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課程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8 11:03:5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高職課程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高職課程評價形式
由于高職課程評價對高職課程實施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因此,在課程改革中要注重對高職課程評價的研究,努力探索能夠適合高職教育的課程評價方式和方法,建立一整套完善的高職課程評價體系和評價機制,為社會培養出更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對課程評價內涵的理解
教育課程評價是以科學的方法,通過一定的途徑,對課程設計、課程教學活動及其結果作出價值評判的過程。因此,從課程評價的對象上看,包括課程設計評價、課程實施評價和課程結果評價。課程設計評價是指對課程設計的優缺點和價值取向作出評判。教育課程設計包括:專業設置分析、課程目標確定、課程內容篩選、課程內容組織和課程標準制定等。因而,課程設計評價也應從上述方面展開。對高職課程設計進行評價,可以了解課程設計者對課程目標、課程理論、學習理論以及設計理論的理解和掌握情況,可以對課程設計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揭示與分析,找出結癥和原因所在,進而提出改進和補救的建議。課程實施評價是指根據課程目標要求,依照一定規則,運用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對課程教學過程合理性作出描述和判斷。高職教育課程實施必須符合國家的職業教育方針,必須符合高職教育的發展規律,必須與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相適應,必須與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相一致。因此,對高職課程實施進行評價,有利于確保高職人才培養質量,體現高職教育辦學特色。課程結果評價是課程實施評價過程的延伸。根據對評價對象的劃分,如果說課程實施評價是針對教師或者課程教學過程進行評價,那么,我們可以這樣認為,課程結果評價其實就是對學生的學業成就開展評價,就是按照一定的標準和要求,對學生的學業成績、職業能力及綜合素質進行價值評判的過程。當然,高職學生學業成就的評價,不能簡單地以考試成績為依據,要考慮職業教育的特殊性和學生認知水平的現實性。應運用多元智能理論來評價學生的學業成就。當前,企業對于高職學生學業成就的衡量標準是要求學生畢業后就能上崗,上崗后就能操作并能為企業帶來效益。而多元智能理論告訴我們:每個人都同時擁有八種智力,只是這八種智力在每個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組合存在,從而使得每個人的智力各具特點。因此,認同了這一觀點,在評價學生時就會重視評價的情境性,通過采取多種多樣的形式,在各種不同的實際生活和學習情境下進行有效的評價,重點考察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新產品的能力。多元智能理論還告訴我們:對學生成績的評定必須從多元的角度進行,既要重視他人的評價,更要注重學生的自我評價。此外,千萬不要忽視學生的自我評價,要讓每個學生都有自我評價的機會,讓他們在反思中學會如何學習和如何“管理”學習。
高職課程評價應遵循的原則
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就是要將課程評價的重心落在學生身上,不能因為高職課程改革的推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要盡可能地減少課程改革所帶來的“負效應”。同時,在課程評價的技術層面,要采用有利于學生全面素質提高的方式和方法,要從注重學生習得能力的評價轉向注重學習能力、應用能力的評價,從注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轉向注重學習過程的評價,從注重認知領域的單一評價轉向注重認知領域、能力領域和素質領域的綜合評價。
以改進和提高為目的課程評價的根本任務是通過課程評價不斷改進課程設計和課程實施,提高課程教學效果。因此,對于高職課程進行評價,評價者與被評價者首先要有反思意識,在行動中不斷反思。其次,要重視過程評價,運用形成性評價的理念和技術,使評價者能夠親身參與到課程設計、課程實施和課程結果修正的全過程中。尤其是在高職課程實施中,教師的專業素養、學生的知識水平以及教學環境等都會以非預期的方式對其結果產生影響,即非預期效應。所以,必須加以關注。
試論高職課程開發
要辦出高職特色,實現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我國高職教育現行的課程設置及其體系結構必須進行根本性的改革。加強高職課程開發的理論研究,構建符合高職教育規律,適應21世紀學生未來發展的高職課程體系,是當前高職教育改革的重點和難點,也是面向21世紀推進高職教育發展的根本措施。
