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知識缺乏的護理措施范文
時間:2023-11-01 17:24:3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護理知識缺乏的護理措施,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精神分裂癥;護理
精神分裂癥(schizophrenia)是一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在青壯年發病,起病往往較為緩慢,臨床上可表現出思維、情感、行為等多方面的障礙以及精神活動的不協調。患者一般意識清楚,部分患者在疾病過程中可以出現認知功能損害。病程遷延,緩慢進展,部分患者最終可出現衰退和精神殘疾。本文主要研究了2011年3月-11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臨床護理資料,具體總結分析如下。
1臨床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1年3月-11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癥患者18例,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8例,年齡18-45歲,患者平均年齡30歲,患者臨床表現符合下列標準,主要的前驅期癥狀有:注意減退、動力和動機下降、精力缺乏、精神病性癥狀、睡眠障礙、焦慮、社交退縮、猜疑、角色功能受損和易激惹,患者精神癥狀常出現,思維障礙、幻覺和感知綜合障礙、意志與行為障礙等
1.2統計分析 利用spss18.0軟件包對臨床數據進行統計處理,所有臨床計量資料均采用t檢驗,數據資料采用均值與標準差方式表達,對比分析結果,若P
2結果 通過臨床護理對比分析護理前后患者焦慮、精力缺乏癥狀的評估,評估分滿分50分,評估計劃采用我院自行擬定的評估計劃表進行,評估分低于25分表示護理有效果,患者護理前精力缺乏癥狀的評估分為37.75-3.45,護理后患者精力缺乏癥狀的評估分為24.55-2.35,護理后患者精力缺乏的評估分明顯低于護理前,p
3護理
3.1心理護理 從日常生活護理著手,關心、尊重患者,應用護患關系原則與患者建立信任關系,提供安全、一致的環境,促進信任、安全的感受。提供心理支持,幫助認識心理社會因素對疾病的影響,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指導學習適應,鼓勵參加集體活動,增加社會交往,建立正性的人際關系。如:指導患者學習一些技巧幫助減少幻覺。如唱歌,或說“讓聲音離開”,或與其他人談話、活動等。針對患者及家屬,提供有關精神分裂癥疾病和治療的知識教育,讓患者及家屬明白治療的重要性,積極配合治療;教會患者認識疾病復發的先兆癥狀和怎樣預防復發;教會應對各種危機(如自殺、沖動)的方法及精神病患者的家庭護理;指導患者進行社會功能的康復訓練[1] 。
3.2安全護理 保證患者的健康和安全是精神分裂癥患者護理的中心。提供安全的治療環境,嚴格執行安全管理與檢查制度,準確評估影響患者安全的危險因素(環境的,患者自身的);消除和減少危險因素對患者的影響,為患者提供及時的支持和幫助(如心理支持、現
實導向等);幫助患者正確認識自己和周圍環境,減少混亂和不安全感,以避免危險的出現或順利度過危機[2] 。
3.3 協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的照顧,包括個人衛生、飲食、 睡眠、排泄、活動等的護理。滿足患者的生理需求、保證營養、合理安排活動。另外,在做好患者生活護理的同時,培養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使患者在精神癥狀緩解后能夠恢復自我照顧能力和社會功能。
3.4治療護理 創造良好的治療環境,保證治療的順利進行和促進患者遵從醫囑完成藥物治療。嚴密觀察病情和治療反應,為醫療處理提供依據。另外,配合醫生完成患者的心理治療、行為治療等,幫助患者學習健康的適應方式,促進患者成長。
4討論 針對精神分裂癥患者應做好解釋和安慰工作,向患者提供保證,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同時,督促進食和協助患者的個人衛生.加強病情的觀察,了解幻聽和妄想出現的情況,及時給予解釋和澄清;做好安全檢查,減少危險物品,安排患者每日參與病房康復活動,轉移對幻覺的注意力;告知患者藥物常見副作用,如嗜睡、頭昏、乏力、便秘等,予以防跌傷知識宣教。通過各個方面的護理,向患者和家屬提供精神分裂癥疾病和治療的知識, 減輕他們的焦慮和恐懼,教會家屬怎樣觀察癥狀、怎樣處理幻聽出 現時可能發生的暴力、自殺風險[3] ;同時,理解治療的過程需要患者和 家屬的配合,讓家屬有長期治療的準備,提高治療的依從性。
本文主要研究了18例患者的臨床護理資料,通過本組護理研究顯示,對比分析護理前后患者焦慮、精力缺乏癥狀的評估,護理后患者精力缺乏的評估分明顯低于護理前,p
參考文獻
[1] 張金蘭,朱秋妹,呂明S .心理護理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的作用. 中國民康醫學. 2014,11: 26-27.
篇2
[關鍵詞]心肌梗死病人;心電監護;歸因分析;護理干預
近年來心肌梗死疾病的發病率逐年升高,且其極容易發生各種心律失常導致猝死,因此便于及時發現病情變化、及時處理的心電監護成為一種必備的治療措施。AMI病人進入監護室后應立即進行心電監護[1]。但在臨床工作中卻有一部分病人因種種原因拒絕心電監護。為探明原因,筆者對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循環內科住院的AMI病人中拒絕心電監護的58例患者進行歸因分析,同時給予相應的護理干預。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患者615例,拒絕心電監護58例,發生率為9.4%。58例中男42例,女16例,年齡65.7±9.8歲。拒絕心電監護多發生在入院當時,尤其是胸痛不明顯病人。
1.2發生原因
1.2.1缺乏醫學知識本組58例AMI病人60歲以上達40例,大多數只有小學文化,對醫學知識缺乏,不了解心電監護作為診斷、治療、護理的重要手段以及心電監護對AMI病人的重要性。導致了治療上的不合作。
1.2.2經濟條件的限制AMI病人短時間針對梗死相關動脈的再灌注(PCI或溶栓)以及相關輔助治療等醫藥費用巨大,對經濟困難家庭造成很大壓力,有些病人及家屬感到難以承受。
1.2.3心理障礙AMI病人對突發疾病沒有思想準備,會出現悲觀、恐懼、憂傷、煩躁、焦慮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2]。特別是近年來近些年媒體報道過一些醫院亂收費的情況,使某些患者感到醫療費用高與亂收費有必然的聯系,而產生防御心理。性格粗暴的患者更容易將不良情緒遷怒于醫務工作者,而表現為拒絕心電監護。
2護理干預
2.1加強相關醫學知識的宣教,促使病人正確認識心電監護對醫學知識缺乏的病人,責任護士要講究技巧,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及家屬講解心電監護對AMI早期的重要性以及AMI的相關醫學知識。
2.2降低醫療費用,減輕病人經濟負擔在治療中盡量采用價廉效高的治療方法。充分掌握各項檢查及治療措施的適應癥。在治療過程中強調“以人為本”的系統化整體護理,做好基礎護理及特殊治療護理,減少并發癥,縮短住院天數,盡力減輕患者的負擔。
2.3加強心理護理,提高治療依從性人的心理活動是與周邊發生事物息息相關的。AMI是冠心病的嚴重類型,一些病人出現心理障礙是不可避免的。救治過程中如過于苛刻采取強制措施更易使患者焦慮及情緒低落。護理人員要平時多與患者交談,以和藹的態度對待患者,增加護患感情,找出患者思想顧慮的根源及時對癥處理。有些患者及家屬不能充分認識AMI的嚴重性和危險性,認為只要胸痛消失了,疾病就痊愈了,把醫護人員交代的注意事項當作耳旁風而拒絕心電監護。護士要耐心說服教育,適當舉例,講清AMI患者住院期間及出院后的注意事項及其理由,使患者及家屬能主動配合治療。
3結果
58例拒絕心電監護的患者通過護理干預后,有46例重新接受心電監護,使其中15例患者的惡性心律失常得到了及時的發現,得到積極有效的搶救治療,痊愈出院。12例干預失敗,4例因未能及時發現惡性心律失常并盡早采取措施而死亡。
4討論
在臨床工作中,護士是接觸患者最多的醫務人員,由護士對患者進行心理和軀體的舒適性護理是整體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促進軀體疾病的康復[3]。本文的分析結果充分證實了護理干預在臨床工作中的巨大作用。護理工作不再是機械執行醫囑或等醫生指示后方能為病人實施治療和護理,而是有計劃有預見地進行護理,這種以主動護理取代被動護理的轉變,將有助于培養了護士的成就感和自律性,提高了整體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張開滋,劉海祥,吳杰.心電信息學.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8:256.
