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知識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4 12:45:2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護理知識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護理知識

護理管理和知識傳播分析

摘要:我國目前在護理人員網絡網格管理方面的不足,阻礙了護理知識的交流和服務的效率,應借鑒美國和德國等國家在社區護理人員管理、培訓和職業教育方面的先進經驗,通過加強網絡技術支持、資金投入、組織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積極培養高質量的護理人才,加強護理人員的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培養符合國內外護理市場需求的人才,使我國高等護理職業教育通過網絡媒介與國際接軌,力爭高質量、高速度發展起來。

關鍵詞:網絡;護理;職業教育;國際化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護理知識和教育在網絡傳播中方興未艾。以社會信息化為背景,網絡護理信息檢索、護理信息化管理、護理信息技術服務等應有盡有,涵蓋了護理的基本理論知識、醫院護理的管理、護理人力資源的流動與管理、護理教育教學課程與培訓、國際國內護理的政策法規、技術與應用以及學科和行業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與發展動向等可以通過網絡獲得,網絡把世界各個行業、各個領域的知識和人才緊密地結合起來,通過護理知識的網絡傳播,推動護理知識、護理專業教育和護理人才的國際化進程。

一、護理網絡化管理和知識傳播現狀

(一)國外發展現狀。國外對于社區護理管理和知識交流相對重視,其護理工作和管理有網絡化的趨勢。社會網絡分析法雖然在護理工作中應用不夠廣泛,但是,國外在護理知識信息管理的某些形式方面已經顯現出社會網絡化特征。例如,美國在護理人員配置和團隊架構方面就表現出了聯盟特色,通過論壇、沙龍、俱樂部等多種形式強化護患之間、醫護之間以及護士與護士之間的交流,以提高醫護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和加強彼此間的交流協作[1]。澳大利亞對護士的轉崗培訓方面都出臺了完善的法規和制度,并形成制度化。例如,在護理人員的繼續教育中,由護理學會統籌安排,包括制定周密的培訓計劃等。政府對醫護人員的管理力度也非常大,會出臺各種政策以保障護理人員的培訓順利進行和成功實施。而且,高等教育中的醫學院作為培訓的第三方機構,會按照所制定的計劃分模塊進行實施,而且培訓的內容層次分明,涵蓋基礎理論知識部分的學習和實踐教學及應用的各個方面。此外,政府采取構建以州為單位的社區健康護理論壇,提倡護理人員利用網絡等形式進行信息流通、成效反饋以及實踐能力的培訓,這些都是基于網絡傳播基礎上的知識管理與應用的實踐模式。又如,德國為促進社區護理從業者網絡知識傳播與的流動和共享,要求每個護士站的護士必須每周碰頭2~3次,面對面討論社區就醫者的護理計劃和對病人護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的討論,每7個護理站歸屬同一總部管理,其余的信息傳播和交流則通過網絡傳播的方式進行。同時,各州護理技術監測協會還定期對各護士站進行考核和驗收,形成一定的社會網絡,通過面對面和網絡雙重管理模式的構建,使協會對社區護理人員的管理力度和管理受眾面加大,而且護理人員的知識素質和服務水平不斷地提高[2]。(二)國內發展現狀。我國的社區護理發展起步較晚,在數量、結構和素質上與發達國家有較大的差距。目前從事社區護理工作的社區護士學歷結構以中專為主,占52.6%~76.9%,專科學歷占7.2%~41.6%,無專業學歷護理人員占3.0%~15.9%,本科及以上學歷最高為15%[3]。社區護理人員現有學歷和能力與實現新形勢下社區衛生功能的要求不匹配尤為突出。研究表明,我國當前衛生服務體制下,護理人才分布總體呈現倒三角形,總體而言,醫院越大,醫療、護理等人才越多,人員素質越高。而社區護理人員從數量、學歷結構、職稱結構等方面均與綜合醫院相比有較大的差距。因此,目前社區醫療機構在護理方面還存在諸多的不足,例如:培訓內容系統性欠缺,主要有如下原因:①各類培訓、講座是由不同部門、不同醫院組織實施,培訓內容缺乏統籌;②每次培訓,參加的護理人員不一,造成信息傳遞不均、知識累積不足(無論是護士個體、還是社區服務中心的護理組織)。同時,雖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覆蓋面廣,但是還存在有些地區較分散、機構相對小、硬件設施配備不完善,醫護人員技術水平相對較低,培訓不到位等問題。再者,一些偏遠地區,網絡信號不好,網絡傳播不暢,是導致邊緣社區護理知識流動不暢的另一個原因。那么如何保證社區護士知識儲備提升,培訓非常重要。但是,由于經濟交通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即使有一些培訓也是表面文章,解決不了太多的實際問題,對切實提高護理人員的素質未起到多大作用,并未有效地解決這些地區護理人員培訓和繼續教育的問題。這種培訓往往是投入大、收效小。因此,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使護理管理系統化,培訓方便、快捷、省錢、省力,要依靠政府有關部門建立有效機制,利用網絡技術,學習國外的經驗,建立一個長效的、系統的網絡網格管理機制,形成網絡系統化管理,掃除護理人員交流屏障,打通學科知識渠道,不僅對護理人員進行有效管理,而且加強網絡知識交流、教育與培訓,提升護理人員實踐能力,力爭社區護理人員教育培訓的全覆蓋率,逐步完善社區護理隊伍建設。

