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訪談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26 20:22:1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企業家訪談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市委“兩創”總戰略,象山縣充分發揮遠程教育優勢,找準切入點和結合點,實施遠程教育“三大工程”,助推農村黨員創業創新。
一是實施遠程教育“先鋒工程”,營造農村黨員創業創新氛圍。按照“推進兩創服務基層”要求,組織開展主題宣傳教育月活動,舉行主題宣傳教育月啟動儀式,向農村站點推送十七大精神輔導課件20小時。開設“兩創”講壇,樹立農民企業家周渭民、技術革新尖兵朱培龍、養豬能手方瑞娟等一批創業創新典型,使學有榜樣、干有方向。實施村干部能力素質提升工程,選調1100多名新村官,分7期進行新農村建設、集體經濟發展等內容培訓。設立農村黨員干部網上學院,開設實用技術、致富項目等課程,更新思想觀念,拓展創新視野。
二是實施遠程教育“富民工程”,提高農村黨員創業創新能力。開展“千名專家聯千村幫萬戶”活動,搭建網上專家答疑平臺,組織50多位市級新農村建設顧問團專家和縣新農村建設促進會專家與20個村40多戶水產養殖、畜牧、果蔬等方面種養殖大戶聯系結對,開展技術幫扶,加強實踐指導。注重發揮農村大學生工作者知識優勢,緊密結合象山農業產業發展的需要,搜集柑橘、楊梅、西蘭花、南美白對蝦、梭子蟹、黃魚等特色產業課件資源庫,及時解決群眾生產過程中遇到的技術瓶頸問題。組織100余名村干部參加浙江大學遠程教育園藝、計算機兩個專業大專學歷班學習。總結推廣“遠程教育+專家輔導+基地實踐”、“遠程教育+合作社+基地”、“遠程教育+公司+農戶”等行之有效的學用模式,使遠程教育成為增加農民收入的“點金石”。通過農民信箱農產品市場供求信息和行情,提供農時預告、病蟲預防信息。如曉塘鄉的金元蛋業、象山紅柑橘、雙聯畜牧等合作社依托遠程教育網絡,開展禽蛋、土雞、柑橘等網上推銷活動,各類農產品供求信息3萬余條次,銷售蛋雞15000余只,柑橘約48噸,有機肥12噸。
三是實施遠程教育“民生工程”,激發黨員創業創新活力。建立農村遠程教育“民生服務網”,開辟遠程教育論壇,定期收集黨員群眾在創業中的致富經驗以及在生產中遇到的政策性、技術性難題。開通“網上會客室”,組織工商、質監、藥監、貿糧等部門技術專家,面對面地為群眾解疑釋難。建立“民生直通車”,定期采集收編象山電視臺《陽光熱線》欄目中涉及民生問題專家訪談節目,放置在遠程教育平臺和遠程教育網站上,方便黨員隨時隨地收看。充分發揮遠程教育視頻會議系統作用,開展涉及民生方面知識培訓5場次,累計培訓人員2萬余人次。
篇2
關鍵詞:高師院校;創業教育;課程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06-0117-02
大學生是最具創新、創業潛力的群體之一。在高等學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積極鼓勵高校學生自主創業,是教育系統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服務于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大戰略舉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是落實以創業帶動就業,促進高校畢業生充分就業的重要措施。為統籌做好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創業基地建設和促進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2010年5月4日,教育部下發了《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要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加強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2012年8月1日,教育部辦公廳又印發了《普通本科學校創業教育教學基本要求(試行)》,要求各地各高校結合本地本校實際,精心組織開展創業教育教學活動,增強創業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長期以來,云南師范大學的創業教育在最初的KAB教學模式的基礎上,結合師范院校特色,從教學目標、課程設置、教學體系等方面進行了積極實踐與探索,對西部地區高校進一步加強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建設提供了借鑒。