篇3
(1)氣體交換受損的護理
護理診斷:氣體交換受損,與腹水抬高膈肌,影響肺擴張有關。
護理目標:出院前患者自覺呼吸困難癥狀緩解,血氣分析結果正常。
護理措施:①給患者抬高床頭,取半臥;②持續低流量吸氧3L/分;③定期遵醫囑查血氣分析;④準確記錄出入量;⑤協助醫生放腹水,減少對肺臟的壓迫。
護理效果評價:護理目標達到,患者出院前自訴呼吸感覺良好。
(2)電解質紊亂的預防護理
護理診斷:潛在并發癥:電解質紊亂。
護理目標:住院期間護士及時發現電解質紊亂癥狀,及時協助醫生治療。
護理措施:①傾聽患者主訴,若有全身乏力、口干等情況,及時報告醫生查電解質;②嚴密監測病情,出現反應遲鈍、表情淡漠、心律異常等情況及時報告醫生查電解質并及時糾正電解質紊亂;③遵醫囑補液和補充電解質,同時注意靜脈補鉀濃度不可過高、速度不可過快,口服補鉀應在飯后服用;④鼓勵患者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高鉀、低鹽食品;⑤遵醫囑定時監測電解質情況。
護理效果評價:護理目標完全實現,患者住院期問發生低血鉀,得到及時糾正。
(3)生潘自理能力缺陷的護理
護理診斷:生活自理能力缺陷,與腹部高度膨隆,臥床限制活動有關。
護理目標:臥床期間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滿足,出院時生活能基本自理。
護理措施:①評估患者的生活自理程度,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時囑患者臥床休息,并加床擋防止墜床;②巡視患者,1次/30分鐘,主動了解其需要并給予滿足;③協助患者床上進餐、飲水、排便;④做好晨晚間護理,洗頭、擦澡,1~2次/周;⑤患者病情改善后鼓勵其提高生活自理程度。
護理效果評價:護理目標達到,患者臥床期間基本生活需要達到滿足,出院時能自行如廁、進餐和衛生整理。
(4)皮膚護理
護理診斷:有皮膚完整性受損的危險,與大量腹水強迫半臥有關。
護理目標:臥床期間患者皮膚完整。
護理措施:①緩解壓力:給患者安排睡氣墊床,受壓負重部位墊以海綿墊,如在肩胛、頸部、雙踝和骶尾部墊以加厚的、中央掏空的海綿墊,有利于緩解受壓負重部位的壓力。②取得患者及陪護人員的配合:給患者及陪護人員講解保持皮膚完整性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項,將有利于護士順利完成護理工作,減少不必要的麻煩。同時提醒陪護人員不得擅自給患者使用熱水袋、冰袋等物品;使用便器時不能有推、拖等動作,必須將患者身體抬起,便盆上墊以軟紙或布,防止皮膚與便盆粘貼而造成皮膚撕裂。③保持皮膚通風和干燥:即使患者完全不能翻身,也要定時地給予更換。如果能堅持5分鐘,可以l小時翻身1次;如果只能堅持1分鐘或更短,護理人員或陪護人員應將雙手及手臂伸入患者的臀部受壓部位的上下部,將有利于皮膚的通風和緩解壓力;如患者出汗或尿濕,要及時更換床單,隨時保持干燥。
④有皮膚護理計劃和護理記錄:針對性的、可實施的護理計劃以護囑形式下達,班班落實,并記錄本班翻身時間、皮膚護理措施及皮膚情況,并進行班班交接,要求床整、無皺褶、無渣屑。
護理效果評價:護理目標達到,患者住院期間全身皮膚保持完整。
(5)營養失調的護理
護理診斷:營養失調一低于機體需要量,與肝臟功能障礙及營養攝入不足有關。
護理目標:出院前進食量達到入院前水平,3兩/餐,血漿向蛋白達到32g/L以上。
護理措施:①觀察患者每餐進食情況,評估每日飲食中攝入熱卡情況;②保證患者每日熱量攝入12 600kJ以上,不足時告訴醫生給予靜脈補充;③當患者腹脹減輕時,鼓勵多進食高蛋白、低鹽、高維生素飲食;③告訴患者每日限制飲水500ml以內。
護理效果評價:護理目標完全實現,患者出院前進食達到入院前水平3兩/餐,血漿白蛋白達到35g/L。
(6)知識缺乏的護理
護理診斷:知識缺乏,缺乏有關疾病的病因、治療、預防保健知識。
護理目標:住院期間患者了解并能復述本病的預防保健知識,學會觀察和記錄尿量、腹圍和體重的方法。
護理措施:①給患者講述酒精性肝硬化是由長期酗酒及生活不規律導致慢性酒精巾毒引起,并告之患者必須戒酒,注意休息并保持生活規律,遵醫囑用藥,才有利于疾病的康復;②給患者講解腹水形成的原因及防治腹水增長的方法及配合注意事項;③告訴患者應用利尿藥要按時,最好在醫生指導下應用,不得私自更改劑量或停藥;應用利尿藥期間要每日測腹圍、體重、記尿量等,以便了解效果,及時調整用藥;④給患者講解飲食上要注意限制鈉鹽的攝入,平時不要吃過咸的飯萊;⑤告訴患者在治療腹水期間易發生電解質紊亂,可能出現的癥狀有哪些,一旦有異常,要及時報告醫護人員,并講解經常抽血監測電解質的意義;⑥囑咐患者出院后可能要繼續服用利尿藥,自己要掌握觀察和記錄尿量、腹圍、體重的方法,學會記錄自己的每日出入水量,有異常及時就醫;⑦出院前詢問患者對有關保健知識的了解程度,進行補充教育。
護理效果評價:護理目標達到,患者已能正確說出自己疾病的病因和有關保健知識,并掌握尿量、腹圍、體重的觀測。
(7)并發癥的預防與護理
護理診斷:有體液不足和感染的危險,與大量放腹水和腹水超濾濃縮回輸有關。
護理目標:腹水超濾濃縮回輸期間不發生嚴重脫水及感染等不良反應。
篇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6-1959(2009)07-0203-01
糖尿病是由于遺傳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胰島素絕對或相對分泌不足以及靶組織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綜合征,其中以高血糖為主要標志。臨床典型病例可出現多尿、多飲、多食、消瘦等表現,即“三多一少”癥狀。糖尿病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齡化以及肥胖發生率的增加,糖尿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糖尿病在中國的發病率達到2%,據統計,中國已確診的糖尿病患者達4000萬,并以每年100萬的速度遞增。