考察世界高職教育,學習國內有關學校改革課程設置及其體系結構的經驗,針對當前高職院校的課程設置及其體系結構的基本模式與普通高等教育類同,沒有消除學科本位影響,不敢割裂原學科,崗位技術技能訓練尚未形成獨立課程等問題,結合我省實際,我們在部份高職院校進行了高職課程開發及其結構改革的初步嘗試。
一、高職課程開發的模式
高職課程開發基本模式可分為三種,一種是目標模式,一種是過程模式,一種是環境模式。由于高等職業教育培養高級實用技術人才的目標十分具體明確且無可替代,它“著重于人才之養成,強調教育的產出,因而一般均以目標模式為其發展之參考模式”?①。當代世界比較成功的幾種職教課程開發模式,基本上都是在能力本位思想指導下,從職業崗位分析入手,以目標分解為主要手段,建立教學模塊,確立教學內容,協調模塊間關系,經反復教學實踐檢驗,最終形成與培養目標相一致的、可行有效的課程體系。結合我國現實高等職業教育具體條件和環境,吸收和融匯各國先進的課程開發經驗,我們構思了一種簡明模式,并在高職課程開發與課程模式改革實踐中進行了初步嘗試。我們把課程開發過程歸納成四步:第一步職業分析,第二步目標分解,第三步構建課程,第四步課程評鑒。這四個工作流程。
職業分析是課程開發的前期工作,是通過高職畢業生第一任職崗位、崗位職責、崗位能力需求調查,掌握高職培養的人才應具備的智能結構,以確定人才培養規格,實際上這也是課程目標的選擇。進行職業分析要緊緊依靠行業企業長期在生產一線工作的專家和技術人員,切忌僅僅靠學校領導、教師脫離實際的主觀判斷分析。
目標分解是構建課程前的準備工作,是課程開發的關鍵環節,通過對形成相應智能結構的教學分析,實現由社會需求向教育功能的轉換,建立課程教學目標,進而對這些理論教學和技術技能訓練目標的分解,產生了技術技能訓練的教學模塊和理論知識教學模塊,這是構建課程的基礎。進行目標分解要實行教師與企業技術人員相結合的方式,既發揮企業技術人員對職業崗位專項能力及其發展趨勢非常熟悉的優勢,又發揮教師對教學領域的專長。
高職英語GSDIE課程模式與實踐
[摘要]高職英語課程不僅是傳遞語言知識技能的載體,更是傳遞社會規范和價值觀的載體。在英語學科的教學中融入思政教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創新性地提出適用我國高職綜合英語課程思政的模式設計框架“GSDIE”模式并加以實踐。
[關鍵詞]高職英語;“GSDIE”;教學模式;課程思政
高職綜合英語課程思政與其他專業課程思政既有相似之處,又有其獨特性。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也是社會規范、政治思想和價值觀等的載體。外語專業學生學習外語不可避免地接觸外來思想、文化和價值觀。如果我們在外語教學中不注重意識形態教育,不關注價值觀塑造問題,沒有意識到潛在外來文化對學生的影響,將語言教育與育人割裂開,就無法回答“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教育的根本問題。
一、高職英語課程思政及其教學研究綜述
課程思政教育研究有其理論依據,國內外一些教育家、哲學家對其進行過相關探討和研究。德國存在主義哲學家卡爾·雅斯貝爾斯(KarlJaspers1991)認為,“所謂教育,是人對人的主體間心智交流互動,包括知識內容的傳授、生命內涵的領悟、意志行為的規范,并通過文化傳遞功能,將文化遺產交給年輕一代,使他們自由生成,并啟迪自由天性。[1]”1987年,德國教育管理部門將關鍵能力培養納入德國職業培訓體系,規范了職業人才培養的素質要求。德國職業教育并沒有開設專門的思想品德課程,而是將關鍵能力的養成與專業課程相融合,通過專業課程的教授來熏陶、培養學生的社會能力和職業素養。外語教學研究是一個多層次的復雜系統,目前國內學界對高職英語課程教學研究主要集中在英語學科教學的改革和實踐研究中。這一教學研究又分為三個方向:量化研究、質化研究以及非材料性混合研究(高一虹等,1999)[2]。質化研究主要針對個案的研究以及課堂中學生的具體行為研究,例如,當今比較熱門的關于翻轉課堂模式的混合式教學研究(陳李艾倫2015)[3]、關于高職英語分層教學的實踐與研究(董小紅2007)[4]或者介紹教學技巧(魏芳2009)[5]等。
二、“GSDIE”教學模式的提出
高職課程改革剖析
關鍵詞:高職課程改革教學質量
摘要:課程改革是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之一。高職教育要實現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就必須采取一系列的課程改革措施。通過改革,建立一種全新的、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課程體系。文章就有關課程改革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
