞄準主要市場,有重點有梯次推出線路和產品,開展多層面旅游營銷活動。強化現代信息技術銷售手段和多元旅游電子商務形式,構建網絡營銷新模式。深化旅游合作,開辟新的航線,力爭市場拓展有新突破。
五是加快旅游發展方式轉型。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大力推進文化資源旅游化,著力提升一批差異化旅游精品,開發一批綜合性旅游新產品,積極發展旅游新業態,擴大和提升鄉村旅游,構建多元化旅游產品體系。同時,大力發展綠色旅游、生態旅游、特色旅游,倡導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相平衡的發展模式。抓好標準化試點工作和示范單位創建工作。加快推進星級飯店新標準的實施,各縣都要有創星任務。
六是加快完善旅游產品體系。重點開發自然觀光、休閑度假、專項主題三大特色旅游產品,開發三大水陸游線,形成七大旅游品牌。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一批特色鮮明、符合市場需求的精品旅游景區和休閑度假旅游區。在重點打造旅游品牌的同時,重點推進靖江王府及王陵大遺址和甑皮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桂林飛虎隊遺址公園、陽朔十里畫廊景區、龍勝龍脊景區、興安靈渠景區、資源天門山景區、灌陽千家洞景區、全州天湖景區等項目建設。做強做精已有的溫泉、養生、度假等特色旅游產品,通過優勢旅游品牌的組合發展,打造更具地方特色的旅游目的體系,建設復合型旅游目的地。
七是加快市縣旅游一體化組團發展。堅持全市旅游發展一盤棋,大力發展縣域旅游的同時,提升中心城區休閑旅游、商務會展、保健療養、教育培訓、旅客集散功能。加快推進桂林一陽朔―荔浦一平樂―恭城,桂林一資源一龍勝,桂林一靈川一興安―全州一灌陽,桂林一臨桂一永福4條發展軸帶建設,完善旅游通道建設,實現市縣旅游一體化組團式發展。
八是下大力氣抓好旅游服務質量、秩序和安全工作。建立并完善旅游標準化體系,全面推行旅游車船服務規范,加快建立健全旅游行業標準步伐。進一步加強對旅游市場的動態監管,繼續開展旅游市場秩序整治行動。整合行政資源,加快構建與科學發展相匹配的漓江管理體系,構建與市場經濟接軌的漓江旅游經營體系,健全漓江行政執法體制,切實解決漓江旅游秩序問題。
九是全力辦好一節一論壇。辦好第五屆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筆織亞太旅游協會旅游趨勢與展望國際論壇、2011桂林國際山水文化旅游節。精心策劃和指導好縣區旅游節慶活動,進一步提升辦會辦節層次,提升節事經濟效益和綜合效益。
十是大力提升完善旅游產業信息化和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加快“數字桂林旅游”網絡建設,在有條件縣區建設一批數字化旅游縣和智慧景區。加快推進電子信息、電子金融、電子簽證和電子票務等服務。推進桂林旅游公共信息服務平臺項目建設各項工作,打造優質、高效、便捷的旅游消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