1980年以前,我國的糖尿病發病率僅有0.3%,可現在保守估計都達到3%~4%,過去一直認為主要是遺傳因素造成的,而近年來發病率增加了十幾倍,顯然是用遺傳學說無法完全解釋的,因此,近年來國際上提出了受體學說,認為胰島素產生和發揮作用是保證血糖正常的前提,大多數2型糖尿病病人胰島素的產生沒有問題也就是說胰島功能并不差,主要是胰島素不能充分發揮作用所導致的血糖增高。在我國,尤其是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長期不規律不合理的飲食,加之運動量的減少,造成胰島素長期、成年累月處在緊張的工作狀態,久之,體內出現了胰島素的抵抗,血糖也就隨之升高。除了遺傳因素以外,更多的是由于過食肥泔、活動減少所導致的富貴病?,F就其教育的具體內容介紹如下:
1護理評估
主要包括:評估病人知識缺乏的原因,程度,具體內容,評估病人知識需求情況。
2護理診斷
缺乏糖尿病知識:與缺乏接觸相關信息有關缺乏糖尿病藥物治療知識,與缺乏正確藥物治療信息來源有關,缺乏正確的就醫知識,與認識有限和對信息誤解有關。
3預期效果
要達到病人了解糖尿病的知識,學會正確藥物治療知識,學會正確的就醫方法。
4護理措施
4.1對于糖尿病知識的缺乏:當患者被確診為糖尿病后,由于對于糖尿病有關知識的認識不足而導致憂心忡忡,焦慮不安甚至悲觀失望。對于以上的相關因素我們做出以下護理措施:①向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屬講述有關糖尿病知識和治療方法。②教會病人及其家屬根據體重、食物的熱量來計算飲食的攝入量,教會患者合理安排膳食結構。③向糖尿病患者講述使用胰島素的指征及意義。④指導患者監測血糖,尿糖及怎樣預防和處理低血糖。
4.2潛在并發癥――感染:感染會導致各個系統感染,如呼吸系統會合并肺結核,肺炎等。泌尿系統會導致腎盂腎炎及其皮膚感染,口腔感染等,對此設定以下護理措施:①合理控制飲食,防止過高血糖是關鍵,因為高血糖有利于細菌的生長,另外適當地鍛煉能夠防止感染機會的增加。②嚴格遵循抗菌技術操作。③指導病人皮膚保健,足部保健:a.用中性無刺激肥皂及溫水洗澡。b.糖尿病病人皮膚干燥切勿抓傷導致感染不易愈合。c.足部每日溫水洗腳。由于糖尿病病人末梢血液循環差,禁用過燙的水,以免燙傷。d.穿清潔、棉線襪子,鞋襪寬松為佳。
4.3潛在并發癥――酮癥酸中毒:①由于胰島素治療過程中斷或用量不適而導致疲乏,四肢無力,極度口渴,多飲。多尿。②過肌或過飽飲食不當可出現酮體,惡心、嘔吐等。③感染以及如創傷、分娩等應激情況導致酮癥酸中毒。嚴重時出現呼吸深大,爛蘋果味,意識模糊以至昏迷。對于上述相關因素及臨床表現應做出以下護理計劃措施:①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時無誤地監測血糖、尿糖、血鉀等二氧化碳結合力的數值。“三多一少”癥狀是否加重,病人呼吸頻率及深度。②確記錄24h出入量。③控制病情穩定后,指導病人合理安排飲食攝入量,避免飲食不節所造成酮癥酸中毒。④防感染。
長期檢查及糖尿病為終身性疾病,使病人不愿面對現實。糖尿病病人的心理治療方法是比較關鍵的,讓患者以良好的心態去面對現實、面對疾病,最終戰勝病魔需要以下具體的護理措施:①認真聽取病人的傾訴,關心其感受,認識到病人的憂慮,對病人表示理解,應以朋友的身份去感受他們。②對于陌生的治療環境,消除患者的陌生與緊張度,給予患者一份親切和諧的感覺。③耐心向病人解釋病情,讓患者了解只要堅持治療,可以向正常人一樣學習、工作。④引導患者擺脫焦慮情緒,培養有益的興趣和愛好,適當地戶外活動等。
4.4患者家屬配合治療:糖尿病需終身治療,且多數在家治療。因此其家屬首先要學習糖尿病基礎知識,協助患者搞好自我管理,同醫師一起共同努力,使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其次,認識糖尿病不能治愈,不要感到失望,從而漠不關心,任其病情發展。第三,應掌握患者能吃什么食物,喝什么飲料,起居規律及學習工作中應注意的問題,不能過分地限制患者飲食、起居及運動。第四,因長期治療,造成巨大的經濟負擔,且隨病情進展,費用增多,所以經濟上應給予支持。第五,患了糖尿病,多數患者精神緊張,甚則感到絕望而自殺,自暴自棄,因此在精神上給予關心和支持,有利于病情控制。第六,糖尿病合并中風、目盲、足壞疽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家屬應配合做好護理工作。
篇5
關鍵詞:非懲罰護理不良事件護理安全管理
近年來,為了確保患者安全,預防不良事件發生。我院自2012年就制定了非懲罰性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制度,通過鼓勵護理人員主動上報不良事件,及時對事件進行干預,將事件的損傷降到最低。通過實踐應用,取得一定的效果。現將報告如下。
1建立非懲罰性不良事件報告制度
護理不良事件是指在護理過程中發生的,不在計劃中的未預計到的或通常不希望發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間發生的跌倒、用藥錯誤、走失、誤吸或窒息、燙傷等其它與患者安全相關的,非正常的護理意外事件[1]。一般不良事件要求24h內報告,事件重大、情況緊急者應在處理的同時口頭上報相關部門。
2鼓勵上報不良事件
在未實施非懲罰性不良事件上報前,每年上報的護理不良事件很少,每年不超過40例(隱瞞不住的情況下才不得不報)。實施非懲罰性不良事件上報制度后,主動上報護理不良事件明顯增加,2013年1~12月上報護理不良事件情況,見表1。
3通過對不良事件的分類對比分析,造成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的原因有:
3.1責任心不強,安全意識薄弱,查對制度執行不到位 責任心不強、查對制度執行不到位所致的護理不良事件所占比例較高,在這些事件中當事人多為工作1年~2年內的年輕護士,主要與專業知識欠缺,工作經驗不足,工作流程不熟練,科室督導不到位有關;另外,個別經驗豐富的高年資護士,憑借自己的經驗工作,查對不嚴格出現錯誤。
3.2違反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