高等職業教育是以就業為導向,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它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培養的理論型、學科型人才,也不同于中等職業教育培養的單純技能型人才,我國的高職院校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興起,大部分沒有擺脫“本科壓縮型”和“中專放大型”的束縛,制約了高職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制約了高職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課程是實現培養目標的基本途徑,課程改革是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方向。高職教育要實現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就必須采取一系列的課程改革。高職的課程改革是指通過改革,建立一種全新的、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課程體系,不但包括理論教學體系、實踐教學體系,而且要包括素質教育體系,使知識、能力與素質的培養三者有機地結合成一體。
1.高職課程改革存在的弊端
1.1課程設置缺乏整體協調性
高職就業指導課程探究
1整合就業指導課程和相關人文素質課程,實施全方位人文教育。
高職院校開設的人文類課程諸如英語、數學、兩課、應用文寫作等,這些課程都圍繞高職院校“以就業為導向”的特點開設,但是各門課程相對獨立,在設置課程的時候,可以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目標,各門課程相輔相成,如應用文寫作課程可以與求職簡歷相結合、社交禮儀可以與求職面試相結合,以學生誠信、合作、責任、敬業等職業人文知識為基礎,加強整合,全方位滲透人文素質教育。
2引入企業文化,促進人文教育面向社會。
高職院校具有與其他高等教育類型所不同的特點,即職業性、技能性和應用性,因此高職院校的就業指導課程也應當融入其特有的職業特點。企業文化,或稱組織文化,是一個組織由其價值觀、信念、儀式、符號、處事方式等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以企業價值觀為核心內容的企業文化中不乏豐富的人文內涵,如團隊精神、創新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等。與企業文化相結合的基于人文素質的就業指導課程的開展,學生將很快適應企業文化,融入企業,養成企業所需的嚴謹、規范、責任特點,而不是“過關即可”與“六十分萬歲”。所以,在高職學生就業指導課程中融入和借鑒企業文化,能縮小高職生人文素質與企業文化要求上的距離,實現高職畢業生就業時對接的“零距離”。
3完善就業體驗制度,搭建學生就業元認知,促進人文素質教育面向實踐。
就業體驗制度是指學生在學習期間,到企業進行一定時間的職業勞動生活體驗,主要目的就是學生在企業體驗的時候加強職業認知,形成職業人文價值觀,進而了解就業出路。它與高職學生的實習是不同的理念。實習注重的更多是職業技能的熟練和掌握,而就業體驗更多的是職業素質的體驗。就業指導課程在開設的過程中,可以嘗試與優秀企業合作,通過短暫的就業體驗,與多種企業文化教育結合起來,讓學生了解企業的價值觀和對人才綜合素質的要求,更好地吸收和消化企業的人文內涵,實現就業指導從課堂走向市場。
中高職課程銜接分析
一、影響中、高職教學銜接的主要問題
(一)高職生源多元化
目前高職選拔學生的基本模式是以學制結構銜接和入學考試銜接為主。從理論上講,中高職的學制結構銜接的“3+2”和五年一貫制模式覆蓋了中職教育和高職教育兩個教育階段,通過整體設計及統籌安排,可以解決中、高職銜接的問題,提高教育效益。但實際操作中發現,由于沒有選拔和淘汰機制,學生直接進入高職學習后,學習動力不足,留退比例高。學習成績好、學習能力強的學生都首選普通中學,因此,高職學生的數量、質量均不甚理想。近年來,浙江省允許部分高職院校組織3+X(語、數、外+專業)考試,高考前單獨錄取。這種獨立結構模式,使高職院校中的示范性專業獲益,有比較好的生源。以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針織技術與針織服裝專業招生情況為例。
(二)文化基礎課脫節、專業理論課重復
目前的中高職教育在文化基礎課教學內容和要求上存在一定的脫節,反映出中高職課程結構設計的不同原則。[1]中職教育強調技能,不注重文化基礎課,高職教育按照高等教育要求,文化基礎課要求較高,因此中職升為高職的學生文化基課方面均有較大壓力。另一方面,我國教材建設相對滯后,中高職教材往往采用一部分高教和中專的專業課教材。[1]中職教育有較明確的職業定向,中職畢業生一般只能按專業對口的要求報考高職。目前中、高職間溝通不充分,不可避免地產生專業理論課重復現象。這不僅造成了中高職教育資源與學習時間的浪費,而且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三)專業課程基礎狹窄,專業課程分散、獨立,相互關聯度小
高職課程項目化改革思索
課程項目化改造的意義