一、結合學生特點,明確教學目標
創業首先是一種理念、一種精神,是一種不滿足于現狀、敢于創新并承擔風險的精神,是一種在考慮資源約束的情況下把握機會創造價值的認識。創業教育本質上是一種素質教育,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業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目前,在大學生群體中,創業的氛圍很濃厚,有創業意識的學生很多。據我們在云南師范大學校內調查發現,這些有創業意識的學生本身對創業的知識和技能的需求有所不同,分為“想要了解、學習內容、轉化技能”三個層次。
結合工作實際,在課程總體設計上,我們堅持“主體性、高標性、人本性、超越性”的理念,遵循符合大學生成長規律的創業教育設計原則,以學生的需求為導向,按照教育部相關文件規定,明確創業課程教學的總體教學目標,就是要使學生掌握創業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熟悉創業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創業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激發學生的創業意識,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促進學生創業就業和全面發展。簡而言之,就是在學生心目中埋下“創業的種子”,到了適宜的時間和環境,促其自然地萌發和生長。
二、理論聯系實際,完善教學體系
大學生創業教育的任務不是狹義的“課程”所能承載的,其本身就是一個課程教學、模擬創業、實踐過程的循環體系。云南師范大學的創業課程起步較早,最初是由校團委利用第二課堂平臺,成立大學生KAB創業教育基地,開設大學生KAB創業基礎課程,并以開展創業計劃大賽為契機來模擬實踐。在長期的教學實踐當中,我們發現KAB這種類似訓練營的集中、互動、緊湊的教學模式對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創業和就業能力很有幫助。但就課程本身而言,還存在課程開設內容較為單一、知識面不夠,參與面和輻射面較小等不足。結合學校本身工作實際,云南師范大學從三個層次來不斷完善創業教育課程教學體系。
首先,學校招生與就業指導中心就業處牽頭成立了大學生創業指導教研組,開設《大學生創業指導》基礎課程。課程分為兩個板塊,一是必修課,以網絡課程的形式在全校本科學生中開設,納入人才培養計劃。網絡課程系統由學校自主研發,采用自主選學的模式,設有必選模塊和自選模塊,學生必須按完成必選模塊的學習,適當修滿自選模塊課程,完成課后練習,提交學習報告,才能獲得學分。大學四年內,學生必須完成就業指導、創業指導和生涯規劃三門網絡課程學習的2個學分,才能獲取畢業證。二是選修課,以校級公選課的形式在大學二、三年級的本科生中進行小班授課,課程多采取體驗式、參與式教學方法,設有游戲環節模擬經營,最終考核要求學生以團隊或個人形式提交完整的創業計劃書,并通過創業教研團隊組織的創業模擬答辯。這種必修課與選修課相結合的形式,擴大了學生接受創業基礎知識學習的普及面。除此之外,學生還可參加昆明市勞動就業保障局與學校就業處聯合舉辦的SIYB創業培訓以及學校團委KAB培訓,“青帆夜校創業培訓”等各級各類培訓,進一步強化創業技能。
其次,依托學校創業基地、大學生創業園等創業實訓基地及各類創業比賽給學生提供創業實踐平臺。一方面學校有依托就業處設立的大學生創業園,團委大學生KAB創業教育基地,“動感地帶-MM創業就業基地”等創業園區,校就業處還從學校爭取到校園內的鋪面15間,提供給創業學生作為創業經營場地。另一方面學校由校團委牽頭,以開展大學生創業大賽為契機,組織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面向社會參與科研開發和技術服務,或協助教師共同進行課題研究,指導學生按程序體驗創業過程的演練。通過創業計劃大賽這個課堂,有效地縮短了學生從理論知識到企業現實之間知識遷移的距離,強化了創業教育課堂知識講授的效果,有助于把一些創業活動的優秀成果直接推向市場,大大激發了學生參與創業活動的熱情。與此同時,學校還通過成功企業家、校友企業家論壇、校董會企業設立創業基金等,大力為學生提供創業實踐機會和平臺。
最后,學校教務處實施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以項目的形式,倡導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創新性實驗改革,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發展。在多次的創業大賽組織和參賽實踐中,我們發現科技創業是大學生創業的主體,實施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通過項目申報、實施、完成、驗收,促使學生鞏固了專業知識,學會了團隊協作,增加了實踐能力,激發了創新思維。該計劃在2009年至2011年的第一階段實施中取得了明顯成效,10個項目累計24篇,獲得外觀設計專利2項。