主要為年輕護士基礎理論知識缺乏所致,表現在不按時巡視病房,觀察病情不仔細,護理措施不到位,臥床患者翻身不及時造成褥瘡;違反護理操作規程,如護士讓家屬給患者鼻飼造成窒息;輸液、注射藥液外滲引起局部組織腫脹、壞死;各種檢查、手術因漏做皮膚準備、未告知檢查前注意事項或護士未及時抽取化驗標本而影響手術及檢查;洗胃操作不當造成胃穿孔;給患者熱敷造成燙傷或冷敷造成凍傷等。
3.3業務水平低,經驗不足,分級護理執行不到位
護士值班時沒有嚴格按照分級護理制度對患者觀察和巡視,沒有認真落實交接班制度,健康教育告知不清楚,對有可能發生的不良后果無預見性。
3.4護理缺陷管理不到位 護士長現場督導力度不大,對一些經常犯的錯誤重視程度不夠,如:非搶救患者時護士執行口頭醫囑,巡視卡執行不規范視而不見,醫囑執行錯誤未查找根源,致護理人員工作缺乏上進心,所以護士長應經常提醒,警鐘長鳴。
3.5護理人力資源不足 護士超負荷工作,將消極倦怠心理帶入工作中,思想不集中,工作缺乏熱情,表現在周三、周四護理工作量大時不良事件發生率較高;護患比高時不良事件發生較多。研究結果提示護理管理者從組織上應重視人員配置的改善,醫院行政部門加大對護理人力支持,緩解人員缺乏的矛盾,讓護士有更多的時間直接護理患者,這是減少不良事件的根本。改革護理人員的排班模式,實行彈性排班制度,真正按照患者的需求安排護理人力資源是降低護理風險,是減少不良事件發生的有效途徑[2]。
3.6護士評估和溝通能力不足 護士的評估和溝通能力會直接影響患者整體護理質量。有研究顯示,在臨床實踐中,護士對患者評估不全面,遺漏一些有價值的護理資料,形成護理安全隱患,同時醫院存在護士患者配比不足的問題,護士平均工作量大,缺乏足夠的時間對患者進行細致的評估與溝通。如果醫護人員樹立溝通的意識及時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許多差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張翠霞和賴蘭萍[3]的研究報道顯示,通過對醫務人員進行人院評估的風險教育、風險管理培訓以及溝通技巧培訓,可以大大提高醫務人員對評估和溝通重要性及風險管理的認識,加強護士評估和溝通工作的主動性及有效性。因此護理管理者應加強對護理人員進行評估與溝通方面的培訓,特別是加強年輕護士的培訓,有目標、有組織、有系統的設計培訓內容,并在日常護理工作中加強督察與引導。通過采取措施,進一步強化護理人員的意識,提升護理服務水平,減少因評估不足或溝通不良而引起的不良事件。
4護理不良事件處理
科室及個人發現不良事件后立即上報到護理部,護理部接到上報立即對事件進行討論分析,采取措施,力爭將事件的損害降到最低。對主動上報護理不良事件的科室及個人,采取不公開、非懲罰的處理原則,對全院有警示作用的不良事件,護理部采取激勵機制。同時護理部不記科室、不記姓名將事件發生的原因、過程、結果及防范措施在每季度護理不良事件分析會議上反饋,讓護理人員從中吸取經驗教訓,防范類似事件在自己身上再次發生。
5討論
實施非懲罰性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制度,提高了護理人員對護理不良事件上報率,護理人員在一個非懲罰性的環境中工作,醫院的各級護理人員能公開地對待缺陷和問題[4].通過發現錯誤根源進行細節完善,使護理差錯的報告從對立面轉化為主動預防,有效降低了護理不良事件發生,定期分析原因,交流對應措施等活動,提供分享患者安全信息的機會,尤其是對可預防的不良事件進行分析,可最大限度地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達到護理質量持續改進、保障護理安全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漓,劉雪琴.我院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制度的建立與實施[J].中國護理管理,2007,7(11):54-55
[2]汪麗進,黃雪梅,力燕,等.呼吸內科護理工作量與人力配備狀況調查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09,9(5):29-31.
篇6
【關鍵詞】護患糾紛;法律意識;整體素質;溝通障礙
【中圖分類號】R156.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44-5511(2011)11-0532-01
護理工作是醫療保健衛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疾病預防、治療和康復的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隨著社會的進步,病人運用法律武器維持自己的正當權益,已逐漸成為人們的共識,并逐漸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1,2]。然而護患糾紛的發生卻呈上升趨勢,如何提高服務質量,加強專業素質訓練,增進彼此溝通,優化護患關系,避免護理糾紛,將是未來實際工作中的重點內容。那么在醫療糾紛中認真分析護理工作過程產生的護患糾紛,對完善護理服務質量,提高患者對醫院的滿意度是十分有益的。
1 引發護患糾紛的常見原因
1.1 服務意識不強,言語行為不當目前護理人員的缺編,導致護理工作量的加大,再加上傳統觀念對護士的偏見,重醫輕護,使得護士心里失衡,導致部分護士在面對患者時熱情低,采取 了態度生硬,言辭不當的行為,違反了本院的“十不準,十必須“規定,招來患者的投訴。醫療護理糾紛中,多數無過失糾紛的發生往往是醫護人員語言不當造成的[3].
1.2 醫療收費 目前是全民醫保的時代,雖然實行了統一的收費標準,但由于患者對有些收費項目不甚明了,護理級別不夠嚴謹,護士的解釋工作又不到位,再加上日清單打印不及時,導致糾紛的發生。
1.3 就醫環境因我院是小型綜合醫院,管理的欠缺,不能保證就醫環境的安靜,舒適,對陪護人員的管理松懈,使的病區環境嘈雜,基本的設施達不到患者的期望,發生了糾紛.