二、社會網絡傳播在社區護理知識流動中的應用

查看全文

消化內科營養知識宣教及護理管理

摘要:目的:探討分析消化內科營養知識宣教及護理管理在臨床中的影響及作用。方法:選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臺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住院的6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采取常規的消化內科營養知識宣教與護理管理模式,觀察組給予優先的營養知識宣教與護理管理措施,主要護理管理措施為:針對性的進行專業指導、配備營養科室、為患者定制健康目標及指導營養及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營養狀態、滿意度、認可度及護理質量評分情況等。結果:觀察組患者的各項營養狀況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患者滿意度、患者認可度及護理質量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系統、全面、科學對患者進行營養健康知識培訓以滿足患者的營養健康知識需求,將營養計劃滲透到患者的日常治療中,可有效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有效縮短住院時間,提高護理質量與患者滿意度。

關鍵詞:消化內科;營養知識宣教;護理管理

近年來,隨著醫療模式與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人們的醫療服務的需求也在不斷提高,已不再局限于疾病的診斷與治療,而是更加關注生命健康,越來越重視疾病的發展模式與飲食習慣的相關,飲食的高度重視這一點在臨床消化內科患者中表現尤為突出[1]。不良的飲食習慣常常是導致消化內科疾病的重要因素,因此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平衡飲食,合理營養對治療與預防消化內科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當前消化內科的飲食指導尚停留在較為淺顯的層面,強化營養知識宣教與護理管理,拓寬知識視野與加強針對性的營養護理[2],是滿足患者不斷增長的健康需求提供康復保障的重要手段與關鍵環節。為滿足消化內科患者的健康需求,提高護理工作的質量,使患者的營養與康復得到保障,臺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在2015~2016年期間對我院消化內科患者進行營養知識宣教與護理管理,并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消化內科住院的6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主要為胃腸疾病患者,包括反流性食管炎、胰腺炎、急性胃炎、腸預激綜合征、潰瘍性結腸炎、消化性潰瘍等。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齡18~79歲,平均年齡(31.3±5.7)歲,病程為1~40年,文化程度不等,主要有小學、初中、高中及大學。患者意識、智力均正常,均為自愿參加調查活動。將6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對照組30例,觀察組3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病程方面均無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查看全文