在“創新、創業、創造”三創教育的活動理念指導下,學校學生科技創業活動得到了大力推進。目前,云南師范大學已經形成了“課程教育、實踐訓練、科研創新”三位一體的創業教育教學體系。
三、研究開發教材,加強師資培訓
創業課程體系的建設還要在全國課程材的基礎上,進行補充和完善,結合自己學校特色和地方特色,編寫適應本校學生的學習材料。云南師范大學創業指導課程選用的教材分別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組編的普通本科學校創業教育示范教材《創業基礎》,以及學校在就業創業指導必修課、公選課分塊實踐教學總結的基礎上,據教育部新的要求整合提升而自主編寫的通用教材《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創業指導教程》。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除去大綱要求的創業、創業精神與人生發展、創業者與創業團隊、創業機會與創業風險、創業資源、創業計劃、新企業的開辦等知識點外,還安排了兩次的模擬經營游戲環節,學習基本企業周期、供給和需求。兩本教材結合使用,提高了教材的針對性和適用性。
創業課程教學內容的豐富化和實踐性必須有一批具有創新創業精神和敏銳洞察力的教師團隊來進行引導和實踐。云南師范大學創業課程教育教師團隊主要由兩部分教師組成,一部分是專業專職教師(具有經濟學、法學、工商管理等專業背景的教師)和接受過創業講師培訓的教師組成的基礎教師團隊。另一部分是相關企業家,學校采取邀請企業家進課堂、企業家訪談的方式傳授學生實戰經驗,增強創業教育的實踐性。同時,學校不斷加強創業教育師資儲備,一方面選派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創業指導師、創業講師培訓,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的創業指導師培訓、教育部高校創業指導師培訓等,獲取資格證書。目前學校共有50人獲得教育部創業指導師資格證書。2014年7月,云南師范大學成為教育部首個在西部地區設立、全國第三個設立的“全國高校創業指導師培訓基地”。另一方面,積極組織開展就業創業指導課程大賽,并選派優秀選手參加全省、全國的比賽,以賽促練,錘煉教學本領。2013年12月,云南師范大學選派的教師以云南賽區選拔賽一等獎第一名的成績代表云南省參加了全國首屆創業指導課程大賽并取得全國第30名。
高校開展創業教育,是服務國家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人力資源強國的戰略需要。國家政策的引導,為高校開展創業教育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云南師范大學的實踐,為我們西部地區高校進一步加強創業教育課程建設提供了借鑒。但我們也發現目前還存在著師資匱乏、投入不足、精品課程建設不夠等問題,需要進一步的努力和完善。創業教育教學工作任重道遠,我們應當積極拓寬思路,借鑒國外經驗和模式,提高創業教育教學效果,打造精品課程,開拓海外創業實踐基地,努力構建一個覆蓋創業全過程的大學生就業創業的服務聯動系統,為大學生就業創業營造良好氛圍,提供有力支持。
參考文獻:
[1]蔣焱.高職創業教育課程初探[J].職業教育研究,2010,(8):28-30.
[2]林琳.基于廣義課程概念的大學生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J].思想教育研究,2011,(4):76-79.
篇3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問題 ;解決途徑
大學生自主創業對于當今社會、經濟發展和大學生自身成長都非常重要,同時也有助于緩解當前嚴峻的就業壓力。但大學生作為創業大軍中的一個特殊群體,創業成果并不十分樂觀。因此,探索如何解決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問題以及提高對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對大學生創業現狀及問題進行分析如下:
第一是大學生自身的問題:創業意識不強、創業觀念不成熟,想法過于簡單,盲目創業;大部分創業學生所從事的行業與自己的專業無關,其專業知識不扎實,科技含量低;創業資金緊缺,大多數好的創業項目都被埋沒;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綜合素質有待提高;對相關優惠政策及法律條文不清楚。