1.4 溝通障礙語言溝通是人際交往最常用的手段。護理溝通是以病人為中心,利用一定符號載體,護理人員與病人及其家屬之間進行信息傳遞并獲取理解的過程[4].部分護士在接待病人時由于護理用語不恰當,溝通缺乏技巧,語氣欠委婉,或者與病人溝通很少,發生投訴事件。
1.5 法律意識淡薄: 現階段護患糾紛從數量、性質、處理途徑、結果等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護患糾紛數量日益增多,內容也日趨復雜化[5]。而有些護理人員法制觀念淡薄,缺乏法律常識,存在僥幸心理,對醫院的規章制度視而不見,工作馬虎,平時不注重業務學習和知識更新,導致卷入護患糾紛。如消毒隔離制度執行不嚴,對病人進行服藥、注射、輸液治療時未嚴格執行床邊2人核對制度,導致差錯的發生,引發護患糾紛。
1.6 護理文書書寫不規范。護理記錄是指護士記錄的患者住院期間病情變化及各項護理活動等內容的文字資料包括體溫單,醫囑單,手術記錄單,危重患者記錄單,一般患者記錄單。《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10條明確規定,在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時,護理記錄具有重要的舉證作用。護理文書書寫不規范主要表現有病情描述與醫生不一致,涂改,重抄,漏記,危重患者病情變化無報告醫生記錄,病人返回病房后不補測生命體征,這些都給護理帶來糾紛。
1.7 護理知識缺乏,業務素質較低?;鶎俞t院護士學歷低,進修學習機會少,不重視自身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提高,只憑經驗工作,當病人問及有關自己疾病的注意事項、飲食、用藥等方面的知識時,不能正確全面回答病人,或者醫護之間在同一問題的回答上是截然不同的觀念,導致患者的不信任。
2 護理人員避免發生護患糾紛的措施
2.1 增強服務意識,轉變服務態度,加強護患溝通護士要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主動熱情關心病人,了解他們的需求,,用清晰,明確,關切,溫和的語氣和病人交流,耐心傾聽病人的訴說,因人制宜的與千差萬別的服務對象表達自己的意圖,避免使用易給病人及家屬造成不良刺激的語言,嚴格執行醫院規定的“十不準,十必須,”和病人以平等的朋友式的身份進行溝通,溝通除了講解相關疾病知識,還要注意病人情緒變化,心理活動,良好的溝通可以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增進護理人員對病人的了解,降低護理差錯的發生,降低病人的投訴率,同時護士也可以通過溝通去識別和滿足病人的需求,促進病人的康復。[6]從而建立一種新型的護患關系。
2.2 改善就醫環境,實行告知制度在醫院資金缺乏的特殊情況下,基層管理人員更應該加強病區的管理工作,從細節入手,給病人營造一種溫馨,舒適,整潔,安靜的就醫環境。明確實行住院患者費用清單制,不能以各種理由搪塞病人,讓病人明明白白消費。
2.2 加強法律知識的學習,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組織護士學習《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護士條例》》,《山西省病歷書寫規范》,通過典型案例分析,讓護士充分認識到工作中許多潛在的法律責任問題,從而能主動規范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識,避免糾紛的發生。
2.3 提高護士業務素質和學習能力.科室每周組織業務學習,鼓勵并支持護士參加學歷教育,參加繼續教育培訓,以提高學歷水平和業務知識水平,每月組織一次技能考試,以提高護士的實際操作能力,除了接受醫學和護理學的教育,還應主動學習心理學、倫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管理學、美學等相關學科。
總之,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維權意識的增強,護理人員在工作中出現的護患糾紛越來越引起病人和社會的重視。為此,我們應針對產生護患糾紛的內外部因素,通過不斷地總結和探索,加強服務理念,巧妙化解護患之間所發生的糾紛,給病人營造一個安全,舒適的就醫環境,使病人對我們工作的滿意度大幅度提高。
參考文獻
[1] 秦素英.護患糾紛的預防措施探討[J].檢驗醫學與臨床,2007,4(4):322~323
[2]杜黎明、趙慶英.護患糾紛隱患分析及防范措施[J].齊魯護理雜志,2007,13(4):98~99
[3]李慧萍,規范護理行為 防范醫療糾紛[J].家庭護士,2008,6(5B):1295
[4]史學可,溝通人生 現代人際交往藝術【M】。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3JZ
篇7
【關鍵詞】兒科護理、責任心、教學工作
【中圖分類號】R473.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4-0292-01
前言
兒科護理學的服務對象是自胎兒至青春期的兒童,他們具有不同于成人的特征及需要,不僅小兒的解剖、生理、病理、免疫等方面與成人不同,而且各年齡階段的患兒之間也存在差異,因此對護理的要求也不同,從而造成數據多、概念多、理論性強的復雜狀態,導致學生知識掌握不夠,比較容易出現醫療事故,所以在進行兒科護理當中需要有更高的責任心,通過在護理的各個環節采取相應措施降低安全隱患。通過提高安全護理水平為患兒提供更好的服務。
1 目前造成實習護士責任感差的原因
1.1 與帶教老師溝通欠缺
目前我國醫院的護理現狀是:護理人員工作量大、配制不足、床護比不達標、任務繁重,這些導致護理人員對基本的操作厭煩,開始反感這項工作。而負責實習生的帶教老師由于工作繁忙,責任心不強等種種原因,忽略帶教過程中的種種細節,并且不能及時發現實習生的心理變化。這就使得護理實習生產生抱怨心理,覺得護理工作就是做一些很簡單的瑣事,進而對護理工作沒有責任心。
1.2 護士生的兒科護理專業的知識不扎實
現代醫學模式對疾病的治療及指導意義日益被人們所接受,這就要求護士的知識更加豐富,不僅要掌握醫學、護理學知識,還要掌握護理心理學、社會學、人文學等多學科的知識,只有在熟練掌握護理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才能實現人性化護理。然而還有很多醫院的護理工作仍然遵循著舊的護理觀念護理病人,護士生沒有及時的接觸到新的知識體系,而其他相關方面的知識也很缺乏,他們認為護理工作只是簡單的進行各種基礎的護理及醫療協助技術操作,并沒有自己獨立的理論基礎知識系。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護理形式已經具備完整的理論體系,并在其理論體系指導下對患兒進行臨床實踐活動。