手術室護理人員護理安全知識研究

手術室是一個醫院里面醫學技術與工作人員水平較高的地方,并且這里工作環境安靜又充滿了激情與活力,眾所周知,在這里每天需要接待各種需要手術的患者,醫護人員更是要面對各種疑難雜癥,所以,這就需要醫生和護士不僅要有極強的專業技術水平,更要有極強的配合默契和自我防護能力,國內研究顯示[1],護士對護理安全知識的了解程度和在手術過程中的配合能力對手術效果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國內外關于這方面的研究相對較少,本文就護理安全知識及手術配合能力培訓在手術室護理人員的應用效果進行研究,現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隨機選取我院手術室護士22名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在職工作在半年以上;(2)沒有參加其他課題的研究;(3)無心理及精神疾病,身體各方面健康;(4)自愿參加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休產假或者最近一個月不在工作崗位;(2)不符合納入標準。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1名,對照組給予常規培訓,觀察組給予常規培訓的基礎上實施護理安全知識及手術配合能力培訓。其中,對照組年齡20~38歲,平均(29.32±7.32)歲,工作年齡2~20年,平均年齡(12.78±8.09)年,文化水平:專科5人,本科4人,研究生2人;觀察組年齡19~38歲,平均(28.02±7.98)歲,工作年齡1~21年,平均年齡(13.08±8.12)年,文化水平:專科6人,本科4人,研究生1人。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性別、年齡、工作年齡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1.2研究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的培訓。觀察組在給予常規的培訓基礎上再給予護理安全知識的培訓,由護士長和研究者共同制定手術室常見的各類安全隱患,并且制定成手冊供研究對象學習,定期對研究對象進行檢查和反饋,一天培訓一次,持續一周。除此之外,還應該為觀察組護士培訓手術室手術配合能力,可以采用視頻教學,也可以由專業人員進行現場演練,給觀察組護士更直觀的學習機會,一天培訓一次,持續一周。1.3觀察指標。本研究采用安全知識認知度問卷和手術配合問卷。待兩組護士填寫后現場收回問卷并進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相關數據。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護士在培訓一周后安全認知度的評分比較(見表1)2.2兩組護士在培訓一周后手術配合能力的評分比較(見表2)

3討論

查看全文

護理高校生疼痛知識現況思索

疼痛既是患者就醫的主要原因,又是護理工作中最常遇見的癥狀之一。國際醫學界非常重視疼痛反應,將其列為除體溫、脈搏、呼吸和血壓以外的第五大生命體征[1]。雖然近年來在疼痛的病因學、病理生理學以及藥理學等方面都有了較大進步,但廣大患者的疼痛卻并沒有得到十分有效的控制。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點是護理人員疼痛知識缺乏,故各級護理院校對在校學生進行疼痛方面的教育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對某地四所高等院校護理專業大學生疼痛認知情況進行調查,旨在為進行系統的疼痛護理教育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現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

2010年5月選擇某地四所高校即將畢業的護理專業本、專科生240人作為研究對象。

1.2方法

1.2.1調查工具

查看全文

護士培訓護理知識教育交流

不時提高護理水平,每位護士應堅持“以人為本”護理理念。使病人得到高質量的服務,從而建立良好的社會形象,給醫院發展引入良好的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

護士必需掌握的基本技能,基礎護理是臨床護理工作最基本的組成局部。病人住院的全過程需要基礎護理服務,一定意義上,基礎護理是衡量護理質量的核心和標準,近年來,由于護患雙方的價值觀、需求觀都在發生變化,病人對醫療服務的需要和期望值越來越高,隨著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的開展,進一步提高醫院基礎護理水平顯得尤為重要。針對如何提高護士基礎護理水平,有以下幾點認識:

一、加強護理人員價值觀的教育

使每位護士上崗前均認識到基礎護理工作的重要性,首先要做好新護士入科教育。樹立基礎護理與專科治療同等重要的意識,摒棄重治療輕護理的思想,其次是通過高年資護士的現身說法,列舉基礎護理促進病人康復的典型案例,激發護士對基礎護理工作的動力和成就感;三是護士長言傳身教,對護理事業執著,對工作負責、熱忱、樹立良好的形象感染護士,通過以上方法,使護士認識到價值觀不能以金錢來衡量,護理工作的目的讓病人早日恢復健康,讓病人感受到實惠,得到病人的認可,只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才干發生耐久的工作激情。