第二是高校的教育模式和指導有待加強:現行的教育模式對大學生創業意識的教育引導不夠,對創業教育不夠重視。目前高校創業教育相對缺乏,其理論研究還是零散的,不系統的,由于創業教育經費投入不足,缺乏系統的創業教育課程和相應教材,對學生創業方面的指導也不夠。
第三是政府方面的扶持力度不夠:政府雖已經出臺了一些相關的法律法規或政策,但并沒有真正解決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有些政策操作性不強不能落實到實處,導致高校畢業生缺乏先期創業所必需的資金以及財稅、服務、場地、輿論支持和新聞宣傳等各方面的支持,不能很好的為大學生創業服務。
第四是社會提供給大學生創業的環境和條件不是很理想:傳統的家庭觀念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大學生創業的發展;大眾媒體沒有發揮其在社會中的輿論導向作用;當地街道、社區沒有因地制宜的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更多機會;社會人士對大學生創業的扶持力度還微乎其微。
面對以上的諸多問題的產生,大體可以從以下四個大方面進行解決:
一、從大學生視角出發
(一)要學好專業知識,加強創業知識學習的能力
在大學期間所掌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是大學生在以后的創業道路上的基石。所以,大學生應該珍學好自己的專業課程,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有所側重地對所學課程進行深入研究。在課余時間也應該積極擴展一些課外知識,例如了解國家的最新經濟產業動態,政府出臺的一些鼓勵和支持大學生創業的優惠政策等。大學生要提前不斷地積累,提升自己的創業能力,接受商業知識培訓,強化管理能力。
(二)應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各種方式補充創業缺乏的經驗
大學生應該積極主動地參加各類社會實踐活動,積累實踐經驗和提升實際動手能力。特別是相關的創業活動及創業培訓,使創業教育的理念以及創業成功者的經驗深入內心,同時多調研、多搜集相關行業的信息加以總結,整合必要的創業資源,以補充缺乏的商業經驗。大學生也可利用課余時間到社會上進行實習,增加自己的實際工作經驗,也可以為自己以后的創業提供一些實際經驗的參考。
二、從高校的視角出發
(一)高校應創新教育觀念,轉變教學模式
高校要敢于打破傳統育人理念,確立人才培養新思路,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培養職業能力和素質為核心,培養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的綜合人才。要轉變其教育觀念,大力進行教學改革,突出創業實踐。高校教育要以市場為導向,使專業與市場比較好的融合,要加強創業指導相關課程建設,并融合到專業課程教學當中去,結合大學生實際、豐富教學資源、精心組織、科學管理、并不斷提高任課教師的專業化、職業化水平,提高整體的教學水平。
(二)高校要加強對大學生創業培訓,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
創業意識對大學生來說非常重要,大學生只有擁有創業意識,他才會了解創業、關注創業,并試圖自己實現創業。因此高校對大學生開展創業培訓, 拓展大學生的就業之路,這不僅對大學畢業生的創業起到積極的幫助作用,而且有利于大學生的職業規劃。創業和做學問是一樣的, 都是非常嚴謹的事情, 只有先樹立一個實事求是的創業心態,才有減少失敗的可能性。高校要幫助大學生樹立一個切合實際的創業心態,培養他們堅忍不拔,沉著冷靜的心理素質,以積極向上、沉著冷靜的心態面對創業。
(三)優化創業指導和服務,積極為大學生創業搭建平臺
目前,有些學校已經創建了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并投入使用,為大學生提供免費創業場所,但還存在一些問題,所以高校要不斷完善孵化基地的建設,給大學生創業提供一個更完善的創業平臺,幫助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實現創業夢想。因此,高校要積極為大學生搭建平臺,主要通過扶持大學生的各種創業團體、舉辦各種創業活動和比賽、組織創業模擬培訓、建立大學生創業園和創業孵化基地等,給他們更多的創業實踐機會。
三、從政府的視角出發
(一)呼吁政府出臺扶持大學生創業的相關政策和法律