1.3 護士生心理壓力較大
護士生在剛開始實習的時候,缺乏實踐經驗,缺乏自信,進而心理壓力增大,因此護士生在實踐過程中就會手忙腳亂,無法進行自主思考。然而兒科護理對護士生的要求更高,這就要求護士生要熟練掌握專業知識,并靈活運用,提高自己對壓力的抵抗力。
1.4護士生的工作地位低
由于護理工作繁雜,使得一些護士生付出了勞動而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其工作更是得不到患者及家屬的肯定。隨著社會的發展,公民法律意識的增強,加上護士生由于剛接觸護理工作,對醫院環境及護理內容的陌生,護理工作的生疏,致使患兒及家屬對其護理工作的不信任,很多患者對于一些實質性的工作不同意實習生操作。這就使得護士生對工作最初的熱情大大地降低。
2 兒科護理教學過程中提高護士責任心的措施
2.1 教學生如何加強與帶教老師的溝通
帶教老師由于工作繁忙會忽視對護士生工作的細節指導,導致護士生會在進行護理的時候忽略許多細節上的問題,進而導致醫患之間發生矛盾。因此護士生要有自己的自覺,勤于學習,有不懂的東西要及時的進行詢問加以解決,并且要跟著老師進行臨床實習,觀察學習老師的工作方法、應變能力、溝通技巧,做好筆記。經常與帶教老師進行溝通,從他們的經歷中總結經驗,為自己的護理工作打好堅實的基礎。
2.2 引導學生加強對兒科護理專業知識及相關知識的融會貫通
專業知識不合格是導致護士生責任心缺乏的一個間接原因。因此護士生在學校期間就應該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多進行實踐,這樣就能提高護理質量,減少醫療事故的出現?;A的知識只能是理論,卻不能運用到實踐上,在實踐工作中我們往往會遇到一些書上沒有的情況,因此我們要多加學習其他相關的知識,融合起來解決問題。
2.3 教會學生學會自我調節,減輕壓力
兒科護理是醫院中出現醫療糾紛最多的科室之一,因此護士生要有面對這些狀況的心理準備。在對患兒進行護理的時候要給予他們最大的耐心與愛心,取得患兒及其家長的信任,使他們配合疾病的治療護理,減少醫患糾紛。在此期間護士生會遇到很多挑戰耐性的事情,如患兒因為不舒服而發脾氣,家長因為孩子受苦而罵人,這都考驗著護士生的耐性與壓力抗性。因此護士生要經常進行自我調節,給自己心理暗示,工作之外做些放松心情的事情。
2.4 引導學生做好自我位置的調整
由于我國的國情,現在的護士生差不多都是獨生子女,在家比較嬌寵,因此自信心極滿。同時在醫院的工作十分艱辛,節假日也不例外,每時每刻都堅守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盡職盡責辛勤的勞動,但是卻時常得不到患者及家屬的尊重,這就極大地打擊了護士生的自信心。因此護士生要調整好自己的位置,在家跟在醫院必須很好的轉換自己的角色,才不會應付不了極大的反差,讓同學們學會換位思考,從患兒及家長的角度思考問題,理解他們的言行,調節自己的心理。除了心理上的變化外,護士生也要學著充實自己,多多跟著經驗多的護士學習,避免因操作不當造成的事故。
用心去護理病人,以病人為中心,全身心的去工作,幫助患者,促進健康,協助康復,減少患者的痛苦,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俗話說“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當你看到你護理的患者在你的精心護理下擁有戰勝病魔的信心和后備力量,進而康復了。你就會覺得雖然辛苦,但是辛苦之后的成就讓你更加充滿熱情。
3 結束語
兒科護理工作雖然是一種有風險的工作,但它是直接為人民的健康服務的。護理工作的好與壞關系到患者及其家屬的今后生活的質量。如果護士生在護理患兒的時候責任感不強,就可能會造成無法彌補的錯誤,因此,我們要加強護士生對兒科護理專業知識的學習,樹立其對工作的高度責任感,時刻提醒自己,在任何情況下,視患者如親人,持之以恒,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這樣才能構建一個和諧的相互信任的醫患關系。
參考文獻
[1]劉紅.兒科護士的溝通技巧[J],《齊魯護理雜志》,2002年第12期.
篇8
【關鍵詞】褥瘡護理;問題;護理對策
褥瘡也被稱為壓瘡或者壓迫性潰瘍,是由于身體局部組織受到長期壓迫,導致血液循環障礙,從而引起局部組織長期缺氧缺血,皮膚缺乏營養失去正常功能,最終引起組織破損或者壞死[1]。褥瘡不僅發生于臥床病人,也多發于久坐病人。根據調查,很多家庭在褥瘡護理中都存在一定的問題。我院以某社區的60例長期臥床患者為研究對象,展開了家庭訪視護理。具體操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社區60例患者中,男37例,女23例,年齡60-87歲,平均年齡(73.12±1.35)歲。60例患者中,高血壓25例,風濕性疾病9例,癡呆4例,慢性支氣管疾病11例,癱瘓3例,糖尿病及伴有并發癥8例。大小便失禁31例,小便失禁19例,意識障礙10例。所有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根據患者的血清白蛋白、上臂中點之周徑、三頭肌皮層厚度等方面進行評估,本組患者中重度營養不良8例,中度營養不良32例,輕度營養不良20例。
1.2 方法
對社區這60患者的家庭進行實地調查和視訪,調查各個家庭的預防褥瘡和褥瘡護理知識。調查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長期臥床患者皮膚的完整性;為預防皮膚壓傷要定時改變;加強營養的知識;保持皮膚的完整性和床鋪的干燥性;床單和衣服需要柔軟、平整、清潔;為改善局部組織的壓力要控制床墊的厚度和透氣性等方面。并根據Branden積分法對60例患者的褥瘡危險度進行評測,分值在15分以下為極易患褥瘡,共12例,分值在16-19間,為較易患褥瘡,共28例,分值在20-23間為不易患褥瘡,共20例。
2 結果
2.1 有關預防褥瘡和褥瘡護理知識的調查
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視,本次60個家庭關于預防褥瘡和褥瘡護理知識存在以下問題,詳見表1:
2.2 訪視中觀察到存在的問題
經實地調查和訪視,我們的護理人員發現很多家庭給予長期臥床病人的環境并不好,用品陳舊,而且由于長期臥床,患者和家屬都心神不定、焦慮不安,患者更是覺得治療無望,每天心情抑郁,對治療和護理都沒有信心,87.23%的家庭都不能根據醫生的護囑進行護理。在具體的護理過程中,也存在很多操作不規范的行為,比如不能定時翻身。
3 討論
為了改善該社區長期臥床患者的褥瘡護理情況,我院決定采取以下對策:
3.1 訪視方法
為患者建立護理健康檔案,并給每個家庭發放聯系卡。根據每位患者的褥瘡發生危險度來確定相應的訪視時間,一般每周一次,而對Branden分值在15分以下極易患褥瘡的患者一周行兩次訪視,平時也要積極與患者家庭進行聯系,進行相應的護理指導和健康教育。