高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獲得從事某個職業或某類專業所需的實際技能和知識,具備進入勞務市場所需的能力與資格,而且應當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職業素質和熟練的職業技能,走上職業崗位之后具有持續發展的能力。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高職教育的教學質量不斷下降,學生能力的培養僅僅限于面上,高職學生職業能力的欠缺直接影響了其就業質量。高職院校要走出目前的困境,必須對高職教育課程及其教學模式進行研究與改革,通過對高職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構建符合高職教育規律、適應高職課程教學的模式,這是當前高職教育改革的熱點與難點,特別是對于教育、經濟、技術相對落后的廣西,更需要探索一種符合區域特點的課程教學模式,使高職教育的發展在廣西社會經濟發展戰略的實現中發揮主導作用。
如何在教學中采用行動導向準則設計相應的教學環境、通過項目教學使學生在行動中形成職業能力,已經成為高職教育改革與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課程項目化改造的思路
課程項目化是指根據職業能力培養需要、區域經濟和產業發展需求,按照“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的培養目標,立足職業崗位要求,將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教學內容設計成項目,并根據項目組織原則和完成項目的一般過程實施教學與考核,把現實職業崗位的技術、生產、管理、營銷、服務等一線實際工作內容和過程作為課程的核心,以若干個項目組成課程的教學主線,將若干課程模塊有機地構成與職業崗位實際工作密切對接的課程體系。
課程項目化改造要從科目課程入手,通過課程的建設與改造完善專業課程體系,便于教師全員參與,集思廣益,全面展開,營造互相學習、互相促進的工作氛圍,從根本上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同時提高教師職業教育的課程教學能力。這對于學校的內涵建設和提高核心競爭力是至關重要的。
高職金融學課程資源研究
多數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中均有一門核心課程《金融學》,部分學校為之建設了多種教學資源,但是成本較高,利用率較低,且存在重復建設、浪費資源的現象。同時,高職院校之間資源共享渠道不暢、共享意識淡薄、共享機制不完善使得資源得不到推廣和充分利用。若高職院校之間聯手合作,共建共享《金融學》課程資源,既發揮各校金融學教師的特長,又能分享種類多樣的教學資源,可謂事半功倍。
一、當前高職院校《金融學》課程資源建設的弊端
1.建設成本較高當前部分高職院校教師獨立開發《金融學》課程資源往往耗時費力,成本較高。開發該資源的單位成本之所以較高,是因為沒有專業化的分工,沒有團隊成員形成的合力,沒有較多的受眾。碎片化的資源建設難以滿足學生系統學習的需要,也難以降低資源的制作成本。2.利用效率較低很多高職院校《金融學》課程資源僅應用在授課的班級,而沒有在全校和更大的范圍內加以推廣使用。如果沒有一個系統化且各具特色的資源菜單,如果沒有風格各異的創作教師隊伍,就難以吸引學生持續性學習,難以激發其自主學習的興趣。實際上,學習該資源的范圍越廣,越有利于學員之間的交流,越有利于形成有價值的修改意見。3.重復建設較多不同高職院校及其教研室之間缺乏深入的合作與交流,教育主管部門也沒有發揮很好的組織作用以合理分配資源。這樣,不同的高職院校各自為政,缺乏長期規劃,各自就《金融學》相同或者不同的主題進行立項、建設資源,這就難免重復建設,浪費了寶貴的教科研資源。重復建設較多,就沒有足夠的人力與物力去爭創特色,也就沒有多樣化資源滿足學生的差異化學習需求。4.特色與創新較少有些高職院校教師雖然建設了一些《金融學》課程資源,但主要是為了完成教學或科研部門的任務,而沒有持續的動力機制,這些資源往往缺乏鮮明特色,缺乏新穎性。比如有的微課僅僅是微小而已,沒有在教學內容、教學活動和呈現方式上開拓創新;有的精品課程雖然電子版內容齊全,但多是教材搬家,沒有結合金融行業的最新進展而展開教學。整體上,傳統資源較多,仿真實驗實訓(實習)系統、在線自測/考試系統很少。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創新的動力和能力不足,沒有優勢教師資源的通力合作,以及在學校對當前的評價標準中新穎性所占的權重很低。
二、高職院校共建共享《金融學》課程資源的目標