政府應推出相關政策鼓勵高校大學生自主創業、靈活就業,為大學生創業排除一切政策障礙。例如一些資金、工商、稅收、許可證等方面的優惠政策, 之前出臺的一些優惠政策可操作性不強, 有些還在執行過程中走了樣,缺乏相應的法律保障, 尤其是經營領域、融資渠道和稅收優惠等問題。所以要不斷深化政策配套支持,并確保貫徹落實,且加強各項扶持政策執行的監管力度,確保各項政策能夠落到實處。國家教育部門也應該出臺相關政策,改變當前的大學生培育模式,督促各高校實施專業學習與創業教育相結合的教育模式,讓大學生在學習中操作實踐,在操作實踐中學習。
(二)完善融資渠道和進一步解決場地問題,為其搭建創業平臺
政府應完善新企業信貸政策和大學生創業基金政策。加強資金審批和資金去向的監管,確保其發揮應有的作用。盡快完善、成熟我國的風險投資市場,構建起一個涵蓋政府金融支持、大學創業的種子基金扶持、民間風險資本積極參與的大學生創業金融支持體系。 政府還應該通過相應的資金補貼和其他幫助,鼓勵大學生創業企業入駐創業園。放寬其經營場所限制,允許大學生租用、使用高校范圍內的相應場地作為經營場所進行注冊登記;在創業園區內可以考慮3年免費為創業者提供創業辦公場地等。
(三)政府應大力倡導大學生創業,為其創造良好的創業環境
政府需改善整個社會的創業環境,解放思想,在全社會倡導創業精神,大力加強對創業人物及其創業事跡的宣傳,發揮新聞媒體的作用,營造創業氛圍,倡導創業精神,激勵大學生在創業中就業,在就業中創業。為大學生健全創業服務機制,提供相關的創業信息和創業指導。同時,加大對大學生創業技能的培訓。這些都需要政府部門起牽頭帶動作用,使社會各行各業都參與進來,來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
四、從社會的視角出發
相對于歐美國家比較成熟的市場環境, 中國社會還處于剛剛起步階段,創業所需要的各種服務還不完善,創業者肩上的負擔很重。我國社會的大環境讓大學生創業感到困難重重,為此,希望全社會都能夠關心和幫助大學生創業,能為大學生創業提供良好的輿論環境及有利于的創業氛圍。可以具體從以下方面入手進行改善:
(一)家庭要更新文化觀念,鼓勵創業行為。
事實上,基于國情和傳統觀念的影響,家庭和父母的價值觀會對大學生的創業選擇產生影響:如果父母鼓勵孩子不要擔心失敗、大膽嘗試、勇于探索,那么大學生在選擇創業時就會持更積極、樂觀的態度;如果父母擔心孩子吃苦受累,希望他們找一個安穩的工作,一步一步發展,那么,大學生在選擇創業時就會表現的更為謹慎。所以,要形成大學生創業氛圍,創業首先要取得家庭的支持。因此家庭要發揮動力支持的巨大作用,鼓勵大學生獨立自強,投身社會創業實踐,實現自我價值。
(二)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在社會中的輿論導向作用。
新聞媒體機構要充分報道國家有關自主創業的方針、政策,以及地方政府的一些新規定、成功案例分析、資深專家講座、企業家訪談和社區討論等內容,也可以制作一些專題節目,可以利用平面媒體、廣播電視媒體和網絡媒體等媒體的各自優勢,進行傳播大學生創業的各類信息,覆蓋各類社會群體,引起社會各界對大學生創業的關注、認同和支持,營造全社會鼓勵大學生創業的氛圍。
(三)要積極鼓勵社會人士扶持創業者的公益活動。
已經成功的企業和企業家,可以對大學生創業給予一定的支持。由于成功的企業具有較雄厚的資金、融資渠道,較豐富的經營管理經驗,產品的質量或技術含量較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較高,能為大學生創業打下一定基礎。如果他們能為在校大學生提供實習機會,為大學生畢業提供就業崗位,為大學生創業者傳授經營管理經驗,甚至提供一些創業項目,提供小額資金信用擔保,甚至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天使援助基金,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大學生創業的相關困難。
相對于歐美發達國家而言,我國的大學生的創業之路還處于探索起步階段,各方面的矛盾還比較多。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觀念的改變,相信在高校、政府、社會的支持和關注下,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將會走向創業之路,通過自己的努力,走出一條光明的創業大道。
參考文獻:
[1]張睿.我國高校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教育探索,2008(7).
篇4
關鍵詞:經管類專業;創業模式;校企合作;開放性課堂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4107(2014)05-0072-02