3.2 與患者的看護者建立良好的關系
家庭護理一般是通過預防性護理、期望性護理、器具性護理、建議性護理等來實現最終的護理目的的[2]。因此,我們的護理人員要與家庭護理中的看護者建立良好的關系。具體地說,就是在訪視時要加強與看護者的溝通,與看護者共同制定治療措施,并對看護者的看護能力進行培訓,以提高其護理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增進看護者與患者的情感,改變患者和家屬都感覺治療無望、心情抑郁的現狀。
3.3 護理知識的宣教
這方面我們可以分以下幾個方面:
①為患者和看護者講解相關褥瘡發生的病理知識,促使他們采取積極的自我護理。比如,定時更換能夠防止皮膚壓傷,促進血液循環,因此要教會患者和看護者如何共同完成翻身動作。
②護理環境的設置。患者的居室應該有充足的光線、流通的空氣、清潔的衛生、適宜的溫濕度[3]。這些客觀條件不僅能讓患者的心情愉悅,也能夠促進患者皮膚血液循環,讓患者感到舒適。患者的床鋪應高低適宜,方便患者進行床上活動,患者的臥具、尿布等都要保證柔軟、清潔、干燥、吸水,避免因衣被的皺褶引起患者皮膚摩擦。
③防褥瘡用具的使用。由此次調查顯示,很多家庭對于防褥瘡用具的使用的了解僅占31.67%,可見在這方面的是指還是很缺乏的。選擇適合的海綿床、海綿墊、海綿圈等,能夠起到緩沖壓力的作用,從而減少對患者的局部皮膚的摩擦和刺激[4]。應該避免使用塑料氣圈或者膠質產品。
④營養指導。營養不良患者的褥瘡發生率也相應高些,因此加強營養也是褥瘡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多給患者補充富含糖類、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
⑤功能鍛煉。指導臥床患者做力所能及的鍛煉,能夠增強患者的生理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從而達到預防褥瘡的目的[5]。
總而言之,褥瘡的預防和護理是非常重要的,是每個有長期臥床病人的家庭所要關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張于梅.淺談褥瘡護理研究新進展[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1,9(01):228.
[2]梁月香,嚴 翎,陳玉蓉.家庭褥瘡護理存在的問題分析和護理對策[J].實用護理雜志,2009,03(30):115-116.
[3]李小忠.褥瘡護理須勤翻身[J].廣州日報,2009,01(31):231-232.
篇9
[中圖分類號] R47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03-182-01
1 矛盾存在的表現
1.1 需要與表情淡漠:病人一入院,希望能受到熱情接待。護士應該是態度和藹可親,主動介紹情況。但有時卻令人失望,護理人員缺乏人之常情,病人見到的是難看的臉色,聽到的是冷漠的語言,回答問題或是生硬、或是愛理不理,即使簡單告訴病人一些住院須知也是命令式,讓病人必須照辦遵命的口氣。給病人做一些在護士看來習以為常的十分簡單的操作檢查,如測體溫等,但對病人來說卻不知如何做好,配合不好,或動作慢了一點時,便遭到護士的指責。
1.2 要與漠不關心:病人住院后便有充足的時間來想自己的疾病,考慮的問題就多了,也很敏感。如見到醫護人員回答自己的提問遲疑含糊,便想到自己是否得了不治之癥,病情可能會很嚴重,于是精神萎靡不振,食欲減退。有的擇期手術病人隨著手術日期的逼近,緊張、恐懼的心理就越嚴重,一想到手術,頭腦里馬上冒出疼痛、出血、危險等字眼,有的擔心術后會喪失生活自理和勞動的能力等,憂慮重重。這時最需要得到醫護人員的關心和科學的解釋,以消除不安的心理,樹立安全感和信心。但有的護士對病人漠不關心,除了完成治療、服藥、手術前準備工作外,從不注意病人有什么情緒改變和心理活動,也不進行適當解釋。
1.3 要與行若無事:人有病,尤其是手術后的病人,使部分或全部喪失了自理生活的能力,生活需要依賴于他人協助。作好病人的生活護理,滿足其生活需要有利于促進患者的康復,也是護理人員義不容辭的責任。但在當前,一些年輕護理人員看來,卻是無關緊要的分外工作,可做可不做,認為護士的工作僅僅是打針、發藥,生活護理是陪護的事。因此不過問病人每天是否漱口、梳頭、洗臉、擦澡,也不向陪護說明、指導,有的陪護見術后病人疼痛,行動不便,不敢給予翻身活動,怕受凍也不給予擦澡,病人不能坐起,也不知怎樣為病人漱口,以到出現某些并發癥。有的護士為病人輸液前不詢問是否大小便,也不為其準備便盆,使有的病人提著輸液瓶往廁所跑,致使輸液針頭脫出,液體外漏,肢體腫脹,甚至個別病人摔倒在地,臉色蒼白,給病人造成不必要痛苦。
2 解決措施
篇10
【關鍵詞】 護理;風險管理;缺陷控制
Implement nursing risk management,Control nursing defects
DU Bo,ZHANG Yuan.
The Kunming Affiliated Hospital of Dali University Yunnan, Kunming 65001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void nursing risk effectively;decrease the incidence rate of nursing defects and nursing disputes, to provide the patients with safe and ordered nursing care.Methods Review the typical cases of nursing defects which happened in the Cardiology Department in the last five years;analyze the causes of their occurrence and formulate precautionary measures.Results We had reasoned out four main causes of the occurrence of nursing defects and formulated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Conclusion Only by carefully analyzing the causes of defects and persistently improving prevention devices as well as fully carrying out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can we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nursing defects.