二、強化護士主動服務意識。

感悟患者住院期間渴望滿足的各種需求,護士要設身處地地站在患者的角度。變主動服務為主動服務,變“要我做”為“要做”力爭做到服務于患者開口之前,以患者和家屬方便、放心、滿意作為護理工作目標,協助生活自理能力缺陷的病人擦澡、洗頭、刮胡子、剪指甲、翻身按摩及各種功能鍛煉,讓患者在病房中得到最細致、周到關懷和照顧,感受到最溫馨的護理服務。

查看全文

護理專業教師的知識儲備探析

一、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1.有助于學生了解專業,樹立專業理想。

專業教師豐富的專業知識儲備可以使學生深入了解護理專業的發展動態和最新進展,了解本專業的未來前景和社會需求,幫助學生樹立專業理想,使他們把現實學習與專業理想結合起來,有效消除學習的盲目性,解決學習動力不足的問題。[1]在學生眼中,專業教師是對本專業有所造詣的人,是掌握和精通本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人。與其他教育者不同,專業教師的權威并非行政的或者管理的權威,而是專業的權威,這種權威是比較客觀的,容易為學生認可和接受。[2]所以,在這一方面,專業教師擔任班主任具有普通的專職班主任無法比擬的優勢,他們對專業的認知將直接影響本班學生的職業理想和職業規劃,這種影響將進一步轉化成學生學習的動力。

2.有助于學生認識專業知識學習的重要性。

在社會上,不少人認為“護士就是打個針、發個藥那么簡單”,導致有些學生以為會打針就行。專業教師有責任對學生加以正確引導,可以在日常的授課中將專業知識學習的重要性傳遞給學生。比如,病人在靜點青霉素的過程中出現了心慌、頭暈等不適,護士應該立即作一個初步的判斷,是過敏反應還是輸液反應,還是其它原因等,若是過敏性休克可能根本沒時間去請示醫生,必須立即處理,否則病人會有生命危險。這個例子讓學生明白一個道理,護士并不是只打個針、發個藥那么簡單,專業知識的學習十分重要,否則將無法勝任臨床工作。

3.有助于學生理解專業知識。

查看全文

護理學核心課程知識體系探析

摘要:基于學分制改革下護理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調整、護理學類專業第六輪規劃教材的修訂這兩大背景,護理學專業核心課程知識體系的再構建成為當務之急.基于地方本科院校護理學專業建設實際,探索并形成了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為綱,以集體備課、交叉聽課等為抓手,以開展課程分析為載體,以修訂教學大綱為主要表現形式,以開展整合性課程建設為有效補充的護理學專業核心課程知識體系構建模式.

關鍵詞:護理學;核心課程;知識體系;再構建

1引言

主要課程(核心課程)體現了課程計劃的質量構成,是教育計劃評價的關鍵指標[1],也是教育計劃核心培養目標和培養要求賴以實現的重要依托,因此核心專業課程知識體系構建至關重要.地方性本科院校是培養區域性高等護理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育教學質量關系重大.基于此,結合德州學院護理學專業建設實際,初步探討了地方本科院校本科護理學專業核心課程知識體系的構建模式.