鼓勵大學生創業不是就業形勢嚴峻的被動選擇,而是切實為解決大學生就業開辟了一條新的渠道,還因此承擔了一些社會就業問題,但最為重要的是它是國家創新發展的必然戰略,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關乎著一個國家可持續的發展與國家持久的創新能力。因而在校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與訓練及其創業的理念必須作為一項重要的培養模式而深入地研究與推廣。
一、經管類專業學生創新教育及創業理念培養的意義
(一)創新教育及創業理念對每一個體是必要的
組織的創造性源于每個個體的創造性的潛質。不是每個學生畢業后都要創業,不是每個學生都適合創業,但是培養學生創新的理念、創業的意識、素質、抗挫折的能力以及適度的冒險意識與承受風險的壓力是必要的,對于一個民族的創新、個體的創新乃至個人富有生機活力而幸福的人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經濟管理專業的學生尤其要具有開放的思維、富有創意的想象,無論是蓋茨還是喬布斯不只是技術的創新,而且是以核心技術與創意為人們提供了一種高附加值的服務,其所產生的影響、因此帶動管理與營銷方面的創新都給世界帶來了全新的變化。
(二)創新教育及創業理念的培養是國家創新的邏輯起點
組織內個體的創造性潛質的顯性化有賴于領導、組織管理者培育一個有利于創新的組織文化與氛圍,當代的創業還是始于教育啟迪與理念的實踐。而經管類教育是為培養經濟與社會生活中管理與領導素質的。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動力之源,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是高等教育為創新型國家應該和能夠做出的貢獻與責任。我們不僅需要技術的創新,我們更需要管理的創新。創新與創業是需要勇氣與智慧的,創新是一種難得的理念,創業是創新理念的行動化,創新創業首先是需要教育的啟蒙與激發,這種教育會為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描繪出改革的思路和路線圖,在課堂上,局限于書本是不行的,這就需要對傳統的教育教學進行改革,校企之間的深層合作變得必然和有意義。對經管類專業學生傳統的教學與實踐進行反思,從而建立新型的教育培養體系,改變經管類專業學生眼高手低的窘境,因為管理創新會帶動包括技術的創新,形成整體組織的創新,從而激發部分學生創業的激情,這種創業的激情需要有效地釋放,也就是尋找到合適的創業模式。
二、經管類專業學生創新及創業理念的培養方式
(一)充分發揮企業實習實訓基地的作用
為學生創新實踐提供良好的環境條件,對學生職業生涯設計培訓、勵志培訓。國際學院在哈爾濱市創建的實習基地包括江海證券有限公司、黑龍江報業集團印務中心等11家,其中江海證券的實習取得了非常令人滿意的效果。2010年畢業并留在江海證券的學生代金玉,剛參加工作就取得突出的業績,得到破格的提拔。她在學校期間就有營銷的經歷,在實習期間表現優秀,在江海證券有了理論的提升與實踐的機會。人力資源部門像對待新員工培訓一樣對學生,系統地制訂培訓計劃與開展勵志教育,然后由正式員工帶學生到銀行開發新客戶。集中一周的時間,像正式員工上班一樣,從早例會到晚例會全程參與,使學生得到了全面的鍛煉,包括責任感強化。全體實習學生與帶隊教師都覺得實習非常成功,用一句話總結原因就是:“責任勝于能力”。這不是學生課堂上所能得到的。
(二)吸引校外優秀人力資源建立企業導師制
無論是企業家或杰出的校友都對學校的教育感興趣,他們愿意將自己的成長閱歷及打拼中所體會到、感悟到的與學生分享。我們就要搭建一個平臺,使之與學生結對,5-8人一個研究團隊,由社會的企業導師指導,圍繞營銷的所有環節,有針對性地進行實踐研究,并注重平時的網絡溝通。
1.建設“開放式課堂”教學。現在,一些課堂還停留在以教師為主體、以書本為全部的模式,這是孩子從小學就開始形成的固有模式。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與職業意識、實踐動手能力在遠離社會、缺少職業教育思想(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學而優則仕,社會的主流意識就是“當官”,雖然有時不會直接說出來,但這是客觀事實)的情況下就會極其欠缺,所以大學課堂教學及教育實踐中必須補上這一課。我們要把社會與運營實踐的專家請進來,以親身的案例來教育指導學生;同時,要把學生領出去,與社會、與豐富的商業與社會運行機制和機構結合起來。課堂中還要充分發揮學生這一主體的能動性。注重教師建立雙師型的知識結構,教師首先要富于創新,有創業經歷效果就更好。