1.種類多樣為了滿足多所高職院校師生教與學的需要,金融學課程資源應當種類多樣,既要有理論的系統精講,也要有金融實訓的方法展示;既有內容豐富深入的專題性系列講座,也有短小精悍且別致的微課。有的資源適合在教室中展示、學習、討論或訓練,有的適合線上學習、通過手機等移動終端學習。為學生提供可選擇的多元化菜單,方便學生各取所需,也有助于培養其學習興趣,增進其學習的深度。2.特色鮮明金融學課程資源要結合教師特長,結合專題特點,結合金融行業的動態變化,結合移動學習方式而呈現出鮮明的特色。特色可以體現在教學理念、內容、手段和呈現方式等方面。只有特色鮮明才有吸引力,才有利于在更大的范圍內共享使用,才有利于形成品牌效應。相反,沒有特色的資源將難以被學生青睞,難以產生社會效益。3.兼顧理論與實踐金融學既有很完善的理論體系,也對應了一系列金融技能,這就要求課程資源要兼顧理論與實踐,既要有理論的知識串講、案例匯編等,也要有金融實訓的多個模塊。比如,關于證券投資,除相關理論與知識的培訓視頻外,還應有仿真模擬買賣及競賽活動的相關指引以滿足提升投資技能的需要。正如國外AnneKhaled,JudithGulikers,HarmBiemans等(2014)研究認為,仿真模擬訓練要關注真實性和學生的選擇權以促進職業特色課程的創新。當學生選擇了、參與了實訓活動,他的相關技能必然漸趨熟練,對其發展興趣和未來就業大有幫助。4.滿足混合學習模式的需要為了適應時展,金融學資源建設應滿足混合學習模式的需要。混合式學習是各主體將學習的方法、策略、平臺、環境、媒介和傳遞方式進行適當的組合,包括正規與非正規、自主與協作、線上與線下、結構化與非結構化等方面的混合以實現泛在學習及其效率的最大化。如果能將這些方式靈活組合,將大大促進學生學習金融學的個性化、彈性化和多元化,滿足他們更新金融知識、提升金融技能的持續性需求。為此,高職院校在共建金融學課程資源的過程中需要考慮不同學習方式、平臺與環境的差異化特征,以實現順利共享、快捷共享。
三、高職院校共建共享金融學課程資源的策略
高職POP課程教學
一、開設手繪POP字體課程的重要性
(一)市場需求量大
對于職業院校來說,課程的開設是以市場對人才的需求為前提的。通過對市場的調查,了解到無論是大型超市、百貨商場,還是一些服務性行業,都愿意選擇一種方便、快捷、靈活、經濟的促銷方式,而手繪POP廣告則因其有速度快、變化快、效果明顯的特性,具有其他促銷手段所無法比擬的優勢,成了商家們首選的促銷形式。POP廣告如今已成為商業競爭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POP廣告的優勢為他們所帶來的高額利潤也決定了市場對這方面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各企業、廣告公司、超市都非常需要手繪POP的專業人才,市場對手繪POP人才的需求供不應求。市場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我們就要開設合適的、為之所需的專業和課程,這樣才能體現出職業院校靈活的辦學模式,也才能真正的培養出高技能實用性人才。
(二)適合高職院校學生的發展特點
POP字體是在黑體字基礎上的變體字,通過一段時間的字體訓練后,對書寫技巧的掌握就比較容易。而職業院校一貫強調技能訓練,對于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來說,只要加大練習力度,找到POP字體的書寫和設計規律,就能成功的繪寫POP海報,想在企業、商場的宣傳部門找到一份工作也是很容易的。從教學實踐來看,80%~90%的學生從一開始接觸POP海報,就會被它的插畫和文字所吸引,能主動去練習,作業質量也較高,興趣很濃厚。
二、POP字體的市場現狀與教學現狀分析
高職信息類課程平臺探討
摘要:針對高職院校學生特點,以Arduino平臺課程智能交互設計中“汽車倒車雷達系統設計”項目為例,從教學分析、教學策略、教學實施及教學效果等方面深入探討如何將教學資源、云平臺、信息化手段等與教學設計相結合,深化教學改革,構建信息化技術和手段支持下的高效互動課堂,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關鍵詞:高職院校;智能交互設計;汽車倒車雷達系統
引言: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深度融入教育教學過程,并成為教學發展與教育創新的基礎。智能交互設計是筆者所在學校信息工程類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設計思維,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使學生能夠綜合運用Arduino單片機、傳感器、執行器、硬件設計、軟件設計等專業知識和技能,成為滿足新時代需要的“人工智能+交互設計”復合型人才。
1教學分析
1.1學情分析
智能交互設計的教學對象為高職院校信息工程系大一下學期的學生,學生已經學習C語言設計和安卓基礎技能等相關課程,具有一定的編程思維、模塊化思維和圖形化設計基礎。學習本項目之前,學生已經接觸Arduino單片機、液晶顯示器、告警器等傳感器和執行器,能夠使用創新設計方法、Mixly編程軟件、藍墨云平臺、小組合作探究法、軟硬件聯調方法等繼續學習“汽車倒車雷達系統設計”項目。同時,學生對新鮮事物感興趣,動手能力強,好勝心強,具有一定的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編程能力和排錯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高職會計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