2護理學核心課程知識體系構建的必要性

2.1護理學核心課程間具備形成知識體系的基礎條件.醫學基礎課程(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微生物學)、護理專業課程(健康評估、基礎護理學、內外婦兒科護理學)、主要人文課程(護理倫理學),是護理學基本理論和實踐技能培養的課程,故稱之為核心課程.核心課程間具有高度銜接性和系統性,這就對其知識體系構建提供了先決條件.有效構建護理學核心課程知識體系,對于學生跳出單科課程知識的局限,形成初步的護理學整體認識,具有重大意義.2.2實現護理學核心專業培養目標的要求.高校教師在課程教授過程存在較強的獨立性,缺乏所教課程同其他課程銜接和邏輯關系的認知,所授課程“孤島”現象較為普遍,這在地方院校中更具代表性,尤其是近年來“重科研、輕教學”之風使之更為突出.教師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認識不足現象普遍存在,難以把所授課程放在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要求的整體高度去認知和把握,導致護理學核心課程難以形成整體的、系統的、共同服務于“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要求”的知識體系.核心課程知識體系的有效構建可打破課程孤島化、加快課程間的融合,對于護理學核心專業培養目標的實現意義重大.2.3學分制改革和新一輪教材修訂的客觀需要.學分制改革帶來了護理學教學課程計劃的重大調整,其學分總量明顯減少,導致大部分核心課程的總學時有所減少.新一輪護理學本科教材(2017版)的修訂及使用,對教師提出了教材再認知的客觀要求,同時強調從護理學專業知識體系的整體性高度去認知教材、把握教材及整合教材.以上兩方面的情況導致了一個顯著的矛盾:護理學核心課程教材內容更豐富但課時被壓縮.通過核心課程知識體系的再構建可有效解決這一矛盾.

查看全文

肝癌病人的護理知識論文

摘要:肝癌病人的護理是對護理護士整體素質的考驗,做好肝癌病人的護理是每一個護理護士應盡的職責。本文從心理護理和臨床護理兩個方面介紹了肝癌病人的護理措施。

關鍵字:肝癌護理臨床

一、心理護理

肝病人的心理護理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只要有了戰勝病魔的信心,就可能有奇跡出現。下面介紹對肝癌病人心理問題以及護理措施。

1、懷疑心理:病人一旦得知自己得了癌癥,坐立不安,多方求證,心情緊張,猜疑不定。因此,醫務人員應言行謹慎,要探明病人的詢問的目的,科學而委婉地回答病人所提的問題,不可直言,減輕病人的受打擊程度,以免患者對治療失去信心。

2、恐懼心理:患者確切知道自己患有癌癥,常表現為害怕、絕望,失去生的希望,牽掛親人。護士應同情病人,給予安慰,鼓勵病人積極接受治療,以免貽誤病情,并強調心理對病情的作用,鼓勵患者以積極的心態接受治療。

查看全文

農業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理論與實踐淺析論文

一、農業知識產權的保護內容

農業知識產權目前主要包括植物品種權、農業專利權和農業科學成果及公共技術產權等方面:

1、農業專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規定,農業領域可以申請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的成果包括農、牧、漁、機具的發明與改進,肥料和飼料配方、農藥和獸藥組合物,食品、飲料和調味品的釀造技術,新的生物菌種及產品,培育動、植物新品種的方法等。

2、植物新品種。

指由植物新品種保護審批機關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賦予品種權人對其新品種所享有的生產、銷售、轉讓、標記等經濟權利和精神權利的總稱。一般認為,農業專利系統不適于品種保護。除美國外,世界大部分國家都未將植物品種納入專利保護范疇。但是,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1997年3月)的頒布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2000年7月)的出臺,我國對植物新品種權已經開始實施全面的保護。

查看全文

護理風險管理能力概念的構建

加強護理風險管理,可提高護理人員對風險的識別與應對能力,避免和降低護理風險,確保安全[1]。目前,關于提高護理風險管理能力的研究已經廣泛分布于意外事件的預防[2-4]、患者安全[5-7]等領域。但是,并沒有學者明確護理風險管理能力的具體含義,也沒有相應的評價工具。明確護理風險管理能力的含義,是促進有效培訓護理人員護理風險管理能力的關鍵途徑。為明確護理風險管理能力的含義和構成因素,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筆者采用Delphi法構建護理風險管理能力的概念框架,旨在為相關領域的評價或培訓提供依據。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1.1.1研究小組和預咨詢專家

研究小組包括1名護理博士生導師,1名博士研究生和4名碩士研究生,負責本研究概念框架的制定,函詢問卷的設計和函詢結果的處理分析。預咨詢專家包括5名具有5年以上護士長工作經驗的護理管理專家,負責正式函詢前,問卷內容的修訂。

1.1.2函詢專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