【Key words】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Defect control
風險管理是指對經濟損失的風險予以發現、評價,并尋求其對策的管理科學,以減少經濟損失和法律訴訟為目的。醫療風險是指在醫療活動中,醫務人員或醫療機構對他人的身體發生醫療侵權行為所負的法律責任和經濟賠償責任的風險[1]。護理風險始終貫穿在護理操作、處置、配合搶救等各個環節和過程中,有時即便是極為簡單或看似微不足道的臨床活動都具有風險[2]。一旦發生護理缺陷或事故,就會給患者和家屬帶來痛苦。心內科由于病種特點,加之多為高齡患者,護理過程中發生護理缺陷、糾紛的風險較他科大大增加。加強護理風險管理,對護理行為中現存的和潛在的風險因素進行分析,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是控制護理缺陷發生的重要手段[3]。
1 典型案例
①2005年3月,晚班護士誤取5%新潔爾滅溶液為一昏迷患者行尿道口護理,致患者會陰皮膚發紅,包皮高度水腫發亮,經家屬提醒,再次核對后發現取錯(經積極采取措施后患者包皮消腫,會陰皮膚恢復正常);
②2006年8月,午間護士接診急診科送入的一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準備溶栓過程中)患者發生嘔吐,相繼出現休克征象,在遵醫囑準備吸痰過程中,護士耗時較長,對電源、吸痰管連接動作不敏捷,家屬不滿,辱罵護士;
③2006年11月,夜班護士交班,一心力衰竭患者右足內踝處輸入多巴胺,周圍皮膚“稍發白”,但“可見回血”,白班護士未引起重視,致患者右足內踝皮膚壞死5 cm×4 cm;④2007年5月,一高齡心力衰衰竭患者經搶救無效死亡,護士行尸體料理后先后兩次“催促”家屬“拉走尸體”,家屬對護士言語、表情不滿,毆打護士;
⑤2008年2月,一實習護士誤將35床輸液氨基酸錯加至36床,剛打開調節器即發現,慌忙中急尋老師“商量對策”(未妥善安撫、處置患者),患者關閉調節器舉著輸液瓶至醫務科投訴;
⑥2009年1月,一低年資護士協助一失明患者如廁,在門外等候時,患者跌倒致頭皮裂傷,家屬投訴。
2 原因分析
2.1 執行規章制度不嚴 個別護士自律性和責任心不強,安全意識淡薄,缺乏自我約束能力和慎獨精神,不能嚴格遵循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勢必導致缺陷發生。
2.2 專業技術不過硬,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醫學科學的不斷發展,患者維權意識不斷提高,護理人員若不重視自身繼續教育,就難以適應臨床工作需要,導致工作壓力加大,也增加了護理風險系數。調查顯示,護理缺陷發生率與發生缺陷人的護齡、工作經歷和職稱密切相關,護齡和職稱越低,差錯發生率越高,這與護士的業務知識水平、分析、判斷、解決問題的能力及臨床經驗有很大關系[4]。
2.3 缺乏有效溝通
告知行為不規范,告知不到位,語言或行為不當,醫護人員與患者未達到良好的溝通,也是造成護理糾紛的重要隱患。
2.4 護理人員缺乏法律意識 臨床護理人員普遍存在法律意識淡薄,對護理過程中潛在的糾紛隱患認識不足,在工作中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忽視了患者知情同意、安全治療等合法權益,一旦出現護理缺陷,則處于被動地位。
3 防范措施
3.1 健全科室護理風險管理機制
3.1.1 明確護理風險管理職責
護士長負責科室護理風險管理,必須具有高度的風險管理責任意識,將護理安全放在工作首位,定時分析科室護理安全現狀,羅列在護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不斷找出隱患并采取相應對策。
3. 2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并細化科室相關護理制度 臨床工作中護理人員多習慣于按醫囑機械工作,側重完成有形的、操作性的工作,而忽視病情觀察、輸液巡視等無形的工作。為此,科室修訂了護士各班工作流程,突出了護士首要工作是觀測、記錄重患者病情;細化了輸液巡視簽字制;規范了急、重癥患者搶救時護理配合流程。
3.3 加強護理風險監控,持續質量改進 護士應定期檢查,對搶救設備、護理文書、危重患者、各種導管等進行監控[5],發現安全隱患時,積極查找原因,然后采取相應的對策;發生缺陷、糾紛時,進行認真分析,是管理制度不健全、還是執行不力,或是護士責任心不強、疏忽大意,還是護士技術能力不高所致,找出問題發生的原因后,采取相應對策,制定預防和糾正措施,從而進一步完善科室的相關規定。
3.4 加強護理管理,落實規章制度 在日常工作中,常因規章制度落實不到位而發生護理缺陷,引發護理糾紛。尤其在病情急、護理人員缺乏的情況下,常會發生違反操作規程的現象,如查對不認真、用錯藥、未嚴格觀察用藥效果等。科室制定了有效的考核措施,加大考核力度,以增強護理人員責任心,克服麻痹思想、僥幸心理;強化急救意識,保證在急、重癥搶救過程中動作敏捷、表情到位,設備及時、準確投入使用;進一步完善了實習生帶教制度。
3.5 提高護理人員綜合素質
3.5.1 不斷加強護理業務技術培訓 醫療新技術、新業務的開展,人們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的不斷提高,加之患者疾病的復雜性、特殊性、多變性,護理人員只有不斷進行繼續教育,努力參加醫院各種業務技能培訓,同時自覺加強心理學、倫理學、法學等邊緣學科知識的學習,才能提升服務能力,適應人們高期望值的需要,適應護理學發展的需要。科室規范了新入科人員、低年資護士培訓制度,對??评碚?、專科技能進行系統的培訓、考核,確認具有勝任該專業能力后方可上崗,避免因技術不熟練而延誤救治。
3.5.2 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改善服務態度
高的綜合素質,要求醫護人員首先要有良好的醫德修養、自律、慎獨和無私奉獻[6]。護理人員要加強職業道德修養,在工作中具有高度責任心,主動、自覺、認真地履行工作職責,追求患者利益最大化[7]。在日常工作中,要掌握良好的溝通技巧,講究語言藝術,注意說話的語氣及表情、眼神等,學會換位思考,做到相互尊重、理解;發生缺陷、糾紛時,首先要安撫患者,同時采取積極措施進行補救,把損害降低到最小,態度要誠懇,不要找客觀理由。
3.6 增強護理人員法律意識 只要護士違反和護理工作有關的法律、法規、道德標準,未盡到應盡的注意義務(如三查七對)或有瑕疵的履行注意義務(如未及時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其行為就存在過失[8]??剖医洺=M織護士對醫療護理相關法律知識的學習,及時通報其他醫院、其他科室有關安全的信息,組織護理糾紛的分析會,使其充分認識到嚴格執行法律法規、規章、常規就是在履行法律職責。護士長要注意關鍵環節(交接班、危重癥患者搶救等)、關鍵人員(實習護生、新畢業護士、危重患者、特殊患者等)的管理,防范護理風險,加強護理安全。
護理缺陷的控制是醫院護理管理的重要內容,防范和減少缺陷是體現護理管理水平和護理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只有認真分析缺陷原因,持續改進防范策略,全面落實防范措施,才能有效控制護理缺陷的發生。
參 考 文 獻
[1] 王淳德,鄭思炳,王渠江.醫療風險淺析.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3,181(7):405-406
[2] 蔡銅山,鐘德富,張海林,等.推行醫療風險管理,提高醫療服務質量.醫院管理雜志,2001,8(5):342-343.
[3] 林菊英.醫院管理學(護理管理分冊).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67
[4] 劉建麗.加強風險管理,控制護理缺陷.首席醫學網,2008年6月15日.
[5] 周碧月.冠心病監護病房護理風險分析與防范.南心血管病雜志,2009:319-320.
- 上一篇:環境保護違法行為處罰辦法
- 下一篇:交通規劃與管理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護理論文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