2.充分發揮學長的近距離示范與啟迪作用。經典的創業人物如馬云、李彥宏、柳傳志、牛跟生等,他們的事跡誠然鼓舞人心,更有說服力,他們是對所有的人都適用的勵志人物,對我們的學生來說,似乎離他們比較遠,都是些傳奇的故事。2013年6月,畢業僅兩年的學生,從大連回母校來看望老師,他們在大連創辦培訓學校的過程給了我很大的啟發。他們在讀時,都有做家教的經歷,畢業兩年,參加了兩次全國的研究生考試,他們本身的數學與英語都是高分,在復習考研期間,他們就到培訓學校任職,一名學生還在新東方工作。家長渴望孩子成績提高而不惜在孩子身上投入的社會現實,讓他們看到了培訓業巨大的市場空間,學生與家長對他們喜歡更激勵了他們自己辦學的理想,于是選地址、租房子、宣傳、招生等諸多事宜就開始進行了,其中的艱辛與當下的發展與可觀的收入,也在激勵著他們不斷地前行,現在逐漸在培育自己的品牌和影響力。當他們走進我的課堂,面對學弟、學妹們,他們有很多話要講、可講,聽者與說者都意猶未盡,因為他們距離更近,因此效果更好。
三、經管類專業學生創業模式的選擇與思考
走上社會的創業實踐或在營利性組織中的發展,是源于學生在校時有過經營的實踐。在與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1991年畢業的幾個校友的聚會時,我們發現當年利用課外時間賣電影票(學生租片、租黑龍江省軍區俱樂部放映適合學生的一些經典大片)的人,20年后都走上了證券、金融與期貨方面的高層管理者與領導的崗位,這與他們當年倒賣電影票這一“有價證券”有關;而在讀期間,早早起來在宿舍門口賣餡餅的學生都搞起了實體經濟,自己創業居多,這又與餡餅這一“實物”產品有關,是有過經營的相似經歷促使了他們在這一領域走得越來越遠。
(一)創業模式屬于平民式的創業策略
大學生求學的過程,給家庭帶來很大的經濟支出,畢業后找一份穩定的相對較好的工作,或者能考公務員,或者是事業編都成為家長的首選。而在中國,孩子就業上家長起到的作用更大,找“固定工作”的概念深入人心,因而再讓家長出資支持學生創業的可能性極小,對于某些富二代的子承父業事件,不在我們的研究之列。所以在學校的小小的經營經歷就可能說服父母及親友,從而獲得他們的支持,這一點在我們國家很重要,否則寸步難行。
基于上面的社會現實,大學生的創業模式一定是投入小、風險小的“平民”項目,對預期結果的判斷會是比較確定的,而不是大手筆的投資,那是不現實的。如送餐業、培訓業、快遞業、彩票站、品牌、連鎖加盟、網店與實體店的結合,有了這樣的經營過程后,便以較低的起點穩步開始走上經營發展之路,這為未來大的發展積累實踐、膽識與閱歷、市場人脈等內外積極的因素。
(二)基于創新創業實踐機會的思考
1.融創新創業教育于專業實習方案。借鑒國內創新創業教育試點院校的經驗,對學院專業實習方案進行微調,把創新創業教育納入實習培訓計劃,在這方面,學院實習基地江海證券有著豐富的人力資源優勢。他們年輕、富有創造力,能承擔可預見的適度風險,在充滿變化的證券業從業經歷的積累使得他們成了我們創業創新教育最好的幫手。多年的實習實訓,讓我們借助于企業的外部力量,有力地提高了學生創新的意識和經營實踐能力。
2.與企業專業人員協同制定可行創業模式的實踐
方案。我們利用每年暑期大三學生在哈爾濱為期兩周的專業實習,與江海證券的卓越經理們探討,為經管類專業學生的創業模式選擇提供理論上的創意啟迪與實踐上的培訓。以專家訪談與小組研討的方式進行頭腦風暴,進行充分的論證,使小組成員形成一個切實可行的研究方案。
3.鼓勵學生在校園內開展創業實踐。每年的新生入學,新生報到的沿途及宿舍門口附近都是經營學生宿舍用品的“老生”,他們批發一些如床墊子、暖水瓶、臉盆、牙膏、牙刷、衛生紙等生活用品賣給新生,經營效果不錯。在校園成立“雙休日家政服務中心”、網絡營銷的創業實踐,使學生在資金投入極小、風險小的項目下進入創業的門檻,經受這樣的鍛煉,這一點很重要,讓小組成員體會同樣的創業感覺與積累經驗,為學生走上富有創造的人生打下基礎。
真正走上創業之路的大學生并不是很多,但比例在增加,尤其是工作一段時間才做出創業的選擇,這更是穩妥的。但是在學生高校就讀期間實踐性的教學、創新理念與創業教育對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是必要的,會為他們將來走上社會的發展夯實基礎。經管類專業的學生,其經營與管理的能力脫離經營與管理的實踐或模擬實踐是無法實現的,單純的課堂與書本教育,將會使他們越來越遠離創業的激情與能力的提升。
(課題組成員還有荊亞男,張儉鋒,王文超,陳超奇)
參考文獻:
[1]張永智,劉幼昕,駱東奇.構建經管類大學生創業模式的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8).
[2]李敏娜.基于經管類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的創業教育模式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教育研究,2103,(8).
收稿日期:2013-07-14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業償債能力分析